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弘揚抗戰精神心得體會多篇

弘揚抗戰精神心得體會多篇

弘揚抗戰精神心得體會篇1

1945年9月3日,抗日戰爭勝利的消息傳遍中華大地,這是中國人民近百年來第一次取得反對帝國主義鬥爭的完全勝利。而作爲抗戰期間廣爲流傳的歌曲,《義勇軍進行曲》以激越昂揚、鏗鏘有力的旋律和鼓舞人心的歌詞,喚醒了民衆團結一心、共禦外侮的無畏精神,鞏固和擴大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作爲新時代的黨員幹部,我們在高唱國歌的同時,要傳承抗戰精神、精誠團結,堅定信念、攻堅克難,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接續奮鬥。

新時代的我們精誠團結,萬衆一心。“人心齊,泰山移。”在這場艱苦卓絕的偉大斗爭中,各愛國黨派、各社會階層、各團體同仇敵愾,共赴國難,中華大地到處燃起抗日的烽火。步入新時代,眼前的機遇更多、挑戰更大,黨員幹部更要牢固樹立“萬衆一心”的團結意識,團結各族人民,共同奮鬥,共創輝煌。要踐行羣衆路線,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核心理念,明確角色意識,當好人民公僕,將人民羣衆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想羣衆之所想,急羣衆之所急,在新時代凝聚發展力量,共謀發展偉業。

新時代的我們堅定信念,無懼炮火。“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埃德加·斯諾曾採訪一名在日佔區的紅軍指戰員,問他在戰爭結束後準備幹什麼。他露齒微笑着,十分泰然地說道:“那時我已經死了,我們大半都將死在這場戰爭中。”革命先烈正是懷着必勝的理想信念,在漫漫長夜中堅守黎明的到來。步入新時代,面臨的選擇更多、誘惑更大,更要堅定理想信念,補足精神鈣質。要學習科學理論特別是黨的創新理論,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來武裝頭腦,做到政治堅定、理論紮實。要磨礪黨性意志,紮根鄉村沃土,不斷學習先進做法,不斷總結髮展經驗,不斷探索發展思路。

新時代的我們攻堅克難,奮勇前進。“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在東北淪陷的至暗時刻,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聯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和險阻,在爭取民族獨立的道路上奮勇前進。當前正值“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要弘揚“奮勇前進”的攻堅精神,不忘初心使命,不負人民重託,堅決打贏新時代三大攻堅戰。要持續鞏固脫貧戰果,築牢保障民生底線,紮實踐行“兩山理論”,切實守護綠水青山,堅決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保障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不懈奮鬥。

弘揚抗戰精神心得體會篇2

經過近代近百年的戰亂和動盪,經過列強的一再欺凌,積貧積弱的中國在對抗來勢兇猛的日本軍國主義入侵中,是中國共產黨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中國共產黨是抗戰的領導力量。1935年中共中央發表了《爲抗日救國告全國同胞書》即《八一宣言》,呼籲全國各黨派、各界同胞、各軍隊都應有“兄弟鬩於牆外御其斜侮”的真誠覺悟,捐棄前嫌,停止內戰,集中一切國力,爲抗日救國的神聖事業而奮鬥。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而此時的國民黨還一再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錯誤政策,把東北四省的大好河山拱手讓給侵略者。鮮明的對比讓中國的各階層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纔是振救民族危亡的中堅力量。1936年在接見紀念“12.9”運動的學生的活動中,張學良認識到共產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重要性,聯合楊虎誠發動“西安事變”逼蔣抗日。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大義爲重捐棄前嫌,多方斡旋,最終達成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並同意改編自己掌握的軍隊,建立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至此,形成全國一致的抗日大格局。共產黨旗幟鮮明的抗戰態度,堅定執着的抗戰決心,真誠隱忍的胸懷讓全國人民燃燒起熊熊的愛國熱情,看到了抗戰的希望,激起了捍衛家園的決心。

