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勵志的成語集綿【精彩多篇】

勵志的成語集綿【精彩多篇】

奮不顧身 篇一

李陵,字少卿,是漢武帝時的著名大將,很受漢武帝信用,任命他爲騎都尉,率軍抵禦匈奴的入侵。李陵擅長騎射,又懂得兵法,當時很得朝廷信任。不料,李陵在和匈奴的戰鬥中,由於寡不敵衆,無奈投降了匈奴。

聽說李陵投降,漢武帝很是生氣,認爲李陵辱沒了自己對他的信任,朝中大臣也都紛紛指責李陵沒有骨氣。只有太史令司馬遷不這樣認爲,他說:“我和李陵一向沒什麼交情,但我見他爲人很講義氣,孝順父母,友愛兵士。他常常想奮不顧身地解救國家的災難,所以,我認爲李陵這次在領兵不到五千的狀況下,與數萬名敵兵對陣,最後由於傷亡慘重,彈盡糧絕,歸路被切斷,才被迫投降,是情有可原的。而且我還認爲,他這次投降,並非貪生,而是想等待以後有利的時機再來報答國家。”司馬遷說得在情在理,但漢武帝卻認爲他是替李陵辯護,是非不分,將他關進了監獄,施行“腐刑”。

以後,漢武帝還殺了李陵全家。李陵明白後很是痛心,於是在匈奴娶妻成家,至死不回故土,未能實現他奮不顧身、爲國捐軀的願望。

成語“奮不顧身”,意思是奮勇向前,不顧生命。

門可羅雀 篇二

汲(jí)黯(àn)是武帝時的一位名臣。他當官時,每一天拜訪他的客人很多。之後他辭去官職,回家靜養。

清晨,他打掃庭院。午後,他打開大門,總見門前許多麻雀尋覓食物,在那裏嬉戲跳躍。他感慨地說:“從前我當官,賓客盈門,此刻不當官,我能夠張網捉鳥了。”

不久,皇帝又下詔請他回去做官。過去常來的客人又紛紛來拜訪他了。

汲黯經過一場貧賤富貴的交替,看清了世態的炎涼。

成語“門可羅雀”,是說大門外能夠張網捕鳥,形容門庭冷落。

夜郎自大 篇三

漢朝的時候,在西南方有個名叫夜郎的小國家。它雖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但是國土很小,百姓也少,物產更是少得可憐。但是由於鄰近地區以夜郎這個國家最大,從沒離開過國家的夜郎國國王就以爲自己統治的國家是全天下最大的。

有一天,夜郎國國王與部下巡視國境的時候,他指着前方問:“那裏哪個國家最大呀?”部下們爲了迎合國王的心意,就說:“當然是夜郎國最大口羅!”

有一次,漢武帝派使節到西南,探尋由長安到今印度的通道。經過一年多的艱難跋(bá)涉,漢史纔到達滇(diān)國,見到滇王套羌(qiāng)。滇王曾不無炫耀地探詢:“漢孰與我大?”之後,漢使輾(zhǎn)轉到達夜郎國,夜郎王多同也發出了“漢孰與我大”相同的問話。於是,“夜郎自大”就成了人們譏諷妄自尊大者的典故。

蘇武牧羊 篇四

太初四年冬,匈奴單于爲與漢修好,遣使送回以往扣留的漢使路充國等人。天漢元年三月,漢武帝爲回報匈奴善意,派中郎將蘇武、副中郎將張勝及隨員常惠等出使匈奴,送還原被扣的匈奴使者,並厚饋單于財物。蘇武等到達匈奴後,原降匈奴的漢人虞常等人與張勝密謀,欲劫持單于母親閼氏歸漢。事發後累及蘇武,蘇武不願受辱,自殺未成。單于敬重他,派漢降臣衛律勸降,蘇武不爲所動。於是單于把蘇武幽禁在地窯中,斷絕飲食,以此逼他就範。蘇武堅持數日不死。匈奴以爲神,就將他流放到邊遠的北海(今貝加爾湖)荒無人煙的地方,放牧羝(dī)羊。始元二年,匈奴新單于立,遣使者欲與漢朝親善。漢朝要求匈奴釋放蘇武。始元六年,蘇武等九人由漢使迎接回國。蘇武羈(jī)留匈奴十九年,習知邊地民族,歸國後被任爲典屬國,專掌少數民族事務。他在匈奴持節不屈,被後世視爲堅持民族氣節的典範之一。

不入虎穴 篇五

東漢時,漢明帝召見班超,派他到新疆去,和鄯(shàn)善王交朋友。班超帶着一隊人馬,不怕山高路遠,一路跋涉,千里迢迢,來到了新疆。鄯善王聽說班超出使西域,親自出城迎候。班超向主人說明來意,鄯善王很高興。

過了幾天,匈奴也派使者來和鄯善王聯絡感情。鄯善王熱情款待他們。匈奴人在主人面前,說了東漢許多壞話。鄯善王頓時黯然神傷,心緒不安。第二天,他拒不接見班超,態度十分冷淡。班超立刻召集大家商量對策。班超說:“只有除掉匈奴使者才能消除主人的疑慮,兩國和好。”但是班超他們人馬不多,而匈奴兵強馬壯,防守嚴密。

班超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天深夜,班超帶了士兵潛到匈奴營地。他們兵分兩路,一路拿着戰鼓躲在營地後面,一路手執弓箭刀槍埋伏在營地兩旁。他們一面放火燒帳篷,一面擊鼓吶喊。匈奴人大亂,結果不是被大火燒死,就是被亂箭射死。鄯善王明白真相後,便和班超言歸於好。

“不入虎穴”這個成語常和“焉得虎子”連用,意思是說,不進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親歷艱險就不能取得成功。

成也蕭何 篇六

西漢的蕭何是漢高祖劉邦的重要謀臣。他曾向劉邦推薦了善於用兵打仗的韓信做大將軍,使之爲漢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勞。之後有人向劉邦的妻子呂后告發韓信謀反。呂后想把韓信召進宮來,又怕他不肯就範,就同蕭何商議。蕭何設計以慶賀平叛勝利爲理由,騙韓信進宮。韓信一進宮,就被呂后以謀反罪名殺於長樂宮鍾室。民間因此有“成也蕭何(韓信成爲大將軍是蕭何推薦的),敗也蕭何(韓信被殺是蕭何出的計謀)”的說法。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個成語,比喻事情的成敗、好壞都由一個人造成。

勵精圖治 篇七

公元前74年,漢昭帝劉弗陵死去,曾孫劉詢爲帝,是爲漢宣帝。

公元前68年,霍光病死。御史大夫魏相根據歷史教訓和霍氏家族的專權胡爲,推薦宣帝採取措施,削弱霍氏權力。霍氏對魏相極度怨恨和恐懼,便假借太后命令,準備先殺魏相,然後廢掉宣帝。宣帝得知此事後,先發制人,採取行動,將霍氏滿門抄斬。

從此以後,宣帝親自處理朝政,振作精神,力圖把國家治理得繁榮富強。他直接聽取羣臣意見,嚴格考查和要求各級官員;還降低鹽價,提倡節約,鼓勵發展農業生產。魏相領着百官盡職,很貼合宣帝的心意。

宣帝在魏相的配合下,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發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的有效措施,最後使國家興旺發達起來。他在位二十五年使已經衰落的西漢王朝出現了中興的局面。

成語“勵精圖治”,比喻振作精神,想辦法把國家治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