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元宵節的傳說通用多篇

元宵節的傳說通用多篇

元宵節的傳說故事 篇一

1、紀念“平呂”

傳說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爲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爲漢惠帝。漢惠帝病死後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呂后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祕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襄耳中,劉襄爲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繫,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後,衆臣擁立劉邦的第四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爲與民同樂日,京城裏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據說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爲重大節日。

2、東方朔與元宵姑娘

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的個性既善良又風趣。如果宮 裏有誰得罪了漢武帝,總要靠東方朔來講情。有一天冬天,下了幾天大雪 ,漢武帝覺得有點無聊,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 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的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 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裏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 她進宮以後,就再沒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 加的思念家人。她想,既然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還不如一死了之,於是 纔來投井。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非常的同情她,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 讓她和家人團聚。這一天,東方朔出宮後,便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 。不少人都爭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佔所求,都是“正月十六 火焚身“的籤語。一時之間,長安裏起了個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 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你們若看到一個騎粉色銀驢的紅衣姑'娘,馬上跪地哀求。那姑娘便說:“我是領旨來燒長安的。玉帝還要站在 南天門上觀看。既承父老求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 到皇宮去稟報皇上。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着:“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六天火,焰紅宵夜”。漢武帝一看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 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 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湯圓。萬歲焚香上 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六晚 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六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羣中消災解難」。武帝 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到了正月十六日長安城裏張 燈結綵,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元宵的父母也帶着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雙親、妹妹團聚了。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 月十六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爲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

3、元宵節與燈火

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畜,人們爲了自衛,就組織起來與之戰鬥。有一隻神鳥因爲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地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聞訊後大怒,立即傳旨,令天兵天將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欲將凡恫人畜財產通通燒掉。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無辜百姓受難,冒着生命危險,偷偷駕着祥雲來到人間,向人們通風報信。消息傳開,所有的人都被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很久,一個老人終於有了辦法: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三天,家家戶戶張燈結綵、燃放爆竹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誤以爲人們都被燒死了。衆人聽說後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從天上往下一看,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天帝以爲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僥倖保住了生命財產。

關於元宵節的傳說 篇二

在漢朝的時候,有一個叫東方朔的官員,他非常善良,替老百姓解決了很多問題,很受人們的尊敬。

有一天,東方朔打算去御花園賞梅。他剛走進御花園,就看見一個宮女在哭。東方朔連忙上前問:“姑娘,你叫什麼名字,爲什麼哭得這麼傷心啊?”

宮女見是東方朔,就跪下哭着說:“東方大人,我叫元宵,進宮當宮女已經很多年了,從來都沒有回過家。眼看新年又要過去了,我還是見不到親人。”

東方朔聽完後答應元宵,一定繪想辦法幫助她和家人團聚。他回到家想啊想,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他來到了元宵的家鄉,把元宵的父母帶回京城。

東方朔回到京城後,就在長安街上擺攤賣卦。人們都知道東方朔有學問,紛紛來向他求卦問卜。“啊,正月十五火焚身!”人們看見卦條上的字嚇了一大跳,連忙問:“那要怎麼辦纔好呢?”東方朔假裝沉思了一會兒,說:“正月十三的傍晚,天上的火神將派紅衣仙姑下凡,到時大家一起去跪拜她,也許就能免除這場災難。”

到了正月十三的傍晚,果然來了一個騎驢的“紅衣仙姑”。大家都跪下向“紅衣仙姑”苦苦哀求,仙姑見大家那麼認真,就扔下一張紙條,騎着驢走了。

百姓趕忙撿起紙條,打開一看,只見上面寫着:“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六滅火,焰紅宵夜。”漢武帝知道後,請東方朔來商量。東方朔說:“我聽說,火神愛吃湯圓,皇上可以讓宮女做些湯圓,正月十五的時候給火神吃,然後讓長安城的每家每戶在正月十五的晚上掛燈籠、放焰火,這樣也許可以騙過火神。”

漢武帝聽了,馬上命令宮中做湯圓的高手——宮女元宵趕快做湯圓。正月十五的晚上,漢武帝命令宮女元宵提着燈走在前面,東方朔手裏捧着湯圓去敬奉火神。元宵的父母在東方朔的吩咐下,早就在大街上等着元宵了。元宵一家終於團聚了。

事後,皇上下旨將湯圓改名爲“元宵”。從那以後,年年正月十五每家每戶都掛着燈籠,看着煙花,一起吃元宵。

元宵節的傳說 篇三

元宵節是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漢族傳統的元宵節始於2000多年前的秦朝。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爲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爲重大節日。東漢佛教傳入,爲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逐附會傳統文化把元宵節定爲參佛的吉日良辰。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據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

元宵節的傳說故事 篇四

元宵節也稱上元節或燈節,這是一個吃湯圓賞燈的節日,據民間風俗史書上記載,元宵始於隋朝末年,相傳是在公元610年正月十五,隋煬帝揚廣爲粉飾太平,炫耀民富國強,下令在洛陽城裏搭起座座高臺戲棚,調來全國各路高手戲班,從十五之夜開始,夜夜花燈高招,歌舞生平,絃歌不絕。一時間,看燈的,聽戲的,做小生意的,人山人海,使的個洛陽城沸沸騰騰起來。據說,這時有個小吃店鋪的老闆別出心裁,把糯米碾成粉,包以糖餡做成糰子,然後一煮,又飽肚子,又暖身子,很受歡迎。因爲古時稱正月十五爲上元節,稱夜晚爲宵,所以元宵由此得名。

