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在戰疫中心得體會優質多篇

在戰疫中心得體會優質多篇

在戰疫中心得體會篇1

3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增強緊迫感,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在全黨全軍全國人民共同努力下,全國戰“疫”態勢持續向好、復工復產戰鼓催進。但,復工復產之路並不總是順暢,要有備無虞,積極打好主動仗,拆除內外“兩堵牆”。

拆除“外在牆”,讓復工復產之路更無阻礙,更順暢。

一是,精準拆除政策“堵點牆”。按照“要以省域爲單位推動經濟社會秩序恢復”工作要求,準確界別本地區防控要點,既不能麻痹大意、“大撒把”,也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要結合本省市防控形勢綜合判定防控策略,要分級分類、重點突出、精準施策;既不能“執其一端不顧其餘”、顧此失彼、急躁冒進,也不能左顧右盼、畏畏縮縮、裹足不前,要堅持問題導向,和中央、省市要求對標對錶、相向而行;要注重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聚力市場“無形的手”和政府“有形的手”,積極修復“斷點”、疏通“堵點”,實現政策和市場之間“無縫對接”、順暢銜接、合力並進;要聚焦復工復產具體環節,甘爲前驅“一卒子”,繼續抓緊抓細抓實防控要求,打通經濟社會發展“最後一里路”,將上下“一盤棋”下好。

二是,全面複檢臨時“救急牆”。戰“疫”中, 認真落實“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總要求,推出許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戰“疫”硬核手段,應該說,發揮了極爲關鍵的作用。但“事急從權”的辦法,在復工復產的過程中是否經得起審視、推敲?是否存在一些簡單、武斷、稍顯過激的行爲?是否符合新形勢新要求新精神?這些都要秉持法治思維、創新思維、系統思維,認真予以審視、複檢、判斷。對於其中某些做法,該廢止的廢止、該優化的優化、該合併的合併、該壓縮的壓縮,要積極用好大數據等現代科技手段,突出戰“疫”精準,拆除不利於復工復產工作的某些臨時“救急牆”。比如,“低風險地區之間的人員和貨物流動,必要的健康證明要做到全國互認,不得再設置障礙,不對人員採取隔離措施。”與之相牴觸的,必須立即拆除。

拆除“內在牆”,讓復工復產之心更熾、行動更迅捷有力。

經過50多天的連續奮戰,伴隨着春回大地、陽光明媚,人們普遍有出行或復工的內在需求。但,也有顧慮、也有擔心,思想的“疙瘩”要解開、“內在牆”要設法拆除:

一是,拆除疑慮重重這堵牆。常見的顧慮是,“別惹禍上身,我自己安全,不保證周邊人羣也是安全的”。從江蘇地區來看,“關鍵少數”已經率先做出了“樣子”。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精神,所轄縣區均爲低風險的省份,要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爲此,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帶頭摘口罩,南京、淮安市委書記帶頭下館子,一些地市跟進發放消費券,倡議幹部消費,意在積極恢復生活秩序、全方位提振信心。跨出這一步殊爲不易,這些“關鍵少數”身體力行、率先垂範,意在傳遞江蘇地區總體防控是安全、到位的,有利於形成積極輿論引導,幫助全省羣衆消除疑慮、樹立信心。

二是,拆除擔當不夠這堵牆。全部脫貧、全面小康任務在前,“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儘管今年我們面臨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但我們黨從來都是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在磨難挫折中成長、在攻堅克難中壯大,中華民族亦有着“愈是艱險愈向前”的偉大斗爭精神,面對時間緊、任務重的現實,我們唯有以更大力度、更強決心、更巧的匠心、更深的愛心,以“時不我待”的擔當、“敢爲人先”的作爲,積極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以九千萬黨員動起來、幹起來引領14億人民“跟我上”、跑起來,積極恢復羣衆的信心,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苦難造就輝煌,奮鬥成就人生。戰“疫”和復工復產,一手託着生命,一手託着生計。我們要毫不放鬆地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決不能讓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持續向好形勢發生逆轉”,要扛起擔當、倍加努力,在服從戰“疫”工作大局的前提下,深化“放管服”改革,拆除一切阻礙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形無形的壁壘,將全年既定任務扛起來、趕上來,積極做好復工復產、脫貧攻堅等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把中央部署轉爲經濟社會恢復秩序、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生動實踐。

在戰疫中心得體會篇2

在“延長的假期”裏,“停課不停學”成爲“宅家學生族”的假期學習新模式。爲了早日戰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學院教師紛紛走上線上教學的新崗位,爲戰勝疫情出一份力,盡一份責,讓學生在家裏感受到與學校同樣的學習效果。學院各院(系)學生服從學院教學安排,在線上刻苦學習,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分享了他們的學習心得。

