靈感範文站

讀中醫經典心得多篇

讀中醫經典心得多篇

讀中醫經典心得篇1

在四大經典中,我比較熟悉《傷寒論》,所以我主要寫讀《傷寒論》後的體會。我認爲有幾點是很重要的:

一、要注意其中出現的“反”字。對於這個“反”字,要分析此條文出現的病機和臨牀症狀,以及可能出現而又被仲景所省略掉的病機和臨牀症狀,更要認真分析出現“反?”的病因、病機、臨牀症狀等。例如原文14條中的桂枝加葛根湯證:“太陽病,項背強几几,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太陽病,出現項背強几几,多因感受寒邪較重,因寒性凝滯,使人體氣血津液凝結,阻滯經脈而疼痛。又因寒性收引,使人體經脈、腠理收引而攣急,從而出現項背強几几,因感受寒邪較多,屬太陽傷寒表實證,當無汗,但此條文中卻見到有汗出的情況,所以用“反”字。本證中由原文“反汗出惡風”可知,本證屬風邪在經,經氣不利,所以用桂枝加葛根湯,以解肌祛風、調和營衛,兼以舒經脈、升津液。也有注家解釋,“反”字屬衍文,宜刪。而我更同意前一種說法。

二、要注意前後聯繫對比。因很多條文中症狀或病機非常相似,而又有所不同,所以需要前後對比。因《傷寒雜病論》成書於東漢末年,此時因戰亂、天災造成書本的不全,以及傳抄中不可避免的錯誤,造成書中條文順序錯亂及字的錯誤,所以需要前後聯繫對比。例如桂枝加葛根湯證要與葛根湯證對比,兩證兼有項背強几几,但桂枝加葛根湯證中有“反汗出惡風”,所以需要用個桂枝加葛根湯治療,用桂枝湯解肌祛風,調和營衛,加葛根升津液舒經絡。葛根湯證中,因有“無汗惡風”可知,本證屬寒邪侵襲太陽經脈所致,而用葛根湯發汗散寒,升津舒經。在這兩個條文中還要對比桂枝加葛根湯與葛根湯。兩方在原文中組成是一樣的,但根據各自的病機以及宋朝大臣林億的按語:“臣億等謹按,仲景本論,太陽中風,自汗用桂枝,傷寒無汗用麻黃,今證雲汗出惡風,而方中有麻黃,恐非本意也。第三卷有葛根湯證,雲無汗惡風,正與此方同是合用麻黃也,此雲桂枝加葛根湯,恐是桂枝中但加葛根爾。”可知桂枝加葛根湯中的麻黃可能是由傳抄錯誤造成的。但現代注家都沒有將其刪去,是因要保持古蹟的原貌。所以在讀經典中要注意前後聯繫對比。

三、四大經典要聯繫讀,反覆讀。這四部經典都是相互聯繫的,相互完善的。而《黃帝內經》是基礎理論。而其他三部是臨牀理論。只有理解了《內經》經文的含義,才能更好的讀懂《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而《溫病條辨》可以說是傷寒論的完善,彌補了自仲景以來只有傷寒沒有瘟病的遺憾。而該書也是採用《傷寒論》的格式所寫,且採用三焦辨證是縱向的思路。而傷寒採用六經辯證是由表入裏的橫向思路,正如瑭之所言:“學者誠能合二書而細心體察,自無難識之證,雖不及內傷,而萬病診法,實不出此一縱一橫之外。”

以上這幾點,就是我讀中醫經典的體會,然而中醫經典需要反覆讀,仔細讀,乃至“漸能成誦”。而自與之相差甚遠,所以在以後的生活學習中,要不斷學習、不斷總結。最終使自己成爲一個合格的中醫醫師。