元宵節的傳說 篇五

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年冬天,下了幾天大雪,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裏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元宵節的傳說 篇六

在漢武帝時期,這一則傳說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

有一年冬天,下了幾天大雪,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裏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佔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籤語。一時之間,長安裏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五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到皇宮去稟報皇上。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着:“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羣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裏張燈結綵,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着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裏的親人團聚了。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爲元宵做的湯圓最好,所以這天叫做元宵節。

雖然上述元宵節的傳說很神奇,但可以確定的是元宵節的起源必定跟古代人們使用火來慶祝節日、躲避災難有關。元宵節活動包括逃避邪神,且是在晚上慶祝,所以很自然地,火就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隨着時間的流逝,元宵節逐漸演變爲今天的形式。東漢時期,佛教傳入中國,皇帝下令,在正月第一個滿月的晚上,必須點亮燈籠敬佛,這也使元宵節更增添了一份意義。而在道教裏,元宵節是與掌管天界和火的元神緊密相連的,因爲他們就誕生在正月十五。

元宵節傳說 篇七

過元宵節有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爲元月,古人稱夜爲“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爲元宵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閤家團聚、其樂融融。 元宵節的傳說有多種,我最喜歡民間流傳的一個故事。很久以前,天上有一隻守護天宮的神鳥,困爲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着生命的危險,偷偷駕着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衆人聽說了這個消息,嚇得不知如何是好,天帝的女兒想出個好辦法,她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裏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爲人們都被燒死了”。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幾個夜晚都是如此,他以爲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一直流傳到現在。

過元宵節有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以此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元宵節的祝福語 篇八

1、賞明月,花好月圓;觀花燈,詩意盎然;舞龍獅,“錢”途燦爛;吃元宵,甜蜜永遠;祝福來,真情不變。藉着元宵佳節,真情祝願,願你幸福平安身康健!

2、月到十五分外圓,元霄佳節盼團圓。愛人溫柔把你粘,朋友心中常掛牽。家人呵護親情暖,兒女可愛讓人憐。心情愉悅樂相伴,貴人相助福無邊。

3、元宵節,送你一碗湯圓,願你吃後,愛情如湯圓,黏黏合合不分離;事業如湯圓,火火熱熱賺大錢;生活如湯圓,美美味味甜滋滋!

4、今夜雲淡風輕月兒圓,一家團圓喝杯酒,揭開鍋蓋一看,湯圓已煮好,來,來,朋友一起來吃碗湯圓吧!祝元宵節快樂!

5、元宵佳節月兒圓,舉家歡樂慶團圓;吃碗湯圓心暖暖,日子甜蜜勝湯圓;朋友朋友記心間,健康快樂隨心願。元宵佳節來臨之際,在微信中祝你幸福圓滿!

6、用真心包裹湯圓,用快樂作爲調料,用真誠的祝福作爲爐火,煮一碗湯圓送到你的嘴邊。願你元宵節樂開懷,生活事業圓圓滿滿!

7、元宵夜送你一個餃子,平安皮兒包着如意餡,用真情煮熟,吃一口快樂兩口幸福三口順利,回味是溫馨,餘香是祝福。元宵快樂!

8、鐘聲飄蕩,歡快的焰火燃起來;雪花飛舞,大紅的燈籠掛起來。喜慶瀰漫大街小巷,祝福陪伴你的身旁。祝好運滔滔,幸福綿綿,事事成功,元宵快樂!

9、炮聲隆隆映彩燦,仙女散花半邊天。花團錦族人頭竄,歡聲笑語震耳響。男女老少樂翻天,姑娘扮妝美若仙。小夥爭先燈謎猜,女友拿跑自己獎。願你燈節拿大獎,女友一起品湯圓!

10、送你一碗湯圓願你的愛情舔甜蜜蜜;送你一盞彩燈盼你的事業順順利利;送你一顆真心祝你的節日快樂洋溢!元宵佳節闔家快樂。

元宵節傳說 篇九

今天是元宵節了,你們知道元宵節爲什麼要點燈籠、放煙火嗎?如果不知道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隻神鳥因爲迷路而降落在人間卻被不知情的獵人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大發雷霆,就下令讓天兵在正月十五那天去人間放火,把人類統統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着無辜的人們被燒死,就冒着生命危險下凡去把件事告訴了人們。衆人們知道後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很久有位老人想出了一個辦法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三天裏,每戶人家都掛起燈籠並且放煙火這樣天帝就認爲我們已經被燒死了。”大家都認爲有道理,便分頭去準備了。到了正月十五,天兵發覺人間一片紅光就認爲是大火在燃燒就告知玉帝不用放火了,就這樣人們保住了生命及財產。爲了紀念這一天從此每到正月每家每戶就放煙火點燈籠。

元宵節的傳說 篇十

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爲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爲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爲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爲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爲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

與春節相接,白晝爲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爲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爲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爲四到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