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職場人勵志文章心靈雞湯多篇

職場人勵志文章心靈雞湯多篇

勵志文章1:你總是太容易放過自己 篇一

你說夢想遙不可及,可是你從不早起。你覺得成功都是屬於別人的,只因你從未努力。放過自己很容易,讓生活放過你很難。小悅希望,接下來的日子,你不再敷衍自己,不再輕言放棄。

1

去年的時候,公司新來了一位同事。

他很健談,擅交際,幾番接觸下來,覺得這是一個很聰明的男生,然而進公司幾個月之後,他做方案的路子卻沒什麼進步,思維模式有些不符合他年齡的守舊,套模板化過於明顯,缺乏創意和新鮮元素。

我想,不應該的,以他的熱情和勤快,再配上聰明的大腦,該是短時間內迅速上手纔對,可他連着幾次做出來的方案,皆不盡如人意。

我與他在工作上有很多的交接和互通,眼看着他的聰明半點沒體現在策劃案上,不免有些着急。

有一次一起去見客戶做提報,我提前一天告訴他,要提報的這個方案我做了些改動,然後大概跟他說了下改動的地方和用意,讓他重新梳理一下思路,以免提報的時候出現誤差,他連說放心吧沒問題。

結果,當我們在會議室認真聽他演講的時候,他卡殼了,因爲一個細節部分的活動現場創意環節,他完全想不起來我之前的叮囑,站在那裏不知所措。甲方的代表趁機提問,同事撓頭支吾不清,場面一度陷入安靜和尷尬。

我趕忙起身救場,將創意環節的節目推薦解釋清楚,並表示這種策劃的各種優點。

當然,最終這場合作成功了。

但從頭回顧,還是有些後怕。

這是一場大活動,資金齊全,回款迅速,如果因爲一些細節問題導致不愉快,一定是件悲哀的事情,甚至是一場責任和事故

新同事散會之後連連道歉,保證下不爲例,可是,他並沒有做到他說的“下不爲例”。

管他要一份方案的時候,他都是能拖則拖,問他怎麼好幾天了還沒完成,同事說,最後期限還沒到,不着急。

他的方案經常套用從前的模板。這本無可厚非,好的東西去蕪存菁之後也堪稱經典,可如果每次的方案,翻來覆去都是那麼幾個模式,就有些糊弄了。

我問他:這樣怎麼行?他滿不在乎地說:重新劃定思路太麻煩了,相同的方案也沒事兒,反正不是同一個客戶。

今年年初,這位同事跳槽去了另外一家公司,我與他的交集也越來越少,本以爲再無聯繫,誰知前幾日接到他的電話,問我:公司現在還招人嗎?

原來他在新的工作單位仍舊保持着從前得過且過的樣子,終於丟失了一筆訂單,甲方轉尋別家合作,他的老總大怒,這位同事也因此離職。

我想,他從前那樣輕易放過自己,任由懶惰和拖延滋長,終究爲自己的吊兒郎當和得過且過買了單。

一時的輕鬆,遠不足以支撐人生的輕鬆,那些健談是深諳職場的圓滑與世故,以爲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人際關係處理得當就拿到了免死金牌,但事實卻是工作能力上的不作爲,再老謀深算也無用。

2

我們之所以這麼輕易地就放過自我的成長,是因爲心裏存在着一個叫“僥倖”的詞語。

不用力的生活,沒準有它的好處呢?沒準領導看不到我偷懶呢?沒準我的方案誤打誤撞就被選用了呢?所以沒關係啊,你看,我這樣不認真,也沒造成什麼嚴重的後果,做事情嘛,過得去就好,不必太用力。

於是,我們一遍一遍地自我暗示,第一次找藉口的時候還有點心虛,但在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之後,我們居然都習慣了這些藉口,我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選擇了最簡單最容易的那條路。