讀中醫經典心得篇2

?難經》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是戰國時期出版的中醫學著作之一,傳說爲戰國時期秦越人(扁鵲)所作。全書所述以基礎理論爲主,內容包括脈診、經絡、臟腑、陰陽、病因、病理、營衛、俞穴,針刺等基礎理論,同時也列述了一些病證。其中一至二十二難爲脈學,二十三至二十九難爲經絡,三十至四十七難爲臟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難爲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爲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難爲針法。該書還明確提出“傷寒有五”(包括中風、傷寒、溼溫、熱病、溫病),並對五臟之積,泄痢等病多有闡發,爲後世醫家所重視。本次讀書心得主要是關於“獨取寸口”切脈法的理論研究及其臨牀應用。

“獨取寸口”的切脈方法,雖然是《內經》首先提出的,但實爲《難經》首創。詳論其原理,可以概括爲下述二條: ①寸口爲手太陰肺經脈動之處,因其動,可以探知;因其所處部位,最能反映手太陰肺經情況,而“肺朝百脈”,全身經脈營衛氣血均會聚於手太陰肺經,所以寸口能探查全身經脈氣血盛衰運行情況。此所謂“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脈動”。②經脈的作用是行氣血而營陰陽,內系臟腑,外絡肢節,臟腑組織之溫養濡潤、內外聯繫均依賴於此,寸口既爲“脈之大會”,則臟腑之氣朝會起止於此,所以寸口能探查臟腑之氣盛衰生敗情況,此所謂“寸口者,五臟六腑之所終始”。

?難經》首創了寸口的寸、關、尺三部定位、定位名稱、定位方法及寸、關、尺三部脈位之長短;三部各有浮、中、沉三種指力及候診方法,以及十二經及人體不同部位疾病在寸口三部的候診都有明確定位。“脈有三部,部有四經,手有太陰陽明,足有太陽少陰,爲上下部,何謂也?然:手太陰陽明金也,足少陰太陽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足厥陰少陽木也,生手太陽少陰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爲上部。手心主少陽火,生足太陰陽明土,土主中宮,故在中部也。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養者也。脈有三部九候,各何主之?然: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頭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齊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齊以下至足之有疾也。審而刺之者也。”由於寸口脈反應靈敏,簡便易行,所以得到了廣泛和普遍運用。

?難經》提出“獨取寸口”的脈診方法,系統論述其診病原理、臟腑配位、具體手法和辨脈識證的一般原則,簡便、易行、有效,沿用至今,不失其應有價值,突出了中醫診法的特點,確是診斷學上的偉大創舉。《難經》的“獨取寸口”是用不同指力切按取得的,表裏不同層次反應不同的生理病理情況,如五難有持脈若三、六、九、十二菽重,以及按之至骨來分別測知肺、心、脾、肝、腎所屬層次氣血的情況,十八難約之爲浮、中、沉“九候”,即浮取、中取、沉取的診脈指法,沿用至今,更適用於臨牀。“獨取寸口”通過脈象辨析疾病的陰陽、表裏、寒熱、虛實病機等內容,特別是其依據陰陽脈法提出的“浮者陽也,沉者陰也”,關之前後分陰陽及陰陽相乘、伏匿和關格覆溢脈象等主病機理,對臨牀很有啓發作用。

臨牀應用“獨取寸口”脈法,根據患者脈象辨析病機、病位常常是辨證論治過程的主要內容。具體表現爲:1.估測預後:以脈之有根無根來診斷疾病死生;三難指出覆溢脈爲主死的真髒脈; 十五難以胃氣有無決病之死生;十七難以脈證合參來診斷病情的預後死生;二十一難的“脈病形不病曰死”等。根據《難經》五臟脈“絕於內”、“絕於外”理論,申明瞭毋“實實虛續,損不足益有餘”的治療禁忌,指出了診脈在指導治療方面的作用。2.辨別病情《難經》論述的寸關尺三部九候部位診察臟腑經絡病變(十八難)、五臟脈象及其主病(十三難) 以至損至脈象主病(十四難) 、“傷寒有五”的相應脈象(五十八難),以及脈證合參的診病理論(十六難)等等,都常用於臨牀辨別病情、診斷辨證,後世脈象主病的診脈辨證方法,就是對這些理論的擴展和發揮。3.辨析病機《難經》通過脈象辨析疾病的陰陽、表裏、寒熱、虛實病機等內容,特別是其依據陰陽脈法提出的“浮者陽也,沉者陰也”(四難) ,關之前後分陰陽及陰陽相乘、伏匿和關格覆溢脈象等主病機理,對臨牀很有啓發作用。根據脈象辨析病機、病位,常常是辨證論治過程的主要內容。

