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芒種節氣的由來及民俗活動(精品多篇)

芒種節氣的由來及民俗活動(精品多篇)

芒種節氣的來歷 篇一

芒種,是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75°時為芒種。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搶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種最忙的季節,故又稱“芒種”。春爭日,夏爭時,“爭時”即指這個時節的收種農忙。人們常説“三夏”大忙季節,即指忙於夏收、夏種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我國古代將芒種分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鵬始鳴;三候反舌無聲。”在這一節氣中,螳螂在去年深秋產的卵因感受到陰氣初生而破殼生出小螳螂;喜陰的伯勞鳥開始在枝頭出現,並且感陰而鳴;與此相反,能夠學習其它鳥鳴叫的反舌鳥,卻因感應到了陰氣的出現而停止了鳴叫。

芒種是表徵麥類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個反映農業物候現象的節氣。時至芒種,四川盆地麥收季節已經過去,中稻、紅苕移栽接近尾聲。大部地區中稻進入返青階段,秧苗嫩綠,一派生機。“東風染盡三千頃,折鷺飛來無處停”的詩句,生動的描繪了這時田野的秀麗景色。到了芒種時節,盆地內尚未移栽的中稻,應該抓緊栽插;如果再推遲,因氣温提高,水稻營養生長期縮短,而且生長階段又容易遭受乾旱和病蟲害,產量必然不高。紅苕移栽至遲也要趕在夏至之前;如果栽苕過遲,不但乾旱的影響會加重,而且待到秋來時温度下降,不利於薯塊膨大,產量亦將明顯降低。農諺“芒種忙忙栽”的道理就在這裏。

芒種是很忙的節氣。陝西,甘肅、寧夏是“芒種忙忙種,夏至谷懷胎”。廣東是“芒種下種、大暑蒔(蒔指移栽植物)”。江西是“芒種前三日秧不得,芒種後三日秧不出”。貴州是“芒種不種,再種無用”。福建是“芒種邊,好種秈,芒種過,好種糯”。江蘇是“芒種插得是個寶,夏至插得是根草”。山西是“芒種芒種,樣樣都種”。“芒種糜子急種穀”。四川、陝西是“芒種前,忙種田,芒種後,忙種豆”。從以上農事可以看出,到芒種節,我國從南到北都在忙種了,農忙季節已經進入高潮。

芒種節氣的特色食物 篇二

1、喝青梅酒

南京有“煮青梅”習俗,溧水區百姓至今習慣於在芒種節氣裏泡青梅酒。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梅子採摘了放在家裏陰乾,芒種這天將清洗過的梅子泡在白酒裏,白酒一般選55度的,以10斤白酒放3斤梅子、兩斤冰糖為比例配方,青梅泡酒過程為一個月。這個民俗與三國時典故“青梅煮酒論英雄”頗有淵源。

2、吃蛋

芒種節氣有吃蛋的習俗,因為在芒種節氣吃蛋,可以給人帶來一種比較好的寓意,不僅可以讓家庭變得更為生活圓滿,而且雞蛋也是一種比較有營養的食材。

我們都知道雞蛋中含有多種對身體有益的營養物質元素,因此雞蛋可以幫助補充身體氣血,而且芒種之後氣候炎熱,人體會出現食慾不振的症狀現象,而雞蛋可以幫助預防暑天常見的食慾缺乏等苦夏症狀。

3、喝茶

不少地區也有芒種喝茶的習俗,因為在芒種喝茶,可以提神醒腦,緩解身體疲勞,對於一些身體疾病也有一定的預防和避免,因此也有人説,不飲芒種茶,一夏天都會比較難熬。

4、吃君踏菜

君踏菜也是芒種的一種傳統食物,因為君踏菜是在芒種節氣前後上市的一種蔬菜,也算是芒種時節的時令蔬菜,而且據説在芒種吃君踏菜有清熱解毒、護膚的作用,對於夏季經常出現的痱子有一定的預防和緩解。

芒種節氣的風俗 篇三

1、送花神

農曆二月二花朝節上迎花神。芒種已近五月間,百花開始凋殘、零落,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

2、安苗

安苗系皖南的農事習俗活動,始於明初。每到芒種時節,種完水稻,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家家户户用新麥面蒸發包,把面捏成五穀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後用蔬菜汁染上顏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穀豐登、村民平安。

3、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三國時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種天然優質有機酸和豐富的礦物質,具有淨血、整腸、降血脂、消除疲勞、美容、調節酸鹼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等獨特營養保健功能。但是,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後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

4、開犁節

浙江省雲和縣有“開犁節”,在農曆二十四節氣的芒種節那天舉辦。

在雲和梅源一帶流傳着這樣的傳説:牛是天庭的司草官,因為同情人間饑荒,偷偷播下草籽,但結果導致野草瘋長拯救了牲畜,而農田被野草淹沒使農人無法耕種,上天為了懲罰牛,指令其下凡犁田,直至今日。