我們都忘記了自己的初衷,以爲眼前的放過和怠慢是及時行樂,是享受人生,可上天這樣公平,年輕時候的懶惰,勢必成爲年長時候的困惑。

我朋友小米,三個月前告訴我她要減肥,她說每次逛街時看中的衣服都穿不進去,這種感覺實在是令人沮喪,然而三個多月過去了,她的體重仍舊霸佔原來的數字。

我問她,怎麼還沒瘦下來。

小米說,跑步太累了,而且夏天很熱,跑完步還不得全身是汗水嗎,太辛苦,不如冬天再跑吧。

小米說,作爲一個吃貨,每次逛超市都是煎熬,那麼多花花綠綠的包裝袋,那麼多還未曾吃過的餐廳,少吃一點再少吃一點,臣妾做不到啊。

小米說,下了班還要煲電視劇或者逛街的,沒時間去健身房。

小米還說,反正她現在才24歲,她結婚之前瘦下來就好了,拍結婚照之前瘦下來就夠了。

可是,時光與機會,從不等人。

小米愛上了一個男子,男子說,對不起啊,我想找個瘦點的女朋友。

愛情還未開始,就結束在了她尚未瘦下來的體重裏。

小米黯然神傷,卻也無能爲力,誰讓她曾經找了無數的理由和藉口而讓體重聽之任之。

3

大多數人都習慣在自己的舒適區裏偏安一隅,覺得做事嘛,怎麼簡單怎麼來,能完成就好,並不太去在意質量。

但其實,對工作以及任何事情的敷衍,就是對自己的敷衍。

你的工作報告漏洞百出,你說沒關係,反正領導也不是挨個看。

你一邊高喊着減肥,一邊用“吃完纔有力氣減肥”來寬慰自己。

你一邊不滿着老闆爲什麼用一個不如自己聰明的人,一邊做一個只掃自己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辦公室油條。

你一邊說着“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鬧鐘,是夢想”,一邊關掉鬧鐘繼續睡。

你一邊對這個社會貧富差距不滿,一邊窩在沙發上打遊戲、看冗長的電視劇,而不是讓自己升值。

太容易放過自己了,以至於覺得一切的放過都是理所當然,甚至於養成了敷衍的習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還給自己找無數個藉口,什麼拖延症,什麼活在當下及時行樂,什麼要做自己……各種口號層出不窮。

但你就是沒注意到,這樣的放過,並不會成就你,相反,它會拉低你,讓你一再下滑,最終摔得慘痛。

沒有誰的人生是容易的,我們總要經過日積月累的努力才能去靠近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如果,在這些年輕的日子裏,我們輕易就放過自己,逃避當下的困難和堅持,那麼,我們終究會離自己想要的生活越來越遠。

我總是聽到有人說,如果時光倒流就好了,如果重新開始就好了,就能夠重新學習和努力,就不會遇見今天的不如意。

可時光不能倒流,誰也無法回頭,如今的不如意,恰恰是從前輕易放過自己的結果。有因纔有果,若你現在還放任自己,敷衍生活,多年以後,你將失去更多。

而那些失去的,多半是你本可以擁有的。

你爲什麼不在最開始的時候,就抓住命運恩賜的每一場機遇,一步一步踏踏實實,用努力去創造自己的碧海藍天?

勵志文章3:感覺人生苦,是因爲你在走上坡路 篇二

1、

半夜刷微博,看見一個小姑娘發了一條:“很想知道那些年輕好看、不去公司上班又有錢的女孩子,會有什麼煩惱。很好奇。”

我就順勢翻了一下好友圈裏符合條件的女孩子的微博。不翻還好,一翻竟發現她們全是愁苦:這位姑娘按客戶要求修改了十幾遍稿子,那位在跟出版社打拉鋸戰,這位被男朋友嫌棄“太強勢”要鬧分手,那位在嘆這個月人事傾軋、收入大跳水……

還有那時的自己,因爲手下的編輯犯了一個無可挽回的低級錯誤,好幾天的微信推送計劃全被打亂,正灰溜溜地找廣告方道歉。

若只是被瑣碎的業務叨擾,倒也沒多麼不堪。比雜事纏身更讓人招架不住的,是心累。當你重視一樣東西時,它常常如影隨形。你就像被人猛推一把的不倒翁,要四面八方地前傾、試探,重新尋回立足的力量。

