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世界名畫《和平鴿》的創作者是畢加索(精品多篇)

世界名畫《和平鴿》的創作者是畢加索(精品多篇)

世界名畫《和平鴿》的創作者是畢加索 篇一

而把鴿子作爲世界和平的象徵,併爲世公認,當始於畢加索。1940年,希特勒法西斯匪徒攻佔了法國首都巴黎。當時畢加索心情沉悶地坐在他的畫室裏,這時有人敲門,來者是鄰居米什老人,只見老人手捧一隻鮮血淋漓的鴿子,向畢加索講述了一個悲慘的故事。原來老人的孫子養了一羣鴿子,平時他經常用竹竿拴上白布條作信號來招引鴿子。當他得知父親在保衛巴黎的戰鬥中犧牲時,幼小的心靈裏燃起了仇恨的怒火。他想白布條表示向敵人投降,於是他改用紅布條來招引鴿子。顯眼的紅布條被德寇發現了,慘無人道的法西斯匪徒把他扔到了樓下,慘死在街頭,還用刺刀把鴿籠裏的鴿子全部挑死。老人講到這裏,對畢加索說到“先生,我請求您給我畫一隻鴿子,好紀念我那慘遭法西斯殺害的孫子”。

隨後,畢加索懷着悲憤的心情,揮筆畫出了一隻飛翔的鴿子——這就是“和平鴿”的雛形。1950年11月,爲紀念在華沙召開的世界和平大會,畢加索又欣然揮筆畫了一隻銜着橄欖枝的飛鴿。當時智利的著名詩人聶魯達把它叫做“和平鴿”,由此,鴿子才被正式公認爲和平的象徵。

象徵意義

愛情的使者

在遙遠的過去,鴿子曾被人們看成是愛情的使者。比如在古巴比倫,鴿子乃是法力無邊的愛與育之女神伊斯塔身邊的神鳥,無數的少女都爲之着迷,在生活中則把少女稱爲是“愛情之鴿”。

和平的象徵

直到紀元初,鴿子才被當做和平的象徵。《舊約·創世紀》記載,上古洪水之後,諾亞從方舟上放出一隻鴿子,讓它去探明洪水是否退盡,上帝讓鴿子銜回橄欖枝,已示洪水退盡,人間尚存希望。諾亞知道洪水已開始退雲,平安就要來到。洪水退去後,在世間一切生靈面前呈現了長滿綠色樹木的山谷和開着鮮花的幽靜小道。從此,人們就用鴿子和橄欖枝來象徵和平。

16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給鴿子賦予了新的使命,使它成爲“聖靈”的化身。直到17世紀,鴿子才“官復原職”再次充任和平使者。德意志帝國的許多城市發行了一套圖案爲一隻口銜橄欖枝的鴿子,圖案底部鐫有“聖鴿保佑和平”的紀念幣。

到了德國的狂飆突進運動時期傑出的代表席勒又把鴿子從宗教意上的和平象徵引入到政治,鴿子又成了英勇的鬥士,已不再是毫無抵抗能力的希望之象徵了。

畢加索生平經歷 篇二

早期經歷

畢加索從小便接受父親的訓練,並有驚人的進步,這點可以從畢加索博物館館藏的畢加索早期作品中瞧出端倪。1893年間,畢加索早期作品裏的稚氣逐漸消逝,1894年,畢加索可以說是正式開始了他的畫家生涯。1890年中期,畢加索的畫作流露出濃濃的傳統現實主義畫風,《第一次聖餐》便是此時的代表作,此幅畫顯示出年紀輕輕的畢加索已經能處理高難度的細節[5]。同一年,十四歲的畢加索畫了《姑媽佩帕的肖像畫》,肖像畫裏的生動、精神讓胡安-埃多爾度·賽洛特曾讚歎道,“毫無疑問的,整個西班牙藝術史裏最棒的畫作之一”。

1897年,畢加索的現實主義畫風受到了象徵主義影響,在一系列的風景畫作品中,配上毫不自然的紫、綠色調,便是畢加索的現實主義時期(1899年-1900年)的特色。此時期畢加索的作品受到羅塞蒂、史丹林、圖盧茲-羅特列克與愛德華·蒙克等人的影響,融合了他欽佩的畫家埃爾·格雷考的特色,而產生了畢加索獨特的現代畫風。

