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武漢重啓一週年相關報道 武漢解封一週年感想感悟(精彩多篇)

武漢重啓一週年相關報道 武漢解封一週年感想感悟(精彩多篇)

武漢重啓一週年觀看直播心得 篇一

人間四月,櫻花盛開。荊楚大地,春意在望。

翹首以盼,封城76天的武漢於4月8日零時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緊閉了兩個多月的城門重新敞開,人們踏上春天的列車外出務工。早些時候,滯留他鄉的武漢人也得以返漢。人員流動往來,九省通衢重現活力。

萬衆期待,沉睡多日的江城終於甦醒。封閉的小區有序開放,市內交通逐漸恢復,商場開門迎客,武漢伢“過早”也能吃上一碗想念已久的熱乾麪……昔日落寞冷清的大街小巷如今重見人間煙火。

1月23日,武漢封城,離漢通道關閉,這是爲了阻止新冠肺炎疫情向全國蔓延。如今,我國本土疫情傳播基本阻斷,武漢“解封”,14億中國人期盼已久的心願終於達成。其中滋味,各有體會。

封城後的76天,是武漢乃至全國關門戰“疫”的76天,是中國人民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的76天。這段時光寫滿了我們共有的經歷與情感,這一切構成了整個中華民族在抗“疫”時期的集體記憶。這些日子值得我們銘記與思考。

76天裏,武漢打了一場硬仗。疫情迅猛,武漢保衛戰全面打響。全民動員,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爲減少交叉感染,900多萬武漢人留守家中,用樂觀與堅韌對抗病毒。另一邊,爲救死扶傷,馳援隊伍從四面八方匯聚武漢,醫療物資從五湖四海捐向武漢,“火神山”“雷神山”火速建成,方艙醫院改變了“一牀難求”的局面。這場沒有硝煙的人民戰爭,體現了“衆人拾柴火焰高”的團結力量,展示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也彰顯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76天裏,武漢歷經生死。新冠肺炎疫情奪去了這座城市的"兩千多條鮮活生命。他們有的是患者,有的是醫生、護士,有的是警察,有的是社區工作者……每一個逝去的同胞背後,都有一個遭受重創的家庭。這是令人痛心的悲劇。剛過去的清明節,我們以國家之名祭奠,也要以史爲鑑前行。這樣才能告慰英靈,才能讓活着的人更好地活下去。

76天裏,武漢浴火重生。兩個多月間,經過武漢和全國人民的不懈努力與巨大付出,武漢主戰場的疫情經歷了暴發、緩和、遏制的變化,日新增確診病例曲線從上升轉爲下降,直至爲0,治癒出院人數逐漸增多,4月6日首次無新增死亡病例。疫情基本得到遏制,方艙醫院全部休艙,援漢醫療隊陸續撤退。這座曾遭受重創的城市正在舒展。這讓人們再次看到,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依水而生的它會如同奔騰不息的長江一般,生生不息。所有爲之奮戰的人都該被致敬、被銘記,是他們給我們乘風破浪的勇氣和走出黑夜的信心。

如今,武漢“解封”,生活與生產逐漸恢復,但這不是最終的勝利日。目前,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暴發疫情的風險仍然存在,全球疫情又在加速蔓延。我們不能鬆懈防疫,要在恢復經濟社會秩序的同時嚴防嚴控,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這個冬天太過漫長,這個春天來之不易。眼下盛開的櫻花正給武漢帶來春的氣息。願這座重生的城市如同櫻花之花語:充滿生命與希望,絢麗而幸福。

武漢重啓一週年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二

寒冬過後,春暖山河。隨着武漢“解封”、春季“重啓”,全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又走出了堅實一步。但應看到,當前仍處於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的關鍵階段,築牢人民羣衆生命安全的“防衛線”、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生產線”,呈現“雙線”合併、“兩戰”疊加的態勢,一點馬虎不得、一點鬆弛不得。

武漢在此刻重啓了,我們將更加與武漢緊緊相依,共同走過這段艱難之路,共同攻克難關,因爲同袍同命。“武漢重啓”是爲了更加清醒地戰鬥。只有防控一刻也不放鬆,纔有了這難得的“武漢重啓”。

“武漢重啓”開啓了戰疫新的起點,同時也點燃了勝利的希望。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此刻武漢解封,雖不是最終的勝利,但也讓我們看到了勝利的“曙光”,拉開了我們堅決要追求全勝的“序幕”。

“武漢重啓”開啓了奔向小康社會的衝刺階段,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黨和全國、全社會的目標,在脫貧攻堅的路上絕不可少“武漢伢”。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我們要以今天的“武漢重啓”爲新的開端,爲人民期盼的中國夢而接續奮鬥。

武漢重啓一週年心得體會 篇三

今天是武漢重啓一週年的日子,去年武漢的新冠疫情大家還記憶猶新,但我們終於熬過了那一段艱辛的日子,來自四面八方的醫護人員齊聚武漢共同抗疫,十天建造起一座醫院,在短短的兩個月時間裏就將疫情控制住,也正是因爲這些一線抗疫人員的付出,才讓武漢有了今天的重生。

