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給父母的家書【精品多篇】

給父母的家書【精品多篇】

《曾國藩家書》讀後感1300字 篇一

大成文字

《曾國藩家書》正式的名稱爲《曾文正公家書》,曾國藩死後,滿清朝廷給他上的諡號爲“文正”,所以,後人稱其爲“曾文正公”。這本書是由李翰章彙編,李鴻章校對的,全部是曾國藩生前寫給家裏,寫給兄弟,寫給兒子的家信。李鴻章,大名鼎鼎,都知道,後來的內閣總理大臣,權傾朝野。被稱爲晚清四大中興名臣之一,不過,他還有一個身份――曾國藩的得意門生。那麼,李翰章是誰呢?他是李鴻章的哥哥,是曾國藩生前關係比較好的屬僚。所以,這本書由他們兄弟兩個整理出版也就不足爲奇了。

曾國藩,湘軍的創始人,當年湘籍官員政治勢力的領軍人物,後來爲世人所公認的晚清四大中興名臣之首。在中國的近現代史上,涌現出了很多湖南籍的人才,影響中國長達一個多世紀,他可以說是這些人當中的第一個。湖南人津津樂道的“無湘不成軍”,大概就是從他開始算起的。他創建湘軍是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的,即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這本書裏面沒有直接寫戰爭的場面,卻可以使人十分明顯地感受到戰爭的艱辛與殘酷。曾氏兄弟也都因此積勞成疾。在他的《家書》中,有一多半的篇幅是在與太平軍的戰爭期間寫給他的弟弟的,他有三個弟弟參與了這場戰爭,其中最有名的是書中的“沅弟”曾國荃,曾國荃一路凱歌高奏,披荊斬棘,最終打下太平軍的老巢金陵,立下赫赫戰功。而他的另外兩個弟弟就沒這麼幸運了,一個弟弟直接戰死沙場,一個弟弟病死在糧草運送的任上。曾國藩一直在踐行“長兄如父”的職責,他給他的弟弟們叮囑最多的就是,做人要低調,遇事懂得隱忍,持家要勤儉節約。他對自己的要求也是這樣的,戰爭期間不克扣軍餉,不往家多寄一分錢,戰爭過後立馬解散湘軍,爲得是明哲保身,以免遭人嫌話。他非常愛惜自己的政治羽毛,常以清正廉潔自居。只可惜,越是這樣越有人看不過去,在其功成名就卻又疾病纏身的。晚年,清廷把處理天津教案的任務交給他。誰都知道,那是一個十分棘手的差事。在這個事件中,民衆已經羣情激憤,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激起更大的抗爭,而得罪不起的洋人又不依不饒,堅持要求處決本無直接責任的府縣官員。曾國藩陷入兩難,裏外不是。最終的處理結果,使得曾國藩積累了一生的名望毀於一旦。在當時的士子當中,尤其是湖南籍的朝官當中興起了一陣倒曾**,曾國藩最後鬱鬱而終。不過,曾國藩在去天津赴任前寫給兒子的家信收入書中並公之於衆。在信中,他已經意識到這將是一灘不得不趟的渾水,爲了替朝廷解圍,他寧可身敗名裂,死而後已。這多少使很多後來的人對他的看法有所改觀。我相信,這也是他的得意門生李鴻章整理出版這本書的時候有意爲之。

當然,這本書最讓我感興趣的是最後面部分,即曾國藩專門寫給兒子們的信,這些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義。在信中他專門提到,怎樣做人,怎樣做事,字應該怎麼練,應該學習哪些名家的字帖,每個名家的字有什麼特點;詩應該怎麼寫,應該怎麼吟誦;文章應該怎麼寫,寫好文章應該注意哪些方面。不管他是在北京做官,還是在江南打仗,他都要求他的兩個兒子定期寄字給他看,寄文章給他批改。等到後期,他兒子的字和文章已經達到一個很好的水平了,他專門將這些字和文章交給身邊在文學方面非常有造詣的朋友點評修改。可以說,他雖然一直爲官在外,孩子不在身邊,但他對孩子的教育卻一刻都不曾停止。並且很有自己的一套。他的大兒子最後能成爲晚清著名的外交家,二兒子能成爲晚清著名的數學家也就不足爲奇了。

家書 篇二

爸爸媽媽:

你們好!

女兒我又給你們寫信了。希望你們看了信之後能開心快樂一點。不要總是愁眉苦臉的,可以嗎?