人生這一路,躺着最舒服。而增值期往往會讓你抓狂,讓你痛苦,但它畢竟能讓你增值。像是喝苦澀的中藥過後,命運送來的一顆冰糖。所以,值。

2、

上大學的時候,我跟一個理工科女生交情非常好。大學前兩年,我們都是頭頂享樂主義的混世魔王,沆瀣一氣,覺得過得舒服就好,沒參加過什麼比賽,好幾科績點都難看,簡歷平平也壓根兒不介意。

那時過得好糊塗。舉個例子。她第一次英語六級成績不理想,結果第二次考六級的日子,她忘記考試睡過了頭。

畢業前夕,她很神奇地被一家世界500強公司錄取。纔剛進去工作半個月,我看她回來辦手續和改論文的樣子,一反常態,顯得非常利落,便由衷地對她說,“哎,你現在做事靠譜多了,真的。”

她笑着說,“你知道我這段時間多累嗎,每天從早忙到晚。一個星期像過了一個月,因爲要學的東西太多了。”

其實,人都有惰性不是嗎,要有些壓力,才能激發出潛藏在更深處的能力。向內挖掘當然是個艱苦的過程,可順遂本性的安逸,也同時意味着毫無作爲、原地踏步。

寧願在年輕時候多向上攀爬,也不願到老來吁嘆:“終究是見不到山頂的美景。”

3、

誰不喜歡安逸呢?你看“北京躺”那麼流行,我偶爾也會破罐破摔地想,要不買件老年衫、買把蒲扇,就在軟沙發上,什麼大事小事稀罕事都不做,只管讓身子歪歪斜斜躺一天。

有段時間,我每天吃肉、喝酒、唱歌、打麻將,一圈一圈約朋友。開心是開心,但一個多月後,才發現自己沒做什麼有意義的事不說,還越來越懶,注意力渙散,越來越矯情,一丁點小事就生氣,氣完又懊惱。

那段日子,時間就像廢氣一樣,從我的生命當中消耗而去。留下的,滿是單薄、浮誇的吃喝玩樂,還有餘贅的情緒渣滓。

虛度光陰的快樂,像大風中的遊雲,是會飄走的快樂;充實努力的快樂,像把石頭推上山,一路流汗,腳也發酸,但卻是落得到實處的快樂。

等你真正努力過後,再憶起這一段苦澀的歷程時,那種名爲“成就感”的甜,是從心靈深處冒出來的,源源不絕的甜。

希臘神話裏有一出西西弗斯的悲劇,他每天把巨石推上山頂,石頭再滾下來,循此往復。在外人看來,這實在是太絕望的懲罰了。

加繆卻說:“這塊巨石上的每一個顆粒,這黑黝黝高山上的每一個礦砂,唯有對西西弗斯才形成一個世界。他爬上山頂所要進行的鬥爭本身,就足以使一個人心裏感到充實。”

對此,我十分贊同。人在負重上升時難免苦累,也許未必能取得預期的成就,但別的不說,這個咬牙前行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人真真切切成長的過程。

上坡路永遠是最費勁的、最讓人崩潰的,但它能讓你到達更高的海拔。畢竟,“所有千夫所指的困難,都是爲了淘汰掉懦夫,僅此而已”。

勵志文章4:我就要野心勃勃的心安理得 篇三

“拜託拜託告訴我到底該怎麼做?!我想奮鬥的時候看到有人說安逸是福,不該有太多野心。我想安穩的時候有人說不奮鬥的年輕人都是傻X,我到底該怎麼辦?”

我接到這通電話的時候有點懵逼,因爲我清楚的記得檸檬前些天貌似才告訴我說她決定要去北京闖蕩了,說自己其實是個很有想法的人,我還祝她成功來着。

我猶豫了一下,不知道該怎麼安撫她的情緒,只好靜靜聽她帶着哭腔的傾訴,長途電話持續了半個多小時,我才明白她的癥結所在。

這姑娘來到北京後在一家互聯網初創公司工作,工資待遇不錯,就是人少,又遇上爭取下一輪融資的攻堅階段,不得不一個人當兩個人使。同事們整天累得怨聲載道,但她卻在這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裏如魚得水。

