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大足石刻導遊詞介紹【精彩多篇】

大足石刻導遊詞介紹【精彩多篇】

大足石刻導遊詞 篇一

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參觀大足石刻。大足石刻始建於唐永徽元年(650年),歷經五代,盛於兩宋,餘緒延至明、清,是中國晚期石藝術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現公佈爲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餘身,銘文10萬餘字。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大足石刻於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做爲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北山石刻北山摩崖造像位於大足縣城龍崗鎮北1.5千米處,開鑿於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紹興三十一年(892年-1162年),通編爲290號,造像的萬尊,以其雕刻細膩、精美、典雅著稱於世,展示了晚唐至宋中國民間佛教信仰及石窟藝術風格的發展、變化,被譽爲唐宋石刻藝術陳列館。北山晚唐造像端莊豐滿,氣質渾厚,衣紋細密,薄衣貼體,具有盛唐遺風。尤其是第245號觀無量壽佛經變相資料豐富,層次分明,刻有人物造像539身,各種器物460餘件,保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在中國石窟同類題材造像中首屈一指。

五代作品佔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國此期造像最多的地區,有着承上啓下的重要作用。其特點是小巧玲瓏,體態多變,神情瀟灑,文飾漸趨繁麗,呈現出由唐至宋的過渡風格。北山宋代造像以觀音最爲突出,被譽爲“中國觀音造像的陳列館”。這一時期的作品更加貼近生活,體現了宋代的審美情趣。造像具有人物個性鮮明,體態優美,比例勻稱,穿戴豔麗等特點。最具代表性的是第136號轉輪經藏窟,被公認爲是“中國石窟藝術皇冠上的一顆明珠”。

寶頂石刻寶頂山摩崖造像位於大足縣城東北15千米處,由宋代高僧趙智鳳於南宋淳熙至淳年間(1174年-1252年),歷時70餘年,以大佛灣、小佛灣爲中心,有總體構思組織開鑿而成,是一處造像逾萬尊、在石窟中罕見的完備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它把中國密宗史入後延續了400年左右,爲中國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頁。寶頂山摩崖造像的表現形式在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萬餘尊造像題材不重複,龕窟間既有教義上的內在聯繫,又有形式上的相互銜接,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資料始之以六趣唯心,終之以柳本尊正覺成佛,有教有理,有行有果,系統完備而有特色。

寶頂山摩崖造像以能懾服人心爲其創作原則,藉以激發信衆對佛法的虔誠。造像、裝飾、佈局、排水、採光、支撐、透視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千手觀音1007隻手屈伸離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釋迦涅磐像全長31米,只露半身,其構圖有“意到筆伏,畫外有畫”之妙,給人以藏而不露之美感,這是中國山水畫於有限中見無限這一傳統美學思想的成功運用。九龍浴太子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於崖壁上方刻九龍,導泉水至中央龍口而出,讓涓涓清泉長年不斷地洗滌着釋迦太子,給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機,堪稱因地制宜的典範。南山摩崖造像開鑿於南宋紹興年間(1131年-1162年),通編爲15號,是一處極其重要的道教造像區。

石篆山摩崖造像開鑿於北宋元豐五年至紹聖元年(1082年-1096年),通編爲10號,系典型的。釋、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區。石門摩崖造像開鑿於北宋紹聖元年至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094年-1151年),通編爲16號,爲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區,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

中國石窟藝術在其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各個時期都積澱了自我獨具特色的模式及內涵。作爲晚期石窟藝術代表作的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藝術精華的基礎上,於題材選擇、藝術形式、造型技巧、審美情趣諸方面都較之前代有所突破,以鮮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爲具有中國風格的石窟藝術的典範,與敦煌、雲岡、龍門等石窟一齊構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國石窟藝術史。大足石刻題材多樣,資料豐富,儒、釋、道“三教”造像俱全,有別於前期石窟。大足石刻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有重要貢獻。它注重雕塑藝術自身的審美規律和形式規律,是洞窟造像向摩崖造像方向發展的佳例。大足石刻在諸多方面都開創了石窟藝術的新形式,成爲具有中國風格和中國傳統文化內涵,以及體現中國傳統審美思想和審美情趣的石窟藝術的典範。大足石刻是石窟藝術生活化的典範。

總之,論其規模之大,造詣之精,資料之豐富,大足石刻都堪稱是一項偉大的藝術傑作。它既是中國石窟藝術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公元9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世界石窟藝術中最爲壯麗輝煌的一頁。

