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賽龍舟是爲了紀念誰【新版多篇】

賽龍舟是爲了紀念誰【新版多篇】

寒食節是爲了紀念誰 篇一

相傳寒食節是爲了紀念介子推

寒食節是爲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介之推。當時介之推與晉文公重耳流亡列國,割股肉供文公充飢。文公復國後,之推不求利祿,與母歸隱綿山。文公焚山以求之,之推堅決不出山,抱樹而死。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兒子重耳,爲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原來跟着他一道出逃的臣子,大多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其中就有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就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烤熟了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看不慣這樣的場面,悄然離開。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爲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然而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裏時,介子推已經揹着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人上山搜索,結果還是沒有找到。

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必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從之。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衆人上山才發現,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去了。晉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準備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着個柳樹洞,洞裏好像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並在山上建立祠堂。晉文公還命令把綿山改爲“介山”,以示紀念。

後來,晉文公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爲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以祭奠介子推。

寒食節的習俗

1、拜掃祭祖

寒食節掃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爲“野祭”。後演變爲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廟、祭先賢;百姓上墳等。

2、寒食插柳

柳爲寒食節象徵之物,原爲懷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據各地史籍記載:“插柳於墳”、“折柳枝標於戶”、“插於檐插柳寢竈間”、“亦戴之頭或系衣帶”、“瓶貯獻於佛神”、“門皆插柳”,故民間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紅顏成白首”之說。

3、寒食詠詩

寒食節時,文人們或思鄉念親,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靈感頓生,詩興大發,詠者甚多。

4、寒食踏青

也叫踏春,盛興於唐宋。宋·李之彥《東谷所見》載:“拜掃了事,而後與兄弟、妻子、親戚、契交放情地遊覽,盡歡而歸”。

5、寒食蹴球

盛行於唐,宋《文獻通考》載:“蹴球,蓋始於唐。植兩修竹,高數丈,絡網於上,爲門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勝負。

6、禁菸冷食

寒食節古代也叫“禁菸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國人追憫先賢之情執着,從東漢到南北朝屢禁屢興,唐代皇家認可並參與。

7、寒食鞦韆

鞦韆原爲古代寒食節宮廷女子游樂項目。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竟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爲宴樂。

寒食節與清明節並非同一天

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是夏曆冬至後的第105日,也是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爲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爲民間第一大祭日。

清明節是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進行農事活動。《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爲清明,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着密切的關係。

兩者一是農耕節氣,一是傳統節日,本是兩碼事,但因兩節時間相距一、二天,甚至重合於一日,故有清明、寒食並稱的說法。

所以,“清明節”與“寒食節”並不是同一天。

寒食節是爲了紀念誰 篇二

寒食節是爲了紀念誰

寒食節是清明寒食,爲緬懷晉國大夫介之推介休綿山——清明(寒食)節的發源地 在我國悠久的民俗文化中,因紀念歷史人物的節日只有兩個:一是五月端午,爲紀念楚國大夫屈原;一是清明寒食,爲緬懷晉國大夫介之推。對此,葉劍英元帥有過精闢論述:“以寒食寄託哀思,爲了怕引火再燒了綿山。這大概和五月端午屈子死難日乘龍舟往汩羅江丟糉子一樣,一來爲了紀念屈原,一來也怕魚類再糟蹋屈子的軀體。這是無權的人民羣衆懷念他們所熱愛的歷史人物的最好方法。”同一時期的兩位賢哲,一南一北,雙星輝映;一水一火,赴義成仁;一江一山,永載史冊。寒食節起源,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晉文公上綿山悼念介之推。當時,晉國公子重耳爲逃避酈姬迫-害而流-亡國外,行至五鹿,在最困難的時候,隨臣介之推“割股奉君”。

