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對聯的故事(整理45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45篇《對聯的故事》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對聯的故事》相關的範文。

對聯的故事(整理45篇)

篇一:對聯故事

過關人對對過關

據說,一行人天暮時要過關口,守關的出聯讓他對:

開關早,關關遲,放過客過關;

過客應口而出

出對易,對對難,請先生先對。

等了半天,守關的問道怎麼還不對,行人說:“我不是已經對上了嗎。”守關的人這才恍然大悟。

篇二:對聯故事

老地主襲改舊楹聯

相傳,有這樣一位老地主,他粗通文墨而又極喜附庸風雅。一天,他爲母親祝壽,大開筵宴,懸燈結彩。想在門口貼副大紅對聯,卻又捨不得花錢請人撰寫,便叫帳房先生將常見的“天增日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寫出來貼在大門上。帳房先生正寫時,老地主忽然想起,這是爲老母祝壽,應該改得切題纔好。於是,讓帳房先生把上聯改爲:

天增日月媽增壽;

老地主看了很得意。不過,上聯既然改了,下聯也該相應改動纔算工整。他又叫帳房先生把下聯改爲:

春滿乾坤爹滿門。

帳房先生聽了,真有點哭笑不得,驚訝地問:“東家,這麼改可不行呀!”老地主一本正經地說:“你懂個屁!'爹'對'媽'不是十分工整嗎?”

篇三:對聯故事

秀才諷贓官

清朝末年,山東省有個縣令,貪贓枉法,用貪贓的錢財爲自己和兒子買了個進士的頭銜,混到京城做了京官,而且恬不知恥地在自己的京宅門口的柱子上寫了一副對聯:

父進士,子進士,父子進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夫人。

此聯俗不可耐,無非是小人得志,自鳴得意。一個秀才來到京城,看到贓官門柱上的對聯,可笑又可惱,便想治治這贓官。幾天後,秀才連夜來到贓官家門口,將門柱上的對聯添上幾筆,然後悄悄離去。

第二天,贓官門前圍滿看對聯的人,有的捧腹大笑,有的竊竊私語。贓官開門出來一看,差點氣昏過去。原來門柱上的'對聯已變成:

父進土,子進土,父子進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失夫。

篇四:對聯故事

口大吞天

清朝乾隆年間,江蘇南匯人吳省欽中進士後,被任命督學四川。吳省欽不但崇尚八股,壓抑有真才實學的人,而且濫用權,貪贓枉法,四川民衆對他深惡痛絕。

一年,鄉試時吳省欽爲主考官,有一個家境清貧的書生因缺錢賄賂,自忖此次沒有獲中的希望。待放榜時,他果然名落孫山。憤於以錢取人論才的腐朽現象,這個窮書生就在考場門口題了一匾一聯,諷刺吳主考。匾額題:

口大吞天

對聯是:

少目焉能識文字;

欠金安可望功名?

“口大吞天”暗喻吳姓;拆“省”爲“少目”,拆“欽”爲“欠金”。這一匾一聯用拆字的方法,既嵌入“吳省欽”的名字,又揭露、諷刺其營私舞弊,貪贓受賂的醜行,實在絕妙。

篇五:對聯故事

李宋二先生,木頭木腳

話說清朝乾隆年間,廣東有兩個自認爲很有才氣的秀才,一李一宋,他倆結伴旅遊,一路觀山賞景,聯詩對句,好不自在。遊了半天,又累又渴,見前面樹蔭下有一位年逾古稀的和尚在納涼,身邊放着一個葫蘆,便上前討水喝。

老和尚打量兩人一眼說:“兩位貴姓?我這裏有水,不過要對對子,你們對得上方可飲水。”兩秀才欣然同意,並自報李、宋二姓。老和尚聽罷,便將兩人姓氏嵌入聯說:

李宋二先生,木頭木腳;

兩秀才聽畢,見對聯是譏笑自己,對了半天也沒對上,不僅得不到水喝,還討了個沒趣,怏怏而去。

這個故事在民間流傳了幾百年,到了20世紀80年代,《廣東農民報》一讀者將這故事整理成文,投至該報,有36位對聯愛好者熱心對下聯,其中陽春縣讀者黃文昌對的較好。他對的下聯是:

龔龐兩小姐,龍首龍身。

篇六:對聯故事

添聯諷貪官

清代,有個縣官貪財如命,酷刑多如牛毛,冤死在他手裏的窮苦百姓,真不知有多少。但是,如果有財物送給他,那麼,就是有天大的罪行,也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此,當地流傳着“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的怨言。但這個貪官卻裝聾作啞,恬不知恥,不但無視百姓的呼聲,而且貪贓枉法,變本加厲。有一年除夕,他自己寫了一副春聯貼在大門兩旁,聯文是:

愛民若子;

執法如山。

這副自我標榜的對聯貼出後,貪官滿心歡喜,除夕夜開懷痛飲,大醉方休。

次日是大年七年級,天剛亮,只聽管家在房門外稟告:“老爺,對聯出岔子了!”

貪官聽說對聯出了岔子,連忙披衣下牀,跟着管家奔去。朱漆大門一開,圍觀的羣衆便一鬨而散。貪官一看,發現自己寫的對聯加長了,白紙黑字寫着:

愛民若子,金子銀子皆吾子也;

執法如山,錢山靠山其爲山乎?

貪官氣得暴跳如雷,急忙叫管家將對聯撕掉,垂頭喪氣地關上大門。

篇七:對聯故事

梁啓超巧對父

梁啓超10歲那年,有一次隨父親到朋友家作客,剛進大門就被庭院一株蓓蕾初綻的杏樹迷住了,他偷偷地折了一枝,並掩掩遮遮的藏在寬大的袖筒裏。誰知他的這一舉動被他父親和朋友家人看到了。朋友設宴款待他們父子。宴席上,梁啓超的父親爲兒子偷折杏枝的事惴惴不定,一心想不露聲色地暗示兒子一番。爲了活躍氣氛,樑父當衆對梁啓超說:“開宴前,我先出一上聯,如果你對得上,而且對得好,方可開杯;否則,你只能爲長輩斟酒沏茶,不準落座。”小啓超不知父親的用意,毫無思想準備,略顯難色,但他轉念一想,憑自己的才學,相信不會出醜,於是滿口答應。樑父略加思索,念出:

袖裏籠花,小子暗藏春色;

小啓超聽後一驚,稍頓,恍然大悟,但未顯大驚失色,隨口從從容容地對道:

堂前懸鏡,大人明察秋毫。

衆人聽後,連聲讚道“妙!妙!”

篇八:對聯故事

絕對諷巡按

清朝乾隆年間,剛中進士不久的李調元出任廣東學政。到任不久,來了一位巡按大人。這個巡按原是個落第舉子,因趨附權臣和坤,賜了個“從進土”的功名。“從進士”即是略等於進士,比進士略低的意思。這個巡按大人雖然不是中榜的正牌進士,但也有些小聰明,知書善辯。他久聞李調元的才名,心懷妒意,便想尋機挫辱李調元一番。

一次,巡按自穗回京,地方官照例設宴餞行。李調元和當地一些地方官員、舉子、名人蔘加宴會。酒過三巡,巡按拈鬚笑對李調元說:“久聞學政善對,我有一上聯,久思不得下聯,煩學政一對,如何?”李調元無奈,只好應道:“願聞。”巡按便不緊不慢地,念出了:

三光日月星;

滿座官員、文人聽後,爲之悚然,認定如此絕對,李調元一時難以對出。那些妒忌李調元文才超羣的人也與巡按大人一鼻孔出氣,正等着看他的笑話。李調元平時博覽羣書,一聽,就知這上聯的出處,於是不慌不忙地隨口朗聲接對:

篇九:對聯故事

戲答乾隆

朝乾隆年間,劉鳳誥殿試考中進士。當時第一名進士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劉鳳誥中的是第三名,也就是探花。

乾隆召見進士們時,見劉鳳誥是個獨眼,不覺心裏有些厭惡,便出了一個上聯戲弄他:“獨眼怎登龍虎榜。”

劉鳳誥當即答道:“半月依舊照乾坤。”

乾隆一聽,此人還真有些才學,對句氣魄這麼大,倒像是個人才,於是想想,又出一聯:“東啓明,西長庚,南箕北斗,朕是摘星漢。”

劉鳳誥又隨口答道:“春牡丹,夏芍藥,秋菊冬梅,臣爲探花郎。”

乾隆上聯以四方星辰爲題,劉鳳誥下聯以四時花卉相對。乾隆自稱“摘星漢”,劉鳳誥對以“探花郎”,既合聯意,又暗合君臣身份,十分工整。乾隆大喜,從此對劉鳳誥另眼相看。

篇十:對聯故事

《鬥雞山上得絕聯》

相傳,古時有一位秀才來遊桂林名勝之一――鬥雞山。他在山上縱目觀望,覺得處處可愛,連山名也覺得新奇可親。他一面遊覽,一面唸唸有詞,不知不覺地哼出一句對聯:

鬥雞山上山雞鬥;

但是,卻怎麼也對不出下聯來。正當他苦思冥想之時,忽然來了一位白髮長者。秀才定睛一看,來者正是他的啓蒙老師。因而高興萬分。師生二人敘禮之後,秀才說出內心的苦衷。老師對他說:“你的上聯是迴音對,正讀反念,其音其義都是一樣。”秀才問老師可有佳對?老師說:“我剛纔遊了龍隱洞,何不以此來對!”說罷,念道:

龍隱洞中洞隱龍。

秀才一聽,極爲興奮,感嘆地說:“此乃天賜絕對矣!”

篇十一:對聯故事

《紀曉嵐諷對石先生》

清代文學家紀曉嵐自幼聰穎好學,興趣甚廣。他的私塾老師石先生是個非常古板的老學究,曉嵐對他很反感。一天曉嵐去餵養家雀,將磚牆挖一深洞,餵飽家雀後便將它送回洞內,堵上磚頭,以防飛走。後來,被石先生髮現,便把家雀摔死,仍舊送回洞內堵好,並在牆上戲書一聯:

細羽家禽磚後死;

當曉嵐再去喂家雀時,發現它已經死了。心裏正在疑惑,忽見牆上有一對聯,他斷定這是石先生所爲,於是續寫了下聯:

篇十二:對聯故事

清代文學家紀曉嵐自幼聰穎好學,興趣甚廣。他的私塾老師石先生是個非常古板的老學究,曉嵐對他很反感。一天曉嵐去餵養家雀,將磚牆挖一深洞,餵飽家雀後便將它送回洞內,堵上磚頭,以防飛走。後來,被石先生髮現,便把家雀摔死,仍舊送回洞內堵好,並在牆上戲書一聯:

細羽家禽磚後死;

當曉嵐再去喂家雀時,發現它已經死了。心裏正在疑惑,忽見牆上有一對聯,他斷定這是石先生所爲,於是續寫了下聯:

粗毛野獸石先生。

石先生見了大爲惱火,覺得曉嵐不該辱罵老師,於是手勢教鞭責問曉嵐。只見曉嵐從容不迫地解釋說,我是按着先生的上聯套寫的。有“細”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必有“獸”,有“磚”必有“石”,有“後”必有“先”,有“死”必有“生”。所以,我便寫了粗毛野獸石先生,如不應這樣寫,請先生改寫一下吧。“

石先生捻着鬍子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滿意的下聯,最後無可奈何地嘆了口氣,扔下教鞭,拂袖而去。

篇十三:對聯故事

相傳,古時有一位秀才來遊桂林名勝之一?D?D鬥雞山。他在山上縱目觀望,覺得處處可愛,連山名也覺得新奇可親。他一面遊覽,一面唸唸有詞,不知不覺地哼出一句對聯:

鬥雞山上山雞鬥;

