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多篇

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多篇

【思想宣傳範文】一

道路關乎黨的命脈、國家前途與民族命運。堅定道路自信,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只有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往哪兒去,很多問題才能看得深、把得準。這一論述爲我們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審視、理解並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提供了基本遵循,對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1、回看走過的路:道路自信源於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由衰到盛的歷史進程

1840年,英國侵略者在鴉片戰爭中用洋槍大炮擊碎了清政府“天朝上國”的迷夢。之後,封建統治日益腐化衰敗、西方列強大肆入侵,中國迅速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已是積貧積弱之國,隨時都有亡國亡族的危險。面對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無數仁人志士奮起尋求救國救民、振興中華的道路,但無論是洋務運動、戊戌變法還是辛亥革命,都以失敗告終;無論是實施實業救國、改良主義,還是推行君主立憲、民主共和,都無法救中國於水火之中。歷史與時代呼喚着新的理論武器與社會力量引領中國贏得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

彼時的中國各種思潮競相涌現,無政府主義、基爾特社會主義等,與馬克思主義同臺共競。十月革命的勝利,吸引人們將目光與期望投向馬克思主義,一大批先進知識分子開始如飢似渴地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成爲馬克思主義的忠實信仰者,推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爲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思想和組織基礎。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夠在中華大地生根開花而沒有同中華傳統文化互相排斥,除了其本身的科學性以外,也源於二者在革命精神、社會理想、價值觀念、目標追求上的高度契合。這使得中國共產黨人能夠成功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華傳統文化結合起來,以堅定的理論自覺與文化自信開啓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

毛澤東同志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首次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命題,要求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中國國情、中國文化結合起來,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的革命鬥爭。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飛躍——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實現了國家獨立與民族解放,真正站了起來。面對改革開放後新的歷史條件,鄧小平同志作出要“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明確要求,指明瞭改革開放新時期黨和人民的前進方向,成爲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標誌,開啓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徵程。正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面偉大旗幟的指引下,我國經濟發展突飛猛進、社會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跨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總結歷史經驗,不斷艱辛探索,終於找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這條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在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實踐中得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近70年的持續探索中得來的,是在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97年的實踐中得來的,是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得來的,是對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傳承發展中得來的,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寶貴成果。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

2、比較別人的路:道路自信基於同其他國家發展歷程的鮮明對比

衆所周知,世界上本不存在適合所有國家、所有民族以及所有發展階段的一成不變的制度,只有符合本國發展進程中形成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以及現階段國情實際的制度纔是最好的制度。一些西方學者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社會主義性質和實踐成就,或是認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走不通,這些論調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面前不攻自破。

西方在批判我國的發展道路之時,不妨先看看自身的發展困境。僅就經濟方面而言,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起源於資本主義國家,對全球經濟造成了嚴重的衝擊和影響。這場金融危機的最根本原因,就在於馬克思所揭示的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無法從資本主義制度內部加以解決,正是這一基本矛盾使得社會主義最終取代資本主義成爲必然。

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們不爲邪路所惑、不爲老路所蔽,團結一心、直面困難,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着力推進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健康發展,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可以自信地宣告:“中國號”巨輪正在中國共產黨的引領下,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破浪前行,駛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彼岸。

3、遠眺前行的路:堅定不移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道路問題是關係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只有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確定之後,理論、制度和文化的構建、發展與創新纔能有所依附、有所遵循。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必須不斷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不移地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明天。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我們進一步堅定道路自信的理論依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導我們進行新的偉大實踐的行動指南。堅定道路自信,就必須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事業。

堅定道路自信才能不斷取得新的成就。看一個國家的道路通不通、理論對不對、制度行不行、文化好不好,最終必然要落腳到發展成就上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取得的重大成就再一次有力地證明:基於我國的歷史與現實,我們的理論是正確的、制度是可行的、文化是先進的、道路是光明的,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下去、發展下去。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爲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意味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不斷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之後,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對我們在新時代取得新成就、實現新作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爲此,我們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引,着眼事業發展、着手羣衆關切,不斷推動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在發展中不斷堅定道路自信。

【思想宣傳範文】二

馬克思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是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創始人,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締造者和國際共產主義的開創者,是近代以來最偉大的思想家。兩個世紀過去了,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但馬克思的學說依然閃爍着耀眼的真理光芒。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5月4日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這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誓做馬克思主義的忠誠信奉者、堅定實踐者的宣言書,也是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動員令和思想指南。