用她的話來說:“我覺着我特別喜歡這樣充實的感覺,而且我還想要變得更牛逼。”她在這樣的工作裏找到了久違的快感,想要學習更多的東西好完成更多的工作。

可正是她這種活力滿滿的工作狀態,卻給其他同事留下了 “這個姑娘侵略性很強,很有野心” 的不太好的看法。

起初她醉心工作還沒有察覺到周圍的氣氛越來越緊張,直到有一天她的某位同事說要請假,兩天的工作量沒法完成,她被上司安排去幫忙的時候,早就繃緊的那根弦嗡的斷了——請假的這位同事突然很生氣地說不用幫忙,她不請假了。

姑娘雖然感覺莫名其妙,但也沒多說什麼。後來午休的時候,她進洗手間方便,卻無意中聽到這位同事正和另外幾個同事討論她,都是些不太好的評價。

最戳她心的,是有位同事說 “ 別看她年紀輕輕的,野心大的不得了咧!恨不得我們都死了她好一個人全佔嘍!也不怕把自己撐死!”

她有些委屈地帶着哭腔給我發語音:“我什麼也沒幹啊!我平時都盡力和她們好好相處的…爲什麼就被說有野心…”

我聽見女生哭就頭皮發麻,於是趕緊岔開話題回了句:“ 可是你爲什麼會因爲被說有野心覺着不舒服呢?”

她好像有點不明白,問我什麼意思。

好吧,我的意思是:

爲什麼你不能心安理得的野心勃勃呢?

爲什麼有野心會變成一個帶着嘲諷味兒的詞?

爲什麼年輕人有點野心就會被笑話不掂斤量沒大沒小?

爲什麼大多數人把生活過成日復一日的庸常反而引以爲傲?

究其根本,因爲我們是聽着孔融讓梨的故事長大的人啊。

從小就有大人告訴我們 “不要爭,不要搶”,懂得謙讓的孩子纔是好孩子。因爲我們講求 “非淡泊無以明志 ” 的境界,只有不談名利的人才稱得上高雅之士。我們認爲資本的到來伴隨着昭彰的惡意,我們認爲物質的成功是血淋淋的,我們生怕表現出慾望,於是我們都緘默,卻在有人表達慾望的時候默默痛恨的嫉妒着。

我們對野心避之不及,卻又生怕別人得到。

有野心真的是一件可恥的事嗎?

我想不是的。

前些日子關於“大城市好還是小城市好”的討論十分熱絡,大致是關於爲什麼年輕人更喜歡北上廣而不是回家鄉的問題。

我想了想,覺着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對年輕人吸引點之一就在於它更包容,更能容納多元的價值觀,因爲大都市的廣博,它允許年輕人做自己想做的事,它存的下夢想,也容得下野心。

野心其實並不可怕,只是表示我們期望達到更高的標準,完成更高的挑戰而已,它甚至都不特殊。

換句話說,野心是培育夢想最肥沃的土壤,如果一直呆在舒適安全的地方,想要擁有實現夢想的實力不異於癡人說夢,夢想最後也只是空想。

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世界知名的年少有爲。他的FB主頁上 Favorite quotation一欄裏寫的着這樣一句話:“Fortune favors the bold.”,中文翻譯是 “ 財富總是眷顧勇者 ”,這句話出自古羅馬史詩Aeneid,講的是野心勃勃的特洛伊勇士埃涅阿斯開疆拓土,建立帝國的故事。 你看,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野心都是成功者的前提。

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叫《我只是喜歡安逸,難道就該死嗎?》,講了我一位朋友的故事。

於是有很多讀者朋友來問我,一陣安逸一陣奮鬥你到底是想說什麼。

我只是想說,你做你的選擇,併爲你的選擇負責就好。我不認同你年紀輕輕選擇安穩,但我誓死捍衛你自由選擇的權利。

況且想要把生活過得更好也是一種野心不是嗎?

“我就特別看不起你們這幫年輕人,二三十歲就叨逼叨說平平淡淡纔是真。你們配麼?我上山下鄉,知青當過,饑荒捱過,這你們沒辦法經歷。但我今兒平安喜樂,沒事兒打幾圈牌,早睡早起,你以爲憑空得來的心靜自然涼?老和尚說終歸要見山是山,但是你們經歷見山不是山了嗎?不趁着年輕拔腿就走,去刀山火海,不入世就自以爲出世,以爲自己**涅盤來的?我的平平淡淡是苦出來的,你們的平平淡淡是懶惰,是害怕,是貪圖安逸,是一條不敢見世面的土狗 !”