但是,卻怎麼也對不出下聯來。正當他苦思冥想之時,忽然來了一位白髮長者。秀才定睛一看,來者正是他的啓蒙老師。因而高興萬分。師生二人敘禮之後,秀才說出內心的苦衷。老師對他說:”你的上聯是迴音對,正讀反念,其音其義都是一樣。“秀才問老師可有佳對?老師說:”我剛纔遊了龍隱洞,何不以此來對!“說罷,念道:

龍隱洞中洞隱龍。

秀才一聽,極爲興奮,感嘆地說:”此乃天賜絕對矣!“

[對聯故事六篇]

篇十四:對聯故事

鸚鵡能言難似鳳

蜘蛛雖巧不如蠶

北宋文學家王禹偁才思敏捷,一天,太守在席上出對:鸚鵡能言難似鳳。滿座皆不能答,太守把這句話寫屏風上,王禹偁在下面寫上:蜘蛛雖巧不如蠶。太守感嘆道:真是滿腹經綸呀!於是,太守與王禹偁結爲好友。

河裏荷花和尚摘去何人戴

情凝琴絃清音彈給青娥聽

相傳唐代宣化府有一對女神童姐妹。姐姐十三歲,妹妹只有九歲,兩人聰明過人,能詩善對。一天,愛才好文的女皇帝武則天,傳旨面試女神童。

武后一見她們,十分喜歡,當她們來到佛祖殿御河岸邊,見一和尚正在河裏摘荷花。武后對姐姐說:“朕以此爲題出一聯你對。”隨即吟道:河裏荷花和尚摘去何人戴

此聯連用“河、荷、和、何”四個諧音字,難度不小。那姐妹舉目四眺,忽聞優樂堂琴絃切切,歌聲嫋嫋。因即對道:情凝琴絃清音彈給青娥聽

此聯亦用“情、琴、清、青”四個諧音字,切情切景。武后聞之甚喜。

二人土上坐

一月日邊明

傳說,有一天晚上,唐明皇和楊玉環登上樓臺賞月,唐明皇即景吟出一聯:二人土上坐。楊貴妃極機敏,應聲對道:一月日邊明。

唐明皇所吟上聯,無甚出奇,但是將“坐”拆成兩個“人”字和一個“土”字而已;楊貴妃所對下句,則不一般:既將“日”和“月”合成“明”字,貼合出聯要求,又採用比喻手法,將明皇比做日,把自己比成月,月亮只有依靠太陽之光才放光明,妃子只有依靠皇帝才能得寵,借景抒情,極盡其曲意奉承之能事,亦顯其聰慧機敏之才。

說人之說被說人之人說,人人之說,不如不說

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官官受管,何必多管

清初,南方有個姓任的主事官,他經常喜歡譏諷議論朝政是非,抨擊時弊,不免得罪了一些有權有勢的官家豪門。

一天,皇上派來了一個姓管的御史官,到地方來查察,當地紳士豪門伺機出來對任主事官惡意攻擊,講得一無是處,管御史只聽一面之詞,不加考察,便對主事官嚴加訓斥:“我聽說你喜教訓別人,這不好。此刻我有一邊對聯,讓你來對。”說罷,便念出了上聯:

說人之說被說人之人說,人人之說,不如不說。

任主事針鋒相對地對出了下聯:

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官官受管,何必多管。

管御史聽後,瞠目結舌,拂袖而去。

廿日小孩豈稱大

三兩木頭不成官

唐代的莫宣卿,被譽爲“嶺南八大才子”之一,他17歲就成爲兩廣的第一個狀元,因此被稱爲神童。有一個姓樑的知縣,想見識見識這神童到底有多“神”,就去了莫家。

有人一喊“樑大人到!”,莫宣卿便很有禮貌走出來迎接,行了大禮。樑知縣問:“你就是大名鼎鼎的莫家公子嗎?”莫宣卿回答:“是,大人。”知縣一聽,我給你個“大名鼎鼎”,你一點不推讓就“接”過去了,便出了個上聯責問他:廿日小孩豈稱大

這是將“廿”、“日”、“大”三個字合在一齊爲“莫”。莫宣卿心想:“大名鼎鼎”又不是我說的,你幹嗎奚落我呢?就對了個下聯:三兩木頭不成官

這是把“樑”字也給拆成“三”、“刃”(商業上對“兩”的俗寫)、“木”。知縣由此明白這個小孩確實聰明,逢人便說,莫宣卿真夠得上“大名鼎鼎”了。

水底日爲天上日

眼中人是面前人

寇準是北宋的名相,有一天,他和幾個人在亭子上聊天。這個亭子在水池邊上,快到中午時分,太陽在水中倒映出來。寇準寫了個上聯讓他們來對:水底日爲天上日

意思很簡單明瞭,可大家一時誰也對不上。正好楊大年來找寇準,大家讓他來對下聯。

楊大年思索半晌,看着寇大人眼睛,突然發現裏面有自己的人影,就立刻對出:眼中人是面前人。

寇準誇獎他:“好一個大年,真是絕頂聰明!”

煩暑最宜淡竹葉

傷寒尤妙小柴胡

有位著名中醫老先生,最喜歡用中藥名作對聯。

一天,一位客人來訪,看到院子裏的叢竹,讚歎道:煩暑最宜淡竹葉,

老醫生立刻答道:傷寒尤妙小柴胡。

進屋坐定後,客人又說:白頭翁,持大戟,跨海馬,與木賊,草寇戰百合,旋復回朝,不愧將軍國志。

老醫生對答道:紅娘子,插金簪,戴銀花,比牡丹,芍藥勝五倍,蓯蓉出閣,宛若雲母天仙。

聯中全系中藥名,對仗工整貼切,頗有風趣。

鬥雞山上山雞鬥

龍隱洞中洞隱龍

相傳,古時有一位秀才來遊桂林名勝之一――鬥雞山。他一面遊覽,一面唸唸有詞,不知不覺地哼出一句對聯:鬥雞山上山雞鬥;

但是,卻怎樣也對不出下聯來。正當他苦思冥想之時,忽然來了一位白髮長者。秀才定睛一看,來者正是他的啓蒙老師。因而高興萬分。師生二人敘禮之後,秀才說出內心的苦衷。

老師對他說:”你的上聯是迴音對,正讀反念,其音其義都是一樣。“秀才問老師可有佳對?老師說:”我剛纔遊了龍隱洞,何不以此來對!“說罷,念道:龍隱洞中洞隱龍。

秀才一聽,極爲興奮,感嘆地說:”此乃天賜絕對矣!“

父進士、子進士,父子皆進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

從前,有個進士老爺,專橫跋扈,不可一世。有年春節,他爲了炫耀,在自己的大門上貼了這麼一副對聯:父進士、子進士,父子皆進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

正巧,鎮上有個窮秀才,飄過進士的家門,看見了這副對聯。他先是露出鄙視的神態,之後,又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到晚上,他見四下無人,就悄悄地在對聯上加改了一些筆畫。

第二天一大早,進士的門前圍滿了大堆看熱鬧的人,大家都稱讚:“改得好!改得好!”門外的吵嚷聲驚動了進士老爺,他連忙打開大門,一看,立即昏倒在門前的臺階上了。原先,進士門前的對聯,已被秀才改成了這樣:父進土,子進土,父子皆進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均失夫。

篇十五:對聯故事

一、

有一財主,父子花錢各捐了個進士,心中十分得意,於是在門口貼了一副聯:

父進士,子進士,父子同進士。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

不料第二天就爲村人改爲:

父進土,子進土,父子同進土。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

二、

從前,有個姓李的財主,他魚肉百姓,無惡不作,百姓對他恨之入骨。有一年過年,家家戶戶忙着貼對聯。李家更不用說了。李財主寫了一副對聯叫人貼在大門的兩旁,對聯是:

父成龍,子成龍,代代全成龍;父發財,子發財,輩輩都發財。

同村一位窮秀才看了對聯,沉思了一會便離去了。第二天一大早,李財主的門前圍滿了一大羣看熱鬧的人,他們有說有笑,議論紛紛,大家都稱讚道:“改得好,改得好!”

門外吵嚷聲驚動了李財主,他以爲人們在稱讚他的對聯,忙打開大門,一看門上的對聯,立時氣得昏倒在門前的臺階上。

原來,李財主門上的對聯,被秀才改成了:

父成聾,子成聾,代代全成聾;父潑財,子潑財。輩輩都潑財。

爲了這副對聯,李財主整整病了一個多月,人們無不拍手稱快。

三、

有一老太監在冬天看見紀曉嵐穿着皮衣,手執一把扇子。感到十分好笑,遂遂說:小翰林,穿冬裝,執夏扇,一部春秋可讀否?

紀曉嵐聽老太監南方口音,對到:老總管,生南方,來北地,那個東西還在嗎?

四、

明朝解縉小時候,門對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門上貼了一副春聯:

門對千根竹。家藏萬卷書。

富豪見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縉深解其意,於上下聯各添一字:

門對千根竹短。家藏萬卷書長,

富豪更加惱火,下令把竹子連根挖掉。解縉暗中發笑,在上下聯又添一字:

門對千根竹短無。家藏萬卷書長有。

富豪氣得目瞪口呆。此事傳到相爺的耳朵裏,他命家人去叫他來當面一試,解縉與相府家人來到相府門前,見正門關着,就止步不前,對家人說:“迎客有迎客之禮,爲何不開正門?”家人無奈,只得又去,稟告相爺。相爺想了想,揮筆寫了個上聯,連同筆墨交與家人說:“遞與那學生。”

解縉接過一看,見是一副對子的上聯:小犬乍行嫌路窄。

解縉即刻接寫了下聯:大鵬展翅恨天低。

相爺見對只好大開正門。解縉進了門,相爺把他迎入客廳,分賓主坐下後,相爺從桌上拿起一本書晃晃說:“老夫聽說你有萬卷之書,書藏哪裏?”解縉指指肚皮說:“在這裏。”相爺又問:“既然如此,那我出聯你能對嗎?”小縉眨眨眼睛說:“何止能對!”

相爺看看這穿綠衣衫雙目流盼的小傢伙,口氣竟這麼大,不覺有些好笑,便出聯道:

井底蛤蟆青間綠,美目盼兮。

小解縉聽了,冷笑了一聲,看了一眼身穿紅袍的相爺,便接着對道:

湯中對蝦白映紅,鞠躬如也。

相爺本想譏笑他是個坐井觀天的蛤蟆,不料自己反被奚落成一隻死蝦,想小傢伙竟然如此不留情面,不由心裏冒火,卻不好發作,只好改換題目,再難解縉道:天做棋盤星做子,誰人敢下?

解縉略一思索,便對道:地作琵琶路作弦,哪個能彈?

相爺見解縉對答如流,大爲吃驚。正找不到好的課題,忽見壁上有一幅《月夜杜鵑圖》,也來不及細想,就信口出了一聯道:月下子規喉舌冷。

解縉見他行文已亂,故意照式對個下聯說:花中蝴蝶夢魂香。

誰知相爺只顧後,不顧前,一見別人句子有毛病,馬上挑剔說:“試問花中蝴蝶,倘不睡去,哪來的夢魂香甜?”解縉又眨眨眼睛說:“然而月下子規,也未必啓口,喉舌之冷,一樣無從說起!”相爺一聽,啊喲!我也錯了。便問小解縉:“那麼依你說又當如何?”

解縉說:“如果把‘月下’改作‘啼月’;‘花中’改作‘宿花’,豈不是‘舌冷’‘夢香’?”相爺欲要叫好,但又反問:“你既然早已知道,爲何將錯就錯?”

