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青花瓷主持詞

第一篇:青花瓷鑑賞

青花瓷主持詞

明清青花瓷鑑賞

唐莉101301313 摘要:青花瓷是中國的代表形象之一,尤其是明清時期的青花瓷更是到達了製造藝術工藝的頂峯。明代青花瓷造型輕巧秀麗、古樸典雅、線條柔和、圓潤,有質樸、莊重的美感。清代青花瓷的造型前期古拙、豐滿、敦厚;中期精巧、秀麗、端正;晚期呆板、稚拙、笨重。官窯器製作嚴謹、精緻;民窯器則隨意、灑脫,畫面寫意性強。其中南京博物館中蕭何月下追韓信青花梅瓶更是珍品中的珍品。

關鍵詞:青花瓷蕭何月下追韓信青花梅瓶青料圖案紋樣 緒論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爲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鈷料具有着色力強、髮色鮮豔、燒成率高、呈色穩定的特點。明代青花成爲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時發展到了頂峯。

一、明清青花的發展

明清時期是青花瓷器達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時期。明永樂、宣德時期是青花瓷器發展的一個高峯,以製作精美著稱;清康熙時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發展到了巔峯;清乾隆以後因粉彩瓷的發展而逐漸走向衰退,雖在清末(光緒)時一度中興,最終無法延續康熙朝的盛勢。總的說來,這一時期的官窯器製作嚴謹、精緻;民窯器則隨意、灑脫,畫面寫意性強。從明晚期開始,青花繪畫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國畫繪畫技法的元素。

二、明清青花不同時期的特點

明初的青花器所用青料以國產料爲主,也不排除有少量進口料。青花髮色有的淡藍,有的泛灰。前者有一部分有暈散現象。紋飾佈局仍有元代多層裝飾的遺風,題材也變化不大,但許多細節已有變化。

永樂、宣德的青花瓷器呈現出了較高的工藝水平。此期所用青料,以蘇泥勃青爲主,多見“鐵鏽斑痕”。反映了這一時期與外域、外族的文化交流與融合。紋飾多見各種纏枝或折枝花果、龍鳳、海水等。胎質較以前細膩緻密。釉質肥潤,多見橘皮紋。兩朝的器物相比,永樂的器型較輕薄、秀美,青花髮色較濃豔、鐵鏽斑痕更重,紋飾較疏朗,描繪更細膩,底釉較白,器物多無款,僅見“永樂年制”四字篆書款。宣德器器體較厚重,紋飾較緊密,底釉略泛青,帶款器較多,有四字或六字年款,並有“宣德款布全身”之說。總的說來,宣德青花數量大、品種多、影響廣,故有“青花首推宣德”之說。

嘉靖的時間最長,早期青花與正德器相近,髮色灰藍。但此期獨具特色的是使用回青料。紋飾除傳統的仍流行外,道教色彩的紋飾大量增加,如雲鶴、八仙、八卦等。花組字爲獨具特色的紋飾。此外還有嬰戲、高士、魚藻圖等。嬰戲圖的娃娃頭前額突出明顯。胎、釉均是小器細、大器粗。大器較多。

明末天啓時由於政治動盪,陶瓷業也蕭條冷清。紋飾仍以傳統紋飾爲主,但道教內容的紋飾較萬曆時少,畫意粗率。此期的紋飾較疏朗,生活氣息較重。胎體厚重、胎質粗鬆、器形不規整、器底粘砂、塌底、跳刀痕等已成時代特徵。

康熙時間器物類型豐富,工藝水平高超。此期使用浙料和珠明料,青花髮色前期較灰暗,中期以後青幽翠藍、明快亮麗。畫法早期以單線平塗爲主,氣勢粗獷;中期以後則勾勒、渲染、皴法等並用,繪畫精細,並以青花色階而備受推崇。紋飾題材多樣,其中最具時代特點的是冰梅、耕織圖等。緻密細白,呈糯米糕狀。釉硬,與胎結合緊密,見桔皮或棕眼,早期白中閃青,中期以後亮白。