開犁是雲和梅源一帶山區農民啟動春耕的時令體現,過去把“開犁節”叫做“牛大王節”。

芒種物候特點 篇四

我國古代將“五天”稱為“一候”,所以一個節氣(大約15天)又被稱為“三候”。每個節氣的“三候”結合當時的氣候特徵,和一些特殊現象又分別起了名字,用來簡潔明瞭的表示當時的天氣等特點。芒種節氣就被古人劃分為:一侯螳螂生,二侯鵙[jú]始鳴,三候反舌無聲。

一侯螳螂生:螳螂於上一年深秋產卵,到芒種時節,感受到陰氣初生而破殼生出小螳螂。

具體含義:

二侯鵙[jú]始鳴:鵙是指伯勞鳥,是一種小型猛禽。喜陰的伯勞鳥開始在枝頭出現,並且感陰而鳴。

芒種三候是什麼?竟用三種動物代表氣候特徵

三候反舌無聲:反舌是一種能夠學習其它鳥鳴叫的鳥,此時它卻因感應到了陰氣的出現而停止了鳴叫。

芒種的傳統習俗 篇五

嫁樹

芒種是農忙季節,在山西榮河開始收穫大、小麥,當地人稱之為“農忙”。有諺語説:“麥黃農忙,秀女出房。”因此在此節氣,婦女也要下地幫助度過“農忙”。而在河北鹽山則是在“忙中”這天有“嫁樹”的習俗。就是用刀子在棗樹上劃幾下,寓意可以多結果實。

送花神

芒種時節送花神是一種古老的。民間祭祀習俗。人們認為,芒種已過,百花開始凋零,花神退位,故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的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是日,人們要設案供物,焚香祭祀,來為花神餞行。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二十七回寫芒種節道:“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績錦紗羅疊成幹旄旌幢的,都用綵線繫了。每一顆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繫了這些物事。滿園裏繡帶飄飄,花枝招展。

按照古老的説法,芒種過後,各種盛開的鮮花開始凋落,花神退位,人們便會隆重地為她踐行,以表示感激之情,期盼來年再次相會,這就是送花神。如今,送花神這一習俗已經不存在,而名著《紅樓夢》裏卻有關於為花神餞行場面的精彩描寫:“至次日乃四月二十六日,原來這日未時交芒種節。尚古風俗:凡交芒種節這日,都要擺設各種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謝,花神退位,須要錢行。然閨中更興這件風俗,所以大觀園中之人都早起來了。”“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絞錦紗羅疊成千旄旌幢的,都用綵線繫了。每一棵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繫了這些物事。滿園裏繡帶飄飄,花枝招展,更兼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讓,燕妒鶯慚,一時也道不盡。”這裏大概説的是,大觀園中的女孩兒們為花神餞行,首先是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其次是為花神準備好上路的交通工具(轎馬)以及莊嚴而堂皇的儀仗(“千旄旌幢”)。

這段話中的“千旄旌幢”給大家解釋一下:千,指的是盾牌;旄、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子,施是旗杆頂端綴有旋牛尾的旗,族與旋相似但另有五彩折羽裝飾,幢之形似傘。從中可看出,大户人家在芒種節為花神餞行的華麗場面,同樣也展現出了古人對大自然的一種親近感,表現出對生態的敏感和重視,很值得現代人思考與學習。

煮梅

芒種也是梅子成熟的時節,在南方每到5月、6月份梅子就會成熟。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三國時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種天然優質有機酸和豐富的礦物質,具有淨血、整腸、降血脂、消除疲勞、美容、調節酸鹼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等獨特營養保健功能。但是,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後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

三國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到了芒種時節人們也會煮青梅,那麼什麼是煮梅呢?在我國,青梅主要生長在廣東、福建、海南等南方省份,青梅性味甘平、果大、皮薄、有光澤、肉厚、核小、質脆細、汁多、酸度高、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果酸以及維生素C。

具有淨血、整腸、降血脂、消除疲勞、美容、調節酸鹼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等獨特營養保健功能。但是,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後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如今,加工青梅的方式有很多,如鹽漬、製作蜜餞、取汁、熏製、釀酒、製藥等。

芒種時節有煮梅的習俗,這一習俗歷史悠久,早在夏朝便已經有了。

芒種的由來 篇六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芒種時太陽到達黃經75°。芒種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搶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種最忙的季節,故又稱“芒種”。春爭日,夏爭時,“爭時”即指這個時節的收種農忙。人們常説“三夏”大忙季節,即指忙於夏收、夏種和春播作物的夏管。此時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將進入多雨的黃梅時節。

