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4多篇)2023年7

(4多篇)2023年7

2023年7-10月生態類文稿彙編(48篇)

目錄

1. “千萬工程”譜寫美麗鄉村新篇章................................ 4

2. 把“三北”工程建成北疆綠色長城.............................. 11

3. 秉持天人合一萬物並育的生態理念......................... 15

4. 持續全面發力 建設美麗中國.................................... 22

5. 充分釋放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動能............................. 27

6. 打好“組合拳” 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31

7. 奮力譜寫新時代美麗中國建設新篇章..................... 38

8. 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 45

9. 積極推動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 49

10. 激發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 55

11. 激發全社會共同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 58

12. 加快構建綠色發展的支撐體系.................................. 61

13. 加快推進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建設................ 70

14. 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76

15.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 積極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 84

16.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讓綠色成爲中國式現代化的底色 90

17. 堅定不移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93

18. 交出人民滿意世界矚目的“綠色答卷”..................... 99

19. 牢記“國之大者” 築牢北方生態安全屏障............. 102

20. 美麗中國建設的四個重大轉變................................ 118

21. 美麗中國建設的戰略地位和世界意義.................. 123

22. 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 130

23. 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 140

24. 全面推進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建設.............. 151

25.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生態倫理意蘊.......... 157

26. 深刻把握“兩山”理念的科學內涵和實踐要.......... 163

27. 深刻理解美麗中國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意蘊. 166

28. 深刻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173

29. 深刻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179

30. 深刻認識和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184

31. 守護好“中華水塔”...................................................... 191

32. 數字經濟助推綠色發展大有可爲........................... 195

33. 提升氣象預警能力 更好服務生產生活................ 199

34. 推動共建綠色“一帶一路”......................................... 201

35. 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 爲全球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204

36. 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科學指引.......... 213

37. 推進縣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218

38. 爲美麗中國建設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224

39. 爲野生動物築牢“保護屏障”..................................... 227

40. 爲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231

41. 協力前行 共繪美麗中國更新畫卷......................... 237

42. 新徵程上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處理好五個重大關係 247

43. 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256

44. 以高水平協同建設長江生態共同體....................... 269

45. 以科技協同創新助推長江大保護........................... 275

46. 以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 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280

47. 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農村發展..... 289

48. 着力提高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 295

“千萬工程”譜寫美麗鄉村新篇章

“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以下簡稱“千萬工程”)造就萬千美麗鄉村,造福萬千農民羣衆,成效顯著,影響深遠,譜寫了美麗鄉村新篇章,爲全球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就這一工程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強調要深入總結提煉,推廣好經驗好做法,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堅持新發展理念,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加快城鄉融合發展步伐,繼續積極推動美麗中國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爲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新時代新徵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深入總結、學習、運用好“千萬工程”的成功經驗,將助力加快城鄉融合發展、推動美麗中國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爲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譜寫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初心篇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改革開放後,浙江工業經濟高速發展,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態代價。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爲解決人民羣衆反映最強烈的農村環境髒亂差問題,親自制定了“千萬工程”的戰略目標、戰略重點、優先順序、主攻方向、工作機制、推進方式,明確了責任機制、協調機制、督辦機制、激勵機制等“四個一”工作機制。二十年來,浙江將“千萬工程”作爲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不斷改善農村生產條件,美化農村生活環境,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爲村民算好共富賬、民生賬、生態賬三本“幸福賬”。2022年浙江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37565元,城鄉居民收入倍差提前縮小至1.9以內,農村居民收入水平連續38年榮膺全國各省區第一。浙江省通過“千萬工程”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城鄉基礎設施、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務差距逐步縮小,農村人居環境質量居全國前列,廣大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新時代新徵程,要更加自覺站穩人民立場。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共產黨就是爲人民謀幸福的,人民羣衆什麼方面感覺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我們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計爲羣衆排憂解難。”說到底,衡量工作得失的標準,就看是否讓羣衆受益、使羣衆滿意。“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全心全意辦好羣衆需要的、想要的實事,我們的事業纔能有源頭活水、生生不息。新時代新徵程,要把解決好人民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爲出發點和落腳點,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爲民之責、善謀爲民之策,更加堅定地站穩人民立場,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爲我們的奮鬥目標,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人民羣衆的心坎上,最大程度激發鬥志、最大範圍凝聚力量,書寫新的更大奇蹟。

譜寫加強基層治理的黨建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要求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要切實承擔“千萬工程”領導責任。建立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直接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推進機制。二十年來,浙江堅持把加強黨的領導作爲抓好“千萬工程”的關鍵,強化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深化“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高標準落實農村黨建“浙江二十條”,大力實施“紅色根脈強基工程”,深化“百縣爭創、千鄉晉位、萬村過硬”工程,有力推動農村基層黨建全面進步、整體提升。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納入爲羣衆辦實事內容,納入黨政幹部績效考覈,強化獎懲激勵。充分發揮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的帶頭作用,引導基層黨員幹部幹在先、走在前。2022年,全省村級集體總資產8800億元、佔全國的十分之一,集體經濟年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的行政村佔比達51.2%,形成了集體經濟實力強、基層領導班子強、推進“千萬工程”合力強的生動局面。

新時代新徵程,要更加突出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們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組織力,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爲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羣衆、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要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和組織功能,把廣大基層黨員和羣衆的思想、行動、力量和智慧凝聚起來,推動各類治理資源向基層下沉,不斷激發人民羣衆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形成凝心聚力、團結奮鬥的良好局面。

譜寫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強調,要將村莊整治與綠色生態家園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同步推進環境整治和生態建設。打好“生態牌”,走生態立村、生態致富的路子。2005年在安吉縣餘村調研時,他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並指導實踐,實現了生態建設與“千萬工程”的緊密結合,協同推進。“千萬工程”根本上反映的是發展理念的變革、發展方式的轉變,實現產業建設、基層治理、鄉風化育與生態保護、環境治理多元融合,形成了鄉村振興的良性循環。

新時代新徵程,要始終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系統性思維,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將新發展理念貫穿部署到“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中去,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和各領域中去。立足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正確處理速度和質量、發展和環保、發展和安全等重大關係,加強對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佈局、整體性推進,加強政策協調配合,實現農業生產、農村建設、鄉村生活生態良性循環。

譜寫大興調查研究的作風篇章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千萬工程”是習近平總書記到浙江工作後不久,針對浙江農村經濟粗放發展與鄉村環境“髒、亂、差”的現象,用118天時間跑遍11個地市、25個縣,一路聽、一路看,一路思考,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後作出的重大決策。正是在這樣深入細緻的調研基礎上作出的帶有“泥土味”的科學決策,才使“千萬工程”二十年來始終保持旺盛生命力和持久活力。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二十年來,浙江“千萬工程”建設不斷延伸,內容不斷拓展。隨着“千萬工程”的深入實施,其內容早已跳出單純的農村環境整治,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配置、“兩山”理論轉化、鄉村產業發展、鄉村治理、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等內容不斷充實其中。內涵不斷豐富,從“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引領起步,到“千村精品、萬村美麗”深化提升,再到“千村未來、萬村共富”迭代升級,逐步形成“千村向未來、萬村奔共富、城鄉促融合、全域創和美”的生動局面。

新時代新徵程,要持續加強和改進調查研究。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的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時就善於運用調查研究的武器不斷探索適合自己的道路。當前,全黨上下正在大興調查研究,廣大黨員幹部要增強做好調查研究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利用多種形式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充分了解民情民意,凝聚羣衆智慧力量。只有腳踏實地、沉到一線,所作的決策才能擊中“痛處”、撓到“癢處”。只有學好練精調查研究這個基本功,才能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提出的點子、政策、方案才能符合實際情況、符合客觀規律、符合科學精神。

譜寫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實幹篇章

“千萬工程”在浙江實施時,採取了兩個辦法:一是每年開一次現場會,由省委書記出席,帶領市縣幹部考察兩三個示範村,並作現場指導;二是每年辦一次成效展,省委書記親自抓部署落實和示範引領,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二十年來,浙江緊盯“千萬工程”目標不動搖,一任接着一任幹,一棒接着一棒跑,持續改進工作作風,把更多心思和功夫花在狠抓落實上,保持工作連續性和政策穩定性,以釘釘子精神推動各項建設任務順利完成。

新時代新徵程,要更加踏踏實實地真抓實幹。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廣大黨員幹部,“不要搞急功近利的政績工程,多做一些功在當代、利在長遠、惠及子孫的事情”。要把學習運用好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同推動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結合起來,胸懷“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擔當。要緊緊圍繞黨的中心任務,對標對錶黨中央決策部署,保持歷史耐心,“身入”更要“心至”,抓住老百姓最急難愁盼的問題,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上,努力創造出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實績。

把“三北”工程建成北疆綠色長城

習近平總書記今年6月在內蒙古巴彥淖爾考察並主持召開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時強調,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打一場“三北”工程攻堅戰,把“三北”工程建設成爲功能完備、牢不可破的北疆綠色長城、生態安全屏障。

“三北”防護林工程囊括三北地區13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的725個縣,總面積400多萬平方公里。“三北”工程實施45年來,特別是進入新時代以來,爲我國乃至全球增綠做出了巨大貢獻。三北地區森林覆蓋率由1978年的5.05%增加到2020年的13.84%,荒漠化和土地沙化實現“雙縮減”,水土流失面積和強度呈現“雙下降”。“三北”工程在改善生態環境、減輕自然災害、改善生產條件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鑄就了“三北精神”,樹立了生態治理的國際典範。

當前,我國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呈現出“整體好轉、改善加速”的良好態勢,但沙化土地面積大、分佈廣、程度重、治理難的基本面,還沒有根本改變。荒漠化、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等生態環境問題,仍然制約着三北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

加強荒漠化及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深入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事關我國生態安全、事關強國建設、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業。當前正處於推動“三北”工程高質量發展的攻堅期,我們不能歇腳,不能鬆懈,仍需“滾石上山”、不懈努力、久久爲功,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和系統治理,穩固並持續提高“三北”工程的效益,努力創造新時代中國水土保持與防沙治沙新奇蹟。

堅持水量平衡、以水定綠,科學造林和營林。要從三北地區乾旱少雨、風沙災害和水土流失較重的實際出發,努力攻克乾旱、沙化土地、陡坡等困難立地造林的技術瓶頸,根據區域水土資源承載力和生態適宜性,基於林水平衡、以水定綠的原則,通過選擇鄉土樹種和低耗水喬灌木樹種及草種,確定適宜的造林密度,遵循適地適樹適草原則,實現科學造林、科學營林、科學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

基於區域防護林主導生態功能及資源稟賦條件,分區分類精準施策。在“三北”工程建設區域,各地水土資源稟賦、主導生態功能各異。要在科學解析防護林結構與水土保持、防風固沙、水源涵養、固碳降碳等多種生態功能的基礎上,確定區域防護林的主導生態功能,分區分類精準施策。東北西部宜以建設農田防護林爲基本框架,多林種、多樹種並舉,網帶片、喬灌草結合,農林牧彼此鑲嵌;內蒙古、新疆地區宜通過人工造林、封禁、飛播相結合的方式,建設以防風固沙林爲主的綜合性防護林體系;黃土高原地區需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建設以水土保持林爲主、農林牧協調發展的生態經濟型防護林體系;華北北部通過造林、育林,儘快擴大和恢復林草植被,建設以防風固沙林和水源涵養林爲主的防護林體系。

“量增”與“質升”並重,以防護林綜合效益科學評價爲基礎,全面提升現有人工林的質量和生態服務功能。林分結構決定林分功能,要通過對三北地區現有人工林功能進行定位監測和評價,科學界定低效林,釐清現有低效人工林的成因和分佈格局,並結合防護林結構與功能的耦合關係分析,辨析影響防護林生態功能提升的林分結構因子,對症下藥。通過確定現有人工林合理林分密度,開展密度控制和調整,對現有純林進行混交改造,科學確定營林手段和方法,全面提升現有低效人工林的質量和效益;同時,依據植被演替規律,促進林分自然更新,實現低效人工林質量精準提升。

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因地制宜、因害設防、分類施策,加強統籌協調,突出重點治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在三北地區建設足夠數量、優良質量、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的防護林體系,實現“三北”工程建設從擴大林草植被面積向調整現有林分結構和空間優化配置的轉變,實現從重視造林向重視營林的轉變,實現從“由黃變綠”向“由淺綠到深綠”的轉變,把祖國北疆這道萬里綠色屏障構築得更加牢固。

秉持天人合一萬物並育的生態理念

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列舉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諸多重要元素,其中就包括天人合一、萬物並育的生態理念。這一重要理念是中華民族對整個宇宙以及人與宇宙萬物關係的根本看法,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有機整體的宇宙觀、生態觀,彰顯了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厚歷史底蘊和文化積澱。只有深刻認識“天人合一、萬物並育”的內涵及生成邏輯,纔可能理解五千年的中華文明,理解人類文明的新形態。

天人合一:同源同質同德共生

“天人合一”是古聖先賢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觀人世而發展出的關於天人關係的重要思想,是中華民族宇宙觀、自然觀、文明觀的生動概括。

“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貫穿於古代中國幾乎所有的經典文獻中。《莊子》說道:“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爲一。”莊子認爲,世界萬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來是千差萬別,歸根結底卻又是齊一的,這就是“齊物”。漢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則明確提出“天人之際,合而爲一”,強調人與自然之間整體有序的和諧狀態。到了宋代,張載在《正蒙·乾稱篇》說道:“儒者則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這句話闡明瞭儒家的宇宙觀以及相關修身要求,即萬物一體,天人合德。

古聖先哲關於天人關係的闡發和表達雖各有不同,但堅持天道與人道、自然與人的統一,追求人與萬物、社會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立場,是彼此相通的。《周易》將天、地、人並列爲“三才”,認爲最具仁德和智慧的人能夠“與天地合其德”,希望人類能夠“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即發現並把握天地運行的根本規律,並運用這些規律造福人類。同時,《周易》也常常要求人類通過向天地學習來提升自己的德性和人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說的就是人們應當學習天地健動不息、含弘光大的精神來培養自己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品格。

在天地萬物之間,人之所以被尊稱爲萬物之靈,正是因爲本性中蘊藏着強大的德能,可以發揮其能動性智慧地傳承天地那樣自強不息寬廣包容的精神。《中庸》中說道:“闢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闢如四時之錯行,如日月之代明。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爲大也。”在古人看來,天地沒有什麼不能承載,沒有什麼不能覆蓋。四季交錯運行,日月交替光明,萬物一起生長而互不妨害,遵循各自的規律而互不衝突,這正是天地的偉大之處。凡是能夠始終堅持像天地那樣恪盡職守地持之以恆地用仁愛之心、恭敬之心待人接物而不求回報的人,被稱爲“大人”。明代的王陽明提出“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爲一體者也”,即最偉大的人應當是把天地萬物都當作自己的一部分,承擔起“大人”應盡的責任。古代士人讀書的目的在於成爲“大人”、志在聖賢。可以說,“天人合一”是中國古代哲學家一以貫之的哲學主張。

萬物並育:互敬互尊互依共榮

“萬物並育”出自《中庸》:“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這句話描述了宇宙界、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事實,強調萬物並育不相妨害、道路並行互不衝突,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追求寬廣胸懷、深厚仁德和高明智慧的理想境界。

從生態視角來看,“萬物並育”意味着自然中的每一個體、每一對象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它們可以共同存在,彼此之間並不相互排斥。人類在拓展自身生存空間、發展自身文明的時候,應當盡力避免對於其他物種生存空間的過度侵犯,從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老子是世界上較早發現生態倫理大道的人,他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把“道”視作宇宙萬物的本體,將天地人組合成一個整體,並深刻揭示出“人與天地”和諧共生的生成邏輯。孔子提出“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即在捕魚的時候提倡採取“釣”的方式,拒絕採取一網打盡的方式,在捕鳥的時候絕不射殺歸巢棲息的鳥。荀子提出“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的命題,希望萬物各得其所。宋代周敦頤提出“窗前草不除”,認爲草木的生命和自己的生命是貫通的。

“萬物並育”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凝聚了中國古人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智慧與思考。管子提出,天時不祥,則有水旱;地道不宜,則有饑饉;人道不順,則有禍亂。管子認爲,要尊重大自然的運行規律,要了解民情,滿足百姓生活之需,並通過道德教化,使人敬畏和感念天地之德,才能夠順天時、尊地利、致人和。同時,要提高人的綜合素養,發揮人的才智,縱然有天災,也可找到避險的方法。反之,違背天道,就會危難頻起。北魏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中寫道“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強調要把天地人統一起來,把自然生態同人類文明聯繫起來,按照大自然規律活動,取之有時、用之有度,表達了我們的先人對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重要認識。宋代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裏也提出“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引用唐代名臣陸贄的故事,告訴人們資源是有限度的,對土地的索取也應該有一定的“度”,有所節制,纔是國富民強的長久之計。

實現“萬物並育”,必須重視對“人”的約束。古人制定詳細的法令來防止人類對於自然的過度掠奪。早在西周的時候,有一個部門叫作“虞”,其官員稱爲“虞人”,主要的職責是掌管山澤禽獸之事。《禮記》裏記載:“樹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斬伐。”就是說,季夏之月正是樹木生長很茂盛的時候,政府就會派遣虞人去視察山林,嚴禁砍伐樹木。《禮記·月令》記載了一年十二個月分別要做的政事。“月”即天文,“令”即政事。古代聖王“上察天時,下授民事,承天以治人”,制定了一套依據天文、陰陽五行來施行政事的綱領,按照天道、天時來治民。

生態建設:中華文明永續傳承的根本大計

“天人合一、萬物並育”所表達的人與萬物共同存在、統一於大自然的生態觀念,今天更加彰顯其恆久價值,爲構建中國特色生態哲學提供了寶貴的文化源泉,梳理出明晰的思想脈絡。

“天人合一、萬物並育”的生態理念與馬克思主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原理高度契合,都強調自然界的運動變化有其客觀規律,人類應遵循這些規律,讓萬物與自然界共生共榮。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一書中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些地方的居民爲了得到耕地毀滅了森林,但是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這些地方竟因此而成爲不毛之地。恩格斯指出,我們不要陶醉於人類對於大自然的勝利,每一次這樣的勝利,大自然都會對我們進行報復。曾與中華文明並列爲古代四大文明的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其消失的一大原因就是生態環境被破壞。從這個角度來看,“天人合一、萬物並育”的生態理念,不僅深深影響着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還在塑造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積極探索人與自然的關係、保護與發展的關係、生態環境與人類文明的關係,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不懈追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藏的生態哲學思想,將“天人合一、萬物並育”思想予以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深入推進生態文明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系統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一體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古人從“天道”中獲得了關於“人事”的啓示,現代人也應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獲得關於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和睦共處的啓示。世界上的文明非止一家,每一種文明存在和發展的正當性都應當得到肯定。“天人合一”使得中華文明以生生仁德爲自己的根本原則,“萬物並育”使得中華文明具有“協和萬邦”的卓越智慧,從而真正能夠促成“大同世界”的最終實現。

從“順應自然”“不違農時”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之路一直延伸下去。“天人合一、萬物並育”的哲學理念,賦予了中國式現代化獨特的精神標識,同時也爲應對全球生態危機、建設美麗地球家園、人類社會永續發展,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持續全面發力 建設美麗中國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②

8月15日,是全國首個生態環境日。這個紀念日的設立,標記了我們馳而不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實步伐,也顯示出我們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堅定決心。就在近日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正確處理的“五個重大關係”,標誌着我們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律性認識又有了進一步的深化和發展,爲我們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謀劃和推進新時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正確處理好“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的關係”,是上述“五個重大關係”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從思想、法律、體制、組織、作風上全面發力,開展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持續激發全社會共同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是歷史經驗,也是今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

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多主體參與。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作爲“關鍵少數”,在美麗中國建設中發揮着領導和主導的關鍵作用。新徵程上,繼續充分激發各級地方黨委和政府的內生動力,帶動全社會切實提升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動性、自覺性,至關重要。

樹牢正確政績觀,堅定“想幹”決心。生態文明建設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事關民生福祉,必須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具體而言,要正確認識三對關係:一是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生態環境保護是經濟發展的基礎,經濟發展不能是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竭澤而漁,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應是捨棄經濟發展的緣木求魚。應當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不能只認“經濟賬”、不看“生態賬”。二是生態文明建設與民生福祉的關係。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態文明建設就是事關羣衆根本利益的“國之大者”,是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具體表現。三是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的關係。建設生態文明要堅持局部服從全局、以大局爲重,着眼長遠,從長計議。

提高生態文明建設能力,拓寬“能幹”路徑。一是摸底數。底數清才能方向明。梳理本地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各類自然資源,採取數字化、網格化等監測手段,開展生態產品基礎信息調查,摸清各類生態產品數量分佈、質量等級、功能特點、權益歸屬、保護和開發利用等底數,建立上下貫通、左右覆蓋、品類齊全的生態產品資源庫。二是打基礎。抓住我國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的關鍵時期,紮實做好固碳工作,鞏固好生態環境的綠色底色。同時,積極推動本地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綠色轉型。三是搭市場。因地制宜探索制定生態產品價值覈算辦法,推進生態產品價值覈算規範化、科學化。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爲政府更好結合,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將碳排放權、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等資源環境要素一體納入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總盤子,規範出讓、轉讓、抵押、入股等市場交易行爲,形成受益者付費、保護者得到合理補償的良性局面。四是拓模式。深入研究本地自然稟賦,採取多樣化模式和路徑,科學合理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打通“資源—資產—資本—財富”轉化通道。

完善生態文明建設協同機制,形成“幹成”合力。應完善綠色低碳發展經濟政策,強化政策支持,堅持多方共治,建立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具體來說,加大財稅支持,建立健全生態環境領域中央和地方財政資金投入機制,落實環境保護、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等稅收優惠政策,強化電價政策與節能減排政策協同;完善綠色金融,建設“生態銀行”,建立健全相關工作機制,支撐自然生態資源的儲備、整理、提升、開發,支持實體經濟綠色低碳發展;強化法治保障,統籌推進生態環境、資源能源等領域相關法律制定修訂,實施最嚴格的地上地下、陸海統籌、區域聯動的生態環境治理制度,嚴格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同時完善生態環保信用制度,加強信用監管;擴大公衆參與,培育普及生態文明理念,引導多主體積極融入綠色、低碳、節約的生產生活方式,以生活方式綠色革命倒逼生產方式綠色轉型,形成各方共同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氛圍。

強化考覈結果運用,增強“要幹”信心。建立地方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充分發揮幹部考覈的導向作用,建立覆蓋全面、權責一致、獎懲分明、環環相扣的責任體系,充分釋放激勵效應。做好考覈評價,針對不同的主體功能區,設計更爲細化、合理、差別化的考覈指標體系,將考覈工作落到實處。加大綠色考覈在綜合考覈中的比重,開展生態系統生產總值覈算,讓考覈評價“指揮棒”的綠色導向越來越鮮明。加強考覈“後半篇”文章,使生態文明建設考覈評價結果真正成爲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獎懲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據。要通過真考、真用,推動形成堅持綠色發展的工作導向,激發幹部幹事動力。加強督察整改,對中央、省級環保督察反饋的意見,要及時制定整改方案及問題清單,實行臺賬式管理、銷號式推進。黨政主要領導要牽頭抓總,推進整改任務落實,確保問題改到位、改徹底、不反彈。落實終身問責,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以黨內法規形式制定實施領導幹部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辦法,破除壓力傳導層層遞減等問題,讓各級領導幹部的責任意識樹起來、強起來。

充分釋放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動能

在近期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要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爲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要加強科技支撐,推進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把應對氣候變化、新污染物治理等作爲國家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重點領域,狠抓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施生態環境科技創新重大行動,培養造就一支高水平生態環境科技人才隊伍,深化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應用,構建美麗中國數字化治理體系,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

“雙碳”戰略提出以來,我國持續強化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狠抓綠色低碳技術攻關,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在能源結構優化、節能減排等方面已取得顯著成效。據統計,2016至2022年,全球綠色低碳技術發明專利授權量累計達55.8萬件,其中中國專利權人獲得授權17.8萬件,我國已成爲全球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的重要貢獻者。我國在能源降碳、清潔能源、新型電力系統、儲能、節能與能源回收、碳捕獲封存等方面形成豐富技術積累與先發優勢,初步具備了相對完整的綠色低碳技術佈局。基礎性、顛覆性技術創新成果對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的形成起到了巨大支撐作用。

充分釋放綠色低碳技術革命性力量,需要以技術爲引領,突出全鏈條集成化創新。一是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和行業科技前沿,釐清技術需求,明確創新方向,以目標爲導向開展組織化科研攻關行動,力爭實現綠色低碳領域底層技術與關鍵器件的國有化、可替代化。二是瞄準我國能源結構與產業結構更新升級要求,加速推進綠色低碳技術研發成果的轉化與創新應用,加快技術標準化、工程化、市場化,助推“雙碳”目標的實現。三是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綠色低碳技術緊密結合,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技術的嵌入,釋放數字化乘數效應。

強化新型舉國體制頂層佈局,實現重點發力。應用技術變革應彌合科技與經濟“兩張皮”,迴應市場需求及產業痛點。構建新型舉國體制,關鍵在於提升系統化科研攻關能力,以政府爲引導,企業爲主體,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等協同參與,發揮各主體的比較優勢,重點解決創新鏈難題。通過共性技術需求的徵集,精確定位綠色低碳轉型中的技術瓶頸問題,組織科研力量開展集智攻關。具體來說,圍繞新型能源系統的構建,加快水電、風電、光伏、核電等零碳技術的突破性開發與利用,加強油氣、煤電、火電等傳統能源技術的升級優化,重視碳捕獲封存與回收利用等負碳技術。還要面向交通、工業、建設等重點行業領域,加強政策引導與標準制定,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創新與行業生產的融合應用。

探索科研組織模式及有效評價機制,推進資源整合。堅持問題導向,培育國家級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平臺,優化綠色能源、低碳環保領域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基地佈局,設立能源低碳發展新型研發機構,加強各平臺的協作聯動,整合技術領域創新資源,形成創新合力。可以通過“賽馬”“揭榜掛帥”等手段,推動各平臺構建跨學科、跨行業的創新聯合體,形成多方長期聯合攻關的穩定機制,減少資源部署的重疊與浪費。在產業領域,應以央企、龍頭企業、全國重點實驗室爲主,建設產業技術公共服務平臺,持續完善綠色低碳技術資源共享服務體系。技術評價應更關注市場化目標,建立第三方評估機制,開展成果價值評估與技術風險評價,發揮評價體系的導向與激勵作用,在體制機制設計上前瞻性地考慮供需配合、知識產權保護等問題,形成適合不同技術門類、不同地區的綠色低碳技術評估體系。

統籌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壯大實用性創新人才隊伍。加強綠色低碳技術的系統攻關,需要龐大的人才儲備隊伍支撐。一方面,依託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應用型技術學院、全國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加強科教融合與項目育人,完善能源、電氣、建築、製造等一級學科門類中“雙碳”相關課程體系的設計與更新,通過新型人才培養模式試點,培育多學科交叉人才。另一方面,深化校企合作,充分發揮企業作爲培養資源提供者和培養成果使用者的雙重功能,加強工程博士與應用型工程師的培養,注重綠色低碳技術領域的工程化應用場景搭建,提升複合型人才培育與行業需求的契合度。

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徵程上,以綠色低碳技術爲抓手,充分釋放創新動能,助力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一定能夠爲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撐。

打好“組合拳” 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爲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開展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今後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要“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我國當前生態文明建設仍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必須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爲指導,打好法治、市場、科技、政策“組合拳”,健全美麗中國建設保障體系,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開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新局面。

強化法治保障,夯實美麗中國建設的制度基礎

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依靠法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着力構建系統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基本建立覆蓋各重點區域、各種類資源、各環境要素的生態文明法律法規體系。在生態文明制度“四樑八柱”的基礎上,今後還應加大制度創新供給,統籌推進生態環境、資源能源等領域相關法律修訂,加快開展碳中和專項立法研究,修訂節約能源法、循環經濟促進法、清潔生產促進法,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抓生態文明建設必須搭建好制度框架,抓好制度執行”。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生態環境法律和制度建設進入監管執法力度最嚴、法律制度實施效果最顯著的時期,基本建立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後果嚴懲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體系。進一步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轉變,必須保持常態化外部壓力,強化制度的有效執行,實施最嚴格的地上地下、陸海統籌、區域聯動的生態環境治理制度,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推進精準、科學、依法治污,讓生態制度優勢充分轉化爲生態環境治理效能。

繼續發揮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利劍作用。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複雜、艱鉅的系統工程,任何鬆懈都有可能產生“木桶效應”,影響整體實效。今年是第三輪督查開局之年,需要保持對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的高壓態勢,把嚴的基調和問題導向貫穿生態環境保護督查和執法監管始終,壓實保護工作的政治責任,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推動綠色發展理念的貫徹,強化督查發現問題整改,讓制度成爲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有效市場和有爲政府相結合,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

高水平環境保護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通過高水平環境保護,不斷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藉助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環境影響評價等手段,加快構建環保信用監管體系,規範環境治理市場,建立體現資源稀缺程度、生態損害成本、環境污染代價的資源價格形成機制,推動經營主體主動進行生產方式綠色低碳轉型,提高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安全利用水平,持續增強發展的潛力和後勁。

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圍繞綠色發展逐步完善體制機制,成爲全球空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清潔能源利用規模最大的國家,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形成。面對美麗中國建設新的目標任務,必須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着力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以能源和產業綠色低碳發展爲抓手,通過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和環境標準提升,推動產業、能源、交通運輸和空間結構轉型升級,制定綠色生產行業標準,促進環保產業和環境服務業健康發展,有效降低發展的資源環境代價。

健全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體系是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的有力保障。我國人均資源佔有量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資源粗放利用問題依然存在。通過將碳排放權、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等資源環境要素一體納入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總盤子,可以充分發揮市場化交易的價格發現和資源優化配置功能。建立支持出讓、轉讓、抵押、入股等市場交易行爲的一整套制度體系,能夠以市場化交易形成的資源環境要素價格爲指引,提高資源環境要素在不同部門、行業、地區之間的配置效率,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

加強科技支撐,增強綠色發展方式的轉型動力

綠色技術創新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着力點。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已進入以降碳爲重點戰略方向的關鍵時期,面對碳減排約束與未來經濟增長空間之間的矛盾問題,必須發揮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對於綠色發展的重要動力作用,推進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把應對氣候變化、新污染物治理等作爲國家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重點領域,狠抓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施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範工程,以先進適用技術手段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峯碳中和。

科技創新是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的關鍵變量。2012年以來,我國以創新驅動爲引領,大幅提升資源利用率,改變了以要素低成本優勢爲特徵的傳統生產方式,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6%的經濟增長,成爲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面對加快綠色低碳科技革命的要求,必須實施生態環境科技創新重大行動,加強碳捕集利用和封存、零碳工業流程再造等技術創新,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造就一支高水平生態環境科技人才隊伍,強化生態環境技術服務體系,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

數字技術是加強生態保護修復監管的重要抓手。自然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自我淨化、自我恢復的能力,也存在自然恢復的侷限和極限,對人工修復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實施生態環境保護重大工程的基礎上,須找到生態保護修復的最佳解決方案,通過深化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應用,促進基於大數據的環境監管和修復技術發展,加強“雙碳大腦”“虛擬電廠”等創新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實現一體化的自然生態保護與修復,爲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新的方法,加快構建美麗中國數字化治理體系,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