中國共產黨是抗戰的精神核心。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在數量上不如國民黨正規軍,裝備、補給上都不能與國軍相提並論。然而在敵後戰場上的共產黨軍隊,始終堅持的鬥爭讓日本軍隊處於腹背受敵的境地,沒有安定可靠的後方支撐,極大牽制了日軍。然而,敵後的戰爭很艱苦,如果不是進行頑強的對日作戰,生存下來都很困難,按當時粟裕將軍的話說,新四軍遠在敵後,國家的補給非常有限,要生存只有靠與敵人周旋,從敵人那裏要補給。共產黨的部隊不是被動地躲避敵人,而是積極主動打擊敵人,製造了“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發動了“百團大戰”給了敵人極大的威懾。從精神上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戰決心。在中國抗戰最艱苦的時刻毛澤東同志寫了《論持久戰》,客觀地分析了影響抗戰成敗的因素,樂觀闡明中國人民的正義戰爭必然勝利,並指明抗戰的三個階段,讓在黑暗中的中國人民看到了光明。增強了戰勝敵人的信心。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集體覺醒的動員者。抗戰勝利得益於全中國人民的集體覺醒,讓日本軍國主義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海洋。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涌現了大批優秀兒女,戰鬥到最後捨身跳崖的狼牙山五壯士,忍飢挨餓在冰天雪地堅持戰鬥的楊靖宇等英雄事蹟感染了中國人民。讓人民看到了共產黨人的崇高品格和堅定信念。共產黨人領導的軍隊一邊打仗一邊做羣衆工作,不僅讓部隊在敵後生存下來,挫敗了敵人的“清鄉”、“掃蕩”,而且經過八年的抗日戰爭還讓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從數量和裝備上都有了非常大的發展。抗日戰爭中的文藝作品大量傳播,共產黨的抗戰歌曲唱遍了全國。小兵張嘎,放牛娃王二小這些平民英雄都是共產黨發動人民羣衆的例證。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改變了中國的命運,讓百年屈辱的中國出現了希望之光,凝聚了全中國人民同仇敵愾萬衆一心打敗了狂熱的軍國主義,完成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偉大歷史使命。

弘揚抗戰精神心得體會篇3

弘揚“抗戰精神” 奮鬥嶄新時代

1937年7月7日夜,在盧溝橋畔靜謐的夜色中,劃過一聲尖銳的槍鳴。侵華日軍以一名士兵“失蹤”爲由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亦稱盧溝橋事變),悍然發動蓄謀已久的全面侵華戰爭。硝煙瀰漫中,中國軍民奮起反抗,拉開了全民族抗戰的序幕。“偉大的抗戰精神,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強大精神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抗戰,宣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堅定立場。歷史無言,精神不朽。

83年了,但盧溝橋畔的槍聲猶在耳畔迴響,那場慘絕人寰的侵略戰爭,是中華民族屈辱的歷史,也是追求民族獨立、彰顯英雄本色的歷史。“歷史刻骨銘心,永遠不能忘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告誡,是要我們勿忘國恥、奮發圖強,共同珍愛和平、維護和平。從抗日戰爭中體現出的的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當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教導,弘揚“抗戰精神”,奮鬥嶄新時代,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長征路上砥礪前行。

弘揚“抗戰精神”,不達目的永不止步。面對日本帝國主義者的瘋狂進攻,加上國民黨反動派的不抵抗政策,究竟什麼時候能將侵略者趕出國門,對全國人民來說,都是個未知數,因此當時提出了“長期抗戰”的口號。著名劇作家夏衍在《種子的力》一文中,高度讚揚了“種子的力”是一種“長期抗戰”的力,有彈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韌性、不達目的不止的力。這樣的“力”,正是偉大的中華兒女們堅決趕走侵略者、捍衛祖國領土主權的“不達目的不止”的力。如今,我們的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是一場將長期堅持的戰鬥。弘揚“長期抗戰”精神,把工作進行到底,讓脫貧攻堅完美“收官”,讓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成爲我們堅決的追求。爲達到這樣的目的,共產黨人將一直爲之奮鬥。

弘揚“抗戰精神”,衆志成城攻堅克難。抗日戰爭時期,在國民黨“攘外必先安內”的“指示”下,造成了國民黨內部的離心離德、各自爲政。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得到了舉國上下的一致響應。全國各族人民親如兄弟,緊緊地抱成一團,可謂“衆志成城”,形成了一股磅礴的抗戰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引用中國古話“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就是強調了“團結”的重要作用。“抗戰”中的“團結”,是“爲了一個共同目標”的團結。當前我們從事的所有工作,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要實現這一目標,更需要團結協作,上下齊心,一切從羣衆利益出發,將“公僕”意識滲透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一路攻堅克難而前行。