雍正、乾隆時期青花器多仿明永樂、宣德的蘇麻離青,但沒有進口料,以筆端點染鐵鏽斑痕。其次是仿成化的淡描青花。仿明器物除了從胎、釉、青料等方面區別外,器型也是重要的區別點:明器的胎接口是上下接,清器是前後接。

雍正時工藝精細,修胎講究,民窯器則粗糙、有旋胎痕。乾隆時尤其是後期工藝開始走下坡路,除了繼承前朝的品種外,還有創新的品種青花玲瓏瓷。紋飾內容也較雍正時多樣,但總的來說以寓意吉祥的圖案爲主。

清朝後期朝後期青花瓷逐漸走下坡路。工藝粗糙,造型厚重笨拙,釉稀薄而發灰、泛青。青花髮色飄浮,胎質粗鬆,釉稀薄,胎釉結合不緊密,紋飾以吉祥圖案爲主。①

三、青花的實例分析

結合明清兩朝不同時期的青花的裝飾、用料特點。可大致總結爲:明朝時期的青花瓷器反映了與外域、外族的文化交流與融合。紋飾多見各種纏枝或折枝花果、龍鳳、海水等。胎質較以前細膩緻密。釉質肥潤,多見橘皮紋。造型輕巧秀麗、古樸典雅、線條柔和、圓潤,有質樸、莊重的美感。

清代青花瓷的造型前期古拙、豐滿、敦厚;中期精巧、秀麗、端正;晚期呆板、稚拙、笨重。順治青花瓷器胎體厚重,胎色較白,釉厚而不勻,縮釉普遍。釉色微青,器物口沿喜飾一圈醬釉,造型古樸。②

南京博物館中藏有清代青花纏枝花卉紋香爐,青花把蓮紋瓷盤. 青花四季花卉紋瓷碗,青花山水人物紋筆筒,青花龍紋瓜棱形瓷蓋罐,青花山水人物紋敞口尊和明朝青花把蓮紋瓷盤,青花嬰戲紋瓷碗,宣德纏枝蓮紋盤,永樂一束蓮等精美的青花瓷。

其中不得不提的是南京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青花蕭何追韓信梅瓶③:器高48cm、口徑5.5cm、腹徑28.5cm、底徑16.5cm。,元末明初文物。由江西景德鎮窯燒造。胎質潔白細密,青花呈色穩定,腹部以較大的篇幅描繪了“蕭何月下追韓信”的中國歷史故事。

蕭何月下追韓信青花梅瓶,整器瓷胎質地潔白細密,青花呈色穩定,白釉純淨,青花系用進口蘇泥勃青料。無蓋,小口,口沿平厚,頸短而細,平肩,肩以下收斂,脛部瘦長,近底部外撇,平底。整器造型端莊挺秀,腹部繪製“蕭何月下追韓信”歷史故事。並以鬆、竹、梅、芭蕉、山石爲背景,形象生動地展開了一幅歷史畫卷。畫面之外配有五組紋飾帶,整個梅瓶裝飾繁縟,佈局疏密有致,是元末明初青花瓷器中的精粹之作。

蕭何月下追韓信青花梅瓶,通體所繪青花紋飾層次多樣,其中上、下分別繪飾西番蓮、雜寶、變形蓮瓣紋、垂珠紋等很好地爲腹部主體紋飾---蕭何月下追韓信而服務,使整個器物渾然一體而主題鮮明突出。瓶中所繪人物生動的神情尤其精彩:蕭何策馬狂奔時的焦慮、韓信河邊觀望的躊躇不定、老艄公持漿而立的期待,都被表現的淋漓盡致。在空白處則襯以蒼松、梅竹、芭蕉、山石等補充顯得錯落有致。整件器物造型端莊、穩重、紋飾宜人漂亮,胎質潔白緻密,青花髮色蒼翠濃豔,用料濃淡相宜,髮色明麗,富有層次感,加之遒勁的拓抹繪瓷筆法,使畫面有丹青之妙,給人以愛不失手之感。堪稱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絕品佳作。