完善綠色低碳發展經濟政策,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整體協同

綠色低碳發展是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注重同步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堅持不懈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必須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把經濟活動、人的行爲限制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能夠承受的限度內,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創造條件加快能耗雙控轉向碳排放雙控制度,大幅提高經濟綠色化程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財稅制度是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基本手段。推動市場主體和社會各方護綠、增綠、謀綠,需要進一步用好財稅政策“指揮棒”,強化財政支持、稅收政策支持,發揮好財政資金導向作用和稅收政策激勵約束作用,建立健全穩定的財政資金投入機制,統籌整合節能減排、生態環境、植樹造林、溼地保護等專項資金,調整優化財政預算科目,優化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加強對綠色產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財政支持力度,不斷完善綠色稅收制度體系,通過稅收優惠和減免等措施,促進產業實現綠色發展。

優化環境經濟政策是引導資源要素向綠色低碳發展聚集的重要途徑。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必須統籌兼顧、整體施策、多措並舉,形成扶綠、促綠的良性循環。統籌各領域資源、匯聚各方面力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強化金融支持、價格政策支持,健全財政金融政策協調機制,培育綠色金融體系,通過風險補償、專項獎勵、綠色發展基金投入等方式推動市場化多元化投入,使財政資金撬動更多金融資源支持綠色低碳發展。同時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和綠色收費價格機制,不斷優化政府綠色採購政策,引導形成綠色生活方式,使資源、生產、消費等要素相匹配相適應,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統一。

奮力譜寫新時代美麗中國建設新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今後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要深入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思想,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推動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我們必須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在首個全國生態日之際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同步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以“雙碳”工作爲引領,持續推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奮力譜寫新時代美麗中國建設新篇章。

深刻理解美麗中國建設的重大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重要內容,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把綠色發展作爲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美麗中國目標。

美麗中國建設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重要路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我國14億多人口整體邁入現代化,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將極大地改變現代化的世界版圖,在人類歷史上是一件有深遠影響的大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必須站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美麗中國建設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是當今時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發展領域,我國在這方面的潛力相當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必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

美麗中國建設是滿足人民羣衆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環境是關係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隨着社會發展,生態環境在羣衆生活幸福指數中的地位日益凸顯。必須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來謀劃和推進新徵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讓優美生態環境成爲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長點。

美麗中國建設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中國方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可持續發展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產物,契合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共同訴求。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需要世界各國同舟共濟、共同努力,任何一國都無法置身事外、獨善其身。美麗中國建設的實踐探索,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新時代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爲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開展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碳達峯碳中和開局良好。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峯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國務院發佈《2030年前碳達峯行動方案》,各部門出臺12份重點領域實施方案和11份支撐保障方案,31個省(區、市)全部制定本地區碳達峯實施方案,碳達峯碳中和“1+N”政策體系構建完成並持續落實。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調整。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累計退出過剩鋼鐵產能1.5億噸以上。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2022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15.5%,比2012年提高6.1個百分點。

能源結構加速綠色轉型。完成煤電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聯動”超過5.2億千瓦。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規劃建設4.5億千瓦大型風電光伏基地。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突破13億千瓦,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佔比達到51.5%。

綠色發展動能不斷涌現。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綠色發展法規政策和技術創新體系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產業加快培育。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8年位居全球第一,保有量超過全球一半。

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關於全面加強資源節約工作的意見》印發,實施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節水型社會建設等規劃方案。2012年以來,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水耗、地耗分別下降26.4%、46.5%、38.6%,主要資源產出率累計提高近60%,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22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提升到86.5%,全國地表水水質優良斷面比例達到87.9%,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到81.9%。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累計造林10.2億畝,貢獻了全球新增綠化面積的1/4。

積極參與並引領全球環境治理。推動《巴黎協定》達成、簽署、生效和實施,成功舉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積極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我國承擔大國責任、展現大國擔當,實現了由全球環境治理參與者到引領者的重大轉變。

落實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

新時代新徵程上,我們必須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制定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政策文件,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修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加快產業綠色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交通運輸和城鄉建設綠色轉型。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峯碳中和。落實好碳達峯碳中和“1+N”政策體系,有計劃分步驟推進“碳達峯十大行動”。堅持先立後破,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實施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範工程,推進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統籌制定“雙碳”綜合評價考覈辦法。

深入實施全面節約戰略。堅持“能水糧地礦材”一體化節約。更高水平、更高質量做好節能工作,狠抓重點行業和重要設備節能降碳。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加強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推動土地、礦產等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

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加強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改善長江生態環境質量,統籌推進黃河系統治理和生態保護。建設美麗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支持雄安新區建設綠色發展典範城市。

着力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加快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深入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守牢生態安全底線。完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深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開展美麗中國建設評估。

完善法治保障和政策支撐體系。推動修訂節約能源法、循環經濟促進法、清潔生產促進法,開展碳中和專項立法前期研究。完善綠色低碳發展經濟政策,健全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體系。實施生態環境科技創新重大行動,構建美麗中國數字化治理體系。

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深刻指明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要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爲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生態環境保護既是重大經濟問題,也是重大社會和政治問題。解決好這一重大問題,必須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新時代十年,我國能源結構持續優化,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佔比從68.5%下降至56%。2013年至2022年,全國重點城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57%。2022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爲86.5%,重污染天數比例下降到1%以內,我國成爲全球大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本世紀以來,全球新增綠化面積中約1/4來自中國。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與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密不可分。新時代十年,我國持續加大對散亂污企業及集羣的整治力度,淘汰落後和化解過剩產能鋼鐵約3億噸、水泥約4億噸,淘汰老舊及高排放機動車超過3000萬輛,新能源汽車連續多年產銷量居於世界首位。同時也應看到,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仍然面臨諸多矛盾和挑戰,生態環境穩中向好的基礎還不穩固,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還沒有根本緩解,生態文明建設仍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生態環境質量同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同美麗中國建設的目標相比,同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要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發達國家在過去的200多年時間裏,完成了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在經濟發展到相當水平後才逐步解決污染治理、生態破壞修復等問題。我國擁有14億多人口,以佔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養活了世界上近20%的人口。在發展過程中,生態環境保護面臨巨大壓力。現實國情決定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以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爲引領,以能源和產業綠色低碳發展爲抓手,以國土空間格局優化爲載體,以綠色生產消費爲動力,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在資源高效利用和綠色低碳發展的基礎之上,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道路。

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是一項系統工程。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中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必須持續推進產業、能源、運輸結構調整,不斷強化源頭防控,牢牢抓住產業結構調整這個關鍵,減少過剩和落後產能,增加新的增長動能,推進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等多層級減污降碳協同創新。在此基礎上,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發展高效農業和先進製造業,加快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不斷夯實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產業基礎。

實現生態環境有效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既需要時間上的接續努力,也需要空間上的科學統籌。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一個重要方面在於不斷強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用途統籌和協調管控。這就需要堅守耕地和生態保護紅線,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控,統籌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等管控邊界。科學統籌人口分佈、經濟佈局、國土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科學佈局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處理好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關係。

在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中解決生態環境問題,搞好頭腦中的建設非常關鍵。要不斷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在實踐中,許多地方積極開展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出行、綠色商場、綠色建築等綠色生活創建行動,通過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將綠色生活理念推廣到衣食住行遊用等方方面面。這些做法,有利於增強全社會對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的理解和認同,爲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呵護生態環境匯聚強勁動力,爲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營造良好氛圍。

積極推動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把握世界歷史大勢與時代發展潮流,統攬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深刻闡述海洋對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意義,提出了“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倡議。這一倡議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海洋領域的細化、深化和延伸,是新時代中國深度參與、引領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指引,爲推動全球攜手應對海洋環境污染,共同推動藍色經濟發展、共同推動海洋文化交融、共同增進海洋福祉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深入領會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核心要義

“我們人類居住的這個藍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個孤島,而是被海洋連結成了命運共同體,各國人民安危與共。”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海洋命運共同體倡議,秉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天下情懷,符合中國和世界人民的共同願望和根本利益,展現出深厚的文化底蘊、強烈的責任意識、廣泛的全球共識,具有豐富深刻的理論內涵。

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內含深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底蘊。中國人自古就有“四海一家、天下爲公”“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精華,科學揭示人與海洋和諧共生的關係,主張以海洋命運共同體爲遵循,推動建設公正合理的國際海洋秩序。海洋命運共同體倡議蘊含着共護海洋安寧、共謀人海和諧的美好願望,充分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體現了中國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的責任擔當。“海洋的和平安寧關乎世界各國安危和利益”。在全球海洋問題和挑戰面前,世界各國亟待從維護共同安全和共同利益出發,尋求完善全球海洋治理的新思路、新方案。中國在全球海洋治理層面勇於擔當大國責任,集中體現在以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爲指引,積極參與全球海洋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致力於推動國際海洋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致力於與全球各國一道共護海洋和平、共築海洋秩序、共促海洋繁榮。

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凸顯了促進人類與海洋和諧共生的全球共識。人類居住的藍色星球被海洋連結成不可分割、安危與共、利益交融的命運共同體,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獨立應對複雜嚴峻的全球海洋問題。一味奉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企圖掌握海洋霸權、攫取海洋利益,不僅無助於化解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海洋危機,反而會加劇國際局勢的動盪不安,引發人類生存危機。海洋命運共同體是對人類共同追求實現人與海洋和諧共生目標願景的集中表達。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主張走互利共贏的海上安全之路,攜手應對各類海上共同威脅和挑戰,合力維護海洋和平安寧,既符合時代發展的現實需要,也反映了各國人民的共同心聲,凝聚着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

紮實推進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戰略路徑

隨着人類大規模開發利用海洋,導致全球面臨海上安全問題層出不窮、海洋生態環境日益嚴峻、海洋全球治理亟待變革等挑戰。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維護海洋安全、保護海洋生態、發展海洋經濟等方面的重要論述,爲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科學指南。

共護海洋安全是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根本和保障。海洋的和平安寧關乎世界各國安危和利益,需要共同維護。任何國家都不能以爭奪海洋霸權爲目的,把海洋作爲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工具,侵犯其他國家正當合法的海洋權益。中國堅定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倡導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致力於營造平等互信、公平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主張各國堅持平等協商,完善危機溝通機制,加強區域安全合作,妥善解決由資源爭奪、政治博弈引發的涉海分歧;主張各國加強海上對話交流,走互利共贏的海上安全之路,攜手應對各類海上共同威脅和挑戰,合力維護海洋和平安寧。

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是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前提和基礎。海洋的可持續發展關乎全人類的生存發展,需要共同保護。各國應像對待生命一樣關愛海洋,保護海洋生態與生物多樣性。中國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全面參與聯合國框架內海洋治理機制和相關規則制定與實施,落實海洋可持續發展目標;不斷推進海洋生態環境治理國際合作,全力遏制海洋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趨勢,實現海洋資源有序開發利用,爲子孫後代留下一片碧海藍天。

共促海洋經濟發展是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核心與支撐。海洋蘊藏着寶貴財富,是高質量發展以及世界各國參與國際競爭的戰略要地。當前,以海洋爲載體和紐帶的市場、技術、信息、文化等合作日益緊密,中國積極落實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積極打造“藍色夥伴關係”,爲世界沿海國家搭建開放合作、共贏共享的平臺,促進海上互聯互通和各領域務實合作,推動藍色經濟發展,致力於破解全球經濟發展壁壘,爲全球經濟復甦注入新的活力。

準確把握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戰略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的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倡議,對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全球海洋治理的革故鼎新,造福世界各國人民,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是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走深走實的必然要求。縱觀大航海時代後的人類發展史,西方強國崛起無不伴隨着對海洋利益、資源的搶奪侵佔。海洋一度淪爲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奪取海上霸權、進行殖民侵略的戰場。時至今日,部分國家依舊奉行霸權主義,動輒訴諸武力解決海洋權益爭端。歷史表明,零和思維、叢林法則沒有出路,只能給世界帶來災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倡議是對傳統的霸權主義、零和思維的全面超越,致力於推動全球各國通過協商合作攜手應對各類海上共同威脅和挑戰,推動各國把人類共同居住的藍色星球建成和睦的藍色家園。海洋命運共同體倡議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海洋領域的深入拓展和具體實踐,爲國際社會妥善處理涉海分歧、共商海洋治理提供了正確方向,必將有力推動各國共同維護海洋和平安寧,推動世界發展進步。

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是積極變革全球海洋治理方式的深刻彰顯。海洋是全球治理的重要領域,隨着全球海洋治理進入結構調整、秩序變革的新階段,全球海洋治理面臨着海洋公共產品供給不足、全球地緣政治競爭不斷衝擊、國際海洋合作倡議遭受抵制等矛盾困境,探尋全球海洋治理的出路,成爲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重要課題。在此背景下,中國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成爲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題中應有之義。中國全面參與聯合國框架下的海洋治理機制,在海洋環境保護、海洋安全維護、海洋法律體系完善等方面作出重要貢獻,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海洋秩序。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爲全球海洋治理提供了價值引領和根本遵循,對有效應對海洋治理難題具有重大意義。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海洋是地球生命之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共同家園。全球海洋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生態系統,海洋局部性污染終將隨着洋流逐步蔓延至全球。因此,任何國家和地區都應該像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守護海洋。當前,世界各國要站在事關人類前途命運的高度,攜手深度合作,爲維護海洋安全、世界和平、發展繁榮作出各自應有的貢獻。

激發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

每天天微亮,內蒙古烏蘭浩特市義勒力特鎮義勒力特嘎查黨支部書記李德生便驅車往山裏趕。哪裏的樹倒了,哪棵樹病了,哪裏有垃圾……李德生的巡山日誌,記錄着林長制推動“林長治”的變化。在內蒙古一些地方,從“年年栽樹不見樹”到“人人一棵樹、戶戶一片林”,這體現的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也是共同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

青山行不盡,綠水去何長。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激發起全社會共同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新時代以來,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山川蔥鬱、天空澄澈,綠色版圖不斷延伸,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億萬人民保護生態環境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實踐告訴我們,只有人人動手、人人盡責,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風尚,才能讓中華大地藍天永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浙江安吉縣餘村,關停礦山、水泥廠,修復生態環境,發展綠色產業,走出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新路,生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江蘇南通五山及沿江地區,關停散亂污企業,修復騰出岸線,“工業鏽帶”變身“休閒綠帶”,有力踐行了“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變化的背後,是“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日益成爲廣泛共識,是全社會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激發,是全社會共同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在安徽滁州南譙區施集鎮的蘆柴河萬畝麻櫟產業基地,當地合作社重點經營麻櫟人工林30萬畝,深耕食用菌、柞蠶養殖和生物質發電等相關產業,年產值超過10億元。在福建長汀濯田鎮園當村,村民馬雪梅承包的600多畝山場種滿板栗、臍橙、油茶等,實現荒山變綠、土地生金。讓看山、護林、保水的羣衆實現就業增收,讓“護綠”“增綠”的企業實現更大發展,有助於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努力形成推動生態保護的合力。

生態文明是人民羣衆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事業,每個人都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受益者。合理設定室內空調溫度,適度適量點菜踐行“光盤行動”,購物少用塑料袋、自備環保袋,優先選乘公共交通……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涓滴細流就能匯聚成生態文明的江河。當越來越多“民間河長”“生態衛士”“環保守夜人”投身環保事業,當少廢一張紙、少耗一度電、珍惜每一滴水、節約每一粒糧食成爲更多人的選擇,當節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蔚然成風,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的美麗中國必將漸行漸近。

“今天,我們一起參加植樹,就是號召大家都行動起來,既在廣袤祖國大地上種下片片綠色,也在廣大人民心中播撒綠色種子,共同迎接希望的春天,共同建設美麗中國。”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冒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強調“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種樹開始,種出屬於大家的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繪出美麗中國的更新畫卷。”奮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徵程,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一起來爲祖國大地綠起來、美起來盡一份力量,激發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我們就一定能推動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攜手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激發全社會共同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

在近期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了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正確處理的“五個重大關係”,標誌着我們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律性認識又有了進一步的深化和發展。其中,強調要正確處理好“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的關係”,即始終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保持常態化外部壓力,同時充分激發起全社會共同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

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多主體參與,而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作爲“關鍵少數”,在美麗中國建設中發揮着關鍵作用。在全社會內生動力中,最關鍵的是各級黨政領導幹部的內生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仍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面對新徵程上的新形勢、新問題、新挑戰,更要充分激發各級地方黨委和政府的內生動力,切實提升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堅決扛起美麗中國建設的政治責任。

樹牢正確政績觀,是初心所在、職責使然,是內生動力產生的必要前提。生態文明建設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事關民生福祉,必須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不僅培植“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遠見、涵養“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也秉承“一任接着一任幹”的堅毅、抱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決心,方能不求急功近利的“顯績”、多創造澤被後人的“潛績”。其中關鍵,不僅在於正確認識經濟發展的“快”與“慢”,還在於正確認識政績的“顯”與“潛”,最終久久爲功、步步爲營,將一件事幹到底。

提高生態文明建設能力,是內生動力產生勢能的內在條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健全美麗中國建設保障體系。統籌各領域資源,匯聚各方面力量,打好法治、市場、科技、政策“組合拳”。近年來,我國切實發揮生態環境保護對經濟發展的調整優化作用,實現減污降碳協同效應,在提升綠水青山“顏值”中做大金山銀山“價值”。始終堅持多方共治,完善綠色低碳發展經濟政策,建立健全生態環境領域中央和地方財政資金投入機制,強化財政支持、稅收政策支持、金融支持、價格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構建全社會共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良好格局,爲地方黨委和政府治理環境污染、推動綠色轉型提供必要支持。同時,依託高校、科研機構等“外腦”,持續加強對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改革創新的研究、生態產品領域基礎研究、碳匯生態產品應用場景研究等,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充足智力支持。此外,堅持在社會範圍內培育普及生態文明理念,通過構建生態文化傳播平臺,引導企業和公衆養成綠色、低碳、節約生產生活方式,以生活方式綠色革命倒逼生產方式綠色轉型,形成各方共同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氛圍。

強化考覈結果運用,是內生動力得以激發的關鍵。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歷程中,各地區各部門強化分工負責、加強協調聯動,認真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責任清單,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其中,建立地方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建設覆蓋全面、權責一致、獎懲分明、環環相扣的責任體系,充分發揮幹部考覈的導向作用,使幹部既爲經濟發展而努力,也爲保護環境而競爭,既讓保護修復生態環境者獲得必要褒獎,也讓破壞生態環境者付出應有代價。當前,針對不同的主體功能區,可以進一步設計更爲細化、合理、差別化的考覈指標體系,將考覈工作落到實處。通過加大綠色考覈在綜合考覈中的比重,開展生態系統生產總值覈算,讓考覈評價“指揮棒”越來越綠色、導向越來越鮮明。

加快構建綠色發展的支撐體系

加快構建綠色發展支撐體系,是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舉措,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就需要把綠色發展放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進行系統謀劃。推動綠色發展必須統籌推進文化、教育、人才、科技和產業支撐體系建設,通過有機聯動、協同合作形成環環相扣、相得益彰的發展合力,充分滿足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全面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1.厚植綠色文化,爲綠色發展鑄魂

綠色文化是綠色行爲規範、綠色思維方式、綠色價值觀念等文化現象的總和,具有爲綠色發展鑄魂的重大價值。厚植綠色文化,有助於引導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等方面適應綠色發展要求,形成綠色思維和理念,並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形成促進綠色發展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夯實思想根基。中國傳統生態智慧蘊含“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自然觀,“取之以時、用之有度”的發展觀,“勤儉節約、儉以養德”的生活觀,是綠色發展的文化基因。馬克思主義生態觀是綠色文化的理論淵源。馬克思主義認爲,“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本身是自然界的產物”,如果過分陶醉對自然的勝利,將會遭受“報復”。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傳統生態智慧和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積極傳承者和主動踐行者。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從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出發,深刻把握生態文明建設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要地位和戰略意義,大力推動生態文明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創造性提出了“生態興則文明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共建清潔美麗的世界”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新時代新徵程,必須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爲指導,夯實綠色發展的思想根基。

引領發展方向。綠色發展不僅涉及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的轉變,還涉及思維方式與價值觀念的革命性變革。要把握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價值意蘊,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重要觀念;落實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價值目標,爲人民提供優質的生態產品和生態環境,彰顯綠色發展爲了人民的價值依歸;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改變以犧牲環境爲代價的粗放型發展模式。

凝聚廣泛共識。優化綠色文化傳播內容,堅持聯繫實際、貼近生活,增強通俗性、大衆化,使人民羣衆看得懂、聽得進、做得好。創新綠色文化傳播方式,藉助各類傳播平臺,運用直播、微課、短視頻等流媒體形式,實現多元渠道共鳴。拓展綠色文化傳播路徑,把綠色文化嵌入制度、注入產業、融入生活、滲入惠民工程,使人們在實踐中踐行綠色理念,提升綠色素養。

2.推進綠色教育,爲綠色發展築基

綠色教育是綠色發展的重要支撐,發揮着傳播綠色文化、培養綠色人才、助力綠色科技、興旺綠色產業的基礎性作用。要堅持把綠色教育融入教育全過程,多管齊下構建符合人才成長規律、教育教學規律、科技創新規律的教育體系,踐行教育服務綠色發展的時代使命。

強化頂層設計。構建教育部、文旅部、科技部等多部門共同參與的綠色教育領導機制,形成黨委領導,政府、社會、學校、企業等多主體協同聯動的工作格局,推動綠色教育融入學習、生活和社會發展實踐,寓教於學、寓教於行。建立科學的經驗交流、督促檢查、表彰激勵和評價反饋工作機制,在教育積累中探索普遍性的成功模式並進行示範運用,打造綠色底牌。優化保障機制,爲發展綠色教育提供合理的政策、經費、人才和物資支持。

健全教育體系。綠色教育的關鍵在高校。要升級學科體系,大力建設污染治理、環境保護、綠色製造等學科,推動理工學科與人文社會科學的交叉融合。完善課程體系,將綠色知識融入相關專業課程,建設若干通識性公共選修課。優化教學體系,豐富教學內容,增強學理輸出,拓展綠色視野,提升學生的理論素養。改善教學方法,培養綠色思維,強化實踐體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完善法律規範。綠色教育法治化是規範綠色教育進程、傳播綠色發展理念、提高全民綠色素養的重要保障。推進科學立法,以法律形式確定綠色教育的主體、客體、機制以及相關責任、義務,把綠色教育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結合實際制定相關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爲開展綠色宣傳教育提供方向指導和制度保障。保證嚴格執法,監督責任主體切實履行綠色教育職責,依法維護公衆參與綠色教育的權益。

3.培養綠色人才,爲綠色發展匯智

國之命脈,重在人才。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人才是第一資源”。綠色人才是最具能動性、革命性的生產要素,是實現綠色發展的智力支撐,具有基礎性、戰略性、決定性作用。

強化政策支持。堅持黨管人才,夯實人才組織基礎;堅持以人爲本施策,促進綠色人才全面發展。推進綠色環保領域人才工程建設,鼓勵綠色人才參與各級各類人才計劃選拔,提升人才社會地位。堅持優勞優酬,優化物質、精神雙重激勵機制,着力保障人才薪酬待遇。支持人才成果共享,允許使用綠色知識、技術和發明專利獲取收入、創辦企業,激發人才幹事創業熱情。

加快隊伍建設。重視綠色人才,實施更加積極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戰略佈局,實現人才價值。悉心培育人才,健全培訓平臺、交流機制,拓展人才知識、技術和視野,提升人才攻堅克難本領。傾心引進人才,因地制宜分類制定人才引進標準,凝聚一批推進技術創新的青年才俊和領軍人物,打造人才梯隊。精心使用人才,深化人才管理改革,保證人才有序競爭、動態優化,激發人才活力。

完善評價機制。人才評價是管好、用好綠色人才的“指揮棒”。要實行人才分類評價,具體把握不同職業、不同崗位、不同層次人才的身份屬性,分清理論研究者與技術革新者的差異特徵,爲合理評價各有側重的人才選好參考類別。科學建構人才評價標準,根據人才的甄選分類,合理設置資歷、學歷、成果、轉化等評價指標,突出效益、業績、貢獻。創新人才評價方式,建立同行評價爲基礎、市場評價和社會評價爲輔助的評價體系。

4.創新綠色科技,爲綠色發展賦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我們要於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必須向科技創新要答案。”綠色科技是綠色發展的引擎,是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產力保障。

推動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綠色科技創新平臺是整合創新資源、推進科技研發的重要載體。堅持“政府支持、企業參與、市場運作”方式,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協同創建國家級、省級綠色科技創新平臺。着重建設和佈局一批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加強與世界知名研發機構合作,聚焦綠色技術創新前沿,推動重大綠色共性技術研發項目落戶,打造國際一流的科技創新平臺。

構建產學研融合共同體。教育、科技和產業統籌推進、融合發展,是綠色科技創新的機制保障。加強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的協同創新,以產學研融合機制促進組織協同、平臺互動、要素流通。深化綠色科技供給側改革,建立鏈條完整、分工協作、運行高效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推動科學研究、後續試驗、產品開發、應用推廣等綠色創新環節的有效銜接,實現綠色科技研發到成果轉化落地的良性互動,真正形成市場配置科技資源的機制。

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把握綠色技術攻關方向,堅持問題意識、目標導向,聚焦發展需要,着力解決低碳循環經濟的科技支撐不足問題。抓住綠色技術攻關重點,整合多主體優勢科研力量,推動科技攻關研究鏈條深度融合,着力研發一批“殺手鐗”技術、攻克一批“卡脖子”技術。明確綠色技術攻關路徑,以“雙碳”領域科研項目爲引領,發揮市場對技術研發、路線選擇以及產品服務的導向作用,實現技術、資本、產業有效對接,打造一流綠色領域技術創新高地。

5.做強綠色產業,爲綠色發展助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順應當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方向,抓住綠色轉型帶來的巨大發展機遇,以創新爲驅動,大力推進經濟、能源、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爲全球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支撐。”綠色產業兼具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推動綠色發展、促進綠色轉型的新興經濟形態。

凸顯產業發展優勢。推進綠色“產業化”,大力發展人工智能、電子信息、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等產業,培育引領綠色產業發展的領軍企業,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產業集羣。促進產業“綠色化”,利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傳統產業綠色化改造,強化能耗、水耗、環保、安全和技術等標準約束,推動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產業綠色升級。全面發展綠色金融、物流、電子商務、研發設計、信息諮詢等生產性服務業,提升現代服務業綠色發展水平。

完善產業發展機制。形成綠色產業市場準入機制,確定產業邊界,建立產業認定機制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打破地域壁壘,平等對待各類市場主體,營造公平的市場發展環境。健全綠色產業市場激勵機制,綜合運用財政專項資金、稅收優惠、人才補貼等手段對綠色企業進行補償、獎勵,降低綠色項目運營成本,調動市場主體積極性。構築綠色產業市場約束機制,完善綠色政策法規,嚴格綠色效能評估,制定環保失信懲戒和退出辦法,推動有限資源向優質企業流動,實現優勝劣汰。

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增強綠色產品服務供給,打造綠色消費新引擎,拓寬產業發展的市場空間。聚焦綠色技術創新、綠色製造示範、綠色能源推廣等重點領域,在重點城市謀篇佈局建設一批綠色產業園、綠色科技城等示範性重大工程,拓寬綠色產業發展的區域空間。擴大綠色產業國際交流合作,推動綠色企業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增強制定國際規則、國際標準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拓寬綠色產業發展的國際空間。

加快推進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要“深化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應用,構建美麗中國數字化治理體系,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是實現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重要論述爲我們搶抓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雲計算等數字技術發展機遇,有效釋放數字技術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放大、疊加和倍增效能,加快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提供了方向指引。

充分認識數字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生態文明,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隨着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加速發展和快速運用,數字技術正在成爲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數字技術爲生態治理全流程提供支撐,讓精準識別、實時追蹤環境狀態,及時研判、系統解決生態問題成爲可能。

實踐證明,數字技術在提高生態環境數字化治理能力、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數字化和綠色化是全球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趨勢,兩者相互協同、相互促進。我們要順應這一發展趨勢,深刻領會數字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搶抓數字技術發展機遇,用數字技術創新生態文明建設模式、提升生態環境治理效能、支撐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構建美麗中國數字化治理體系,加快推進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建設,爲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提供有力的數字化支撐。

準確把握數字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方向

目前,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雲計算等數字技術正加速迭代,並向各產業、各領域快速融合,其必然會向生態環境治理領域快速滲透,數字技術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放大、疊加和倍增作用越來越顯著。總的來說,數字生態文明建設呈現出以下發展趨勢:一是數字化不斷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綜合運用數據分析、圖像識別、行爲分析、風險評估等數字技術,主動、快速、精準發現生態環境問題,實現對生態環境監管對象實時監控、全過程監管,有效提升生態環境監測感知、預警預報、風險防範和應急處置等能力,從而不斷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二是數字化不斷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利用數字技術可以對能源利用數據進行實時採集、監測、傳輸和分析,從而提高碳排放效率。同時,數字技術能提高能源要素的配置效率,提高產業組織效率,升級改造傳統產業,推動傳統產業向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轉型。三是數字化推動形成綠色生活方式。數字技術在綠色生活方式中也有着較爲廣泛的應用前景,能有效監測城市重點行業、產業、園區等碳排放,推進低碳智慧城市建設。運用數字技術還能推動社區提升水資源、垃圾分類回收等智能化管理水平,提升全民數字環保素養,把綠色低碳變成日常習慣。

加快推進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建設

數字技術賦能生態文明大有可爲,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建設未來可期。我們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爲指導,加快打造數字化、智能化生態環境治理新應用、新模式、新形態,提升生態環境數字化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推動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積極倡導推廣數字化綠色生活方式,加快推進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建設。

提高生態環境數字化治理能力。全面推動生態環境保護數字化轉型,構建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感知體系,建立健全動態管理的生態環境數據目錄,不斷提升智能監管能力和智慧應用水平。一是構建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綜合運用衛星遙感監測、航空遙感監測和地面站點監測等環境監測手段,依託大數據技術和數字化集成平臺,實現對空氣、水、土壤等方面的生態環境指標實時動態監測,做好人類行爲與自然現象的生態風險監測評估,實現“空天地人”一體化的動態監測與調控,爲生態環境智能監管、科學決策、社會服務提供真、準、全、快、新的“一套數據”基礎。二是建立健全動態管理的生態環境數據目錄。堅持系統觀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利用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組織推進全國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建設,實行“一數一源一標準”,實現數據資源清單化管理,提升數據管理水平和數據質量。三是提升生態環境綜合管理和決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持續深入推進生態環境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充分發揮數據要素的潛能和價值,提升統攬全局能力、監測感知能力、預警預報能力、形勢分析研判能力、風險防範和應急處置能力、監管執法能力,把數據資源優勢更好地轉化爲生態環境治理效能,用數字化技術助力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築牢生態文明建設數字化安全保障體系。

加快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如期完成“雙碳”目標,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已成爲社會各界的共識。數字技術是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工具和有效載體,要加快推動數字化和綠色化融合發展,推進傳統產業和能源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首先,以數字技術賦能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引導企業利用數字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的智能化改造,建設低耗高產的綠色製造體系。進一步加強對數據的分析和價值挖掘,推進傳統產業工藝、製造、採購、營銷、物流供應鏈及服務等節能減排,有效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其次,以數字技術賦能能源行業綠色低碳轉型。重點推動電力和煤炭等能源行業的綠色低碳轉型,推進能源企業各環節數字化,提升能源企業的生產效率,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源互聯網的智能化水平,利用新技術實時採集運行數據,實現精準預測需求、設備遠程監測、能耗管理、預測性維護、設備運行優化,有效降低能耗和碳排放。最後,推動數字化和綠色化協同發展。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在企業綠色發展中的應用,加強核心數字新興技術供給和綠色技術創新,深入推進數字經濟與綠色經濟融合發展。積極探索數字技術在綠色發展領域的應用場景,加快數字技術同新能源開發、清潔技術、綠色製造等領域的深度融合,提升綠色技術的數字含量。