2021年4月7日,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內,數千人正忙着佈置展臺。4月8日,第三屆世界衛生博覽會在這裏開幕,西門子、聯影、九州通等超過1200家企業參展,共同見證武漢“解封”一年間的變遷。一年前的今天,武漢的“暢通時刻”仍然記憶猶新:人們戴着口罩,小心翼翼走出家門,掃碼、測溫、登記,回到工廠,回到辦公室,間隔一米成爲社交第一準則;一年後的今天,“間隔一米”的標語在一些地方依然可見,但人們的生活早已恢復正常,每個人都排隊購買奶茶,坐在那裏閒聊最新的八卦。勝利來之不易。在經濟“復活”的道路上,政府和企業一直在克服障礙,體現了武漢人民成爲城市的信念。一方面,它們處於疫情預防和控制的最前沿。另一方面,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形勢,他們加強研發,加快轉型,努力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經歷了疫情的考驗之後,它堅定了我們走高質量發展道路的信念。

武漢重啓一週年心得體會 篇四

2020 年,一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席捲武漢,也讓全國人民繃緊了神經,面對疫情,舉國上下心繫武漢,各地人民踊躍捐贈,譜寫了一曲“青山一道同雲雨”的壯歌。

2020 年有着一個魔幻的開頭:澳大利亞森林大火、東非蝗災、美國流感、中國疫情。面對這些苦難,我們在風中顫抖,在雨中低頭,卻仍然瑟瑟站立。沒有人能夠永遠天真,但所有細微之下都隱藏着春暖花開、冰面破裂的巨響,微弱的希望之火往往在不經意間熊熊燃燒。

2020 年 1 月 20 日,新型冠狀病毒開始集中爆發,鍾南山團隊再一次出現在我們的眼前,解決了 2003 年的非典,又再一次開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協同白衣天使們一起對抗新型冠狀病毒。84 歲高齡鍾南山教授的一番話,讓我肅然起敬:“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醫院就是戰場,我們不衝上去誰衝上去?”

看着新聞中一個個搶險急救的身影,讀着歌頌白衣天使們的文章,我感慨萬千。魯迅先生曾說:“我們自古以來,就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爲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而我想對拼搏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們,說:“有的人,身着白衣,心有錦緞。面對突發的疫情,他們不計報酬,無論生死,是最美

的逆行者,也是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你們是抗疫的„逆行者?,是病毒的„狙擊手?,是患者的„生命線?。”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你們在負重前行。”

其實關於今年的疫情我最有發言權,因爲我媽媽的親人全都在湖北,有好幾個親人甚至在武漢的同濟醫院上班,也就是你們口中的最美麗逆行者。每每看到關於疫情的新聞,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尤其最害怕看到醫護人員死亡的這種案例。其實新型冠狀病毒並不可怕,只要我們一起努力,做好防護,病毒一定會離我們遠去。

大家都知道今年病毒的源頭是蝙蝠,但其實蝙蝠帶着自己的病毒,把自己隱藏的很好,只不過是有人類傷害了它,它才傷害了人類。野味《本站·》疫情,是偶然還是必然?槍響之後,沒有真正的贏家,槍聲未響,或許萬物還是有一線生機。畢竟,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與其說是蝙蝠在作惡,倒不如說成是人性的貪婪。中國的疫情,也許是蝙蝠給人類的反擊,世界各地的自然災害,更可能是大自然給人類敲響的警鐘。所以我們一定要“吃一塹、長一智”,保護野生動物,保護大自然,因爲這就是在拯救人類自己。

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只要我們堅守法制、道德和文明的底線,待到春暖花開,疫情消散之時,你我便能毫無愧疚地坦然相見。

武漢重啓一週年心得體會 篇五

2020年的春節和往常不大一樣,我們不能和小夥們相約植物園嬉戲,不能去欣賞白塔寺的燈會,更不能隨爸爸媽媽去走親訪友……而現在,家家戶戶緊閉大門,小區封閉,出入登記,人人小心翼翼戴上了口罩,不能自由地呼吸。歡笑聲沒有了,煙花聲也沒有了,人們臉上的笑容也沒有了。這一切都是因爲有一個叫新冠疫情的魔鬼正在肆虐,然而,就在這時,一羣人挺身而出,迎上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這羣人就是——白衣天使。

她們還沒有來得及跟2019做個告別,就逆向而行,匆匆踏上去武漢的列車,用她們的大愛救死扶傷。她們像黑夜中耀眼的星星,給人以希望和力量。而這閃耀的羣星中有一顆格外耀眼,令人注目,他就是84歲的鐘南山院士。如今84歲的老爺子又投身到了肺炎疫情的攻堅戰中,鍾老說:沒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但1月18日傍晚,他還是義無反顧地趕往武漢防疫最前線!而我又從網絡上得知:2003年,67歲的鐘南山就帶領醫務人員奮戰在抗擊非典的一線。他說:“把重病人都送到我這裏來,醫院是戰場,作爲戰士,我們不衝上去,誰衝上去!”多麼鏗鏘有力的話語!它給了我們力量,給了我們戰勝病毒的信心。

人們唸叨着:今年過年七年級不出門,八年級不出門,九年級不出門,鍾南山說出門,我們才能出門。可見鍾老先生在我們心中的地位有多高。當防護服、口罩、護目鏡在他身上留下印痕時,當他雙手磨出泡時,當他汗如雨下時,臉上卻仍帶着微笑。這就是我心中的英雄!

作爲小學生的我們,在這特殊的日子裏要老老實實在家待着,多讀書,勤鍛鍊,向鍾南山爺爺那樣,長大後爲人民服務,爲國家奉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