張嘉佳借大媽的口說辛辣的建議,我借這姑娘的問題祝你們野心勃勃,心安理得。

我對這世界一直心懷赤誠,感恩賜予我見識世界的眼睛,我好奇每一次相遇和別離,好奇高山大澤的祕密,好奇看不完的日出輪迴,好奇茶與咖啡,酒與酒杯,好奇大海星辰,好奇故事與聲音。

我貪心的想看遍世界上所有的美景,經歷生命裏所有的良辰。

人生在世不過短短几萬日,世界廣袤,未來還長,一生拼了命的奔跑都無法丈量,我們爲什麼不能野心勃勃地理直氣壯?

你要有野心,有夢想,然後光芒萬丈。

勵志文章2:二十幾歲,誰不吃苦受累? 篇四

1、

阿如姐,是我身邊活得最精彩的人之一。她經營着本地名氣最大的婚紗攝影機構,客人來來往往絡繹不絕,在隔壁兩個市也都開了分店。算不上日進斗金,卻絕對是創業的成功典範。

一年前,我去她的影樓拍婚紗照,只見她笑意盈盈坐在前臺,長髮梳成高高的髮髻,露出細長的脖頸,簡單的珍珠項鍊和黑色連衣裙襯得她高雅端莊。

巧的是,十多天後,我又在一個詩歌朗誦會上遇見她。那天,她穿一身淡紫旗袍,將戴望舒的《雨巷》演繹得淋漓盡致。

我坐在臺下看,只覺得這個年過四十的女子,依舊有顆高貴美麗的詩心。難怪她的眼神那麼柔和,舉止那麼端莊。

後來,我們慢慢熟悉了,她會不時推薦幾本書,或是邀約我去游泳練瑜伽。我也去過她家幾次,見她烤了蛋糕泡了茶,用精美的陶具盛出,擺放到花木葳蕤的小陽臺上,實在賞心悅目。

我們談古說今,她見解不俗、妙語頻出,讓人聽之忘俗。

2、

我暗自猜想,她該出身於書香世家,自小被精心教養,始終都被命運優待着。

可是,我錯了。

原來,優雅從容的阿如姐也有一個灰頭土臉、奔波勞碌的二十幾歲。

她出生在窮苦山村的一戶普通農家,品學兼優,卻拿不出高中學費,不得不放棄大學夢,去讀了一箇中專。畢業那年,好不容易纔進了一家幼兒園做老師。

爲了還清讀書時欠下的3000元貸款,她利用下班時間和週末去做婚禮司儀,當時跑一場能掙40塊錢。

後來,她遇到真命天子,是個熱愛攝影的男人。那是上個世紀末,小城市的婚紗攝影之風剛剛颳起。敏銳的阿如姐意識到了商機,便向親朋好友借了5萬塊錢,和丈夫開了一家婚紗攝影店。

誰知創業之初經營不善,他們第一年就賠了將近10萬元,還欠了員工工資,生活一下子跌進深淵。爲了早日還清債務,夫妻倆擺地攤、賣冰棍、賣烤燒,什麼都幹。那段日子,他們總要等到天快黑了才摸去菜市場買一毛錢一斤的剩菜,一週吃一次青椒肉絲就算改善了伙食。

生完孩子,阿如姐去到發達城市考察取經,學習別人的影樓經營理念和營銷策略。一年後,終於扭虧爲盈。那時,阿如姐已經過完了三十歲生日。她把明媚鮮妍的二十幾歲,都投入到創業的艱辛中。可現在說起來,她總對當時的自己充滿感激。

二十幾歲敢想敢做,也足夠吃苦耐勞,纔有資格迎來三十歲的豐衣足食、四十歲的優雅從容。當下的每一步,都是未來的基石與鋪墊。人生沒有白走的路,也沒有白吃的苦。

3、

對出身普通的年輕人來說,二十幾歲,真的不是一段光輝歲月。

初出校門,經驗不足,工作上跌跌撞撞,生活裏懵懵懂懂,情感中患得患失。因爲我們初來乍到,對這個光怪陸離的成年人世界心懷敬畏。要一點點學習做事做人,還得處處小心時時謹慎,真的不會太輕鬆。