藍色時期

畢加索受到在西班牙孤單的旅行與他的朋友卡洛斯·卡薩吉馬斯的自殺影響,使得藍色時期(1901年-1904年)期間的畫作常顯現出陰鬱的感覺。此時期的畫作以藍與藍綠的色調爲主,極少使用溫暖的顏色。藍色時期開始的確切時間據推測可能是在西班牙1901年的春季,也有可能是1901年下半在巴黎的日子。在這段時間,畢加索創作了許多描繪著骨瘦如柴的母親與孩子的作品,用色陰暗,並有時以娼妓與乞丐作爲主題。在卡薩吉馬斯死後,1901年秋季,畢加索畫了幾幅他的畫像,並於1903年完成了生平最憂鬱的作品《生命》(LaVie),現收藏於克里夫蘭美術館。憂鬱的情緒並蔓延到了知名的蝕刻作品《儉樸的一餐》(TheFrugalRepast,1904年)上。該作品描繪著一對看不見的男人與看得見的女人,兩人皆身形消瘦,坐在一張老舊桌子前。畢加索的藍色時期常使用“失明”這個題材,像是《盲人的晚餐》(TheBlindman'sMeal,1903年,收藏於大都會博物館)、《賽樂絲汀娜》(Celestina,1903年)等都是藍色時期的代表。

粉紅色時期

1904年,畢加索在巴黎遇見了一位爲雕塑家及藝術家工作的模特費爾南德·奧利弗(FernandeOlivier),與其墜入愛河,而開啓了玫瑰時期(又名粉紅色時期,1904年-1906年)。畢加索受到與費爾南德之間的甜蜜關係影響,而大量使用鮮明、樂觀的橘、粉紅色系,題材多描繪馬戲團的人們、雜技表演者與丑角,這成了畢加索的個人特色之一。而1904年被視爲是藍色時期與玫瑰時期之間的過渡期。

立體派時期

1906年畢加索初次看到黑人的雕刻,受到莫大的感動。黑人原始、大膽、強烈的造形,給畢加索很大的刺激。1907年“亞維濃的姑娘們”畫作,成爲他創造立體派風格的里程碑。畢加索的立體派,基本上不是純美學的,走向理性的、抽象的,將物體重新構成,組合,帶給人更新、更深刻的感受。

晚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主要居住在巴黎,巴黎收復後加入法國共產黨。

1973年4月8日在法國穆甘逝世。

2004年5月,畢加索早期作品《拿着菸斗的男孩》以1.04億美元的價格結標,刷新了1990年文生·梵高一幅畫作8250萬美元的拍賣紀錄。

畢加索簡介 篇三

畢加索(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西班牙畫家、雕塑家。法國共產黨黨員。是現代藝術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他於1907年創作的《亞威農少女》是第一張被認爲有立體主義傾向的作品,是一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名傑作。它不僅標誌着畢加索個人藝術歷程中的重大轉折,而且也是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引發了立體主義運動的誕生。這幅畫在以後的十幾年中竟使法國的立體主義繪畫得到空前的發展,甚至還波及到芭蕾舞、舞臺設計、文學、音樂等其他領域。《亞威農少女》開創了法國立體主義的新局面,畢加索與勃拉克也成了這一畫派的風雲人物。

畢加索作品風格 篇四

畢加索是一位真正的天才。20世紀正是屬於畢加索的世紀。他在這個多變的世紀之始從西班牙來到當時的世界藝術之都巴黎,開始他一生輝煌藝術的發現之旅。在20世紀,沒有一位藝術家能像畢加索一樣,畫風多變而人盡皆知。畢加索的盛名,不僅因他成名甚早和《亞威農的少女》、《格爾尼卡》等傳世傑作,更因他豐沛的創造力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他留下了大量多層面的藝術作品。畢加索完成的作品統計約多達六萬到八萬件,在繪畫、素描之外,也包括雕刻、陶器、版畫、舞臺服裝等造型表現。在畢加索1973年過世之後,世界各大美術館不斷推出有關他的各類不同性質的回顧展,有關畢加索的話題不斷,而且常常帶有新的論點,彷彿他還活在人間。畢加索繪畫的主要趨勢是豐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間、色彩與線的運用。

30歲以後畢加索進入一個又一個不安分的探索時期,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樣沒有絲毫的統一,連續和穩定。他沒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樣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親或可憎,或誠摯或裝假,變化無常不可捉摸,但他永遠忠於的是——自由。世界上從來沒有一位畫家像畢加索那樣以驚人的坦誠之心和天真無邪的創造力,以完全徹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隨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規定,不要偏見,什麼都不要,又什麼都想要去創造。他在藝術歷程上沒有規律可循,從自然主義到表現主義,從古典主義到浪漫主義,然後又回到現實主義。從具象到抽象,來來去去,他反對一切束縛和宇宙間所有神聖的看法,只有絕對自由才適合他。