十九年後,重耳返國爲君,成爲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重賞當年隨他流-亡的功臣時,唯獨忘了介之推。介之推認爲自己順應天命輔君復國,不願再同那些邀功爭賞之人同朝爲伍,便攜老母隱居到介休綿山。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便親自來到綿山尋而不獲。文公無奈,聽人之計,放火燒山,本想逼他出來,但直到大火熄滅後,才發現介之推母-子被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爲了悼念介之推,文公下詔,在介之推忌日,禁菸寒食。第二年寒食節的次日,晉文公率衆臣登山祭奠,發現那棵被燒死的老柳樹竟然死而復活。他觸景生情,想起介之推割股奉君時對他的希望“我不求任何封賞,只願你做一個清明的國君!”便賜老柳樹爲“清明柳”,把這一天定爲“清明節”。以上故事,在先秦時期《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莊子·盜拓篇》、屈原《離騷·惜往日》、《呂氏春秋·介立》及西漢司馬遷《史記·晉世家》、劉向《說苑》等歷史名著中都有記載。後來,介之推隱居被焚的綿上成爲介休縣的來歷,《左傳》雲:“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爲之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司馬遷《史記》說得更明白:“於是文公環綿上山中而封之,以爲介推田,號曰‘介山’。”秦始皇統一全國劃分郡縣時,將介之推隱居之邑命名爲“界休”縣。按《辭源》注: “界”的本義爲“邊界”;“介,作界”。而“休”,《說文解字》注曰:“息止也,從人依木”。可見“界休”與“介休”本爲同義,都有以綿山一帶爲子推封田“疆界”或“邊界”之義,且含有敬仰子推安息的'意思。秦時“界休”縣,隸太原郡,兩漢沿襲,《漢書·地理記》、《後漢書·郡國志》都有明確記載。到了晉代,自稱爲“左傳癖”的著名學者杜預在其《春秋左氏傳集解》中注:“西河介休縣南,有地名綿上。”從那時起,“界休”改爲“介休”,介之推隱居在介休綿山成爲定論。後來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唐代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宋代地理志《太平寰宇記》以及歷代《山西通志》、《汾州府志》、《介休縣誌》,都有詳細而準確的記載。關於寒食節起源於介休綿山介之推被焚的確切記載,最早當爲西漢末年桓譚《新論》卷11《離事》中說“太原郡隆冬不火食五日,雖病不敢觸犯。爲介之推,故也。”顯然,西漢時期,爲紀念介之推而禁火寒食的習俗已擴大到太原一郡甚至更大的地域了。稍後《後漢書·周舉傳》記載更爲明確:“太原一郡,舊俗以介之推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鹹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這裏不僅說明了寒食是因“介之推焚罕的“舊俗”,而且寒食時間延長到一月。

三國時魏武帝(曹操)在《明罰令》中雲:“聞太原、上黨、西河、雁門冬至後百五日,皆絕火寒食,云爲介之推。且北方沍寒之地,老少羸弱,將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長半歲刑,主吏百日刑,令長奪一月俸。”文中不僅提到寒食範圍已由太原一郡擴大到三晉各地,而且時間增加到“冬至後百五日皆絕火寒食”,可見三國時期寒食習俗愈演愈烈。到了兩晉南北朝以後,記述寒食習俗是爲紀念在介休綿山被焚的介之推的文章隨處可見。周斐《汝南生賢傳》曰:“太原舊俗,以介之推燒死,至其亡時,民爲絕火食,老少多死。”東晉陸翽《鄴中記》載記確切:“冬至後一百五日,爲介之推斷火,冷食三日。”《晉書·石勒傳》、《十六國春秋》皆有記載:“石勒時,雹起西河介山,大如雞子,平地三尺,洿千餘里,樹木摧折,禾稼蕩然。勒問徐光,光曰:‘去年禁寒食,介推帝鄉之神,歷代所遵,或者以爲未宜替,故有此災矣。’勒下書曰:‘寒食既幷州之舊風,朕生其俗,不能異也。’尚書其促檢舊典,定議以聞。”北魏太和二年(496)二月,魏孝文帝下詔禁止國人絕火寒食,詔曰:“除介山之邑聽爲寒食,自餘禁斷。”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載:“昔介之推怨晉文公賞從亡之勞不及己,乃隱於介休綿山中。”“介之推抱樹而死,百姓哀之,忌日爲之斷火,煮醴而食,名曰寒食。”南宋周密《癸辛雜識》記載:“綿山火禁,昇平時禁七日,喪亂以來猶三日。”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記載:“介之推三月五日爲火所禁,國人哀之,每歲春暮不舉火。”