1.在新時代堅持學習、實踐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以下簡稱《講話》)中指出,“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博大精深、常學常新。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仍然要學習馬克思,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學習馬克思,包括學習他的偉大人格、歷史功績、崇高精神、光輝思想,而馬克思給我們留下的最有價值的精神財富,就是馬克思的科學理論,所以,學習馬克思,最根本的就是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歷史和實踐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人是靠學習馬克思主義走到今天的,也要靠學習馬克思主義走向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從“科學的理論”“人民的理論”“實踐的理論”“不斷髮展的開放的理論”四個方面闡述了馬克思主義。這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認識的新概括,闡明瞭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性質和特徵,揭示了馬克思主義發揮偉大歷史作用的內在根據。馬克思主義照亮了人類探索歷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也指引着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開創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在新時代要繼續沿着這條道路前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必須更加自覺、更加刻苦地學習馬克思主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論的生命力在於不斷創新,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髮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神聖職責”。我們所說的“學習馬克思”“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包括髮展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學習馬克思主義,要按照《講話》的要求,把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髮展當作自己的神聖職責,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用鮮活豐富的當代中國實踐來推動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實現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良性互動,在這種統一和互動中不斷開闢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

2.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

1945年黨的七大在確立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的同時,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原則。這一原則高度概括地回答了我們黨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緊緊圍繞“學習馬克思”“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從九個方面展開深入論述,闡釋了學習馬克思主義的這一基本原則。

其中,前兩個要點是總論。即“學習馬克思,就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思想”;“學習馬克思,就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於堅守人民立場的思想”。這兩點分別以“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人民立場”爲關鍵詞,闡明瞭馬克思主義作爲“科學的理論”的總體內容和作爲“人民的理論”的根本立場。人類社會歷史是由人民自己創造的,又是有其客觀規律的,因此,學習關於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思想和關於堅守人民立場的思想,並且將這兩方面統一起來,就從總體上掌握了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就可以運用馬克思主義這一強大思想武器去認識世界、改造世界。

其他七個要點是分論。每一條論述各有其理論方面和實踐方面的重點,分別闡述了:如何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思想,全面深化改革,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如何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於人民民主的思想,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如何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於文化建設的思想,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如何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建設的思想,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人民共同富裕;如何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思想,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如何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於世界歷史的思想,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於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思想,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以上每一條論述的理論方面,都講的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每一條論述的實踐方面,都講的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的重要內容。

這九個方面的論述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爲指導,又處處從中國具體實際出發,深刻體現了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原則。

3.讀經典、悟原理是學習馬克思主義的主要途徑

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原則,才能在學習中保持正確方向,纔不會犯理論脫離實際或實踐脫離科學理論的錯誤,纔不會犯教條主義或實用主義的錯誤。如何把這一原則貫穿到學習過程中去,把馬克思主義學精悟透用好?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予以深入闡述。他指出,共產黨人要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用經典涵養正氣、淬鍊思想、昇華境界、指導實踐。

第一,讀經典是悟原理的主要途徑。經典原著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誕生地,是經典作家親自對他們創立的科學理論做出的表達和闡述。讀經典原著,就是直接同經典作家交流,聆聽他們的教誨,按照作者寫作的原意去了解這些原理。由其他人寫作的第二手材料,包括教科書、通俗讀物、研究論文等,對於學習理解馬克思主義是必要的,有些優秀著作可以成爲讀原著的重要輔助材料。但同經典作家相比,其他作者對基本原理的理解,在準確性、深刻性上都難免存在差距,甚至會存在相互對立的解讀,因此第二手的材料不能代替原著作爲理解基本原理的文本依據。

習近平總書記曾論述過多本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尤其是《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資本論》是馬克思傾畢生精力撰寫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理論鉅著。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着重強調了《資本論》的當代價值,批評了“《資本論》過時了”的錯誤觀點。在《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又指出,1867年問世的《資本論》是馬克思主義最厚重、最豐富的著作,被譽爲“工人階級的聖經”。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產黨宣言》深刻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深刻闡述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品格,深刻闡述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政治立場,深刻闡述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崇高理想,深刻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綱領,深刻闡述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國際主義精神,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理論寶庫。中國共產黨是《共產黨宣言》精神的忠實傳人。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學好用好《共產黨宣言》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

