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黃河導遊詞精品多篇

黃河導遊詞精品多篇

黃河導遊詞 篇一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它不僅僅是一條大河———黃河,而且與黃土地,黃帝,黃皮膚以及傳說中的“幾”字形中國龍構成了中華民族形象的表徵,因此,人們把這條流經神州大地心臟地區的濁流昇華爲“聖河”。從左河水“雪原雷動下天龍,一路狂濤幾縱橫。裂壁吞沙驚大地,興雲致雨嘯蒼穹。”的詩句中,可以領略到黃河猶如中華民族那種氣勢磅礴,幾經曲折縱橫,經久不息、勇往直前的偉大氣魄與生命力。《漢書·溝洫志》就把黃河尊爲百川之首:“中國川源以百數,莫著於四瀆,而黃河爲宗。”

黃河,中國第二大河,全長5464公里,偉大的母親河。“覽百川之弘壯,莫尚美黃河。發崑崙之峻極,出積山之嵯峨”(晉成公《綬大河賦》)。在她的哺育滋潤下,炎黃子孫得以繁衍生息,華夏文化得以起源發展。黃河,一直被當作偉大中華民族的象徵而聞名於世。據此,在黃河風景名勝區中心景區的五龍峯山腰建起了一座象徵黃河哺育中華民族的漢白玉“哺育”塑像。在駱駝嶺上,還建有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巨塑。他既是中華五千年科學文明進步的象徵,也是中華民族不畏艱險英雄主義精神的體現。黃河在這裏闊瀉出山,平注中原,其中下游的地理分界線也就在附近的桃花峪,山下河面可達七八里寬,居山巔而瞰大河,上游河牀狹窄深邃,如絲如線;下游河牀闊沙浩渺,濁浪深沉。其雄渾的氣勢,壯觀的激流,讓人不僅感嘆“黃河之水天上來”,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黃河風景名勝區內,名勝迭出,引人入勝,儼然是黃河燦爛文化歷史的縮影。唐代著名八景之一的昭成寺所在地桃花峪;距今數千年的秦王仰韶文化遺址;明清時代就已聞名遐邇的黃河古渡、鴻溝暮雲、隋堤煙柳、嶽山聳翠等等都分部在風景區內或其周圍。在漢霸二王城景區,有舉世聞名的廣武古戰場,漢霸二王城和楚漢中分天下的“鴻溝”。屹立於點軍臺上的“戰馬嘶鳴”鑄鐵塑像無疑啓示着人們重溫歷史篇章,吸取歷史的營養。

黃河導遊詞 篇二

石林景區有八個溝之多,是在地殼強烈的擡升之下,黃河河谷形成深切峽谷,使溝谷不斷變寬,局部輕弱層在水及重力作用下迅速下切,沿溝谷兩側形成大量的石峯、石柱,同時又受到風蝕作用的改造,在崖壁上形成了許多如窗櫺的構造,在水蝕、風蝕的強烈作用下形成了現在獨特的景觀。黃河石林規模宏大,景色優美。整個石林景區千峯競奇、峽谷蜿蜒、陡崖凌空,各種各樣的石峯風格神奇獨特,造型逼真、活現。遠看羣峯如波濤奔涌,近看其形似生動雕塑,漫步景區曲徑通幽,如入迷宮。

專家考察評估認定:黃河石林堪稱中華自然奇觀,極具旅遊開發價值。已開發的飲馬溝大峽谷內有雄獅當關、獵鷹回首、大象吸水、千帆競發、西天取經、月下情侶、屈原問天等衆多景點,形神兼備,栩栩如生。

景泰黃河石林位於白銀市景泰縣東南部,與中泉鄉龍灣村毗鄰。這裏羣山環抱,環境幽靜,空氣清新,風景秀麗。以古石林羣最富特色,規模宏大,佔地約10平方公里。石林由桔黃色砂礫岩構成,高度80-100米,最高處達200餘米。景區內峽谷蜿蜒,峯林聳立,絕壁凌空,氣勢磅礴,自然造型多姿傳神,以奇、雄、險、古、野、幽見長。景區內石林景觀與黃河曲流山水相依,靜中有動。龍灣綠洲與壩灘戈壁,兩種生態,一河之隔,對比強烈,綿延沙丘與河心洲遙遙相望。黃河九曲,龍灣多嬌。徜徉景區,色彩、形態、險易、曲直、明幽、古新等多有變化,頗具天然大園林神韻。景區內有自然景點多處,各具特色。

