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成功人士勵志故事【新版多篇】

成功人士勵志故事【新版多篇】

成功人士勵志故事 篇一

宋朝司馬光出生於官宦世家。從小機智過人,勤奮好學。剛滿二十歲即考上進士。他爲官清廉,公務之餘常利用時間讀書,立志寫一部通志,作爲人們的借鑑。

爲了把握時間讀書,他特意製作一個圓木枕頭,枕頭的妙用是睡覺時身子只要一翻動,它就會滾動,人也就驚醒了,可以繼續研究學問,因此稱“警枕”。每當司馬光需休息時,便枕着“警枕”,如此學習的結果,終於成爲一位學問淵博的人。

成功人士的故事1:魚丸成噸賣 篇二

25年前,新加坡有一個賣魚丸的小夥子。因爲魚丸味道好,很受歡迎,沒幾年,他就有了一筆可觀的存款。

多年以前,魚丸只是爲防止魚肉腐爛而加工成的一種小食品。有幾個人看他做的魚丸好賣,就與他合夥,部分人在家裏做,部分人到街上賣。這樣一來,生意做大了。

沒過多久,這個小夥子說,要向銀行貸款15萬元去日本買設備。原來,他看到了一則消息,說日本生產出一種高產量的肉類絞磨機。

“你瘋了嗎?魚丸手工就能做,根本沒必要去買那麼貴的設備。”他的合夥人非常不滿。“我們要把眼光往遠處看,只有做大才能賺得多。”小夥子說。

一顆魚丸賣兩毛錢,只賺七分錢。所有人都認爲這是一件沒必要做的事,簡直是往火坑裏跳。“既然這樣,我們可不陪着你做傻事。”合夥人見他不聽勸說,和他分道揚鑣了。

幾個月後,小夥子從日本買回那套設備。沒多久,人們發現他再也沒到街上賣過魚丸,但是,他的魚丸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都看得見。

其他小販們沒想到,自從那個小夥子的魚丸上市後,他們的魚丸就賣不動了,因爲無論從外形上,還是口感上,小夥子的魚丸都高出一籌。漸漸地,他們也紛紛開始販賣小夥子的產品。幾年下來,小夥子的魚丸日產量提高到10噸,還是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二十多年過去,他的魚丸年產量達到8000噸,營業額已經達到三千多萬元。

當初那位小夥子,就是今天新加坡最大的魚丸製造商、“魚丸大王”林文才。新加坡《聯合早報》對他進行專訪時,他說:“其實,我只是在心裏把魚丸換了一個量詞,魚丸是‘一顆顆’的,但在我的心裏,它是用‘噸’來計算和銷售的。”把“顆”改成“噸”,是一個量詞上的升級,更是一個創業目標和人生志向的升級。

成功人士勵志故事 篇三

郭德綱21歲那年從外地來到北京拜師學藝,卻四處碰壁。不久,他和幾個朋友成立一個小俱樂部,靠在街頭賣藝混口飯吃。

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別人都早早回到溫暖的家,而他仍舊站在空蕩蕩的舞臺上反覆練習新學的段子,直到練得嗓子有些嘶啞,舌頭不住地打顫才停下來。朋友們看不下去了,私下勸他,不就是爲了混口飯吃嘛,至於這麼拼命嗎?

朋友們的心意他領了,但他仍舊拼命地記錄、背誦、練習各種各樣的傳統段子。整整一年,他沒看過一場電影,沒逛過一次街,甚至沒好好睡上一覺。付出的汗水終究獲得了應有的回報。在短短的一年裏,他竟然能將600多個傳統段子收放自如地表演出來,在朋友圈裏小有名氣。

可命運似乎總愛和努力的人開玩笑,失敗一次次降臨,成功成了遙不可及的目標。默默耕耘、無人問津的日子過得異常苦悶。有一次,他仍像平時一樣練習到深夜才騎着自行車回家。可剛騎出沒多遠,自行車壞了。午夜的街道上,公交車已經停運,而且他也沒錢打的,第二天下午還有一場重要的演出。他腳一跺,牙一咬,把自行車扔在路邊,硬着頭皮向郊外的出租屋走去。