積極推廣數字化綠色生活方式。倡導數字化綠色低碳新理念,在綠色生活中融入數字智能新要素,推動數字生活與綠色生活融合共生。一方面,加快打造數字化綠色生活新場景。依託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和碳排放感知、碳足跡追蹤等數字化手段,開展城市重點行業、產業、園區等碳排放監測,加快低碳智慧城市建設。全面倡導數字化綠色化生活,打造綠色低碳社區。積極推動個人數字碳賬本、碳普惠平臺等建設。另一方面,積極引導公衆樹立數字化綠色思維方式,推進全社會養成綠色智慧的生產生活行爲習慣,形成踐行綠色智慧生產生活新風尚。

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黨的二十大報告從九個方面明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我們黨領導人民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生態奇蹟和綠色發展奇蹟,對世界現代化理論和實踐作出重要貢獻。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關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從本質要求層面彰顯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

契合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的內在要求。歷史上,西方發達國家普遍走過一條高資源消耗型的先污染後治理道路,在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造成人與自然的矛盾日益加深。在200多年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中,實現工業化的國家不超過30個、人口不超過10億,但給人類帶來的生態環境危機是前所未有的。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要讓14億多人口整體實現現代化,這將使世界上實現現代化的人口翻一番多。爲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摒棄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走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路,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可持續地惠及全體人民。

契合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要求。追求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顯著特徵。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不同於西方以資本爲中心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現代化方向的人民性,堅持發展爲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爲民,堅持在保護生態環境中保護生產力,在改善生態環境中發展生產力,通過改革創新,讓土地、勞動力、資本、自然資源等要素活起來,加快建立健全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爲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在發展和保護協同共生中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取得更爲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契合人的全面發展的客觀要求。物質富足和精神富有都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內在要求。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既要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也要精神財富極大豐富、在思想文化上自信自強。中國式現代化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經濟活動、人的行爲限制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能夠承受的限度內,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既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在建設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中國的同時,推動實現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

契合構建命運與共地球家園的共同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保護生態環境、推動可持續發展是各國的共同責任。”地球是全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與個別西方國家動輒逃避全球生態保護責任、轉嫁本國生態危機做法形成鮮明對照,中國式現代化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國式現代化始終站在對人類文明負責、爲子孫後代負責的高度,攜手世界各國共築生態文明之基,共走綠色發展之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積極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經濟與環境協同共進、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的地球家園,讓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態文明之路行穩致遠,推動發展成果、良好生態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國人民。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取得顯著成就

“我們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的這句話道出了中國人民的切身感受。從亞洲象羣北上南歸引起全球關注,到“曬曬我的‘家鄉藍’”攝影作品徵集活動火爆出圈,人們感受到生活環境變得越來越好。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就舉世矚目,成爲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顯著標志。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學指引下,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爲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開展一系列開創性工作,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出臺《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制修訂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長江保護法等多部相關法律;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等制度,構建起生態文明體系“四樑八柱”……這一系列重大制度安排和決策部署,引領和保障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由重點整治到系統治理的重大轉變、由被動應對到主動作爲的重大轉變、由全球環境治理參與者到引領者的重大轉變、由實踐探索到科學理論指導的重大轉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不斷邁上新臺階。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累計完成造林10.2億畝,防沙治沙3.05億畝。截至2022年底,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下降至29微克/立方米,地表水水質優良斷面比例達87.9%,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81.9%。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以上的經濟增長,成爲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新時代的中國,“美麗經濟”發展壯大,生態優勢不斷轉化爲發展優勢,綠水青山正在產生越來越大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對世界現代化理論和實踐作出重要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站在對人類文明負責的高度,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促進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協調統一,共建繁榮、清潔、美麗的世界。”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注重同步推進物質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對科學處理人與自然關係、推動世界現代化理論和實踐創新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爲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新的現代化選擇。如何統籌好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係,實現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在探索現代化進程中都要面對的重大課題。在發展過程中,一些發展中國家一度複製西方先污染後治理的現代化老路,結果把生態環境破壞了,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堅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在保護生態環境中保護自然價值和增值自然資本,保護經濟社會發展潛力和後勁,推動綠水青山持續轉化爲金山銀山,爲廣大發展中國家獨立自主邁向現代化提供了全新選擇。作爲發展中的大國,中國願意同其他國家一道,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共築生態文明之基,承擔大國責任,展現大國擔當,充分發揮引領作用,加強南南合作以及同周邊國家的合作,爲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資金、技術支持。

爲推進全球環境治理探索合作共贏新路。面對全球環境風險挑戰,各國是同舟共濟的命運共同體。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必須破除單邊主義的壁壘和藩籬,在攜手合作中建設清潔美麗世界。在推進現代化進程中,中國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推進國際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務實合作。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主動承擔同國情、發展階段和能力相適應的環境治理義務,努力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環境治理體系,堅定落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積極建設性姿態參與全球氣候談判議程,爲《巴黎協定》達成和落實作出歷史性貢獻,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致力於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通過發起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等一系列務實合作,讓綠色切實成爲共建“一帶一路”的底色,爲全球環境治理作出了重要貢獻。

爲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當前,全球物種滅絕速度不斷加快,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系統退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構成重大風險。面對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在現代化進程中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必須統籌好發展與保護的關係,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新路。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學指引下,我國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追求人與自然和諧、追求綠色發展繁榮、追求熱愛自然情懷、追求科學治理精神、追求攜手合作應對,同世界各國共同營造和諧宜居的人類家園,共同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爲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 積極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廣東考察時強調:“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堅持綠色發展,一代接着一代幹,久久爲功,建設美麗中國,爲保護好地球村作出中國貢獻。”我們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爲指導,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大力弘揚海洋生態文化,創新海洋綠色發展路徑,加強海洋生態環境治理,深化海洋生態保護國際合作,積極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海洋生態文明建設。

倡導人海和諧,弘揚海洋生態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向來尊重自然、熱愛自然,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孕育着豐富的生態文化。”中國古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態理念是中華傳統海洋生態文明觀的哲學基礎,由此生髮的敬畏海洋、尊重海洋、保護海洋的傳統生態意識與生態養護智慧,滲透于海洋資源管理、海洋習俗與信仰、海洋文學與民間藝術中,形成了海洋生態審美觀念、海洋生態保護觀念、海洋生態和諧觀念。古人“與天地共存,與萬物共生”的生態倫理意識,“以時禁發”“取予有節”的生態資源保護意識,爲構建人海和諧共生、海洋可持續發展的現代海洋生態文明觀提供了重要思想基礎。新時代的海洋生態文明建設需要繼承傳統、賡續力量,在全社會倡導人海和諧理念,牢固樹立海洋生態文明意識。一方面深入挖掘整理中華優秀傳統海洋生態文化資源,特別是能夠體現人海和諧相處的生態價值觀、審美觀與文化心理的重要成果,從中汲取新時代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動力和智慧;另一方面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框架下對中華優秀傳統海洋生態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以現代文明理念、現代科技手段、現代傳播方式弘揚海洋生態責任意識、海洋生態價值意識、海洋生態發展意識、海洋生態協調意識,使中華優秀傳統海洋生態文化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進一步營造親海、知海、愛海、護海的社會氛圍,搭建面向公衆的海洋環境保護交流平臺,加強海洋科普教育,讓保護美麗海洋、共享碧海藍天的意識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開發與保護並重,創新海洋綠色發展路徑

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開發與保護兩手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建設現代化國家,走美歐老路是走不通的”“走老路,去消耗資源,去污染環境,難以爲繼”。我們要建設不同於西方模式的現代化,就必須走生態優先、開發與保護並重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應該看到,在西方現代化進程中,工業革命帶來生產力的極大解放,工業文明曾對物質財富的積累貢獻巨大,推動了人類物質文明空前發展。但隨着人類改造自然能力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對自然毫無底線的掠奪和毀滅,征服自然、控制自然一度成爲人與自然關係的主流觀念。我國在走上工業化道路之後,也曾由於採取粗放式發展模式付出破壞資源環境的代價,沿海地區在海洋經濟走上發展快車道的同時,也面臨着海洋環境污染嚴重、海洋資源過度開發等重大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超越西方以資本爲中心、物質主義膨脹、先污染後治理的現代化發展道路,以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綠色轉型爲引領,建設新時代的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爲此,一方面,強化海洋經濟發展的紅線設定,統籌海洋資源開發與海洋生態保護問題,科學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走開發與保護並重、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並舉的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道路。另一方面,必須守正創新,堅持綠色發展,創新海洋生態技術,大力發展海洋環保新技術,發展海洋數字經濟,積極探索推廣低碳、循環、可持續的海洋經濟發展模式,並將海洋生態發展的紅利不斷向綠色航運、海洋生態農業、海洋生態工業、海洋生態旅遊等產業轉化,助推海洋產業實現轉型升級,爲海洋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能。

堅持陸海統籌,加強海洋生態環境治理

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建設海洋生態文明,必須依靠制度和法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海洋生態環境問題表現在海洋,根源卻在陸地。海洋中80%的污染物都來自陸地,陸地的污染物入海總量已經超過了海洋的承載能力。因此,我們要加快轉變“重陸輕海”“先污染後治理”的意識,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統籌陸域與海域、海岸帶和海島、近海與遠海的開發建設,杜絕陸地污染物盲目排入海洋,避免海洋成爲“污水池”。構建陸海環境生態保護區,開展藍色碳匯行動,守護海洋生物休養生息的空間和底線,推進實施岸線和灘塗溼地保護恢復、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等海洋生態保護工程。

第二,建立完善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制度。隨着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以及對海洋資源需求的快速增加,海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從國家到地方全面建立海洋生態法治就顯得更爲重要。我國在1982年正式頒佈海洋環境保護法,之後簽署並加入《聯合國海洋公約》,標誌着我國海洋生態法制建設逐漸標準化和國際化。“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必須進一步加大海洋執法力度,嚴格海洋執法監督,探索推行跨部門海洋綜合執法,加強對海洋生態重特大事故和重大違法違規案件的查辦力度。

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深化海洋生態保護國際合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人類居住的這個藍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個孤島,而是被海洋連結成了命運共同體,各國人民安危與共。”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體現了胸懷天下的宏大格局,從全新視角闡釋了人類與海洋和諧共生的關係,爲解決全球海洋生態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海洋是人類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共同家園,海洋生態環境問題是世界各國共同面對的難題,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置身事外、獨善其身。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已經成爲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

中國作爲負責任的大國,一是積極承擔國際責任與義務,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發展藍色夥伴關係,加強與相關國家和地區在海洋資源開發、海洋生態修復、海洋垃圾治理、海洋防災減災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提升我國在全球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引領力和話語權。二是把握“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契機,積極融入聯合國“海洋十年”行動,深化與沿海國家在海洋環境監測和保護、科學研究和海上搜救等領域的合作,加強海洋生物多樣性調查評價。三是參與建設“冰上絲綢之路”,統籌推進南北極航道開發利用,開展極地地區的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加強旅遊、科考等的全方位合作。四是同相關國家加強溝通與合作,共同打擊海盜和海上恐怖主義,維護海上航行自由與通道安全,構建和平安寧的海洋環境。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讓綠色成爲中國式現代化的底色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新徵程上,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讓綠色成爲中國式現代化的底色。

綠色是生命的象徵、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態環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礎、人民共同的期盼。綠色發展是順應自然、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是用最少資源環境代價取得最大經濟社會效益的發展,是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堅向縱深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邁出堅實步伐,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我們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同時要看到,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仍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讓綠色成爲中國式現代化的底色,還要付出艱辛努力。

推進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支持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建立綠色技術創新項目孵化器、創新創業基地,以企業和市場需求爲導向開展綠色技術創新。圍繞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等領域佈局一批前瞻性、戰略性、顛覆性科技攻關項目,充分發揮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的作用,強化對創業投資等各類基金的引導,支持綠色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加強對綠色技術研發應用各流程各環節的支持和保障,爲綠色技術創新營造良好環境。發展具備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條件的能源儲存及轉換技術,提升新型能源轉換效率。

完善綠色發展市場機制。注重發揮企業推動綠色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促進體制機制創新,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提升企業綠色生產能力,推動企業綠色轉型升級。探索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拓展“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雙向轉化的渠道。加快建設完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進一步健全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碳排放權等交易機制,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運轉效率,爲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提供市場機制保障。

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大政府綠色採購力度,擴大綠色產品採購範圍,完善綠色產品標準,建立綠色產品分類和評價標準。培育和激發企業社會責任感,不斷提升綠色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水平,形成對消費者的良性引導。加強綠色發展宣傳力度,引導人們積極參與節能減碳活動,踐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提升綠色發展領域公共服務水平,讓人們共享綠色發展帶來的生活品質提升,激發人們參與綠色發展的自覺性與使命感。

深化綠色發展國際合作。生態環境治理是全球性問題,我們要緊跟時代、放眼世界,加強與世界各國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領域的政策溝通、技術交流、項目合作、人才培訓等,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氣候治理,切實提高我國推動全球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強綠色標準國際合作,積極引領和參與相關國際標準制定,推動落實合格評定合作和互認機制,做好綠色貿易規則與進出口政策的銜接工作。深化綠色“一帶一路”合作,拓寬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等領域技術裝備和服務合作。努力講好中國綠色發展故事,爲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營造良好外部環境。

堅定不移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推動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以歷史眼光、系統思維、全球視野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充分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對現代化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對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增強我國在全球環境治理體系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生態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無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壞自然必然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道路,揭示了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辯證統一、相輔相成的關係,豐富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領導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治理實踐的科學總結,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最新成果。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對馬克思主義人與自然關係的新認識。馬克思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與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有機整體。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提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強調人與自然關係的異化最終會帶來災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既鮮明強調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又深刻闡明瞭人與自然的整體性、生態系統各要素間的普遍聯繫性,超越了西方“人類中心主義”“生態中心主義”等將人與自然割裂開來的思維方式,這是對馬克思主義生態唯物論、生態系統論的豐富和發展。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對中華優秀傳統生態文化的新發展。建設生態文明,需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藏着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難題的重要啓示,“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爲一”“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等蘊含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樸素理念,能夠爲當代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益借鑑。在現代化進程中,西方發達國家普遍走的是“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習近平總書記深刻總結西方現代化進程的經驗教訓,充分汲取中華傳統生態智慧,正確把握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治理的本土性特徵和規律性,堅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場,強調“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保持戰略定力,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經濟社會發展”,走出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新道路。

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將生態文明建設擺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的突出位置,納入“五位一體”總體佈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決心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的變化,美麗中國建設邁出新的步伐。

切實踐行“兩山”理念,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草木植成,國之富也。”良好生態本身蘊含着經濟社會價值。生態環境問題歸根結底是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問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不僅是重要的發展理念,也是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重大原則。新時代以來,中國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積極踐行綠色生產方式,優化產業結構,減少過剩和落後產業,促進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綠色低碳關鍵技術,發展綠色金融,探索生態資源資產化;積極穩妥推動碳達峯碳中和,並將其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佈局,啓動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出臺“1+N”政策體系,努力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促進生態持續向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羣衆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更加迫切,堅持“環境就是民生”的理念,聚焦百姓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中國從解決環境突出問題入手,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系統治理,推進美麗海灣建設、加強海洋環境監管,實現水環境質量轉折性變化;2022年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爲29微克/立方米,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了86.5%,成爲世界上空氣質量改善最快的國家;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推動污染治理向鄉鎮、農村延伸,極大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

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推動形成生態環境保護的強大合力,進一步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衆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黨的十八大以來,環境法制建設、環境監管執法、環境風險管理更加有力,建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全面推行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覈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健全生態補償制度,生態文明“四樑八柱”性質的制度體系基本形成;依靠科技創新這一關鍵變量,破解綠色發展難題,充分運用大數據、現代遙感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構建環境問題發現機制,搭建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等創新平臺,提升精準治污水平和效能。

爲全球環境治理提供中國方案

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人類未來,建設綠色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中國始終秉承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參與全球環境和氣候治理、深化對外合作交流,充分發揮發展中大國的引領作用。

當今世界,人類命運與利益相互交織、緊密相連,牽一髮而動全身,任何一國都無法置身事外、獨善其身。人類命運共同體立足於生態環境的開放性、共享性,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爲目標,中國明確倡導“國際社會應該攜手同行,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之路”,主張加快構築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共建清潔美麗的世界。面對生態危機與環境挑戰,中國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綠色發展理念,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路徑,從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高度出發,堅持用系統論的工作方法解決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難題,爲實現可持續發展、建設清潔美麗世界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中國堅定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積極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同世界各國開展環保交流合作,彰顯了環境治理的大國擔當。從思維、理念到經驗、制度,中國已成爲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通過發起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設立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將實施綠色發展行動納入中非“八大行動”、在發展中國家啓動低碳示範區等方式,幫助發展中國家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共享中國生態紅利。中國成功舉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認真履行國際公約,主動承擔同國情、發展階段和能力相適應的環境治理義務,以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規則制定,敦促發達國家承擔歷史性責任,兌現減排承諾,積極同各方開展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合作,努力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環境治理體系。

交出人民滿意世界矚目的“綠色答卷”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④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國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極大改善了生態環境和生活質量,構築了更具韌性的生態安全屏障,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就舉世矚目,成爲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顯著標志。在近日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催人奮進。

環境就是民生,藍天也是幸福。生態文明建設彰顯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爲目標。新時代,我國持續推動污染防治提檔升級,以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經過不懈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的“綠色答卷”。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平均濃度實現近10年來連續下降,可吸入顆粒物等主要污染物平均濃度連續3年穩定達標,2022年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率首次降低到1%以內,我國成爲世界上空氣質量改善最快的國家。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實現了全國土壤環境質量監測點位所有縣(市、區)全覆蓋,重點區域開展土壤污染源頭管控整治,土壤污染加速趨勢得到有效遏制。水環境質量穩中向好,全國水質優良斷面比例接近發達國家水平,地級及以上城市的黑臭水體基本被消除,重點流域、近岸海域水質總體保持改善趨勢。通過開展系統性的生態環境治理和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老百姓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深入人心,成爲共識。

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爲一。生態文明建設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價值理念,推動構建人與自然的生命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越來越多的人類活動不斷觸及自然生態的邊界和底線。要爲自然守住安全邊界和底線,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格局。”生態環境並非單純的自然物,而是一個複合的生態系統,人類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其實也是在保護人類自身。通過一體化的生態保護和修復來維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與穩定性,其實就是在構築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安全屏障。近年來,中央財政年均投入約100億元,在全國統籌佈局開展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形成了“三區四帶”爲主的生態安全空間格局。2022年,我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入選了聯合國首批十大“世界生態恢復旗艦項目”,獲評“全世界最有希望、最具雄心、最鼓舞人心的大尺度生態修復範例之一”。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三北防護林等重大工程深入推進,10年來全國累計完成造林10.2億畝,我國成爲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快最多的國家。防沙治沙取得實效,荒漠化土地面積近10年淨減少500萬公頃,重點治理區域實現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我國提前完成了聯合國提出的土地退化零增長目標……通過全方位、有重點、多領域的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工作,我國的社會—生態系統更具韌性和活力,人地和諧、“詩意地棲居”成爲現實。

道不遠人,人無異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助力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爲全球生態環境治理注入新動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生態文明關乎人類未來。國際社會應該攜手同行,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之路”。近十年來,我國能源消費結構向清潔低碳轉變,清潔能源消費佔比比10年前提升了至少11個百分點,煤炭消費佔比下降了超12個百分點,成爲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我國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碳市場和清潔發電體系,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發電裝機均居世界第一。綠色供給能力顯著增強,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穩居全球第一,綠色動力船舶的國際市場份額接近一半。因地制宜推行生活垃圾分類,開展節約糧食、反對浪費以及反對商品過度包裝等行動,綠色生活方式成爲風尚。在生態文明領域,我國已實現由全球環境治理參與者到引領者的重大轉變。

藍圖已繪就,奮鬥正當時。新徵程上,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歷史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和艱鉅任務。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範踐行者,共同繪就美麗中國建設新畫卷,爲全球可持續發展持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牢記“國之大者” 築牢北方生態安全屏障

——內蒙古自治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調查與思考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202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推動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這些重要論述突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闡明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協同性、融合性,爲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供方向指引。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內蒙古各項事業發展,明確要求把內蒙古建設成爲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農畜產品生產基地、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202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期間指出,“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內蒙古必須牢記的‘國之大者’”,進一步明確了內蒙古的重要戰略定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三次到內蒙古考察調研,五次參加全國人代會內蒙古代表團審議,多次強調生態環境保護。內蒙古全區上下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深學篤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力打造北疆亮麗風景線,爲全方位建設模範自治區夯實生態基底。新時代以來,內蒙古全區草原植被蓋度和森林覆蓋率分別由40.3%和20.8%提高到45%和23%,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積持續“雙減少”;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20.7平方米,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近40%;單位GDP用能下降4.1%、用水下降40.7%、用地下降60%,綠色低碳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內蒙古正以新姿態、新形象、新風氣奮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徵程,用一串串綠色音符,譜寫北疆山河靈動之歌。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調研組赴內蒙古就其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和污染治理情況進行調研,總結成功經驗和創新模式,分析現實問題及成因,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與舉措。

追青逐綠,共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畫卷

內蒙古自覺扛起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重大政治責任,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爲導向,着力把祖國北疆這道萬里綠色長城構築得更加牢固。

全面加強黨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領導。堅持黨的領導是完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首要原則,也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的根本保證。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和生態環境質量負總責,積極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衆共同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切實把黨中央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落實到行動上。內蒙古明確建立自治區、盟和設區的市、旗縣、蘇木鄉鎮四級河湖長組織體系,嘎查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根據實際需要設立村級河湖長,全區1.6萬餘名河長、湖長上崗履職,共同守護河湖健康。自治區黨委大力加強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設計和組織領導,將生態修復和治理作爲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明確提出打響“北疆文化”品牌,努力做好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各項工作。十餘年來,內蒙古將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壓倒性位置,對重點沙漠實施鎖邊治理,讓草原休養生息,讓興安林海“掛斧停鋸”,爲額爾古納溼地勘界定標,讓“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草原壯麗富饒風光得以再現。自治區黨委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以示範區創建爲抓手,推動全域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截至2022年年底,內蒙古已有18個地區獲得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示範市縣)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命名。

堅定人民至上的生態文明建設根本立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環境是關係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內蒙古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場,尊重人民羣衆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以增進人民福祉爲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滿足人民羣衆的美好生活需要爲奮鬥目標,聚焦人民羣衆反映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守護好藍天、碧水、淨土,書寫生態環境保護的亮麗答卷。2022年,全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水體比例均達到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和地表水優良水體比例分別爲92.9%、76.9%,人民羣衆切實感受到生態環境質量的積極變化。2023年4月,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印發《內蒙古自治區綠色低碳發展國民教育體系建設工作方案》,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導公衆有序參與生態環境治理,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理念進一步落地生根。阿拉善盟大力推廣“企業+基地+科研+合作社+農牧民”的發展模式,已帶動超過3萬名農牧民從事沙產業,人均年收入3萬至5萬元,部分農牧民可達到10萬至30萬元,實現治沙與致富雙贏。

構建生態環境保護治理修復大格局。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繫的有機鏈條。內蒙古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充分尊重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系統性及其內在發展規律,將保護大草原、大森林、大河湖、大溼地作爲主要任務,統籌考慮自然生態各要素,強化區域聯防聯治,注重從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修復和治理,打造了生態環境大保護大治理大修復模式。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兩級政府持續推進烏樑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通過點源、面源、內源協同防治以及實施生態補水來推動流域水質的不斷改善。2019年4月啓動“烏樑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國家試點工程”,實施烏蘭布和沙漠治理、烏拉山南北麓林草生態修復、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烏樑素海海堤綜合整治等多項子工程,使塞外明珠重煥光彩。內蒙古持續加強黃河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統籌抓好植樹種草、水土保持、污染治理、淤地壩建設管理等各項任務落實,保衛黃河“幾字彎”生態安全。經過多年生態治理,巴彥淖爾市磴口縣讓烏蘭布和210萬畝沙漠變成“綠洲”,烏海市爲甘德爾山西麓(原白獨貴灣)近20平方公里的風積流動沙地披上“綠裝”,共同爲守護黃河安瀾貢獻力量。

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是相輔相成、協同共進的關係,堅持高質量發展可以爲高水平保護提供更加堅實的物質基礎,而高水平保護可以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聚集新優勢。內蒙古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立足本地區的發展現狀、資源稟賦,進一步完善功能定位、開放定位和產業定位,實施“科技興蒙”戰略,着力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以有效解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階段性矛盾衝突,積極探索發展和保護協同共生的新路徑。在杭錦旗庫布其沙漠腹地,蒙西基地庫布其200萬千瓦光伏治沙項目在這裏鋪設,“板上發電、板下種植、板間養殖、治沙改土、帶動鄉村振興”的立體生態光伏治沙模式在這裏開展,沙海變綠洲,黃沙變黃金的故事正在上演。在伊金霍洛旗,全球首個零碳產業園在這裏落戶,“風光儲氫”綠色能源供應體系加速前進,爲傳統能源城市向現代生態城市的轉型提供有力支撐。在興安盟,烏蘭浩特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紮實開展“雙控”工作,對現有裝備進行升級改造,建成了內蒙古自治區首個“乾式超淨+”超低排放環保改造和中水利用項目,實現了廢水“零排放”,走出老牌鋼廠涅槃重生之路。

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現實路徑,對促進生態優勢轉化爲發展優勢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內蒙古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圍繞生態產品監測和價值覈算機制、生態產品市場交易體系、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保障機制等方面作出積極探索。2022年,內蒙古自治區發佈《關於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實施方案》,着力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政策制度,打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雙向轉化通道及實現路徑,計劃在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錫林郭勒盟、鄂爾多斯市、阿拉善盟和阿爾山市等地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2022年3月,興安盟率先發布內蒙古首份盟市級生態產品總值(GEP)覈算成果,2020年GEP總值爲4718.7億元,單位面積GEP爲855.9萬元/平方公里,人均GEP爲33.3萬元/人。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率先在國有林區開展碳匯項目開發交易,累計實現碳匯產品銷售約3516萬元。

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國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載體,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對於維護生態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內蒙古立足東、中、西各盟市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聚焦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的空間失衡問題,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國土空間佈局,着力築牢安全韌性生態空間、構建綠色高效農牧空間、塑造多元宜居城鎮空間。目前,呼包鄂烏一體化發展正在加速推進,集中集聚集約集羣的發展思路日益凸顯,城鎮生態承載力不斷提升,爲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河套灌區正在全面開展控肥、控藥、控水、控膜“四控”行動,加快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2022年,內蒙古“三區三線”劃定成果通過自然資源部審覈啓用,將全區超過一半的國土面積劃入生態保護紅線、72%的國土面積劃入生態空間,爲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提供空間和要素保障。2023年4月,錫林郭勒盟和呼倫貝爾市分別有2.2億畝和9300多萬畝的草原陸續進入春季休牧,當地政府對實施休牧的牧戶發放草場補貼,遊牧民族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法則得以傳承和延續。從額爾古納的“魔法信使”雪鴞、烏蘭察布的松濤林海,到錫林郭勒的“稀樹草原”,白雲遊曳、綠草浮動、繁花掩映、湖泊鑲嵌、牧人策馬,繪就出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美景。

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生態環境保護任務依然艱鉅

儘管內蒙古生態環境治理成果顯著,但是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生態環境依然比較脆弱,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尚不穩固,稍有鬆懈就有可能出現反覆。“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調研組通過召開座談會、實地考察等方式,認真瞭解內蒙古推動綠色發展的具體情況,深入分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生態屏障防護功能本底較爲脆弱。生態系統的本底狀況指向地理環境、氣候條件、自然資源等方面的先天稟賦,對生態承載力、文明興衰演替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內蒙古大部分地區處於乾旱、半乾旱區,生態系統具有脆弱性和不穩定性,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威脅仍然存在,全區還有2億畝沙化土地待治理,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工作形勢依然嚴峻。已治理的沙化土地林草植被尚處於恢復階段,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都比較弱,當遭遇自然因素和人爲因素干擾時,極易反彈、喪失平衡。

自然資源的空間分佈不均衡。內蒙古東西跨度大,生產要素分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各類資源的集約節約高效利用。全區水資源總體匱乏,總量僅佔全國總量的1.9%,且時空分佈不平衡,尤其是中西部大部分地區有效降水不足,影響防沙治沙的效率和質量。如何突破制約生態文明建設的水資源“供需瓶頸”問題,是內蒙古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大任務。同時,各盟市之間資源稟賦差異較大,呼包鄂烏作爲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火車頭”,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科技創新資源相對集中,另外一些地區則因爲自然資源、能源資源、科技資源等方面的約束,影響了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規模,進而限制了綠色基礎設施的更新和綠色技術的自主創新,對林草生態修復工作產生一定影響。

促進綠色低碳發展任務艱鉅複雜。實現綠色發展,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等的革命性變革,需要穩紮穩打、久久爲功。內蒙古作爲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爲保障國家的能源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全區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峯碳中和工作,但要從根本上解決結構性問題,還需要堅持全國一盤棋、優勢互補、全面發力。內蒙古資源型產業體量較大,煤炭消費比重偏高,鋼鐵、有色金屬、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業的轉型面臨資金、技術、成本等多重挑戰,快速轉型難度較大。綠色產業鏈佈局需要進一步完善,綠色技術創新能力有待提升,高端技術人才比較短缺,產業結構需要進一步轉型升級。農業用水比例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近10個百分點,用水結構需要進一步優化,用水效率需要進一步提升。內蒙古積極推進人畜分離、舍飼養殖、廁所革命以及生活污水垃圾治理等工作,但居住分散、投資擴大、飼養成本增加等問題依然突出,促進生活方式的生態化轉向任重道遠。

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的壓力較大。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時強調,全力打好黃河“幾字彎”攻堅戰,全力打好科爾沁、渾善達克兩大沙地殲滅戰,全力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在這三大標誌性戰役中,內蒙古所要承擔的戰略任務是比較艱鉅的,如何肩負起歷史使命,還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在生態修復實踐中,大致按照以水爲定、先易後難的思路進行,而剩餘的空間多爲立地條件差、分佈細碎零散之地,治理難度更大,制約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問題難點問題亟待破解。此外,草原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較弱,容易因爲干擾而出現反覆,還需要長期的維護和管理。

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有待完善。生態環境的歷史欠賬較多、生態環境治理的現實任務比較艱鉅,而生態環境治理的投入仍然不足、渠道比較單一,相應的市場化投融資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儘管生態文明建設的頂層設計不斷完善,但是生態環境治理的統籌協調機制、聯防聯控機制還需要進一步落實落細,相關配套政策需要進一步補充完善。目前,發展林業碳匯作爲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重要舉措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但是草原碳匯並未得到同等重視,涉及的制度技術條件較爲複雜,在固碳速率、碳匯計量等方面還存在不確定性。內蒙古作爲草原大省,要充分發揮草原碳匯價值,在推動標準化建設方面需要進一步突破。

把祖國北疆這道萬里綠色屏障構築得更加牢固

在全黨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內蒙古考察並發表重要講話,爲內蒙古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新時代新徵程上,全區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爲內蒙古確定的戰略定位和行動綱領,自覺承擔起美麗中國建設的政治責任,奮力書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新篇章。

進一步強化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保持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黨的領導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黨的領導核心作用主要體現在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堅持和加強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領導,就要深刻領悟“國之大者”,從思想、法律、體制、組織、作風上全面發力,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更實舉措做好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不斷提高黨領導生態文明建設的能力和水平,科學研判防沙治沙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加強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承擔好治理荒漠化主戰場、防禦沙塵暴主防線的戰略角色,全力打好新時代“三北”工程三大標誌性戰役。堅持以政治建設爲統領,以示範區建設爲抓手,將民族團結進步與生態文明建設更緊密地結合起來。以黨建統領生態智治,強化數據共享、資源整合、智慧監管,着力提升國土空間治理和管控的精細化、精準化,全力構建包含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溼地、沙漠、沙地於一體的全域生態安全格局。全面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推動形成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新格局,着力將黨的領導的制度優勢轉化爲生態環境治理效能。