縱觀整器的文化內涵,梅瓶的主體內容定格在“韓信”和“蕭何”的形象上。韓信頭束髮髻、身着長袍、手持馬繮,徘徊在河岸邊,望着波濤滾滾的河水思緒萬千、猶豫不決,若登船渡河,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也將隨波而去;若勒馬回頭,雖有大將之才也無施展之處,是去是留,難做決定。他的馬似乎也明白了主人的心意,低着頭,無精打采地溜達着。再看河中,一葉輕舟緩緩飄來,向岸邊靠攏,船頭佇立着一位艄公,他手持木槳,在月光下打量着岸上的渡客,心裏可能正在嘀咕着:“都三更半夜了,這位客官到底過不過河呢?”畫面的另一邊,蕭何頭戴的冠冕因急行而略顯歪斜,鬚髯逆風飛揚。他深知,在楚漢戰爭的重要關頭,只有留住韓信這位足智多謀的賢才,才能完成興邦大業。整幅畫面將蕭何求賢若渴、策馬狂奔、心急如焚的焦慮;韓信壯志未酬、猶豫不決的愁凝;艄公疑惑不解又滿懷期望的神態刻畫得淋漓盡致、惟妙惟肖。

另外我個人比較喜歡清代青花把蓮紋瓷盤④。盤口外撇圓脣,平底矮圈足,通體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口沿內外雙線青花弦紋,盤內青花雙圈飾纏枝西番蓮紋,外壁四周飾纏枝西番紋。足部削足露胎。有淡黃色護胎釉。足內籇書“大清道光年制”,青花髮色淡雅,有層次。“一把蓮”因寓意清廉、高潔成爲明青花瓷的主流紋飾,深受人們的喜愛。盤芯的把蓮束越來越粗、越來越密,多了幾分寫實,少了幾分飄逸;外壁也不再繪纏枝蓮紋,代之以圓點紋和枝豆紋,而且盤芯和盤壁的留白麪積也較元明時期大爲減少。 明清時期是青花瓷器達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時期。明永樂、宣德時期是青花瓷器發展的一個高峯,以製作精美著稱;從明晚期開始,青花繪畫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國畫繪畫技法的元素。

清康熙時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發展到了巔峯;清乾隆以後因粉彩瓷的發展而逐漸走向衰退,雖在清末(光緒)時一度中興,最終無法延續康熙朝的盛勢。

總的說來,這一時期的官窯器製作嚴謹、精緻;民窯器則隨意、灑脫,畫面寫意性強;用料燒紙講究,可以說代表着這一時期中國的光輝形象。

中國青花瓷收藏鑑賞全集(典藏版)2014年6月1日出版作①

者:張浦生吉林出版社

②《現代快報》 2014年03月26日作者:程曉中(南京博物院瓷器專家)

③《國寶檔案》 2014年0906期

④《常德日報》 2014年04月28日 作者:王家年

第二篇:中國青花瓷

中國青花瓷

內容摘要:中國的英文china既有中國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這充分的說明了陶瓷在中國的地位,它可以說是中國的象徵。青花瓷作爲瓷器中的精品,一直深受廣大羣衆的喜愛,據現有的考古資料來看,青花瓷起源於元代中期,到後期得到很大的發展。青花瓷之所以一直處於主流狀態,這跟中國人的審美與文化有着很大關係。

關鍵詞:青花瓷 發展史

正文:

一.元青花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於釉下彩。原始青花在唐宋已見端倪,到了元代趨於成熟.元代隨着國內外貿易的發展需要,中國瓷業較宋代有了更大的進步,當時著名的景德鎮窯成功燒製出青花瓷器,其製作精美而傳世極少,故而異常珍貴。

元代青花瓷的制瓷原料採用了瓷土加高嶺土的“二元配方”,其胎料主要有兩類:一類用進口青花瓷,胎骨較白,稍含灰,手感沉重,緻密堅硬;另一類用國產土青料,胎骨灰白,胎體手感輕。元青花瓷器總體分兩種色調,一種呈灰藍色,較淺淡,一種是深藍色,較豔麗。當時有一種進口鈷料——蘇麻離青,其顏色鮮麗,有些呈非常幽雅的紫羅蘭色,這種青料在當時被廣泛運用在青花瓷上。