爸爸。媽媽你們可曾知道每一個家庭中的孩子都是父母愛的結晶,是由愛情轉爲親情的結點。於是,我就是上帝賜予你們的第二個孩子—天使。在溫暖親切的環境下,我快樂成長着。

我記得在我三歲時我十分調皮,我把鹽叫做阿姨把油肉叫做牛肉等。有一次我在鄰居家的稻穀上撒了一泡尿;也有一次爺爺對我很好我卻用牙咬他,他還對我十分地好,他有什麼好東西都留給我吃,但這些我都記不起來了,都是媽媽你告訴我的,很感謝你能告訴我,小時侯我這麼調皮的事。

媽媽我記得你曾經給我講過,在我五六七歲時,你爲了我洗澡,只穿了一條棉褲在冬天,後來過了幾年,你的身體不知哪裏疼痛了,就是爲了讓我洗澡,不讓我感冒。你爲我做了許多許多的事。在這裏我要謝謝你媽媽,你總是無償的教育我。

望女成鳳,希望女兒能考上好學校以後可以找份好工作。

嚴父慈母在我的童年是兩個互補的角色,歷聲訓斥我的爸爸在教導我的時候,總有媽媽和聲細語,慈祥的安慰。童年時,我有堅定不移的信念與信心,這是爸爸的功勞;我心靈善良而不撒嬌氣,這是媽媽慈愛的功勞。我現在絕不作溫室裏的花朵,也絕不墮落消極。

上了學之後,爸媽便對我或許有點放鬆了一點,不再是成天在我身旁嘀咕整天煩啦。同時也爲了緩解我學習的壓力,在我週末時燒一頓可口而又是我最喜歡吃的飯菜,這使我無比的喜悅。一家人圍在桌上吃飯菜,那種心情可棒啦。每個週末都一樣,因此那段日子始終印在我的腦海裏。

上了國中以來,這正是青少年時期,這正是叛逆的時候,這時我不再很乖乖地聽爸媽的話,總是要重複叫好幾遍我纔去做事,甚至有時看看媽媽你太慈祥了,就大聲地跟你講話了,在這裏我向爸媽說一聲:對不起。因爲女兒覺得自己長大了,學到的知識也多了,對你們的反覆叮囑與嘮叨感到不自在。

現在我上九年級了,即將是一個快畢業的國中生了,你們終於把我拉扯大了。即將要離開爸媽去上高中的日子,想想有些悲壯的感覺。爸媽你們知道嗎?當我一年一年看着你們的鬢角的銀絲白髮越來越多時,爸媽,你們老了。在那時,我熱淚盈眶,爸爸,媽媽你們無限的關愛和言傳身教早已銘記我心中,你們撫養我,從出生到現在自始至終都關愛着我,教育着我。女兒謝謝你們。

在這裏,我要感謝你們對我17年的教育培養,你們是我見過的爸爸媽媽中最平凡,最普通的父母,卻是女兒我永遠最敬仰的明星。你們爲我照亮了前方的道路,引導我走向光明的未來,在這裏女兒謝謝爸爸媽媽,是你們給予我生命,我千言萬語竟不知該說什麼好,就讓我以後找到了一份好工作,女兒一定好好孝順你們的。

女兒祝你們:

永遠幸福,彼此相愛,開開心心!事事順利,豬年大吉!

家書作文1100字 篇三

媽媽:

這封信是寫給您的。長這麼大,還從來沒有跟您寫過信,跟您說說我的心裏話。正好,借這封信,讓您能夠了解了解我的真實想法,讓你我之間的距離拉得更近一些。

在我的記憶力,您對我很少露出過笑容,也很少誇過我,總是無時無刻的“教訓”我,“限制”我,不准我這不准我那的,就好像是您的這個女兒一無是處,沒有一絲的憂慮一樣。人們都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是的,對比即是傷害,你總是毫無掩飾的將最美的笑容留給了弟弟,將最溫暖的懷抱,最自豪的讚美,最溫柔的話語,最急切的關心都給了他。在我的記憶裏,您一次都沒有抱過我呢,我曾猜想是不是因爲我從小就不在你身邊而弟弟卻在的原因才讓我們母女倆的關係變得如此陌生。說真的,我對您曾報有過一絲恨意,但更多的卻是一種從骨子裏透出來的不甘心。小時候的我並不聰明,記得剛上一二年級時,數學考過的最高分是23分。爺爺雖是老師,但他覺得女子無才便是德,也就沒多管我的學習。爺爺走後我不得纔跟您住一起,就因爲這股不服輸的勁,硬是將數學從不及格變爲優秀,是的,那次考試我得了95分。可即使是這樣,您依然對我“漠不關心。”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了九年級那年,那天我在看電視,您突然跑過來問我考一中有沒有把握,我一時慌了神下意識的說沒問題,可實際呢?因爲您對我的不關心,我也沒有學習的動力,國中的知識真的是馬馬虎虎,二中是沒問題,但是一中就有點懸。但就因爲您這麼不經意的一句話,讓我瞬間有了想證明自己的衝動,所以在最後一年狠拼了一把,後來有驚無險的考進了一中,只比錄取分多了17分,我並不計較當時我吃了多少苦,只是欣慰終於做了件讓您滿意的事。我當時還幻想你高興的擁抱我的畫面,讓我既害怕又期待。可是,事實上我只得到了一句“嗯”意料之內,我對此並沒有太多的感傷。我依然平淡的開啓了我的高中生活。有一次去外婆家,村裏人都誇我能幹,考上了一中,我以爲是外婆說的我也沒在意,一一應承了下來。沒多久有一位伯伯讓我教他女兒學數學,說她女兒剛剛七年級數學總跟不上來,讓我教教她女兒數學,我被逼無奈只得答應。路上伯伯一直誇我聰明,我只是一笑,敷衍說哪有。但他說怎麼沒有,你媽總在我們面前誇你是多麼懂事,多麼聽話,轉變的多麼快,成績令她很滿意,總不讓她操心……當時聽到這些話,我的整個內心世界像崩塌了一樣,心裏一直透着風,有一種想不管不顧大哭一場的衝動。那真的是第一次從別人的嘴裏聽到了您對我的肯定,真的很感動,這讓我對您以往的形象頓時作廢,突然腦海裏出現了那些在平常生活中的我忽略掉的細節,及得您在我晚上自習時偷偷點起的蚊香和遞來的一瓶酸奶,及得因爲胃病痛的不能自己時您急切的眼神……突然意識到你也是愛着我的啊!

媽媽。母親。我在此想對您說聲對不起,對於之前對您的誤解表示深深的歉意,您望女成鳳的心願我已明瞭,我會爲此而不斷努力,成爲你自豪而滿意的好女兒!

您的女兒XX

寫給父母的家書 篇四

一聲嬰兒稚嫩的啼哭,我來到了這個世界。你們用慈愛的目光,溫暖的雙手,伴我成長。每一次說話,每一次走路,你們都會投給我讚許的眼神,給予我一份鼓勵。在你們的攙扶下,我11歲了。

11歲的我,已經享受了太多太多你們給的關愛。風雨中,母親你爲我撐起一把大傘;迷惘中,父親你爲我照亮成功的道路;燈光下,母親你爲我端來一杯暖心的水;書架下,父親你爲我講述啓智的故事……

記得五年前,我在醫院度過了讓我永生難忘的幾天。夏天的熱意仍在城市上空瀰漫,我被醫生診斷出我在眼部的一些問題,急需動手術矯正。母親你在臨時搭起的病牀前安慰即將第一次動手術的我,父親你則放下手中的工作,請假回來陪我。手術開始了,我在手術室裏靜靜地熟睡着,而你們卻在門外焦慮地等待着。一個小時過去了,我的雙眼被醫生纏上了繃帶,什麼也看不見,但我感覺得到,是父親用手抱起我,將我送回了病牀。休養的那幾天,我像個盲童似的四處摸索。你們怕我寂寞,從商店買回了我最愛吃的零食,在我閒時講我聽有趣的故事。每天夜裏,我躺在病牀上進入了夢鄉,而你們卻只能在牀沿上小息一會兒,多半是徹夜未睡,爲的只是更好地照料我。那段日子,是你們讓我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溫暖。

有時,我犯錯了,你們用溫和的語氣教導我。有時,我失敗了,你們用堅定的話語鼓勵我。人們常說“父愛如山,母愛似水”,我真的有了切身的體會。

寫給父母的家書 篇五

親愛的爸爸、媽媽:

你們好!當你們看到這封信時,肯定很驚訝吧?因爲,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給你們寫信。時間就像柳絮般飄落,凋零的落葉經不住秋風的搖曳,一片,兩片……轉眼間,我在你們的精心撫養下長大了,我也就像是一隻斷了線的風箏,越飛越高,越飛越遠了。但始終有根無形的“線”牽引着我,那就是你們愛我的心。我時常會憧憬我們在一齊的溫暖、感動和愜意,我們幸福之家是我永遠掛念的歸屬。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媽,這首詩是我的至愛,“遊子”就像我,一個在外求學的學生。“慈母”就像是您,一個最偉大的母親。還記得嗎?您爲我織的那件毛線衣,至今我還捨不得穿,我記得,那是您親手一針一線精心爲我織的,毛衣上的一針一線都夾雜着您的汗水和一個母親獨有的慈愛和掛念。儘管它並不十分名貴、華美,但對於我來說,它就是一位母親送給自我孩子最珍貴的禮物。媽,多謝您!多謝您往日爲我操勞的心,多謝您給了我天底下最溫暖的母愛……