當代的脈學理論和臨牀應用雖然繼承了《難經》獨取寸口三部九候的診脈方法,但仍存在偏重於脈象主病而忽略脈學理論的傾向。因此,務必要重視《難經》脈學理論和實踐的研究,探討“陰陽脈法”、“元氣脈法”、“脈證合參”等脈學理論和方法,並與脈象主病理論有機結合起來用於臨牀,以提高脈診診病效果。

讀中醫經典心得篇3

中醫古籍,汗牛充棟,浩如煙海,總有讓人不知從何看起的感覺,但是在這麼多年的醫書中,也有我們必須學習的,那就是中醫經典著作,可是現在很多人不重視經典的學習,認爲經典學習已經過時,裏面的文字意深難懂,千多年前的古書至今如寶收藏,但實際上,以《黃帝內經》爲首的四大經典,還包括《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和“溫病學”歷來被奉爲經典,能夠被稱爲經典必經是經得起考驗,大部分歷代著名的醫家,均能有效地幫助掌握中醫理論。因此,中醫本科課程中開始學習,使我重新認識了中醫,中醫古籍經典是一箇中醫生必讀之作。

?黃帝內經》是中醫理論奠基之作,其豐富的理論至今還沒有人能把它完全解析,講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療的原則和方法。同時也是治未病等關於生命的百科全書,其中鍼灸理論知識在今世界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它是一部偉大的中國傳統文化奇書,內容豐富,不僅涉及醫學,而且涵蓋了天文學、地理學、哲學、人文學、社會科學等。當時先進的各項科學成就。因此,要讀懂《黃帝內經》要追溯秦漢歷史背景。《傷寒雜病論》是奠定中醫辯證論治體系的重要著作,其中的理法方藥,繼承了《黃帝內經》等古代醫籍的基本理論,以六經傷寒,以臟腑論疾病,爲中醫臨牀各科提供了辯證和治療的示範,它一直指導着後世醫家的臨牀實踐,其中劉河間依據《內經》有關“火”於“熱”的.病機條文,結合《傷寒》,首創“火熱論”,世稱“寒涼派”李東垣發揮《內經》“胃氣”結合《難經》、《金匱》,提出“脾胃論”世稱“補土派”,張子和發揮經文治責創立了“汗、吐、下”三法,世稱“攻下派”金元時的學術,特色鮮明各自不同角度闡釋經典,對明清及今後醫家產生髮展規律及其診治和預防的一門獨立學科,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大致可分爲萌芽時期,成長時期,成熟時期,具有代表的是葉天士、薛生白、吳鞠通、王夢英四大溫病學家的著作及學術成就,提出“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預防思想和“三焦”辯證的獨特思想。