彰顯制度優勢,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不斷完善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明確牽頭部門、責任部門、配合部門關於生態環境保護具體事項的具體職責,加強正面清單管理體系建設,確保知責負責、守責盡責。嚴格落實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全面深化河湖長制、林草長制建設,構建多維度立體化巡邏防控體系,嚴格禁止亂採濫挖、非法開採礦產資源,嚴格管控地下水開採,嚴厲打擊破壞林草資源違法犯罪行爲,守護好生態保護紅線成果。嚴格落實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正確處理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的關係,全面推動差異化執法監管,大力推進退化草原綜合治理,着力提升草原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系統推進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地方立法,堅持自主創新和國際合作相結合,推動建立內蒙古草原碳匯標準體系,創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進一步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聚焦森林、草原、耕地、河湖等重要生態環境要素,科學評定生態保護成本,堅持分類補償與綜合補償統籌兼顧、縱向補償與橫向補償協調推進,做好各類型、各層級生態保護補償政策的平穩有序銜接,不斷提高生態補償的科學性和精準性。

發揮力量協同的行動優勢,提高生態環境的治理效能。生態文明建設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每一個人都應成爲綠色低碳生活的踐行者、倡導者和傳播者。爲此,應當堅持多元共治,進一步明晰政府、企業、社會團體、公衆等各類主體權責,逐步建立健全環境治理的領導責任體系、企業責任體系、全民行動體系、監管體系、市場體系、信用體系、法律法規政策體系,着力形成生態環境保護社會共治大格局,力爭達到同頻共振、同向發力的效果。政府層面,應從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入手,更加深入地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統籌做好監管執法、市場規範、資金安排、宣傳教育等工作。企業層面,落實企業環境治理責任制度建設,強化經營者主體責任,激發降碳減污內生動力,不斷推進科學技術創新、設備升級、模式優化,提高綠色產品的供給能力。社會層面,完善社會資本的參與模式和回報機制,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項目,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模式,以拓寬資金來源、帶動生態就業;強化社會監督,發揮各類社會團體的橋樑紐帶作用,營造濃厚的節能環保氛圍。公衆層面,不斷提高公民生態文明意識和踐行能力,讓節能環保成爲態度和習慣,讓綠色低碳成爲生活新時尚。

構築綠色發展低碳發展的競爭優勢,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環境污染物和碳排放高度同根同源,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必須以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爲主要着力點,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立足本地資源稟賦特點,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爲主題,將生態要素轉化爲生產要素、生態財富轉化爲物質財富,把資源稟賦和空間優勢轉化爲發展優勢,加快構建體現內蒙古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加自覺地推動發展與保護協同共進。統籌能源安全和減污降碳,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大力提高非化石能源的供給規模和質量,做大做強新能源裝備製造產業鏈,切實提升新能源利用水平。以科技創新、制度創新和模式創新爲驅動,以工業集中區、農業產業帶、畜牧產業帶等區域爲主戰場,以煤炭、冶金、化工、裝備製造、農畜產品加工、生物醫藥等重點行業爲突破口,全力破解綠色技術難題和技術壁壘,逐步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加快建立健全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爲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加快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改造,大力培育綠色、循環、低碳的新興戰略產業,全面推行綠色規劃、綠色設計、綠色製造、綠色建造、綠色運營,引導全產業鏈綠色低碳轉型。

厚植生態文化優勢,涵養綠色文明新風尚。生態文化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和靈魂,是引領綠色發展的先導和引擎。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態價值觀念爲準則的生態文化體系,深刻把握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要義,全面理解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內在要求,科學凝練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精神內核。通過加強對少數民族生態文化的挖掘和保護,推動多元文化融合發展,培育具有獨特精神氣韻的生態文化。大力發展生態文化產業,積極推進生態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地域生態文化景觀,建設高品質文化旅遊帶,推進生態文化事業和生態旅遊產業的協調發展。積極推進生態文明教育,增強民衆的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

美麗中國建設的四個重大轉變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爲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開展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實現了四個重大轉變。

實現了由重點整治到系統治理的重大轉變

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繫的有機鏈條,必須堅持統籌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堅持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是配合構建碳達峯、碳中和“1+N”政策體系,大力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城市環境治理結構轉型升級,建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大力培育綠色環保產業的必然要求。10年來,我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以上的經濟增長,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居世界第一,綠色成爲高質量發展鮮明底色。一方面,從大氣污染治理向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氮氧化物協同減排轉變。全國重點城市PM2.5濃度下降57%,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2020年至2022年連續3年,都降到世衛組織所確定的35微克/立方米第一階段過渡值以下,我國成爲全球大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另一方面,從水污染防治向推進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統籌治理轉變。我國實現了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提高23.8個百分點,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此外,長江干流連續3年全線達到Ⅱ類水質,黃河干流首次全線達到Ⅱ類水質,全國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提高17.6個百分點,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同時,實現了從區域單打獨鬥到區域協同治理轉變,實現了黃河、長江流域以及秦嶺、三江源、黃土高原、東北地區、京津冀地區、毛烏素沙地等重點區域生態環境問題向生態環境體制機制全覆蓋轉變。

實現由被動應對到主動作爲的重大轉變

生態文明建設,觀念的轉變是前提,也是最根本、最深刻的。2018年3月生態環境部組建,標誌着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的又一次深刻變革,是生態文明建設中一項重要的頂層設計。在機制方面,生態環境部整合組建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隊伍,實行省以下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按流域海域設立生態環境監管機構,全面完成國家和省級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基本建成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同時,圓滿完成兩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任務,解決了一大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比如,長江岸線保護、洞庭湖非法矮圍整治、祁連山生態修復、秦嶺違建別墅整治等問題整改取得明顯成效。此外,一方面,制定出臺改革文件40餘件,建立並深入實施排污許可、生態保護補償、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等制度。另一方面,制定修訂30餘部生態環境保護相關法律和行政法規,制定實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等專項黨內法規。在實踐中,一系列越織越密的制度體系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可靠保障。一是推動健全生態監管制度,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連續5年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二是嚴格執行全國自然保護地面積佔全國陸域國土面積的18%,陸域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佔陸域國土面積比例超過30%。同時,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野外種羣數量穩中有升。三是生態環境立法和督察執法不斷加強。積極推進黃河保護法、黑土地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國家公園法等法律的制定與修訂。

實現由全球環境治理參與者到引領者的重大轉變

10年來,中國成爲全球氣候治理進程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發揮了重要的、積極的、建設性的作用。一方面,引領全球氣候治理進程,推動《巴黎協定》達成、簽署、生效和實施,宣佈碳達峯碳中和目標願景,成功召開COP15(《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並推動達成“框架”,成爲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的新里程碑,彰顯負責任大國形象。另一方面,倡導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和“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臺,幫助沿線國家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水平。同時,實施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持續深化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累計安排資金超過12億元人民幣。10年來,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下降35%左右,超額完成向國際社會承諾的目標。我國已成爲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

實現由實踐探索到科學理論指導的重大轉變

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精闢概括了“四個重大轉變”,強調“不斷深化對生態文明建設規律的認識,形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思想,實現由實踐探索到科學理論指導的重大轉變”。10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大力推動生態文明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新要求,系統形成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科學指導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中,其科學性和真理性得到了充分檢驗、人民性和實踐性得到了充分貫徹、開放性和時代性得到了充分彰顯。同時,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系統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把我們黨對生態文明建設規律的認識提升到新高度。正是因爲有了科學理論指導,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就舉世矚目,成爲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顯著標志。

美麗中國建設的戰略地位和世界意義

美麗中國建設,凸顯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定政治信念

“美麗中國”是一個具有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時代語彙,是古往今來的貫通,是政治與文化的結合。中國自古就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想觀念與價值傳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關係,並倡導對自然界的敬畏和保護。無論是《尚書》中的“天人合一”,《莊子》中的“齊物”思想,還是《禮記·禮運》中的“大同”理念等,都在強調人類與自然界的相互依存關係和平衡發展。此外,如《詩經》中的山水田園詩歌、明代山水畫派作品等,也都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可以說,美麗中國夢是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上發展起來的,其強調保護生態環境、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同時,美麗中國夢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其汲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和諧思維、中庸思想,將之創造性轉化爲當代中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偉大實踐,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美麗中國建設,集中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維護國家形象和民族文化的歷史責任感。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美麗中國建設體現了從詩意棲居夢想到美麗中國現實的昇華,實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對於塑造國家認同感、增強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義。美麗中國夢內在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脈,通過保護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倡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強調了民族文化的自信與傳承。這也符合中國共產黨人推崇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觀,並弘揚了民族精神風貌。同時,美麗中國夢也倡導多元文化的共存與交流,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尊重和包容,有助於構建一個和諧、多元且互鑑的世界文明。一個擁有優美自然環境、燦爛文化遺產和穩定社會生活的國家,吸引力更強,更能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和認可。在此意義上,美麗中國夢提升了國家的形象和文化軟實力,有助於增加國家的國際聲譽,提升國際競爭力,推動國家經濟、文化等全面發展。

美麗中國建設,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爲中心的政治責任。當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生態環境穩中向好的基礎還不穩固,生態環境質量同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美麗中國建設正是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注重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改善人民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維護社會穩定和提升民生福祉的責任與擔當。同時,美麗中國作爲民之所向構築了一個最廣泛的同心圓,夢想實現的過程就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過程。也是在此意義上,美麗中國建設順應了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民至上的政治屬性,凸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定政治信念。

美麗中國建設,成爲中國式現代化的國家發展戰略

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系統部署了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強調“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改革開放以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爲黨和國家不斷思考的重大課題,也是我們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黨的二十大提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明確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同時明確未來在經濟發展、區域協調和生態治理等方面的重要要求。

美麗中國建設,要求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注重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建設不是片面強調生態良好的綠水青山,而是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辯證統一,集中反映的是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協調一致。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對“八八戰略”作出了系統部署,“八八戰略”的實施讓綠色浙江逐步實現,也讓綠色中國從概念成爲現實。從中可以看出,通過合理規劃和科學管理,可以實現經濟增長與資源利用的協調,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進而推動可持續發展。美麗中國既是綠色答卷也是綠色藍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美麗中國建設通過推進綠色產業、節能減排和資源循環利用等舉措,可以實現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的雙贏,促進可持續發展,爲子孫後代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的社會發展,也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指明瞭方向。

美麗中國建設,還體現在區域協調與統籌城鄉發展上。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是擺在國家發展面前的重要問題。農村地區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美麗中國建設的成功需要農村地區的積極參與。美麗中國夢強調城鄉協調發展,改善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縮小城鄉差距。以“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爲例,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一項重大決策。如今“千萬工程”實施已有二十年,通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農民羣衆擁有良好生產生活環境,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增強了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從實際效果看,不僅帶來了生態環境和農村整體面貌的深刻變化,也帶來了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歷史轉變和農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升,成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有力抓手和重要動力,既是“惠民工程”,也是“生態工程”。可以說,美麗鄉村與美麗中國相互依存,共同推動着社會可持續發展。

美麗中國建設,引領世界生態文明建設的綠色潮流

美麗中國建設反映的是中國在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方面所體現的國際責任與大國擔當。由於現代化進程中帶來的人與自然關係失衡,以及工業化導致的嚴重生態問題,如氣候變化、環境污染、資源短缺等,如何實現人類永續發展,成爲全球社會的共同關切。美麗中國之美,首先在於生態環境的改善,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美麗中國建設統籌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堅持不懈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特別是新時代十年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方面做出了積極探索,也積累了寶貴經驗。作爲最大發展中國家,中國在全球生態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正因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所以能夠爲其他國家解決現代化進程中的人與自然關係失衡問題提供借鑑與經驗。當前,人類社會發展處在新的歷史方位上,亟須共同應對生態環境對人類社會發展帶來的挑戰,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之路,美麗中國建設也因此展現出更重要的世界意義。

從價值維度看,美麗中國建設和全球生態綠色環保浪潮有着共同的價值取向,都致力於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推動可持續發展,減少對自然資源的過度利用和環境破壞,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中應當優先追求的目標,也是超越社會制度差異的普遍共識。美麗中國建設強調個人自由與社會責任的平衡,主張在保護自然環境過程中,既要尊重個人自由和選擇,也要承擔起對環境的社會責任。這與當前全球綠色低碳發展浪潮相呼應,共同關注在環境保護中如何平衡個人自由和社會責任的問題。正基於此,美麗中國建設的實踐和成果可以作爲全球範圍內綠色環保浪潮的示範和推動力。

從生態正義和社會公平的角度看,美麗中國建設順應世界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主流,有助於超越狹隘的民族主義,實現跨越國界的合作和共同發展。“孤舉者難起,衆行者易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面臨的所有全球性問題,任何一國想單打獨鬥都無法解決,必須開展全球行動、全球應對、全球合作。”全球行動意味着各國必須團結協作,制定並執行鍼對這些問題的具體計劃和政策。通過美麗中國建設,中國同世界各國一道共同制定環境保護政策,在發展過程中充分考慮環境問題,積極構建循環經濟、綠色經濟等模式,制定長期、全面的全球環境保護政策和目標,確保在實現經濟發展的同時,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和生態危機等全球性問題,實現全人類的福祉和可持續發展。新時代十年,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國際人士認爲,中國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之路,綠色日益成爲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彰顯了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的大國擔當,對於全球範圍的生態系統健康和氣候變化應對具有重要意義。

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在首個全國生態日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是關係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是關係民生福祉的重大社會問題。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注重同步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以“雙碳”工作爲引領,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持續推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新時代新徵程,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讓綠色成爲美麗中國最鮮明、最厚重、最牢靠的底色。

良好生態環境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基礎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基,綠色生態是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全面加強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領導,提出良好生態環境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優先領域,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基礎。黨的十八大作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首次明確“美麗中國”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目標。黨的十九大提出到二○三五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並將“美麗”寫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2021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會議時強調,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因此,要牢牢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時代邏輯、理論邏輯、歷史邏輯、現實邏輯,將資源的有限性與發展的無限性結合起來,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的文章,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和全過程,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保護好生態環境,生態價值可以增值。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自然價值和增值自然資本,就是保護經濟社會發展潛力和後勁,使綠水青山持續發揮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綠色發展模式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價值觀,強調增量而不損傷存量,注重發展而不破壞平衡,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綠色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旨在解決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綠色發展是對資源高效利用、對環境全面保護的發展,是統籌兼顧、全面協調的發展。綠色發展更加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更加提倡生態平等,更加尊重和保障生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定推進綠色發展,推動自然資本大量增值,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爲人民生活的增長點、成爲展現我國良好形象的發力點。”推動綠色發展是提高生態文明水平的主要途徑,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手段,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係民族未來的大計。當前,面向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需要,綠色發展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正逐步形成,必須努力在理想和現實間保持張力,在人與自然間實現共生,在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間促進和諧,實現經濟發展、社會公平、生態優美。

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經濟發展方式問題。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進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是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是新時代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從根本上改善生態環境狀況,必須加快生產方式綠色轉型,摒棄“人類中心主義”的工業文明價值觀念,改變過多依賴增加物質資源消耗、過多依賴規模粗放擴張、過多依賴高能耗高排放產業的傳統發展模式,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產模式進行生態化改造,加快形成資源、生產、消費等要素相匹配相適應的綠色發展方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強調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就是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爲主的方針,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爲人民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建設美麗中國,需要以人民對天藍、地綠、水清等美好生態環境的需求作爲出發點和落腳點,平衡好發展與保護的關係,處理好索取與投入的關係,協調好利用和修復的關係,統籌好生產、生活、生態的空間佈局,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的“最大公約數”。

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生態文明建設持久戰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是關係十四億多中國人民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然選擇。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打好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淨土保衛戰,必須尊重規律,堅持底線思維,既要打攻堅戰,也要打持久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要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我國多年形成的產業結構具有高能耗、高碳排放、高污染的特徵,新時代以來,《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覈辦法》《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等文件的出臺,着力在治氣、淨水、增綠、護藍上下功夫,對生態環境損害行爲“零容忍”,緩解了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推動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持續能力強的產業結構,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機統一。

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生態文明建設持久戰,需要在以下幾方面下功夫:一是保持力度。着力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攻堅戰,加大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結構調整和污染治理力度。着力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堅戰,大力推進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協同減排。二是延伸深度。高度重視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把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海洋開發總佈局之中,堅持開發和保護並重、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並舉,科學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維護海洋自然再生產能力。三是拓展廣度。穩步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健全“無廢城市”建設相關制度、技術、市場、監管體系,推進城市固體廢物精細化管理。加快補齊醫療廢物、危險廢物收集處理設施方面短板,強化地下水污染協同防治。

打好健全美麗中國建設保障體系組合拳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仍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我國總體上仍然是一個缺林少綠、生態脆弱的國家。因此,爲建設美麗中國,要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堅持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之路,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努力推進全要素參與、全鏈條構建、全過程監管,不斷凸顯生態環境在羣衆生活幸福指數中的地位。

強化法治保障,實施最嚴格的地上地下、陸海統籌、區域聯動的生態環境治理制度,健全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的生態環境保護體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兩個最嚴”是要在制度和法治上堅決遏制生態環境持續惡化的趨勢,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制度化、法治化軌道,讓制度成爲剛性的約束,讓法治成爲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完善綠色低碳發展經濟政策,強化財政支持、稅收政策支持、金融支持、價格政策支持。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規範節能環保市場發展,多渠道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強化綠色金融體系的頂層設計,加強對碳金融理論和實踐的研究,儘快構建和完善我國的碳交易市場;加強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等保障建設,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鼓勵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實施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積極開展綠色金融領域的國際合作。

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爲政府更好結合。生態文明建設是系統工程,需要綜合運用行政、市場、法治、科技等多種手段。要將生態環境成本納入經濟運行成本,積極探索推廣綠水青山轉化爲金山銀山的路徑,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加強科技支撐,深化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應用,構建美麗中國數字化治理體系,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狠抓綠色低碳技術攻關,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數字技術的擴散和廣泛使用,在使人類獲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時,也能夠最大限度獲得生態效益,從而提升人類發展的空間和維度。

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度。生態問責是生態文明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發展的重要方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後果的人,必須追究其責任,而且應該終身追責。”2015年5月,《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正式發佈,明確建立領導幹部任期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2015年8月,《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發佈,指出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堅持依法依規、客觀公正、科學認定、權責一致、終身追究的原則。2015年9月,《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印發,強調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建立國家環境保護督察制度。2020年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完善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是生態問責的制度化舉措,它以解決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爲導向,強化督察問題、形成警示震懾、推進工作落實。

把建設美麗中國轉化爲全體人民的自覺行動

美麗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鮮明特徵。美麗中國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目標,是人民羣衆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事業。從黨的十二大到黨的十五大,強調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的一個重要部分,要求“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美麗中國建設是需要人民羣衆共同參與的事業,人人都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受益者,誰也無法冷眼旁觀、置身事外、獨善其身。開展全面綠色行動,動員全社會以實際行動減少環境污染、減少生態破壞、減少能源消耗。

牢固樹立生態文明價值觀念和行爲準則,構建生態環境保護社會行動體系。通過建立健全以生態價值觀念爲準則的生態文化體系,大力開展生態環境宣傳教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文明建設同每個人息息相關,每個人都應該做踐行者、推動者。要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強化公民環境意識,推動形成節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風尚。”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需要每位公民共同努力。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強化公民環境意識,把建設美麗中國轉化爲人民自覺行動。

瞄準既定目標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峯碳中和

實現碳達峯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面對生態環境挑戰,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我國承擔大國責任、展現大國擔當,實現由全球環境治理參與者到引領者的重大轉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人類未來,建設綠色家園是各國人民的共同夢想。”我國一直是生態文明的踐行者、全球氣候治理的行動派,主動承擔並積極履行應對氣候變化國際義務,攜手各方共建綠色絲綢之路,在氣候變化國際談判中發揮積極作用。我國積極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及其議定書,將生物多樣性保護作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強調,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峯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2021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峯會上指出,中國已經制定《2030年前碳達峯行動方案》,加速構建“1+N”政策體系。2022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實現“雙碳”目標,不是別人讓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必須要做。要把“雙碳”工作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佈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調推進。作爲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將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強度降幅,用全球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峯到碳中和。

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讓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爲指導,堅持以人民爲中心,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爲子孫後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

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賦予生態文明建設理論新的時代內涵,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今年7月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進一步創新、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爲新徵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理論指引和根本遵循。必須深入學習領會、認真貫徹落實,勇做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忠實實踐者。

深刻理解和把握“四個重大轉變”,切實增強生態文明建設責任感使命感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用“四個重大轉變”全面總結了新時代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必須深刻把握其重大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以奮發有爲的精神狀態擔負起歷史和時代賦予的重任。

“四個重大轉變”是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的生動展示。“四個重大轉變”從理論與實際、歷史與現實、國內與國際三個維度,系統展示了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偉大實踐。十年來,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明顯好轉,成爲世界上空氣質量改善最快的國家,地表水優良比例接近發達國家水平;創造了巨大的綠色發展奇蹟,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超過6%的經濟增長;推動《巴黎協定》達成、簽署、生效和實施,作爲主席國成功舉辦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推動達成“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爲全球環境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力量。必須保持必勝的信心決心,繼續沿着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四個重大轉變”是新時代生態文明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實踐創新的高度凝練。其中,由重點整治到系統治理,是方法策略的轉變,強調堅持問題導向、遵循系統觀念。由被動應對到主動作爲,是觀念責任的轉變,突出歷史主動性,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由全球環境治理參與者到引領者,是視野格局的轉變,既基於大國實力,更是源自大國擔當。由實踐探索到科學理論指導,是思想理論的轉變,這是指導實現其他重大轉變的根本性轉變。“四個重大轉變”既相互聯繫、相輔相成,又相互促進、相得益彰,蘊含着豐富的辯證思想和深厚哲理,必將指引我們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徵程上爲美麗中國建設作出新貢獻。

“四個重大轉變”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的實踐證明。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萬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得到全國人民普遍認可、國際社會廣泛肯定,成爲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顯著標志。這些成就的取得,根本在於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爲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在於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學指引。“四個重大轉變”進一步彰顯了“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新徵程上,必須更加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深刻理解和把握“五個重大關係”,自覺運用黨的創新理論建設生態文明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創造性提出了新徵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處理好的“五個重大關係”。這既是實踐總結也是理論概括,蘊含着豐富的價值觀和方法論。必須牢牢把握其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自覺用以改造主觀世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正確處理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係。這是居於管總和引領的地位。高水平保護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體現着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高質量發展反映高水平保護的成效,離開綠色環保的發展,既不符合新發展理念,更談不上高質量。必須深刻把握二者之間的辯證統一關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通過高水平環境保護,不斷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持續增強發展的潛力和後勁,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正確處理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的關係。生態環境的不可分割性和關聯要素的多元性決定了生態環境治理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協同治理,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工作提升,又要注重統籌兼顧、協同推進,不斷增強各項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這是系統觀念在生態文明建設實踐中的深化運用,也是重點突破、全面推進工作思路的具體體現。必須採取有力措施治理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多措並舉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正確處理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的關係。自然生態系統是一個有機生命體,有自身發展演化的客觀規律,具有自我調節、自我淨化、自我恢復的能力。在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實踐中,既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給予大自然休養生息足夠的時間空間,還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採取科學合理的人工修復措施,加快生態系統恢復進程。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必須遵循自然規律,綜合運用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兩種手段,因地因時制宜、分區分類施策,努力找到生態保護修復的最佳解決方案。

正確處理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的關係。這體現了外因與內因相互聯繫、相互轉化的辯證統一關係。內因是事物發展的動力源泉,外因是事物發展的必要條件,外因通過內因對事物發展發揮作用。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既離不開強有力的外部約束,也要激發全社會共同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必須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讓制度成爲不可觸碰的高壓線。同時,不斷創新體制機制,讓保護者、貢獻者得到實惠,讓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成風化俗,把建設美麗中國轉化爲全體人民的自覺行動。

正確處理“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的關係。這體現了穩與進的統一,強調我們承諾的碳達峯碳中和目標和任務確定無疑、態度和決心毫不動搖、行動和策略積極穩妥。實現碳達峯碳中和是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同時,實現“雙碳”目標的路徑和方式、節奏和力度應該而且必須由我們自己作主,決不受他人左右。必須立足實際國情,堅持先立後破、穩中求進、逐步實現,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爭取戰略主動和於我有利的國際環境。

深刻理解和把握“六項重大任務”,努力開創新徵程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系統部署了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重大任務。這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決策部署,瞄準未來5年和到2035年美麗中國建設目標,作出的重大戰略安排。必須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謀劃和推動美麗中國建設,奮力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寬廣度,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爲核心,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以細顆粒物控制爲主攻方向,強化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污染協同治理,統籌推進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強化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加強固體廢物綜合治理和新污染物治理,推動污染防治在重點區域、重要領域、關鍵指標上實現新突破,以更高標準打幾個漂亮的標誌性戰役,不斷提高人民羣衆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持續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爲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全面落實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堅決遏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上馬。完善綠色低碳發展經濟政策,推動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促進環保產業和環境服務業健康發展。弘揚生態文明理念,讓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成爲良好社會風尚。

着力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推進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健全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監管,開展生態保護修復成效評估,加大生態破壞問題監督和查處力度。實施一批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積極引領推動“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落地實施。開展生態文明示範創建,努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示範樣板。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峯碳中和。落實好碳達峯碳中和“1+N”政策體系,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峯行動。強化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健全碳排放權市場交易制度,完善相關交易規則和核算標準。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開展多領域、多層次協同創新試點。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

築牢美麗中國建設生態安全根基。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常態化管控生態環境風險,提升國家生態安全風險研判評估、監測預警、應急應對和處置能力。加強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來物種侵害。加強“一廢一庫一品一重”等重點領域環境隱患排查和風險防控,指導地方妥善處置突發環境事件,持續推進環境應急能力建設。堅持理性、協調、並進的核安全觀,嚴格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強化核安全科技創新,確保核與輻射安全萬無一失。

加快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法治建設,推動重點領域法律法規制定修訂,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深化省以下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提升基層生態環境部門履職能力。強化財稅、金融、價格等政策支持,深入推進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實施生態環境科技創新重大行動,深化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應用。加快建立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提高生態環境監管效能。

深刻理解和把握“一項重大要求”,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重大政治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這深刻闡明瞭黨的領導對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必須切實發揮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不斷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決扛牢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

黨的領導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保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從思想、法律、體制、組織、作風上全面發力,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充分彰顯了我們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意志和堅強決心。新時代的偉大實踐證明,黨的領導是生態文明事業不斷髮展的根本保證。必須始終把黨的領導貫穿生態文明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以美麗中國建設全面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黨的領導是應對風險挑戰的根本所在。我們應對一切風險挑戰、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根本保證就是堅持黨的領導。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仍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從國際看,當今世界變亂交織,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成爲常態,全球生態環境問題政治化趨勢增強,應對生態環境領域國際博弈任務艱鉅。面對新徵程新形勢新挑戰,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保持戰略清醒,增強鬥爭精神,積極應對各種風險挑戰,不斷引領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

堅決落實生態文明建設重大政治責任。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是關係民生福祉的重大社會問題。必須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認真落實生態文明建設部門責任清單。建立健全美麗中國建設的實施體系、落實機制,組織開展成效考覈。繼續發揮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利劍作用,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落地。強化執法監管,依法查處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努力建設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的生態環境保護隊伍,堅決當好生態環境衛士。

全面推進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時強調,“深化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應用,構建美麗中國數字化治理體系,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加速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的生態文明,爲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指明瞭新方向,對實現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加快綠色發展意義重大,不僅有助於達成我國既定的生態文明建設目標,更能引領全球生態治理、共享綠色成果。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建設美麗中國,必須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爲指引,充分認識數字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和發展方向,全面推進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建設,爲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供有力支撐。

以生態產業數字化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問題”。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要加強生態產業數字應用的創新探索,助推資源的最優利用與高效分配,持續降低經濟發展帶來的資源環境代價。一是發揮數字化對生態產業的支撐作用。加快人工智能、物聯網、雲計算、數字孿生、區塊鏈等新興技術與綠色低碳產業深度融合,加強數字技術與生態產業實現融合與創新應用研究,推進生態產業實現數字化的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推動產業結構由高碳向低碳、由低端向高端轉型升級。二是培育數字化和生態環保相融合的新興產業。以綠色低碳轉型爲導向,推動生態安全、節能環保等數字化融合工程,加快數字技術在節能環保、自然生態管護領域的應用,圍繞智慧城鄉、智慧林草、智慧海洋、智慧水利、智慧環保等各個領域,推動以生態環保數據精準監測、科學決策輔助和智能環保設備研發等專業化服務的智慧產業發展,聚焦生態領域減污、降排、生態保護和修復等重大需求。三是夯實生態產業數字化保障能力。加快建立數字技術與生態產業融合發展的引導機制、激勵機制、多方協同投入機制、科學評估機制、法律法規保障機制和人才支持體系、產學研一體化支撐體系建設。

以數字驅動加快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完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數字賦能是加快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重要手段,要把數字技術作爲驅動“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重要引擎。一是以數字技術實現生態產品價值的精準量化。通過數字化解決生態產品的多維量化,包括生態產品的實物定量化、價值定量化等。建立生態產品價值覈算評估體系,推進生態產品價值覈算評估的規範化、標準化。運用“網格化”“星地一體化”“三維化”等手段,構建開放聯動的生態產品價值數據庫,開展生態產品基礎信息調查,掌握生態產品的數量分佈、質量等級、功能特點、權益歸屬、保護與開發、價格情況等信息,繪製區域“生態產品價值地圖”。二是建立開放共享的生態產品信息雲平臺。推動生態產品統一確權登記的規範化、標準化、信息化,實現生態產品價值的多層次、綜合性展示,建立健全相關認證認可機制,確保生態產品信息的可信度。三是推動生態產品交易數字化。依託數字技術打造生態產品數字化交易系統,培育生態產品交易市場,激活交易活力,提高市場活躍度。充分發揮數字電商平臺的資源和渠道優勢,促進物質供給類生態產品與消費市場的直接對接;搭建數字交易市場和平臺,推動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等調節服務類生態產品供需精準對接。

以數智化提升生態環境治理水平。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數字技術與生態治理有效結合能轉化爲生態環境治理的“生產力”,系統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的數智化水平。一是建設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數字化平臺。推動生態環境部門與其他關聯主體的數據資源、政務服務、生態保護、環境治理等數字化,形成基於數字資源、數字方法、數字媒介、數字技術的系統、高效、智能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暢通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的生態環境數據傳輸通道,包括自然生態資源、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管控修復等要素,實現信息採集流轉、集成分析、反饋處置的共建共治共享和互聯互通,切實增強生態環境數據智能傳輸、智能分析、靈敏反饋、智能預測預警、智能決策和智能處置能力。二是加強生態環境智能感知體系建設。以生態環境風險防範預警爲重點,形成“天空地海”一體化、智能化的生態環境監測感知體系。推動數字“新基建”與生態環境治理融合發展,利用數字技術加強生態環境監測網、衛星遙感監測網建設,確保監測數據“真、準、全”。三是推進污染防治的智能化轉型。建設各類污染源數字化檔案庫,實現污染源管理“一源一檔”。圍繞“大數字”支撐“大保護”重點謀劃和完善大氣、水、固廢、土壤、環境應急、環境信訪、環境執法等綜合數字化管理體系。