1、因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我們不能去返校上學。但是,我們沒有因爲疫情,而停下學習的腳步。線上學習十分有趣,新穎的上課形式、精彩的課堂瞬間,無不吸引着我們。老師通過錄播的方式,給我們傳授知識。線上學習也十分便捷,不用出門就可以獲取知識。但同時,線上學習考驗我們自覺性和耐心。沒有老師面授時的監督,沒有和同學們一起學習討論的氛圍,讓一些同學發出了“想回歸教室”的心聲。我認爲,線上教學的效果,主要還是取決於同學們的學習態度,你有多自律,就有多優秀。非常時期,大家一起攻堅克難!

2、在疫情期間,作爲學生的我們要緊抓學習並做好新學期規劃。新冠病毒雖然阻止了我們正常上課,卻無法阻止我們對學習的熱情。學院積極應對開展了網絡授課,我們通過“學習通”平臺網絡視頻課程學習新知識,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在老師指導下更高效的完成學習任務。在網絡學習之餘,大家還可以利用在家的時間學習其他自己感興趣的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願待開學再見時,我們都是更好的自己。

3、與傳統的教學方式大有不同,線上教學可以說是一個全新的教學模式。我們的老師採用了“學習通”平臺學習+線上討論等方式授課。爲了讓同學們更好地吸收知識,每次上完線上課程,老師們都會收集學生們的課程反饋,開展線上答疑,講解課程重點、難點。課後,同學們參與老師佈置的討論話題,進一步強化學習效果。在學習過程中,偶爾會遇到服務器卡頓、網絡語音效果差等問題,老師們積極尋找有效的解決方法,如錯峯學習,語音搭配文圖說明等,保證了同學們線上學習的效果。疫情當前,我們應該積極配合學院安排,按時完成線上教學,勤勉自律,學好知識,爲奪取防控鬥爭勝利貢獻自己的力量!

4、經過近期的線上學習,我的假期生活開始有了很好的學習規律。線上的課堂生動有趣,每門課程都有不同的風格。老師們幾乎全天在線,同學們的學習疑問隨時可以在線向老師提問,老師耐心解答,在老師們悉心的指導下,我掌握了新的知識,學習上有了較大提升,每一天都過得很充實。在疫情期間同學們每天都能享受到知識帶來的力量,我相信這也是爲網課教學辛苦着的每位老師的心願。希望疫情能夠儘快結束,早日回到校園與老師、同學們相見。

5、線上教學作爲一種新型教育模式,對於老師和學生都是一種嶄新且新奇的體驗。對我而言,線上教學實現了隨時隨地學習,提升了學習的自由度,也增加了學習樂趣。但這種學習模式缺乏在教室裏學習的氛圍和集中的注意力,極大考驗了同學們的自控能力。經過這一段時間的線上學習,讓我更加明白了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如何從假期的倦怠與輕鬆感走出來,跳出舒適圈,成爲了我們提高自律能力的關鍵。相信經過大家共同的努力,此次戰“疫”一定勝利收官!

6、延遲開學是打贏“防疫戰”的重要環節,學院爲我們開展了網絡教學。老師們採用多樣的教學方式,豐富了我們的知識。網絡教學讓我們有更加充沛的時間學習,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學院爲全體同學開設了一門“新型冠狀病毒安全公益課”,讓我們充分了解疫情,從自身做起,講究衛生,做好防護。線上還有很多其他優秀的課程資源,我們可以利用好網絡上的各類優質教育資源,經過篩選後擇優自學,豐富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在這段抗擊疫情的日子裏,我們在家努力學習就是貢獻自己的一份力。相信待到春暖花開之時,我們就可以共享春光燦爛。

7、習慣了傳統的教學方式,要接受網上學習,同學們難免會迷茫和不適應,但我們沒有停止對學習的熱愛,老師和同學都在共同努力。線上學習時,我們的任課老師每天按時在線授課,並通過qq、微信、學習通等各種軟件工具在線解答疑問,同學在線相互交流探討。新的學習模式帶給我們的新奇感還是很有吸引力的,在家學習增強了大家學習的主動性,合理安排學習時間,把握自己所適應的學習節奏,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8、以前在教室上課的時候,大家同在一塊黑板面前。現在手機和電腦屏幕成爲了那塊共同的“黑板”。在屏幕面前,我們依舊可以領略到老師的風采,享受到一場知識的盛宴,開拓自己的知識視野。雖然學習的形式和場所發生了變化,但學習的方法沒有固定的模式,關鍵在於我們是否能沉下心來認真學習。只要我們嚴格要求自我,永遠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態,認真投入到不停止的學習當中,不辜負黨和學校的期待,就能爲戰勝疫情貢獻一份屬於我們自己的力量。