通過四大經典的朗讀,老師的講解,給我的認知是:一,樹立中醫學習的信心,衆所周知,中醫教育其實並未能培養中醫人才,由於各種因素如課程培養目標過於廣闊,培養模式過於單一,未能培養紮實的辯證論治思維,不注重中醫經典的學習,欠缺方法及中西醫比較課程,學習混淆中西醫概念等,經過老師在課堂上深入淺出的講解,很多都是老師經驗介驗,特別是感受到了老師對中醫經典的熱愛和絕對的支持,使自己受到感染,樹立堅定的信心。二,培養自身辯證論治思維是理論核心所在。《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已奠定了中醫的辯證論治體系及發展出各種中醫的辯證方法,現在學習經典就是要學好這些理論,培養這種思維,而真正的中醫理論部分就是四大經典,因此,背誦原文理解是學習經典的前提。三,熟讀誦讀經典更要在實踐中運用經典,在課堂上,老師很多次不厭其煩的要求我們背誦條文,可是我們都沒有注重,總是對經典的學習以理解爲主,看着老師隨口而出的經典條文,所述的醫案病例,兩者結合如一,真的感覺慚愧,想在臨牀看病時候就想經典。可是頭腦一片空白,不知從何下手,看不出個所以然,條文的熟記更重要是在實踐中去運用纔會有所獲,也纔會知道自己的不足。

至今,課程已經結束了,收穫不少不多,還希望繼續開設這門課程,可是已經不現實,其中自身思考因素更重,問題和疑問全是,我只有自立熟讀經典找答案,也需要在以後的工作中更深入的學習理解經典體會並加以解決。

讀中醫經典心得篇4

進入中醫藥大學兩年多了,學習了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基礎,之後還讀過與專業相關的玉龍賦、標幽賦等,但就是不曾正式拜讀過黃帝內經,卻又總能在講學中獲知一言半語,且這些引用對所對應的病症總是描述得恰到好處,這就撓的我心癢癢的。不禁想:黃帝內經會是怎樣的奇書呢?

懷着這樣的心理,我翻開了黃帝內經素問。簡單看過注家對黃帝內經的介紹,就開始進入正篇。

素問不愧是經典言論,一開始就道出了"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的問題,並提出了養生的原則和方法: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又常,不妄作勞……可謂是一針見血,但這不是它最厲害的,最難得的就是找到了生命與自然的聯繫,並用非常通俗卻又變化無窮的陰陽反映其規律。古人以陰陽論道,可敬可嘆。

我認爲,黃帝內經的偉大不在於理論,而在於提出理論前長期的觀察探究。比如,"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的闡述就是對人體生長髮育成熟衰老的概括,還有四季虛邪與臟器的對應,等等,無不體現了黃帝內經非常紮實的觀察驗證基礎。這種發現問題,觀察矛盾,尋找規律的探究精神正是每個醫者所需要繼承的。

很多外行人認爲黃帝內經太老了,已經跟不上新時代要求了。但黃帝內經的思想偏偏是超前的,其中提出的養生之道還被到處引用,被奉爲圭臬。而且黃帝內經"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的治療思想不知又比西方預防觀念早提出了多少年,而且至今仍具有寶貴的借鑑價值。之所以我們常稱其爲經典,正是其中的很多話都是不刊之論。

黃帝內經之所以是中醫學,甚至是所有醫學的必讀書,並不是說它囊括了所有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方法,而且它也做不到,真正值得借鑑的就是其中對人體五臟六腑、經絡等做出了基礎論述,正所謂名不正嘖言不順,要論治,就要辨證,要辨證,就要審症求因。有因纔有果,正是黃帝內經給出了因,纔會有中華醫學這個果。在五臟生成篇、五臟別論篇等篇裏,黃帝內經記述了五臟六腑的基本特點;在三部九候篇、玉機真髒論篇等篇中,黃帝內經論述了切脈的部位與方法,脈象隨季節的變化規律等等;更讓我驚喜的是,在黃帝內經的寶命全形篇、八正神明篇等篇中找到了當初學習刺法灸法學時的原: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臟已定,九侯已備,後乃存針……這些熟悉的字句讓我對黃帝內經更加親切了。另外,黃帝內經中在臟腑氣血的基礎上,提出了以"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爲中心的邪正盛衰理論,合併經絡,闡述熱病、咳、痹、痿、厥等疾病的病因病機,治則治法,以減輕百姓遭受病厄之苦。

