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勵志的有教育意義的簡短的小故事【新版多篇】

勵志的有教育意義的簡短的小故事【新版多篇】

勵志的有教育意義的簡短的小故事 篇一

這是美國一家普通的幼兒園。

剛剛入園的兒童被老師帶進幼兒園的圖書館,很隨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們的人生第一課。

一位幼兒園圖書館的老師微笑着走上來,她的背後是整架整架的圖書。

“孩子們,我來給你們講個故事好不好?”

“好!”孩子們答道。

於是,老師從書架上抽下一本書,講了一個很淺顯的童話。

“孩子們,”老師講完故事後說,“這個故事就寫在這本書中,這本書是一個作家寫的。你們長大了,也一樣能寫這樣的書。”

老師停頓了一下,接着問:“哪一位小朋友也能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來。“我有一個爸爸,還有一個媽媽,還有……”幼稚的聲音在廳中迴盪。

然而,老師卻用一張非常好的紙,很認真、很工整地把這個語無倫次地故事記錄下來。

“下面,”老師說,“哪位小朋友來給這個故事配張插圖呢?”

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來,畫一個“爸爸”,畫一個“媽媽”,再畫一個“我”。當然畫得很不像樣子,但老師同樣認真地把它接過來,附在那一頁故事的後面,然後取出一張精美的封皮紙,把它們裝訂在一起。封面上,寫上作者的姓名、插圖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老師把這本“書”高高地舉起來:“孩子,瞧,這是你寫的第一本書。孩子們,寫書並不難。你們還小,所以只能寫這種小書;但是,等你們長大了,就能寫大書,就能成爲偉大的人物。”

人生第一課結束,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受到了某種灌輸。如何看待這種灌輸呢?

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勵志的有教育意義的簡短的小故事 篇二

一個相貌平平的女孩,在一所極普通的中專學校讀書,成績也很一般。她得知媽媽患了不治之症之後,想減輕一點家裏的負擔,希望利用暑假這兩個月的時間掙一點錢。她到一家公司去應聘,韓國經理看了她的履歷,沒有表情地拒絕了。女孩收回自己的材料,用手掌撐了一下椅子站起來,覺得手被紮了一下,看了看手掌,上面沁出了一顆紅紅的小血珠,原來椅子上有一隻釘子露出了頭。她見桌子上有一條石鎮紙,於是拿來用它將釘子敲平,然後轉身離去。可是幾分鐘後,韓國經理卻派人將她追了回來,她被聘用了。

一個在愛中長大的人,他最好的回報也是愛。當愛促使一個人去做他很難做到的事情時,這足以證明愛的力量!

而在一件很細小的、與自己無關的事情上也能體現出對別人體貼和關心的人,他所受到的愛的教育無疑是成功的。

一個誠實的人,其實是最需要勇氣。他必須敢於面對事實和真理,在別人含含糊糊、唯唯諾諾的時候,勇敢地指出真相。

誠實比一切智謀都好,而且它是智謀的基本條件。

勵志的有教育意義的簡短的小故事 篇三

一天,富有的父親帶着兒子從城裏去鄉下旅行,想讓他見識一下窮人是怎樣生活的。在農場一戶最窮的人家裏,他們度過了一天一夜。旅行結束後,父親問兒子:“旅行怎樣?”“好極了!”“這回你應該知道窮人是什麼樣了吧?”兒子回答:“是的,我知道了”。“你能描述一下富人和窮人的區別嗎?”兒子想了想說:“我們家裏只有一條狗,可是他們家裏卻有4條狗;咱家僅有一個水池通向花壇中央,可他們竟有一條望不到邊的小河;夜裏我們的花園裏只能看見幾盞燈,可他們的花園上面卻有千萬顆星星;還有,我們院子裏只能停幾輛小汽車,可他們院子裏卻能容得下幾百頭奶牛。”兒子說完,父親啞口無言。接着兒子又說:“等我長大了,一定過上和他們一樣富裕的生活。”孩子心中富有和成人心中的富有是不同的,正像孩子心中的快樂和成人心中的快樂不同一樣。