解縉笑道說:“因爲相爺失口在先,解縉之所以將錯就錯,無非是步相爺後塵,照葫蘆畫瓢罷了。”一番話說得相爺心服口服,自知理虧。想想方纔解縉的不恭,正是自己失於檢點而引起的,因此甚感慚愧和不安。他深愛解縉之才,等解縉長大,還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

五、

清朝時候,西湖的冷泉亭上,掛有一幅對聯:泉自幾時冷起;峯從何處飛來。

戊辰九月,清朝有名的文人俞樾和他的妻子到飛來峯下游玩,坐在冷泉亭邊休息,欣賞這幅對聯。妻子看了一會兒,要求俞樾進行解釋。俞樾把原來的對聯改了兩字,作爲回答:泉自有時冷起;峯從無處飛來。

妻子嫌改得不好,立即表明自己的看法:泉自冷時冷起;峯從飛處飛來。

俞樾把自己和妻子改動的字作了比較,認爲“冷”、“飛”二字比“有”、“無”準確有神。過了幾天,俞樾帶着次女秀孫又來到冷泉亭邊。他給秀孫說明上次怎樣給對聯該字一事,秀孫趕緊望着亭子,沉思了好大一會兒,慢慢地說:

泉自禹時冷起;峯從項處飛來。

俞樾一向才力超人。他明白上聯中的“幾”字改爲“禹”字,那是指大禹治水,仔細推敲,改得動人。至於那個“何”字爲什麼要改成“項”字,他一下弄不清楚,只好向秀孫追問原因。

秀孫爽朗地說:“項羽曾有歌曰:‘力拔山兮氣蓋世’,這座險峯不是他從別處拔起,怎能飛到這裏來呢?”秀孫話音剛落,俞樾忙拍手稱好快,連連道好。

篇十六:對聯故事

學會給語句斷句,那可是門高超的藝術呢,瞧,大過年的,有個財主,稍不小心,就着了道了……

明朝有個書畫家名叫祝枝山,他和唐伯虎、文徵明、周文賓被譽爲“江南四大才子”。他雖出生於富貴之家,但卻嫉惡如仇,常替百姓說話。

有一年除夕,一個姓錢的財主請他題寫對聯。祝枝山想:“這個財主平時欺壓百姓,我何不借機奚落他一番?”於是,他提筆寫了兩副對聯:

明日逢春好不晦氣

終年倒運少有餘財

此地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傷

錢財主看後氣極敗壞,把他告到了縣衙,說祝枝山辱罵他。縣令立即傳來了祝枝山。祝枝山笑着說:“大人,我一個讀書人,知書達理,怎麼會辱罵別人呢?我寫的全是吉利的話嘛!”錢財主聽後,十分憤怒地說道:“你說吉利話,哪有這樣的吉利詞?大人,您聽聽,‘明日逢春——好不晦氣,終年倒運——少有餘財’;還有那‘此地——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傷’,這是吉利話嗎?全都是些晦氣話!”

祝枝山聽後哈哈大笑,以譏諷的口氣說道:“錢財主,這是你自找麻煩,怎麼怪我呢,誰叫你如此斷句呢?應該這樣念:‘明日逢春好,不晦氣;終年倒運少,有餘財。此地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傷。’”

縣令和財主聽後,目瞪口呆,無言對答。好半天,縣令才如夢方醒,呵斥財主說:“只怪你才疏學淺,把如此吉利的對聯當成辱罵之詞,還不快給先生賠罪!”財主無奈,只好連連道歉。祝枝山哈哈大笑,揚長而去。

祝枝山利用斷句的不同奚落了財主,被人們傳爲佳話。

篇十七:對聯故事

早先年間,琴亭鎮上有家名爲“回春堂”的藥鋪,掌櫃姓馮,人稱馮老闆。馮老闆膝下只有一位千金,長得如花似玉,綽號“紅娘子”。十六歲那年,馮老闆要爲她擇婚,“紅娘子”提出不選“財”子,單挑“才”子,別出心裁要搞一場“賽聯擇婿”。

原來,這馮老闆當年也是秀才出身,腹中滿是錦繡文章,只是時運不濟,屢試落地,無奈改行開藥鋪,而他的女兒“紅娘子”從小飽覽詩書,吟詩作對不比一般讀書人差。所以,她提出“賽聯擇婿”立即得到了馮老闆的贊同。

“賽聯擇婿”的事傳出後很快轟動了四鄉,不少年輕人久羨“回春堂”的“紅娘子”才貌雙全,聽說這一消息後,無不驚喜萬分,紛紛前來躍躍欲試。

“賽聯”的擂臺擺開之後,前來應試者倒是不少,但都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爲啥?原來這“賽聯擂臺”非同一般,先後設下了“五關”。在通往廳堂的一條彎彎曲曲的長廊裏,每隔幾步掛着一聯,共計五聯,一聯代表一關。並且規定若是前面一關通不過,就別想進入下一關。更爲氣人的是,這些上聯都是別具一格,均以中草藥名入聯。所以,前來參賽的年輕人中儘管不乏飽讀詩書的秀才,雖有應對之才,但無藥草知識,也只能望聯興嘆,還未過這第一關便只好悻悻拂袖離去。半天工夫,竟沒有一個能闖出第一關的參賽者。於是回春堂剛纔還車水馬龍熱鬧非凡,一下子就變得冷冷清清了。

就在馮家父女也十分尷尬的當口,突然有人前來叫板了。誰?前村的一位放牛郎。衆人於是鼓掌喝起倒彩來。連飽讀詩書的秀才都在這“五關”前退避三舍了,你一個放牛郎卻不知天高地厚,猴子戴帽充斯文,真個要讓人笑破肚皮,等着看笑話吧!

只見這放牛郎毫不理睬這惡意的掌聲和笑聲,徑直闖到第一關前。只見這一關懸掛着的上聯是:

冬蟲夏草九重皮

放牛郎竟不假思索高聲應對:

玉葉金花一條根

話聲剛落,裏面便傳出馮老闆的聲音:“第一關通過,請進入第二關!”

衆人一聽傻了眼,這放牛郎難道還真個瞎貓撞上了死老鼠?且看這小子第二關的運氣如何。

放牛郎進入第二關一瞧,這一聯是:

煩暑最宜淡竹葉

放牛郎點點頭,隨口應答:

傷寒猶妙小柴胡

裏面傳出一個嬌滴滴的喝彩聲:“果然不錯,望君繼續努力,還有三關等你。請進!”

進入第三關,上聯是:

金銀花小,香飄七八九里

放牛郎略爲遲疑片刻,又脫口而出: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話音剛落,衆人熱烈地大聲喝彩,可是真正要刮目相看了!

放牛郎順利地闖過了三關,進入第四關,這關的上聯是:

水蓮花,半枝蓮,金花照水蓮

這一聯彷彿還真有點邪乎,放牛郎看上去似乎給難住了,在這懸聯下足足站了一袋煙的工夫,似乎還沒有想出應對的下聯,頓時憋得滿臉通紅,額頭冒出了豆粒大的汗珠。人羣中頓時又起了騷動,“看樣子程咬金的斧頭,就這麼三下了。嘻嘻,時候不早了,還是回家放牛去吧!”

放牛郎顯得有點無奈,眼看就要敗下陣來,就在這時,從後面轉出一位丫鬟,雙手捧着一碗香茗,笑吟吟地遞給放牛郎道:“放牛郎哥哥,紅娘子姐姐怕你渴了,叫我給你送茶來了!”

放牛郎雙手接過香茶輕輕抿了一口,猛然發現碗底有珍珠一粒,頓時心有所悟,險些叫出聲來,這不是馮小姐暗中助我嗎?於是興奮地連珍珠帶茶一飲而盡,隨着一聯妙對早已成竹在胸,不慌不忙地吟將出來:

珍珠母,一粒珠,玉碗捧珍珠

頓時,衆人又鼓掌歡呼起來,連連誇讚:“妙對、妙對!”接着就像衆星捧月似的簇擁着放牛郎進入了第五關,也是最後一關。等到大夥一瞧牆上的對聯時,又驚歎起來:“天啦,這可真是副絕對啊!你放牛郎縱然闖過了五關斬六將,可在此間就要走麥城了!”

可不,這長聯共計四十三個字,而且其中嵌了十二種草藥名稱,你瞧:

紅娘子身披石榴裙,頭戴銀花,比牡丹芍藥勝五倍,從容賞衆,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雲母天仙早遇賓郎(檳榔)

讀罷此聯,放牛郎目瞪口呆,別說這四十三字的長聯他沒對過,單就一下子要找出十二種藥名入對,更是絞盡腦汁!放牛郎頓時急得冷汗直冒,幹搓雙手。衆人在旁邊見狀,也一個個同情地搖頭嘆氣:“完啦,完啦,沒戲看了!”

良久,從屋裏傳出了馮老闆的聲音:“放牛郎,看來這一關你是萬萬過不了的。就是當今狀元郎,有這對對的才能,恐怕也沒入藥名的本領啊!孩子,回去吧,別枉費心機了!”

這時只聽得裏面又傳出那嬌滴滴的聲音:“爹爹,這放牛郎連闖四關已屬不易,奇才難得。只是這副絕聯實在太難了,能否再讓他想半天啊。這樣縱然他輸了,也會口服心服,毫無怨言!”

話音剛落,隨着又傳出了馮老闆的哈哈大笑聲:“就依我女兒的話,莫說寬限半天,就是給他半年時間,恐怕也未必對得出!”衆人聽罷,連連點頭稱是。馮老闆更加得意忘形:“半年不行,再給三年!”

放牛郎這時窘急得恨不能立馬走人,但年輕人畢竟血氣方剛,最終橫下一條心,斬釘截鐵地迴應道:“馮老闆,我既不要你寬限半年,也不需三個月,就給我三天時間吧!”

馮老闆大笑:“好小子,有志氣,三天後見分曉吧!”

誰知這放牛郎並非一般人物,他從小在山中放牛,一次偶然遇見了一位高才隱士,遂拜其爲師。隱士不僅教會了他熟悉不少草藥,而且灌輸了他豐富的詩書知識,所以他才能在“賽聯擂臺”上連闖四關。在這第五關受挫之後,他便連夜進了深山,尋找師父求援。

誰知師父細閱了這副長聯之後,翻尋藥書,也只對出了其中六味藥名。師徒倆正焦急之際,突然有樵夫送來書信一封,拆開一瞧,卻見數行娟娟纖秀筆跡顯露箋上:

憶自金閭相會,只望恩澤長流,誰料君竟匆匆別去,憐奴影只衾寒,紅淚枯罄。

今老父如子龍年高老邁,想君蜜願應酬矣。望九九歸一,榮旋梓里,一家老少笑開顏。素書遞到,即爲裁答。

努力自範,珍重加衣!

紅娘子於端陽後十日

師父讀罷,拍案驚呼:“奇女子,奇女子啊!這是一紙藥謎啊!”遂逐一指點提示,這最後兩句祝福語即是防己、防風,日期是半夏。

放牛郎聽罷頓時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十分感激紅娘子暗中相助。師徒倆細加斟酌,終於擬出了那四十三字的應對長藥聯。

第三天,放牛郎如約出現在“回春堂”藥鋪前,當着衆人的面,對出了第五關的長聯:

白頭翁手持大戟子,腳跨海馬,與草寇甘遂戰百合,旋覆回鄉,上金鑾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車前將軍立賜合歡

現場鴉雀無聲,直至聽完最後一個字時頓時掌聲如雷,齊聲喊好,連屋檐下的麻雀都驚得四處亂飛亂鑽。

馮老闆當即攜着女兒從裏屋笑容滿面地走出來,朝着衆人打了個拱手,朗聲笑道:“放牛郎連闖五關奪魁,我的東牀快婿非他莫屬了!”