在造型上,元青花瓷造型獨具特色,從製作工藝上看,此時出現了胎體厚重的巨大形體,如大罐、大瓶、大盤、大碗等。但也有精細之作,如胎體輕薄的高足碗、高足杯、盤等。在元代社會,青花瓷還沒有成爲宮廷或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除酒具、名器外,主要產品是對外輸出,因此元青花瓷的造型有一定特殊性,其原因是爲了滿足不同地域、不同生活習慣使用者的需要。

元青花的主體紋飾有牡丹花紋、蓮花紋、菊花紋、松竹梅紋、月梅紋等,紋飾的最大特點是構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元青花中的人物紋別出心裁,並與戲劇相結合,將著名歷史人物的故事情節移植到瓷器畫面上,呈現一種新的藝術境界,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如鬼谷子下山圖。

元青花瓷開闢了由素瓷向彩瓷過渡的新時代,其富麗雄渾、畫風豪放,繪畫層次繁多,與中華名族傳統的審美情趣大相徑庭,實在是中國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時也使景德鎮一躍成爲中世紀世界制瓷業的中心。

二.明朝青花瓷

每一時期作品都與當時的社會環境、國力等有着重大關係,青花瓷以其淡雅的色彩,贏得了文人墨客的喜愛。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文人們的欣賞水平,決定了這些藝術品的走向,皇帝的喜好,也是推動其發展方向的強大動力。“上有好焉,下必盛焉”,說的也就是如此了吧。

青花瓷發展到了明代已經達到了頂峯,這和當時明朝的雄厚國力有着莫大的關係。洪武時期,青花瓷在各方面都繼承了元代的風格,但也有不同於元青花的特點。明青花器型粗大,胎體厚重,青花色澤偏灰,圖案裝飾線條粗疏豪放,改變元代層次多,花紋滿的風格,趨向多留白。

明永樂時期是明代國力強盛時期,隨着景德鎮瓷器業的昌盛繁榮和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其胎、釉精細,青色濃豔,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負盛名,與宣德青花一道被稱爲開創中國青花瓷的黃金時代。永樂朝前後期瓷器質量發生很大變化,永樂早期製品基本接近洪武朝後期,而後期製品則與宣德早期相接。

永樂時期,明朝國力強盛,永樂皇帝多次派鄭和下西洋,這些舉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永樂青花的特點。永樂所建的報恩寺,以青花做地磚,這也是中國史上第一人,這也足以證明永樂時期國力之強盛。這一時期的青花端莊秀美,器物線條非常柔美流暢,器形十分規整。永樂青花主要用“蘇麻離青”鈷料,燒造時有自然的暈散現象。

宣德時期的青花以其古樸、典雅的造型,晶瑩豔麗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紋飾而聞名於世,與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器相比,其燒造技術達到了最高峯,成爲我國瓷器名品之一,這一時期著名的瓷器當屬宣德爐。

宣德官窯青花,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經濟、文化、藝術以致思想觀念。作爲宮廷用瓷和精美的藝術品,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這與當時制度的完備與技術的成熟有很大關係,其作品一直被後人推崇,爲青花工藝的典範。

明朝到了宣德以後國力已經不如從前了,明正統時期,政治動盪,經濟開始

衰退,皇家頒發禁令不許名窯燒製黃、紅、青、藍、白的青花瓷器,造成這一時期的瓷器數量急劇減少,正統以及此後的景泰、天順三朝被稱爲瓷史上的“空白期”。

到了明成化朝,景德鎮御窯廠生產全面恢復正常,這一時期所燒製出的青花可謂是明代中期青花瓷藝術的代表。其器突出的特點是玲瓏秀奇、精巧工細,後人對其評價頗高。代表作品雞缸杯屬於鬥彩,“鬥彩”即爲釉下彩與釉上彩的完美結合,其燒製程序十分複雜,此杯以新穎的造型、清新可人的裝飾、精緻的工藝而備受讚賞,堪稱明成化鬥彩器之典型。