以協同融合放大數字化與綠色化雙向共進效應。數字化和綠色化不僅是全球發展的重要主題,也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孿生體。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數字中國,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同時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一是引導數字技術和綠色技術的融合發展。激發數字化與綠色化之間的雙向共進效應,發揮數字化轉型對綠色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以場景應用推動數字技術和綠色技術的雙向融合。加快研發和突破具有數字化和綠色化融合特徵的新技術,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形成“數綠融合”的先導性產業支撐高質量發展。二是以數字化引領綠色發展。以數字基礎設施爲重要支撐,推進感知控制、數字建模、決策優化等方式在工業、農業、能源、交通、建築、通信等領域的應用,實現資源最優利用和綠色智慧生產。推動傳統產業的數字化升級,提高各行業的綠色全要素生產率,降低全鏈條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促進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三是以綠色化牽引數字化升級。以綠色轉型爲目標,採用綠色先進技術手段,對數字傳感設施、網絡基站設施、大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進行綠色改造升級,持續推動電子信息產品綠色製造和使用,系統規劃數字基礎設施全生命週期節能減排路線。發揮行業綠色轉型對數字產業的牽引作用,推動數字產業的綠色低碳發展,通過綠色牽引實現數字化綠色化良性循環和協同增效。

以數字生活引領公衆綠色低碳新風尚。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消費、綠色出行、綠色家居等數字化應用場景日益豐富,在促進節能、降碳、減污的同時,持續提升全民增強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讓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成爲行動自覺。一是培養公衆樹立綠色智慧生活理念。積極弘揚生態文明價值理念,系統推進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引導鼓勵公衆積極踐行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養成勤儉節約的消費習慣。建設綠色低碳社區,構建綠色生活信息平臺,完善綠色生活相關政策和管理制度及配套環境設施。二是提升社區智慧設施建設水平。以物聯網技術爲支撐,強化數字技術集成應用,整合社區各類服務資源,打造基於信息化、智能化管理與服務的社區治理新形態。完善社區智慧設施建設,優化社區智慧電網、水網、氣網和熱網布局,擴大智能感知設施在安全管理、羣防羣治、機動車管理、生活垃圾處理等領域的應用,推動社區購物、居家生活、公共文化、休閒娛樂、交通出行等各類生活場景數字化。三是加強綠色消費中數字化應用。統籌推進綠色消費,賦能綠色消費供給側的數字化,探索實施綠色消費積分制度,加大綠色消費的精準化、個性化傳播,營造綠色消費氛圍。通過數字化應用創新,豐富綠色消費場景,創新綠色消費體驗。

在新的歷史征程中,數字生態文明依託數字科技力量與生態文明建設融合創新,必定能爲社會發展進步注入新動力,不斷開創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生態倫理意蘊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無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壞自然必然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立足我國生態保護現實需求和發展階段所作出的科學論斷,是在探索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所形成的重要理論結晶,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獨特生態意蘊。

生態文明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要求

原始社會,因爲人類實踐活動的能動性極其有限,自然成爲人類敬畏、崇拜的對象。人只是被動地適應自然和服從自然,人與自然之間處於一種原始和諧的關係之中。進入農業文明階段,人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斷提高,人類活動引起的各種自然災害不斷出現,人與自然之間出現不和諧的現象,但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並未達到不可調和的狀態,人與自然的關係表現爲人依賴和依附於自然,人對待自然的方式是“制天命而用之”和以自然爲師。

到了工業文明階段,工業革命極大提升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自然之魅被逐漸祛除,“現代自然科學和現代工業一起變革了整個自然界,結束了人們對於自然界的幼稚態度和其他的幼稚行爲”,資本獲取利潤最大化的邏輯使自然成爲人改造的對象和資本增殖的工具,最終使人與自然都成爲其控制的對象。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一些西方國家相繼發生多起環境公害事件,引發了人們對資本主義發展模式的反思,出現了以自然中心主義爲代表的非人類中心主義。然而,不管是人類中心主義還是非人類中心主義,都是隻肯定和強調一方的利益而忽視另一方的利益,都是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人與自然緊張關係並未得到緩解。

作爲一種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我們黨深刻認識到,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經濟發展。人與自然和諧是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原則,是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準確把握,是解讀人與自然關係的核心理念。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生態倫理內涵

人與自然是命運共同體,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關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蘊含着人與自然之間豐富的生態倫理內涵。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將人與自然的關係把握爲一種具有生命性的統一體。一方面,人只是這個生命共同體中的一部分,“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是屬於自然界和存在於自然之中的”,人只有與自然之間進行物質和能量交換,才能維持個體和族羣的生存與延續。另一方面,人以實踐爲中介與自然發生作用,實現自然的人化,形成人化的自然,從而使自然打上了人類活動的印記,使其具有了社會屬性。這種基於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整體性,明確了人類改造自然的界限是不能破壞生命的存續和發展的能力,同時也整合了中國傳統生態智慧中的“天人合一”和“天地之大德曰生”等理念,用生命性溝通起人與自然的內在聯繫,要求人類以道德的態度對待自然,在理念層面和實踐層面都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實現人與自然關係的和諧。

人與自然平等共處於一個生態系統。人與其他自然物一同組成生命共同體,生命共同體中的所有生命和物種都是自然存在的形式和重要組成部分,每一部分的存在和演化都有其功能,是生命共同體存在的必要條件,各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推進生態系統的發展與演變。在這個系統中,任何成員都互爲主體、客體,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因而,必須保持生命共同體的生物多樣性,平衡人與自然的關係,維護生態系統平衡;人與自然平等相處,使自然獲得人類的人文關懷和道德觀照。這並非忽視和否定人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的主體性地位、放棄人的價值和意義。相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實現依靠的就是人的主體性發揮,強調人類必須將道德共同體擴展至自然和其他存在物,“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格局”。

人的發展與自然的發展相輔相成、互相交織。馬克思指出:“歷史可以從兩方面來考察,可以把它劃分爲自然史和人類史。但這兩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類史就彼此相互制約。”人不能脫離自然而發展,自然也不是荒野的、單純的自在自然,不存在完全剔除人類活動的自然發展過程。人與自然的關係是辯證的雙向共生的關係。但自然的價值不只體現在滿足人的需要上,還體現在自然自我存在價值和對萬物的價值。人作爲生產力中最積極的因素,其活動會對自然產生正面和負面的作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要求將人與自然的雙向共生價值作爲構建生態文明的倫理前提,人類應正視和肯定自然的所有價值,承擔起維護生態系統平衡的責任和義務,以維護共同體的生命活力爲目標,建立起人與自然共生共榮的生態倫理,在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前提下尋求人類發展的最大值,改變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發展方式,深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走綠色發展道路。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生態倫理建構

堅持生態理念與綠色行動的統一。在思想上,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爲指引,積極培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意識,倡導尊重自然、愛護自然的綠色價值觀念,讓天藍地綠水清深入人心,形成深刻的人文關懷,樹立生態倫理觀。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倫理成爲每一個人的道德共識及內在自律,讓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感恩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觀念入腦入心。在實踐上,在發展的過程中要有邊界意識,對生態紅線進行嚴格管控,在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方面掌握好度;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堅決抵制粗放增長模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推動新型產業的發展;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在衣食住行上簡約適度,通過生活方式綠色革命,倒逼生產方式綠色轉型。最終實現生態倫理在理念上和行動上的共同建構,引導全社會成員熱愛自然、尊重生命,與自然和諧共存共生。

堅持黨的領導,發揮人民羣衆的力量。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生態倫理的價值追求是民生福祉,是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生態倫理的建構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需要統籌兼顧、整體施策、多措並舉的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還需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約束人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爲。因而,生態倫理只有在沒有自身特殊利益、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真正建構起來。同時,生態文明是人民羣衆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事業,每個人都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受益者。任何個人都是生命共同體的一部分,都有責任和義務維護和促進共同體的穩定、和諧和發展。

積極參與全球生態治理。面對大氣污染、能源短缺、生物多樣性受威脅等問題,沒有哪個國家能獨善其身,任何國家都責無旁貸。中國作爲負責任大國,主動承擔起同國情、發展階段和能力相適應的環境治理義務,爲全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地球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需要國際社會的通力合作,需要全人類深懷對自然的敬畏之心,構建經濟與環境協同共進的地球家園。爲此,應堅決反對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生態殖民”,尊重和維護各個國家和人民的生態權益和發展權益;踐行多邊主義,有效遵守和實施國際規則,使全球環境治理體系更加公平合理。我們既要夯實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成果,又要發揮發展中大國的引領作用,搭建國際合作平臺,爲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資金、技術支持,與世界各國人民共同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倫理,讓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態文明之路行穩致遠。

深刻把握“兩山”理念的科學內涵和實踐要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①

8月15日,我國迎來首個全國生態日。這個首創性、標誌性的紀念日,體現了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地位,體現了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決心。

在近日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今後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要深入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思想,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推動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揭示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客觀規律,爲我們築牢中國式現代化的生態根基提供了強大思想力量。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國提前實現聯合國提出的到2030年實現全球退化土地零增長目標,提前達到2020年比2005年下降40%~45%的碳排放目標;長江經濟帶在“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思路指引下,實現了生態優先下的綠色發展;毛烏素沙漠從“不毛之地”變爲“塞上綠洲”,讓周邊村莊走上綠色脫貧之路;第一批國家公園正式設立,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不斷加強……各地各部門全面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持續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紮實開展生態保護修復,不斷拓寬綠水青山轉化金山銀山的路徑,協同推進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科學、合理、有效地將生態價值轉化成經濟發展動力,給子孫後代不斷開拓出新的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作爲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兩山”理念是我們做好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根本遵循與行動指南。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論斷深刻揭示了發展與保護之間辯證統一、相輔相成的關係,即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一方面,“兩山”理念從發展視角和時代發展需求看待環境問題,致力於建設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爲特徵的生態經濟體系,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在改善環境的過程中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兩山”理念深切迴應民衆實際訴求,體現了我們黨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推進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爲民,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讓人們在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中,切實感受發展帶來的生態效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爲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更加堅定、系統地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兩山”理念。邁上生態文明建設新徵程,要積極探索推廣“兩山”轉化路徑,加快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具體來說,一是不斷強化系統觀念,統籌考慮自然生態各個要素,從全局角度推進生態環境系統治理、協同治理、源頭治理,着力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在維護生態平衡的同時提升生態服務功能。二是積極探索“兩山”轉化路徑模式。在頂層設計上,探索建立以生態產品價值爲導向的政策框架,培育新型生態產業化經營主體,推動形成目標一致、上下聯動、共商共享的建設格局,以及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協同運作的可持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探索包括綠色銀行、“生態+”複合業態等在內的轉化路徑模式,爲“兩山”理念創新實踐積累經驗。三是持續加強生態環境法治保障,完善生態文明立法體系,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積極推進重點領域法律法規制度修訂,加強生態環境法律制度銜接協調,爲踐行“兩山”理念、打造生態文明發展新範式夯實法治根基。總而言之,不斷增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自覺性、主動性,把綠水青山護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

深刻理解美麗中國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意蘊

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推動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美麗中國建設必然貫穿於中國式現代化的整個進程中。因此,深刻把握美麗中國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意蘊,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題中應有之義。

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馬克思主義認爲,“我們這個世界面臨着兩大變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人與自然的關係作爲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關係,是中國共產黨人在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中必須面對並解決的問題。我們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人與自然關係的思想爲指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生態文化資源,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注重保護好生態環境,推動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不斷取得成效。

新中國成立後,以毛澤東同志爲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致力於把實現工業化、擺脫落後的農業國狀況、實現“四個現代化”作爲發展的主題加以思考和探索的同時,高度重視江河的治理以及植樹造林與綠化工作。20世紀50年代就開啓了治理淮河工程,按照“統一規劃、蓄泄兼顧、綜合治理”的系統工程思路,上中下游同時推進,一體謀劃、相互配合,使得淮河流域洪澇災害防禦能力顯著增強。這一時期還系統開展了黃河治理和海河治理工程,探索如何使大江大河化害爲利。與此同時,毛澤東同志發出“綠化祖國”、要使祖國“到處都很美麗”的號召,強調“農林牧,一個動物,一個植物,是人類少不了的”,“沒有林,也不成其爲世界”。這是對生態作用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們黨重視生態保護工作的重要體現。

改革開放以後,鄧小平同志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和中國式的現代化等重要命題,在強調“發展是硬道理”的同時,要求經濟建設應以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爲前提。在實踐中更加註重林業建設,更加註重法制化建設,將環境保護上升爲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加強組織機構建設,奠定了我國環境保護法制化、制度化和體系化的基礎。江澤民同志提出,在現代化建設中,必須把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爲一個重大戰略,並向全黨全國發出了“再造秀美山川”的號召。胡錦濤同志強調,堅持依靠羣衆、依靠科技、依靠改革,不斷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成效,努力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黨的十七大報告把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一起作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任務。不難看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貫穿於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全過程,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更加完善。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概括形成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初步構建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體系。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既彰顯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又體現了其本質要求。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圍繞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了一系列科學論斷,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正是因爲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爲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黨的十八大明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首次提出“建設美麗中國”,並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將“美麗中國”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兩步走”的目標。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深刻揭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國式現代化、美麗中國建設之間的關係,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納入中國式現代化總體格局,明確了2035年基本實現美麗中國的奮鬥目標,明確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中的生態文明目標、實現路徑和方法措施,系統闡述了美麗中國建設對於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重要價值。

在深刻反思西方傳統現代化模式基礎上,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站在人類命運與共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提出我們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強調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基本原則,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將美麗中國作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重要目標,致力於實現生態化和現代化共融共贏。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我們建設現代化國家,走美歐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幾個地球也不夠中國人消耗。”“走老路,去消耗資源,去污染環境,難以爲繼!”人口規模巨大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必須摒棄西方發達國家大量消耗資源能源、肆意破壞生態環境、先污染後治理的現代化老路,走出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新路。中國式現代化也不可能通過殖民主義世界性的資源掠奪和環境破壞取得,要從根本上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必須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中國式現代化蘊含的美麗中國要素,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生態理論,是對世界現代化理論框架和實踐路徑的重大突破。新時代美麗中國建設取得的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和舉世矚目的生態文明建設奇蹟,也爲解決全球共同面臨的生態問題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全面總結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所發生的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即實現了“四個重大轉變”,深刻闡述了新徵程上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處理好的“五個重大關係”,要求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來謀劃和推進新徵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並系統部署了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這些重要論述尤其是“五個重大關係”,科學回答了美麗中國建設的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鮮活運用,豐富發展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當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仍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美麗中國是中國式現代化“五位一體”總體佈局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我國未來五年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和到二〇三五年發展的總體目標,分別內含着“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成效顯著”“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峯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作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理念和內容,美麗中國建設必將從目標引領、價值遵循、實現路徑等方面深刻影響我國的現代化發展,並將貫穿於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形成、拓展的全過程。新時代新徵程,必須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爲指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按照黨中央的系統部署,處理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等重大關係,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健全美麗中國建設保障體系,以生態文明引領美麗中國建設,以美麗中國建設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深刻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許多重要特徵,其中之一就是我國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在日前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推動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從歷史維度、理論維度和實踐維度深刻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對於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謀劃和推進新徵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具有重要意義。

從歷史維度看,人與自然的關係作爲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關係,是中國共產黨人在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中必須面對並解決的問題。在爲人民謀幸福、爲民族謀復興的現代化進程中,我們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人與自然關係的思想爲指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生態文化資源,將保護生態環境貫穿於現代化建設的實踐探索過程,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注重保護好生態環境,推動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不斷取得成效,爲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了寶貴經驗。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在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下高度重視江河的治理以及植樹造林與綠化工作。毛澤東同志發出“綠化祖國”的偉大號召,提出“要使我們祖國的河山全部綠化起來,要達到園林化,到處都很美麗,自然面貌要改變過來”。改革開放以後,我們黨將環境保護確定爲基本國策,日益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的建設。鄧小平同志指出,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是建設社會主義、造福子孫後代的偉大事業。1979年頒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填補了我國在生態環境領域的法律空白,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走上法治化道路。隨着改革開放的持續深入,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爲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我們黨強調“人口、資源、環境工作要切實納入依法治理的軌道”,並在刑法中明確破壞生態環境必須接受法律的懲治,不斷修訂完善我國的生態立法。黨的十七大提出“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將“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寫入黨章。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爲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開展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經過不懈努力和奮鬥,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就舉世矚目,成爲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顯著標志。習近平總書記圍繞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了一系列科學論斷,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我們黨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納入中國式現代化總體格局,把建設美麗中國作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堅持系統觀念,科學佈局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構建以國家公園爲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等,樹立了現代化發展的生態文明新標杆。

從理論維度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理論成果,深刻揭示了人與自然之間的辯證統一關係,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自然觀,賦予中華傳統生態文化嶄新的時代內涵,開闢了21世紀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新境界,爲我們築牢中國式現代化的生態根基提供了強大思想力量。

自然是生命之母和文明之基,人與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整體,自然界具有客觀實在性及其對人類社會的先在性,人對自然界具有依賴性。馬克思指出,“沒有自然界,沒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麼也不能創造”。然而,隨着資本主義社會對自然肆意的開發和利用,人與自然關係從統一走向對立,導致自然資源的枯竭和嚴重的生態問題。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人與自然對立展開深刻批判,提出以變革社會制度的方式實現人的本質的迴歸。習近平總書記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思想,多次強調“人與自然是一種共生關係,對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並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放在現代化發展中的特殊位置,致力於實現生態化和現代化共融共贏,實現了對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的創新性發展。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生態倫理思想的理論昇華。中華民族向來尊重自然、熱愛自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態智慧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孕育着豐富的生態文化資源和生態保護思想,其中蘊含的樸素睿智的自然觀,至今仍給人以深刻啓迪。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繼承發揚了中華優秀傳統生態文化,並根據時代特點進行拓展和創新,使中華傳統生態文化煥發出新的活力,不僅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更賦予中國式現代化深厚底蘊。

從實踐維度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超越傳統的西方現代化模式的現實選擇。歷史已經證明,資本主義社會以資本爲核心的現代化帶來了嚴重的生態危機和社會問題,西方現代化模式不具有普適性,難以解決人類面臨的生態問題。

在深刻反思西方現代化模式的基礎上,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站在人類命運與共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提出我們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強調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基本原則,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將美麗中國作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重要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我們建設現代化國家,走美歐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幾個地球也不夠中國人消耗。”中國式現代化也不可能通過殖民主義世界性的資源掠奪和環境破壞取得,要從根本上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必須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爲原則構建一種新的現代化實踐觀。黨的二十大指出,“我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堅向縱深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邁出堅實步伐,生態環境保護髮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價值理念貫穿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的全過程,中國式現代化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道路選擇,爲全球生態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爲當代計,爲萬世謀。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必須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爲指導,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讓天藍地綠水淨成爲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最厚重的底色,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篇章。

深刻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全面總結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所發生的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即實現了“四個重大轉變”,深刻闡述了新徵程上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處理好的“五個重大關係”,並系統部署了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尤其是“五個重大關係”,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鮮活運用,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深刻領會“五個重大關係”,有助於進一步夯實“四個重大轉變”的巨大成就,有助於進一步推進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的落地見效,有助於進一步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導美麗中國建設的偉大實踐。

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係闡釋了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辯證統一關係,在“五個重大關係”中處於引領地位。在傳統發展模式中,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被視爲一對二元對立的“兩難”矛盾,是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我國的發展追求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發展與保護的協同推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從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入手,在生態文明建設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同時,經濟發展結出豐碩果實。2012—2021年,我們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6%的經濟增長,能耗強度累計下降26.4%,以偉大的實踐事實說明:在黨的全面領導下,通過一系列開創性工作,經濟增長與環境改善可以並行不悖。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仍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更要堅持守正創新,清醒把握、正確處理、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一方面,決不能因爲一時的經濟下行而放鬆保護要求、降低保護力度,要保持生態環境保護的戰略定力,以高水平環境保護爲牽引,變生態環境保護壓力爲經濟發展動力,激發市場和社會創新合力,有效降低發展的資源環境代價,爲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生態環境基礎。另一方面,要積極作爲,統籌各領域資源,匯聚各方面力量,推進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實施生態環境科技創新重大行動,不斷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着力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持續增強發展的潛力和後勁。

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的關係闡釋了我國生態環境治理中的問題導向和系統觀念。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從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入手,點面結合、標本兼治,實現了由重點整治到系統治理的重大轉變。當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正在深入推進,應對氣候變化、新污染物治理等新壓力又接踵而來……面對錯綜複雜的生態環境保護新形勢、新任務,我們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必須沉着冷靜,既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對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進行攻堅,又立足生態環境治理的系統性,強化目標、多污染物控制、部門、區域和政策協同,不斷增強各項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確保重點攻堅與系統治理同向發力。

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的關係闡釋了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本質。在尊重和遵循自然生態客觀規律的前提下,我們要積極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自然系統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繫的有機體,結構複雜、功能多重,且具有自組織性和自我調節能力,因此,自然恢復具有客觀規律性。“人”是這個生命共同體中不可或缺的主導因素,人工修復是在充分認識自然恢復客觀規律的基礎上,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維護生命共同體的重要手段。我們必須向大自然學習,堅持問題導向,深入調查研究,不斷認識和把握生態系統的客觀規律,綜合運用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兩種手段,努力找到生態保護修復的最佳解決方案,爲子孫後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

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的關係闡釋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人的作用有效發揮的渠道。人類社會的實踐是內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其中,全體人民自覺行動、全社會共同呵護生態環境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內生動力,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常態化外部約束。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轉變觀念、壓實責任,人民廣泛參與生態環境立法和生態文明制度構建,全黨全國人民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自覺性主動性不斷增強,實現了由被動應對到主動作爲的重大轉變,正是內外因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必須堅持人民至上,打好法治、市場、科技、政策“組合拳”,在進一步強化法治保障、強化制度外部約束的同時,積極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把建設美麗中國轉化爲全體人民的自覺行動,發揮內因的決定性作用,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使每個人都成爲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和受益者。

“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的關係闡釋了我們在統籌全球責任和國內實際基礎上掌握髮展主動性的自信。我國主動作出“雙碳”承諾,體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但我國堅持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共同”是指各締約方應當共同努力,爲人類當代和後代的利益保護氣候系統;“有區別”是指各締約方不能按同一標準來減排,發達國家應率先承擔應對氣候變化責任。作爲發展中大國,我國的自主行動就是要把達成“雙碳”目標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決不讓“雙碳”成爲某些國家遏制中國實現現代化的“陰謀”和“陷阱”。爲此,一方面,要堅持胸懷天下,站在爲人類文明負責的高度,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推動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另一方面,必須堅持自信自立,達到“雙碳”目標的路徑和方式、節奏和力度應該而且必須由我們自己作主,決不受他人左右。

“五個重大關係”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爲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不斷深化對生態文明建設規律的認識,形成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思想,實現由實踐探索到科學理論指導的重大轉變;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以生態文明引領美麗中國建設堅定執着的戰略思考;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拓展和深化。我們要及時跟進、持之以恆加強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深入學習,不斷從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論述中汲取營養,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深刻認識和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2018年5月,黨中央召開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正式提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爲什麼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麼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爲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習近平總書記在近日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全面總結了新時代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深入分析當前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形勢,深刻闡述新徵程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處理好的重大關係,系統部署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爲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爲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開展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習近平總書記精闢概括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由重點整治到系統治理、由被動應對到主動作爲、由全球環境治理參與者到引領者、由實踐探索到科學理論指導這四個“重大轉變”,充分印證了“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就舉世矚目,成爲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顯著標志”。

十年來,我國綠色低碳發展邁出堅實步伐。2021年,我國清潔能源消費佔比提升到25.5%。2022年,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突破12億千瓦,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發電裝機均居世界第一。十年來,我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以上的經濟增長,能耗強度累計下降26.4%,相當於少用約14億噸標準煤,成爲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

十年來,我國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2022年,我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下降至29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6.5%,成爲全球空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全國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達到87.9%,接近發達國家水平。土壤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順利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目標。陸域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佔陸域國土面積比例超過30%,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野外種羣數量穩中有升。

中國之所以能夠創造舉世公認的生態奇蹟和綠色發展奇蹟,獲得全國人民高度認可和國際社會廣泛肯定,根本原因在於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使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方向更加清晰、目標更加明確、措施更加精準、協調更加到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髮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增添了綠色底色和質量成色,爲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奠定了堅實的綠色發展根基。

“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背後,是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的轉型升級。十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大力加強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領導,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把“美麗中國”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兩步走”戰略目標,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把“綠色”納入新發展理念,把“污染防治”納入三大攻堅戰,充分彰顯了我們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意志和堅強決心。黨的二十大作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大部署,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明確了生態文明建設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堅持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領導,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保證。當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生態文明建設仍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隨着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態環境在羣衆生活幸福指數中的地位不斷突顯。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到,生態環境是關係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必須深刻認識到,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保證,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隱患持續化解、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如期實現的關鍵所在。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根本價值取向。十年來,從提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到指出“發展經濟是爲了民生,保護生態環境同樣也是爲了民生”,再到強調“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始終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爲民,蘊含着人民至上的根本價值取向。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強調積極迴應人民羣衆所想、所盼、所急,解決好人民羣衆反映強烈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讓人民羣衆在生態環境質量改善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實踐表明,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是辯證統一、相輔相成的。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不僅可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爲安全的發展,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這次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不僅系統部署了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科學回答了新時代新徵程生態文明建設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而且向世界人民宣示了我國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的決心。我們要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宏偉目標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

生態文明建設既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也是關乎人類未來和文明發展的全球大計。在這次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全面總結新時代十年的實踐經驗,科學分析當前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強調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正確處理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這五個“重大關係”。我們要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以高水平環境保護不斷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要堅持系統觀念,對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採取有力措施,不斷增強各項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綜合運用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兩種手段,努力找到生態保護修復的最佳解決方案;要始終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保持常態化外部壓力,同時要激發起全社會共同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我們承諾的“雙碳”目標是確定不移的,但達到這一目標的路徑和方式、節奏和力度則應該而且必須由我們自己作主,決不受他人左右。

生態環境問題是當代中國面臨的突出問題,也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嚴峻問題。今後五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要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着力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切實加強生態保護修復監管;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峯碳中和,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守牢建設美麗中國的安全底線,保障我們賴以生存發展的自然環境和條件不受威脅和破壞。

中國致力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成爲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全球環境治理影響力大幅躍升。中國積極推動全球氣候治理多邊進程取得積極成果,爲《巴黎協定》的達成、簽署、生效和實施作出了歷史性重要貢獻;宣佈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峯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充分展現負責任大國擔當;積極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大力支持發展中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深入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已與多個共建國家共同發起“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夥伴關係倡議;成功舉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推動達成“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開啓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新篇章。新時代新徵程,我們要秉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持續深化生態環境保護國際交流與合作,共同應對全球環境挑戰,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不斷爲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守護好“中華水塔”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來抓,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長江、黃河、瀾滄江,三條發源於青海的大江大河滋養了中華文明,也對亞洲文明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保護好三江源、守護好“中華水塔”,是青海義不容辭的政治使命。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青海在全國率先啓動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在建立以國家公園爲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上走在前列、收穫碩果。

青藏高原國家公園羣建設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青藏高原大山大河間的生動實踐。從三江源國家公園首個試點、首批設園,到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體制試點任務全面完成,再到青海湖國家公園建設蹄疾步穩,青海正在加快打造具有高原特色和國家代表性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青藏高原國家公園羣建設讓青藏高原重要自然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集聚區和獨特景觀遺蹟得到全面系統保護。

用改革激發活力。探索建設國家公園,猶如“白紙作畫”,需要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建設,也需要推進生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就必須堅持以改革爲先導,用改革促發展,用改革激發活力,切實用改革的思路解決發展中的問題,用改革的辦法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全力推動改革落地見效,爲國家公園建設提供強勁動能。青海在三江源國家公園內,打破九龍治水舊格局,整合試點區內6類15個保護地及相應管理機構,在不新增一個行政事業編制前提下,對轄區內相應機構進行劃轉。建立了以管理局爲龍頭、管委會爲支撐、保護站爲基地、輻射到村的新型生態保護管理體制,實現一套人馬管到底,真正把三江源區域嚴格保護起來。出臺國家公園專門法規《三江源國家公園條例(試行)》,對國家公園內17類違法行爲,細化落實法律責任,用法治思維築牢生態底線。創新與公衆交流形式。早在試點初期,三江源國家公園官方網站、微博、微信公衆號就全面上線,成爲我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中誕生的首個官方“兩微一網”。

靠科技增強動力。建設國家公園,守住生態底線,必須依靠科技力量。重點污染源監測、生態環境質量監測、環境保護監管、科學評價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成效等方面都需要科技支撐。青海按照統一監測規劃、統一基礎站點、統一標準規範的要求,建設完善了“天空地一體化”的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在萬里高原鋪下一張天眼大網。藉助國產高分辨衛星,顯著提升三江源地區植被、水體等生態信息分辨率和人類活動信息精確度。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加大生態保護修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強化科研監測,提升管護能力,將青海高原大地築牢爲國家生態安全屏障。近年來,生態保護初見成效。經測算,青海境內河流年徑流量與多年平均值相比顯著增加,地表水環境質量達到Ⅱ類以上,水源涵養功能持續增強。

以共建共享形成合力。生態環境保護同每個人息息相關,需要在全社會強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理念,讓人們都來做綠色生活的踐行者、推動者。建設國家公園,要做好共建共享這篇大文章,爲守護好“中華水塔”凝聚起全社會合力。以三江源爲代表的青海國家公園羣,着力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努力實現農牧生產、農牧生活、自然生態“三生”共贏。青海在三江源建立“一戶一崗”生態管護公益崗位,目前有1.7萬多名生態管護員持證上崗。投入大量資金用於生態管護補助,戶均年收入增加2萬多元,生態管護員實現了從資源利用者到生態守護者和獲益者的轉變,使管護網絡覆蓋到轄區每個地方,築牢了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的基層網絡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囑託我們:“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爲青海的優勢和驕傲,造福人民、澤被子孫。”職責所繫、使命在肩,我們要牢記“國之大者”,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高質量推進國家公園建設,進一步在青藏高原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格局,建立好以國家公園爲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爲建設美麗中國展現青海擔當、作出青海貢獻。

數字經濟助推綠色發展大有可爲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就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等調整優化。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動通信(5G)等新興技術與綠色低碳產業深度融合,建設綠色製造體系和服務體系,提高綠色低碳產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在這方面,以數字經濟助推綠色發展,大有可爲。

數字經濟不斷優化資源要素配置效率,其引發的技術創新大幅度提高了生產效率。數字技術可靈活篩選經濟社會活動所產生的海量數據,妥善整合生產資源,優化各類經濟要素的配置效率。一般來說,資源配置效率更高的企業會不斷吸納優質資源,資源配置效率較低的企業,其生存發展空間將被不斷壓縮。隨着數字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企業將主動或者被動地優化自身資源配置效率,加之數字平臺能夠充分對接市場需求信息與供給信息,大幅降低企業的運行成本,進而提高全社會資源配置效率。從整體上看,這將大幅減少經濟發展對自然資源的損耗和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同時,以人工智能爲代表的數字技術能夠實現精準分工協作與生產,在智能物流、智能客服、庫存管理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助力企業大幅提升生產效率。

數字經濟發展有利於推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2012年至2022年,我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2%的經濟增長,能耗強度累計下降26.4%,相當於少用標準煤約14.1億噸,少排放二氧化碳近30億噸。對此,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功不可沒。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能有效帶動傳統產業的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在提升資源利用效率的同時,以低碳、創新與可持續性爲核心推動生產。特別是數字技術能夠精確掌握生產環境的實時變化,對高污染、高能耗生產環節進行改造,最大限度減少資源使用損耗和對環境的污染。同時,數字經濟發展也爲人們帶來了全新的綠色生活方式。共享單車、在線醫療、線上辦公等領域數字技術的應用減少了資源的消耗,有助於在思想觀念、消費模式、社會治理等方面推動變革,促使全社會自覺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切實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形成“取之有度,用之有節”的生活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數字經濟助推綠色發展還面臨一系列挑戰。一方面,我國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情況和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不平衡,導致各地區數字經濟發展不平衡。數字經濟發展水平較爲落後的地區存在經濟增長緩慢、技術創新能力不足和資源利用效率較低等問題,制約了這些地區的綠色發展進程。另一方面,我國一些關鍵設備長期依賴進口,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成爲綠色發展的制約因素。一些發達國家在數字經濟全球價值鏈分工中處於優勢地位,我國部分數字產業尚處於全球數字經濟產業鏈的中低端,數字經濟驅動綠色發展的動力和活力也因而受限。對此,需抓住現存痛點和難點,精準施策。