弘揚“抗戰精神”,自立自強勇往直前。抗日戰爭時期,就連中國的小孩子都把日本稱爲“小日本”,都懂得日本侵略者是“鬼子”,那種國家意識和民族意識可見一斑。面對從事着非正義戰爭的強大侵略者,不能被其氣勢所嚇倒,國民黨汪僞政府“倡導”的“曲線救國”,實則爲“投降主義”。在貌似強大的侵略者面前妥協了,還有什麼“自立”的資本,還有什麼“自強”的餘地!當下也有極少數黨員幹部,骨子裏就缺乏自立自強的精神,導致信仰缺失,在黨和人民面前“軟弱無能”,卻將黨和人民給予的權力用到一己私利之中。要從源頭抓好“廉政建設”,踐行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要樹立起“自立自強”的思想標杆,拿出當年在侵略者面前的那種勇氣,沿着黨中央所指引的方向前進。

雖然“抗日戰爭”硝煙已經遠去,但偉大的“抗戰精神”永遠不朽!特別是在物質文明相對優裕的今天,生活中的誘惑甚多,陷阱甚多。所以,我們的反腐倡廉、正風肅紀都不能“一曝十寒”,要堅持“長期抗戰”,不達目的不止;廣大黨員幹部不能“離心離德”,要衆志成城攻堅克難;更不能“軟弱無能”,要堅持“自立自強”,才能勇往直前……我們的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勝利已經指日可待,但“抗戰精神”將永遠激勵着中國人民向着更高更遠的目標奮然前行。

弘揚抗戰精神心得體會篇4

在緬懷先烈中承續奮鬥之志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週年紀念日。今天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

75年前,中國人民經過長達14年的浴血奮戰,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如今,硝煙散去,和平安寧,然而那段血淚寫就的過去提醒人們勿忘國恥、銘記歷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戰爭是一面鏡子,能夠讓人更好認識和平的珍貴。”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錯綜複雜、波詭雲譎,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還需從抗戰精神中汲取養分,凝聚奮力前進的磅礴力量。

今天,我們緬懷先烈,致敬曾爲戰爭勝利作出巨大犧牲和貢獻的3500多萬同胞,牢記那段全國各族人民萬衆一心、浴血奮戰的偉大斗爭史。時光荏苒,抹不去那段不能忘卻的歷史;白駒過隙,帶不走那段刻骨銘心的歲月。一部抗日戰爭歷史,是一部偉大的苦難輝煌歷史,也是人類歷史上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的不朽篇章。偉大的抗戰精神,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強大精神動力。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回望歷史,我們深知和平與幸福來之不易。

歷史告訴我們,和平是靠我們不懈奮鬥爭取的,和平是需要我們精心維護的,只有汲取戰爭的慘痛教訓,珍惜和平、維護和平,和平纔會常駐。和平與發展雖然已成爲時代主題,但當前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戰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依然懸在人類頭上。銘記歷史,就是要從中汲取精神營養和前進力量,抗日戰爭中民族團結空前一致,展現出全國各民族同胞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歷史一再證明,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之福、國家興旺之源。我們必須以史爲鑑,堅定信心和決心,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做世界和平穩定的堅定維護者,爲推動構建和平穩定的國際關係注入“中國能量”和“中國智慧”。

75年前的慘痛的經歷警示人們,弱肉強食的零和博弈只會將人類推向深淵,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和諧共榮的發展思路。中華民族歷來愛好和平、始終崇尚和平,中國人民對戰爭帶來的苦難有着刻骨銘心的記憶,對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在2020年這一充滿不確定性的年份,我們再次傾聽歷史的迴響,在堅定的維護和平的行動中開創未來路。追求和平的我們將以最大的決心和努力,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堅決維護和平穩定的國際秩序,攜手前進,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來告慰英烈,不斷開創嶄新的未來。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歷史不能被忘卻,英雄值得代代讚頌。作爲新時代共產黨人和中國人,吾輩當銘記革命先烈浴血奮戰、守衛山河的英雄壯舉,把對革命先烈的追思,轉化爲奮發進取的動力,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共創新時代中國美好新未來。