所以,“芒種”也稱為“忙種”“忙着種”,是農民朋友的播種、下地最為繁忙的時機。

我國古代將芒種節氣分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鵬始鳴;三候反舌無聲。”在這一節氣中,螳螂在去年深秋產的卵因感受到陰氣初生而破殼生出小螳螂;喜陰的伯勞鳥開始在枝頭出現,並且感陰而鳴;與此相反,能夠學習其它鳥鳴叫的反舌鳥,卻因感應到了陰氣的出現而停止了鳴叫。

芒種是表徵麥類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個反映農業物候現象的節氣。時至芒種,四川盆地麥收季節已經過去,中稻、紅苕移栽接近尾聲。大部地區中稻進入返青階段,秧苗嫩綠,一派生機。“東風染盡三千頃,折鷺飛來無處停”的詩句,生動的描繪了這時田野的秀麗景色。到了芒種時節,盆地內尚未移栽的中稻,應該抓緊栽插;如果再推遲,因氣温提高,水稻營養生長期縮短,而且生長階段又容易遭受乾旱和病蟲害,產量必然不高。紅苕移栽至遲也要趕在夏至之前;如果栽苕過遲,不但乾旱的影響會加重,而且待到秋來時温度下降,不利於薯塊膨大,產量亦將明顯降低。農諺“芒種忙忙栽”的道理就在這裏。

芒種的民俗活動 篇七

1、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三國時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種天然優質有機酸和豐富的礦物質,具有淨血、整腸、降血脂、消除疲勞、美容、調節酸鹼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等獨特營養保健功能。但是,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後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

2、安苗

安苗是皖南的農事習俗活動,始於明初。每到芒種時節,種完水稻,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家家户户用新麥面蒸發包,把面捏成五穀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後用蔬菜汁染上顏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穀豐登、村民平安。

3、送花神

農曆二月二花朝節上迎花神。芒種已近五月間,百花開始凋殘、零落,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此俗在傳統文化中今已不存,但着名小説家曹雪芹的《紅樓夢》提及。

4、打泥巴仗

貴州東南部一帶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種前後都要舉辦打泥巴仗節。當天,新婚夫婦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體插秧,邊插秧邊打鬧,互扔泥巴。活動結束,檢查戰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歡迎的人。

5、俗掛艾草

艾草有驅趕蚊蟲的作用,到了天氣炎熱的五月,細菌滋生的厲害,就是艾草出動的時候了。人們會把艾草從田裏割回來,然後擺放在自家的門口,還有些人會把艾草曬乾,然後點燃,在屋子裏轉上一週,蚊蟲也會被驅趕走。

芒種節氣養生要點 篇八

1、穿衣以短杉、短裙、短褲為好

夏裝的大小、肥瘦與散熱有很大關係。通常服裝覆蓋面積越小,體温散失越快。服裝的顏色也很重要。一般認為,衣服顏色不同,吸收和反射熱量的強度也不同。顏色越深,吸熱越強,顏色越淺,反射性越強,吸熱性越差。所以,芒種時節的衣着應以短杉、短裙、短褲為好,並儘量選擇寬鬆的款式,這樣有利於通風散熱。

2、衣衫要勤洗

芒種過後,午時天熱,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換。夏天襯衫、T恤、內衣的汗漬大多是逐漸積累形成的,每次洗滌時如果沒有徹底去除,經過較長時間積累就會形成陳舊性汗漬。尤其是全棉的白襯衣較為明顯。所以,夏季的衣服得勤洗勤換。汗漬衣物要用冷水搓洗一遍,才能沖掉汗漬中的蛋白質。

很多人認為洗衣用高温水就容易洗淨是不科學的,因為蛋白質污漬遇高温就會與纖維牢固結合,反而增加了清洗難度。用冷水搓洗後脱水,再將中性洗滌劑(粉)或透明皂塗抹在衣物上,而後將食鹽塗在汗漬處,靜置片刻。如果汗漬仍清除不徹底,可用這一方法重複操作。

3、飲食宜清淡

飲食調養方面,唐朝的孫思邈提倡人們“常宜輕清甜淡之物,大小麥曲,粳米為佳”,又説:“善養生者常須少食肉,多食飯。”在強調飲食清補的同時,告誡人們食勿過鹹、過甜。

在夏季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汗易外泄,耗氣傷津之時,宜多吃能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飲食。老年人因機體功能減退,熱天消化液分泌減少,心腦血管不同程度地硬化,飲食宜清補為主,輔以清暑解熱護胃益脾和具有降壓、降脂功能的食品。

4、多補水

炎熱的夏天,人體隨着流汗而導致水分及電解質大量流失,需要補充更多的水分及電解質。人體所需水分大部分還得靠飲水來補充,補水的同時也需適量補充電解質,醫學專家表示,口渴了才喝水是不科學,人口渴時就説明體內已輕微失水。

