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新版抗日英雄小故事通用多篇

新版抗日英雄小故事通用多篇

抗日戰爭勵志小故事 篇一

北平被日寇侵佔後,京西一帶便成了鬼子的根據地,但在永定河西岸的老八區(當時屬宛平縣),活躍着一支小小的游擊隊,人數雖不多,根據地在齋堂、靈水地區,活動範圍卻達到了永定河邊的壩房子、稻地和侯莊子一帶。小小的游擊隊在當時可是做了不少大事。隊員們喬裝打扮到河東探聽日寇的動向,與麻峪村韓_、王_有過聯繫。

同時,瞭解到麻峪橋樑國小的劉靜軒老師〔〕是八區人,並與他取得了聯繫。針對鬼子搞的“中日親善”、“大東亞共榮圈”等有意奴役中國人民思想的侵略宣傳,游擊隊展開反日宣傳,編印揭露敵人侵略陰謀的宣傳品,請劉老師幫助刻印,那個時候,劉老師都等夜深人靜,在昏暗的油燈下以刻印測驗試卷爲掩護,刻印宣傳品。

這些宣傳品再由游擊隊員祕密取走,分發到老百姓手中。當時,敵寇在麻峪修碉堡,小小遊擊隊還教大家巧妙地跟鬼子鬥爭,“出工不出力”,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在幹活時,村民們都在磨洋工,游擊隊的宣傳作用又得到了較好的發揮。期間也發生了不少抗戰小故事。

抗日戰爭勵志小故事 篇二

1940年河北唐縣兒童團員在執行“安檢”

抗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澱的小男孩張嘎與奶奶相依爲命。爲了掩護在他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鍾亮也被敵人抓走了。爲替奶奶報仇和救出老鍾叔,嘎子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電影《小兵張嘎》講述了一個小八路戰鬥成長的過程。

這部兒童軍事題材影片,通過寓意豐富的細節安排和少年兒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動的描寫,真實自然地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響了幾代小觀衆。

抗日戰爭勵志小故事 篇三

抗戰期間,學生在製作木刻書籍宣傳抗日

孩子劇團是抗日戰爭時期由中國共產黨和愛國知識分子創辦的兒童藝術團體。

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國主義侵犯上海,以滬東臨青學校爲主的一部分中國小生,自發地在難民收容所進行抗日宣傳活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國難教育社得知情況後,立刻派人前往,於9月3日正式成立了孩子劇團。

孩子劇團的主要任務是進行抗日救亡愛國宣傳。小團員在老師的領導下,進行各種宣傳抗日節目的排練,然後再深入到各地特別是抗日前線去演出,宣傳抗日。

孩子劇團的足跡遍及8個省市和幾十個農村集鎮,演出過《樂園進行曲》《猴兒大王》等優秀節目,爲宣傳抗日做出了貢獻。

抗日英雄小故事2:寧死不屈抗日女英雄安順花 篇四

安順花,朝鮮族,1909年出生於朝鮮咸鏡南道瑞川郡一個貧苦的家庭。1930年,她和丈夫李鳳珠一起背井離鄉,來到中國吉林省,在琿春縣一個大地主家裏做佃農。

1930年10月,安順花和丈夫一起加入了共產黨領導的“反日會”,負責通信聯絡工作。她工作認真,積極勇敢,每次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務。1931年1月,安順花光榮地成爲中國

共產黨的一名朝鮮族女黨員。從此,她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革命事業中。

1932年4月,李鳳珠被黨組織調到金區黨委工作,安順花參加了抗日遊擊隊。1933年秋,安順花帶領7名婦女爲抗聯游擊隊縫製軍裝。1934年春,她帶領的縫紉組被編爲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軍獨立師四團縫紉隊,安順花任隊長,從此開始了艱辛的軍工生活。她帶領縫紉隊揹着機器和布匹隨部隊轉戰,利用日僞軍“討伐”的間隙生產軍服。從琿春到汪清,從金倉到寧安,到處都留下了縫紉隊的足跡。

1934年夏,中共東滿特委指示第二軍獨立師分南北兩路轉移,組織上決定讓安順花帶着孩子轉移到寧安縣馬廠二道溝,擔任護理傷員和炊事員的工作。在艱苦的對敵鬥爭中,安順花的小女兒因爲病餓夭折了,她的大兒子也和收養他的大娘一起被日寇殺害。但這絲毫沒有動搖安順花的革命意志,她早已做好了爲抗日獻出一切的準備。

1936年秋,安順花回到縫紉隊,在深山裏爲部隊趕製軍衣。1937年3月26日,日僞“討伐隊”來密營襲擊。安順花組織大家把糧食和縫紉工具等埋在兩米深的山澗積雪下,然後向山頂撤退。爲了引開敵人,掩護同志們,她毅然向一個小山坡跑去,不幸負傷被捕,敵人對她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審訊、逼問,撕扯她的頭髮,撕破她的衣裳,砍掉她的雙手,都沒能使她屈服。兇殘的日寇用削好的木楔子一根根釘入她的胸部和腹部,直到氣絕。安順花,這位年輕的共產黨員、朝鮮族的抗聯戰士,英勇犧牲,年僅28歲。

抗日戰爭勵志小故事 篇五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這首名爲《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敘事民歌傳唱了許多年,優美的旋律和動人的故事影響了幾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淶源的一個小山村。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把魔爪伸進了這個寧靜的村莊。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時碰上了打算進村“掃蕩”的鬼子。鬼子讓他帶路,二小卻把鬼子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鬼子發現上當後,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村後的山坡上。《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介紹他英雄事蹟的消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蹟深深打動,很快創作了這首流傳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國成立後,王二小的故事被編進國小課本,二小成了千千萬萬兒童心目中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