正值秋雨綿綿的季節,天色微微發亮的。時候他纔回到住處,渾身上下溼漉漉的。頭暈目眩的他一頭栽倒在牀上,發起了高燒,他心裏清楚,這樣下去非出事不可。於是,勉強支撐起身體,翻箱倒櫃地找出一個破傳呼機,拿到街上賣了十多塊錢,買了兩個饅頭和幾包感冒藥,硬是挺了過去。

下午,當面色蠟黃的他趕到演出地點的時候,他的搭檔嚇了一跳,連忙問他出了什麼事。他笑着說了昨晚的遭遇。看着他憔悴的面龐,搭檔的眼淚在眼眶裏直打轉。搭檔在他肩上輕輕拍了拍,什麼也沒說,攙扶着他走上了前臺。

一無所有的他硬是靠着這股倔勁在競爭激烈的北京站穩了腳跟。幾年之後,在一次比賽裏,他的自信從容、詼諧幽默引起了著名相聲演員侯耀文的注意,侯耀文通過別人婉轉地表達了自己想收他爲徒的意思。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讓搭檔于謙打自己兩下。于謙扇了他兩耳光,他的眼淚忽地落了下來,兩個大男人緊緊抱在一起,孩子一樣放聲大哭起來。

幾年以後,他——郭德綱已經紅透了大江南北。有記者把他當年的這些故事挖掘出來,問他爲什麼能堅持到現在。他微笑着回答:“我小的時候家裏窮,那時候在學校一下雨別的孩子就站在教室裏等傘。可我知道我家沒傘啊,所以我就頂着雨往家跑。沒傘的孩子你就得拼命奔跑!像我們這樣沒背景、沒家境、沒關係、沒金錢的一無所有的人,你還不拼命工作,拼命奔跑,那活着還有什麼意思?”

成功人士勵志故事 篇四

法拉第在電化學方面有傑出貢獻,得到歐美各國贈給他的榮譽頭銜達九十四個,各國帝王還紛紛頒發獎金給他,真可謂“上馬金,下馬銀”。然而法拉第卻說:“我不能說我不珍重這些榮譽,並且承認它很有價值,不過我從來不爲追求這些榮譽而工作。'他告訴朋友,在這九十四個榮譽頭銜中,只有一個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是他想得而果然得到的,其餘全是別人贈送給他的。

每當報童給法拉第送來報紙的時候,法拉第總是站起來道謝。他說:”我永遠覺得應該有憐愛這小孩的意思,因爲我自己也送過報。"法拉第在七十六歲時逝世,死後留下遺囑,他的墓前只許立一塊最普通的墓碑。

成功人士的故事2:“12”與“21”的奇蹟互換 篇五

“12”與“21”,看似是一對普通的數字顛倒,兩個數字之間相差9,並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但當與卡梅倫·約翰遜聯繫起來的時候,卻是一個“創業神童”的傳奇故事。

9歲時,卡梅倫靠媽媽的50美元和一臺電腦,做起了人生的第一筆生意,12歲時,有了自己真正意義上的一家“笑與淚印刷公司”,又相隔9年後,21歲的卡梅倫,又成功地創辦了12家贏利的公司。

1984年,卡梅倫出生在美國弗吉尼亞州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1993年聖誕節,父母爲他買了一臺全新的康柏電腦和打印機,就是這臺康柏電腦和打印機,從此打開了一個“創業神童”的夢。

電腦裝好系統後,卡梅倫就迫不及待操作起來,整天就沒有離開過,當時這臺康柏電腦附帶了非常流行的桌面出版軟件包PrintShopDeluxe。深夜11點,媽媽走進他的房間,說:“卡梅倫,該上牀睡覺了。”他擡起頭來對媽媽說:“媽媽,您看,我找了個生意做。”媽媽看他的房間像被龍捲風刮過的印刷廠,四處散落着一頁頁大小不一、顏色各異的紙張,全是賀卡樣和信紙樣,還有一份完整的價格目錄。

1995年2月,卡梅倫和他“笑與淚公司”的故事登上了《兒童世界雜誌》封面故事,《10歲生意人,興趣在賺錢》的主題文章十分醒目耀人,這是最酷的一件事,卡梅倫興奮不已,附近的上千個小孩,尤其是那些四五年級的高年級學生都能讀到他的故事。他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媒體免費宣傳的效應,訂單紛至沓來。