談到石林,人們往往想到的是雲南的石林和關於“阿詩瑪·阿黑”的美麗傳說。在甘肅省景泰縣,有一個與雲南石林比肩而立、雙峯並峙的景泰黃河石林。

黃河石林是亙古曠世的獨特地貌奇觀,是籠罩在濃郁夢幻色彩中超越時空的造物傑作,是風格迥異的高品位自然景色優越組合。在這個神奇的世界裏,挺拔偉岸、牽人心魄的峽谷石林與迤邐綿延、蕩氣迴腸的黃河曲流山水相依,動靜結合,剛柔互濟;古樸潤澤的龍灣綠洲與疏放幹亢的壩灘戈壁隔河而望,兩種生態對比鮮明,反差強烈。景區集中展現了純天然、大構造、多層次、緊界面的優越組合,浸透着濃厚的原始古韻,令人歎爲觀止,流連忘返。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國內地質、旅遊專家多次考察後認定,黃河石林集中國地質地貌之大成,國內罕見,西北獨有,堪稱“中華自然奇觀”,有望成爲全省、全國又一知名旅遊景區。

第一次看到黃河石林,便被它那氣象萬千、雄渾壯觀的景象所震撼。黃河石林與國內其它知名景區相比,以古、奇、雄、險、野、幽見長,充分體現了粗獷、雄渾、樸拙、厚重的西部特色,使遊客在迴歸自然、領略奇異風光的同時,陶冶性情,修養身心。徜徉於黃河石林景區,但見長河抱日,峨峯接雲,石林聳奇,危崖橫斷,河映崇山,曲流迴旋,平疇十里,小村安臥,老屋舊椽,新灘故道,濃蔭鋪地,綠蔽河灣,繁棗滿枝,瓜果溢香,水車唱晚,浪遏皮筏,真乃世外桃源。若沒天橋古道拾級登上南山之巔,則峯林、曲流、綠洲、戈壁盡收眼底,讓人心曠神怡。而滄桑之變中不曾嬗變的原始力量,峽谷間透出的窮靈,陽光裏蕩溢的繁麗,又教人於感悟時慧眼頓開。至於觀音崖的兇險,老龍溝的深邃,盤龍洞的神奇,清涼寺的幽寂,還有環村十溝的撲朔迷離和峽谷內景象萬千、古韻猶存的石林峯柱的磅礴氣勢,以及整個34平方公里景區內,山的夢幻、河的靈秀,綠洲的靜諡,戈壁的逍遙,不僅令人在沉思遐想中忘卻煩憂,超脫塵俗,更能引人向上,催人奮進。

悠久歷史的時空,造化神奇的偉力,撼動山川骨架發育成千姿百態的藝術造型。自然的神工,啓迪了人們的智慧,觸發了人們的靈感。繁衍生息在這片神奇土地上的人們,用自己的智慧和純樸善良的思想感情,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積澱了景區深厚的文化底蘊。景區內“觀音打座”、“屈原問天”、“木蘭還鄉”、“大象吸水”、“月下情侶”、“神女望月”、“金龍一線天”等擎天拄地、形態萬千、鬼斧神工的石柱石筍石林,都有一個個美麗神奇的傳說。這些傳說,猶如當地的釀酒、果品一樣,散發着原本濃郁的醇香,能使人們普遍感受到它的甘甜。

黃河導遊詞 篇三

中山橋位於濱河路中段北側,是蘭州歷史悠久的古橋,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中山橋的前身始於明洪武5年(公元1372年),宋國公馮勝在蘭州城西七裏處建的浮橋;至明洪武9年(1376年),衛國公鄧愈移浮橋至城西10裏處,稱“鎮遠橋”;明洪武18年(1385年),蘭州衛指揮楊廉將浮橋移至今日位置,至今遺存重10噸,長5.8米的鑄鐵橋柱“將軍柱”三根。

清光緒33年(1907年),清政府在蘭州道彭英甲的建議和甘肅總督升允的贊助下,動用國庫白銀30.669萬兩,由德國商泰來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國人滿寶本、德國人德羅作技術指導,建起了長達233.33米,寬7.5米的黃河第一座鐵橋,初名“蘭州黃河鐵橋”,1942年改爲“中山橋”。1954年,蘭州市人民政府整修加固了鐵橋,又增加了五座弧型鋼架拱樑,使鐵橋顯得堅固耐用,氣勢雄渾。

黃河導遊詞 篇四

各位遊客:

我們面前的雕塑,叫“黃河母親”。在全國,以雕塑形式表現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爲數不少,論風格和藝術表現力,這一尊可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作品由甘肅著名雕塑家何鄂女士創作,在全國首屆城市雕塑方案評比中獲得“優秀獎”。整個雕塑爲花崗岩質地,長6米,寬2.2米,高2.6米,總重量達40作噸,由北京雕塑廠於1986年4月30日製成。

作品用“母親”和“嬰兒”兩個形象,生動而深刻地揭示了主題:母親爺臥在波濤之上,左腿微微弓起,面含微笑,神態慈祥。凝練的線條把母親秀髮的飄指、身材的曲美與波濤的起伏和諧地融爲一體,勾畫出黃河女神的風采。匍匐在母親胸前的裸身男嬰,天真爛漫,安然無憂,舉首憨笑,頑皮可愛。整個雕塑構圖洗練,寓意深刻:黃河源遠流長,生生不息,胸懷博大,她所養育的中華民族,生氣勃勃,天天向上,幸福安樂。母親身下的黃河造型刻着的水波紋和魚紋,來源於甘肅彩陶的古老圖案,既象徵着黃河文化,也隱喻了甘肅歷史文化的悠久。

雕塑前面還嵌着一塊石碑,是1994年8月全國青少年地學夏令營所設,碑文是:“獻給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母親”。

黃河導遊詞 篇五

黃河源位於青海的腹地。河源一爲扎曲,二爲約古宗列曲,三是卡日曲。扎曲一年之中大部分時間乾涸,而卡日曲最長是以五個泉眼開始的,流域面積也最大,在旱季也不幹涸,是黃河的正源。約古宗列曲,僅有一個泉眼,是一個東西長40公里,南北寬約60公里的橢圓形盆地,內有100多個小水泊,似繁星點點,又似晶瑩的粒粒珍珠。

星宿海,歷史上曾被用來表示整個黃河源頭地區,實際上可以說是黃河出山東行後第一個加油站。這個“海”是一個盆形溼地,東西長約30公里左右,南北的距離較短,僅幾公里至十幾公里之間。說是“海”並非到處有水,而是在盆地中相對更低窪的地方聚集有水,擁有衆多的大大小小水坑和水塘,多到用滿天星斗來比擬也不顯得過分。灌木有的長到一米高,魚類繁多,水鳥成羣,湖邊的草灘上還有黃羊、野驢不時出現。

約古宗列曲,僅有一個泉眼。這是黃河的源頭地區,旅遊者在這裏根本無法想象黃河之宗竟不是滔滔洪水,而是一股股細微的清泉和一片有許多砂礫野草的溫林荒灘。

我國人民比較明確地認識黃河及其源頭還是在唐代以後。因爲從唐代起,中原人民同邊疆少數民族間聯繫大大加強,特別是同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吐蕃之間的往來日益頻繁,而黃河源頭是古代通往西藏高原的交通大道。

貞觀十五年,文成公主嫁往西藏,吐蕃王松贊干布在黃河源頭親迎。公元八二一年,唐使劉元鼎出使吐蕃,還曾專門考察過黃河源頭。黃河發源於巴顏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河谷和雅拉達澤山下的約古宗列盆地,分南北二源。兩地海拔高程均在四千六百多米至四千八百多米之間,黃河源頭被國家列爲自然保護區。

黃河導遊詞 篇六

炎黃二帝塑像坐落在河南省鄭州市黃河南岸的向陽山(又名始祖山)上,該工程主體部分包括塑像、廣場、紀念壇三大部分,按中國傳統手法,佈置爲中軸線,軸與磁北交角爲北偏東22°。巨塑歷經二十年的籌劃和建設,公元2007年4月18日上午9時30分至10時30分,鄭州·中華炎黃二帝巨型塑像落成慶典在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內隆重舉行。

塑像高爲106米,由兩部分組成,上部頭胸部分系由鋼筋砼框架結構支撐外殼、外殼面採用條石雕砌,其下部以山體爲像身。巨塑以山爲體,使山人合一,渾然天成,融黃河、黃土、黃帝三者與一體,以體現與大地共生,與山川同在,與日月同輝,氣勢磅礴、雄渾、博大的藝術效果。黃帝雄才偉略,高瞻遠矚,是最早統一華夏的偉大政治家、軍事家,炎帝爲中國的農業神,構思的二帝像用花崗岩雕築而成,一個威武剛強、鳳目龍隼、氣宇軒昂,一個廣額純樸、智慧慈愛,他們包容了中華民族的崇高品質,體現了不屈不撓、勤勞勇敢和開拓前進的宏大氣概。