寒食節是爲了紀念誰 篇三

寒食節簡介

寒食節來歷於“子推綿山焚身”的故事。

相傳此俗源於紀念春秋時晉國介子推(姓介名推,又稱介之推,之爲虛詞,子爲敬稱)。

當時介子推與晉文公重耳流亡列國,割股(即大腿)肉供文公充飢。文公復國後,子推不求利祿,與母歸隱綿山。文公焚山以求之,子推堅決不出山,和他的母親一起抱樹而死。文公葬其屍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於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後相沿成俗。

唐代詩人盧象這首《寒食》“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爲一人。”記載的就是這個故事。

寒食節的源頭,應爲遠古時期人類對火的崇拜。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

禁火節後來又轉化爲寒食節,用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

寒食節原發地是山西介休綿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歷史,寒食節習俗,有上墳、郊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

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中國過往的春祭都在寒食節,直到後來改爲在清明節。但韓國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節進行春祭的傳統。

寒食節是山西民間春季一個重要節日,山西介休綿山被譽爲“中國寒食清明文化之鄉”,每年舉行隆重的寒食清明祭祀(介子推)儀式活動。

寒食節是爲了紀念誰

介之推是當年晉國的賢臣,侍奉公子重耳(後爲晉文公)。晉國發生內亂,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國外,介之推不畏艱難困苦跟隨重耳流亡;曾經割自己腿肉熬湯,獻給重耳。重耳做了國君後,開始時還銘記介之推,但是時間久了,也把他淡忘了。介之推心中十分難受,和其年邁的母親回到家鄉,隱居在山中。

有一天,晉文公發現自己左右少了介之推,想起自己忘了獎賞這個“割股奉君”的賢臣,非常內疚,親自跑到他隱居的山中尋找。但是隻見山巒重疊,蔥蒼樹木,就是不見介之推的影子。他想,介之推是個孝子,如果放火燒山,他一定會揹着母親出來。於是,命令放火燒山,結果火一下蔓延數十里,連燒三日不熄,但介之推沒有出來。火熄之後,大家進山察看,才發現介之推和他的老母相抱在一起,被燒死在深山之中。

這事傳出來,人人尊敬和懷念介之推。以後便在他被燒死的這天紀念他,這天就在每年四月清明節的前一天。因爲介之推是被火燒死的,大家在這天都不忍心舉火,寧願吞吃冷食,所以,這天叫“寒食節”。

寒食節的習俗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郊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中國過往的春祭都在寒食節,直到後來改爲在清明節。但韓國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節進行春祭的傳統。寒食節是山西民間春季一個重要節日,山西介休綿山被譽爲“中國寒食清明文化之鄉”,每年舉行隆重的寒食清明祭祀(介子推)儀式活動。

寒食節,民俗要蒸寒燕慶祝,用麪粉捏成大拇指一般大的飛燕、鳴禽及走獸、瓜果、花卉等等,蒸熟後着色,插在酸棗樹的針刺上面,裝點室內,也作爲禮品送人。

主要習俗可分爲以下幾方面:

1、禁菸冷食:寒食節古代也叫“禁菸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國人追憫先賢之情執著,從東漢到南北朝屢禁屢興,唐代皇家認可並參與。

2、拜掃祭祖:寒食節掃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爲“野祭”。唐代編入《開元禮》“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掃(寒食拜掃附)”中,成爲官方認同並倡導的吉禮之一。後演變爲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廟、祭先賢;百姓上墳等。時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墳地,致祭、添土、掛紙錢,然後將子推燕、蛇盤兔撒於墳頂滾下,用柳枝或疙針穿起,置於房中高處,意沾先祖德澤。