在戰疫中心得體會篇3

這雖是最黯然無光的一個春節,肺炎恣虐於神州大地,人心惶惶;但這也是最熱血高昂的一個春節,炎黃子孫守望相助,高歌一曲無畏的家國無疆。

無數醫護人員星夜不眠,奔波在戰場;無數百姓守望家中,每一聲長號聲中,都在悲悼一個生靈的逝去。毅然執筆,寒夜寂寞,未敢忘國,一捧丹心,願報華夏,縱然前方荊棘叢生,也願提起手中筆,握緊心中刀。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國土蒼茫,四海昇平時語笑喧闐的人們,在陰霾壓抑的日子裏,也能挺身而出,眼角斑駁着毅然決然。

冷冰冰的第二熱力學告訴我們“一切孤立的系統都會朝着熵增的方向演化”,而生命的神奇就在於,能自己製造“負熵”並向環境釋放“正熵”。面對天災時,這個國度是你我的共同體,無數人捐獻無數涓滴“負熵”抵抗逆流。不曾忘,鍾南山耄耋之年臨危受命,奮戰於疫情一線,端的是一副胸懷天下;不曾忘,請戰書上一枚枚鮮紅指印,“不計報酬,不論生死”,寫滿了鏗鏘有力的醫者軒昂;不曾忘,風華正茂的女孩褪去華裳,剪短青絲,堅守戰場,一襲白衣遮掩不住靈魂的紅妝。他們何嘗不知疫情難料,生死茫茫,可國難當下,血脈滾燙,他們眸裏只有呻吟的國土,只有啜泣的病患,他們明白,捨棄小我,是爲大國安然。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越是一髮千鈞,存亡絕續之時,越能研讀人性的平凡而偉大,越可見布衣之下的炎炎赤血。新年前夕口罩工廠復工加班,流水線傳遞的是質樸的關懷;除夕夜半火神山醫院工地裏特殊的年夜飯在萬家燈火裏堅守着他們的戰場;全國各地的募捐浩浩湯湯,每一份物資都縈繞着執著的信仰。四海八荒的人們拋卻新春的團圓與歡慶,撇去焦慮和慌張奉己之力共築長城萬里,只願再現中華河清海晏,國泰民安。

古時醫生如華佗,扁鵲者,白衣濟世。如今無數醫者,白衣如雲,匯聚武漢,忘己之危,搏鬥肺炎!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面對天災人禍,一個個中國脊樑站出來撐起了中國,他們是最美“逆行者”,是最美“白衣天使”,是最美中國人!

歲月如光,國士們將自身生命的亮光投入到另一個生命中去,這讓生命有了歡呼的底氣!所有人都懷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須有我”的信念一起和武漢打贏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

我等到春雨綿綿之際,微風和暖之時,等武漢困境寫進枯木裏,再與武漢國士們,呵護出下一個盛世!

在戰疫中心得體會篇4

疫情襲來的時刻,有一羣白衣天使,不!是白衣戰士,他們無懼生死、爭分奪秒地向着病毒發起了衝鋒,成爲衝鋒陷陣的排頭兵、尖刀連。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科馬凌在視頻裏,給女兒做了一個向前衝鋒的姿勢,說了四個字:“誓死不退!”;“我應該上戰場”的杜富佳,牢記“雷神”哥哥杜富國的“你退後,讓我來!”奔赴武漢;剪掉秀美的長髮,甚至剃成光頭,成爲20__年春天最時尚的髮型;滲着血跡的“口罩壓痕”,成爲連續作戰的大美標記。

他們來自全國各地,卻有共同之目標。決戰於湖北,救民於危難。出征始於除夕,目前仍在繼續。醫護人員不斷向武漢、向湖北集結,這是血濃於水,這是情顯於危。他們身懷絕技,更有使命和信仰,“口罩臉”“壓痕眼”是他們最美的軍功章。抗“疫”江湖需要有這樣的熱血與勇敢,他們是這段傳奇的底色與基調。有了他們,同胞胸中有底,羣衆也會感到踏實和心安。火神山、雷神山還有其他醫院是他們的陣地,在這裏他們踐行着守衛生命的誓言。不分晝夜,全力奮戰,我將無我,一馬當先。這一役必定還我山河本顏,迎來春色無邊!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危難時刻,立展醫者情懷。世上從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疫情爆發你們無懼艱險匆匆趕來,山河無恙你們深藏功名默默離開。謝謝你們,帶着愛和希望在我的城市爲我們拼過命……