立體主義

1908年,在巴黎秋季沙龍的展覽上,當野獸派畫家馬蒂斯看到畢加索和布拉克的那些風格新奇獨特的作品時,不由得驚歎道:“這不過是一些立方體呀!”同年,評論家沃塞爾在《吉爾·布拉斯》雜誌上,借馬蒂斯的這一說法,對布拉克展於卡思維勒畫廊的作品評論說:“布拉克將一切都縮減在立方體之中”。他首先採用了“立體主義”這個字眼。後來,作爲對畢加索和布拉克所創的畫風及畫派的指稱,“立體主義”(Cubism)的名字便約定俗成了。

在西方現代藝術中外,立體主義是一個具有重大影響的運動和畫派。其藝術追求與塞尚的藝術觀有着直接的關聯。立體派畫家自己便曾聲稱:“誰理解塞尚誰就理解立體主義”(哈德史·奧斯本《20世紀藝術中的抽象和技巧》,四川美術出版社,1978年,第87頁)。立體派畫家受到塞尚“用圓柱體、球體和圓錐體來處理自然”的思想啓示,試圖在畫中創造結構美。他們努力地消減其作品的描述性和表現性的成分,力求組織起一種幾何化傾向的畫面結構。雖然其作品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具象性,但是從根本上看,他們的目標卻與客觀再現大相徑庭。他們從塞尚那裏發展出一種所謂“同時性視象”的繪畫語言,將物體多個角度的不同視象,結合在畫中同一形象之上。例如在畢加索的《亞維農的少女》一畫上,正面的臉上卻畫着側面的鼻子,而側面的臉上倒畫着正面的眼睛。一般說來,《亞維農的少女》是第一件立體主義的作品,而立體主義運動則通常可分爲兩個階段。一個階段是1912年之前的所謂分析立體主義。畫家們繼承塞尚對繪畫結構進行理性分析的傳統,試圖通過對空間與物象的分解與重構,組建一種繪畫性的空間及形體結構。1912年以後,立體主義運動進入第二階段,通常稱爲綜合立體主義。此時在畫中色彩起了有力的作用,但形體仍然支離破碎,只是更大和更富於裝飾性。畫家們新創出一種以實物來拼貼畫面圖形的藝術手法和語言,進一步加強了畫面的肌理變化,並向人們提出了自然與繪畫何者是現實,何者是幻覺的問題。立體主義雖然是繪畫上的風格,但對20世紀的雕塑和建築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畢加索主要作品 篇五

畢加索一生留下了數量驚人的作品,風格豐富多變,充滿非凡的創造性。代表作品有:《亞威農少女》,《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格爾尼卡》,《夢》。

《亞維農少女》,畢加索作,1907年,油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藏。亞維農的少女1906年畢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繪畫影響,而轉向一種新畫風的探索。於是,他畫出了一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名傑作——《亞維農少女》。這幅不可思議的巨幅油畫,不僅標誌着畢加索個人藝術歷程中的重大轉折,而且也是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發了立體主義運動的誕生。《亞維農少女》始作於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間曾多次修改。畫中五個裸女和一組靜物,組成了富於形式意味的構圖。這幅畫的標題是由畢加索的朋友安德魯·塞爾曼所加,據說畢加索本人對之並不喜歡。但不管怎樣,這只不過是作品名稱罷了。在現代藝術中,標題與作品的相關性越來越小,畫家們常常有意識地不以標題來說明作品的內容。畢加索這幅《亞維農少女》,想必亦是如此。該畫原先的構思,是以性病的諷喻爲題,取名《罪惡的報酬》,這在最初的草圖上一目瞭然;草圖上有一男子手捧骷髏,讓人聯想到一句西班牙古老的道德箴言:“凡事皆是虛空”。然而在此畫正式的創作過程中,這些軼事的或寓意的細節,都被畫家一一去除了。其最終的震撼力,並不是來自任何文學性的描述,而是來自它那繪畫性語言的感人力量。

這幅畫,可謂第一件立體主義的作品。畫面左邊的三個裸女形象,顯然是古典型人體的生硬變形;而右邊兩個裸女那粗野、異常的面容及體態,則充滿了原始藝術的野性特質。野獸派畫家發現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並將它們介紹給畢加索。然而用原始藝術來摧毀古典審美的,是畢加索,而不是野獸派畫家。在這幅畫上,不僅是比例,就連人體有機的完整性和延續性,都遭到了否定。因而這幅畫(正如一位評論家所述),“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在這裏,畢加索破壞了許多東西,可是,在這破壞的過程中他又獲得了什麼呢?當我們從第一眼見到此畫的震驚中恢復過來,便開始發現,那種破壞卻是相當地井井有條:所有的東西,無論是形象還是背景,都被分解爲帶角的幾何塊面。我們注意到,這些碎塊並不是扁平的,它們由於被襯上陰影而具有了某種三度空間的感覺。我們並不總能確定它們是凹進去還是凸出來;它們看起來有的象實體的塊面,有的則象是透明體的碎片。這些非同尋常的塊面,使畫面具有了某種完整性與連續性。