大足石刻導遊詞 篇二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素有“石刻之鄉”美稱的大足旅遊,我是各位遊客朋友今天的景點導遊員,我姓楊,大家叫我小楊就好了。大夥兒別看我長得瘦小,我的力氣還是很大的。旅途中,大家若有什麼需要,請及時告知,小楊會竭盡所能去幫助大家。最後預祝大家在大足的旅程中玩得開心,遊得順意。

現在請大家跟着小楊出發吧!周圍的美麗風光是不是讓大家心情舒暢呢?接下來小楊給大家把大足石刻做一介紹。大足石刻是重慶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爲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石刻呢最初開鑿於初唐永徽年間,歷經晚唐、五代,盛於兩宋,明清時期亦有所增刻,它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中的優秀代表,集儒、釋、道三教造像於一體。石窟多達76處,共有造像10萬餘軀,銘文10萬餘字。它與敦煌、雲岡、龍門等石窟一起構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國石窟藝術史,繼甘肅敦煌之後第二個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大足石刻石窟最具有特色的五處是北山、寶頂山、南山、石門山、石篆(zhuan)山。我們今天將要參觀遊覽的就是將要到達的寶頂山石刻中的大佛灣造像羣了,它位於聖壽寺左下一個形似馬蹄的山灣,崖面長約500米,高8~25米。造像刻於東、南、北三面崖壁上,其內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終之以柳本尊正覺成佛。小楊看到我們的目的地是越來越近了。

遊客朋友們,時間過得真快!現在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父母恩重經變相,它共有三層:上層爲七佛像,中層用連環畫的形式表現了父母養育子女的艱辛過程,下層爲阿鼻地獄。我們現在看到的第二層內容以中間這對夫婦“投佛祈求嗣息”拉開序幕,左面和右面各展開五組雕像。相信前面的奇蹟讓大家心情激動,那參觀完這幅造像,相信大家對父母的恩情體會就越深。現在我們一起來觀賞右邊的第一組:臨產受苦恩。大家看到一位孕婦被侍女攙扶着,用手撫着肚子,表示肚子很疼,快要生了。在她的身下蹲着一位接生婆,正扎衣捲袖準備接生。旁邊還有一位端公手執令牌,爲產婦驅邪。大家看完這組應該感觸很多:母親生孩子的確不容易啊!我們再來看左邊的最後一組:遠行憶思念。千辛萬苦之後,兒子終於長大成人了。長大的兒子正意氣風發地揹着袋,扛着傘,準備告別父母外出奔前程。年邁的老父母依依難捨,他們拄着柺杖,相互攙扶着跟在兒子後面送了一程又一城。還是老頭子顯得要稍微理智一點,他正用手悄悄地去碰老伴:唉,老伴,差不多了,天色不早了,兒子的前程要緊,咱們是不是該回去了。老伴扭過頭來,滿臉不服氣的樣子,搗了老頭子一肘子:“你懂什麼,兒子不是你生的,你就是不知道心疼。”造像下面的碑文寫道:恐倚門庭外,歸來莫太遲。這是在告誡兒女不要久久不回,免得媽媽依門盼望。大家看到這裏是不是不禁想起了孟郊的《遊子吟》。相信各位遊客朋友們外出旅遊,家中的親人也正在時時刻刻的惦記着你們。好了,小楊剛纔已經給大家講解了一些,還有一些就留給各位細細地去體會吧!

大足石刻導遊詞 篇三

北山摩崖造像位於四川省大足縣城西北2公里處。北山摩崖造像,爲唐末昌州刺史、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揮韋君靖開鑿於唐景福元年 (892),後經五代至南宋紹興年間,歷時 250餘年,位於大足縣城之北而得名,始刻於唐末,至南宋結束,以北山佛灣爲中心,遍及其四周的觀音坡、營盤坡、佛耳巖、北塔寺共五處,爲中國晚期石窟重要代表作之一,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務院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山摩崖造像近萬尊,主要爲世俗祈佛出資雕刻。造像題材51種,以佛教密宗爲主,約佔總數的二分之一以上。其次有三階教、淨土宗等。這些造像題材都是在當時民間極爲流行的,是佛教世俗化的產物,異於中國前期石窟。北山造像以雕刻細膩、藝精技絕、精美典雅而著稱於世,展示了公元9世紀末至12世紀中頁(晚 唐、五代、兩宋)中國民間佛教信仰及石窟藝術風格的發展、變化。

佛灣形若新月,巖高4至7米,長約500米,龕窟相連,共編了290個窟號。其中有記載北山造像由來的“韋君靖碑”,宋刻的二十二章“古文孝經碑”,蔡京書寫的“趙懿簡公神道碑”等碑碣六通;題記和造像記55則;經幢8座;陰刻“文殊師利問病圖”一幅;石刻造像共254龕窟。