一次偶然的機會,卡梅倫把妹妹價值100美元的豆豆仔玩具拿到eBay上去拍賣,很快賣出了1000美元的高價。每個豆豆仔的批發價大約是2.5美元,而零售價可賣到5~20美元,有時甚至達到50美元。於是,卡梅倫大膽開始了豆豆仔的網上零售生意,並給每一個出售的豆豆仔都賦予了一個足夠打動人心的故事。

1998年電子郵件在美國迅猛發展,卡梅倫把賺來的一部分收入再投資,升級電腦、打印機等設備,開始構思一種從未玩過的小遊戲,立下了要在這場創業遊戲中淨賺百萬美元的奮鬥目標,他一邊認真學好高中的所有課程並學以致用,一邊努力從身邊小細節中找出好點子,他主動引導郵件網站用戶到“隔壁的商店”去購物,從中獲取收益。18歲那年,他高中畢業了,也果真賺到了人生第一個100萬美元,成爲當時美國最年輕的百萬富翁。

卡梅倫每天都堅持汲取新知識,他把創業當成一種職業,一種生活方式,他爲TureLoot確定的“付費請用戶看廣告”的共贏模式很受青睞,用戶可以通過觀看電腦屏幕上方的廣告輪播來掙點數。2004年9月1日,TureLoot成爲美國首家全程直播開張儀式的網站,短短一週,TrueLoot網站就吸引了5000名會員。兩個月後,卡梅倫又找到了一個小點子,着手創辦全新的汽車經銷公司,並出任美國魔幻城福特汽車經銷公司銷售總經理。

21歲時,當許多同齡人大學還沒畢業的時候,卡梅倫卻已創辦了屬於自己的12家公司,而且每一家公司都非常成功。特別是在金融危機最糟糕的時期,他創造的商業奇蹟,令美國地產大王唐納德·川普、戴爾電腦創始人邁克爾·戴爾等國際商業領袖讚歎不已,世界500強中的許多公司紛紛邀請他擔任戰略顧問。

21歲的卡梅倫,用了12年時間,成了一個世界頂級“創業神童”,全球頂級的報紙、雜誌和電視臺都有過特別報道,他源源不斷的創業奇思究竟從何而來?卡梅倫在自傳裏曾寫過這樣的一句話:“從小做起,給自己時間成長。”

是的,12與21,本身就是兩個很小、很簡單的兩位數,但能實現奇蹟互換,恰恰是“給時間成長”的結果。什麼事都得從小事做起,從小處着眼,從小步起步,經過很長時間、無數次地打拼和小成功,才能跨越到令人羨慕的大成功。其實,創業的真正成功就是生活快樂、富足而充實,擁有美好的友誼,以及全身心享受正在做的事!

成功人士的故事3: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 篇六

他們是一雙畢業於美國名校的碩士夫妻,她更是在世界一家著名的核物理實驗室擔任研究員工作,夫妻倆在美國前途無量。然而,最終他們決定回國發展——憑藉他們的實力,在國內找份高薪輕鬆的工作應該不費吹灰之力。

他們的決定得到了親人的一致反對!果然,回國後,原本對求職抱有很大希望的夫妻倆,遭遇了一系列挫折、打擊。既然回來了,就要以實際行動證明自己。不服輸、不認輸的夫妻倆決定創業,他們成立了一所培訓學校。然而,因爲沒有生源,培訓學校很快陷入困境。相信天無絕人之路的夫妻倆,不顧海歸的身份,擺地攤、賣電器、做兼職口譯……生活沒有拋棄這兩個熱愛生活的年輕人,在他們的努力之下,他們終於走過低谷……

放棄國外毅然回國,

“海歸”夫妻求職出乎意料

2008年年底的一天,遠在美國的初麗麗將電話打給了父母:“爸媽,我們決定回國發展,最快年前就能回到國內……” “什麼,你們在美國條件這麼好,幹嗎要回國啊?”隨後,張翼在給父母打電話時也遭遇了同樣的局面。

今年28歲的初麗麗是內蒙古包頭人。大學聯考時,初麗麗以高分考入南開大學物理專業。大二時,初麗麗和來自遼寧鐵嶺的同班同學張翼戀愛了。張翼比初麗麗大幾個月,機智過人。

感情甚篤,學業有成,就在兩人畢業之際,這對戀人均通過考試,以全額獎學金考入美國著名大學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攻讀核物理專業碩士學位。