炎黃二帝廣場寬300米,長500米,從塑像前一直延伸到黃河老灘,總面積15萬平方米。廣場按地形分爲三級,在三級廣場上有一紀念壇。一級廣場中有一高6米的大鼎——炎黃鼎,二級廣場兩邊對稱放置鍾與鼓,各高5米,三級廣場壇道兩側分置鑄銅八鼎,各高4米,與炎黃鼎合成九鼎之數。古有夏鑄九鼎的記載:夏禹治水統一各部族之後,建立了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王朝——夏王朝。“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象徵九州”,以紀念九州的統一,因此九鼎就成了傳國的重器。在巨塑廣場設九鼎,其寓意是:象徵祖國領土完整,江山永固繁榮昌盛,永遠鼎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設九鼎也含有九州炎黃子孫共祗先祖之意。設鍾與鼓,喻鐘鼓長鳴,炎黃子孫戒驕戒躁,自強不息。

紀念壇是廣場上最主要的建築物,佔地面積爲90×90米——8100平方米,壇分三層,呈金字塔狀,頂層面積約570平方米。紀念壇是每年清明和中秋節時祭祖舉行大典的地方,屆時世界各洲炎黃子孫代表團在此舉行祭祖儀式並相互交流與合作,共謀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紀念壇內面積約有5000平方米,設功勳館、接待廳、學術報告廳、影視、信息網絡廳等,中廳內有56民族大團結浮雕和一長明火炬。象徵中華民族生生不息。

紀念壇兩側,廣場綠化帶中設計兩座紀念館——炎黃子孫姓氏源流館(又稱百姓先祖館)和炎黃子孫在海外館。此外,在廣場周圍興建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像100尊。

黃河導遊詞 篇七

尊敬的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一路辛苦啦!

首先,我代表我所在的旅行社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熱忱的歡迎。我是本次大家河南之旅的導遊員,這一路上,不僅有我給大家介紹我們河南各地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還有一位性格穩重的老大哥爲大家的安全出行保駕護航,那就是我身旁正在專心開車的李師傅了。他可是我們旅遊車隊的金牌司機!各位就儘管敞開心扉,迎接我們河南人民的熱情吧。在接下來幾天的行程當中,哪位對我或李師傅有意見或好的建議,隨時可以提出,我們會以更優質的服務來滿足大家的合理要求。最後,我預祝本次旅行能夠在各位的支持下圓滿結束。

現在我們的車已經行駛在連霍高速公路上了。一直向西,經過上街、鞏義、偃師,大約2個小時到洛陽市的孟津縣下高速就到了我們今天的旅遊目的地――洛陽黃河小浪底風景區。

說話間,我們已經進來到了鞏義境內。說到鞏義,就不得不提這裏的陵墓。大家是不是覺得很納悶,好好的提陵墓幹什麼?因爲啊,我國著名的北宋時期共有9位帝王,除了宋徽宗趙佶以外,其餘的8位皇帝都埋在鞏義,加上開國皇帝趙匡胤的父親的陵墓和宋徽宗的衣冠冢在內,就形成了大家通常所說的“八帝十陵”。除此以外,鞏義還葬有皇后陵20多座,名將功臣墓9座,皇子公主、親王夫人等皇室宗親陵墓上千座,在鞏義形成一個龐大的陵墓羣,成爲了當地一大旅遊特色。我們所熟知的名臣寇準、包青天包拯、楊家六郎楊延昭都長眠在這裏哪!

接下來,我把我們今天的目的地――古都洛陽給各位簡單地介紹一下。洛陽是中國著名的歷史名城,也是中國著名的八大古都之一。它像一顆輝燦爛的明珠閃爍在世界的東方。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洛陽則是這個搖籃的中心。從商周到隋唐時期,洛陽曾是聞名世界的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與歐洲、北非和亞洲各國有着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廣泛交流。中國傳統文化儒、佛、道的產生和發展與洛陽密切相關,中國四大發明與洛陽息息相聯。周易八卦在此發祥,老子在此著《道德經》,左思的《三都賦》曾經使“洛陽紙貴”、許慎作《說文解》、蔡倫改進造紙術、張衡發明地動儀、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司馬光修改《資治通鑑》等等。洛陽因居天下之中,易守難攻,所以,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衆多的王朝先後在此建都。洛陽素以“九朝古都”聞名中外。所謂“九朝”有兩種含義:一是指衆多的王朝。這一種說法不確切,在中國古代,講究陰陽之說,單數爲陽,“九”爲至尊,它是虛數,泛指最大、最多的意思。二是指九個王朝。這種說法又不符合歷史事實,究竟有多少個王朝建都洛陽呢?依據史實和專家考古發現,認爲有十三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洛陽從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算起,先後被作爲國都時間長達一千五六百年,是中國建都最早、歷時最長、朝代最多的古都。