紅娘子的丫鬟隨即格格地笑着吟出了一聯:

白頭翁牽牛耕熟地

放牛郎春風得意地迴應道:

紅娘子相思配賓郎

衆人又是一陣大笑,齊聲祝賀才女配才郎。從此,紅娘子與放牛郎的這段藥聯佳話便流傳開了。

篇十八:對聯故事

這天,小布布和爺爺逛市場的時候,看見集市上一家豆芽店爲了招攬顧客,在店門兩側貼了一副對聯。

這副對聯可真是奇怪啊!上聯是“長長長長長長長”,下聯是‘‘長長長長長長長”,橫批是“長長長長”。小布布讀了一遍又一遍都不明白是什麼意思,於是就問豆芽店老闆:“叔叔。你門上貼的對聯寫的是什麼呀?我怎麼讀不懂呢?”

店老闆十分得意,馬上站出來大聲朗讀了一遍,然後還進行了一番詳細的解釋。聽了店老闆的話。小布布和爺爺都覺得這對聯寫得真是妙極了。正適合這家豆芽店。你知道這副對聯的讀法嗎?

沒錯,這副對聯妙就妙在利用了“長”字是個多音多義字。“長”讀chang時,是長短的長;讀zhang時,是生長的意思;另外,在古文裏,“長”字讀chang時又與“常”通用,表示經常的意思。所以,這副對聯正確的讀法是:

上聯——長(常)chang長zhan9長(常)chang長zhang長(常)chang長(常)chang長zhang;

下聯——長zhang長chang長zhang長chang長zhang長zhang長chang。

橫批——長(常)chang長zhang長zhang長chang。

原來,店老闆貼這副對聯是希望他店裏的豆芽長得又快又好,生意興隆。

多音多義字有意思吧,一定要掌握好它們,否則就容易鬧笑話了。

篇十九:對聯故事

1.鄭板橋做知縣時,一日,有一位老先生前來告狀,言說他在一家財主家教書,原商定全年酬金八吊錢,但到了年底,財主卻分文不付。鄭說:大概是你教得不好,誤人子弟吧!我先考考你的才學,遂指着大堂懸掛的燈籠出一聯:四面燈,單面紙,輝輝煌煌照遍東南西北.老先生聽了即對道:一年學,八吊錢,辛辛苦苦歷盡春夏秋冬。

2.據傳,曾有一出生在南方的人,去北方當了縣令,常以戲謔他人取樂。一日,假邀一貧窮書生飲酒,向衆人炫耀自己的政德。席間,見書生頭戴草帽,身穿棉袍,甚是寒酸,便吟道:穿冬衣,戴夏帽,胡度(胡塗)春秋。窮書生知在嘲笑自己,便即起而去,邊走,邊向衆人高聲喊道:生南方,坐北方,渾長(混帳)東西。

3.相傳,清朝有一個名叫張繼賢,因犯私通罪入獄,辦案司在看張的供狀時,發現供狀寫得超衆,頗有才華,遂提審張試問:本院昨夜聽更,五更三點,三點五更,五五二十五點,喜者喜,悲者悲,爾小生,喜裏有悲,爾小生,喜裏有悲。張即答曰: 小生今朝卜卦,八卦六爻,六爻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吉者吉,兇者兇,大老爺,兇中求吉,大老爺,兇中求吉。辦案司於其狀上批曰:赦之!

4.相傳,有一年,清乾隆皇帝訪遊江南,一日,行至一個叫通州的小鎮,頓時,聯想到了河北省的那個通州,便出一聯要隨行答對,聯曰: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但隨行官員中,無一人能答。消息傳到了一個士卒跟前,他想到了,纔看到的許多當鋪,於是作了一聯送於乾隆,乾隆看後大悅,並命 予嘉獎。那下聯是: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

5.清代兩廣總督張之洞,常以傲慢待人。一日,接到梁啓超的書信,見書着:“愚弟梁啓超頓首拜”。張之洞甚爲惱怒,即書一聯,叫人送到門外去,那聯書曰:披一品衣,報九仙骨,狂生無禮稱愚弟梁啓超看了,即回對道:行千里路,讀萬卷書,俠士有志傲王侯。張之洞只得出門相見。

6.清代,著名文學批評家金聖嘆,遇到一老和尚出的上聯要他答對,而長期不能對答,聯曰: 半夜二更半,金聖嘆後因抗糧哭廟一案而被判了死刑。臨刑時,他猛想起時值中秋,頗有傷感,在觸景生情中,忽記得那半副對聯的事情,當即換來兒子,叫他告訴老和尚:中秋八月中。

7.明代太學士解縉,自幼聰明過人。七歲那年,隨父去江邊洗澡,父將衣衫脫掛於一株大樹上,遂曰:千年古樹爲衣架。解即對答:萬里長江作浴盆。一日,父於其友對弈,友突然道出一上聯曰:天當棋盤星做子,誰人敢下。解父不能對答,在一旁的解縉見狀,代父答道:地做琵琶路作弦,哪個能彈。一年春時,有友人求解縉以園中花木爲題寫一副對聯,縉思之,當即揮毫寫道:蒲葉桃葉葡萄葉,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一次,有一秀才當着解縉之面賣弄他的才能,說他有一副得意佳作,無人能比,隨後,便得意樣樣陳詞:牛跑驢跑跑不過馬,雞飛鴨飛飛不過鷹。縉道: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咀間皮厚腹中空。在一次宴席上,有些權臣不服解縉少時能對對的才能,想借機辱笑,便出一聯,曰:二猿斷木深山中,瞧小猴子也敢對鋸 (句)。解縉深知是指自己而來,便即對道:一馬陷足淤泥內,看老畜牲怎能出蹄(題)。一年,解縉要請人於大門上寫一副對聯,縉自薦。父也就藉機考縉,便允之,縉以大門對面尚書家的竹林爲題,寫道:門對千竿竹

家藏萬卷書。尚書乘轎歸來,見之,即讓家丁攔腰砍了竹子。解縉知之,又於對聯尾上各加一字,變成了:門對千竿竹短,家藏萬卷書長。尚書又見之,再讓家丁挖去竹根。縉知之,於對聯尾上再各加一字,變成了:門對千竿竹短無,家藏萬卷書長有。尚書看到後,深感驚奇,遂登門誇縉年少有才,必國之棟樑。

8.某人給他高中同學在結婚時撰寫了一副對聯(此時這位同學已是一名農村中學的一位數學教師)。作切點過切線直達圓心,解括弧析因式得新因子。

9.相傳,明代文學家李夢陽,督學江西時,發現有後生與己同名,便以戰國時期的趙國大臣藺相如和西漢辭賦家司馬相如爲題,出聯考那後生;藺相如,司馬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那後生聽了,是用兩個歷史人物作聯,又有話外之音,也以戰國時期的“信陵君”魏無忌和唐初大臣太宗長孫後之兄爲題,會對曰:魏無忌,長孫無忌,爾無忌,吾亦無忌。李夢陽雖覺得後生確實對得絕妙,但又感到自己失了尊嚴,於是又出一聯,要求在杯茶之內對出,聯曰:杜詩漢名士,非唐朝杜甫之杜詩。那後生剛等李夢陽的話音一落,便對道:孟子吳淑姬,豈鄒國孟軻之孟子。 李夢陽連出了兩副難度很大的藏典聯,見那後生對答如流,心中欽佩。據說,後來推薦了那後生。

10.相傳,郭沫若幼年時與同學到寺廟中偷吃了桃子,廟主找到學校裏,要求老師查處偷吃桃子的人,但無人承認。老師便出一聯,要學生回答,並說,能對答者,可免罰,聯曰:昨日偷桃鑽狗洞,不知是誰。郭沫若即答道:他年攀桂步蟾宮,必定有我。老師見其對答如此工整,便免罰了所有偷吃桃子的學生。

11.從前,有一個秀才赴京趕考,一日行至一木橋上,見橋下有一少女正在淘米便賣弄起斯文來,坐於橋頭,大聲吟道:有木是橋,無木也是喬,取掉橋邊木,有女便是嬌,是嬌君都愛,爲君皆愛嬌,叫聲多嬌女,來也!少女在橋下聽得秀才辱己,氣上心來,也以米爲題回贈道:有米是糧,無米也是良,取掉糧邊米,有女便是娘, 是孃兒都愛,爲兒皆愛娘,叫聲孃的兒,滾吧!秀才聽得少女之語,羞紅着臉趕忙挑起書擔兒拔腿就跑。跑了一里多路,又碰見一個農夫肩挑着一擔菜兒,他又以竹蘿爲題,再賣弄起斯文來:大蘿是蘿,小蘿也是蘿,小蘿裝進大蘿裏,兩蘿合一蘿。那農夫起初聽得,也不理睬,但見那秀才跟在身後,一個勁的念着,便心煩了。正巧有人擡着一口棺材從前邊過去,農夫便藉機念道:棺材是才,秀才也是才,秀才裝進棺材裏,兩才合一材。秀才聽得嚇得出了一身冷汗,趕忙又往前跑。

篇二十:短篇對聯故事

1937年,閻錫山路過江蘇無錫,登錫山遊覽,忽然對他的隨從們說,我有個對子的上聯:

閻錫山,過無錫,登錫山,錫山無錫;

請大家對個下聯。隨從們無人能對,閻錫山十分得意,登報公開徵求下聯。好長時間,竟無人應徵,幾乎成了絕對。

1945年,著名記者範長江(1909—1970年),跟隨陳毅來到安徽天長縣時,突然靈機一動,對陳毅叫道:“有了,有了,閻錫山對子我對起來了!”範長江對的下聯是:

範長江,到天長,望長江,長江天長。

陳毅低吟了兩遍,連聲稱讚說:“範長江果然才子也!”

另有:無錫錫山山無錫;平湖湖水水平湖。大概也是從此對改動而來。

篇二十一:短篇對聯故事

1、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鄉村,看到農夫車水。祝出對曰:水車車水,水隨車,車停水止。唐對道:風扇扇風,風出扇,扇動風生。祝唐之對實屬巧妙,傳誦一時。

2 、劉貢父善屬對。王安石出對試之:三代夏商周。劉對道:四詩風雅頌。王安石誇其對句,真乃天造地設。

3、蘇東坡與黃庭堅在松樹底下走棋。一陣風吹來,松果掉進棋盤。蘇東坡得句曰:松下圍棋,松子每隨棋子落。黃庭堅對道:柳邊垂釣,柳絲常伴約絲懸。

4 、新婚之夜,蘇小妹欲試新郎秦少游胸中之才,將秦拒之門外並出對曰:“閉門 推出窗前月。”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對,徘徊長廓。蘇東坡見狀,雖替妹夫焦急,卻又不便代勞。突然,他靈機一動,拾起一塊石頭,投進盛滿清水的花缸裏。秦少游聽到“卟通”一聲,頓時領悟,脫口而出:投石擊破水底天。蘇小妹聞聲大喜,急忙迎進新郎。

5 、某日朱元璋與劉伯溫下棋。朱出對曰:天作棋盤星作子,日月爭光。劉伯溫對道:雷爲戰鼓電爲旗,風雲際合。朱劉之對各合身份,用詞絕妙。

6、一日,寇準與友同遊,乘興出對曰:水底月爲天上月。衆無以相對。楊大年剛好趕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衆皆喝彩。

篇二十二:短篇對聯故事

《奇趣妙絕對聯》雲:郁達夫某年遊杭州西湖,至茶亭進餐。面對近水遙山,餐罷得句雲:

三竺、六橋、九溪十八澗;

一時未得對句。適逢主人報帳曰:

一茶、四碟、二粉五千文。

郁達夫以爲主人是說對句,經交談,不禁大笑。

三竺,指上、中、下。六橋,指蘇堤上有六座橋,即映波橋、鎖瀾橋、望山橋、壓堤橋、東浦橋和跨虹橋。九溪,在煙霞嶺西南。十八澗,在龍井之西。

因巧合與誤會而成聯,是這副對聯的情趣所在。上聯全爲杭州山水,下聯全爲食單帳目,兩聯數字對得尤其工整,很難得。

篇二十三:短篇對聯故事

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鄉村,看到農夫車水。祝出對曰:

水車車水,水隨車,車停水止。

唐對道:

風扇扇風,風出扇,扇動風生。

祝唐之對實屬巧妙,傳誦一時。

另有《笑笑錄》雲,唐伯虎爲一商人寫對聯,曰:

“生意如春意,財源似水源。”

其人嫌該聯表達的意思還不明顯,不太滿意。唐伯虎給他另寫了一副,曰:

門前生意,好似夏月蚊蟲,隊進隊出;

櫃裏銅錢,要象冬天蝨子,越捉越多。

其人大喜而去。

篇二十四:簡短對聯故事

(1)清末政治腐敗,賣官鬻爵成風。某城中一中藥商人花鉅款買了個四品官,穿上了青天褂,時人不齒,作無情對諷之曰:“四品青天褂,六味地黃丸。”

(2)近人何顏生,清末任甘肅布政使時,有留學歸來一唐姓翰林在給他的信函中誤將“秋輦”寫成“秋輩”,又將“追究”的“究”錯爲“宄”。何即以一聯嘲諷:“輦輩同車,夫夫竟作非非想。究宄異穴,九九難將八八除。”

(3)黑白難分,教我怎知南北;青黃不接,向你借點東西。

這裏有則故事。一位富秀才與一個窮秀才是朋友,一天富秀才晚上到院中散步,外面漆黑一團,伸手不見五指。於是隨口吟出上聯,但卻怎麼也想不出下聯了。此時,窮秀才前來敲門,說道:“青黃不接,向你借點東西。”富秀才一聽,忙說“這個好說,你先把我的上聯對出來。”說完,窮秀才說“小弟進門時不是對出來了嗎?”富秀才一想,果然是這樣,於是樂得哈哈大笑!

(4)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

此聯是聞名的方位聯。上聯是清朝皇帝乾隆所作,下聯是紀曉嵐即興所對。南通州,即今日江蘇省南通市,北通州,即今日北京市通州區。“南北通州通南北”,是說乘船沿着大運河就可以暢通無阻地從南到北或從北到南。“東當鋪,西當鋪”,是紀曉嵐看到街上的當鋪很多,靈機一動對出來的,“東西當鋪當東西”,前一個東西爲方位,後一個東西表示物體,此爲借對。後來,有一書生認爲紀曉嵐所對下聯並不太好,有些俗氣。於是他對出了一個下聯:“春讀書,秋讀書,春秋讀書讀春秋。”果然比紀聯儒雅一些。後一個春秋是指孔子修訂的儒家經典之作《春秋》。另外,還有一位澳門人對出:“東望洋,西望洋,東西望洋望東西。”這裏的“東望洋”、“西望洋”,都是澳門的地名,更顯貼切。

(5)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向東扔;由上向下讀左傳,書往右翻。

這副對聯若僅從思想內容上看並無多大意義,若從形式上看還有些意思。上聯是說一個人在夏天靠着南牆吃西瓜的情景,把南北西東四個方位詞佔全了。下聯則獨闢蹊徑,用上下左右來對,描繪出讀“左傳”,書往右翻的狀態,恰如其份,毫無做作之感,令人稱奇。

(6)北斗七星,水底連天十四點;南樓孤雁,月中帶影一雙飛。

相傳,林則徐幼時到姑父家串親戚,恰逢幾位詩人與徐的姑夫一起連詩對句。一詩翁想考一考林的學問,便出了一上聯,聰明的林則徐立即對出下聯。上聯是說,天上北斗七星,是七顆星星,倒映在靜靜的湖中便成十四點了。下聯是說,南樓的孤雁雖然是一隻,但在明月照映之下,“帶影”便成爲“一雙飛”了。這副聯反映了少年林則徐的聰穎機智,博學多才。

篇二十五:簡短對聯故事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賓,在平常聚會時,也多吟拆字詩聯取樂。一天,祝、文、周、三人應邀到唐府作客,一進門,看到唐伯虎和家園正在影壁牆前種桂樹,便一齊上前打招呼。唐伯虎一見客人來到,丟下手中活計,將他們請到客廳就座。丫環上齊茶水酒餚,賓主坐定,祝枝山開口道:“小唐,今天我們四個來作一個遊戲,每人一句拆字聯,組成一首詩,你意下如何?”

唐伯虎一聽,揖手答曰:“祝兄所言,正合我意,請祝兄出首句。”

祝枝山說:“剛纔進門的時候,看到你在種樹,就以此爲題吧。我出的是:

閒種門中木,

唐伯虎聽完暗思:門中有木是個“閒”字,從意思到文字技巧都挺好。有意思,有意思,思!對,有了,隨即開口答道:

思耕心上田。

衆人一聽,不禁拍手叫絕。更被唐伯虎的巧妙構思所折服,小唐確比老祝技高一籌。

文徵明也不甘落後,連忙說:“我來第三句,我對的是:

秋點禾邊火,

話音一落,衆人齊聲稱妙。祝枝山指着周文賓說:“文賓,該你收尾了。”

周文賓忙站起來揖手曰:“各位種的種,耕的耕,點的點,到我這裏該生長了。我的尾句是:

甜生舌後甘。

剛一落音,祝枝山擊掌稱妙。說:“我們四人的拆字聯連起來正好是一首詩呀”隨即從頭朗誦起來:

閒種門中木,

思耕心上田,

秋點禾邊火,

甜生舌後甘。

大家聽後,齊聲稱讚。唐伯虎說:“我們江南四大才子聚會吟詩,各顯其能,有種有收,可謂獲益匪淺也。可喜可賀,來,讓我們共同舉杯,喝他個一醉方休!”

衆人齊聲稱好。四人開懷暢飲,盡興而歸。

篇二十六:簡短對聯故事

(一)

寇準是北宋有名的宰相。一天,他跟幾個大官兒聊天兒,寫了個上聯讓他們來對:水底日爲天上日。是說水裏的太陽,不過是天上的太陽照出來的影。這幾個大官聽了,誰也對不上來。

趕巧,楊大年這會兒進來,要跟寇宰相談公事。寇準跟楊大年談完了公事,就把剛纔的上聯跟他說了。楊大年盯着寇準的兩眼,稍微一琢磨,馬上對了一句:眼中人是面前人。

寇準說的是日影,楊大年就對了個人影。我往你眼前一站,你眼珠裏準能照出我的人影,這就叫“眼中人是面前人”。

同學們要不信,你就盯住別人的眼珠試試看!

(二)

清代的周漁璜,是貴州青巖人,非常有學問,是當時人們公認的才子。

有一年,在春暖花開時節,周漁璜到十佛寺遊玩,晚上就住在寺裏。睡下不久,他忽然聽到隔壁房間傳來微弱的說話聲,仔細一聽,原來是有人在反反覆覆誦讀一句上聯:“萬瓦千磚百匠造成十佛寺。”

周漁璜來了興趣,便起身去問寺裏的僧人:“隔壁住的是什麼人?”

僧人答道:“是一位姓黃的書生,前幾天來本寺遊覽時想出了這樣一句上聯,但卻百思不得下聯,幾天過去了,他廢寢忘食,苦思冥想,如今已是生命垂危!”

周漁璜問:“難道就沒有人能幫助他對出下聯嗎?”

僧人答道:“這個上聯中有四個數字:萬、千、百、十,並且這四個數字是10倍遞減,要對出下聯難度很大,有好多人試過,但是目前還沒有人能對得出。”

從僧人那裏回來後,周漁璜想了很久,也沒能想出下聯。

第二天,周漁璜帶着遺憾的心情乘船離開十佛寺,途中經過一座橋,橋上刻着“八仙橋”三個字,此情此景,讓他心中豁然開朗,便吩咐船家快快掉轉船頭,返回十佛寺。

寺中的黃書生雖已幾日臥牀不起,卻仍在有氣無力、斷斷續續地念叨着那句上聯:“萬瓦――千磚――百匠造成――十佛寺。”

周漁璜站在門外大聲而有韻地應對:“一船二漿四人搖過八仙橋。”

黃書生一聽,頓時眼前一亮,精神大振,驚歎道:“妙聯!此下聯中也有四個數字:一、二、四、八,按二倍遞增,妙!真是太妙了!”

黃書生“心病”消除,身體復元後與周漁璜結伴而行,共遊美景!

(三)

明朝萬曆年間,加上天災不斷,民間時興修廟堂、拜神仙,就連當時的`皇帝也對興建寺廟很感興趣。

話說甘州府太平村有一個小孩叫何生,從小就乖巧懂事。六歲這年的一天,正在外玩耍的小何生被人叫回家,說他媽媽上吊死了。何生回家一看,只見媽媽直挺挺地躺在地上,鄰居們都在抹眼淚。要說這孩子命真苦,一年前他父親撇下他們孤兒寡母,生病死了。如今他母親也不明不白地離開人世。正當大家都在爲小何生的生活擔心時,原來僱他父親做長工的李員外主動收養了他。這李員外只有一個女兒,跟何生一樣大。他看何生天資聰明,便在夫人的勸說下出錢供小何生上私塾讀書,打算以後將他招爲上門女婿,將來好給自己養老送終。

一轉眼,何生已經十八歲了。這年春天,何生告別全家去京城趕考。這天,他在一片荒灘草地上休息,聽見一陣動物的叫聲,尋聲過去一看,一隻野兔被捕獵的夾子夾住了。何生知道貧苦百姓一年到頭也吃不到葷腥,只能靠捕些野物改善生活。但是,他看着正在掙扎的野兔,何生心軟了,便將野兔放走了。之後,何生從乾糧袋裏面拿出一條蒸熟的大咸魚放在夾子上,便接着趕路了。

考試很快結束了。這天,何生所住的客棧門廳前突然鑼鼓喧天。原來,何生考中了第一甲第一名,朝廷派人來接他去見當今皇上呢。

來到朝堂之上,皇帝一見何生相貌堂堂,立刻就喜歡上了。皇上有一個心愛的公主,便想將公主許配給何生,於是大手一揮將何生定爲駙馬。這等好事,是多少王公貴族的子弟夢寐以求的,可何生跪倒在地,說:“承蒙皇上聖恩,今生無以爲報,但招爲駙馬,恕難從命。”

何生此話一出,不僅皇上震驚,滿朝文武大臣也面面相覷。皇上的臉紅一陣白一陣,如此忤逆,該當何罪?皇上高高舉起的手又輕輕放下了,他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何生,問:“難道說你已有妻室,但朕不介意,你休了她也就是了。”

何生連叩三首:“皇上有所不知,我雖然沒有妻室,但早已與李員外的女兒定下婚約。”

“什麼李員外?難道說朕還比不上一個員外!”皇上拉下了臉。

何生便把自小沒爹沒孃,李員外將他養大成人的事說了,最後他說:“李員外養育我十幾年,我和他家小姐青梅竹馬,如今我雖考取功名,但不能忘本。狀元郎可以不當,負心郎卻絕對不能做!

