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元旦唐詩《元旦》【多篇】

元旦唐詩《元旦》【多篇】

介紹元旦的由來及習俗 篇一

一、拜老爺習俗潮人是一個特殊的羣落。這個羣落的聚化生成非常複雜,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進程。自東晉以降至南宋末年,因中原戰亂頻繁,很多氏族被迫南遷,相當一部分在福建一帶作短暫的停留後越過汾水關,進入廣袤的潮汕平原,紮根“創祖”,成爲今日潮人的主體,而原來的潮汕土着則漸趨式微。中原移民帶來了各地不同的行爲範式和生活習俗,這些行爲範式和生活習俗,在長期的創業鬥爭中經受了考驗和揚棄,經過了融合和同化,形成今天獨特的潮汕民俗。從形式到內涵,都可說是豐富多彩,蔚爲大觀。成爲海內外二千多萬潮人所共同擁有羣體性文化。

正象文首所言,要考量潮俗文化,應從潮人一年中最主要、最隆重、也是最歡樂的節日——新春佳節來切入。過年節俗,就是潮俗文化中以個代表。

二、七樣羹:潮汕蔬菜節農曆正月初七日爲人日,是達濠人的蔬菜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採(買)來七種不同的當令蔬菜混和在一起烹煮,達濠人給這種蔬菜煲起了一個十分雅緻的名字:“七樣羹”。大人、小孩,每人至少吃上一大碗。吃“七樣羹”時,大人要教小孩子唱一首歌謠:“七樣羹,七樣羹,大人吃了變後生(年輕),奴仔吃了變紅芽(面色紅潤),姿娘吃了如拋(朵)花。”

“七樣羹”中芥菜、厚合和蘿蔔是必不可少的。

芥菜潮名大菜,這種蔬菜中的粗漢,是“七樣羹”的首選。霜風初起,冷冷露光中,它綠中泛紫的裙葉,呈寶石般的光澤。莖葉爽脆、可口,香味純正,是平凡的農家菜。《禮記》載:“膾,春用芥。”其食用歷史悠久,可見“七樣羹”體現了一種遠古的情懷。

三、元宵燈節考略農曆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富有詩意的元宵節,也是達濠人比較重視的一個喜節。中國道教有“天宮當令是上元”的說法,據說天官正月十五生,故元宵節又稱“上元”,“宵”即夜,元宵即“上元之夜”,由於這個上元之夜家家點燈慶賀,故元宵節又稱“燈節”。

關於元宵節的起源,在民間有一個傳說:漢武帝時,有一個宮女長年身居宮禁,苦思家人,悒悒成疾,東方朔決意要幫助她與家人團聚,遂心生一計,謊稱天上的火神奉玉皇大帝的旨意要火燒京城,不利內宮,他對武帝說,火神最愛吃湯圓,正月十五日可命京城臣民家家戶戶做湯圓和張掛紅燈,帝王后妃、文武百官都要上街雜在人羣中以“消災避禍”。武帝從其言,元宵之夜,長安滿城燈火,觀燈者摩肩接踵熱鬧非凡,許多宮女藉此機會得以與家人小聚。從此做湯圓和掛紅燈便成了元宵的風俗。

這一傳說當然不是信史,由於燈籠最早誕生於南北朝,不可能在西漢出現,但從燈節的實質考察,元宵節俗背後隱藏着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實際上,燈節的出現,應是先人對火的崇拜有關。

元旦的習俗有哪些 篇二

英國:元旦的前一天,家家戶戶都必須做到瓶中有酒,櫥中有肉。英國人認爲,如果沒有餘下的酒肉,來年便會貧窮。這一點跟中國的春節習俗相似。除此之外,英國還流行新年“打井水”,除夕拜訪親人等元旦習俗。

日本:日本人在元旦清晨,一家老小上街迎接初升的太陽,接着去神社參拜,或互相向親友問好。他們稱元旦爲“正日”。在這一天,他們的早餐是很豐盛的,吃砂糖竽艿、蕎麥麪等,喝屠蘇酒。此後一連3天則吃素食,以示虔誠,祈求來年大吉大利。

印度:印度的元旦被稱爲“痛哭元旦”、“禁食元旦”,即在新年第一天,不許對人生氣,發脾氣。一些地方,過年不但不慶祝,反而要相抱大哭。這是因爲,他們認爲元旦一開始,歲月易逝——人生短暫,用哭聲來表達自己對歲月的感嘆。更有些地區則以禁食一天一夜來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開始直到午夜爲止,這段時間都不進食。巴拉圭:巴拉人爲了慶祝元旦的到來,在每年最後五天定爲“冷食日”。在這五天中,上至國家元首,下至普通百姓,都不能動煙火,只能吃冷食,直到元旦,才能生火做飯,慶祝元旦佳節。

蒙古:在蒙古,元旦一到來,蒙古老人就會裝扮成牧羊人,穿着毛絨的皮外套,頭戴一頂皮帽,手拿一根鞭子,不停地把鞭子在空中抽得啪啪響,以示驅邪祝福。

保加利亞:在元旦這一天,在親朋好友家用餐時,如果誰打噴嚏,他就會給主人一家帶來幸福,主人就會把自家的一隻羊、牛或馬駒送給他,以祝願他給全家人帶來幸福。

巴西:在巴西,元旦這天舉行登山“尋福”活動。在這一天,人們高舉火把,蜂擁登山,爭先恐後不畏艱險地尋找罕見的象徵幸福的金樺果。巴西農村還有一個獨特的風俗——便是互相揪耳,人們在元旦這天見面時,一定要相互使勁揪住對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墨西哥:墨西哥有些特別,他們則以禁笑來過元旦。他們一年有18個月,每個月20天。每年的最後五天就是元旦,這5天時間是不準笑的。