明萬曆是明代歷時最長的朝代,這一時期資本主義開始萌芽,社會經濟有所發展,由於宮廷和上層社會對於細瓷的追求和廢除禁海,致使瓷器產量巨增,青花瓷品種繁多,數量巨大,還出現了專供對外貿易的外銷瓷。萬曆青花早期繼承了嘉靖、隆慶朝的風格,後來開始使用浙江青料,器物造型也開始轉變,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此風格一直影響了明末乃至清初青花瓷的面貌。

到了明朝末年,國力衰退,景德鎮官窯處於停廢狀態,僅有部分民窯仍在生產,制瓷質量明顯下降。

三.清朝青花瓷

清朝歷時296年,前期國力強盛,文化達到了空前的開放,這多我國吸收外來優秀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條件。這一時期的青花較之前代,又有了很大進步,達到了一座新的高峯。

清早期順治年間,青花瓷處於一個轉變期,一方面繼承了明末制瓷的特徵,另一方面在用料和繪畫裝飾上有所發展,爲後來康熙時期的巔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一時期,社會動盪,政局尚未完全安定下來,御窯廠不可能全面恢復大規模生產,所以景德鎮瓷業一度蕭條,產量很少,官窯生產大不如從前,這時的民窯卻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此時,御窯廠施行“官搭民燒”的制度。

到了康熙時期,青花瓷成就最大,其造型豐富多樣,工藝精巧。這一時期的青花多事民窯燒製,儘管體積較大,但極少變形,風格挺拔向上,粗狂豪放,製作規範,絲毫沒有笨拙感。康熙青花品種繁多,其中,瓶類是康熙青花造型最爲豐富的,多用於陳設觀賞。

雍正時期的青花瓷,無論造型和裝飾,都可以用一個“秀”字來概括,與康

熙青花挺拔、遒勁的風格迥然不同,而是代之以柔媚、俊秀的風格。雍正皇帝對燒製瓷器有着嚴格的審定,他重視瓷器的氣勢和神韻,講究輪廓線的韻律美。他的審美情趣,對這時期瓷器的造型、繪畫藝術風格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雍正時期在仿古方面達到了空前的水平,體現了高超的制瓷技巧。在仿燒宋代五大名窯的色釉及明代永樂、宣德、成化這三朝的青花最具水準。從仿燒的青花來看,有的不僅造型神似,尺寸大小一致,而且紋飾色彩描繪逼真,達到了“仿古暗合,與真無二”的程度。

清乾隆時期,是清代封建社會發展的鼎盛時期,瓷器生產取得了空前的繁榮,青花瓷也達到了登峯造極的程度。此時,景德鎮御窯廠規模龐大,在督陶官的管理下,每年燒造各種瓷器都在數十萬以上,燒出的瓷器無論是工藝技巧還是裝飾藝術都已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除傳統的白地青花外,乾隆朝的青花還是派生出許多新品種,把原由的傳統工藝提高到一個嶄新的階段。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被稱爲“康乾”盛世,強大的國力是青花發展的強大後盾,到了嘉慶時期,清王朝的綜合國力明顯下降,此時御窯廠的規模、瓷器品數量上大爲縮減,這一時期的青花大多延續乾隆朝的風格,前期制瓷工藝還保持較高的水平,到了後期,無論質量還是藝術水平,都已經大不如前。

由於清王朝閉關鎖國政策,清朝國力已經逐漸衰落,道光年間,鴉片戰爭爆發,大量割地賠款,皇家已經無法支付御窯廠的正常開支,這直接導致了青花的發展前景,從此之後的青花長期處於低潮狀態。

度過了明代正統、景泰、天順三朝的“空白期”,青花瓷在成化年間又重塑輝煌。器型輕盈秀雅、小巧玲瓏,青花柔和奇秀、活潑雅緻,收藏界一直流行着青花瓷“明看成化、清看乾隆”之說。