弘揚抗戰精神心得體會篇5

@青年幹部 不妨常“刷”抗戰精神

75年前的9月3日,值得每一位中華兒女銘記。中國人民用14年艱苦卓絕的鬥爭和傷亡3500萬人的沉重代價贏得了抗戰勝利。抗日戰爭已成歷史,但抗戰精神從未遠去,這種精神穿越歲月和時代,輝映當下、激勵未來。作爲新時代的青年幹部,不如暫且把微博、朋友圈、娛樂新聞、綜藝節目放一邊,靜下心來刷一刷抗戰精神,在傳承和弘揚中汲取營養和力量。

常“刷”抗戰精神,“刷”的是“祖國永遠在心中”的愛國情懷。“愛國之心,實爲一國之命脈。”抗戰時期,無數中華兒女義無反顧投身到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以血肉之軀築起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的鋼鐵長城,用生命發出中華民族的怒吼——“這裏是中國”。愛國情懷始於心,在這個和平年代,祖國不需要我們拋頭顱、灑熱血,如何詮釋這種愛國情懷?那就是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忠誠於黨、忠誠於國家、忠誠於人民,堅持恪盡職守,不負組織培養,做到政治信仰不變、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讓“愛國”成爲心中信念、變爲生命常態。

常“刷”抗戰精神,“刷”的是“肩頭扛起中國夢”的擔當氣概。“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抗戰時期,楊靖宇、趙尚志、左權、彭雪楓等一批抗日將領,“狼牙山五壯士”、“劉老莊連”、東北抗聯八位女戰士等衆多英雄羣體,不畏強暴、以身殉國,奏響了氣壯山河的英雄凱歌。如今,看似歲月靜好,實則是千千萬萬個無名英雄在負重前行,我們青年幹部需要面臨的困難和挑戰還有很多,每一個人都要繼承和發揚擔當精神,攻堅克難、發奮圖強,學好本領、練好真功,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肩起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使命。

常“刷”抗戰精神,“刷”的是“萬衆一心向前行”的大局意識。“不謀萬事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大義爲重,捐棄前嫌,同國民黨竭誠合作,並在“全國抗戰”的正確方針指導下,團結全國各階層的人民和日本帝國主義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殊死鬥爭,爲抗戰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當前,世界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中國經濟社會正在發生深刻變革,需要我們心中有大局、前進有方向。我們要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從講政治的高度認識大局、服務大局、維護大局,不斷提升看問題的高度、拓寬想問題的廣度、強化解決問題的力度,合力推動中華民族這艘巨大航船,穿越歷史的波瀾、駛向復興的彼岸。

乘風破浪,砥礪前行。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我們要傳承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增強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自強不息的精神力量,奮勇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偉大實踐,用“青春之力”托起“中國夢”。

弘揚抗戰精神心得體會篇6

最好的銘記是實幹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週年紀念日。上午,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同時,全國各地也紛紛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穿越歷史煙雲,銘記那段浴血奮戰、救亡圖存的不屈歲月。

在銘記歷史中增強凝聚力。無論是中華民族的發展史,還是近些年的國際社會均表明,國家不安定、民族不團結就會捱打受辱。正所謂“一根筷子也,輕輕被折斷,十雙筷子,牢牢抱成團”,民族團結了,力量就強大了,無論是抵禦外敵,還是抗擊非典、洪澇、地震、新冠肺炎等災害,亦或是發展生產等,都一定會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因此,作爲炎黃子孫,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堅決抵制“__”“__”等企圖分裂國家的人和事,堅決擁護黨的領導,聽黨的話,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堅定地跟黨走。

在銘記歷史中增強愛國情,樹立報國志。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多舛的民族,14年,5000多個日日夜夜浴血奮戰,3500萬中華兒女共赴國難,這是一段災難的記憶。銘記這段歷史,就是要激發每一位中國公民的愛國之情,做到“只要祖國需要,我必全力以赴”“只要祖國需要,我會一直堅守”“只要祖國需要,我們義不容辭”;當祖國強大了,即使我們在海角天涯也能時刻被呵護,看見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而感受到“回家”的溫暖,發出“我驕傲我是中國人”的肺腑之言。

在銘記歷史中砥礪奮進。銘記歷史,不是拉民族仇恨,而是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和平時期最好的銘記就是腳踏實地幹好本職工作。當前,一些黨員幹部談起愛黨愛國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可在幹事創業時卻只求過得去,甚至得過且過混日子。這不是“真愛”,也不是銘記歷史。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民族復興長路漫漫,打開通向人民富裕、國家富強的最佳方式,需要銘記歷史,要緊跟黨的領導,和平時期,大力營造真抓實幹的工作氛圍,寫好一個“幹”字,不斷錘鍊實事求是的作風,大膽說實話、大聲講真話,念好一個“實”字,勠力同心,攻堅克難,奮勇向前;非常時期,堅決聽從黨的召喚,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強我中華。