巴基斯坦:在元旦這天,人們手拿紅粉,出門見到親友,道喝新喜,互將紅粉塗在額上,以示新年吉祥如意。

阿根廷:阿根廷人則把水當成是最聖潔的。每逢元旦,便以“新年浴”洗去身上的一切污穢。

阿富汗:每年元旦都要舉行激烈的搶山羊比賽,以示慶祝。兩隊騎手爭搶獵物,比賽既緊張激烈,又喜慶歡樂。

元旦的習俗有哪些 篇三

過兩天就是元旦了,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的元旦習俗是放煙花。那麼大家知道別的國家的元旦習俗嗎?下面我就跟大家來說說其它國家的元旦習俗吧。

摔瓶打罐扔臉盆

意大利的一些地方,元旦前夜午夜時分,如果你在路上行走是很不安全的,因爲這時人們都要把屋裏的一些破舊瓶、缸、盆等扔出門外砸碎,以示除舊迎新。

杯盤碎片送朋友

丹麥人在元旦前夜,家家戶戶都要將平時打碎的杯盤碎片收集起來,待夜深人靜時偷偷地送至朋友家的門前。元旦的早晨,如果誰家門前堆放的碎片越多,則說明他家的朋友越多,新年一定很幸運。

深更半夜吃葡萄

西班牙人在元旦前夜全家團聚。到12點時,以教堂鐘聲爲號,爭着吃葡萄,每敲一下鍾,必須吃下一顆葡萄,而且要連着吃下12顆,表示來年一帆風順。

婦女坐上市長椅

西德人過元旦,要表演婦女奪權的喜劇。許多地方的婦女成羣結隊地衝進市政府大廳,闖入市長辦公室,坐上市長辦公椅,表示接管市長權力。

喝光餘酒交好運

法國人在新年到來之前,各家一定要把家中的餘酒全部喝光,以致許多人喝得酩酊大醉。他們認爲,元旦時如果家中還有剩餘的酒,新一年裏交厄運。

大家都記住這些元旦習俗了嗎?是不是你覺得元旦習俗很有趣?

元旦的由來和來歷 篇四

元旦的來歷:

在曆法上,人們習慣 baihuawen.c n稱地球繞太陽轉1周爲1年。但是由於地球繞太陽運轉沒有固定的起點和終點,所以一年的起點和終點都是人爲規定的,這就造成了各種曆法的不一致。相傳“元旦”一詞來自我國最早的皇帝之一——顓頊,他規定以農曆正月爲“元”,七年級爲“旦”。後來有的朝代對元旦的日期有所變更,但原則上還是以每年的第一天爲元旦,如夏代以正月七年級爲元旦,但商代以12月七年級爲元旦,而周代又以11月七年級爲元旦,秦代以10月七年級爲元旦。直到西漢武帝時,大歷史學家司馬遷等人重新制定曆法,並規定每年正月七年級爲元旦,從此歷代不改。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後,決定採用國際通行的公曆,於是將農曆元旦改爲“春節”,而把公曆的1月1日稱爲元旦。新中國成立之時,開始正式使用“公元紀年法”,把每年公曆的1月1日定爲元旦。

現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把每年1月1日作爲元旦,因爲他們多采用了國際通行的公曆。但也有一些國家和民族由於本地的歷法傳統及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季節氣候的不同,因而他們的元旦日期也不一樣,這也使得這個世界多姿多彩,更顯民族的特色了。

元旦是全世界人民傳統的新年。元旦,就是一年的頭一天。元旦是合成詞,拆開來講,元是第一或開始的意思,旦字的原意是一輪紅日從地面升起。

在中國,元旦這一名稱,都說起自傳說中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他以農曆正月爲元,七年級爲旦。據《史記》載:夏代以正月七年級爲元旦;周代以十一月七年級爲元旦;秦以十月七年級爲元旦。辛亥革命後,我國把正月七年級稱作春節,公曆1月1日叫新年,不稱元旦。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元紀年法,才又將公曆1月1日正式定爲元旦,農曆正月七年級定爲春節。

陰曆的祖先埃及曆,把天狼星和太陽一同升起的那天作爲元旦;阿富汗把春分作爲元旦;猶太人把秋分作爲元旦;而寒帶的愛斯基摩人的元旦是不固定的,他們把第一次下雨作爲元旦。公元前46年,羅馬皇帝儒略·凱撒制定儒略曆,開始時他把冬至作爲元旦。但是,人們堅持要把朔日作爲元旦,因此就把元旦延到冬至後10天。

元旦的由來:

大約在公元前五萬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遊牧改爲農耕,定居在尼羅河兩岸,他們的農業收成與尼羅河是否發生洪水有很大關係。古埃及人從長期的觀察中發現,尼羅河氾濫的時間是有規律的,他們就把這個時間每次都記錄在竹竿上,從中得知兩次氾濫時間之間大約相隔365天;同時還發現,當尼羅河初漲的潮頭來到今天開羅城附近的時候,也正好是太陽與天狼星同時從地平線上升起的時候。於是,古埃及人便把這一天定爲一年的開始。這是元旦最早的由來。

元旦在我國漢語中是一個合成詞,元是開始或第一的意思。旦是一個象形字,表示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我國殷商時代的青銅器上有旦的象形字了。

每年公曆的1月1日,人們稱它爲“元旦”,這是爲什麼呢?

原來在漢語裏,“元”是開始,也就是第一;“旦”是一天或早晨的意思,兩字合稱就是指新年的第一天了。但這從一開始就並不是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