第二,悟原理是讀經典的根本目的。馬克思主義科學思想體系是由一系列基本原理構成的。我們讀書不是爲了照搬書中的具體結論或知識性材料,而是爲了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運用它們來解決實際問題。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指導中國實踐是我們的看家本領,不瞭解、不熟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就不可能真正瞭解和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我們應該學習掌握哪些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作出闡述。2013年12月,他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闡述瞭如何學習、運用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基本矛盾、物質生產是社會生活的基礎、人民羣衆是歷史創造者等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更好認識國情,更好認識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勢,更好認識歷史發展規律,更加能動地推進各項工作。201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時,他又論述了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係、事物矛盾運動、認識和實踐的辯證關係等基本原理,闡明瞭如何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能力,努力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展基本問題的本領。2015年11月,他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強調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爲了更好指導我國經濟發展實踐,既要堅持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更要同我國經濟發展實際相結合,不斷形成新的理論成果,開拓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在《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應該堅持和運用的“馬克思主義所闡述的一般原理”做出概括性論述:“我們要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關於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關於人類社會發展的自然性、歷史性及其相關規律,關於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發展的規律,關於認識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等原理,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羣衆觀、階級觀、發展觀、矛盾觀,真正把馬克思主義這個看家本領學精悟透用好。”這些論述既明確了一系列最基本的原理,又具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爲我們聯繫當代中國實際學習馬克思主義指明瞭方向。

【思想宣傳範文】三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加強和改進新聞輿論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創見的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科學回答了新聞工作長遠發展的一系列根本性、戰略性問題,深刻回答了新形勢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重大意義、職責使命、基本遵循、工作方法、工作重點和隊伍建設等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這些重要論述,構成了一個體系完整、邏輯嚴密、科學系統的有機整體,是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繼承和發展,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新聞輿論領域的生動體現,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習近平新聞思想講義(2018年版)》對習近平新聞思想進行了全面深入闡釋,具有較強的政治性、權威性、針對性、實用性,是新時代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科學指南。

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黨的意識形態工作最前沿、最直接、最有影響力的陣地,直接服務於黨和國家的工作全局。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堅持將新聞輿論工作置於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來認識和把握,他強調,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黨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他關於新聞輿論工作“五個事關”的論述,系統闡明瞭新聞輿論工作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與長治久安的極端重要性,指出了新聞輿論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事關旗幟和道路,事關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事關順利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事關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

習近平總書記從多個方面對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使命進行了高屋建瓴的概括。他指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是: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接中外、溝通世界。這是對新聞輿論工作職責使命最集中、最鮮明的概括,既突出了政治方向,也概括了主要任務,體現了新時代對新聞輿論工作的新要求,指明瞭新時代新聞輿論工作的努力方向,即新聞輿論工作要爲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思想引領和輿論保障。這是對新聞輿論工作重大意義的進一步深化,是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對新聞輿論工作的必然要求,是黨和人民賦予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使命。

要承擔起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使命,新聞輿論工作就必須把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並在實踐層面形成一套完善的、與之匹配的支撐體系。具體來說,就是要在新聞輿論工作的方針原則、能力建設、工作重點、國際傳播、隊伍建設等方面形成支撐和保障。

在方針原則上,必須把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要牢牢堅持黨性原則,確保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要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自覺抵制西方資產階級新聞觀;要牢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所有工作都有利於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有利於推動改革發展,有利於增進全國各族人民團結,有利於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要牢牢堅持正面宣傳爲主,始終把團結穩定鼓勁作爲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基本原則和方針。

在能力建設上,要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要創新理念、內容、體裁、形式、方法、手段、業態、體制、機制,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要適應分衆化、差異化傳播趨勢,精準定位受衆,善於設置議題,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多聲部的主流輿論矩陣,加快構建輿論引導新格局;要推動融合發展,主動藉助新媒體傳播優勢,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體,佔領信息傳播制高點。要抓住時機、把握節奏、講究策略,追求時度效。

在工作重點上,要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爲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要牢牢掌握網上新聞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做強做大網上主流輿論。要不斷提高網絡綜合治理能力,建立起法律規範、行政監督、行業自律、技術保障、公衆監督、社會教育相結合的互聯網管理體系。

