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十二精神心得體會報告 黨的十二大精神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十二精神心得體會報告 黨的十二大精神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關於十二精神心得體會報告 篇一

紅船精神

1921年8月初,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浙江嘉興南湖的一條遊船上勝利閉幕,莊嚴宣告中國共產黨誕生。這條遊船因而獲得了一個永載中國革命史冊的名字——紅船。2005年6月21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光明日報》上發表文章《弘揚“紅船精神”走在時代前列》,首次提出並闡釋了“紅船精神”,並對“紅船精神”的內涵進行了概括和論述,認爲“‘開天闢地、敢爲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立黨爲公、忠誠爲民的奉獻精神’,是中國革命的精神之源,也是‘紅船精神’的深刻內涵”。九十多年來,"紅船精神"一直激勵和鼓舞着我們黨站在歷史的高度,走在時代的前列,帶領全國人民不斷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一個又一個勝利。

井岡山精神

1927年10月,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中國工農紅軍來到井岡山,在這裏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闖出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井岡山因此被稱爲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的革命鬥爭不僅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開闢了中國革命的獨特道路,而且孕育出以“胸懷理想、堅定信念,實事求是、勇闖新路,艱苦奮鬥、敢於勝利,依靠羣衆、無私奉獻”爲主要內容的井岡山精神,對中國革命的進程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長征精神

1934年10月,在第五次反“圍剿”戰爭失敗後,中央紅軍主力被迫撤離江西革命根據地,開始了長達兩年的兩萬五千里長徵。雪山巍巍,草地茫茫,紅軍將士跨急流、登雪山、穿草地、突封鎖,歷盡艱辛和曲折,粉碎了敵人的圍追堵截,最終實現勝利會師。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用生命和熱血鑄就了以“樂於吃苦,不懼艱難的革命樂觀主義;勇於戰鬥,無堅不摧的革命英雄主義;重於求實,獨立自主的創新膽略;善於團結,顧全大局的集體主義”爲主要內涵的長征精神。正是這樣百折不饒、勇往直前的長征精神讓英勇的紅軍將士在物質極端匱乏,環境極其惡劣的困境中,以堅定的革命信念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用赤裸的雙腳丈量出革命的道路,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

延安精神

在1935年至1948年的13年裏,延安作爲中國共產黨的指揮中樞和戰略後方,孕育出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它就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中國共產黨在這裏運籌帷幄,作出了關係中國革命前途命運的一系列重大決策,爲奪取全國政權奠定了堅實基礎。

西柏坡精神

在西柏坡時期,中國革命即將全面勝利,黨所面臨的革命形勢是即將最後奪取全國政權以建立新中國,黨的工作重心將由農村向城市轉移;黨的主要任務是由革命戰爭向和平建設轉變;黨所面臨的全新課題是由革命黨和局部執政向掌握全國政權的執政黨轉變。1949年3月,在這樣一個特殊而又重要的歷史轉折時期,偉大領袖毛主席在西柏坡召開了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並提出我們黨要堅持“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開拓精神,堅持依靠羣衆團結統一的民主精神,戒驕戒躁的謙虛精神,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西柏坡精神的核心是教育全黨要經得起新的歷史階段的考驗。它的實質是鞏固和加強共產黨的執政地位,不斷地把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

蘇區、沂蒙精神

在黨的發展歷程中,共產黨人的腳步遍佈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在所到之處傳播着共產主義思想的種子,在祖國各地的土壤中,收穫了飽滿鮮豔、各有特色的精神果實。這其中既有在贛南、閩西革命根據地發展起來的“堅定信念、求真務實、一心爲民、清正廉潔、艱苦奮鬥、爭創一流、無私奉獻”的蘇區精神。也有沂蒙人民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吃苦耐勞、勇往直前、永不服輸、敢於勝利、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等等不勝枚舉。它們在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中發揮了巨大的精神動力作用。直至今日,仍爲社會的全面進步提供着強大的精神力量。

大慶鐵人精神

在五六十年代,我們有着這樣一批石油工人,他們有着"爲國分憂、爲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有着"寧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着"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艱苦奮鬥精神;有着"幹工作要經得起子孫萬代檢查"的科學求實精神、“甘願爲黨和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牛”埋頭苦幹的奉獻精神等。這其中就以石油工人王進喜爲典型代表。他率領1205鑽井隊廢寢忘食、艱苦奮鬥,直到大慶的油井冒出第一桶油。在沒有攪拌機的情況下,他帶頭跳進齊腰深的泥漿裏,用身體充當攪拌機,抑制井噴。王進喜的一生廉潔奉公,無私奉獻,爲祖國和人民無悔付出。大慶鐵人精神就是對王進喜崇高思想、優秀品德的高度概括,也集中體現出我國石油工人精神風貌。無論在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有着不朽的價值和永恆的生命力。