篇二十七:簡短對聯故事

(一)

相傳,《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不僅能文善詩,而且還精通醫理,他曾經就以對對子的方式,治癒了頑疾。

某天,和施耐庵比鄰而居的顧員外來到他家,說兒子顧斐這些天臥牀不起,想請施耐庵前往診視。施耐庵慨然應允,來到顧家後,只見顧公子年約二十,可是卻面色萎黃,精神恍惚,脈象細澀而無力,看樣子病得不輕。施耐庵便耐心地詢問病情,而病者卻閉目答非所問,口中只喃喃地念道:“此木爲柴山山出。”施耐庵聽後,心中頗覺奇怪,這分明是個上聯嘛,難道公子只是苦於無對,方纔……於是他便對顧公子說道:“有對了!”顧公子悠然睜開雙眼,只聽施耐庵對道:“因火成煙夕夕多。”這分明是副絕對,顧公子一下子精神大振,竟坐起來喜道:“請問先生,‘山石巖前古木枯’,可有下對?”施耐庵略加思索,然後答道:“白水泉中日月明。”

顧公子聽罷,竟忘了自己還在病中,他一邊下牀,一邊吩咐小童招待施耐庵。此時施耐庵心中已是明瞭,他悄悄問顧斐:“敢問公子,是否有意中人出聯相難?”顧公子兩頰一紅,不好意思地點點頭,原來顧斐正是因爲思慮過度而引發心病,此時心中塊壘一解,“病”自然也就好了大半了。

故事雖小,可是卻闡明瞭一個養生方面的大道理,那就是一個人如果過度憂思,勢必會給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嚴重者甚至會憂思成疾,就像故事中的顧斐一樣。

(二)

清代有個姓潘的山東人在江南某地當縣官,他上任之初,其父撰書一聯相送:淚酸血成,悔不該手辣口甜,只道世間無苦海;金黃銀白,但見了眼紅心黑,哪知頭上有青天。聯語告誡兒子,做人應寬厚仁慈,與人爲善,不可見利忘義,爲非作歹,人間自有王法。否則到了那時,才醒悟到淚酸血鹹、頭有青天,悔之晚矣。

清代書畫家鄭板橋曾寫過一副家教聯語:咬完幾句有用書,可充飲食;養成數竿新生竹;直似兒孫。聯句教育子孫做人要像竹子一樣虛心有節、剛直不阿。寄寓了殷殷期望。

清代文人王之春也有一副家教聯:少讀書,便是低天分;行刻薄,真乃大糊塗。此聯意思是:人沒有天生的低天分,一個人天分的高低全在於後天的用功程度,天分低是因爲自己少讀書的緣故,由此勉勵兒孫要多讀書。

1924年,愛國將領馮玉祥送別兒子出國留學時。特撰一聯:欲除煩惱須無我;歷盡艱難好做人。聯語要求兒子做一個好人,必須經過鍛鍊,要有信心。在艱難中把自己磨鍊成一個忘我的人。

郭沫若曾於1940年爲其侄媳魏蓉芳題寫一聯:莫學芙蓉空有面;應效芬芳發自心。此聯妙趣橫生,用蜂腰格自然地嵌入侄媳名字,情深意切地教導她要誠實做人,表裏如一,不失爲家教的勸世箴言。

篇二十八:簡短對聯故事

對聯故事一:宋醜子招親

明朝年間,有個村莊叫宋家莊,一對夫妻無兒無女,年過五旬,夫人懷孕,生下一女,爲了成人,起名叫醜子。夫妻倆,老來得喜,愛如掌上明珠。宋醜子,名醜人不醜,轉眼間已過二八,出息的聰明伶俐,人不但長的出衆,還是當地的才女。老夫妻年近七旬,爲老有所養,決定招一上門女婿。一日,有一少年路過,見到姑娘,便萌生愛慕之情,不知不覺多看了幾眼。姑娘並不害臊,看少年眉清目秀,年齡相當,便上前搭話,隨口出了個上聯:“綠方巾,藍方巾,看上去南北不分。”少年隨口吟道:“紅繡鞋,黃繡鞋,走起來東西搖晃。”姑娘又出第二聯:“大門外進來只黑白花貓。”少年吟道:“小院裏臥着條灰黃大狗。”姑娘接着又出第三聯:“紅白高照,輝輝煌煌,照遍東西南北。”少年又吟道:“綠簾低垂,喜喜歡歡,共度春夏秋冬。”三對下來,姑娘甚是滿意,立即稟明父母,老人見後也很滿意,於是擇日給小兩口辦了喜事。

對聯故事二:

某縣文化局,召開春節茶話會,局長就講了話,說:“今天的茶話會,咱們以電影名爲題,對對聯。”(以下簡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甲:“朝陽溝,枯木逢春。”

乙:“槐樹莊,柳暗花明。”

丙:“松花江上無名島。”

丁:“雲霧山中不夜城。”

戊:“英雄兒女花枝俏。”

己:“光榮人家喜盈門。”

庚:“揚門女將三關排宴(險)。”

辛:“趙氏孤兒零點起兵(飛)。”

壬:“秦香蓮三笑密殺令。”

癸:“劉三姐祝福畫中人。”

甲:“白蓮花七月流水戰上海。”

乙:“李清照千古風流對人間。”

此茶話會中的電影名對聯,非常精彩,廣爲流傳。

在春節茶話會上,檢察院院長佈置,以不正之風爲題,每人寫一付諷刺對聯。(以下簡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對聯故事三:

甲:“黃花白酒只怕少,麻桌鈔票不嫌多。橫批:多多益善。”

乙:“手中有權強佔理,心中無民最缺德。橫批:民心難欺。”

丙:“兩片變形陰陽嘴,三寸不爛是非舌。橫批:人妖之面。”

丁:“誰使公吃年千億,卻叫貧民日無米。橫批:好吃難嚥。”

戊:“難怪鬼霧遲不退,原來鍾馗早受賄。橫批:同流合污。”

己:“日見腐敗羞深化,年來娼威恥繁榮。橫批:世風日下。”

庚:“自古未聞屎有稅,而今只剩屁無捐。橫批:多如牛毛。”

辛:“幾家爆富昇天堂,萬戶赤貧陷地荒。橫批:天地之別。”

壬:“上自私自利,雙目只留獨眼龍。下偏聽偏信,對耳原來廢半邊。橫批:耳眼半殘。”

癸:“溜鬚拍馬,真似養狗。攀上欺下,不如養雞。橫批:幾隻禽獸。”(.)

對聯交上去後,檢察長看了,長嘆一聲道:“不正之風,真是成了當前的大敵,是該出手剎一剎的時候了。”

篇二十九:短篇對聯故事

蘇東坡與秦少游經常一起出遊。這天,他們同乘小舟,沿江而下,飲酒吟詩,好不痛快。這時,蘇東坡看見岸上有個醉漢,騎着一頭毛驢,走走停停,東倒西歪,樣子十分可笑,就出了個上聯:

醉漢騎驢,顛頭晃腦算酒賬

這對聯十分形象,秦少游一時無以爲對,正思考時,忽然看見船尾的艄公,這艄公一仰一俯地搖櫓,引發了他的聯想,於是對出下聯:

艄公搖櫓,作揖打恭討船錢

艄公聽見“船錢”二字,趕緊說:“不忙,不忙,下了船再說!”蘇東坡和秦少游二人大笑不已。

篇三十:短篇對聯故事

傳說蘇東坡的妹妹蘇小妹也是個才女,她後來和年輕的才子秦少游成親了。新婚之夜,蘇小妹緊閉洞房大門,讓丫環給新郎送出三道題目,並傳話說,全答對了,才許進屋。第一題是藏頭詩,第二題是人名謎,對於秦少游來說,沒費事就答對了。

拆開第三個題封,是個對子:

閉門推出窗前月

秦少游一看,正中下懷,因爲他是對對子的高手,而且出句並不難,用不着各種修辭。他心想:既然出句普通,我得對個奇句,讓小妹也知道知道我秦某的才華。越想對出佳句,越覺得出句不一般,便越加對不出來,到這會兒,靈感不知跑到哪裏去了。這會兒着急的不止秦少游一個人。還有誰呀?蘇東坡。他知道小妹的脾氣,常辦些奇奇怪怪的事。怕今夜難爲秦少游,特地出來看看。

果然,秦少游在廊下轉來轉去,嘴裏不斷地念叨:“閉門——推出——窗前——月——”,兩隻手又推又拉,還直搖腦袋。蘇東坡琢磨出來了,這是讓對對子呀!我得助他一臂之力。又不能去跟前告訴他,怎麼?小妹肯定在窗內盯着呢!他一看離少遊不遠處有一口大金魚缸,心裏有了主意。他隨手撿起一塊小石子,一揮手,扔進水缸裏。缸裏清水一下子濺出來,夜深人靜又傳出“撲嗵”的聲音。秦少游往水缸裏一看,只見波紋盪漾,天光月影隨之搖動,一會兒便復原了。他一下子明白過來,大聲對道:

投石衝開水底天

聲音剛落,“吱呀”一聲,房門大開,丫環提着紅燈走出來說:“小姐有請!”秦少游向後一拱手,轉身昂首挺胸,邁着方步,出了洞房。

篇三十一:短篇對聯故事

有位著名中醫老先生,最喜歡用中藥名作對聯。

一天,一位客人來訪,看到院子裏的叢竹,讚歎道:

煩暑最宜淡竹葉,

老醫生馬上答道:

傷寒尤妙小柴胡。

進屋坐定後,客人又說:

白頭翁,持大戟,跨海馬,與木賊,草寇戰百合,旋復回朝,不愧將軍國志;

老醫生對答道:

紅娘子,插金簪,戴銀花,比牡丹,芍藥勝五倍,蓯蓉出閣,宛若雲母天仙。

聯中全系中藥名,對仗工整貼切,頗有風趣。客人看到幾盆玫瑰,不勝感嘆道:

玫瑰花小,香聞七八九里;

老醫生捻着銀鬚,笑着答道: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賓主唱和屬對,沉浸在妙思雅興之中,不覺天色已晚,客人起身告辭,約定改日再會。

篇三十二:短篇對聯故事

宋代的蘇軾和黃庭堅都是大文學家,兩人見面,常互相對對子,來增加談話的興趣。

有一次,兩人在松樹下邊下圍棋,蘇軾剛投下一子,忽然落下一顆松子掉在棋盤上。過了一會兒,又落下一顆。蘇軾盯着松子,隨口說道:

松下圍棋,松子每隨棋子落

說完,看着黃庭堅。黃庭堅心裏也有數:這是讓我對對子呢。黃庭堅擡起頭來,向四面張望,尋找對聯的題材。他一眼看見離他們不遠的地方有條小河,河邊上幾株柳樹,清風吹來,長長的柳絲悠悠盪盪,劃過水面。樹下正坐着一個漁夫,握着長長的魚竿兒在釣魚。這不是送上門來的對子嗎?黃庭堅對出下句:

柳邊垂釣,柳絲常伴釣絲懸

文興助棋興,棋興助文興。兩人邊下棋邊論文,直到很晚才歇手回家。

篇三十三:對聯故事

厚待百姓楹聯:明代大臣張津任戶部尚書之時,在浙江省海寧縣譙樓上張貼了一副對聯,上聯曰:“寬一分則民多受一分賜,”下聯曰:“取一文則官不值一文錢。”張津用這副對聯告誡自己的屬下爲官者要寬厚對待百姓,嚴格要求自己,不能因爲貪圖錢財而貶低自己做官的人格。

譏諷行賄楹聯:明英宗時的大臣王恕先後擔任19個官職,歷任京師和州郡的要職,無論在朝內還是朝外,他都用這樣一副門聯教育自己的門生,上聯曰:“仕於朝者以饋遺及門爲恥,”下聯曰:“仕於外者以苞苴入都爲羞。”由於當時官場上饋送之風極盛,王恕就用上聯痛斥京城官員登門送禮的醜行,用下聯譏諷外任官員攜禮進京行賄的歪風。

關注民生楹聯:清嘉慶年間,雲貴總督趙慎畛撰有一副楹聯,上聯曰:“爲政不在多言,須息息從省身克己而出,”下聯曰:“當官務持大體,思事事皆民生國計所關。”上聯強調身爲百姓父母官要堅持做到少說空話、大話,多爲老百姓辦好事、實事;下聯指出從政爲官想問題辦事情,一定要顧全大局,謹慎決策,凡事當從老百姓的利益出發,以免給國計民生造成危害。

