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關於澳門媽閣廟導遊詞

關於澳門媽閣廟導遊詞

媽閣廟早期稱娘媽廟、天妃廟或海覺寺;後定名"媽祖閣",華人俗稱"媽閣廟"."媽祖"在福建話裏是"母親"的意思。此廟背山面海,沿崖而築,周圍古木參天;廟門口有一對石獅,雕工精美,形態逼真,傳說是300年前清人的傑作;廟內花木錯落,岩石縱橫,景色清幽,由大殿、石殿、弘仁殿、觀音閣4座建築物組成。接下來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澳門媽閣廟導遊詞,方便大家閱讀與鑑賞!

澳門媽閣廟導遊詞1

媽閣廟是中葡文化融合起點,也是澳門最著名的名勝古蹟之一,至今已逾五百年,是澳門三大禪院中最古者。媽閣廟原稱媽祖閣,在澳門東南方,俗稱天后廟,建於一四八八年,正值明朝。背山面海,沿崖建築,古木參天,風光優美。整座廟宇包括大殿、弘仁殿、觀音閣等四座主要建築,石獅鎮門、飛檐凌空,是一座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古建築。

1998年10月28日,在澳門最高點,路環島的疊石塘山頂,又落成了全世界最高的媽祖雕像。她矗立在澳門的最高點,因此,無論從海面或還是陸地,都清晰可見。開光以來原本人跡罕至的路環崗頂,一時車水馬龍,香火鼎盛。

每年春節和農曆3月23日娘媽生辰日,是媽祖閣香火最鼎盛的時候。除夕午夜開始,不少善男信女紛紛到來拜神祈福,廟宇內外,一片熱鬧,而誕期前後,廟前空地會搭蓋一大棚作爲臨時舞臺,上演神功戲。

神功戲是澳門媽閣水陸演戲會歷年的酬神習俗。“神功”是指爲神做的功德。在節日、神誕等慶祝活動上表演粵劇,表達“神人共樂”的精神。

澳門媽閣廟導遊詞2

大家好,我是這次負責帶大家參觀澳門着名名勝古蹟媽閣廟的導遊,希望我的解說能爲大家打來一個愉快的旅程。首先允許我介紹一下媽祖廟。

媽閣廟早期稱娘媽廟、天妃廟或海覺寺;後定名"媽祖閣",華人俗稱"媽閣廟"."媽祖"在福建話裏是"母親"的意思。此廟背山面海,沿崖而築,周圍古木參天;廟門口有一對石獅,雕工精美,形態逼真,傳說是300年前清人的傑作;廟內花木錯落,岩石縱橫,景色清幽,由大殿、石殿、弘仁殿、觀音閣4座建築物組成。

而出遊媽閣廟的最佳時期是在春節期間,因爲這段時間香火最旺,而且還會舉行不少傳統活動。不少善男信女紛紛前來拜神祈福,廟前空地會蓋搭一大竹棚,作爲臨時舞臺,上演神功戲。

媽閣廟由"神山第一"殿、弘仁殿、正覺禪林、觀音閣等部分組成,各建築規模雖然細小簡陋,但卻能充分融合自然,佈局錯落有致。

入口大門

大家可以看到入口大門的花崗石建築,它寬4.5米,只開有一個門洞,門楣有"媽祖閣"三字,兩側爲對聯,三部份均有琉璃瓦頂等裝飾,其中門楣頂部更有飛檐狀屋脊,脊上裝有瓷制寶珠及鰲魚。

牌坊

緊跟媽閣廟大門後的是一個三間四柱沖天式牌坊,也由花崗石建造而成,並有四隻石獅分置在柱頭上。

弘仁殿

大家現在來到了規模最小的弘仁殿,殿堂只有3平方米左右。

觀音殿

位於最高處的觀音殿,主要由磚石構築而成,其建築較爲簡樸,爲硬山式做法。

正覺禪林

大家現在來到的是正覺禪林,這座禪林不管在規模上或是在建築形式上都較爲講究,建築由供奉天后之神殿及靜修區組成。修區建築爲一般民房,屬硬山式磚結構,而神殿則爲一四架樑結構、主殿前有一內院,兩側側廊爲捲棚式屋頂、主殿區被二列各三枝柱分爲三個開間,屋頂爲琉璃瓦坡頂,兩邊側牆頂部爲金字形"鑊耳"山牆,有防火意思,具濃烈的閩南特色,位於內院前之正立面,由左至右可分爲五部份,中間最高兩邊漸低,牆身有泥塑裝飾,牆頂則以琉璃瓦裝飾,而在琉璃瓦檐下是三層象徵斗拱之花飾,此外,中間部份尚開有一半徑爲1.1米的圓形窗洞,而琉璃瓦頂上之飛檐及瓷制寶珠裝飾,亦顯示出此殿之重要性。

媽祖閣平時香火不絕,每年農曆除夕、三月廿三日媽祖寶誕、九月九日重九節,這裏更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澳門媽閣廟導遊詞3

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素有“東方麥加,海上布達拉宮”之稱的湄洲島。我是導遊員小李。現在就請大家隨我,一起去拜謁世人景仰的媽祖女神,參觀神柢的祖廟吧。

爲了讓大家在遊覽過程中增加對湄洲島的認識,先利用乘船的時間,向大家介紹一下湄洲島的概況:它面積有14.3平方公里,因爲形如人眉,嵌於萬傾碧波之中,所以得名”湄洲”,它不僅是媽祖從小生活的地方,而且也是聞名海內外媽祖祖廟的所在地。朋友們,湄洲島到了,請帶好隨身的行李物品,隨我下船,大家要小心腳下,注意安全!