在國際傳播上,要堅定不移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樹立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塑造良好的國家形象。要加強對外話語體系建設,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要主動設置議題,發出中國聲音,增強國際話語權。要加快打造外宣旗艦媒體,積極利用海外社交媒體平臺,把中國的聲音傳得更快更遠。

在隊伍建設上,要加快培養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黨和人民放心的新聞輿論工作隊伍。宣傳思想部門要強起來,選好配強領導班子,把德才兼備、真正有“兩把刷子”的幹部選好、用好。

用習近平新聞思想來武裝新聞輿論工作隊伍、指導新聞輿論工作實踐,才能完成好黨和人民賦予新聞輿論工作的神聖使命。深刻理解習近平新聞思想的內在邏輯,可以使新聞輿論工作者在思想上提高防止西方資產階級新聞觀侵蝕的“免疫力”。西方資產階級新聞觀是建立在資本主義制度上的,是對資本主義經濟基礎的反映。表面上看,追求“獨立媒體”是與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相匹配的。實際上,在資本主義社會,資本對新聞媒體的控制無處不在,“政治正確”也一直是西方新聞輿論界的潛規則,西方新聞輿論界無不是以維護資本主義制度和西方主流意識形態爲“政治正確”的前提。而在我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黨代表着廣大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黨性與人民性是統一的。而且,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經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光明、正確的道路,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這既是習近平新聞思想的時代背景,也是新聞輿論工作者堅定“四個自信”的基石,沿着這條道路堅定地走下去,就一定能抵制住西方資產階級新聞觀的侵蝕,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新聞輿論工作的神聖職責。

【思想宣傳範文】四

十二條工作方法內涵豐富言簡意賅

《黨委會的工作方法》開門見山、語言樸實,運用了黨員幹部所熟悉的語言表達方式,既便於理解,也易於操作。十二條工作方法涵蓋了黨委會工作的各個方面:既有對黨委書記這個“班長”的要求,也有對黨委這個“班集體”的要求;既有對黨委班子成員相處藝術的要求,也有對黨委委員向羣衆學習的要求;既有對日常工作方法的要求,也有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要求。其內容主要涵蓋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強調黨委書記的重要作用。黨委書記職責重大,作用關鍵。黨的委員會有一二十個人,像軍隊的一個班,要把這個班帶好,的確不容易。黨委要完成自己的領導任務,就必須依靠黨委“一班人”,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毛澤東同志在這裏指出,黨委書記要善於當“班長”,要向自己的“一班人”作宣傳工作和組織工作,要把這“一班人”指揮好,“一班人”動作要整齊。“班長”要先做學生,再做先生,做到“不恥下問”。這充分體現了“班長”作爲“關鍵少數”的重要作用。

二是論述具體的工作方法。要“互通情報”,把問題擺到桌面上來,“班長”和委員還要能互相諒解,尋找彼此共同的語言。要學會“彈鋼琴”,十個指頭都動作,十個指頭的動作要有節奏,要互相配合。黨委要抓緊中心工作,又要圍繞中心工作而同時開展其他方面的工作。要“抓緊”,黨委對主要工作不但一定要“抓”,而且一定要“抓緊”。任何質量都表現爲一定的數量,沒有數量也就沒有質量,因此要胸中有“數”,對情況和問題一定要有基本的數量的分析。要“安民告示”,開會要事先通知,讓大家知道要討論什麼問題,解決什麼問題,並且早作準備。要“精兵簡政”,講話、演說、寫文章和寫決議案,都應當簡明扼要。

三是強化工作作風建設。搞好黨委會工作需要健康的黨風來保證。要注意團結那些和自己意見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注重團結黨外人士。不要嫌棄我們當中犯過很大錯誤的人,要準備和他們一道工作。要力戒驕傲,這對領導者是一個原則問題,也是保持團結的一個重要條件。要劃清兩種界限,即革命和反革命的界限,正確和錯誤、成績和缺點的界限,同時還要弄清它們中間什麼是主要的,什麼是次要的。