從這幅畫上,可看出一種在二維平面上表現三維空間的新手法,這種手法早在塞尚的畫中就已採用了。我們看見,畫面中央的兩個形象臉部呈正面,但其鼻子卻畫成了側面;左邊形象側面的頭部,眼睛卻是正面的。不同角度的視象被結合在同一個形象上。這種所謂“同時性視象”的語言,被更加明顯地用在了畫面右邊那個蹲着的形象上。這個呈四分之三背面的形象,由於受到分解與拼接的處理,而脫離了脊柱的中軸。它的腿和臂均被拉長,暗示着向深處的延伸;而那頭部也被擰了過來,直楞楞地對着觀者。畢加索似乎是圍着形象繞了180度之後,纔將諸角度的視象綜合爲這一形象的。這種畫法,徹底打破了自意大利文藝復興之始的五百年來透視法則對畫家的限制。

畢加索力求使畫面保持平面的效果。雖然畫上的諸多塊面皆具有凹凸感,但它們並不凹得很深或凸很高。畫面顯示的空間其實非常淺,以致該畫看起來好像表現的是一個浮雕的圖像。畫家有意地消除人物與背景間的距離,力圖使畫面的所有部分都在同一個面上顯示。假如我們對右邊背景的那些藍色塊面稍加註意,便可發現畫家的匠心獨具。藍色,通常在視覺上具有後退的效果。畢加索爲了消除這種效果,便將這些藍色塊勾上耀眼的白邊,於是,它們看上去就拼命地向前凸現了。

實際上,《亞維農少女》是一個獨立的繪畫結構,它並不關照外在的世界。它所關照的,是它自身的形、色構成的世界。它脫胎於塞尚那些描繪浴女的紀念碑式作品。它以某種不同於自然秩序的秩序,組建了一個純繪畫性的結構。

《卡思維勒像》,畢加索作,1910年,油畫,100×61.5釐米,芝加哥,芝加哥藝術中心藏。《卡思維勒像》畢加索1909—1911年“分析立體主義”時期的繪畫,進一步顯示了對於客觀再現的忽視。這一時期他筆下的物象,無論是靜物、風景還是人物,都被徹底分解了,使觀者對其不甚了了。雖然每幅畫都有標題,但人們很難從中找到與標題有關的物象。那些被分解了的形體與背景相互交融,使整個畫面佈滿以各種垂直、傾斜及水平的線所交織而成的形態各異的塊面。在這種複雜的網絡結構中,形象只是慢慢地浮現,可即刻間便又消解在紛繁的塊面中。色彩的作用在這裏已被降到最低程度。畫上似乎僅有一些單調的黑、白、灰及棕色。實際上,畫家所要表現的只是線與線、形與形所組成的結構,以及由這種結構所發射出的張力。

這幅《卡思維勒像》,清楚顯示了畢加索是怎樣將這種分析立體主義的繪畫語言,用於某個具體人物形象的塑造的。令人費解的是,恰是在這種分解形象和捨棄色彩的極端抽象變形的描繪中,畢加索始終不肯放棄對於模特兒的參照。爲了畫這幅畫,他讓他的這位老朋友卡思維勒先生耐着性子擺好姿勢,在他的面前端坐了有二十次。他不厭其煩地細心分解形體,從而獲得一種似乎由層層交迭的透明色塊所形成的畫面結構。畫中色彩僅有藍色、赭色及灰紫色。色彩在這裏只充當次要的角色。雖然在線條與塊面的交錯中,卡思維勒先生形象的輪廊還能隱約顯現,然而人們卻難以判斷其與真人的相似性。研究畢加索的最著名的專家羅蘭·彭羅斯,在看了這幅畫後,曾作過這樣的評述:“每分出一個面來,就導致鄰近部分又分出一個平面,這樣不斷向後移動,不斷產生直接感受,這使人想起水面上的層層漣漪。視線在這些漣漪中游動,可以在這裏和那裏捕捉到一些標誌,例如一個鼻子、兩隻眼睛、一些梳理得很整齊的頭髮、一條錶鏈以及一雙交叉的手。但是,當視線從這一點轉向那一點時,它會不斷地感到在一些表面上游來游去的樂趣,因爲這些表面正以其貌相似而令人信服……看到這樣的畫面,就會產生想象;這種畫面儘管模棱兩可,卻似乎是真的存在,而在這種新現實的勻稱和諧生命的推動下,它會滿心歡喜地作出自己的解釋。”(文物出版社《畢加索》,1998年,第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