勤儉節約楹聯:清咸豐年間的進士薛慰農在杭州府任職時,曾署楹聯,上聯曰:“爲政戒貪,貪利貪,貪名亦貪,勿鶩聲華忘政事,”下聯曰:“養廉唯儉,儉己儉,儉人非儉,還從寬大保廉隅。”上聯的意思是說貪圖錢財固然是貪,搞虛假政績、欺上瞞下、沽名釣譽也是貪,所以萬不能愛慕虛榮而忘記了勤政愛民的根本;下聯是說做官只去要求老百姓勤儉,這不算勤儉,爲官者必須保持自身的勤儉節約,品行端正,保持自己的節操。

愛民治世楹聯:清代官員張鼎上任徐州兵備道臺,擔負當地的軍事、航運、海防大權,責任重大。他曾自撰對聯激勵自己,上聯曰:“地當黃運之中,水欲治,漕欲通,千里河流,涓涓皆從心上過,”下聯曰:“官作軍民之主,寬以恩,嚴以法,一方士庶,笑啼都到眼前來。”上聯顯示了張鼎一心勤政,努力治好“千里河流”的決心;下聯體現了作爲一方父母官,關心“一方士庶”,實施“寬政嚴法”的決心,頗顯治世能臣的胸懷。

公平無畏楹聯:清代孫子昶曾在河南省通許縣任知縣,其書房寫有一聯,上聯曰:“居心似水,若受賂貪財,使一個抱屈者,神誅鬼滅,”下聯曰:“執法如山,倘通情畏勢,有一事不公者,男盜女娼。”聯中表達了自己決心要清正爲官,不受賄賂、不徇私情、不畏權勢、公平辦事、依法辦案的精神品質。

鐵面無情楹聯:清代武承謨任無錫縣令時,自己做了四副楹聯當做安民告示。其中衙門牆壁上的一副楹聯廣爲流傳,上聯曰:“人人論功名,功有實功,名有實名,存一點掩耳盜鈴之私心,終爲無益,”下聯曰:“官官稱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幾件懸羊賣狗的假事,總不相干。”這副門聯冷鋒相對,話帶刀音,百姓深感快意,惡徒深知無情。史書記載:此聯貼出,“四鄉人皆聚觀,時先聲所奪,平日紳衿之出入縣庭者,皆悚息危懼,避至他省”。這副門聯對爲官者建立威信、震懾歪風起到了積極作用。

官與民告白楹聯:河南內鄉縣衙的三堂檐柱上也有一聯,上聯曰:“得一官勿榮,失一官勿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下聯曰:“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此聯告誡做官之人要正視官與民的關係,擺正官員的位置,明確自己的職責,不要忘記老百姓纔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千萬不能做出欺壓百姓的事。

篇三十四:對聯故事

宋代的宋祁修書愛用冷僻的字詞,比如,“迅雷不及掩耳”,他偏要寫成“震雷無暇掩聰”,並常常以此來顯示自己的博學多才。

歐陽修參加編修《新唐書》後,看到宋祁愛用冷僻字,很想給他提出來,但礙於對方比自己年長二十歲,不便直說。

一天,歐陽修去探望宋祁,正巧宋祁不在家,他靈機一動,便在門上寫道:“宵寐匪貞,禮闥洪休。”隨後就在附近散步。

宋祁回來,瞧見這八個大字之後,便問道:“是誰在門上亂畫?”

“啊,您回來了,那是我寫的!”歐陽修趕上前去,接着又說,“對不起!把您的門弄髒了。”

宋祁見是歐陽修,轉怒爲笑。但這個愛用冷僻字的老手,望着門上的字,一時也蒙了:“你這寫的是什麼意思?”

歐陽修笑了笑,“就是‘夜夢不祥,題門大吉’啊!”

宋祁笑道:“你就寫‘夜夢不祥,題門大吉’好了,何苦用這種冷僻的字眼呢?”

歐陽修哈哈大笑:“這就是您老修書的手法呀!”

宋祁恍然大悟:這個晚輩在變着法兒給自己提意見呢!於是哈哈一笑,愉快地接受了歐陽修的批評。

明朝洪應明在《菜根譚》中指出:“人之短處,要曲爲彌縫,如暴而揚之,是短攻短;人有頑固,要善爲化誨,如忿而疾之,是以頑濟頑。”因此,發現了別人的不足,理直氣壯地直接指出,不如心平氣和地巧妙指出。後者既容易被人接受,也能夠體現出批評者的涵養和氣度。

篇三十五:對聯故事

要說古人有學問,那是真有學問,罵人都離不開學問。他們罵人的時候,甚至讓你都覺得“罵”已是次要的了,炫耀知識才是根本。大概是他們學問太大了,憋得難受,非得通過這種方式發泄出來才痛快。清末曾當過東北三省總督的趙爾巽御下甚嚴,有人以他的名字爲引子,寫了副對聯,曰:“爾小生,生來刻薄;巽下斷,斷絕子孫”。趙爾巽見了,倒沒怎麼生氣,反覺腹內技癢,思索片刻,改了幾個字,於是一副“罵聯”瞬間成了表揚稿,他是這麼改的:“爾小生,生來秉性;巽下斷,斷不容情”。改完大笑,覺得很得意。

無獨有偶,張之洞的鐵桿幕僚樑鼎芬也曾因得罪同僚被人涮了一把。人家是這樣涮的——上聯:“一目當空,開口便成兩片”;下聯:“念頭中斷,此身應受八刀”,橫批:“樑上君子”,把“樑鼎芬”三個字有機地結合進聯內,但從旁觀者的角度看,罵得確有些惡毒。樑鼎芬也不示弱,他偵知是尹亞天在從中搗鬼,於是以牙還牙,揮筆寫道:“有心終是惡;無口豈能吞”,橫批:“伊內偷人”,不但揶揄了尹亞天,順便連他的老婆都罵了。

被人在名字上找了便宜的,還不止趙爾巽和樑鼎芬。古人給孩子起名字,愛用生僻的字,據說是爲了避開各種各樣的忌諱,以免跟哪位大佬重了名號,耽誤前程,而怕人找便宜,沒準也是個潛在的因素吧?但是,再怎麼防,也有中招的時候,正所謂防不勝防。“淳德”這個名字,按說夠吉慶祥和的吧?清朝貴族淳德,曾經在浙江當巡撫,跟手下人很是不洽,胥吏們非常痛恨他,嘴上不敢說,但都一直憋着讓他吃點啞巴虧,解解氣。機會終於來了——浙江下屬的德清、淳安、烏程、歸安四縣投來了文書,胥吏給這四縣重新排列了一下順序,簡稱:“淳德烏歸”,亦即“淳德烏龜”,淳德一看,差點沒背過氣去!這胥吏真是太他媽有才了!

這樣一來,當官的都怕手下人搞小動作,處心積慮地提防着他們。即使人家明明沒有壞心,當官的也總是自己犯猜忌。盛宣懷當郵傳部尚書時,權重朝野。雲南某太守,到北京來辦事,攜帶宣威火腿若干,分別贈送給當朝大臣們,其中自然少不了盛宣懷的一份。但這位太守腦子裏缺根政治弦兒,大筆一揮,在禮單上寫道:“宣腿一對!”盛宣懷一看,什麼腿?誰的腿?這也太沒有禮貌了!三下兩下撕碎了禮單,將宣威火腿擲還。後來,京城的人們都說,盛宣懷怕吃宣腿。呵呵!

篇三十六:對聯故事

汪精衛是人盡皆知的賣國賊。1940年3月,在抗日的危急關頭,汪精衛賣國保身,投靠日寇,成立了南京僞國民政府,自任代主席兼行政院長。自此,汪精衛成了中國頭號大漢奸,人民對他深惡痛絕。這時,有一位被稱爲“靈谷老人”的老者作了一副對聯,“祝賀”汪精衛榮任主席:

昔日蓋世之德,

今朝罕見之材。

從字面上看,這對聯似乎在吹捧汪精衛,但依循漢語中諧音雙關的方法來解讀,“蓋世”者,“該死”也;“罕見”者,“漢奸”也!

1941年的除夕,汪精衛見過他的.日本上司,驅車回到寓所。辭舊迎新之際,他一時興起,想效仿明太祖朱元璋寫對聯,以示與民同樂。在妻子陳璧君的提醒下,汪精衛想出了兩句仁義之詞,當即提筆在紅紙上寫下:

立民族民權民生之宏願,

開爲黨爲國爲公之大業。

汪精衛一撂筆,他手下的人均讚不絕口,有人忙將對聯貼到大門口。那天夜裏,汪精衛特意賞酒給家中僕人、警衛,一干人不知不覺都多喝了幾杯,看門的警衛靠在門邊打起了盹。這時,一個以賣字爲生的前清老秀才從門口經過,見了大門上的對聯,怒不可遏。老秀才把對聯細看幾遍,取出筆墨,在紅紙上揮了幾筆……

第二天一早,汪精衛還沒起牀,就聽下人來報,說是大門口擠滿了人,都在議論那副對聯。汪精衛慢悠悠地下牀來到陽臺,見大門口果然人頭攢動,便喜笑顏開,以爲百姓是讚賞他的文采。不想,警衛一臉慌張上前報告……汪精衛一聽大驚失色。原來,春聯已被改動,其中的“民”字都多了個三點水,“爲”字都加了個單人旁,經此一改變爲:

立泯族泯權泯生之宏願,

開僞黨僞國僞公之大業。

汪精衛羞愧難當,急忙命人撕下對聯。據說,從此以後,汪精衛再也不敢寫春聯了。

篇三十七:對聯故事

清代有個姓潘的山東人在江南某地當縣官,他上任之初,其父撰書一聯相送:淚酸血成,悔不該手辣口甜,只道世間無苦海;金黃銀白,但見了眼紅心黑,哪知頭上有青天。聯語告誡兒子,做人應寬厚仁慈,與人爲善,不可見利忘義,爲非作歹,人間自有王法。否則到了那時,才醒悟到淚酸血鹹、頭有青天,悔之晚矣。

清代書畫家鄭板橋曾寫過一副家教聯語:咬完幾句有用書,可充飲食;養成數竿新生竹;直似兒孫。聯句教育子孫做人要像竹子一樣虛心有節、剛直不阿。寄寓了殷殷期望。

清代文人王之春也有一副家教聯:少讀書,便是低天分;行刻薄,真乃大糊塗。此聯意思是:人沒有天生的低天分,一個人天分的高低全在於後天的用功程度,天分低是因爲自己少讀書的緣故,由此勉勵兒孫要多讀書。

1924年,愛國將領馮玉祥送別兒子出國留學時。(.)特撰一聯:欲除煩惱須無我;歷盡艱難好做人。聯語要求兒子做一個好人,必須經過鍛鍊,要有信心。在艱難中把自己磨鍊成一個忘我的人。

郭沫若曾於1940年爲其侄媳魏蓉芳題寫一聯:莫學芙蓉空有面;應效芬芳發自心。此聯妙趣橫生,用蜂腰格自然地嵌入侄媳名字,情深意切地教導她要誠實做人,表裏如一,不失爲家教的勸世箴言。

篇三十八:對聯故事

相傳,《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不僅能文善詩,而且還精通醫理,他曾經就以對對子的方式,治癒了頑疾。

某天,和施耐庵比鄰而居的顧員外來到他家,說兒子顧斐這些天臥牀不起,想請施耐庵前往診視。施耐庵慨然應允,來到顧家後,只見顧公子年約二十,可是卻面色萎黃,精神恍惚,脈象細澀而無力,看樣子病得不輕。施耐庵便耐心地詢問病情,而病者卻閉目答非所問,口中只喃喃地念道:“此木爲柴山山出。”施耐庵聽後,心中頗覺奇怪,這分明是個上聯嘛,難道公子只是苦於無對,方纔……於是他便對顧公子說道:“有對了!”顧公子悠然睜開雙眼,只聽施耐庵對道:“因火成煙夕夕多。”這分明是副絕對,顧公子一下子精神大振,竟坐起來喜道:“請問先生,‘山石巖前古木枯’,可有下對?”施耐庵略加思索,然後答道:“白水泉中日月明。”