歷久彌新的時代價值

毛澤東同志《黨委會的工作方法》一文歷久彌新,對於各級黨委(黨組)領導班子成員特別是主要負責同志學習掌握科學的工作方法和領導藝術,學習掌握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確保黨始終成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仍然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第一,凡事都要講政治。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黨的政治建設,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黨委會的工作方法》全篇確實是在講工作方法,但聯繫當時特定的歷史背景來看,文章自始至終都在突出強調“講政治”這一重要思想。毛澤東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方針》中指出,“一個隊伍裏頭,人們的思想有正確的,也有錯誤的,經常是不整齊的”,“一個隊伍經常是不大整齊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齊,向左看齊,向右看齊,向中看齊,我們要向中央基準看齊,向大會基準看齊。”我們今天學習《黨委會的工作方法》,就要學習其中蘊含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要求,着力增強“四個意識”,特別是看齊意識,做到經常、主動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要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作爲黨的根本性建設,經常對標對錶,及時校準偏差,堅決糾正偏離和違背黨的政治方向的行爲。

第二,必須充分發揚黨內民主。書記是“一班之長”,當好“班長”,既要有堅強的政治定力,又要有一套科學的工作方法,更需要大力發揚黨內民主。《黨委會的工作方法》指出了民主集中制在黨委會決策中的極端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一把手的作用,強調“執行民主集中制,一把手以身作則很關鍵。要把一把手帶頭執行民主集中制作爲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推動各級一把手自覺堅持集體領導,帶頭髮揚黨內民主,嚴格按程序辦事、按規矩辦事,堅決反對和防止個人或少數人專斷。”學習《黨委會的工作方法》,就要自覺堅持民主集中制,不能一個人說了算、把“班長”變成“家長”,要在實際工作中擺正自己的位置,不搞“一言堂”。要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溝通思想,統一認識,統一行動,使整個班子形成堅強的領導集體。

第三,掌握科學的工作方法和領導藝術。毛澤東同志在《黨委會的工作方法》中指出黨委會在黨的事業中的極端重要性,並給黨員領導幹部提出了十二個具體的工作方法,這是我們今天需要認真學習的。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全面增強執政本領”作爲全面從嚴治黨的一項重要內容專門論述,強調“領導十三億多人的社會主義大國,我們黨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並從八個方面明確提出了全面增強執政本領的具體要求。無論是《黨委會的工作方法》中的十二個工作方法,還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的全面增強執政本領,都需要我們結合實際全面把握、深入體會。一方面,要注重學習,只有認認真真學、與時俱進學、持之以恆學,才能始終跟上時代進步的潮流,擔負起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另一方面,要注重實踐,要在實踐中大膽探索,勇於創新,用實踐來檢驗和改進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實踐中全面增強執政本領

【思想宣傳範文】五

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領導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新時代進一步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最重要的是堅持黨的領導,貫徹黨的基本路線,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確保改革始終沿正確方向不斷前進。

肯定改革成績,不走封閉僵化老路

科學評價改革歷史,有效應對否定改革的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必須旗幟鮮明地肯定改革成績,充分重視改革開放劃時代的偉大意義,爲全面深化改革、避免封閉僵化提供理論和現實依據。這一歷史意義首先體現在改革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新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本動力。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和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根本變化,迎來了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如果沒有1978年我們黨果斷決定實行改革開放,並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牢牢把握改革開放正確方向,就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大好局面,就可能面臨嚴重危機,就可能陷入像蘇聯、東歐國家那樣的亡黨亡國境地。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也就沒有中國的明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改革開放到了一個新的重要關頭,實現平衡充分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求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我們在改革開放上決不能有絲毫動搖,改革開放的旗幟必須繼續高高舉起,改革開放的成績必須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必須牢牢堅持。全黨要堅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辦法推進改革。

改革開放最主要的成果是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大動力和有力保障,新時代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必須全面深化改革。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歷史上一次偉大覺醒,孕育了新時期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它把黨和人民從僵化思維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以科學態度對待毛澤東思想,緊緊圍繞現代化建設中的實際問題創新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又一次偉大飛躍,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爲當代中國的一切發展進步提供了實現途徑、行動指南、制度保障和價值引領。實踐證明,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是我們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就在於實行了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中產生,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發展壯大,必須堅定不移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不懈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

改革開放過程中既有成績,也有問題,但改革開放中的矛盾只能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得到解決,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黨領導人民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爲了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用改革的辦法解決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的一系列問題,同時又產生了許多新的矛盾和問題,需要繼續通過改革的辦法加以解決。可以說,改革是由問題倒逼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經過經濟社會40年的快速發展,原有社會矛盾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解決,但改革開放越往縱深發展,發展中的問題和發展後的問題、一般矛盾和深層次矛盾、有待完成的任務和新提出的任務越交織疊加、錯綜複雜。應當看到,這些矛盾是前進道路上的矛盾,這些問題是發展過程中的問題,既要充分估計全面深化改革所遇到的障礙和阻力,又不能借此否定改革成績、歪曲改革實質,而要在正確把握問題性質的基礎上通過繼續深化改革加以解決。事實證明,改革開放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要破解發展面臨的各種難題,化解來自各方面的風險和挑戰,更好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除了深化改革開放,別無他途。