今天要想真正走進新課程,教師一定要走進學生的心靈,把握學生思維方式。知道學生的理解與想象和教師是不同的,瞭解學生的內心世界。研究學生已有經驗、認知能力、心理特徵,認識學生思維,學生才能帶着教科書走進教師,這樣課堂教學中兩種思維的碰撞才能會如“水”如“潮”,心靈對話纔會撞擊出生命的浪花。在那流淌輕鬆活力、潤澤生命的課堂裏快樂、健康、和諧地成長。

勵志的有教育意義的簡短的小故事 篇四

“救命啊!烏龜大哥,你就放過我吧,你看我沒有多少肉,長得又不好看,你捉了我又有什麼用呢?”一隻棕褐色的螃蟹向烏龜求饒道。這個可憐的囚犯被卡在一個角落裏,左邊是龜大,右邊是龜二。只要他勇敢地往前邁一步,他就又可以做一隻快樂的小螃蟹了,但是在這之前,他只能橫着走,往前邁,那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兩隻烏龜穿着綠鎧甲,眼睛骨碌骨碌地轉着,嘴巴張得老大,還時不時發出陰森的奸笑,他們真不愧是公認的壞蛋兄弟,不僅長得像壞蛋,那奸笑的陰森程度也一點不亞於壞蛋,連說話都帶着壞蛋的特質。不信,你就聽聽兩者一唱一和的對話吧。

“哦,不不不,我們當然不能放過你。”“哦,龜大,你說得太對了,我們不應該心慈手軟。”“啊,哈哈哈……”“小囚犯,你昨天不還那麼神氣地跑到我肚子下面撓我癢癢嗎?今兒不撓了,來,別怕嘛,有本事你就跑到我肚子下面再來玩玩呀,我不僅會用肚子來招待你,還會用我那大而美麗的嘴來招待你呢,你要做的就是乖乖地做我的午餐吧,寶貝。”說着龜二便向前張大嘴咬了一口,還好,沒咬到那個囚犯,但卻把囚犯嚇得一屁股坐到了地上,毫無還手之力。

“龜二說得好!這該死的傢伙,昨兒還用那雙大鉗子在我的尾巴上夾了一下,害得我鮮血直流,一整天都沒辦法出去覓食,你難道不知道一寸光陰值幹金嗎?一整天,你該欠我多少金子呀,你沒有那麼多錢,就直接讓我吃掉,那我昨天挨的餓不就還回來了嗎?來吧,乖點。”“哈哈哈……”

“你們無恥!無理取鬧!”螃蟹可憐兮兮地小聲說道。“哦,不不不,現在我們就是法官,有理沒理我們都要把你吃掉,你是煮熟的鴨子——跑不了的。”說着,龜兄弟便各自向前跳了一步,張牙舞爪地想捉住那個囚犯。

突然“砰”的一聲巨響,出什麼狀況了呢?哦,原來兩隻烏龜全力奔向螃蟹後,螃蟹努力向前邁了一步,躲開了他們,兩隻烏龜來不及撤回身體,硬生生地撞在了一起。現在,他們被撞得四腳朝天,再也動彈不了。“龜大,我咋看見了星星呢?”“我也是——”龜兄弟剛剛交流了一點心得,就暈了過去。他們粉色的舌頭伸了出來,又恢復到了可愛、善良的摸樣。

“哦,我成功噦,我可以前後走噦,成功噦!”小螃蟹沒有想到自己在關鍵時刻的一次努力嘗試居然真的成功了,他成了螃蟹家族第一個可以往前走的小英雄,還打敗了龜兄弟兩個壞蛋,他高興極了。

不過,他並沒有因此得意,反而想,我一定要回到爸爸媽媽身邊,好好地照顧他們,不讓他們受到任何委屈。在最危險的時刻,他終於懂得了一生中最該珍惜的是什麼了。

這個世界,烏龜四處出沒,危險到處都有,像那隻小螃蟹一樣,準備改變吧,命運一定會不一樣。

勵志的有教育意義的簡短的小故事 篇五

傳說蘇格蘭北部的古城堡和驀地經常鬧鬼。有一個人因爲公務繁忙半夜時分纔回家,而他又必須經過驀地。驀地裏有偶爾傳來令人毛骨悚然的號叫,蝙蝠幽靈一樣無聲地飛來飛去,枯枝像鬼怪的手爪伸向暗黑的天空。走着走着,他一不小心掉進一個新挖的墓坑裏。這個坑太深太大了,人高馬大的他幾經努力還是爬不出去。他索性坐在那裏,等天亮再說吧。這時,又有一個人經過這裏,也不小心掉了下去,這個人使出吃奶的力氣也爬不出去。先掉下來的人實在看不過去,開口說:“別費力氣了,你是爬不出去的。”那人忽然聽到說話聲以爲是遇到了鬼,嚇得魂不附體,手腳並用,沒想到三兩下竟然爬了上去,然後慘叫着逃得無影無蹤。