2014年,在香港蘇富比等兩場拍賣會上,嘉靖一對青花仰鍾式碗和嬰戲紋蓋罐,分別以3056.75萬元和2216.75萬元高價成交。這些足以表明人們對青花的喜愛,以及青花瓷本身所具有的價值。

第三篇:美術青花瓷

大班藝術活動: 青花瓷

一、設計意圖:

青花瓷是古代勞動人民用他們的智慧,只用一種顏色裝飾但帶給人視覺上的美感讓人震撼。中國優良的傳統文化需要我們去傳播和傳承,所以給孩子們設計了這樣一個關於“青花瓷”的活動以增進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了解。

二、活動目標:

1、瞭解青花瓷裝飾的主要特點。

2、學習用青花瓷裝飾手法裝飾紙盤。

3、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

三活動準備:課件、紙盤、水彩筆、

四、活動過程

一、欣賞圖片,觀察瓷器的顏色和花紋,初步瞭解青花瓷。

1、幼兒欣賞後講述瓷器和花紋的顏色。

小結:這些瓷器都是用藍色的花紋進行裝飾的。古代的時候人們把藍色稱爲“青色”,這些白底藍花的瓷器被稱爲青花瓷。青花瓷在古代時主要供皇宮裏的人使用,流傳下的非常名貴。

二、瞭解青花瓷裝飾的主要特點。

(一)、瞭解青花瓷的分層裝飾

觀察瓷器在裝飾時分成了幾層?用怎樣的方法或花紋進行分層的?

小結:青花瓷在裝飾上最大的特點就是層次分明、多而不亂,給人以古樸典雅的藝術效果。

(二)欣賞主題花紋

1、瞭解瓷器的主題花紋,青花瓷在裝飾時都會有一個主題花紋,主題花紋是瓷器中最突出、最醒目的部分。

2、觀察瞭解瓷器分別是用什麼樣的花紋進行裝飾的?

小結:青花瓷的主題花紋經常會用到植物、動物、人物、山水風景等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作爲主體。

三、幼兒裝飾盤子

仿照青花瓷的裝飾手法裝飾紙盤,要求:確定主題,進行分層,分層裝飾。

四、幼兒操作

五、集體欣賞點評

第四篇:青花瓷歌曲歌詞賞析

青花瓷歌曲歌詞賞析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

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

冉冉檀香透過窗心事我瞭然

宣紙上走筆至此擱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圖韻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縷飄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

炊煙裊裊升起

隔江千萬裏

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爲遇見你伏筆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撈起

暈開了結局

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

你眼帶笑意

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於碗底

臨摹宋體落款時卻惦記着你

你隱藏在窯燒裏千年的祕密

極細膩猶如繡花針落地

簾外芭蕉惹驟雨

門環惹銅綠

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你

在潑墨山水畫裏

你從墨色深處被隱去

在2014年的央視春晚中,一首具有濃郁中國古典韻味的歌曲《青花瓷》,以其溫婉的歌詞和清麗的旋律爲人們所熟知。歌曲將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流行音樂完美結合,以青花瓷爲意象,描繪了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歌曲最大的成功之處,就在於歌詞、旋律、配器及演唱方法與中國古典元素的完美融合。

《青花瓷》的成功爲中國流行樂壇做出了一個榜樣,證明了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流行音樂並非水火不相容。筆者希望當今的中國音樂人可以借鑑《青花瓷》這一成功的範例,創作出更多優秀的流行音樂作品,發展更爲多元的流行音樂文化。