佛灣分爲南北兩段。南段多爲晚唐、五代時期的作品;北段則多爲兩宋時期的作品。晚唐時期的造像作品,端莊豐滿,氣質渾厚,線條簡樸、流暢;五代的作品,精巧玲瓏,多姿多彩;兩宋的石窟作品,人物個性鮮明,衣着華麗,民族形式已日臻成熟。136號轉輪經藏窟,造像體態端莊優美,比例勻稱,人物各具性格。高坐在威猛的青獅背上的文殊菩薩,顯得精力充沛而又略帶有自負的神情;具有東方女性美特徵的普賢菩薩,趺坐在大象的背上,溫柔慈祥、典雅嫺靜。125號窟享有“北山石刻之冠”的盛名,其“數珠手觀音”,表情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打破了人、神的界限,給人以極深的印象。

韋君靖碑在北山的佛灣,碑文記載有晚唐社會的情況、韋君靖建寨和雕像的原因等內容,是考證北山石刻的重要資料。古文孝經碑,在北山的佛灣,共有六幅。《孝經》分爲古文和今文兩種。因爲今文經容易見到,古文經已經失傳,故而佛灣的古文孝經碑上的文字資料就顯得更加珍貴。

多寶塔又名“北塔”,在北山的白塔寺前,建於南宋的紹興年間(1131~1162年),明清時期都曾對塔進行過修葺。塔是磚砌的八角十三級空心密檐式,高30多米,內有七層,通道置於塔心,拾級而登至塔頂,大足城鄉的景色盡收眼底。塔的內外壁嵌有宋代的雕刻一百多幅。北塔與北山的石刻有密切的關係。

大足石刻導遊詞 篇四

歡迎大家來到大足石刻。大足石刻始建於唐永徽元年(650年),歷經五代,盛於兩宋,餘緒延至明、清,是中國晚期石藝術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現公佈爲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餘身,銘文10萬餘字。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大足石刻於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作爲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寶頂山摩崖造像位於大足縣城東北15千米處,由宋代高僧趙智鳳於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間(1174年—1252年),歷時70餘年,以大佛灣、小佛灣爲中心,有總體構思組織開鑿而成,是一處造像逾萬尊、在石窟中罕見的完備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寶頂山摩崖造像的表現形式在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萬餘尊造像題材不重複,龕窟間既有教義上的內在聯繫,又有形式上的相互銜接,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內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終之以柳本尊正覺成佛,有教有理,有行有果,系統完備而有特色。

寶頂山摩崖造像以能懾服人心爲其創作原則,藉以激發教衆對佛法的虔誠。造像、裝飾、佈局、排水、採光、支撐、透視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千手觀音1007隻手屈伸離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釋迦涅槃像全長31米,給人以藏而不露之美感,這是中國山水畫於有限中見無限這一傳統美學思想的成功運用。九龍浴太子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於崖壁上方刻九龍,導泉水至中央龍口而出,讓涓涓清泉長年不斷地衝洗釋迦太子,給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機,堪稱因地制宜的典範。

嘿,說到這,相信大家一定會問爲什麼千手觀音不是整一千隻手,而是多出了7隻手?其實是這樣的,一千在佛家的世界觀裏,是一個單位整數,整數代表完整、圓滿。既然世界已經完全爲善,自然也就分不出善惡,世界上沒有了缺陷和苦難,那麼千手觀音救苦救難又當從何談起呢?那麼再來說說這個7,佛經上講,佛祖釋迦牟尼從兜率天乘白象,降神母胎。父名白淨,母曰摩耶,處胎滿十月而生,生未至地,帝矽奉接,地神化花以承其足,四方各行滿足七步。他向東南西北各走七步不正是人與天的劃分,缺憾與圓滿的距離嗎?千手觀音大慈大悲,普度衆生,正式爲了引領世人脫離娑婆世界的苦海,超越這“七步之遙”,達到覺行圓滿的彼岸世界。這1007隻手正是大足石刻的工匠們對佛經的深刻理解。

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五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各位來到大足石刻,這天將有我帶領大家遊覽大足石刻。首先做一個自我介紹,我姓溫,大家能夠叫我溫導,也能夠親切一點二直接叫我小溫,其次女人,我對各位來到這兒表示歡迎,並預祝各位旅途愉快。

大足石刻是我們重慶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現存唐宋摩巖造像6萬餘尊,與敦煌、雲崗、龍門、麥積山四大著名石刻不公保存冠好,藝術精湛,而且到達了中國石刻藝術的巔峯。

我們正在往著名的寶頂山走去,讓我們去一睹觀寶頂山的風采。大家快看,前面就是有名的——千手觀音。千手觀音的1007隻手屈伸離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千手觀音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大家想聽嗎?