要說黃帝內經的特點,我第一個想到的詞就是"變化",舉個例子,在咳論篇中的一個問題:肺之令人咳何也?而回答是: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從中,我認識到即使是一個症,也是無窮變化的,更何況治療方法呢?黃帝內經的思想很博大,能包容,在異法方宜論篇中說到,一病而治各不同,地勢使然也。東方之砭石,西方之毒藥,北方之灸焫,南方之九針,中央之導引按蹻,雑合以治,各得其所宜也。

而黃帝內經之靈樞,別名針經,大多是鍼灸經脈腧穴的理論,在經絡腧穴學的程的學習過程中多有背誦,其中的內容讓我對人體又有了新的理解,而不僅僅停留在解剖的層面上,也從中更加深刻理解了臟腑之間的聯繫,啓發我產生了很多新的思路:例如,講手太陰肺經運行時,一句"還循胃口"便提示了治療肺病時兼顧胃的調理以增強療效的可行性。

我只是愚笨初學者,尚能有所感悟,對於聖賢前人,當然更不在話下:仲師之傷寒,金元四大家之寒涼攻邪補土滋陰,明清之溫病,都或多或少地借鑑了內經。一部經典,竟成就了一部部新的經典,真是蔚爲壯觀。

事實上,黃帝內經並不是盡善盡美的,它還不夠全面,也不夠準確,但它有留白,給後人完善的可能。譬如,黃帝內經對五臟六腑具體形狀位置的論述並不詳盡,但後就有人在一本叫醫林改錯的書中進行了糾正。我很佩服醫林改錯的作者,但更讓我敬畏的是這隱藏在歷史長河中若隱若現的傳承,這是偉大的。

書讀百便,其意自見,但黃帝內經的內涵可能是我用一生也探求不完的,但很值得,不是嗎?

讀中醫經典心得篇5

?本草綱目》是由明朝傑出醫學家、藥物學家李時針在繼承和總結明代以前本草成就的基礎上進行多方考證,花了將近30年時間而寫成的。它是東方藥學巨典,具有“醫學之淵海,格物之通典”的美譽。

讀了這本書,我驚奇地發現醫學界竟是如此神奇,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平凡的物體竟可成爲治病的良藥。比如水部中的露水,書中這樣註明,露是陰氣積聚而成的水液,是潤澤的夜氣,再道旁萬物上沾而成的,味甘,性平,無毒,秋露水凜成夜晚的肅殺之氣,宜用來煎潤肺的藥,調和治疥、蘚、蟲癩的各種散劑。想不到吧,平凡的它們,卻有不平凡的醫療作用,相信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平凡的物體等着人們去發現它們的價值,那將會帶給我們另一個驚奇。從這裏我也懂得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生活中注意觀察是非常重要的,它會使我們學到很多東西,發現很多東西,同樣也可以解決很多疑問。再剛剛露水的例子中,我們發現書中記載的任何藥物,他都有有註明有毒或是無毒,這跟人差不多有善惡之分,提醒我們用藥要注意,就像我們生活中要小心與人打交道一樣。

?本草綱目》裏還收集了很多有醫療作用的花草樹木的圖片,看了這些圖片,可以說是大開眼界,它們有些長得很漂亮,有些長得很奇特,也有些長得很渺小……它們還解開了很多疑惑,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生活中,有些我只知道它們的名稱,卻不知道它們的樣子,比如冬蟲夏草、海藻等等;而有些,我只知道它們的樣子,卻不知道它們的名稱,又比如金毛狗脊等。這樣一來,我有增長了對植物的.見識。在這裏我也給自己提了個醒,那就是,對事物的瞭解和對問題的認識,不可以不清不楚,那樣,就會使心中的疑惑越積越多,不知道到哪天才能解開,或許永遠都不會解開。

?本草綱目》它又是一本非常耐人尋味的書。讀完了它,每一次的回味都能讓人懂得不同的道理,懂得了這些道理,就讓人有方向的前進,把這些道理當作做人的原則,讓自己的思想變得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