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介紹(精品多篇)

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介紹(精品多篇)

飲雄黃酒 篇一

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爲盛行。古語曾說 “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並含有汞,有毒。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無純飲的。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中醫還用來治皮膚病。在沒有碘酒之類消毒劑的古代,用雄黃泡酒,可以祛毒解癢。未到喝酒年齡的小孩子,大人則給他們的額頭、耳鼻、手足心等處塗抹上雄黃酒,意在消毒防病,蟲豸不叮。

端午節的來歷 篇二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爲端五。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爲卯,順次至五月爲午,因此稱五月爲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爲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於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爲: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糉子和賽龍舟,是爲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爲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爲了壓邪。儘管端午節年年過,但是關於端午節的來歷,卻不甚清楚,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諸說。

一,紀念屈原說。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後爲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糉子於水中,以驅蚊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爲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迎濤神說。此說出自東漢《曹娥碑》。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後,化爲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

三,龍的節日說。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爲,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糉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糉子投入水裏常被蚊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係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髮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係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蹟。

四,惡日說。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爲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規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慾、齋戒。《夏小正》中記: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大戴禮》中記,五月五日畜蘭爲沐浴以浴驅邪認爲重五是死亡之日的傳說也很多。《史記·孟嘗君列傳》記歷史上有名的孟嘗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認爲五月子者,長於戶齊,將不利其父母。《風俗通》佚文,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論衡》的作者王充也記述:諱舉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殺父與母,不得舉也。 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爲鎮惡。宋徽宗趙佶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可見,古代以五月初五爲惡日,是普遍現象。可見從先秦以後,此日均爲不吉之日。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五,夏至說。持這一看法的劉德謙在《端午始源又一說》和《中國傳統節日趣談》中,提出三個主要理由:(一)權威性的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並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糉子的節日風俗,卻把吃糉子寫在夏至節中。至於竟渡,隋代杜臺卿所作的《玉燭寶典》把它劃人夏至日的娛樂活動,可見不一定就是爲了打撈投江的偉大詩人屈原。(二)端午節風俗中的一些內容,如踏百草、鬥百草、採雜藥等,實際上與屈原無關。(三)歲時風物華紀麗》對端午節的第一個解釋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即端午節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可稱爲天中節。由此午節的最早起源當系夏至。兌紛出,而以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爲廣泛。由於屈原的人格藝超羣,人們也願意把這一紀念日歸之於他。

糉子話沿革 篇三

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糉。

東漢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廣東鹼水糉。

晉代:糉子被正式定爲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糉子的原料除米外,還添加中藥材益智仁,煮熟的糉子稱益智糉。

南北朝:出現雜糉。品種增多,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裹成的糉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唐代:糉子用米已白瑩如玉,糉的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糉子。

宋代:有以艾葉浸米裹之的艾香糉,還有蜜餞糉,見蘇東坡時於糉裏見楊梅的詩名。這時還出現用糉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糉子已很時尚。

元代:糉子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爲箬葉,突破菰葉的季節侷限。

明代: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糉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清代:出現火腿糉子。

如今糉子更是千品百種,璀燦紛呈。現今各地的糉子,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但內涵花色則根據各地特產和風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圓糉、肉糉、水晶糉、蓮蓉糉、蜜餞糉、板栗糉、辣糉、酸菜糉、火腿糉、鹹蛋糉等等。

端午節的由來 篇四

端午的由來,衆說紛紜,有“屈原說”、“伍子胥說”、“曹娥說”、“紀念介子推說”等,但“屈原說”最受認同。

1、紀念屈原

屈原(約前342—前278),名正則,字靈均,一名平,字原。出生於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他是中國最早的大詩人之一。公元前278年秦國將領白起一舉攻破楚國都城郢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心如刀割,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自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就有了端午龍舟競渡、吃糉子的風俗。

2、紀念伍子胥說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是五月五日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

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爲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閭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

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伍子胥本爲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爲紀念伍子胥之日。

3、紀念孝女曹娥

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後人爲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