顧公子聽罷,竟忘了自己還在病中,他一邊下牀,一邊吩咐小童招待施耐庵。此時施耐庵心中已是明瞭,他悄悄問顧斐:“敢問公子,是否有意中人出聯相難?”顧公子兩頰一紅,不好意思地點點頭,原來顧斐正是因爲思慮過度而引發心病,此時心中塊壘一解,“病”自然也就好了大半了。

故事雖小,可是卻闡明瞭一個養生方面的大道理,那就是一個人如果過度憂思,勢必會給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嚴重者甚至會憂思成疾,就像故事中的顧斐一樣。

篇三十九:對聯的故事

《張秀才妙聯諷貪僧》

清朝末年,鄂西神農架山上有座廟。廟裏有個老和尚,常常對前來燒香許願的人說,凡給神佛捐錢的人,都可以“消災免禍”,而那些不信神佛的'人必將遭到報應。爲了宣揚他的迷信說法,老和尚特意在廟門口掛了一副對聯:

經懺可超生,人敬神一誠有感;

錢才能通冥,神應人萬福無窮。

老和尚整天裝神弄鬼,騙取錢財。雖然迷惑了許多無知的人,使得寺廟香火旺盛,然而有人就是不信他那一套。

有一天,一個姓張的秀才來廟裏燒香,和尚要他捐錢捐油,並表示願意爲他念經消罪。張秀才嗤之以鼻,對老和尚說:“照你這麼說,如果唸經超度可以使人死而復生的話,那閻王不就是怕你這和尚了嗎?你這樣精通佛法,難道就能長生不老嗎?你說菩薩保佑捐了錢的人,那如果燒殺搶掠的強盜把錢財送給菩薩,而菩薩保護他,這菩薩豈不是成了昧良心的貪官了嗎?”

張秀才一番義正詞嚴的話,把老和尚說得啞口無言,可是卻遭到了一衆“善男信女”的反對,認爲他這是謗佛滅道,對神佛不敬。張秀才看見廟門口的對聯,沉吟片刻,大筆一揮,也寫了一副對聯:

經懺可超生,閻王難道怕和尚?

錢才能通冥,菩薩豈不是貪官?

此聯尖銳潑辣,幽默風趣,又對仗工整,在當地傳爲美談。

篇四十:對聯的故事

《袁世凱對不住中國人民》

竊國大盜袁世凱一命嗚呼之後,全國人民奔走相告,手舞足蹈。這時,四川有一位文人,聲言要去北京爲袁世凱送輓聯。鄉人聽後,驚愕不解,打開他撰寫好的對聯一看,寫着:

袁世凱千古;

中國人民萬歲!

人們看後,不禁啞然失笑。文人故意問道:”笑什麼?“一位心直口快的小夥子說:”上聯的袁世凱三字,怎麼能對得住下聯中國人民四個字呢?“文人聽了”哧“的一聲笑了起來,說:”對了,袁世凱就是對不住中國人民!"

篇四十一:對聯的故事

《對聯趣事》

明朝翰林大學士解縉堪稱詩詞名家,他自幼聰明好學,7歲能詩善文,而且生性剛直。一次,告老還鄉的李尚書不信解縉有此高才,他宴請幾個權臣顯貴作詩,派人叫解縉前來應對,想有意當衆奚落他一番。

解縉來到李府,只見大門緊閉。家丁說主人吩咐要他從小門進入,他站在大門口硬是不走小門。李尚書聞情走來大聲說:“小子無才嫌地狹。”解縉隨即答:“大鵬展翅恨天低。”尚書聽了大吃一驚:呵,這小子口氣倒不小。忙命人打開中門相迎。

剛入席,一權貴便想借題嘲笑他母親在家做豆腐、父親挑上街叫賣的貧寒身世,對他說:“聽說才子能出口成對,今日請你以你父母職業爲題如何?”解縉聽了,明知是奚落自己,不慌不忙地吟道:“肩挑日月上街賣;手把乾坤日夜磨。”衆人聽了,無不拍案叫絕。那權貴卻魚骨梗喉似的上下不安。

另一顯貴見解縉身穿綠襖,便出一上聯譏諷他:“井裏哈蟆穿綠襖。”解縉見那人身穿紅襖,靈機一動說出下聯:“鍋中螃蟹着紅袍。”那顯貴聽了暗想:這小子好厲害,我把他比作活哈蟆,他卻把我比作死螃蟹。但又無理髮泄,只好自認倒黴。

酒過三巡,尚書欲壓服解縉,用手往天上一指,自命得意地說:“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解縉聽罷,用腳在地上一頓說:“地作琵琶路作弦,哪個能彈!”口氣比他還高。尚書奈何不得,啼笑皆非。

隨後,解縉舉杯祝酒道:“難得今日羣才雅集,我願題贈一聯助興。”尚書聽罷,忙叫人拿來文房四寶。解縉揮毫舞墨,然後擲筆大笑而去。衆人走過來一看,瞠目結舌半天說不出話來,原來這是一副借物寓諷聯:“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篇四十二:閩南對聯故事

許獬,閩南才子,約明神宗萬曆二十九年(公元一六o一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許獬的一些閩南對對子故事更是膾炙人口,今謹舉隅以拋磚引玉。

翔安的小盈嶺“同民安”隘口內有一座寺廟。閩南才子許獬路過此地,適逢寺廟正準備做大祭典。小盈嶺周邊的善男信女挨挨擠擠趕來幫工,挑水劈柴,搓圓炸棗,人聲鼎沸,整個寺廟熱鬧非凡。

寺廟的僧人爲了增添祭典喜慶氣氛,出對要給四面八方來的香客對。於是,僧人就在寺廟山門貼出上聯:“盈嶺山上日日是冬至”,香客們捎頭撓耳,苦思冥想,一時無法對出下聯。

許獬入廟參香,見到此徵聯,馬上啓動文思構想。誰知也難住了。爲了趕時間,許獬只好繼續趕路。他來到泉州洛陽時,已經是上燈的時候了,只見洛陽橋下,趕小海的漁民熙熙攘攘,一個個提着燈籠,在海灘上捕捉小魚小蝦,燈光佈滿灘塗地,很是熱鬧。許獬靈思一動,對從中來:“洛陽橋下夜夜鬧元宵。”

許獬信手拈來,實在是妙對佳聯。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聯”,過年的門聯都是紅色的(除了有喪事的家庭頭年貼綠色春聯,第二年貼水紅色春聯,第三年貼紅色春聯),貼上了春聯意味着來年春意盎然,紅紅火火。古詩云“爆竹聲中除舊歲,總把新桃換舊符”,說的就是燃放鞭炮告別舊年,貼上門聯喜迎新春。

據說,除夕貼春聯的習俗始自明代的南京。據史書記載,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時,曾令“公卿庶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並令春聯所用的紙箋必須以硃砂染色,名爲“萬年紅”。“紅”、“朱”同意,這暗示着朱家子孫可永坐江山。據說,這就是漢地大年貼春聯風俗的開始。朱元璋當然希望,朱家掌管天下的能是“萬年紅”(萬年姓朱)。現在,全國很多地方,包括閩南一帶,依然是延續着貼春聯的習慣。春聯讓新年更具紅火的景象。

辭年:

家家戶戶都要祭祀祖先,盡力備辦豐盛菜餚敬神敬佛,表示辭舊年。還有人人要換上新衣裳,準備迎新年。大人們在除夕要給小孩送“紅包”,給壓歲錢,希望年輕一代在將來能富裕吉祥。

此外,家家還要準備“門蔗”。即,過年時各家各戶要在房門兩側放上兩株貼上紅紙的連根甘蔗,叫做“門蔗”,在閩南方言裏,“蔗”與“佳”近音,“甘蔗”寓意着甘甘甜甜,漸入佳境,歡歡喜喜過年。在深夜,還要用這甘蔗來頂住大門,據說,這樣一頂,來年盜賊就不會光顧了。“門蔗”頂門,圖的是全年的平安、吉祥。

吃過年飯:

除夕夜最重要的事當然是全家團圓了,家家戶戶圍爐吃團圓飯,連外出經商或做工的'親人也要趕回來過年。大年三十,或大年的最後一天,除夕之夜,圍爐團圓,這是中國人的共同傳統,在閩南一帶,圍爐很有特色,也很講究。

閩南人吃年夜飯時,要“添碗筷”,就是說,桌上的碗筷一定要成雙,要多擺上幾個碗,幾雙筷子,爲還沒有回來的親人準備着,擺成雙數,成雙成對,多出幾雙筷子,表示年年有“剩”(閩南語中的“剩”與“春”字同音)。同時,在除夕夜宴上,年夜飯有好幾樣食物是絕對不能缺少的,如長年菜、年糕、雞、魚、蘿蔔、血蚶等。

一家圍爐時,每個人都要盛一碗米飯,而且,不能把米飯吃完,表示年年有“剩”(與“存”或“春”同音),飯後大家還要吃柑橘,表示吉(桔)祥如意。

篇四十三:蘇東坡對聯故事

秦觀和柳永(屯田)都是蘇東坡的好朋友。秦觀因爲那首《滿庭芳》的詞寫得很好,特別是第一句“山抹微雲”是個佳句,因而時人便稱秦觀爲“山抹微雲”,使這句詞成了秦觀的`綽號。秦觀的女婿範溫對岳父有這個名字引爲自豪。他常自我介紹說“我是山抹微雲的女婿。”人們確也投以羨慕的眼光。

那時柳屯田的《破陣子》詞中也有一句爲人傳頌的名句“露花倒影”。於是時人也稱柳屯田爲“露花倒影”。

有一次,蘇東坡同秦觀、柳屯田同席而飲。酒至半酣,蘇東坡詩興大發,隨口將二人的名字和綽號聯成一副對聯:

山抹微雲秦學士;

露花倒影柳屯田。

秦柳二人一聽,同聲大笑,深服東坡詼諧的捷才。

篇四十四:蘇東坡對聯故事

北宋詞人張先,字子野,喜作慢詞,其詞以描寫男女之情見長。他曾因有“雲破月來花弄影”、“簾壓卷花影”、“墮輕絮無影”這三個別緻的句子,獲得“張三影”的雅號。他晚年退居鄉間後,年逾八十,家中尚蓄有歌妓。有一次,蘇東坡去拜訪他,贈了一副對聯,對張先進行戲嘲。對聯寫道:

詩人老去鶯鶯在;

公子歸來燕燕忙。

聯中引用了唐代元稹的《鶯鶯傳》(元代發展成爲曲劇《西廂記》)故事,將張先比做拈花惹草的秀才張珙。張先得聯,亦制一聯寫道:

愁似鰥魚知夜永;

懶同蝴蝶爲春忙。

這副對聯,對自己作了表白,且韻詞俱佳,深爲東坡所讚賞。

篇四十五:蘇東坡對聯故事

一天,蘇東坡到一寺廟遊覽,聽說寺裏的主持和尚行爲不端,心中不免厭惡。可那主持對大名鼎鼎的蘇東坡卻畢恭畢敬,招待甚周,還死皮賴臉向東坡求字。蘇東坡提筆在手,疾書一聯:

日落香殘,去掉凡心一點;

火盡爐寒,來把意馬牢拴。

那主持將對聯懸掛於高處,許多文人見了,皆捧腹大笑。原來,這副對聯道出了兩個字謎,謎底乃“禿驢”也。

標籤: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