明確改革方向,不走改旗易幟邪路

改革開放是一場深刻革命,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其實質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而不是對社會主義制度改弦易張。必須堅持正確方向,推動改革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前進。我們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那就是不論怎麼改革、怎麼開放,我們都始終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世界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不實行改革開放死路一條,搞否定社會主義方向的“改革開放”也是死路一條。一些敵對勢力和別有用心的人在那裏搖旗吶喊、製造輿論、混淆視聽,把改革定義爲往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向改,否則就是不改革。對此,我們要洞若觀火,保持政治堅定性,明確政治定位,始終堅持將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既以四項基本原則保證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又通過改革開放賦予四項基本原則新的時代內涵,排除各種干擾,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

黨在改革開放時期制定的政策、創立的理論、取得的成績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是對改革開放前艱辛探索的繼承和發展,只有正確理解和把握改革開放前後不同歷史時期的相互關係,才能更加清楚地判定改革性質、明確改革方向。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有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後兩個歷史時期,雖然這兩個歷史時期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指導、方針政策、實際工作上有很大差別,但兩者決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對立的,本質上都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應當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正確看待兩者關係,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更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改革開放前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爲改革開放後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積累了條件,改革開放後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是對前一個時期的堅持、改革、發展,兩者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共同構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爲實現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而不懈探索的完整歷程。

改革開放是立足中國實際的內生演進,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進一步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應當從我國國情出發、從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出發,有領導有步驟推進改革,不求轟動效應,不做表面文章,始終堅持正確的改革方向。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一個國家選擇什麼樣的社會制度和治理模式,是由這個國家的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決定的,是由這個國家的人民決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在我國曆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需要繼續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完善和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但改什麼、怎麼改,必須牢牢立足中國實際和發展需要,有些不能改的,再過多長時間也是不改,不能把西方的理論、觀點生搬硬套在自己身上。我們願意借鑑人類一切文明成果,但不會照抄照搬任何國家的發展模式。“橘生淮南則爲橘,生於淮北則爲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如果不顧國情照抄照搬別人的制度模式,就會畫虎不成反類犬,不僅不能解決任何實際問題,而且還會因水土不服造成嚴重後果。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將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的領導是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不斷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也是新時代順利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證。實踐已經充分證明並將繼續證明,黨的領導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也是應對和戰勝改革道路上各種風險和挑戰的必然要求。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民族復興必然是空想。在當代中國,黨是領導一切的最高政治力量,沒有任何力量能夠動搖和替代黨的領導核心地位。能否有效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永葆黨的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鬥力是全面深化改革能否順利推進的決定性因素。要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落到實處,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以黨的政治建設爲統領,增強全黨特別是領導幹部理想信念的堅定性,完善黨內製度體系特別是民主集中制,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加強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從而進一步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羣衆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確保黨能夠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爲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爲中流砥柱,充分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確保改革取得成功。

爲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人建黨時的初心,也是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初心。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將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進,就是要繼續通過發展社會生產力,努力實現平衡充分發展,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改革開放40年,我國有7億多人口擺脫貧困,13億多人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大幅度提升,用幾十年時間完成了其他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發展歷程。但我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項人均指標在全球排名仍然比較落後,要使全體中國人民都過上美好生活,需要繼續將改革推向深入。新時代繼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既要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又要準確把握社會主要矛盾發生的歷史性轉變,充分關注人民日益廣泛的美好生活需要,着力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從人民羣衆關心的事情做起,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朝着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

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銳意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不斷擴大開放,成就舉世矚目。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改革取得的實踐和理論成果,能夠幫助我們更好面對和解決前進中的問題,但不能成爲我們驕傲自滿的理由,更不能成爲我們繼續前進的包袱。改革開放事業越前進,新情況新問題就會越多,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就會越多。解決這些發展面臨的難題,不深化改革不行,改革方向錯了也不行,必須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大勇氣和智慧將改革開放推向前進。

標籤:多篇 堅定 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