4、寒食插柳:柳爲寒食節象徵之物,原爲懷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荊楚歲時記》就有“江淮間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門”的記載,安徽、蘇州等地還盛行戴芥花,佩麥葉來代替柳枝。據各地史籍記載:“插柳於墳”、“折柳枝標於戶”、“插於檐插柳寢竈間”、“亦戴之頭或系衣帶”、“瓶貯獻於佛神”、“門皆插柳”,故民間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紅顏成白首”之說。

5、寒食踏青:也叫踏春,盛興於唐宋。宋·李之彥《東谷所見》載:“拜掃了事,而後與兄弟、妻子、親戚、契交放情地遊覽,盡歡而歸”。明代《帝王景物略》記京效踏青場景爲:“歲(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輿者,騎者,步者,遊人以萬計。”可謂盛極。

6、寒食鞦韆:鞦韆原爲古代寒食節宮廷女子游樂項目。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竟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爲宴樂。帝呼爲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彥博詩《寒食日過龍門》,詩中描寫爲 “橋邊楊柳垂青線,林立秋千掛彩繩。”

7、寒食蹴球:盛行於唐,宋《文獻通考》載:“蹴球,蓋始於唐。植兩修竹,高數丈,絡網於上,爲門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勝負。”史載:唐德宗、憲宗、穆宗、敬宗都喜蹴球,《州府元龜》載:“唐德宗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節帝御麒殿之東亭,觀武臣及勳戚子弟會球,兼賜宰臣宴饌。”宋代也有《太祖蹴鞠圖》。

8、寒食詠詩:寒食節時,文人們或思鄉念親,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靈感頓生,詩興大發,詠者甚多。據查,僅《全唐詩》就有唐玄宗、張說、杜甫、韓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詩詞三百餘首,宋金元詞曲也有一百餘首,成爲中國詩歌藝術中一枝奇葩。此外,寒食節時期還有賜宴、賞花、鬥雞、鏤雞子、牽鉤(拔河)、鑽木取火、放風箏、鬥百草、拋堶(瓦石器玩物)等許多活動,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古代的社會生活。

端午節是爲了紀念誰 篇四

端午節是爲了紀念誰

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屈原,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在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楚國。

端午節吃糉子的由來

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爲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爲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糉子——“筒糉”的由來。

爲什麼後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糉子呢?《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並逐漸發展成爲我國的端午節食品。

端午節糉子怎麼煮

1、糉子很難熟,可以用高壓鍋煮比較省時省力,煮糉子一定要在水滾以後才能放入糉子,並且水面一定要浸過糉面,不然沒被水浸着的糉子無論如何也煮不熟的。

2、高壓鍋大火燒沸,當蒸氣開始冒出時將壓力閥蓋上,再轉中小火煮30分鐘,然後關火燜20分鐘,最後將壓力閥取下,將鍋內的蒸氣完全放出即可;如使用普通湯鍋煮制,水開之後中火還需煮制2小時以上。

掌握要點:煮糉子的時間和你包的糉子的大小有關,糯米一定是要先泡軟的,泡時最好放些灰水(鹹),這樣煮出的糉子纔好吃。要知熟不熟,煮到一定程度撈起來用手指壓一下,感到軟而有粘性就是熟了,否則,翻過來繼續煮。另外煮糉子一定要水滾以後才落糉子,水要浸過糉面,待重新滾起以後再用旺火煮3個小時左右即可。在煮糉過程中不要添生水。

端午節文化簡介

艾草和菖蒲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插艾草和掛菖蒲是端午節的重要內容之一。每當端午節來臨,人們就會將艾草和菖蒲綁成一束,掛在門楣上。“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是古人們對艾草和菖蒲的美好寄託,端午節在門口掛上艾草和菖蒲,就像貼上一道靈符,可以祛邪避害。

祛邪避害可不是迷信傳說,而是古人們清楚地認識到了這些植物的特性。艾,又名家艾、艾蒿,爲菊科植物。《本草綱目》記載“溫中、逐冷、除溼”,艾葉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功能。

傳統中醫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溼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可驅蚊蠅、蟲蟻,也是最環保的“蚊香”。