古時妙莊玉有三們漂亮的色主,長女妙金,二女妙銀,最小的叫妙善,她從小虔誠信佛,出家當尼姑,妙莊王一怒之下,拆廟宇,趕和尚。驚動了天神?長了五個大膿瘡,醫生說要治此病需親生骨肉的一手一眼配藥才能治好,妙善知後,毅然獻出一手一眼,治好了妙莊王的病,如來佛深爲感動,賜她千手千眼。

下面,我們再看看另外一組。這些石刻合起來叫《父母恩重經變相》。它把父母養育兒女的過程,從懷孕、臨產、哺乳到兒女長大成人、婚嫁、離別……分別用十一組雕像來表現,每一組表示一個主題,石刻把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都刻畫得十分生動、形象、具體、細膩,並都有文字說明,彷彿在欣賞一幅幅古連環圖畫,大家有這樣的感覺嗎?哈哈。

此外,裏面還有的故事很有教育,如:《牧牛道場》、《九龍浴太子》……你們看後必須空受益匪淺!

我帶領大家的參觀到此結束,請大家自由參觀,注意保護文物和持續環境衛生喲!

大足石刻導遊詞介紹 篇六

遊客朋友們:

你們好!歡迎來到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旅遊觀光。我是今天的導遊員XX,下面就由我和大家一同去親近大足石刻吧!

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縣境內,距主城區220公里,大足縣取大豐大足之意而得名。是中國石刻藝術之鄉。有俗話說,北敦煌,南大足。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所有石刻藝術的總稱,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創於初唐,盛於兩宋,延續至明清。是集“佛,儒,道”三教之大成。以大量民族化,生活化的實物和文字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民間疾苦,倫理道德,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國乃至世界石窟藝術的豐碑。

我們現在所在的寶頂山石刻更是石刻中的精品之作。它始建於南宋淳熙6年,由一代大師趙智鳳主持修建。趙大師5歲出家,十六歲往四川學習密宗大法,三年後學成回家,爲了能將深奧難懂的佛經教義宣傳下去,於是主持修建了寶頂山石刻,歷時七十年,終於完成。寶頂山石刻是一座造像近萬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寶頂山以大佛灣爲核心,並且石刻造像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保存最完好。通過養雞,牧牛這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來表現深奧的佛經教義,讓佛祖菩薩走下神壇,走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無論是它別具一格的表現形式,還是它的思想內容,還是工程設計以及雕刻技法,都將大足石刻推向及至,所以後人有上朝娥眉,下朝寶頂一說。

大家請看這就是以問法爲主題的圓覺洞。大家請看這尊雄獅,張開大口,它象徵着佛祖說法猶如獅子大吼,威震四方,讓衆生豁然開朗。圓覺洞高六米寬九米深十二米。是大佛灣最大的洞窟造像。分列兩旁的是文殊,普賢等十二位修行圓滿的菩薩。在我們正前方的是三身佛,從左到右依次爲報身佛,法身佛,應身佛。這個洞窟表達的意思是這十二位菩薩在修行成佛之前,遇到了很多的問題正輪流跪在佛祖前面求教。就如我們現在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係一樣。

圓覺洞有三絕。一絕就是在採光上,大家請看這個天窗,光從這裏射進來,正好照在問法的這尊菩薩身上,一下子就突出了主題。

二絕是洞內的排水系統,每當下過大雨,就可以聽見丁冬丁冬的聲音,但您也只能“只聞其身,不見其形”,爲什麼呢?大家請往我指的方向看去,這裏刻着一條長龍,龍身就是排水的管道,雨水流出龍頭,滴到下面這個老僧鉢盂中,再流過老僧的手臂,最後通過腳下的暗道,排出洞外,大家是不是都在感慨真是巧奪天工呢?先別忙感慨了。大家請再仔細的看看兩邊菩薩的衣着是不是十分的華麗?您看啊,身上的袈裟柔和的舒展開來,行雲流水一般的搭在了座臺上,就有如一陣微風吹過一樣。幾乎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這就是第三絕。

說完了三絕,我再給大家講講更爲難能可貴的地方,圓覺洞並非天然洞穴,在沒有使用炸藥的情況下全靠雕刻家們鑿出這個洞,而裏面的菩薩也並非在外面雕刻好再搬進去的,都是直接在裏面雕刻完成,這就足以體現古代藝術家們高超的技術。

好了,對圓覺洞的講解就到這裏如果您還意猶未盡,那現在有十分鐘的自己參觀時間,一會兒我們就在這裏集合前往我們下一個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