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新時代北斗精神

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中國更是涌現出一批肯鑽研,不怕難的優秀人才,他們懷揣着"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爆破了中國第一枚原子彈,第一枚氫彈,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不斷壯大我國的國防科技工業。他們懷揣着“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發射了我國自主研製的神州五號載人航天飛船,讓中國成爲了世界上第三個成功發射載人飛船的國家。他們懷揣着“自主創新、開放融合、萬衆一心、追求卓越“的北斗精神,開發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對我國的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起了重大意義。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和新時代北斗精神一脈相承,又具有鮮明時代特質,激勵着廣大科研工作者繼續勇攀科技高峯,激揚起億萬人民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雷鋒精神

在那個艱苦奮鬥的時代,我黨我軍涌現出許多先進典型,他們以實際的行動,在華夏大地上揮灑着自己的光和熱,爲我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在這些新時代的精神文明中,有一個精神影響最爲廣泛也最受人民羣衆敬仰,這就是雷鋒精神。雷鋒作爲全軍掛像英模,像一顆劃過夜空的流星,因短暫的絢爛而成爲永恆,他的精神穿越時空、歷久彌新、歷久彌堅。其實質和核心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爲了人民的事業無私奉獻。周恩來總理把雷鋒精神更全面而精闢地概括爲"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鬥志"。2014年3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接見基層代表時,對瀋陽軍區"雷鋒連"指導員謝正誼說:"雷鋒精神是永恆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

抗洪精神

近幾十年來,我們的國家經歷了幾次極爲嚴重的自然災害,而在這些自然災害面前,我們的黨和人民“絕不退縮,奮力與之鬥爭“的精神,也一直鼓舞着我們。1998年夏天,我國江南、華南大部分地區及北方局部發生了有史以來的特大洪水。也是在這場規模大、氣勢壯、鬥爭異常嚴酷激烈的抗洪搶險鬥爭中,形成了“萬衆一心、衆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於勝利”的偉大抗洪精神,這是無比珍貴的精神財富。

抗震救災精神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了8.0級特大地震,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多少人在瞬間被奪去了寶貴的生命,多少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在瞬間支離破碎。這場地震給中華民族留下了一段永遠無法忘懷的傷痛記憶,而在抗震救災中體現的抗震救災精神也深深鐫刻在全民族的共同記憶裏。"萬衆一心、衆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爲本、尊重科學。"抗震救災精神,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的集中體現,是我們黨和軍隊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在當代中國的新的發展。

絲路精神

當今世界,全球化已成爲世界的必然趨勢,中國將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始終不渝地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2017年5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指出,古絲綢之路綿亙萬里,延續千年,積澱了新時期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爲核心的絲路精神。弘揚絲路精神,就是要促進文明互鑑,就是要尊重道路選擇,就是要堅持合作共贏,就是要倡導對話和平。絲綢之路不僅是商業通道,更要人文社會的交往平臺,讓多民族、多種族、多宗教、多文化在此交匯融合。

上海精神

作爲以多元化,開放著稱的上海,在"上海五國"進程中,隨着上海合作組織的成長壯大,探索走出了一條新型區域組織合作之路,創立了以"上海精神"爲核心的新安全觀、新合作觀、新發展觀、新文明觀。“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構成了“上海精神”核心內涵。"上海精神"順應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是我國外交工作的重要成就,也爲我國公共外交增添了一筆重要財富。

關於十二精神心得體會報告 篇二

一、厚德茂名,質優惠民。

二、好心茂名,質量先行。

三、好心高涼鑄優品,騰飛油城創未來。

四、匠心茂名,質優惠民。

五、承千年茂名,塑品質之都。

六、唯用一好心,質量興茂名。

七、鑄品質油城,創幸福茂名。

八、建石化之都,創品質茂名。

九、網絡投票(多選)

十、濱海茂名,質量共贏。

十一、築質量茂名,創品牌之城。

十二、茂名美如畫,質量贏天下。

十三、共築茂名濱海夢,共鑄茂名好質量。

十四、南方油城,質量鑄成。

十五、誠信茂中華,質量名天下。

十六、品牌與工匠並茂,誠信與城市齊名。

十七、品築南方油城,質造美好生活。

十八、好心傳茂名,品質鑄油城。

十九、魅力中國城,品質新茂名。

二十、譜寫質量強市曲,放飛美麗茂名夢。

二十一、承冼太精神,鑄品質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