沒人許諾你似錦前程,父母無法搭橋鋪路,親友也愛莫能助。能拼的,只剩下自己。

首先要面對的,當然就是窮。

我的閨蜜桃子,上班第一年,月薪不足兩千。她不好意思向家裏伸手,只得節衣縮食,一雙板鞋穿到漏水也不捨得換。下雨天淌着水去上班,兩隻腳溼淋淋,卻還裝得若無其事,與同事談笑風生。

你肯定也有過這樣窘迫無奈的時候,爲房租水電費操心,斤斤計較着一份蓋飯和炸醬麪的價格。可當父母打電話來問,又大聲笑着說我過得很好。

其次要面對的,是工作壓力。

畢業那年,我在一家國企實習,大部分工作是整理領導講話。我常常聽着錄音發懵,既弄不清他的方言發音,也搞不懂那些專業詞彙。爲了在規定時限內整理出稿子,幾乎犧牲了自己所有的休息時間,做得一把鼻涕一把淚。

4、

和我一樣的年輕人,城市裏一抓一大把。那些出身普通的小會計、設計師、銷售員、小職員,誰沒有過囊中羞澀與輾轉難眠?我們這一羣人的二十幾歲,幾乎都泡在工作的緊張忙碌裏,爲生活、夢想和未來用盡全力。

其實,許多人的長大成人,都是從離校後的二十幾歲開始的。

我們獨自面對這個世界的風刀霜劍後,真正理解了父輩的艱辛不易,懂得用一個成年人的姿態來努力奮進、堅持隱忍。

二十幾歲,本就是該吃苦的年紀。所謂的“年輕就是資本”,並不只是嬌豔欲滴的臉龐、青春煥發的軀體,還包括吃苦的能力和不怕重來的勇氣。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但並非誰都天賦異稟。更多平凡的人生,是一步一個腳印,用今天的辛勤耕耘去換取明日的果實累累。

好在我們所處的,絕不是一個對付出視而不見的時代。它的可愛之處,正在於它承認你的付出和辛苦。

真正的黃金時代,是春風得意馬蹄急,一日看盡長安花;更是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勵志文章4:最好的時光剛剛開始 篇五

還記得二十七八歲時,我對三十歲曾有隱隱的擔憂和恐慌,最擔憂的就是衰老,擔心某一天看鏡子時,臉上會多出幾道皺紋,擔心生孩子後身材走樣,擔心青春不再。

後來,問了身邊的女性朋友,問她們在三十歲到來之前是什麼樣的心境。有人說不甘心,不甘心馬上就三十了,不甘心青春年華就這樣逝去;有人說很恐懼,因爲還沒對象還沒結婚,擔心過了三十就嫁不出去了;有人說很擔心,結婚了卻還沒懷孕,擔心被雙方家庭催着生孩子……

我也諮詢過身邊的男性朋友,對三十歲有沒有那麼恐懼?他們多數都表示沒太大感覺,甚至有些人還說,三十歲對男人來說,好時光纔剛剛開始。他們不畏懼衰老,他們覺得歲月會賦予他們身份、地位、財富和力量,單身的會吸引到更多女性的目光,已婚的會讓家人生活得更好。

而女性之所以對三十歲有一份天然的畏懼,只是因爲女性比男性更愛美,更在乎自己的容顏。其實,女性畏懼的不是年齡本身,畏懼的是伴隨着年齡流逝的青春容顏。

作爲女性,站在二十歲的尾巴上,遙望三十歲的門檻,我們都或多或少有擔憂,很少有人能做到那麼坦然。

其實,每個年齡段都有它的美好,只要珍愛生活,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每個年齡段都會散發出它獨特的光芒。

二十歲到三十歲之間,我們尋找愛,尋找喜歡的人,尋找喜歡的事情。這十年,我們在磕磕絆絆中成長,在迷茫中尋找同類、追逐夢想。這一段旅程多數時候是孤獨的,然而這段時光也是非常珍貴的。青春稍縱即逝,絕對揮霍不得。