一是完善發展數字經濟的頂層設計,推動數字產業低碳發展。需堅持“全國一盤棋”,統籌佈局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避免重複建設。在建設大型數字基礎設施時,要整體考慮區域資源稟賦和要素比較優勢,充分利用區域自然稟賦降低數字基礎設施的能耗。相較於東部地區,西部地區的能源儲備和自然條件更適宜建設大規模數據中心,可考慮引導數字基礎設施優先在中西部地區選址。在使用數字基礎設施時,需着力消除現存壁壘,促進跨區域利用,進一步提高使用效率。

二是因地制宜推動數字經濟發展,讓綠色成爲區域協調發展的底色。數字經濟發展程度較高的地區,應加快培育新的數字經濟綠色增長極,持續爲綠色發展賦能。可考慮通過稅收優惠等方式,鼓勵當地企業進行綠色技術研發創新,並更好吸引社會資本發展綠色產業。數字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地區,可考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對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投資力度,爲數字經濟助推綠色發展創造有利條件。數字經濟和綠色發展均呈現空間溢出效應,對此應建立合作機制和平臺,促進區域間交流與合作,鼓勵欠發達地區引進和吸收先進的數字技術和綠色發展經驗。

三是大力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形成數字技術核心競爭力。在一些關鍵核心數字技術上,我國常常受制於人,因此解決“卡脖子”技術問題是釋放數字經濟潛能的必由之路。應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優化基礎學科佈局,從底層解決數字經濟發展的技術問題;建立完善的科技創新生態系統,加強科研機構、高等教育機構、科技園區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不斷提高數字技術成果轉化能力;強化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加大政策引導,降低企業創新風險與成本;注重數字人才培養,健全人才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確保數字技術創新者的積極性,爲數字人才盡展才能提供良好外部環境;加快前沿技術的落地應用,不斷塑造我國數字技術核心競爭優勢。

提升氣象預警能力 更好服務生產生活

前段時間,華北、黃淮地區的高溫天氣極端性強,北京南郊觀象臺日最高氣溫突破6月曆史極值。放眼全球,近期高溫熱浪席捲北半球。世界氣象組織的科學家表示,從7月3日開始的一週是有記錄以來全球最熱的一週。

氣象專家分析,近期出現的厄爾尼諾事件疊加全球氣候變暖,是導致今年夏天極端高溫天氣出現的重要原因。今後,氣候變化還會導致高溫、暴雨等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頻次和強度增加。這讓全球各國的應對氣候變化行動變得越來越緊迫。從長期來看,必須採取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增加碳匯等減緩氣候變化行動;當務之急,則是提升早期氣象預警能力,更好適應氣候變化,以減少極端天氣事件帶來的災害。

早期預警系統是適應氣候變化的有力手段。監測大氣環流、氣溫氣壓等氣象要素變化,依靠超級計算機、衛星技術等開展數值預報,預報員、人工智能對預報結果進行訂正,可以對極端天氣過程提前作出診斷,作出風險評估,發佈預警信息,提示災害風險程度和相應防範措施。全社會以預警爲先導,聯動開展防災減災行動,可以大大減輕災害後果。以高溫天氣爲例,早期預警根據風險等級發佈預警信息,提示各部門、公衆採取相應行動。預警之下,許多公衆採取避開午後氣溫最高時段出行等避暑措施,從而避免了熱射病、中暑等健康損害,保障了生命安全。

我國氣候條件複雜,生態環境整體脆弱,是最容易受到氣候變化不利影響的國家之一。我國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高度重視防災減災工作,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導、預警先行、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氣象早期預警中國模式。目前,我國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空—天—地一體化綜合氣象觀測系統,實現氣象災害快速跟蹤、準確定位;構建了精細化預警預報預測業務體系,對14種主要氣象災害實現遞進式預警,建立分災種、分行業、分地域、分時段的氣象災害風險評估模型;擁有貫通國省市縣、對接22個行業部門、152類預警信息一鍵式快速發佈的國家突發預警信息發佈系統,預警信息最短可在3分鐘內到達應急責任人。各地探索了多種聯動叫應、遞進式預警等服務模式;69萬名基層氣象信息員組成的隊伍有力提升全社會防災減災能力。氣象預警防災減災的作用和效益不斷顯現。

早期預警強調的是“早、準、快、廣”,對即將發生的極端天氣事件預警努力做到發現早、報得準、發得快、覆蓋廣。這依賴於高、精、尖的精密監測設備,也需要高技術、高水平的精準預報能力,同時有完善的叫應聯動機制。尤其對氣候變化承受力脆弱區、氣候變化敏感區等,必須做到多要素精密監測、精準預警,加強風險管理。未來,我國早期預警系統需要進一步提升監測能力,不斷提升預警準確率、提前量和精細化水平,加強氣候變化影響和風險評估。同時,加強部門協同聯動,強化綜合減災防災合力。此外,還需進一步提升人們對氣候變化的認知和接收應用早期預警信息的意識。

氣候變化影響着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讓每一個可能受影響的個體、區域、行業“收得到、用得好”預報預警信息,將有助於保障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美好,更好地守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推動共建綠色“一帶一路”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週年。10年來的發展實踐表明,“一帶一路”不僅是經濟繁榮之路,也是綠色發展之路。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綠色低碳,推動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爲新形勢下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指明瞭方向。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對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維護全球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綠色發展是“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站在人類文明發展的戰略高度,我們要凝聚各方共識,深入拓展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等重點領域合作,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爲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貢獻力量。

隨着全球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凸顯,綠色發展成爲各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共識。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將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整個過程中,通過推廣綠色技術、促進綠色投資、推動低碳發展等方面的實踐,爲全球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通過和周邊國家分享綠色交通、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等相關經驗和成果,深化資源利用合作,促進資源利用創新,實現環境和經濟的協調發展。

通過推動綠色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國際環保合作和氣候變化合作等方面的實踐,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將人與自然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各國之間的環保合作和共同發展,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

這些年來,共建綠色“一帶一路”取得了顯著成效,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綠色能源、綠色金融等領域合作紮實推進,生態環境和氣候治理國際合作不斷加強,沿線國家綠色低碳發展的信息共享和能力建設水平不斷提升。但也應看到,“一帶一路”綠色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依然突出,沿線國家綠色技術發展水平不一,生態環保國際合作水平還有待提升,迫切需要完善相關頂層設計和標準體系,統籌完善綠色發展支撐保障體系,加強綠色金融合作,壓實企業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堅持互利共贏、互學互鑑,更好推進“一帶一路”綠色發展。

一是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綠色標準對接,提升沿線國家綠色發展水平。積極參與國際綠色標準制定,鼓勵行業協會等機構制定發佈與國際接軌的行業綠色標準和規範。指導企業嚴格遵守東道國生態環保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範,鼓勵企業參照國際通行標準或更高標準開展環境保護工作,提升綠色化、低碳化建設和運營水平。

二是加強“一帶一路”綠色金融合作,爲綠色發展提供資金保障。有序推進綠色金融市場雙向開放,鼓勵金融機構和相關企業在國際市場開展綠色融資,加強與亞投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的合作,通過提供綠色貸款、發行綠色債券、設立綠色基金、創新綠色金融產品等,爲“一帶一路”綠色投資項目提供投融資支持。搭建綠色“一帶一路”金融服務平臺,爲相關投資合作提供專業服務。

三是壓實企業境外環境行爲主體責任。在對外投資合作中,要着力提升企業綠色發展意識,加強依法合規經營能力建設,鼓勵企業定期發佈環境報告。同時,加大綠色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推進綠色技術創新,加強綠色監管。

四是助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升綠色發展能力。實施“綠色絲路使者計劃”,強化綠色科技創新、綠色人才培養能力建設。建設綠色絲綢之路新型智庫,爲推動沿線國家綠色發展提供智力支撐。進一步完善多邊合作平臺,加強交流對話,更好提供綠色發展解決方案,助推沿線國家低碳發展。

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 爲全球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宣佈了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並將“促進綠色發展”作爲其中之一。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年來,中國作爲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以共商共建共享、開放綠色廉潔、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爲理念,持續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爲全球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1.綠色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鮮明底色

綠色是生命之色,是活力之色,也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綠色切實成爲共建“一帶一路”的底色。“一帶一路”綠色發展以生態文明與綠色發展理念爲指導,堅持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原則,將生態治理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的全方面、全過程、全鏈條,旨在讓綠色發展成果惠及各國人民,共建清潔美麗世界。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從提出之初就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頂層設計。從“加強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和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共建綠色絲綢之路”,到“設立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臺,倡議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再到“加快低碳轉型,推動實現更加強勁、綠色、健康的全球發展”,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科學內涵、建設目標和實踐路徑更加明確,共建生態文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共識更加和諧一致,綠色絲綢之路建設在新徵程上越發行穩致遠。

綠色發展理念是助力共建國家走出“先污染、後治理”困境的必然選擇。不少共建國家處於生態脆弱區和環境敏感區,中國作爲負責任的大國,率先倡導並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與共建國家共同探索環境庫茲涅茨曲線從污染到治理的拐點。一方面,鼓勵企業參照國際通行標準或中國更高標準開展境外環境保護工作,要求行業協會制定詳細嚴格且易於執行的環境行爲準則,並停止新建海外煤電項目,大力推進風電和光伏項目,降低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對環境的不良影響。另一方面,積極推進建立“一帶一路”環境技術交流與轉移中心,實施綠色絲綢之路使者計劃,倡導中國企業帶着先進工藝和服務“走出去”,推動共建國家實現以綠色循環低碳爲核心內容的技術共生、產業共生和市場共生,推動綠色發展轉型。

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是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引擎。中國始終致力於與共建國家在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金融等領域展開務實合作,不斷催生新的需求,積極推動新動能集聚、新業態涌現、新產業壯大。經過10年蝶變,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已成爲涵蓋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的重大戰略,在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方面形成許多新的增長點,有效促進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讓古絲綢之路持續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2.共建“一帶一路”引領全球實現綠色發展新飛躍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年來,中國始終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各方面全過程,逐步構建起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在政策溝通領域實現新突破。積極參與國際綠色標準、規則、框架層面的開放合作,加強與共建國家在經貿、投融資、交通等領域的綠色標準對接。與共建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50多份生態環境保護合作文件,並與31個共建國家發起“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夥伴關係倡議,推動綠色發展戰略合作對接持續擴容,形成促進全球綠色發展、支持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政策合力。推進現有環境資源合作平臺整合升級,促進區域經濟綠色復甦、低碳發展。在共建國家中協調綠色產品與服務的標準差異,打破國際貿易技術壁壘。堅持多邊合作,利用現有政府間多、雙邊機制,共同探求應對氣候變化與綠色轉型的“最大公約數”。充分尊重共建國家發展權益,共同推動“綠色全球化”。

在設施聯通領域實現新發展。基於綠色建設理念推進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攜手維護和改善共建國家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截至2022年底,已有40多家全球大型機構簽署了《“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共推“一帶一路”綠色投融資發展。“六廊六路多國多港”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等經濟合作走廊有序建成,中老鐵路、雅萬高鐵、中俄黑河大橋等綠色交通項目成功完成。以“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臺爲依託,開發對外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工具,編寫“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大數據報告,指導企業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積極開展綠色能源項目合作,推動埃塞俄比亞阿達瑪風電項目、阿根廷胡胡伊高查瑞光伏電站項目、黑山莫祖拉風電項目等一批清潔、高效、質優的綠色能源合作項目相繼建成,在共建國家的累計綠色低碳能源投資已超過傳統能源項目。

在貿易暢通領域實現新溝通。貨物貿易方面,優化綠色貿易發展政策環境,支持綠色低碳節能環保等行業發展,鼓勵國內急需的節能減碳、環境保護、生態治理等技術和服務的進口,擴大綠色節能技術出口,引導經營主體更好參與綠色服務貿易活動,加快融入全球綠色經濟體系。數據顯示,從2013年到2022年,我國與共建國家綠色貿易規模逐年增長,於2021年超過歐盟成爲全球第一大綠色貿易經濟體。以光伏、鋰電池和新能源汽車爲代表的“新三樣”成爲出口新增長點,中國企業爲全球貢獻近70%的光伏產能,風電機組產能佔據全球六成以上市場份額。服務貿易方面,不斷壯大服務貿易綠色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將綠色元素貫穿建築工程、運輸服務、文旅服務、金融服務、數字技術服務等各個領域。加快國際綠色技術和服貿合作,與世界共享中國綠色服務的大市場和新機遇。

在資金融通領域實現新跨越。共同覈准《“一帶一路”融資指導原則》,不斷推進綠色金融創新,爲支持和促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提供更爲靈活多元的金融支持和服務。大力推進與聯合國、二十國集團等的多邊合作框架,推廣與綠色投融資相關的資源準則和最佳經驗,促進綠色金融領域能力建設,改善區域內投融資環境,推動國際金融機構及相關發展夥伴綠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綠色金融數字化工具建設,大力探索碳金融和轉型金融領域業務創新,加強綠色金融大數據資源應用,大力提升數字化在“一帶一路”綠色金融中的支持作用。

在民心相通領域實現新融合。秉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中國與共建國家深入開展教育、科學、文化、體育等領域合作,打造一批“小而美”民生工程,鋪就通民心、達民意、惠民生的陽光大道。通過廣泛開展以“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爲主題的文旅活動,以及向各國民衆宣傳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等行動,推動中外生態環境保護交流向縱深發展。深化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合作,啓動共建“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在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聯合實驗室、科技園區合作、技術轉移等方面廣泛開展合作交流。廣泛提供減貧、農業、科技等多個領域技能培訓,不斷爲“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厚植民意根基。

3.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助推全球可持續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可持續發展是各方的最大利益契合點和最佳合作切入點”“要堅持綠色發展,致力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過去10年,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爲廣大發展中國家和世界經濟帶來巨大惠益,也釋放出巨大潛力,合作內涵不斷豐富。持續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必須繼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加速綠色科技創新,完善綠色制度體系,加大力度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成爲更具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國際合作交流平臺,爲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智慧力量。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良好的國際合作環境是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基礎。一方面,加快構建綠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機制,推進國家之間在互學互鑑中共促生態文明建設,通過雙邊或多邊合作機制,探索建立循環經濟合作跨國聯席會議制度,制定“一帶一路”綠色制度公約,幫助共建國家互通循環經濟發展情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交流合作,使共建國家在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中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共贏。另一方面,踐行更加包容多元的國際合作戰略。充分藉助“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等,搭建更加多元交流與合作的平臺。不斷加強國際傳播工作,講好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中國故事”,大力推進綠色消費,攜手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

加強綠色科技創新。增強共建國家綠色低碳創新水平,充分發揮綠色技術溢出效應,大力拓展綠色低碳產業鏈,積極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提升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提高環境治理效率,帶動各國以綠色低碳產業爲支撐實現可持續發展。積極推動“一帶一路”綠色技術創新與跨境轉移轉化,廣泛開展共建國家綠色技術合作。引導企業以市場需求爲導向不斷加快綠色技術創新,促進相關科技成果轉化,並在合作共贏中引領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壓實企業境外環境行爲主體責任。繼續實施“綠色絲路使者計劃”,強化綠色科技創新、綠色人才培養能力建設。建設綠色絲綢之路新型智庫,爲推動沿線國家綠色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加強綠色金融合作。搭建綠色“一帶一路”金融服務平臺,爲相關投資合作提供專業服務。通過亞投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的合作,通過提供綠色貸款、發行綠色債券、設立綠色基金、創新綠色金融產品等,爲“一帶一路”綠色投資項目提供投融資支持。組織推動共建國家的生態資源服務和交易,如專業化的節能服務、環境治理服務、碳金融等,降低綠色資本、綠色企業准入門檻,建立綠色投資者網絡等。支持共建國家建立完善綠色金融政策框架和綠色金融標準,構建“一帶一路”項目分級分類體系,編制企業和金融機構應用手冊及行業綠色發展指南,爲有關部門引導對外投資合作促進綠色發展提供決策支持。做好相關綠色項目選擇和環境盡職調查,逐步推動綠色金融向更高水平發展。

完善綠色發展制度。建立健全綠色發展制度體系,以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爲落腳點,開展“一帶一路”建設生態風險預警研究,以自然保護區的形式保育“一帶一路”重要生態空間,構建絲路可持續發展生態安全屏障。加強對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規範對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各項任務的組織和評估工作,確保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各項重點任務及時落地見效,及時掌握進展情況,適時組織開展評估。推動完善知識產權及相關貿易、投資的規則和標準,建立互相聯通、共同認可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在對外投資合作中,加強企業依法合規綠色經營能力建設,鼓勵企業定期發佈環境報告。

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科學指引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指出,“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思想爲指導,正確處理幾個重大關係”。這幾個重大關係,即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係、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的關係、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的關係、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的關係、“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的關係。正確處理幾個重大關係既是實踐經驗也是現實要求,蘊含着重要的價值觀和方法論,爲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提供了科學指引。新徵程上,要深刻把握五個重大關係,進一步深化和拓展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律性認識。

第一,在正確處理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係中提升現代化的生態成色。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必須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當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要堅決摒棄損害甚至破壞生態環境的發展模式,堅決摒棄以犧牲生態環境換取一時一地經濟增長的做法,統籌做好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正確處理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係。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辯證統一關係。一方面,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打造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另一方面,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不斷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持續增強發展的潛力和後勁,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第二,在正確處理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的關係中增強現代化建設的系統性。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堅持系統觀念。生態環境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工作提升,注重統籌兼顧,增強各項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從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入手,在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採取有力措施。同時,要從系統工程和全局角度尋求新的治理之道,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堅持統籌兼顧、整體施策、多措並舉,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

只有正確處理好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的關係,才能增強現代化建設的系統性。一方面,堅持重點攻堅,以當前我國存在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爲切入點,瞄準目標,集中力量,重點攻克人民羣衆反映強烈的生態環境問題。持之以恆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另一方面,堅持協同治理,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衆共同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強化跨部門、跨地區協作,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第三,在正確處理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的關係中提高生態環境治理的科學性。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充分遵循自然規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繫的有機鏈條。自然生態系統是一個有機生命體,有其自身發展演化的客觀規律,具有自我調節、自我淨化、自我恢復的能力。然而,對生態受損嚴重、依靠自身難以恢復的區域,則需要科學的人工修復措施。要堅持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相結合,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

提高生態環境治理的科學性要求必須正確處理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的關係。要遵循自然規律,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有效開展生態保護修復。秉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科學評估生態系統受損狀況,因地因時制宜、分區分類施策,努力找到生態保護修復的最佳解決方案,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

第四,在正確處理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的關係中增強生態文明建設的自覺性。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兼備制度約束和主體自覺。從根本上解決生態環境問題,離不開強有力的外部約束,要通過強力督察、嚴格執法、嚴肅問責,讓制度成爲剛性約束;同時要激發全社會共同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全民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相互聯繫、相互轉化,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雙重驅動力。

正確處理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的關係,有利於把建設美麗中國轉化爲全體人民自覺行動。一方面,要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健全美麗中國建設保障體系,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另一方面,要積極動員全體人民共同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久久爲功,持續發力,推動形成人人、事事、時時、處處崇尚生態文明的良好社會氛圍。要不斷創新體制機制,真正讓保護者、貢獻者得到實惠,實現責任和利益雙向轉化。

第五,在正確處理“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的關係中彰顯中國擔當。

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宣佈:“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峯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實現碳達峯、碳中和是我國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也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充分彰顯了我國作爲發展中大國的責任擔當。實現“雙碳”目標,不是別人要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要做。要從中國自身國情出發,平衡好發展與減排,爲全球能源低碳發展貢獻中國智慧,爲全球氣候治理作出中國貢獻。

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正確處理“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的關係。我們承諾的“雙碳”目標是確定不移的,但達到這一目標的路徑和方式、節奏和力度則應該而且必須由我們自己作主,決不受他人左右。要堅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峯碳中和,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後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峯行動。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廣先進綠色低碳技術和經驗,共同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

人因自然而生,人與自然是一種共生關係,對自然的保護會惠及人類。新徵程上,要解決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持續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努力繪就美麗中國新畫卷。

推進縣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在近日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系統部署了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指出“要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爲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強調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峯碳中和,堅持全國統籌、節約優先、雙輪驅動、內外暢通、防範風險的原則,落實好碳達峯碳中和“1+N”政策體系。縣域是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的基本依託,縣域經濟發展質量是決定地區碳排放的主導因素。當前,我國縣域的空間規模、人口規模、經濟規模與碳排放規模不匹配,應着力破解縣域綠色化低碳化發展難題,縮小區域發展差距,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受人爲碳排放影響,氣候系統不是一個純自然演化的系統,它與社會經濟系統耦合,是“人化自然”的一部分。在這個複雜系統中,“公平—效率—排放”之間存在顯著的相互傳導機制。縣域位於“城尾鄉頭”,如果其發展不夠綠色低碳,就難以發揮承上啓下的作用,影響“公平—效率—排放”正效應的發揮。

經濟發展需要化石能源和電力的支撐,而使用化石能源會產生大量碳排放。但從另外一個維度看,經濟發展會帶來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促進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費的脫鉤。當前,縣域地區秸稈、薪柴等非商品能源在農村生活用能仍佔比較高,清潔能源利用水平較低。節能提效不僅可以減少行業碳排放,還可以使居民在達到相同的熱值下消費更少的能源,從而降低固體燃料(特別是煤炭)燃燒過程中釋放的溫室氣體。根據能源階梯假說,隨着收入的增加,居民會不斷改變能源消費類型。收入水平較低時,主要消費生物質能;收入水平較高時,主要消費清潔能源等現代化燃料。因此,經濟增長可以改善能源貧困,避免惡性循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碳達峯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變革”就會面臨“立”和“破”的問題。在思想上要先破後立,“破”的是發展和減排二元對立的思想,“立”的是“減排不是減生產力,也不是不排放”,牽住“雙碳”這個牛鼻子,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可以實現“點綠成金”;在路徑上應先立後破,“立”的是“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破”的是傳統高能耗高排放的路徑依賴,要對原有的生產生活方式揚棄繼承、轉化創新。縣域在推進碳達峯碳中和的過程中,應把系統觀念貫穿“雙碳”工作全過程,全面瞭解“排放家底”、掌握造成高排放的原因、明確減排政策改進的方向和力度、制定落實舉措。其中應特別處理好幾個關係:

發展和減排的關係。減排不是減生產力,也不是不排放;發展和減排不能割裂開來。影響碳排放的關鍵因素有能源碳強度、單位GDP的能源強度、人均GDP和人口規模等。其中,能源碳強度反映的是能源結構,單位GDP的能源強度與產業結構和技術進步聯繫緊密,人均GDP代表經濟水平,人口體現了規模效應。能源碳強度的降低意味着能源使用量的減少和投入產出效率的提高,這也是推動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的關鍵環節。

整體和局部的關係。碳達峯的過程其實就是經濟增長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脫鉤的過程。從變化趨勢上看,碳排放和GDP應呈現“剪刀差”。一起增加或者一起下降,都不叫達峯。有的地方受資源稟賦、產業結構的影響,短期內還不具備脫鉤的條件,脫離實際去搞“碳衝鋒”,或者用低增長去換取低排放,都背離了高質量發展的初衷。有的地方綠色低碳發展基礎比較好,在“雙碳”領域的前期投資可以轉化爲先發優勢,帶來的經濟效益是持久、放大的。因此,縣域推動“雙碳”工作,應堅持分類發展,整體與局部相協調,不能“一刀切”。

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的關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峯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提出,到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這裏衡量的是“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也就是說,現階段減排減的是相對量,是“率”。只要碳排放增速小於GDP增速,這個“率”就降下來了。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完善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逐步轉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從長期來看,減排目標會從相對量逐步過渡到絕對量。地方如果一開始選定的是高碳排放技術,未來無法滿足降碳約束,就要付出一定代價。所以,縣域必須切實樹立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當下工作與長期目標協同推進。

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政府和市場要相互補充、協調統一,爲低碳發展提供雙輪驅動。舉一個負排放技術的例子。CCUS技術(全稱爲“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捕”碳又“吃”碳,不讓二氧化碳逃到大氣中,還可以收集起來再利用。但是推廣CCUS技術,最大的問題是高成本。如果政府強制推廣,就違背了市場規律;等市場自發使用,可能要多年之後才能實現。對此,有的地方給出優惠政策,電廠加裝CCUS就能免費獲得300個小時的額外發電量。對電廠來說,只要多獲得150個小時的額外發電數,做CCUS示範工程就是划算的。優惠政策出來以後,很多發電廠開始探索利用低碳、零碳和負碳技術,推動綠色轉型。可見,有爲政府遵循市場規律辦事,推動市場健康發展,就能一舉多得。

縣域是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耦合點。在碳達峯碳中和的過程中,農業農村的生態功能舉足輕重,如何擺脫高碳城鎮化的發展模式,實現低碳甚至零碳轉型,仍是難題。從實踐經驗看,破解發展和減排這對難題,離不開“資源稟賦”和“內生動力”兩把“金鑰匙”。“資源稟賦”給地方帶來比較優勢,“內生動力”要依靠人民羣衆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激發出來。縣域是特色經濟發展的大本營,是人民羣衆首創精神的實踐基地。在縣域層面開展的生動實踐可以進一步推動國家綠色低碳政策的制定和實施,爲理論創新提供不竭源泉。以高質量發展推進碳達峯碳中和,以降碳爲抓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化低碳化,縣域在推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同時能夠起到以縣帶鄉、以鄉連村的作用。因此,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爲指導,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爲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切實推動縣域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爲美麗中國建設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實現這個目標需要統籌各領域資源,匯聚各方面力量,打好法治、市場、科技、政策“組合拳”。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要加強科技支撐,推進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把應對氣候變化、新污染物治理等作爲國家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重點領域,狠抓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施生態環境科技創新重大行動,培養造就一支高水平生態環境科技人才隊伍,深化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應用,構建美麗中國數字化治理體系,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爲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指明瞭方向。

人們心嚮往之的美麗中國,是山美、水美、人美,環境美、生活美、一切美,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爲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開展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同時要看到,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壓力依然較大,產業結構調整、能源轉型、數字經濟發展等任重道遠,統籌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難度不小。

科技創新不僅是驅動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也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關鍵支撐,在循環經濟、數字經濟、綠色產業、應對氣候變化、新污染物治理等方面,科技創新都發揮着重要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科技創新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是大勢所趨,也是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必須依靠創新特別是科技創新實現動力變革和動能轉換。”這就要求我們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科技創新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支撐作用,不斷推進生態環境科技創新,激發創新活力,提高生態文明建設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加快把科技創新優勢轉化爲綠色發展優勢。

以科技創新促進生態環境保護的途徑有很多。比如,通過研發和應用新型清潔能源技術,大力推廣太陽能、風能、氫能、核能、生物質能、海洋能和地熱能等,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降低碳排放,改善空氣質量;推動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支持節能環保企業發展壯大,培育綠色產業;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新興技術,提升傳統產業競爭力,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推動產業鏈升級和延伸;在生態脆弱地區運用科技手段加強生態環境質量監測,開展系統治理,培育適宜生物品種等,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統一。

對於科技工作者來說,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推進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在應對氣候變化、新污染物治理等科技創新重點領域加強基礎研究,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立足當下補齊短板,面向未來搶佔科技創新制高點;加強協同創新,開展多領域、多學科系統研究,不斷完善體制機制,釋放創新潛能;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爲導向,着力服務“雙碳”目標,爲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作出積極貢獻;等等。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充分依靠高水平科技創新,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就一定能實現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繪就美麗中國的壯闊畫卷。

爲野生動物築牢“保護屏障”

野生動物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自然生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的生存狀況同人類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可以說,地球是無數動植物物種的家園,各生物體彼此聯結、互相約束,締結成一個生命之網。如果這一網中任一環節遭到破壞,地球生命都將處於危險之中。今年5月1日起,兩部與野生動物相關的法律法規已正式施行,即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野生動物檢疫辦法》。保護野生動物,關係到我國公共衛生安全和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持續高度重視。

多年來,我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碩果累累。比如,2021年一場雲南北移亞洲象羣說走就走的千里環遊,不僅吸引了世人關注的目光,呈現了我國保護野生動物的成效和水平,同時也激發和增強了人們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和意願。而昆明生物多樣性會議不僅持續推動了我國的野生動物保護工作,而且也將把我國的生態文明理念和國際上方興未艾的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有機結合起來,促進世界生態文明建設和全球生態系統治理進程。因此,從源頭上防範重大環境安全風險,除了全面禁食野生動物、擴大保護範圍外,還要針對我國當前存在的地方標準差異大、法律實施難度高、執法司法力量不夠強等問題精準發力,進一步爲野生動物築牢保護屏障。

持續保護野生動物需要進一步明確保護標準。野生動物保護法作爲野生動物保護領域的專門法,旨在加強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的保護和拯救繁育工作,維護生物多樣性。但這部法律要真正發揮實效,離不開與刑法、生物安全法、畜牧法、漁業法等相關條目的銜接,需要結合此次法律修改的內容,進一步加大對非法食用野生動物以及非法獵捕、收購、運輸、出售野生動物等違法行爲的罪名設置和司法適用相關工作的力度。一方面,目前我國絕大部分省級行政區已經結合當地實際分別制定了地方革除濫食野生動物決定、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或野生動物保護法實施辦法等,應統籌好國家與地方立法的關係,加強對地方立法的指導,在禁養禁食範圍、處罰力度、禁食標準方面進行統籌協調,避免差距太大。另一方面,針對地方相關法規內容和實施情況及時進行總結提煉。對實施性、創新性條款進行分類比較,對尚未達成共識的一些重點熱點問題開展重點研究,爲法律完善提供支撐,讓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制度更具操作性、規範性和約束性。

健全執法管理體制需要執法隊伍跟得上。目前,我國在執法力量方面尚未形成一個嚴密有序、分工合理、協調互動、科學高效的執法監督機制,尤其是基層野生動物保護管理人員的力量相對薄弱,是我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面臨的一個現實難題。實踐中,非法買賣野生動物等違法犯罪方式隱蔽、打擊難度大,需要多方配合、共同發力。此次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修改,強化了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責任,加大了對違法行爲的處罰力度,有利於推進依法行政。在法律的指導下,相關的執法力量也要加緊跟上。通過健全相關工作機制,配齊配強專業執法隊伍,完善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的專門機構,做好相應的人財物保障工作。進一步加強野生動物養殖戶管理,監督養殖場合法經營,依法依規審批管理。及時處理羣衆提供的野生動物求助訊息,救護受傷、病弱、受困、迷途的野生動物等等。因此應當進一步探索野生動物保護部門聯動執法機制,建立情況通報、案件移送、聯席會議、聯合執法等工作協作制度,常態化開展聯勤聯動、聯合執法。同時,野生動物保護並非靜態、機械的,而應與時俱進,緊隨野生動物種羣和社會現實的變化及時調整,既要保護野生動物,也要保障民衆合法利益。