4、紀念介子推說

介子推是寒食節與清明節由來傳說的主角,可也有認爲端午節的由來與介子推有關。據東漢時期蔡邕的琴曲著作《琴操》中說,端午節係爲紀念先賢介子推。

5、惡日禁忌說

認爲端午節起源於”惡月惡日”(見張心勤《端午節非因屈原考》)。漢代北方認爲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旦有“不舉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嬰兒無論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撫養成人,一旦撫養則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現了“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屋,令人頭禿”等說法。東漢王充《論衡》對“五月五日生子不舉”的解釋:“夫正月歲始,五月盛陽,子以(此月)生,精熾熱烈,厭勝父母,父母不堪,將受其患。”一般認爲這一習俗從戰國就開始流行。此俗在東漢王充的《論衡》、應劭《風俗通》以及《後漢書》中多有記載。認爲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因而出現了相關的文化活動,形成了頗有特色的“避五毒”、“躲端午”等習俗。

6、與夏季時令相關說

有學者考證,端午的起源、形成與夏季的時令有着密切的關係。1983年,劉德謙先生在《端午始源有一說》中,認爲端午來自夏、商、周時期的夏至。他援引隨時風物名著《歲華紀而》對端午的第一個解釋:“日葉正陽,時當中夏。”即端午節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可稱爲“天中節”。

7、蓄蘭沐浴說

據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的《禮記》中說,周代已有“蓄蘭沐浴”的習俗;古人五月採摘蘭草,盛行以蘭草湯沐浴、除毒之俗。《大戴禮記·夏小正》:“五月,……煮梅,爲豆實也,蓄蘭爲沐浴也。”屈原《九歌·雲中君》:“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南朝梁人宗懍《荊楚歲時記》雲:“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此俗流傳至唐宋時代,又稱端午爲浴蘭之月。

8、勾踐操練水軍說

宋代高承《事物紀源》刊文,端午是源於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於是日操練水軍。《事物原始》引《越地傳》雲:“競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踐,今龍舟是也。”

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 篇五

1、吃糉子:

端午節爲紀念詩人屈原有吃糉子的習慣,現今糉子的種類非常多,口味大不相同,有鮮肉糉、蛋黃糉、蜜棗糉、原味等等。這時,根據實際情況控制糉子的攝入量,不要因爲貪美味而傷了身體。同時記得將糉子加熱後再吃,既安全衛生,又減輕消化負擔。

2、吃蛋:

煮糉子的鍋裏一定要煮雞蛋,據說吃端午節糉鍋裏的煮雞蛋夏天不會生瘡;把糉子鍋裏煮的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都不會頭痛。

3、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也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4、門口掛艾草和菖蒲:

端午節門口插艾草和菖蒲是人們的重要內容之一。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以菖蒲、艾草插於門口、懸於堂中,以求除疫避邪,家庭平安。

5、點雄黃酒:

雄黃是一種藥材,據說能殺百毒。在端午節時,將雄黃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腦門、手腕、腳腕等處抹上雄黃酒,據說,這種做法可以使蚊蟲、蛇、蠍、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6、端午節菖蒲水洗手:

因菖蒲的葉子形狀似劍,民間方士稱之爲“水劍”,說它可“斬千邪”。

7、掛艾虎:

舊時端午節驅邪辟邪之物,也作裝飾品。中國古代視虎爲神獸,俗以爲可以鎮祟辟邪、保佑安寧。

8、畫額:

端午節時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人們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虎爲獸中之王,以示鎮邪。

端午習俗甚多,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仲夏端午,飛龍在天,龍氣旺盛,百邪皆避。端午節是集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爲一體的民俗大節。端午習俗內容豐富多彩,這些節俗圍繞着祭龍、祈福、攘災等形式展開,寄託了人們迎祥納福、辟邪除災的願望。端午節自古就是食糉與扒龍舟的喜慶日子,端午節時熱鬧的龍舟表演,歡樂的美食宴會,都是慶賀佳節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