“父愛如山”,父愛亦是沉默、安靜的愛,在其背後,卻常給人無言無名的感動!爸爸,幾年來,您在外奔波,受盡了人世間的洗禮,受盡了天底下的坎坷和磨難,往日堅挺的背樑也日漸微曲,您開始有了白髮,您的臉上也逐漸出現了皺紋。剎那間,我發現,爸,您老了。我明白,您最辛苦了,爲了家,您受過了苦,捱過了累……爸,您永遠是我心中那棵堅實、寬大、神聖的大樹。其實,我並不需要父親您多麼寬裕或威武,我只需要您細心的呵護,相處時的溝通理解,和您從細節中所流露出的父愛。爸爸,我愛您!

人總是要學會長大,我在這兒很歡樂,我在教師、同學、朋友的濡沫下長大,我不再是從前那位乳臭未乾的小孩,此刻我已是一位小小男子漢了。爸媽,請你們不必擔心我,掛念我,我始終要學會自我獨立,學會在社會中拼搏、努力……在這兒,我會努力學習,放飛自我心中的夢想,超越自我。爸、媽,你們也要注意身體哦!你們的兒子永遠都愛着你們!

祝爸媽永遠幸福年輕,事事順利。

曾國藩家書讀後感1100字 篇六

近日,剛參加完統一考試完畢,不知結果如何,心中着實懸念。雖然說學習不是爲了考試,但也是自己學習成果的一種檢驗,所以說無掛懷屬於虛無之談也。如果一味沉浸再次補習功課或者是攻讀高級,覺得也有不妥之處DD這樣僅以此職業書本爲自己所讀,感覺有點書呆子氣了。於是,十年後再讀此書確另一番感受。

首先,曾氏在信中表示對九弟回家之一路上的牽掛,表達兄弟之情,我想我們生活中兄弟姐妹(所謂同胞者)何嘗不應該這樣呢?近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後,同胞者各自成家立業後彼此的關心少了。或者關心依然存在,可是一旦牽涉經濟、政治利益時,兄弟反目成仇者大有人在,我們以前所在的集團公司便是如此。看看曾氏一家兄弟的和睦,也給我們重新感受兄弟倫常中的一些同胞之愛啊!

然後,予身體較九弟在京時一樣,總以耳鳴爲苦。問之吳竹如,雲只有靜養一法,非藥物所能爲力。而應酬日繁,予又素性浮躁,何能着實養靜?擬搬進內城住,可省一半無謂之往還,現在尚未找得。予時時自悔,終未能洗滌自新。可見曾公一生成就,一直將靜字看得非常之重。另一位湖南前輩唐鑑向曾氏指靜字功夫最是要緊。若不靜,則省身也不密,見理也不明,都是浮的。這一點,我也着實需要學學,如今三十多歲,依然不以靜。更無從如曾公所言時時自悔,洗滌自新了。

這封信在談到爲學時有一點值得我們注意是猛火煮漫火溫法。這是子思、朱熹等人從熬肉中得到的啓發:肉必須經過這樣的熬,味道纔會全部出來。讀書亦是如此:先在短期內集中精力閱讀,掌握所讀之書的概貌;然後再對其中的章章節節乃至字字句句作慢慢細細的咀嚼,讀熟讀透,以求探到書中的精義之處。對於必讀的經典書籍,這種猛火煮漫火溫的方法值得借鑑。這種學習的方法,我們何嘗不需要借鑑呢?

這封信的另一處主要談到德講誠正、術求專攻。其在信中提到藝多不養家,其實並非藝多的過錯,而是我們人,學藝多了便受到時間等限制而不能,不能專。想想,我這一生學藝倒是不少,到頭來三十出頭還是一事無成啊!

這封信其實還有二處細節之處,一處爲曾公講到自已與家人以後往來信件都以固定的紙張來書寫,以便保存,說明連信紙的規格均有了恆字,以至有了我們如今閱讀的《家書》。我們的一生中,家信、情書又何其多?可要整理起來,確屬不易。信中另一處是常寫日誌或作日記的方法,可以使人進步。當然,這兩處均得持之以恆。其實關於持之以恆一詞應該是我父親在我從小能記事開始用得最多個成語,可是我至今仍然沒有作到這個恆字或者說到今天還沒有真正理解這個恆字。而我父親就做到了而且隨着他老人家年歲的增長作得更好,比如不苟言笑、不說髒話、不輕浮、舉止穩重

以上這些說明,不僅曾公警世之言值得學習,其實我們所應學習之處在我父親已經言傳身教了我三十多年(我如今的歲數裏),()我何時能真正體會、運用呢?深思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