洛陽豐厚的歷史文化爲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也給後人留下了不盡的思想財富和供人憑弔的遺蹟舊址。河南第一個被列爲世界文化遺產的洛陽龍門石窟是中國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又被國家旅遊局首批5A級景區;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寺院,被譽爲“釋源”、“祖庭”;北部邙山有東周以來諸皇陵形成的我國最大的古墓葬羣,出土了40餘萬件珍貴的文物,建成了目前全國第一座地下式的古墓博物館。而我們今天要去遊覽的黃河小浪底風景區,是河南省以黃河中下游水利樞紐工程、峽谷河流爲主要特色,體現黃河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的大型山嶽湖泊型風景區,是開展觀光、休閒、度假旅遊的最佳場所,它不僅是中國治黃史上的豐碑,也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最具有挑戰性的傑作。

好了朋友們,黃河小浪底風景區的停車場到了。請大家關好車窗,帶上自己的貴重物品隨我下車。我們在黃河小浪底風景區的遊覽時間是2個半小時,請大家記住我們的車牌號是豫A,希望2個半小時後各位準時在車上集合,不要遲到。

謝謝!

黃河導遊詞 篇八

蘭州是獨逐一個黃河穿城而過的省會都市。黃河穿城而過給蘭州帶來了無與倫比的旅遊資源,蘭州人民操作這一資源,因時制宜,建成了黃河風情線,以此爲龍頭和拳頭產物,大力大舉成長蘭州旅遊,取得了精采的結果,並極大地晉升了我市的對形狀象。

從旅遊文化上來說,絲路文化、黃河文化、習慣文化是蘭州旅遊的三大特色,但相對而言,黃河文化纔是蘭州最實際的旅遊資源。以是,充實操作黃河帶給我們得天獨厚的上風,打好“黃河牌”,唱好“特色戲”,做好“大文章”,才氣晉升蘭州旅遊的咀嚼和檔次。2000年,蘭州市委市當局提出建樹黃河風情線,這一假想的提出,爲蘭州的旅遊業理出了頭緒,找準了偏向。

2000年召開的蘭州市第十二屆人代會第五次集會會議通過了《關於黃河蘭州市區段百里風情旅遊籌劃建樹和打點整治的抉擇》,把風情線的建樹晉升到了法令高度。隨其後自世界各知名計劃部分的幾套計劃方案在市內一些媒體上刊出,向市民徵詢意見和提議,加強了市政工程的民主性和透明度,贏得了各界和洽評。最後,由西安構築科技大學都市籌劃計劃院和蘭州市籌劃土地打點局在多家籌劃方案的基本上,確定了“飛天錦帶串明珠”的籌劃,這條“錦帶”西起西固區西柳溝,東至城關區桑園峽,全長約38.4公里,南北均勻寬度600米。

三年來,黃河風情線在不絕地完美,綠化亮化工程、近水廣場、音樂噴泉、四序園、金城關旅遊文化街區、龍源、碑林、親程度臺、體育公園……一批已經建成和正在建樹中的辦法和景點使得風情線日益靚麗多姿,成爲具有蘭州特色和代表都市形象的重要符號,吸引着越來越多的中外旅客來蘭州參觀旅遊。

旅遊業是一個潛力很大的“向陽財富”,天下上經濟發家國度和地域,其旅遊業也都很發家。從客歲開始,我市爭創中國優越旅遊都市,現在已經通過了省旅遊局的初審,守候國度旅遊局的最後驗收。“創優”事變的開展,爲我市旅遊業帶來了新的契機,蘭州的旅遊業亙古未有地受到了各界的存眷和支持,當局主導型和旅遊財富名堂在蘭州已經起源形成。出格是本年市當局出臺的《蘭州市人民當局關於加速旅遊業成長的抉擇》,這個《抉擇》初次把我市旅遊業的成長納入了全市百姓經濟和社會成長的總體籌劃中,把旅遊業確定爲我市新的經濟增添點和優先成長的重點財富,這預示着蘭州旅遊業的成長以後要提速了。

迂腐的黃河,在蘭州旅遊業的成長中抖擻新姿;敏捷成長的蘭州旅遊業,爲處所經濟的成長注入了強勁的活力。人們有來由信託,蘭州的來日誥日更瑰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