請看前方,那一批批進香的隊伍,他們有飄洋過海來的臺灣同胞和海外僑胞,也有祖國內地來的進香遊客。大家注意到了嗎?這些隊伍前面都擡着一尊媽祖神像,朋友們是不是很好奇呢?其實啊,這些神像都是以前從祖廟分靈出去的,現在他們將她送回來,也叫”媽祖回孃家”。這種現象在這裏是經常可以看到,這就證明了湄洲島的香火十分的旺盛。

澳門媽閣廟導遊詞4

各位請看,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座雄偉的建築,像不像是西藏的布達拉宮呢?這裏就是媽祖祖廟了。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就是祖廟的第一道門,山門。因爲媽祖是“天上的聖母”,是至尊無上的女神,所以它的規格是按照皇家城闕建造的。而在山門裏還供奉着“千里眼”和“順風耳”兩尊神明。據說“千里眼”和“順風耳”是媽祖生前收復的海怪。

我們順着石階向上走,看到的就是祖廟的第二道門,儀門。大家看,在這個儀門的上面掛着一個牌匾,上面寫着”聖旨”兩個字,所以也稱“聖旨門”。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大廣場,是每次祭奠時大型樂舞表演的地方。在我左手邊和右手邊的分別就是鐘樓和鼓樓了。朋友們,我們繼續往上走,現在我們來到的這裏是“太子殿”,它是福建總督姚啓聖所建的,可能大家會感到奇怪,這裏是媽祖宮廟怎麼會有太子殿呢?據說姚啓聖當年受到媽祖的庇護,圓滿的完成了皇帝交給他的任務,被皇帝封爲“太子少保”,姚啓聖爲了感謝媽祖,便在這裏建了“太子殿”。當初修建此殿就想使它成爲正殿,但是民間習慣上仍願意遵循古制。只認定旁邊這座纔是最原始的正殿,那現在就隨我一起去參觀正殿吧。

澳門媽閣廟導遊詞5

這裏可是媽祖億萬信徒心中的聖地,在我們進入參觀前,先來看下這門柱上的對聯,這位團友知道什麼意思嗎?其實這副對聯巧妙的運用了古漢語的通假字的特點,所以應該是這樣唸的:“齊齋,齊齋,齊齊齋,齊齊齋戒;朝潮,朝潮,朝朝潮,朝朝潮音”上聯的介紹的是:湄洲的人文景觀,看客一起誠心誠意拜媽祖,而下聯介紹的是湄州的自然風光,主要突出湄州島的莆田24景之一的“湄嶼潮音”。看完對聯就請大家,隨我進入殿內吧,殿內分上下2個殿,中間用天井相連,大家看正樑上懸掛着一個牌匾,這可是雍正皇帝御筆親頒的呢!朋友們,注意到了嗎?這個殿非常的特別,在這供奉着2尊媽祖,前面的這尊叫“出巡媽祖”後面的這尊叫“鎮殿媽祖”,每當出巡媽祖出巡時,鎮殿媽祖就在殿裏供信衆朝拜。大家看,兩邊的神龕裏可全是媽祖的陪神,被稱爲18水闕仙班,其中,有的是古代其他地方奉祀的海神,還有的是媽祖收復的水妖海怪。

好了各位團友參觀完了媽祖廟正殿,現在我們一起去看看傳說中媽祖昇天的地方-----昇天古蹟吧。昇天古蹟到了,在這裏大家一邊參觀,我一邊和大家說一下關於媽祖生平的傳說。據說媽祖從出生到滿月都不曾啼哭,於是父母給她取名叫“林默”,默娘從小就比其他孩子聰明伶俐,相傳她8歲就能誦經,又因海上救親,被人們稱爲“孝女”。林默逝世後,民間都傳說她是在湄峯羽化飛昇的。據說啊!朝廷派使者路允迪出使朝鮮,這船在東海時遇到風浪。臨危之際,見船頂上發出一道道紅光,之後風浪就沒有了。路允感到奇怪便問部下是什麼神靈顯聖搭救啊?恰好船上有一位莆田人,他說是湄洲女神相救。後來路允迪回到朝廷覆命時就奏明皇帝,這也是媽祖的事蹟第一次從民間到朝廷。

故事說完了,現在讓我們一起到中軸線上的最高點朝天閣去看看吧,大家注意到了嗎,裏面供奉的媽祖與其它殿了的有什麼不同?對了,裏面供奉的媽祖是黑臉的。有去過臺灣的朋友,一定發現臺灣媽祖宮廟裏供奉的媽祖全是黑臉媽祖,大家想知道爲什麼嗎?據說當年臺灣在分靈媽祖的途中,在海上航行數月,信衆日夜焚香朝拜,虔誠的香火燻黑了媽祖的臉,於是臺灣供奉的媽祖就都是黑臉的了,因爲朝天閣是臺灣鹿港朝天宮所捐建的,所以媽祖也是黑麪的了。現在,我們就到山頂去看看媽祖的石雕像吧。從這裏要登99級臺階才能到達,而且從山下媽祖廟的牌樓到山頂的媽祖像正條軸線總長323米。99是媽祖9月初9飛昇的日子,那大家再來猜下323米代表的是什麼呢?對了,就是媽祖誕辰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