菖蒲是水生草本植物,在陝西的水域裏也有很多。菖蒲的葉子兩面葉脈往外凸鼓,狀如寶劍,因此還有“蒲劍草”或“水劍草”之稱。它狹長如劍的葉片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具有提神通竅、殺蟲滅菌的作用。採一片菖蒲的劍葉,用手指一點點揉碎,香氣即刻會從指間騰起。所以,菖蒲被列入香草的陣營。但這種味道,蚊蟲卻避之唯恐不及。

人們通常把菖蒲與植物學上的香蒲混爲一談,但其實二者並不相同。香蒲的穗狀花序外形如蠟燭,人稱“毛蠟燭”或“水蠟燭”,折來晾乾,醮點兒燒融的蠟燭油,點燃了就是一個精緻的小火把。而菖蒲的肉穗花序,爲狹錐狀圓柱形,有佛焰苞。此外,兩者葉子也不同,香蒲的葉子比菖蒲葉子厚且窄,葉脈只朝一面隆起,或朝一面凹陷。

飄香的糉葉是什麼葉

包裹糉子的糉葉不僅清香,還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葉綠素和多種氨基酸等成分。同時,糉葉也具有特殊的防腐作用,這也正是人們選擇用它們來包糉子的原因之一。

那麼糉葉是用什麼葉製作的?因所處地域不同,人們所選用的植物也不同,常見的有蘆葦葉、箬葉、箸葉等,其中南方一般以箬葉、箸葉爲主,而北方則以蘆葦葉爲主。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陝西商洛一帶包糉子時多使用槲樹的葉子——槲葉。槲樹是一種高大喬木,在我國許多省份都有分佈,多數生長在丘陵、山野中。槲葉如手掌大小,葉子邊緣有波浪狀的缺刻,天生就是一種天然的包裝材料,用開水煮後晾乾,就可以包糉子和包裝其他食物了。在國外日本,槲葉同樣非常流行,被稱爲“食用級的包裝紙”。

賽龍舟是爲了紀念誰 篇五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汩羅江,死後爲蚊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糉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汩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

傳說,很久以前,西岸沒有河流,只有一條又小又髒的水溝。一天,有個打魚人在水溝裏網住了一條小蛇。這條小蛇十分奇特,尾部有九片閃耀的鱗片。當魚人把手觸向鱗片時,蛇眼裏閃着乞求的光芒,十分可憐。漁人頓生惻隱之心,撫了一下它的鱗片,就把它放回了水溝。誰知那九片鱗忽然落了,小蛇長身而舞,化爲一條小龍。原來,它是一條上天的神龍,因觸犯了天條,受玉皇大帝處罰,變成這模樣,它的尾巴上被加了九把鎖─就是小蛇尾上的九片閃耀的鱗。玉皇曾言:“這鎖要打開,除非得到人的陽氣。”剛纔漁人無意中竟打開了小龍身上的千年枷鎖。小龍爲了感謝漁人,在水溝裏不停地翻動,並從口裏不停的噴出水來,灌注在小水溝裏。慢慢地,小水溝變成了大河(也就是現在的西岸河),河水爲西岸帶來了五穀豐登。爲了紀念這條神龍,人們把沿河的村子稱爲龍頭寨,上龍首等村。在神龍昇天這一天,也就是端午節舉行賽龍舟,以示慶賀。

[賽龍舟是爲了紀念誰]

植樹節是爲了紀念誰 篇六

植樹節是爲了紀念誰

3月12日是我國自己的植樹節日,同時這一天也是孫中山逝世紀念日。孫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視林業建設,在他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就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1911月頒佈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7月,政府又規定將每年的“清明節”定爲植樹節。

1979年2月,第五屆全國人大會第六次會議根據國務院的提議,通過了將3月12日定爲我國植樹節的決議,這項決議的意義在於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和各項林業建設的步伐。將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之日定爲我國植樹節,也是爲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象徵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實現的遺願將在新中國實現並且要實現得更好。