每個人的潛能都是深不可測的,我們沒有理由給任何人妄下斷語。“你是庸者,你是天才”。誰知道一個人的潛能在什麼時候爆發出來?值得思考的是,平常的生活裏,“平庸”的人很少爆發自己潛能因而顯得平庸,“聰明”的人則會讓自己的潛能像山泉一樣長流常新地表現出來,因而不同凡響。其實,我們全部可以做出不同凡響的事,因爲我們的潛能就像埋藏起來的石油,一直沒有得到開發。作爲一名教師就是要作這種“潛能”的挖掘者、激發者,使每一名學生身體裏的潛能都得到充分的發揮,每一個教師都能做到這一點,那就是整個教育的成功。

勵志的有教育意義的簡短的小故事 篇六

有一則童話,講的是在木偶劇團裏,一個木偶逃跑了,導演又氣惱又着急,發動人們四處尋找,結果錯把一個小孩當作木偶抓了回來。因爲這個小孩特別聽話,馬路上路口處的信號燈壞了,紅燈總是亮着,而綠燈一直也不亮,這個小孩站在路口處等綠燈,半天就是不走。導演試了一下,發現這個孩子確實比真正的木偶還聽話,後來,他加入劇團,成了一個非常受觀衆歡迎的木偶明星。

童話中的木偶當然是經過誇張的藝術創作之後的一個典型形象,但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多少受歡迎的木偶明星一般的孩子?我們的教育常常爲其製造生產出的聽話、順從、遵守紀律和規則的產品而滿足自豪,卻不知我們已有多少缺乏個性和獨立性、失去靈性和活力的孩子。多少年來,我們的教育一直推崇的是聽話順從的乖孩子,強調的是教育的整齊劃一。爲此我們使用同樣的教學內容,同樣的教育方法,同樣的評價標準,要求、衡量着智力、愛好、興趣和經歷、基礎迥異的學生。

勵志的有教育意義的簡短的小故事 篇七

著名特級教師袁浩在處理4個放學後貪玩抓蝦的“小調皮”時,用瞭如下方法:袁老師事先對他們捉蝦的地點做了瞭解,發現了那個“清淺的小溪”是沒有危險的。於是當4個“小調皮”耷拉着腦袋,站在辦公室裏等着挨批時,袁老師只是笑着對他們說:“你們喜歡蝦子,這好啊!大科學家達爾文、法布爾從小不都是昆蟲迷嗎?你們誰能告訴我,蝦子喜歡歇在什麼地方?你是怎麼抓着的?抓蝦用什麼辦法最好?蝦子到底是什麼模樣、什麼顏色的,頭上有什麼?腳有多少隻?尾巴呢……”小調皮們傻了眼,只顧着抓,誰會注意到底是什麼模樣?看到孩子們傻了眼,袁老師又拍拍他們的肩膀說:“我本想讓你們明天向全班同學介紹介紹的,可是你們……這樣吧,你們再去抓一次,抓的時候,認真看看,好好想想,回來再講給我聽聽,好不好?”孩子們相互望望便撒腿去了。

孩子放學回家忙着捉蝦,這事若落在我們手裏可能會把他們的家長傳來!左一個“不遵守紀律”,右一個“不注意安全”,通常會把孩子說得眼淚汪汪!因爲我們所關注、所思考的只是“放學不回家捉蝦”這個事情的性質,至於孩子們捉蝦的危險大不大,壞事能不能變成好事,我們很少會去關心和注意的。在這一點上,袁老師做了有心人。他通過孩子們對蝦的特殊“情結”,引導他們進行觀察、思考、探索、教孩子們如何玩得更有意義。教育就是這樣,有時只要我們的多些瞭解和思考,就可能多份選擇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