本文將分別從以上四個方面對歌曲進行解析,以探求其成功的原因。

歌詞是歌曲描繪情節、抒發情感的主體。詞作者方文山以極具中國古典特色的辭藻與豐富的修辭手法,使之儼然成爲一幅水墨丹青畫。修辭手法的多樣性,是這首歌詞的一大特點。

譬喻、轉化、轉品、類迭、誇飾、摹寫等修辭手法的使用,不僅豐富了歌詞的藝術表現力,還提升了其文化品味和藝術內涵,使靜態的歌詞動態化,藝術形象躍然紙上。譬如,“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你”兩句中的三個“惹”字,就使用了類迭的修辭手法。有主動招惹之意的“惹”,讓“芭蕉”與“門環”兩種原本屬於被動意象之物彷佛有了生氣,然後再對照下一句“而我路過那將南小鎮惹了你”,更使整個畫面活了起來。文白相間是這首歌詞的另一個特點。當下有很多歌曲以古代詩詞爲歌詞,配以現代風格的旋律,以期達到古今合璧的效果,但結果往往事與願違。而這首歌詞以文白相間的寫作手法,在其自身就做到了古今合璧,進而使其與旋律配合時全然沒有生硬晦澀之感。

歌曲採用了五聲音階調式,使整首作品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旋律多采用中國民族調式中常見的三音組,使其呈現出中國音樂所特有的儒雅、古樸、朦朧的意境。主歌部分先以迂迴下行的五聲音階陳述樂思,並以此奠定了歌曲的整體基調。配合着極具古典韻味的歌詞,使主歌部分充盈着中國古代文人的書卷氣。歌曲在副歌部分進入高潮,雖然運用了主歌部分的下行動機,但對其進行變化後在情緒上已和主歌完全不同,宮調式的那種大氣磅礴在這裏被展現得淋漓盡致。副歌的上行小二度移調,成爲全曲的最高潮部分,並最終在宮音上結束全曲。

在配器方面,爲了呼應歌曲的整體風格,較多的採用了中國民族樂器的音色。在引子部分,使用了響板、琵琶、笛子等音色,明確了歌曲的民族風格。在主歌部分,並沒有使用過多的樂器伴奏,其目的在於突顯旋律本身的那種古樸、淡雅的性格。在副歌部分,伴奏聲部的音色增多,烘托了歌曲在情緒上的變化。在間奏中,民族樂器的音色再次成爲亮點,古箏撩撥,牙板清脆,琵琶淙淙。最後的尾聲,伴奏聲部突出運用了琵琶、響板這兩種音色,做了收束性陳述,使人意猶未盡。

這首歌曲中,周杰倫將自己原有的唱法與中國戲曲的唱腔結合起來,使聲線與音樂風格完美的融合。在演唱主歌部分時,由於歌詞較偏重於文言,因此周杰倫在咬字與行腔方面做得更加清晰、明確。爲了表現副歌部分的情緒變化,周杰倫運用了更加飄逸的略帶假聲的演唱方法,並以此來呈現副歌部分的中心句“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的意境。

第五篇:美工活動:青花瓷

美工活動:青花瓷盤

活動目標:

1、 嘗試運用多種線條和圖案有規律地圍繞中心進行裝飾。

2、 欣賞感受青花瓷盤不同形狀花紋的美,激發幼兒對中國陶瓷藝術品的喜愛。 活動準備:

藍色記號筆,實物青花瓷盤若干,範例若干

活動重難點:

重點:嘗試運用多種線條和圖案進行裝飾

難點:有規律圍繞中心裝飾青花瓷盤

活動過程:

一、欣賞青花瓷盤 感受中國獨特的民間藝術

1、你們家的盤子上有花紋嗎?

2、今天老師也帶來許多漂亮的盤子,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裝飾, 青花瓷器成爲中國外交禮儀上的珍貴禮品。

二、出示範畫,激發幼兒創造慾望

1它們排列的規律是怎麼樣的呢?

(重點引導幼兒找出青花瓷盤上裝飾的規律以及瓷盤上的線條)

2 梳理總結幼兒經驗;這些盤子都是圍繞中心有規律的來裝飾的,我們把這種的裝飾方法叫做中心裝飾法

三、幼兒作畫,發揮幼兒創作想象

1、交代作畫要求:

我們在裝飾盤子的時候,圍繞中心有規律的進行裝飾,中心的圖案要大。

2、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四、活動評價-----遊戲“古董拍賣會

標籤:主持詞 青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