三十歲到四十歲之間,我們用前面十年的積累,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做喜歡的事情。喜歡的人不一定是異性朋友,也可以是閨密。

當你對年齡感到困惑迷茫的時候,可以爲自己找一些榜樣人物,你就會發現每個年齡段都有它的動人之處。

趙薇告訴我們三十歲並沒那麼可怕——她三十九歲,歲月讓她褪去了“小燕子”的青澀,沉澱的是女性的成熟魅力。她的身份也發生了轉變,不只是單純的演員,她還成功轉型爲導演,執導的首部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票房口碑雙豐收。她還斥資買下法國某酒莊,成了酒莊莊主。她還入股幾家影視公司,成了影視公司股東之一。她不但事業風生水起,她的家庭經營得也很好,老公對她疼愛有加,女兒小四月活潑可愛。

劉若英告訴我們四十歲並沒那麼可怕——她唱過《爲愛癡狂》《很愛很愛你》等膾炙人口的歌曲,演過《少女小漁》《天下無賊》等優秀電影,流傳過和陳昇那段師徒佳話。這個清新淡雅的女子勇敢追逐事業和愛情,如今她四十五歲,唱歌演戲兩不誤,收穫了一份美好的愛情,孕育了新生命當起新手媽媽。洗盡鉛華,她依然是那個由內而外都散發着美麗氣質的奶茶。

劉嘉玲告訴我們五十歲並沒那麼可怕——她五十歲,仍活躍在大熒幕上,拿最佳女主角獎拿得手軟。她仍然美麗性感,她還讓我們懂得了什麼叫作優雅。她和王菲的友情讓我們明白什麼叫作患難與共。她和梁朝偉的愛情歷經歲月的沉澱,已然成爲傳奇。五十歲依然能夠做自己喜歡的演藝事業,身邊有愛人和閨密陪伴,這是多麼暖心幸福的時光。

林青霞告訴我們六十歲並沒那麼可怕——她六十歲,雖然早已隱退影視圈,卻憑藉曾經的影視作品成爲無數人心中的女神。她在四十歲時和邢李源結婚,此後過着相夫教子的平淡生活。五十七歲時,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窗裏窗外》;六十歲生日之際,她出版了第二本散文集《雲去雲來》。她把她美妙的人生沉澱在文字中。素來低調的她在六十歲時爲時尚雜誌《ELLE》拍了一組寫真,舉手投足之間,盡顯霸氣、美麗、優雅。看到忍不住要慨嘆:美人依舊!永遠的女神!

摩西奶奶告訴我們七十歲並沒那麼可怕——摩西奶奶原本是一名普通的農婦,以刺繡鄉村景色爲樂。她七十六歲那年,因關節炎不得不放棄刺繡,開始繪畫。這正是她人生的轉折點。也是這時她才發現,繪畫纔是她最喜歡做的事情,從此把時間和精力都花在繪畫上。她八十歲舉辦畫展,之後畫了二十年,一直畫到生命的盡頭,成爲聞名全球的風俗畫畫家。她說:“做想做的事,永遠也不晚,哪怕你已經八十歲了。”

楊絳告訴我們一百歲並沒那麼可怕——楊絳先生一百零四歲了,她仍然在閱讀、寫作,在文字的世界裏徜徉。她的寫作事業方面可以用“著作等身”這個詞來形容。她寫了《洗澡》《我們仨》等膾炙人口的作品,她和錢鍾書先生舉案齊眉、相濡以沫的愛情令世人稱讚,她已經走到人生邊上,卻仍然筆耕不輟,把她寶貴的經驗和智慧與世人分享。她在《一百歲感言》中寫道:“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每個年齡段都有它的美好之處,只要坦然接受歲月的洗禮,活在當下,用心感受每一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就會忽略時光的流逝,而全然享受每一刻的愉悅心情。

青春固然可貴,擁有吹彈可破的肌膚和性感的身材,然而容顏易老,青春易逝,多修煉自己的內在氣質,才能抵擋歲月的侵襲。

如此,隨着時光的流逝,我們增長的不只是年齡和皺紋,更是智慧和從容。

只有充滿智慧,讓內心的世界變得強大,我們才能笑對時光,才能在每個年齡段開始時,對自己說一句:最好的時光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