高效保護野生動物需要強化科技手段的應用。實踐證明,在更有針對性、更有效率地保護野生動物方面,科學技術能夠發揮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近年來,科技向善正在越來越多地應用到野生動物保護上。一方面,通過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大數據、人工智能、新型實時傳輸監測終端等現代信息技術和新型設備,強化信息化基礎設施,能夠更加便捷、高效、精準、安全地監測保護區內的野生動物生活起居,而且還能監測盜獵行爲,建立起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保護野生動物,不僅要保護它們的生存環境,更需要讓更多人瞭解野生動物的相關信息,並在心中種下保護意識的種子。在這方面,科技有着獨特的優勢,要發揮好互聯網平臺的宣傳作用,使人們能夠更加全面地瞭解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保護人員也可以從多種渠道熟悉野生動物的習性。

從根本上加強野生動物保護需要全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做好宣傳普及工作,需要推動全社會共同參與。野生動物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維繫生態系統平衡的重要環節,也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寶貴資源。保護野生動物,維護自然平衡,不僅關係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也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目前,少數羣衆和社會組織對野生動物保護相關法律瞭解不夠、參與保護意識不夠強。因此,相關部門應當圍繞野生動物保護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內容,按照“誰執法、誰普法”的原則,提高以案釋法的水平,突出日常宣傳教育。此外,加大政府及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運用法律開展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的能力。同時,廣泛動員號召各類野生動物保護社會團體、廣大志願者積極參與,健全社會監督機制,用好各種舉報渠道,鼓勵和引導社會公衆自覺抵制、主動舉報濫食野生動物等違法行爲,共同營造全社會保護野生動物的良好氛圍。

爲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親自擘畫、親自部署、親自推動治水事業,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明確了“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確立了國家“江河戰略”,謀劃了國家水網等重大水利工程,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治水的重要論述,系統回答了新時代爲什麼要做好治水工作、做好什麼樣的治水工作、怎樣做好治水工作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爲新時代治水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徵程上,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治水的重要論述,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堅持和加強黨對治水工作的全面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治水的重要論述,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關於治水的各項決策部署。

堅持治水安邦、興水利民。水是萬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治水的重要論述,要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深刻認識治水的重要戰略地位作用,自覺把治水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全局中去謀劃和部署;要堅持民生爲上、治水爲要,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爲出發點和落腳點,下大氣力解決好人民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涉水利益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高度重視水安全風險。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水災害突發性、極端性、反常性越來越明顯,水資源短缺、水生態損害、水環境污染等新問題越來越緊迫。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治水的重要論述,要進一步增強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統籌發展和安全,深刻認識新徵程治水肩負的新使命新任務,增強憂患意識,樹牢底線思維,全面提升防範化解水安全風險的能力和水平,牢牢守住水安全底線。

堅持以“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爲引領。保障水安全,關鍵要轉變治水思路,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準確把握人與水、水與生態、水與經濟社會等辯證統一關係,把“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不折不扣落實到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各領域、各環節、全過程。堅持節水優先方針,落實全面節約戰略,大力推動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推進由粗放用水方式向節約集約用水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堅持人口經濟與資源環境相均衡的原則,全方位貫徹“四水四定”原則,把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承載能力作爲剛性約束,嚴守水資源開發利用上限,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流域系統性出發,追根溯源、系統治療,讓河流恢復生命、流域重現生機。堅持政府作用和市場機制兩隻手協同發力,努力形成政府作用和市場作用有機統一、相互促進的格局,增強水利發展活力。

堅持始終把保障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氣候條件決定了我國水旱災害頻發多發,防災減災是一項長期任務。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治水的重要論述,要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爲主,錨定人員不傷亡、水庫不垮壩、重要堤防不決口、重要基礎設施不受衝擊的目標,以流域爲單元科學安排洪水出路,優化流域防洪工程佈局,加快完善由水庫、河道及堤防、蓄滯洪區等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加快數字孿生水利建設,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功能,提升水旱災害防禦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構建抵禦水旱災害嚴密防線。

堅持加快構建國家水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水網建設起來,會是中華民族在治水歷程中又一個世紀畫卷,會載入千秋史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治水的重要論述,要適度超前開展水利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優化水利基礎設施佈局、結構、功能和系統集成,以大江大河大湖自然水系、重大引調水工程和骨幹輸配水通道爲“綱”,以區域河湖水系連通工程和供水渠道爲“目”,以控制性調蓄工程爲“結”,聯網、補網、強鏈,形成“系統完備、安全可靠,集約高效、綠色智能,循環通暢、調控有序”的國家水網,全面提升水資源統籌調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戰略儲備能力。

堅持實施國家“江河戰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繼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之後,我們提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國家的‘江河戰略’就確立起來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治水的重要論述,要準確把握國家“江河戰略”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以更大力度加強大江大河大湖生態保護治理,推進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長江流域要把修復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統籌考慮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線等多方面的有機聯繫,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黃河流域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統籌謀劃,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讓黃河成爲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要堅持以流域爲單元、水資源爲核心、江河爲紐帶,統籌流域和區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地上地下,強化流域統一規劃、統一治理、統一調度、統一管理,促進人水和諧共生、建設幸福江河。

堅持保護傳承弘揚中華水文化。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治水的重要論述,要增強文化自信,保護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水文化,立足治水實踐,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衆的先進水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治水的重要論述,爲新時代我國水利事業擘畫了宏偉藍圖、指明瞭前進方向。我們要不斷深化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治水重要論述的學習研究,堅定不移用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和關於治水的重要論述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更加自覺地走好水安全有力保障、水資源高效利用、水生態明顯改善、水環境有效治理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水利新的更大貢獻!

協力前行 共繪美麗中國更新畫卷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情況研究

編者按

生態興則文明興。面對生態文明建設這道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的必答題,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掌舵領航下,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下,全黨全國人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生態奇蹟和綠色發展奇蹟。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仍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在今後5年這個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如何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本期推出研究報告和學者文章,對此進行探討。

在7月17日至18日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就舉世矚目,成爲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顯著標志。今後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爲總結步入新時代以來生態文明建設實踐成果,更好推動美麗中國建設,北京林業大學生態文明研究中心課題組從生態文明建設現實推進、綠色生產和綠色生活等維度着眼,對全國總體情況及各省域具體情況展開量化評價研究,以國家統計局、生態環境部等相關職能部門的最新數據爲支撐,形成本報告,力圖爲美麗中國建設提供現實參考和對策建議。

發展現狀十年之功成就非凡壓力尚未根本緩解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爲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戰略、新要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日臻完善,生態環境領域改革縱深推進,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環境領域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美麗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整體進展:綠色成爲新時代中國的鮮明底色,但建設仍處於壓力疊加的關鍵期

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生態文明戰略地位得到顯著提升,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成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步入新時代以來,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黨和國家致力於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同步提升,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人民享有更多、更普惠、更可持續的綠色福祉。2012年至2022年,我國森林面積由1.95億公頃增長至2.31億公頃,增長率達18.46%;國家地表水考覈斷面中水質優良(I-Ⅲ類)水體比例由68.9%提升至87.9%。實施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後,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的比例,由2013年第一階段74個監測城市的平均值60.5%提升至2022年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平均值86.5%。我國生態基底不斷夯實,百姓獲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強。

同時,也要看到,當前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協同發展的突出矛盾依然存在。生態系統保護成爲部分省域生態文明建設的短板。一些省份的自然保護區面積縮小,生態空間存在被擠佔情況,生態基礎較爲脆弱、生態承載力不足的局面沒有得到徹底扭轉。突出環境風險依然存在,資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絕對量仍在高位運行,經濟增長與資源消耗、污染排放尚未徹底脫鉤。

綠色生產:綠色發展理念融入三大產業全鏈條各環節,但區域城鄉發展水平不一

在生產方式轉型方面,全國綠色生產發展整體向好,在優化產業結構、提高能源資源效能、降低污染物排放強度等方面,均取得可喜進展。2022年,我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2年累計降低26.5%,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由2012年的129立方米下降至2022年的53立方米。產業結構轉型持續紮實推進,科技創新驅動發展能力明顯增強。通過推動工藝升級、更新改造用能設備、加快淘汰落後產能、推廣高效節能技術,單位產品綜合能耗不斷下降。2021年與2012年相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源加工轉換效率提高1.8個百分點。

儘管如此,我國區域、城鄉綠色生產發展水平仍然差距較大,綠色生產相關支撐體系仍待完善、作用仍有待提升。東部地區綠色生產整體水平相對領先,科技創新驅動綠色生產轉型動力強、活力足;中西部地區省份綠色生產轉型速度快、勢頭旺,但從全國範圍來看,打造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實現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協調共進任重道遠。此外,綠色生產的法律法規體系、政策監管體系、科技研發體系、標準認證體系等有待進一步健全完善。

綠色生活:低碳生活漸成時尚,綠色生活方式仍待深入推進

城鄉居民生活環境綠色宜居水平不斷提高,居住條件、綠色出行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截至2022年底,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292條,運營里程超過9500公里;公交專用車道從2012年的5256公里增長到2022年的1.99萬公里。截至2022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1310萬輛,佔汽車總量的4.10%,超過全球保有總量的一半。2012年—2021年,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由39.22%提高到42.06%,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由11.8平方米提高到14.78平方米。垃圾分類工作有序推進,截至2022年底,我國29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區垃圾分類平均覆蓋率達到82.5%,生活垃圾日處理能力達到53萬噸,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實現較大提升。2022年,全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31%左右。

同時,也要看到生活資源的節約化利用水平、生活廢棄物排放減量化等仍有待提升。在水資源利用方面,2022年全年生活用水總量905.7億立方米,人均生活用水量64.15立方米,均比2012年有較大增幅。2012年至2021年,城市生活垃圾清運總量增幅大大高於同期城鎮人口增幅。

國際比較:建設發展速度較快,基礎水平提升空間較大

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實現綠色復甦發展是全世界的共同期盼。步入新時代以來,我國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幫助共建國家提高環境治理能力、增進民生福祉。積極落實全球發展倡議,與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節能環保、清潔能源、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荒漠化防治、海洋和森林資源保護等合作。堅定不移推動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目標,一如既往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繼續爲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重大挑戰作出中國貢獻。

然而,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及其他金磚國家相較,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發展速度較快,但基礎水平還有差距;與發達國家比較,環境質量尤其是空氣質量仍然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明顯短板,資源能源利用效率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和潛力。

對策建議統籌協同全面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未來5年,必須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來謀劃和推進新徵程上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爲此,要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爲指導,正確處理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等五對重大關係。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爲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從以下方面重點統籌,協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基礎與支撐協同:夯實生態本底基礎,統籌制度安排、機制設計

健康的生態系統是環境質量根本改善和資源可持續供給的前提,是高質量發展的必要依託,是生態文明建設目標實現的重要基礎;完善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有力支撐和根本保障。爲繼續夯實生態本底,應以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和內在規律爲科學依據,把握好生態系統修復中自然恢復和人工干預的平衡關係,堅持保護優先,綜合運用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兩種手段,綜合考慮生態系統的承載力、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等因素,動態調整保護措施。在環境保護、節約資源等基本國策的基礎上,加大生態系統保護與建設力度,增強生態公共產品供給能力。堅持生態優先的基本原則,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完善以國家公園爲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堅持底線思維,科學劃定和嚴守生態紅線,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嚴格保護併科學修復生態環境,明確自然資源產權歸屬,高效利用資源,協調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提升生態系統的質量與穩定性。

佈局與結構協同:城鄉區域聯動共進,提升生態環境協同治理能力

針對不同區域、不同地域、不同領域生態文明建設存在的建設水平、發展速度不均衡等問題,堅持系統觀念,善用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緊抓國土空間開發佈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協同並進。推動城鎮空間、農業空間和生態空間各自主體功能的增強優化,使城鎮空間成爲人口集聚地,提升城鎮綜合承載力,保障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高農業保障能力,保障農民收益,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提升農業空間專業化水平與效率。優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制度和實現推進機制,拓寬綠水青山轉化爲金山銀山的路徑。此外,國土空間佈局要與產業結構轉型、資源要素流動緊密結合起來,以能源資源、環境容量、市場空間爲依據,優化產業佈局,深化分工協作,形成產業集羣效應,實現區域優勢互補;以京津冀、長三角、黃河流域、粵港澳大灣區等綠色發展爲先導,探索區域一體化綠色協同發展經驗;縮小城鄉差距,推動城鄉綠色一體化發展。針對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重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針對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和持續性提升的要求,重點加快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針對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要求,重點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建立健全。提升生態文明治理現代化水平,針對河流、大氣、自然保護地等跨行政區域的生態環境公共產品的治理,加強部門、區域、政策協同,加強頂層設計、強化要素治理、科學規劃佈局,提升生態環境協同治理能力。

生產與生活協同:產業升級生活提質,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高水平保護對高質量發展提出了綠色低碳的必然要求,高質量發展能夠爲高水平保護提供減少物質資源消耗、轉變發展模式的有效路徑。高質量發展要求生產系統、生活系統和生態系統形成可持續發展、協同共進的良性循環。在生產方面,利用環境資源稅、排污權交易等市場化調節機制,倒逼產業結構升級,大力發展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打造發展的新引擎,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加強科技創新,加快對傳統產業的綠色化改造,推動經濟數字化和綠色化協同轉型。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增強資源綜合循環利用能力,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促成能源消費總量早日達到峯值,嚴格落實清潔生產,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和溫室氣體的產生與排放。堅持環境質量改善目標導向,以綠色低碳優質生態產品滿足羣衆的美好生態環境需求。在生活方面,廣泛開展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建築等創建行動,將綠色生活理念普及推廣到衣食住行遊用等方面;以鄉村全面振興爲着力點推進農村綠色生活創建,讓每一個人都在生態文明建設中不掉隊、不落後。

國內與國際協同:深化國際交流合作,以綠色發展凝聚建設美好世界的更大力量

實現“雙碳”目標是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國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當前,需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既從中國的具體國情出發,找到適合自身的綠色低碳發展道路,保持戰略定力;又吸收借鑑世界各國在生態環境治理、綠色科技創新、決策管理制度方面的優秀成果,避免走彎路。爲此,一方面,激發綠色經濟內生活力,形成國內綠色發展大循環主體,同時提高經濟對外發展的綠色水平,降低出口產品的能耗、排放,提升技術含量與附加值。深度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加強綠色技術、能源、裝備、服務和基礎設施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另一方面,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和環境治理,推動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生態治理體系,繼續爲世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新徵程上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處理好五個重大關係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正確處理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這五個重大關係。這一重要論述,既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鮮活運用,又是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最新闡釋和發展;既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的經驗總結,也爲新徵程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科學指引。

1.正確處理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係

正確處理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係,要求我們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深刻把握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辯證統一關係。新時代中國發展實踐已經證明且正在繼續證明,高水平保護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依靠高水平保護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反映高水平保護的成效,高水平保護體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在本質上、目標上具有統一性和一致性,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爲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開展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但是,推動高質量發展還面臨很多兩難甚至多難問題,生態文明建設仍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需要我們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佈局、整體性推進,正確處理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係。一方面,通過高水平環境保護,不斷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生態環境保護的戰略定力;加強生態環境源頭預防,通過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環境影響評價等手段,嚴格生態環境准入管理,爲高質量發展把好關、守好底線;深入實施生態環境保護重大工程,大力推動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生態環保產業。另一方面,着力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有效降低發展的資源環境代價,持續增強發展的潛力和後勁。要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用地結構調整和綠色轉型升級,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由倒逼高質量發展向倒逼高質量發展與激勵高質量發展並重轉變;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支持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成果轉化;通過增加財政投入、開發綠色金融、生態補償機制等政策工具,推動生態環保工程建設和環保產業發展,助力高水平保護,引導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養成綠色生活方式,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協同推進。

2.正確處理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的關係

正確處理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的關係,要求我們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把握生態環境問題的複雜性艱鉅性和長期性系統性的辯證統一關係。重點攻堅運用了矛盾分析方法,爲協同治理奠定了基礎,有利於帶動全局工作提升。生態環境的不可分割性和關聯要素的多元性決定了生態環境治理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堅持協同治理,協同治理有利於更紮實有效地開展重點攻堅。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問題導向和系統觀念,從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入手,注重點面結合、標本兼治,實現由重點整治到系統治理的重大轉變。但是,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重點區域、重點行業污染問題仍然突出。生態環境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面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新形勢新任務,需要統籌考慮環境要素的複雜性、生態系統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單元的連續性、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既要堅持系統觀念,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統籌兼顧,推動局部和全局相協調、治標和治本相貫通、當前和長遠相結合。一方面,對突出環境問題採取有力措施。要集中攻克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讓老百姓實實在在感受到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廣度,深入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另一方面,強化目標協同、多污染物控制協同、部門協同、區域協同、政策協同,不斷增強各項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牢固樹立生態治理的大局觀、全局觀,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衆共同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構建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考覈的制度機制,增強協同治理意識,提升協同治理能力,開創環境治理新局面。

3.正確處理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的關係

正確處理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的關係,要求我們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把握客觀規律性和人的主觀能動性的辯證統一關係。在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實踐中,既要遵循自然界演化的內在規律,給予其充足的自我恢復、休養生息的時間空間,還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對於已經受損或遭到破壞的生態系統,單獨依靠自然恢復無法逆轉或逆轉週期長的,必須藉助適度的人工修復措施,爲自然恢復創造條件和環境,加速恢復進程、提升恢復效能。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藍天白雲重新展現,綠色版圖不斷擴展。但是,生態環境保護任務依然艱鉅,生態環境穩中向好的基礎還不穩固,從量變到質變的拐點還沒有到來,生態環境質量同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需要我們正確處理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的關係。一方面,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要加快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着眼於提升國家生態安全屏障體系質量,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等爲重點,突出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全面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推動形成我國生態保護和修復新格局;按照植被地帶性分佈規律,遵循以水定綠、量水而行原則,宜保則保、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宜溼則溼、宜荒則荒。另一方面,綜合運用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兩種手段,因地因時制宜、分區分類施策,努力找到生態保護修復的最佳解決方案。要按照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和管制要求,針對生態問題及風險,充分考慮區域自然稟賦,因地制宜開展保護修復,提高修復措施的科學性和針對性;落實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要求,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按照規劃確定的用途分區分類開展生態保護修復;以本地適宜的生態系統爲優先參照標準,參照生態系統的屬性特徵以及未來環境變化因素等,制定適宜本區域自然環境的保護修復目標,優先選擇適宜本地的修復措施和技術。

4.正確處理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的關係

正確處理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的關係,要求我們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把握內因和外因的辯證統一關係。內因是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源泉,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之間的互相聯繫和互相影響,是事物發展的必要條件,外因通過內因對事物發展起加速或延緩的作用。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全體人民自覺行動、全社會共同呵護生態環境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內生動力,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常態化外部約束,必須做到內與外的有機統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生態優先、層層壓實責任,生態環境立法和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構建不斷完善,全黨全國人民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自覺性主動性不斷增強,生態環境保護實現了由被動應對到主動作爲的重大轉變。但是,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綠色生活方式尚未真正形成,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任重道遠,需要正確處理好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的關係。一方面,始終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保持常態化外部壓力。制度是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問題。要統籌推進生態環境、資源能源等領域以及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相關法律修訂,實施最嚴格的地上地下、陸海統籌、區域聯動的生態環境治理制度,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完善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制度體系,健全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加大對生態環境污染破壞行爲的懲處力度,有效發揮司法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用法治力量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另一方面,激發起全社會共同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制度的生命在於執行。廣大黨員、幹部要做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執行的表率,不斷增強工作的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提高生態環境保護外部約束的效力和效果;大力弘揚生態文明理念,培育生態文化,讓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成風化俗,把建設美麗中國轉化爲全體人民的自覺行動,增強生態環境保護的內生動力。

5.正確處理“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的關係

正確處理“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的關係,要求我們在實現“雙碳”目標時把握共擔全球責任和掌握髮展主動權的辯證統一關係。履行“雙碳”承諾需要我們保持戰略定力,自主行動需要我們激發策略活力。保持戰略定力是激發策略活力的有力保證,激發策略活力是保持戰略定力的內在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啓動全國碳市場交易,宣佈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加快構建“雙碳”政策體系,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和氣候變化國際談判,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但是,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不是輕輕鬆鬆就能實現的。作爲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將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強度降幅,用全球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峯到碳中和,無疑是一場硬仗,必須正確處理“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的關係。一方面,中國承諾的“雙碳”目標是確定不移的。實現“雙碳”目標,不是別人讓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必須要做。作爲發展中大國,必須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把實現“雙碳”目標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面,達到這一目標的路徑和方式、節奏和力度則應該而且必須由我們自己作主,決不受他人左右。要堅持先立後破、破立並舉原則,堅持穩中求進,有計劃分步驟實施“雙碳”承諾,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在降碳的同時確保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糧食安全;堅持全國統籌、節約優先、雙輪驅動、內外暢通、防範風險五大原則,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政府和市場四對關係;實事求是,不搞“一刀切”,要全國統籌、形成合力,充分考慮區域資源分佈和產業分工的客觀現實,實施差異化、個性化策略;深化改革,不踩“急剎車”,堅持節約能源和降低排放的方向,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不斷擴大綠色低碳能源供給,大力壓減高耗能高碳排放能源消費,以高質量的供需互動促進任務有效落實;有序推進,不要“亂換擋”,充分考慮客觀實際,通盤謀劃,先立後破,既要做好節能減排的“減法”,也要做好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的“加法”,以產業鏈思維、生態圈理念推動綠色低碳優勢產業發展,努力走出一條符合我國實際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福建以綠色發展爲導向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調研與思考

黨的二十大把高質量發展確定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在日前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今後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要深入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思想……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建設高品質生態環境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爲加快美麗中國建設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福建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與實踐地。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17年半,提出了一系列生態文明建設的創新理念,親自部署、親自參與、親自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重大實踐,爲福建生態文明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奠定堅實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福建生態文明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多年來,福建全省上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不移推進生態省建設。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結束後,福建省先後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和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結合福建省實際全面落深落細落實,堅決扛起重大使命,不斷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近日,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組織專題調研組,赴莆田、漳州、龍巖、三明等地實地調研,梳理總結福建持續推進高品質生態環境建設實踐經驗,分析高質量發展的綠色成效及存在的問題,並提出對策建議,努力爲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福建作出貢獻。

1、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持續推進福建高品質生態環境建設

福建依山傍海,生態優勢獨特。2000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極具前瞻性地提出建設生態省戰略構想。2002年,習近平同志在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正式提出建設生態省戰略,開啓福建生態文明建設生動實踐。20多年來,福建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幹,持續推進高品質生態環境建設。

注重加強統籌謀劃,有力確保生態文明建設穩步推進。早在20世紀80年代,習近平同志在廈門工作期間,就主持開展了篔簹湖治理,此後組織推動了寧德荒山治理、福州內河治理、莆田木蘭溪治理、龍巖長汀水土流失治理和武平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實踐。2000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推動福建率先在全國探索生態省建設,親自領導編制《福建生態省建設總體規劃綱要》,爲福建生態省建設作出遠景規劃。20多年來,歷屆福建省委省政府沿着習近平同志擘畫的生態省建設宏偉藍圖,接續拼搏,傳好生態省建設“接力棒”,相繼研究出臺深化生態省建設打造美麗福建行動綱要、推進綠色經濟發展行動計劃、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實施方案等,對深入推進福建生態文明建設進行系統部署。堅持規劃引領、強化統籌謀劃,已成爲福建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勝法寶。

注重加強環境治理,有力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始終把環境治理作爲重大民生實事緊抓不放。他先後5次赴長汀調研指導推動水土流失治理,到中央工作後,又兩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進則全勝,不進則退”,“長汀經驗”成爲我國南方地區水土流失治理的典範。爲根治木蘭溪水患,習近平同志親自指揮推動木蘭溪流域治理,提出“變害爲利、造福人民”的治理目標,如今木蘭溪迎來綠色之變,昔日水患之河已成爲造福人民的生態之河、發展之河。20多年來,福建不斷完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深入打好藍天、碧水、碧海、淨土保衛戰,深入實施閩江、九龍江等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生態保護修復,加強城市內河水系治理,全面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有力推動福建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優良並持續居全國前列。

注重加強改革創新,有力激發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活力。在推進福建生態省建設過程中,習近平同志十分重視改革創新。他親自指導、親自推動福建率先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作出“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那樣從山下轉向山上”的重要指示。調研組在調研走訪中切身感受到福建各地推動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的激情和闖勁,比如漳州華安縣在推進鄉村生態振興中採取接地氣的“對比算賬”的點子,就是基層創新探索的一個縮影。20多年來,福建充分發揮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試驗田”作用,着力在體制機制創新上下功夫,在全國率先啓動九龍江流域上下游生態補償試點,率先開展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改革試點,率先在三明開展林票制度改革試點,等等。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創新已成爲福建高品質生態環境建設的“加速器”和“驅動力”。

注重加強制度建設,有力健全生態環境協同治理格局。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通過加強跨領域改革系統集成和協同治理,以制度爲尺度、邊界和標準,推動生態環境治理效率大爲提升,形成生態環境協同治理強大合力。20多年來,福建秉承習近平總書記的創新理念和探索實踐,在着力抓好生態環境治理制度建設“破”和“立”兩篇文章中,出臺了很多硬招實招。率先在全國實行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每年與九市一區黨政“一把手”簽訂生態環保目標責任書;率先在全省主要流域全面實施河長制。福建注重生態文明領域法治建設,先後頒佈實施《福建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等20多部地方性法規。出臺《福建省固定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等規章,實施比國家更嚴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和落後產能淘汰標準。制定農村生活污水等污染物排放標準,構建起較爲完備的地方生態環境保護法規標準體系。

注重加強綠色引領,有力夯實綠色高質量發展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始終堅持綠色引領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過程中發展生產力。1997年4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三明市將樂縣常口村調研時殷殷叮囑:“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山區要畫好‘山水畫’,做好山水田文章。”自此,常口村依靠良好生態環境,發展起林業、臍橙種植等特色產業,經營漂流、民宿等鄉村旅遊項目,“生態碗”變成村民的“金飯碗”。20多年來,福建堅守綠色初心,扛起綠色擔當,綠色成爲福建一張亮麗名片,森林覆蓋率已連續44年保持全國首位。目前,福建正有序推進規模化集中連片海上風電開發等清潔能源項目;創新推出林業碳票等一系列綠色金融產品;積極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低碳技術創新體系。綠色牽引、產業爲媒、創新賦能,福建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

2、聚焦綠色發展導向,不斷厚植福建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

山海畫廊,人間福地。20多年來,高品質生態環境不僅繪就福建生態的“高顏值”,更成就了福建經濟社會發展的“高素質”。黨的十八大以來,福建經濟總量從全國

第11位提升至第8位,用約佔全國3%的人口、1.3%的土地、2.9%的能耗,創造了全國4.4%的經濟總量,走出一條生態環境“高顏值”和經濟發展“高素質”協同並進的福建路徑。從調研情況看,聚焦綠色發展導向,緊盯“雙碳”目標,向綠而行,低碳轉型,綠色正在成爲福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聚焦綠色發展空間佈局,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國土空間是綠色發展的空間載體,優化綠色發展空間佈局對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福建嚴格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加快完善全省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科學統籌佈局農業、生態、城鎮、海洋、景觀等功能空間。調研組在實地走訪中看到許多優化綠色發展空間佈局的生動實踐,比如莆田市制定《莆田市踐行木蘭溪治理理念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市的行動方案》等一系列綠色發展規劃,重點謀劃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市,推動實現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持續夯實綠色發展生態基礎。實施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市)產業准入負面清單,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加強“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構建沿海加快產業集聚、山區重點保護生態的協調發展格局。

聚焦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力保障。福建堅持把實施資源全面節約戰略放在突出位置,全域建立資源高效利用制度。全面落實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制度,對沿海、山區實施差別化用地政策,城市區域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綜合指數居全國前列。比如,龍巖市通過嚴把土地利用關口、創新約束與激勵機制、轉變土地開發模式,有效提高土地資源產出效益。全面落實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提前兩年完成“十四五”萬元GDP用水量下降目標。持續推進製造業節能降碳,2022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4%。加強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0個百分點。加強循環經濟發展試點示範創建,福州、廈門、泉州入選國家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重點城市名單。

聚焦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綠色經濟效益逐步顯現。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福建立足自身能源資源稟賦,圍繞產業綠色低碳化、生態產業化、能源清潔化,做大做強做優綠色經濟。調研組在漳平市瞭解到,近年來該市通過推進農業特色化、工業生態化、服務業現代化的優化升級,逐步構建起漳平水仙茶、永福高山茶和杜鵑花等極具地域特色的綠色產業鏈、綠色產業集羣。推動新能源產業集羣發展,鼓勵做大做強能源龍頭產業,推進智慧能源建設與應用,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全球首堆福清核電“華龍一號”機組全部建成投產,清潔能源裝機比重超60%。加快建設綠色製造體系,有序推進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十四五”以來新增國家級綠色工廠85家、綠色供應鏈15個、綠色園區5個。

聚焦綠色金融服務創新,綠色發展動能有效釋放。綠色金融是推動綠色發展的催化劑和加速器。福建積極搭建綠色金融交易平臺,依託海峽股權交易中心,構建全省統一的碳交易市場,在20多個國有林場開展林業碳匯交易試點,林業碳匯成交額、成交量居全國前列;依託廈門產權交易中心設立全國首個海洋碳匯交易平臺,落地海洋碳匯收益權質押融資、雙貝類海洋碳匯交易等新交易品種。積極探索綠色金融產品服務創新,開展環境權益抵質押融資,創新開發“林業碳匯質押+遠期碳匯回購”的碳匯組合融資模式。積極探索綠色金融改革新路徑,三明林票制度改革、南平順昌“森林生態銀行”運行機制獲國家林草局推廣,南平綠色發展集成改革、龍巖林業碳匯指數綜合保險、寧德農村生產要素流轉融資模式等綠色創新被評爲中國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聚焦城鄉環境協同治理,綠色人居環境日益改善。城鄉環境協同治理適應整體性、系統性推進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福建持續推進以“一革命四行動”爲主要內容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實現鄉鎮生活垃圾轉運系統全覆蓋、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常態化,全省80%以上行政村達到“綠盈鄉村”標準。比如,漳州華安縣注重統籌做好污水、垃圾、村容村貌、公廁、農(裸)房整治等項目,涌現了官畲、高石、坪水等人居環境整治典型示範村,昔日的“窮山村”蝶變成今日的“明星村”。深入實施“1+7+N”污染防治攻堅戰計劃,全省9個設區城市PM2.5濃度降至每立方米19微克,地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滅,建設用地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100%,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0.8%。福建成爲全國唯一的水、大氣、生態環境保持全優和全省所有地級市人均GDP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省份。

在調研中我們也看到,與高質量發展對生態環境不斷提升的要求相對比,福建生態文明建設仍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時期。從基本省情看,土地、環境、碳排放、能耗等約束日益趨緊,產業結構還需要進一步優化,綠色技術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從重點領域看,全省城市空氣污染治理成效仍不夠穩固,農業面源污染、畜禽養殖污染等防治整治綜合治理工作必須常抓不懈。從推進落實看,一些地方對生態環境建設的長期性認識不夠,一些地方對行業性區域性污染的整治舉措還不夠有力,仍然面臨如何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安全風險防範措施等方面的問題。聚焦綠色發展導向,不斷厚植福建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必須以更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3、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奮力書寫福建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高品質生態環境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謀劃和推進高質量發展,必須不斷提高高品質生態環境的供給能力,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新徵程上,福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力求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來謀劃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全面推進建設美麗中國先行示範省,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福建。

把加快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作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厚植髮展的綠色底色。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加強綠色低碳技術攻關,推動鋼鐵、有色、建材等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鼓勵工業企業、園區創建綠色工廠和綠色園區等綠色製造體系,推動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模式生態化。發展壯大綠色低碳產業,大力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和生態保育型農業,持續壯大新能源、節能環保、海洋高新等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生物與新醫藥、新材料等環境敏感型產業,全方位培育綠色物流、生態旅遊、綠色產品認證和推廣等綠色低碳服務業。推進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強化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加強再生資源規模化、規範化、清潔化利用,推進廢物綜合利用、能量梯級利用、水資源循環使用,不斷提升資源產出率和回收利用率。