大學生同上一堂安徽戰疫思政課心得體會3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年關將近,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卻註定讓這個新年不平凡。隨着感染人數的節節攀升和血色地圖的不斷擴大,一場無聲的戰役已然打響。疫情險峻,工作性質和主體責任不同的我們,也面臨不同的考驗。國難當前,每一箇中國人都應團結一致,唯有衆志成城,方能共克時艱。正所謂《詩經》有言:“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只因同根,你我同在,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疫情緊迫,來勢洶洶,在定點醫院收治病牀數極其緊缺的情況下,建一座醫院需要多長時間?答案是:十天十夜。由中建七局承包的火神山項目緊急開工,無數樸實無華的工人不辭辛勞連夜工作澆築出這一基建奇蹟。當夜幕悄悄降臨,當城市緩緩進入夢鄉,火神山四千多名工人仍在輪班施工,近千臺車輛、器械徹夜運轉,無名英雄們永遠奮鬥在一線。基辛格在《論中國》中寫道,“中國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地很好。”這些最勇敢的人,有無畏逆行的白衣天使,也有不屈不撓、無怨無悔的中國工人。

“愛和希望,傳遞地比病毒更快。”在這場戰役中,無數普通而平凡的人,都竭盡所能地發光發熱。獨自旅行的十五歲少年得知國內疫情爆發高價收購口罩護送回國、作家方方每日更新武漢日記撫慰人們焦灼的心……“時代的一粒灰,落在一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今天,不同的人們都肩負起各自力所能及的一份責任,像魯迅先生所言,“就如螢火一般,有一分熱,就發一分光。”

今天的我們,生於祖國強盛的溫牀,更應瞭解疫情險惡,當思幸福來之不易,恆念物力維艱。我們應該回頭看看,那些守護萬家燈火的人,那些爲祖國保衛護航的人,那些堅守一線的人,那些發光發熱的普通人。不論是在家自我隔離,或是參加志願活動,我們應該思考個人價值對於時代的意義,我們更應該團結一心,唯有衆志成城,方能共渡難關。

“仁心者,志願者,者者共行;溫暖生,奇蹟生,生生不息。”團結,希望與愛的種子正在武漢的土壤生根發芽,我們可以凝神細聽冰雪初融的聲音。讓我們祈願疫霾散盡,共盼春來。經此一役,必將山河無恙,國泰民安。z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在戰疫中心得體會篇5

八月的句號已經圓滿畫上,我們迎來了秋高氣爽的九月。九月來臨,《開學第一課》這檔節目也與全國中國小生見面了。

9月1號的晚上,我準時守在電視機前,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節目的直播。今年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普及防疫知識、弘揚抗疫精神。我想,這與當前國家的形勢是密切相關的。看完之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它讓我重新置身於這場水深火熱的劫難之中。

2020年註定不平凡,疫情的爆發打破了生活原本的平靜,掀起了一場人心惶惶的風浪,無人倖免。街上無一行人,道路上無一車輛,寧靜得彷彿時間停住了一切。作爲學生的我們,也只能被迫停學停課,呆在家裏。

如今,戰疫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街上行人駐足,公路上車輛來往,企業復工,學生復課……一切似乎在朝着生活原本的軌道進行着。而這一切主要得益於在這場戰疫中爲祖國,爲人民做出無私貢獻的人們,他們捨己爲國,爲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課。

看完《開學第一課》,我從中學習到了很多東西。

首先,是關於防疫方面的知識。這次疫情本身是一件公共安全衛生事件,由於人們缺少對疾病,對健康的瞭解,導致了疫情的發生。因此,普及防疫知識,加強衛生健康的瞭解,是很有必要的。節目中涉及了很多防疫知識的講解,比如個人做好自身的衛生,勤洗手,出門在外佩戴口罩,時刻保持室內環境通風等等,保護自己的同時也在保護周圍的人。

另外,節目中最重要的是向我們闡述了“少年強,中國強”這個主題。我們都知道,在這場戰疫中,青年一代表現出了無私的奉獻和無畏的勇氣,肩負起了保家衛國的重任,這是我們時時刻刻需要學習的精神和品質。許許多多的90後和00後,儘管稚嫩未經大事,但在疫情面前,披上鎧甲,勇敢地衝到戰場上。我想,這是時代的進步和必然。少年強,則中國強,年輕一代應時刻擔負起這個責任,以這段經歷爲教訓,以抗疫英雄爲榜樣,大力弘揚抗疫精神,向逆行者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