2006年8月,在親友的歡送下,他倆飛往美國,開始了人生的新徵程。第二年5月初,他們領取了結婚證,成了夫妻。在這中間,張翼申請到另一所大學攻讀工業工程專業,但這也爲他日後的簽證埋下了隱患。

求學期間,夫妻倆一心撲在學業上。兩年時間,初麗麗就修完了研究生所需的全部學分。畢業後,憑藉紮實的專業修養,初麗麗進入一家著名的核物理實驗室擔任研究員工作,每月薪水3000多美元,除此之外,還有各種福利及假期。

上班後,他們搬離了學校宿舍,重新租下一套200多平方的別墅,爲了便於上下班,還買了汽車。親友得知後,紛紛對他倆豎起了大拇指,並在電話裏說:“很多人幹一輩子估計都未必能有你們現在的生活水準,所以,你們一定要珍惜!”

不過,2008年年底,他們最終還是決定回國發展!

原來,張翼在2008年11月也修完了學分,但由於中途轉學,他的簽證必須重新更換。根據美國當時對簽證的管理,像張翼這樣的高級人才,要想取得新的簽證,只要堅持申請,雖然每年的指標審覈有限,但遲早是會成功的。不過,張翼覺得自己耗不起。因爲在美國,你要想工作,就必須有工作簽證,否則就是非法勞工,一旦被發現,還要接受法律的懲罰。

那段時間,金融危機在美國愈演愈烈,張翼的心情搖擺不定,到底是回國還是留下來。爲此,夫妻倆進行了多次溝通,並通過互聯網對國內的人力資源等信息進行了查詢分析。

一次,夫妻倆又談論起這個迫在眉睫的話題,初麗麗說:“我們剛畢業,就能住大房子,開私家車,這說明咱倆都是非常能幹的。而且在美國這兩年,咱倆還攢下了3萬多美元。是金子在哪都會發光的,像我們這種憑實力出國的人才,回國求職應該會遊刃有餘,你覺得呢?”

“好,那我們乾脆回國,省得在這爲一紙簽證操心!我通過網上查詢發現,瀋陽現在有很多的外資企業。外資企業待遇好,我到時在那找份工作,怎麼着每月也能掙個萬兒八千的吧!”張翼堅定地說道。

隨後,張翼和初麗麗辦理了回國的手續,於2009年元月下旬回到了瀋陽。他們先是租下一套一室一廳的房屋作爲容身之地,然後製作求職簡歷,在網上和各個人才市場進行投放。誰知,兩人奔波多日,卻一無所獲!

在困難中堅守再堅守,

這對堅強的“海歸”夫妻

那段時間,張翼和初麗麗的心情可想而知,放棄國外優越的生活條件,堂堂海歸,竟然連工作都找不到。這種落差不僅來自於自身,更多的時候是來自於親友,經常親友會打電話關切地問:“怎麼樣了,工作的事情落實了嗎?像你們這樣高學歷的人才,很多單位肯定都是搶着要……”接到類似的電話多了,張翼和初麗麗只能岔開這個話題,以免尷尬。

好消息終於傳來,一個月之後,瀋陽一家培訓學校看中了初麗麗的留學背景,她成爲了該校的英語培訓老師。

此後,張翼又投了多份簡歷,終於接到了一家外企的面試機會。在面試時,負責人說話語氣咄咄逼人,一副盛氣凌人的模樣。雖然張翼很需要這份工作,但爲了尊嚴,他還是放棄了。隨後,他將自己的求職方向定位於民營企業。

不久,張翼接到一家民營企業的面試通知。這家企業在行業內也算小有名氣,所以前來參加面試的人特別多,走廊、會議室到處都是應聘人員。經過一番交談後,因爲張翼無論本科階段,還是在海外求學階段的成績在求職者中都屬佼佼者,他最終得到了這份夢寐以求、來之不易的工作,張翼在心底暗暗發誓,一定要全力以赴,是金子在哪都會發光的。

正式上班後,張翼才發現這份轉正後每月6000元薪水的工作有多無聊:他每天在辦公室一張報紙一杯茶,沒有具體事情可去做。自己是技術人才,天天在這裏虛度光陰,照這樣下去,專業很快就荒廢了。還有一點讓張翼也覺得非常鬱悶,那就是單位人與人之間不交往,同事之間就像做賊一樣防着彼此。