弘揚抗戰精神心得體會篇7

銘記歷史的那一片紅 吾輩當自強

如果奇蹟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今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週年紀念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逝去的是歷史,不朽的是精神,時至今日,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讓我們一起重溫那段抗戰歷史,銘記先輩們的足跡,弘揚抗戰精神,汲取不斷前行的動力,更好地開創未來。

重溫抗戰歷史,銘記先烈們曾用生命播下的“星星之火”,砥礪初心。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開始,東北全部淪陷,到1932年發生“一二八”事變,淞滬抗戰爆發,再到華北危急,又至1937年日軍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直至1945年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開啓了抗擊日本僅略的14年漫長鬥爭史。其間,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八一三”淞滬會戰徹底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消滅中國”的計劃,極大鼓舞了中國軍民的士氣,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抗日戰爭的勝利,捍衛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發展的文明成果,洗刷了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留下了永載中華民族史冊、永載人類和平史冊的壯闊史詩。今日,我們重溫抗戰歷史,是警醒後人不要忘記那段歷史,勿忘國恥,牢記中國人民爲維護民族獨立和自由、捍衛祖國主權和尊嚴建立的偉大功勳,牢記中國人民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的偉大貢獻,堅決糾正否認、歪曲甚至美化侵略戰爭等逆歷史潮流而動的錯誤行徑,堅決捍衛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決不讓歷史悲劇重演。

緬懷抗戰英雄,傳承先烈們曾用青春彰顯的“拳拳之心”,拼搏奮進。天下艱難際,時勢造英雄。回首75年前,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千千萬萬中華兒女不屈不撓、前赴後繼,浴血奮戰、誓死抗敵,用錚錚鐵骨保衛家園、以血肉之軀捍衛尊嚴,在14年反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特別是8年全面抗戰的艱苦歲月中,在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中譜寫了一曲曲萬衆一心、英勇抗敵的英雄讚歌,涌現出楊靖宇、趙尚志、左權、彭雪楓、佟麟閣、趙登禹、張自忠、戴安瀾等一批抗日英烈和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新四軍“劉老莊連”、東北抗聯八位女戰士及國民黨軍“八百壯士”等衆多英雄羣體。感謝英雄們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們將成爲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重要精神引領,成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給養。崇敬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當英雄才會英雄輩出。今日,我們緬懷先烈、致敬英雄,就是爲了弘揚中華兒女爲國捨身取義,舍小家爲大家的家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和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今日中國,我們需要更多諸如此類的精神來涵養今日的中國,涵養今日的我們。

傳承抗戰精神,踐行先烈們曾用畢生詮釋的“殷殷之情”,厚植人民情懷。戰爭是殘酷的、血腥的,抗戰艱苦卓絕、中國犧牲巨大,軍民傷亡3500多萬人。猶記得75年一名中國記者參加日本投降儀式後在《落日》一文結尾寫道,“我們別忘了百萬將士流血成仁,千萬民衆流血犧牲,勝利雖最後到來,代價卻十分重大。我們的國勢猶弱,問題仍多,需要真正的民主團結,才能保持和發揚這個勝利成果。否則,我們將無面目對子孫後輩講述這一段光榮歷史了。舊恥已前雪,中國應新生。”是啊,舊恥已前雪,中國應新生,此話言猶在耳、振聾發聵。作爲後人,我們一方面要牢記“落後就要捱打”的教訓,牢記戰爭是國家綜合實力的對決,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一代接着一代幹、一棒接着一棒跑,把我們的國家發展壯大,能戰方能止戰。一方面要正確認識物質、武器是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因素,決定因素在人,比如抗美援朝,中國在武器裝備、科技實力等多方面均不如人的情況下,依然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把美國爲首的所謂聯合國軍趕到了三八線以南,打出了中國人的氣勢,打出了中國的國威,所以要敢於鬥爭、敢於亮劍,敢戰方能止戰,狹路相逢勇者勝。這些歷史的教訓和啓迪應成爲我們共同的精神財富,指引着我們在接續傳承中逐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