植樹的作用

一、平衡地球的二氧化碳。

森林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消耗者,每公頃森林生產10噸幹物質會吸收16噸二氧化碳,釋放12噸氧氣,這使得森林成爲一座巨大的氧氣庫。因此植樹造林已成爲減緩溫室效應的主要途徑。

二、防風固沙。

森林可以通過降低風速、改變風向減少風蝕的強度;林木,尤其是灌木樹的強大根系,可以固着土壤顆粒。實踐證明,通過營造防風沙林,配合農業、水利措施,會取得良好的防風固沙效果。

三、保持水土。

森林能夠調節徑流量和枯水期的水量,還能保持水土,降低河水泥沙含量,減輕洪澇災害等。觀測表明,1釐米厚的落葉層能把地表徑流減低到裸地的1/4,泥沙量減少94%。降雨導致裸地土壤的。流失量是林地的100多倍,而喬、灌、草結合的固土能力卻是純草的1000多倍。有計算表明,我國森林每年減少土壤侵蝕總量爲246億立方米,減少土壤有機質流失量3.84億噸,保護土壤的價值達2600多億元。另外,森林對防止河牀升高、水旱災害等方面,也有根本性的減緩作用。

四、涵養水源。

森林是天然的“綠色水庫”,能促進天上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正常循環。落雨時,有20%以上的雨量被樹冠和枝葉截留,5%~10%被地面落葉和雜草截留並吸收,森林內團粒結構的土壤能較快地將地表水轉化爲地下水。據不完全測算,我國森林年水源涵養量爲3473億噸,相當於現在水庫總量的75%,每年水源涵養價值達2500多億元。

五、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森林是“物種之家”,是生物多樣性和生物基因資源的最大儲存庫。世界上物種的50%以上在各類森林主要是天然林中棲息繁衍。

植樹節的活動範文

3月12日植樹節,我校六年級全體師生來到了曲江公園參加植樹活動。

一路上,微風輕輕吹拂着我的臉龐,讓我頓時有種神清氣爽的感覺。路邊的鮮花也爭相開放,小鳥高站在枝頭,愉快地唱着美妙的歌曲,小樹也招着稚嫩的綠手快樂地迎接我們。大家手拿着各種工具,談笑風生,不一會便到達了目的地。

老師先幫我們分好小組併發給我們桂花小樹苗,然後告訴大家種植地點。只見同學們還未等老師說開始,便一呼百應,迫不及待地登上了一處小山坡,準備植樹。寂靜的大地頓時熱鬧起來,耳邊響起了乒乒乓乓的“交響奏”:有的拿着沉甸甸的鐵鍬,鼓足氣準備開挖,可用力過猛,差點仰面而倒;有的小組爲使小樹能茁壯成長,竟與別組爲地盤爭得面紅耳赤;還有的爲了給小樹澆水,不知跑了多少彎路,渾身上下汗流浹背……

我們組也不示弱,很快作好了挖坑的準備。只見遊陽手提鐵鍬,大步流星地走到挖坑地點前,那樣子好像不費吹灰之力便能把樹坑挖好。我們一個負責去打水,另兩個則負責扶樹苗。別看扶樹很簡單,其實要很小心的。我先小心翼翼地樹苗輕輕地放在地上,然後慢慢用手靠着樹幹,生怕碰掉了半片葉子,讓小樹受傷。

大家忙得不亦樂乎。時近中午,樹差不多都植好了,我們望着自己親手種植的樹苗在微風中搖曳,心中有種說不出的喜悅之情。大家不禁暢談起來:“幾十年後它定會長成一棵參天大樹。”“我要每個星期都來看它。”……我的眼前彷彿浮現出樹苗長大時的樣子,彷彿聞到了一陣陣清新淡雅的桂花香,彷彿看到了一簇簇潔白的桂花,繁星點點,如一座噴花的飛泉,彷彿感受到它那蓬勃向上的旺盛生命力。

這次有意義的活動不僅放鬆了我們的心情,還使我們親近了大自然,更讓我們爲家鄉增添了一份綠意。這次活動真讓我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