一天中午,辦公室一個同事和另一同事聊天,兩人說着說着,話題就轉到了領導家裏的房產上去了。誰知下午上班不久,領導就把其中一同事叫去狠狠訓斥了一頓,讓他們在辦公室少談論工作以外的事情,不要無事生非。

在辦公室乾坐着無聊,張翼想出去走走,可單位有嚴格的考勤制度。最讓張翼感覺到氣憤的就是一次吃飯經歷。那天,張翼因趕時間上班,沒吃早餐,所以吃午飯時間還沒到,他就去了食堂,沒想到打飯的服務員說:“只有領導才能提前吃飯,你又不是領導,所以必須等到下班……”

那天晚上下班時,張翼將在單位的遭遇告訴了初麗麗。聽後,初麗麗說:“現在很多單位都是如此,就說我供職的培訓學校吧,他們做廣告時稱培訓老師都是留學歸來的高材生,我進去後才發現,80%的老師是沒有留學經歷的。最奇怪的就是,我是靠實力留學的真海歸,可校長不僅不重用我,還對我非常警惕!”“現在想出國的學生是越來越多,培訓學校的生意如何?”張翼聽後問道。“很賺錢,非常好,我感覺會越來越好。咱倆都是全額獎學金的留學生,與其在別人手下打工受氣,還不如咱自己創業,開家培訓學校!”“我也正有此意,明天我就去單位辭職!”兩雙手緊緊握在了一起。

辭職後,張翼和初麗麗又聯繫了一名朋友,邀請他一起創業,朋友在分析後,對這個行業沒有興趣,最終拒絕了。事已至此,夫妻倆四處奔波,最終租下了一處面積160平方米、月租金5000元的房屋作爲校址。校址選定後,張翼和初麗麗開始了緊張的裝修。2009年4月中旬,瀋陽水牛教育諮詢培訓學校宣告成立。由於無錢招人,張翼和初麗麗既擔任培訓老師,又是接待員。

衆所周知,培訓學校的興旺關鍵要看生源,而生源靠的是知名度。剛成立的水牛諮詢學校毫無知名度,哪來生源?要想迅速提高知名度,就必須在瀋陽的媒體上做廣告,可不菲的廣告費又是夫妻倆所不能承擔的。招不來學生,培訓學校的房租水電等固定支出每天都在發生,這讓張翼和初麗麗一籌莫展。

培訓學校門口有家小型印刷廠,張翼和初麗麗商量之後,去印刷了一些宣傳廣告,然後在培訓學校周圍的街道上發放。堂堂海歸竟然站在街頭親自發廣告,夫妻倆心裏非常不是滋味。

硬着頭皮發完宣傳廣告後, 3名國小生的家長帶着孩子來到了水牛諮詢學校,學校總算開張了。張翼和初麗麗雖然感覺到了前途的艱難,但還是非常認真地備課,全力以赴投入到教學中。

然而,僅僅依靠3名國小生,培訓學校肯定是入不敷出,是向命運低頭還是勇敢地走下去?“生活,你休想打敗我!”這是培訓學校招生QQ上的簽名,無論多困難,跪着也要把路走下去!

2009年7月的瀋陽街頭,多了兩個擺地攤賣服裝的年輕人,他們不是別人,正是張翼和初麗麗。原來,頭腦活絡的初麗麗提出擺地攤賣服裝,以此補貼培訓學校的策略。夫妻倆顧不上烈日炎炎,每天都要去瀋陽的服裝批發市場進貨,到了夜晚,再去街頭擺地攤。

由於擺地攤成本低,再加上他們的服裝售價便宜,沒過多久,生意便開始好轉,每天所賺的錢倒也可以維持住培訓學校的固定開支!