飯前飯後不要大量飲水,過量攝取水分會影響消化,此外,飯前或飯後也不要馬上喝水,最好飯前或飯後0.5~1小時內喝水。該醫學專家指出,人體在睡眠期間也會丟失水分及電解質,白天應補充足夠的水分,睡覺前也要飲用約1/4杯水。

5、晚睡早起加午休

由於夏季天亮得早,人們起得早,而晚上相對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所以要增加午睡。午睡時間要因人而異,一般以半小時到1小時為宜。對於不能午睡的人來説,午間時分可聽聽音樂或閉目養神30~50分鐘。

由於條件限制,很多人坐着或趴在桌沿上睡午覺,長期如此對身體健康是非常不利的。趴在桌沿上午睡會壓迫胸部,影響呼吸,使手臂發麻,而且也達不到使身體得到調劑休息的目的。天氣雖然炎熱,卻不宜過分貪涼,特別是人的胸口和背部,更不宜裸露。因此,夏日裏睡覺最好穿上睡衣,這樣既可以很好地吸汗,同時還可以防止受涼。

6、避免外濕傷身

儘量少在潮濕的地方。如果條件允許,可使用抽濕機或在牆角放置乾燥劑,保持室內濕度適中;陰雨天氣時注意關閉門窗,等到天晴後及時打開門窗,保持空氣流通,以祛除濕氣;外出時攜帶雨具以防淋雨;出遊時不要坐在陰冷潮濕的地方。

7、常洗澡

午時天熱,人易出汗,為避免中暑。芒種後要常洗澡。一方面,洗澡可以清潔皮膚:另一方面,通過洗澡可以使毛孔疏鬆。體內“陽熱”易於發泄。而達到防暑降温的目的。

但要注意三點:一是在出汗時不要立即洗澡。中國有句老話,“汗出不見濕”,若“汗出見濕,乃生痤瘡”。二是不要洗冷水澡。因為暑熱天氣人體毛孔大開,用冷水會使毛孔閉塞,不利散熱。三是老年人每天洗澡時間不宜過長,每次不超過半小時。因為洗澡也消耗體力,老人要量力而行。

8、勤曬太陽

芒種節氣的到來,意味着夏季炎熱的氣候逐漸開始了。但是也要注意晚睡早起,適當地接受陽光照射,以順應陽氣的充盛,利於氣血的運行,振奮精神。可是千萬要注意,一定要避開太陽直射,注意防暑。

9、保持愉快心情

芒種時風火相煸,人們也易感到煩躁不安,此時要調適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暢,胸懷寬廣,以防情緒劇烈波動後引發高血壓、腦血管意外等心腦血管病。應使自己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忌惱怒憂鬱,這樣可使氣機得以宣暢、通泄得以自如。

10、提防熱傷風

進入夏季,雨水較多,濕度加大,人們也容易患上感冒,中醫的角度稱為“熱傷風”,症狀大多是流涕、鼻塞、打噴嚏,有時還出現發熱、頭痛等,個別患者還會出現嘔吐、腹瀉症狀。

在飲食上可飲綠豆湯、金銀花露、菊花茶、蘆根花以清熱解暑。同時忌食油膩、黏滯、酸腥、麻辣的食品,如糯米飯、油炸食品、海魚、甜食。慎用補品,發熱時不要吃人蔘及冬蟲夏草、紫河車、鹿茸等温性補品,也不要吃羊肉、狗肉。

11、避免蚊蟲叮咬

芒種前後,蚊子開始明顯增多,蚊蟲叮咬是造成人們患多種傳染病的重要原因,驅除蚊子的方法,除了常見的懸掛蚊帳等安全有效的物理方式,還可以在黃昏前,在室內擺放一兩盆盛開的茉莉花、米蘭或夜來香。這些花的香氣可以有效地起到驅蚊的作用。此外,穿白色等淺色系的衣服,可減少蚊子叮咬的機率。

12、多運動

進行户外運動時儘量避開中午日頭正勁的時段,如果在運動期間大量出汗,可以在超市買些含有電解質鹽水等成分的運動型飲料或電解質液、電解質泡騰片等。喝運動型飲料時注意要少量多次地飲用,以免大口喝水反而促進身體流汗。此外,汗腺比較發達等愛出汗的人羣,當室外温度高於35℃、濕度大於60%的時候,大量出汗造成體內鹽分()的流失後,會感到渾身沒勁兒,這類人羣也應該適當喝些含電解質鹽水的飲料進行鹽分補充。

芒種節氣期間除了相對頻繁的陰雨天,也少不了高温豔陽天氣,出門戴太陽鏡成為不少市民的選擇。如果長時間戴太陽鏡,眼睛會疲勞。緩解眼疲勞大家不妨試試“看樹運動”,這樣有利於調節眼部肌肉,改善結狀肌痙攣現象,尤其適合放鬆眼睛,緩解視疲勞,對於預防和治療假性近視也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