把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牢牢守護綠水青山。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強化鋼鐵等非電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協同開展臭氧與細顆粒物污染防治,深化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治理,細化實化聯合防治和污染天氣應急聯動措施,讓藍天白雲、繁星閃爍常在。持續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實施小流域治理鞏固提升工程,深入開展入河(湖)排污口整治,推進重點海灣綜合整治,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常在。持續深入打好淨土保衛戰,強化土壤環境監測能力建設,優化危險廢物處置能力,鞏固提升耕地分類管理和安全利用,推動建設用地污染風險管控和治理修復,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強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讓田園相依、百姓安居常在。

把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創新作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持續釋放發展活力。創新生態環境責任制,建立省市縣鄉四級全覆蓋的生態環境狀況報告制度,探索建立環境治理領導責任體系,構建基於信息化監管平臺的危險廢物分級分類監管體系,探索實施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創新生態環境管理體制,建立以武夷山國家公園爲主體的自然保護地管理體系,建立跨行政區的環境治理跟蹤機制、協商機制和仲裁機制,加快構建沿海、流域、海域協同一體的綜合治理體系。創新生態環境市場化體制機制,探索實施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EOD),探索設立環境、社會和治理(ESG)股權投資基金,探索推進生態資產權益抵押質押貸款,推動建立產品“碳標籤”認證等制度,探索海洋碳匯交易試點。

把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作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路徑,讓生態優勢變爲發展優勢。完善生態產品調查監測體系,健全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制度規範,明確各類自然資源產權主體權利,適度擴大自然資源產權權能,建立自然資源統一調查評價監測制度,推進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產品信息開放共享。健全生態產品價值覈算規範,推進行政區域單元和特定地域單元生態產品價值覈算標準化,完善建立生態產品價值覈算統計報表制度,探索建立體現市場供需和資源稀缺程度的生態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拓寬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推進生態產品供需精準對接,支持和鼓勵各地打造特色鮮明的生態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統籌推進碳排放權、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交易。

把開展全民綠色行動作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工程,推動形成生態文明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進學校、進家庭、進社區、進工廠、進機關,加大生態環境公益宣傳力度,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導消費者購買節能環保低碳產品和進行適度合理消費,堅決制止餐桌浪費行爲,推廣綠色居住,鼓勵綠色低碳出行。開展綠色生活創建行動,建立完善綠色生活的相關政策和管理制度,廣泛開展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社區、綠色建築等創建行動,讓綠色生活理念潛移默化體現到衣食住行遊用等各方面,成爲社會生活的新時尚。

以高水平協同建設長江生態共同體

在10月12日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長遠來看,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根本上依賴於長江流域高質量的生態環境。要毫不動搖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在高水平保護上下更大功夫。長江作爲我國第一大河,幹流流經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流域自然條件、生態環境特徵、經濟社會發展均呈現較強的不均衡性,管轄主體涉及多個部門,如何提高協同聯動水平,是促進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的關鍵要點。

(一)

自2016年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以來,我國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長江經濟帶開啓了生態大保護的新篇章,協同聯動水平不斷加強。2021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正式生效,提出長江保護應當堅持統籌協調、科學規劃、創新驅動、系統治理,對各地方、各主管部門職責分工進行了清晰劃分,爲協同推進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奠定了上位法基礎。《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陸續出臺有力解決了流域規劃行政區化分割、專業規劃與總體規劃不匹配等問題。

在實際推進過程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整體提升了流域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先後實施了長江“十年禁漁”、加強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等重點工作,排查發現和整治排污口8.6萬餘個,立行立改2萬個環境違法問題。2022年長江干流已連續3年全線保持Ⅱ類水質,劣Ⅴ類水質實現動態清零,取得歷史性突破。將長江流域列爲全國七大江河流域開展協同治理的先行樣本,縱向責任分擔機制日漸明晰,流域高水平保護與高水平發展協同增效的格局初步形成。

(二)

長江流域跨越中國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長江中下游平原三大地理階梯,沿江省市發展不均衡,上、中、下游資源稟賦、環境容量、生態系統特徵差異較大,流域生態環境的整體性改善和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整體性提升有賴於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統籌推進,對生態環境保護過程中如何體現差異、協同聯動提出很高要求。

生態環境的整體性與保護治理的分散性矛盾依然突出。長江經濟帶地跨多個行政區域,涉及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水利、林業、地質礦產、農業、海洋等多個監管部門,目前看縱向的責任分工相對清晰,而橫向聯動相對薄弱,部門協同有待加強。沿岸省市發展政策各自獨立、自成體系,各部委政出多門現象短期內難以徹底改變,存在一定的制度合成謬誤風險。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會議暨省際協商合作機制等橫向聯繫制度大多爲軟性機制和臨時性機構,長江委等常設機構統籌力度有待加強。

生態環境全鏈條保護格局尚未形成,基礎性研究相對薄弱。未建立全流域範圍、全生態要素、長時間尺度的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本底數據庫,相關監測點和研究力量分散在各部門、各層級,缺乏統一標準,數據存儲機制、共享機制和整合接口尚未形成,尤其缺乏對長江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的完整系統分析。

共抓大保護的利益聯結機制尚待健全,市場化運營機制有所缺失。從各主體協同聯動角度看,政府在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中仍發揮主導作用,而經營主體和社會主體參與保護的內生動力有待加強,尤其是尚未形成有效的商業運作模式和投資回報機制。儘管長江沿線多省市相繼出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態補償措施,對縱向生態轉移支付和生態補償起到了一定補充作用,但市場化、多元化的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和全流域整體均衡的利益合理分配、共享機制仍亟待建立。

(三)

流域系統是複雜的自然—經濟—社會有機體,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強政策協同和工作協同,形成高水平保護的系統合力。

堅持底線思維,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恪守生態底線,維護生態安全。沿江各地生態紅線已經劃定,必須守住管住,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嚴格執行准入清單。要充分考慮資源環境承載力,自然資源環境的價值實現和開發利用應以不破壞自然物質生產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和自淨能力爲底線。長江經濟帶是人口集聚區,必須將人類活動控制在資源環境承載力範圍之內,確保不突破資源環境承載力極限。流域黨委和政府對劃定的本地重要生態空間要心中有數,要樹立“全國一盤棋”思維,優先保護、嚴格保護,以主體功能區戰略引導經濟社會合理佈局。

加強目標協同,繼續深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要統籌考慮資源、環境、生態問題,不能“單打一”。資源、環境、生態是一體的,是從不同角度界定人類生存和發展所依賴的自然界。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統籌長江經濟帶國土空間、人口分佈、產業佈局,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持續改善環境質量,不斷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持續強化重點領域污染治理,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紮實推進大氣和土壤污染防治。要堅持源頭治理,更加註重前端控污,從源頭上降低污染物排放總量。

強化區域協同,穩步推進生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建設。全面落實上游保護優先、中游適度開發、下游優化發展的總體發展佈局,堅持把強化區域協同融通作爲着力點,沿江省市要堅持省際共商、生態共治、全域共建、發展共享,形成區域生態環境保護有效協同聯動。支持生態優勢地區做好生態利用文章,探索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打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把生態財富轉化爲經濟財富。完善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實現生態受益地區向生態受損地區的合理經濟補償,建立基於自願行爲的利益均衡機制,激發全流域參與生態保護的積極性。堅持全國“一盤棋”,繼續深化上游地區同中下游地區的能源合作,加快構建多能互補、深度融合的新型能源體系。

加強政策協同,提升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系統性。加強各職能部門涉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事務的統籌協調,堅持系統觀念,統籌考慮自然生態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陸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統籌推進水系連通、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從系統工程和全局角度尋求新的治理之道。建立健全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全鏈條保護格局,整合各部門數據和資源加快摸清長江生態環境本底,加強長江資源環境承載力、水文條件、水情變化等基礎性研究,將預防與應急準備、監測與預警納入常態化生態環境管理之中。在政策工具選擇中注意命令控制型政策與市場機制型政策協同配合,加快培育壯大綠色低碳產業,激發經營主體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內生動力,增強發展的潛力和後勁。

以科技協同創新助推長江大保護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赴長江沿線省市考察調研,先後三次主持召開座談會,強調“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爲長江經濟帶發展掌舵領航,擘畫新時代長江經濟帶發展藍圖。

在今年7月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的關係時指出,要堅持系統觀念,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對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採取有力措施,同時強化目標協同、多污染物控制協同、部門協同、區域協同、政策協同,不斷增強各項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筆者認爲,生態環境領域的科技創新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生態環境問題解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利器。長江經濟帶是我國經濟重心所在、活力所在,橫跨東中西部地區,覆蓋1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區域性、整體性、系統性特點明顯,發展過程中面臨着區域生態環境保護不平衡、不協調等問題,亟須通過加大科技支撐,統籌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解決流域性、區域性複雜生態環境問題。

爲加強長江大保護科技支撐,2018年,生態環境部採用“1+X”模式,以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爲主要依託單位,聯合近300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的5000餘名研究人員,組建國家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聯合研究中心,向長江沿線66個駐點城市派出跟蹤研究專家團隊,聚焦長江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開展協同攻關。三峽集團積極發揮共抓長江大保護的骨幹主力作用,出資支持長江保護修復聯合研究。政產學研用聯動、央地協同的合作模式促進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快速落地見效。

在組織架構和運行機制上,按照“科學研究與管理決策緊密結合、與治理方案協同推進”的總體思路,建立“邊研究、邊產出、邊應用、邊反饋、邊完善”的工作模式,實現了科技和行政管理的深度融合,推動形成“多元主體協同”的區域生態環境柔性治理體系。

在系統研判和集成創新上,利用科技支撐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自長江聯合研究實施以來,通過“把脈問診”長江全流域的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水風險“病竈”,揭示問題成因及機理,先後開出300餘個“藥方”,推動國家重大科技專項600餘項成果在長江大保護中轉化應用,形成長江健康“體檢表”、病因“診斷書”和專門“知識庫”,並提供了技術“工具箱”和科技“產品庫”。

在駐點幫扶和助力地方上,駐點工作組深入一線,送科技解難題,解決地方生態環境治理“有想法、沒辦法”的技術瓶頸。例如,在浙江嘉興,駐點工作組從源頭管控、入湖清水廊道構建等方面提出對策,實現南湖水質持續改善。在貴州貴陽,洋水河出境斷面總磷由1.61毫克/升降至0.2毫克/升以下,解決了總磷不達標的“老大難”問題,昔日“牛奶河”變成“清水河”,人民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通過長江聯合研究的實踐探索,筆者認爲,匯聚國家和社會力量,實施“1+X”科技創新大兵團聯合作戰,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開展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科技協同攻關,推動科技創新從“切塊式、片段化”向“協同式、整體性”轉變,能夠有效破解我國長江流域複雜巨系統面臨的碎片化治理困境。一方面,通過橫向協同聯動,可以加強多學科交叉融合並與工程技術相結合,將科研成果串成“珍珠項鍊”,實現“點上突破、線上聯通、面上統籌”,從而成功打破科學研究中面臨的組織、學科、地域、技術、信息“五大壁壘”,有效破解科研成果“不好用、不管用”、研究與應用“兩張皮”等難題;另一方面,通過縱向協同協作,將科技嵌入管理和治理中,“國家隊”與“地方隊”聯合攻關,可以科學確定技術路線和解決方案,有效支撐國家和地方的管理決策。

近年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長江流域水環境質量持續向好。2022年,長江流域水質優良斷面(I—III類)比例爲98.1%,與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實施前的2018年相比,提高了10.6個百分點,長江干流連續3年全線實現II類水質。“微笑天使”長江江豚頻頻露臉,在長江消失多年的䲘魚出現頻次不斷增加,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逐步提高。

未來,面向中長期“美麗中國”建設目標,結合“十四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如何進一步加大科技體制改革、加強關鍵問題基礎研究與成果轉化、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助力深入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筆者認爲,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向科技要答案、要方法、要出路。

首先,要進一步探索和完善生態環境領域科技攻關新型舉國體制,在長江流域持續深化“1+X”聯合攻關和“一市一策”駐點跟蹤研究。通過跨學科交叉融合創新,有效實現研究與應用、管理與科技、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最大限度發揮出科技協同攻關的強大溢出效應。

其次,要加快實施長江大保護生態環境科技創新重大行動,着眼長江大保護新形勢、新變化、新問題,聚焦應對氣候變化、新污染物治理等重點領域,加強基礎研究,開展戰略性、引領性集智攻關。針對一些技術瓶頸,加強聯合攻關,研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的關鍵核心技術,提升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最後,繼續完善以市場爲導向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加快科技成果快速落地應用,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科技支撐體系,促進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的深度融合,探索高水平生態環境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流域治理中國範式,不斷厚植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綠色底色和質量成色。

以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 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同時還指出,要加強科技支撐,推進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對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與綠色低碳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作出的新部署和提出的新要求,爲新時代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新徵程上,必須堅持把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作爲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支撐,聚焦綠色低碳等重點領域,狠抓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培養高水平科技人才隊伍,爲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供強有力支持。

1.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是美麗中國建設的戰略擘畫

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明確提出我們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並將美麗中國作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重要目標。實現這一重要目標,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把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作爲美麗中國建設的戰略擘畫,加快開闢綠色低碳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美麗中國建設新動能新優勢。

塑造綠色科技競爭新優勢的必然要求。科技立則民族立,科技強則國家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成爲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圍繞科技制高點的競爭空前激烈”“我們國家進入科技發展第一方陣要靠創新,一味跟跑是行不通的,必須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步伐”。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是全球新一輪產業革命和科技變革的重要內容,更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目標的重要支撐。推進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既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全球綠色競爭帶來的各種危機和挑戰的必然要求,也是搶佔未來綠色低碳發展制高點、破解“卡脖子”技術難題、塑造全球綠色低碳競爭新優勢的戰略選擇。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重要基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許多重要特徵,其中之一就是我國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價值理念貫穿中國式現代化全過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新路徑,爲全球生態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中國式現代化不可能通過殖民主義的方式,通過世界性的資源掠奪和環境破壞取得。要從根本上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必須樹立新發展理念,加快綠色低碳科技創新。推進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是超越西方現代化模式、開闢中國式現代化新賽道新路徑的科技支撐和重要基石。

推進綠色化低碳化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引擎。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同時強調,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表現爲經濟高效與能源低碳、生態優美與環境友好等的全面高質量發展。從經濟來看,面對發展中的資源環境制約和“雙碳”目標要求,經濟發展與能源消耗、碳排放存在強耦合關係,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必須以綠色低碳科技賦能經濟綠色轉型,堅持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培育綠色低碳產業體系,破解經濟發展與環境污染兩難困境,打造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點。從社會和生態環境來看,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是構建人民高品質生活、高品質生態環境的動力引擎,有利於提升能效水平,降低碳排放強度,加快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難題,促進綠色、均衡、協調發展,助力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目標,推動綠色化低碳化高質量發展與美麗中國建設。

2.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關鍵支撐

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爲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爲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面向世界綠色科技前沿、面向綠色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我國綠色低碳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涌現,綠色低碳科技實力躍上新臺階,夯實了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地位,爲新時代美麗中國建設提供了關鍵支撐。

爲佔據綠色科技制高點提供源頭供給。從科技發展史看,科技制高點具有引領帶動性強、攻堅難度大、任務目標聚焦等特徵。綠色低碳科技制高點上的重大突破,帶動綠色低碳領域的創新發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加大綠色低碳等領域創新投入,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成爲全球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的重要貢獻者。推進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聚焦綠色低碳等前沿領域和關鍵技術攻關,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搶佔綠色低碳領域的科技制高點,爲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應對環境污染難題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和戰略保障。

爲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注入強大活力。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與重大突破,統籌綠色低碳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創新、科技轉化、產業化應用的全鏈條各環節,爲構建綠色低碳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注入強大活力。比如,高性能裝備、智能機器人、綠色製造等綠色低碳技術推動“中國製造”邁向“中國智造”。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新型核電、特高壓輸電等綠色低碳技術走在世界前列,“深海一號”實現1500米超深水油氣田開發能力,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8年居世界首位,光電子技術帶動產業規模佔全球近一半。我國光伏行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裝機規模連續10年位居全球第一,新增總裝機容量連續8年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上半年新增裝機達到7842萬千瓦,累計裝機規模超過4.7億千瓦。綠色低碳科技創新降低了產業能耗和碳排放強度,提高了產業鏈韌性與安全水平,成爲引領綠色低碳發展、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因素與重要動力。

爲高品質生態環境構建提供堅強保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文明發展面臨日益嚴峻的環境污染,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創新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以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爲關鍵支撐,建設11個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在全球率先實現“沙退人進”。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2033萬公頃,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全球新增森林面積的1/4來自中國,我國成爲森林資源增長最快最多的國家。以綠色低碳科技支撐碳達峯碳中和行動取得新進展,爲全球綠色低碳發展作出了中國貢獻。中國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生態環境治理技術攻關,全國重點城市PM2.5的平均濃度下降57%,已成爲全球大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我國綠色低碳科技能力大幅增強,爲推進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全面建設美麗中國奠定了堅實基礎、創造了有利條件、做好了充分準備,必將助力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3.推進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後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新徵程上,推進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要把黨的領導落實到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全過程,對標全面建設美麗中國、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戰略部署,搶抓綠色發展機遇,勇攀低碳科技高峯,增強綠色經濟增長、低碳產業升級、生態環境改善的內生動力,爲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提供重要路徑。

以美麗中國建設爲重要目標,優化綠色低碳科技戰略佈局。瞄準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加強黨中央對綠色低碳科技創新的全面領導與頂層設計,推動綠色低碳領域基礎研究前瞻性、戰略性、系統性佈局。加快佈局一批國家綠色低碳重大科技項目,實施生態環境科技創新重大行動,建設一批綠色低碳領域的大科學設施、大科學裝置等科技基礎設施和創新基地,構建綠色低碳領域的國家實驗室體系,搭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生態環境治理等領域的科技創新平臺。佈局和統籌建設國際綠色低碳科技創新中心、區域綠色低碳科技創新中心,實現區域優勢互補、綠色創新與協同發展。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綠色低碳科技競爭力和引領力的龍頭企業,建立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聯合體和高科技園區,打造世界級綠色低碳產業集羣。

以綠色低碳環保爲重點領域,狠抓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一是聚焦綠色、低碳、環保等領域技術短板,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製造、綠色低碳等技術研發,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比如,在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領域,加快清潔燃料與過程替代、新能源儲能、碳捕獲等技術攻關;在城市建築和系統減排領域,加快超低能耗建築、綠色智能建築、資源循環型耦合等技術攻關;在新污染物治理領域,加強對抗生素、全氟化合物、鄰苯二甲酸酯類等新污染物監測與關鍵技術攻關。二是聚焦傳統產業環節短板,加快低碳能源技術迭代。提升傳統能源清潔高效開發利用技術,推動鋼鐵、建材、有色、石化等重點行業節能降碳技術攻關與應用,佈局先進電網、高效率儲能、氫能等新賽道新領域。三是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大綠色低碳技術攻關和全鏈條融合創新力度。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綠色環保等領域的重大技術突破,培育以綠色低碳技術爲重要支撐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體系。

以戰略科技力量爲基本抓手,培養高水平科技人才隊伍。面向美麗中國建設、生態環境治理等重大戰略需求,以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爲基本抓手,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構建國家綠色低碳創新體系,充分發揮國家實驗室引領作用、國家科研機構建制化組織作用、研究型大學主力軍作用和領軍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提升與科技自立自強匹配的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能力。培育綠色低碳領域的國家戰略人才力量,重視科學精神、創新能力的培育培養,完善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爲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機制,打造一流綠色低碳科技領域的領軍人才、創新團隊和卓越工程師,建設全球綠色科技人才中心和世界綠色科技創新高地。

以構建數字化治理體系爲關鍵舉措,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從生態文明的內在邏輯來看,應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發展邏輯,以綠色數字化和數字綠色化融合爲基礎,推動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等各個領域的數字化治理與綠色化發展。比如,在研發設計環節,數字化治理體系推動綠色仿真、綠色工藝等;在生產製造環節,數字化治理體系監控能耗和碳排放情況,優化流程,提升能效,實現清潔生產和智能製造;在經營管理與污染治理環節,數字化治理體系推動設備數字化管理、智能倉儲、綠色配送、遠程運維、數字化污染防控等,推動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加快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

以國際科技合作爲資源平臺,融入全球綠色科技創新網絡。以全球視野、國際眼光、合作思維推動綠色低碳科技創新,用好全球創新資源與平臺,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主動融入全球綠色低碳科技創新網絡。加快牽頭組織國際綠色低碳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構建全球領先的綠色低碳新技術、新產業標準體系,提升在全球綠色科技創新、生態環境治理等規則制定中的話語權,提升全球綠色低碳科技競爭力和引領力,爲建設美麗中國和美麗地球家園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爲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譜寫新篇章。

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農村發展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鄉村是生態涵養的主體區,良好生態是鄉村振興的支撐點。隨着農業農村現代化和生態文明建設縱深推進,如何正確把握農村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探索走出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鄉村振興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要深挖鄉村生態比較優勢,提升鄉村生態空間內在價值,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努力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

統籌發力,打造綠色宜居和美鄉村

優美宜居的環境是廣大農民的殷切期盼,也是實現農業強盛、產業興旺、農民富裕的內在要求。應堅持綠色發展,把打造農村良好生態環境作爲重要發力點,統籌舉措、多元合力,再現鄉村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的美麗畫卷。

提升農村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實現“山清水秀”。一方面,加強對農村生態系統全要素、全覆蓋、全鏈條保護,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要求,統籌農村耕地、森林、草地、湖泊等自然資源保護利用。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對農村生態空間實行全覆蓋式管控。推廣耕地休耕輪作制度,讓生態系統休養生息,切實保障農村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以及糧食生產的物質資源基礎和農田開發利用的可持續性。另一方面,推動農村生態文明制度集成創新,推動農村生態產業化與產業生態化協同共進,全面推行河(湖)長制、林長制、田長制等,促進自然資源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構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建立常態化管護機制和多方共建共管的格局。

打造全域全要素“零碳鄉村”,實現“天藍地綠”。一方面,積極探索鄉村分佈式、就地化、微循環能源綜合利用模式。綜合利用農房屋頂、院落空地、農業設施等推動分佈式光伏發電應用,提升鄉村綠色供電能力,推廣秸稈、禽畜糞便等能源化利用模式,綜合利用充電樁、智能家電等終端能源,降低農村碳排放。另一方面,着力打造庭院碳庫,利用公路、河流、鐵路沿線“見縫插綠”打造廊道碳庫,依託農田、山林“連片成綠”打造農林碳庫,實現“點線面”一體化推進農村植綠增綠,協同增效提升農村整體固碳水平。

以系統觀念推進生態治理,實現“村美人和”。強化縣鄉村三級生態治理聯動機制,壓實縣級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整縣域推進鄉村生態振興,推動鄉鎮擴權賦能,明確各治理主體權責邊界,構建縱向聯動與橫向協作相結合的治理“綠網”。建立有效溝通協調機制,依託“互聯網+”建立信息共享平臺,打破多元主體之間的信息壁壘,完善線上線下交流互補機制,形成良性互動的治理模式。同時,探索正向激勵和反向約束“雙輪驅動”的治理機制,不斷激發村民主動參與生態治理的內驅動力。

數字賦能,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提質增效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在大國小農的基本國情農情下,探索推動數字經濟與傳統農業深度融合,有利於推進農業強國建設和農業綠色發展全過程轉型。爲此,應以數字技術應用爲突破口,打通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物流等各環節堵點,打造智慧化、生態化、精準化農業,實現農業由“增產導向”向“提質導向”轉變,提升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建立數字化農業面源污染監測防控體系,構建生態化農業生產環境。建立有數據、有抓手、有約束的精準治污體系模式,以農業面源污染臺賬爲數據家底,通過智慧農業雲平臺等運行載體,壓實農資生產者對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的主體責任;通過物聯網、遙感、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建立智能化、自動化田間監測網點,實現靶向施肥用藥、秸稈焚燒“無縫監控”等監測、預警、處置一體化的監測防控體系。

強化數字農業科技裝備支撐,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加快農業基礎設施數字化提檔升級,夯實“數字底座”,推動城市數字化設施向鄉村延伸,加速鄉村水利、公路、電力、冷鏈物流、農產品加工等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大力研製推廣智能農機裝備,不斷提升農業數字化轉型的基礎能力。強化數字農業人才隊伍支撐體系,協同“引智育智”雙向發力,建立完善科研單位、高校、企業等各類創新主體協同攻關機制,鼓勵培育本土化新型農民。加強數字新基建與農業生產系統深度融合,搭建“數字大腦”,加快建立農產品追溯系統,實現“從田間到餐桌”全過程溯源,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發揮數字經濟槓桿作用,撬動農村“生態+”新產業新業態。數字經濟是貫通農業生產和市場的“連接器”,要加快農業產業鏈全鏈條數字化轉型,打通農產品上行路徑。利用數字技術創新土地流轉經營方式,促進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集聚融合發展。建立以消費需求爲導向的農業生產經營體系,構建產銷銜接數字化平臺,建立“農產品基地+直銷”模式。立足農業農村生態特色資源優勢,以數字化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持續推進農產品特色化、精品化、品牌化,建立創意農業、觀光農業、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助力三產融合發展,提升農村生態產品價值。

綠富雙贏,多渠道促進農民綠色增收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要堅持鄉村生態振興爲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打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鄉村,讓農民成爲綠色家園的第一守護人。因此,應錨定“農民增收”這一目標,讓生態紅利切實惠及億萬農民。

以夯實生態金融體系爲支撐點,增強綠色農業牽引動力。一方面,科學引導金融機構開發綠色農業金融產品和拓展服務方式,依託生態信用與金融信用互聯互通平臺,開展農戶生態信用評價和徵信工作,結合鄉村生態治理、農戶生態行爲的正負面清單評定星級,並將生態信用評定結果作爲貸款准入、額度、利率的參考依據,在“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之間架起一座橋樑,拓寬涉農融資來源。另一方面,將數字元素持續注入金融服務全過程,搭建智慧鄉村綜合服務平臺,幫助縣、鄉、村三級組織實現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的信息化管理,提升金融支農的覆蓋面、可得性和精準度,爲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以健全農民參與機制爲切入點,深化利益聯結。以共同富裕爲根本目標,探索建立生態保護治理與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就業增收“三贏”的利益聯結機制。基於各地資源稟賦,選準有基礎、有潛力、有市場的優勢特色產業,發揮產業基礎作用,確保利益聯結“聯得實”;以龍頭企業帶動聚合區域內同業合作社組建產業聯合體,延伸農業產業鏈,並通過股份合作、保底分紅、就業帶動等方式讓農民成爲農業發展的參與者、受益者,發揮龍頭企業紐帶作用,確保利益聯結“聯得緊”;大力培育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培養種植能人、養殖能手等帶頭人和專業合作組織人才,使農民的農業技術技能等得到提高,成爲農業經營的主力軍,切實發揮農民主體作用,確保利益聯結“聯得好”。

以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爲着力點,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利用生態優勢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文旅業、生態農產品精深加工業等行業,讓農村富餘勞動力家庭在“家門口”富裕起來,促進農民就業率與收入同步增加。利用區域及全國電商平臺、直播帶貨等方式,提升生態產品經營性收入。提升政府對生態功能區保護、退耕還林、流域水資源保護等組織和個體的轉移支付力度,增加生態補償與轉移支付收入。在清晰界定產權的基礎上,圍繞生態資源資本化和生態產權交易,通過生態權益出讓、轉讓、出租、抵押、入股、交易等手段,提升財產性收入,高質量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促進農村農民共同富裕。

着力提高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

新中國成立以來,針對我國水資源時空分佈極不均衡,北缺南豐、夏汛冬枯的基本水情,我們黨領導人民開展了大規模水利工程建設。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領導建成了一批跨流域跨區域重大引調水工程,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積累了實施重大跨流域調水工程的寶貴經驗。

當前,水資源已經成爲制約我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以陝西爲例,其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僅佔全國總量的1.48%,全省人均水資源量僅爲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全省71%的水資源集中分佈在陝南地區,而人口和經濟總量分別佔全省77%和90%的關中和陝北地區,水資源量僅爲全省的29%。引漢濟渭工程對於潤澤關中、解渴陝北、帶動陝南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引漢濟渭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自7月16日一期工程先期通水以來,全部設備運行正常、通水水質優良;輸配水工程正在緊張進行。工程全部建成投用後,將解決西安、咸陽、渭南、楊凌等關中地區城市的生活與工業用水需求,受益人口超過1400萬。

新徵程上,加快形成全國統一大市場和暢通的國內大循環,需要水資源的有力支撐。在推進南水北調後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繼續科學推進實施調水工程,要在全面加強節水、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的前提下,統籌加強需求和供給管理。這也爲繼續科學推進引漢濟渭工程、發揮好工程綜合效益指明瞭着力方向。爲此,還需做好以下工作:

堅持節水優先,處理好開源和節流之間的關係。對於受水區來說,要準確把握人與水、水與生態、水與經濟社會等辯證統一關係,從觀念、意識、制度、措施等方面把節水擺在優先位置,堅持把節水作爲根本出路,實行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用水,大力推進農業、工業、城鎮等領域節水,推進由粗放用水方式向集約節約用水方式轉變,加快形成節水型生產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加強節水技術研發,重點支持水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精準節水灌溉控制、管網漏損監測智能化、非常規水利用等先進技術及適用設備研發,拓展節水科技成果及先進節水技術工藝推廣渠道,逐步推動節水技術成果市場化,加快節水科技成果轉化。

“兩隻手”協同發力,統籌加強需求和供給管理。政府部門要在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嚴格用水總量控制的前提下,形成水資源節約保護的制度政策體系、標準規範體系、技術支撐體系等,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積極探索流域內、地區間、行業間、用水戶間等多種形式的水權交易,制訂水價機制方案,保障工程良性運行,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藉助信息化智能化,發揮智慧水利體系作用。引漢濟渭工程開工以來,多維度開展數字化建設,在工程建設和調度管理中應用數字孿生、北斗通信、雲計算、區塊鏈等信息化技術,建成綜合通信系統、水質監測系統、安全監測系統、水情自動測報系統等,爲工程的供水、防洪、發電、生態提供實時數據和決策支撐。接下來,還應不斷提升流域監測綜合感知能力和全過程水管控業務應用能力,加快水利數字化轉型,細化制定水量分配方案,加強從水源到用戶的精準調度;構建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智慧水利體系,提升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對流域治理管理決策的支持能力,全面提升防範化解水安全風險的能力和水平。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從設計到施工,引漢濟渭工程嚴格遵守秦嶺保護條例,實行秦嶺准入許可制度,引入了無人機監測環保施工等舉措,儘可能減少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爲減少水利工程建設對魚類的影響,在黃金峽水利樞紐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魚類洄游產卵的需求,專門設計了一條生態魚道,同時在三河口水利樞紐工程下游河道修建人工魚巢,有效保護魚類種質資源。接下來,要把水源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視爲重中之重,在牢牢守住生態安全底線基礎上,處理好發展和保護、利用和修復的關係,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需要看到,隨着我國經濟社會不斷髮展,由地理氣候環境決定的水時空分佈不均以及由此帶來的水災害等問題仍有待解決;水資源短缺、水生態損害、水環境污染等新問題不斷出現,新老問題交織,共同威脅着百姓用水安全。爲此,要加強國情水情教育,讓節水護水惜水成爲全社會的自覺行動;各級黨員幹部要樹牢底線思維、極限思維,統籌發展和安全,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提升國家水安全保障能力,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標籤:多篇 2023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