走過困境迎來彩虹,

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

那時,張翼和初麗麗的生活非常簡單,甚至爲了培訓學校的未來,他們連肉都很少吃,賣服裝的初麗麗更是沒捨得爲自己添過一件新衣服。

一次,擺地攤歸來的張翼對初麗麗說:“咱倆外語水平都非常不錯,爲何不兼職翻譯呢?”張翼的話得到了初麗麗的支持,不久,張翼通過網絡找到了份口譯兼職工作,有活時,待遇按照每天400元結算。

教學、招生、擺地攤、兼職翻譯,日子在夫妻倆的堅持下,一天天滑過。瀋陽的天氣慢慢轉涼,一個朋友又爲他倆介紹了份新的賺錢門路——推銷新型電暖器,按照業績提成。

上崗後,張翼經常站在瀋陽的各大商場散發新型電暖器傳單,然後再等待客戶的電話,上門安裝。

一次,張翼在給客戶安裝好電暖器後,客戶需要正規發票,否則拒不付錢,張翼只得耐心地和客戶套近乎。不過客戶根本不吃這一套,最終,張翼還是以培訓學校的名義作了擔保,客戶這才付了錢。

就是靠着這樣的毅力,培訓學校在逆風中堅持着,手上有了點錢後,張翼又印了新的宣傳廣告,然後走上街頭散發。

一次,在散發培訓廣告時,初麗麗說:“現在社會上各種培訓學校魚龍混雜,家長也很難分辨,那些不負責任的培訓學校不僅坑騙家長,還讓孩子白白浪費了學習的機會,我們要想取勝,就必須帶着咱們的各種證書,大聲向這些家長講明真相。我相信,這些家長也會有辨別能力的。”

“我諮詢了一些培訓學校的人,我們不能這麼在大街上隨便發廣告,應該有選擇地發放,比如去一些初高中學校門口,比如選擇在中大學聯考之前,這樣的家長很多都會是我們的準客戶!”張翼補充道。夫妻倆你一言,我一語,想了很多特別的點子,通過交流,他們對培訓學校的前途更有信心了。

隨後,夫妻倆決定去一些學校門口大聲“吆喝”生意,可當他們真正站在學校門口,面對那麼多的家長時,張翼一時有些不好意思,初麗麗鼓勵他說:“要想成功,我們就必須豁出去,不大聲吆喝,別人怎麼知道水牛培訓學校是貨真價實的海歸辦學……”受到鼓勵的張翼卸下思想包袱:“我們是真正的海歸,水牛諮詢培訓學校是真正的海歸辦學,希望家長能擦亮眼睛,別被那些無良的學校所忽悠,這是我們上學取得的各種證書和拍攝的海外照片……”

“那你們對託福、GRE、SAT考試熟悉嗎?”一些家長立即問道。“我們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到美國的,所以對出國留學考試都非常熟悉,考試的知識點也瞭如指掌。你們的孩子如果能到我們學校學習,肯定進步很大!”那天下午,初麗麗和張翼不厭其煩地解答着家長的各種問題。

第二天,培訓學校果然來了一些學生家長。他們找到在水牛學校培訓的學生家長,反覆詢問學校的教學情況,這些家長都說:“這個學校雖然沒什麼名氣,但他們的方法很獨特,不會爲了收費而故意延遲學時,我覺得孩子在這培訓後,不僅考試成績提高了,口語水平也上去了!”

就這樣,靠着口碑,水牛培訓學校的生源有所擴大。學生有了,能否將這些學生的成績提高上去,這靠的可是實力。爲了不辜負這些學生家長的期望,張翼和初麗麗商量後,將所有的兼職全部停下,全力以赴投入到教學中來。他們先摸清學生的功底,然後再根據每個學生的情況設計獨特的教學方案,真正做到一對一教學。

那段時間,張翼和初麗麗爲研究教學方法,經常交流到凌晨才睡覺。時光荏苒,幾個月後,水牛培訓學校的學生在考試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來水牛培訓學校學習的學生多了起來。

有了生源,夫妻倆又招來3名老師,同時加大宣傳,還開始在網絡上發佈信息。一些外省的家長看了水牛教育培訓的教學視頻後,紛紛要求他們開通網絡視頻班,這樣一來,水牛教育學校的生源就更廣了。

就是在這樣艱難的堅守中,2010年,水牛培訓學校終於走過低谷。截至2012年5月,水牛教育培訓學校已有學生300多人。隨着學生越來越多,培訓學校的利潤每月都在刷新,他們早已在瀋陽有房有車,過上了理想中的生活!

堂堂“海歸”,爲了夢想,竟然不顧身份擺地攤、推銷電器,親愛的讀者朋友,張翼和初麗麗的人生態度、打拼經歷,能給正在奮鬥的您帶來什麼啓示呢?歡迎來信來電發表您的高見!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