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背影教學設計新版多篇

背影教學設計新版多篇

背影教學設計 篇一

一、課文的類型:精讀課文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習抓住人物特徵細緻描寫的方法。

(2)品味樸實簡潔的語言。(3)初步學會欣賞敍事散文。

2、方法與過程:合作探究式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深切的父愛,淨化自身,淨化靈魂。

4、德育目標:

教育學生心存愛意,理解自己的父母,感恩自己的父母,孝敬父母,關心他人。

三、教學重點:

1、四次背影、四次流淚的描寫作用。

2、感受深切的父愛,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難點:

文中父愛的體會及主旨的體現

五、課前的準備:

1、製作課件;2、準備電腦、投影儀

六、教學課時的安排:共3課時(其中機動1課時)

七、教學步驟:

第1課時

主要內容: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一)入題:課件投影1

同學們!我想你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唱一歌唱母愛的歌,你們説是哪一首歌呀?(《世上只有媽媽好》),母愛是最偉大的,可你們知道嗎,父愛也是最了不起的。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嗎:“父愛如山”,到底這句話是對還是不對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第7課,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二)起近作者學點文學知識:(課件投影2)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蘇省揚州市人,散文家、詩人、學者。名篇有《綠》、《春》、《荷塘月色》。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裏。

《背影》是記實散文,寫於1925年。作者曾説:“我寫《背影》,就因為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是淚如泉湧。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裏所敍述的那一回,想起來跟眼前一般無二。我這篇文只是寫實,……”

學習時我們應該樹立怎樣的目標呢?

(三)明確學習目標:

投影3: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藴含的父子深情。

2、理清文章結構層次,理解背影的線索作用。

3、學習本文抓住人物特徵刻畫人物的方法,品味樸實簡潔的語言。

二、檢查預習:(投影4)

2、指學生導讀準字音:(投影5)

3、指導學生理解詞語:

根據詞義寫出詞語

(1)因為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蹣跚)

(2)紛紛落下的樣子。(簌簌)

(3)亂七八糟的樣子。(狼籍)

(4)細小而繁多(的事)。(瑣屑)

(5)衰頹敗落。(頹唐)

三、整體感知課文

(一)朗讀課文:——播放朗讀

(二)思考問題討論問題:

投影7—9:

1、本文寫的主要事件是什麼?

(父子浦口送別)

2、全文共寫到父親幾次背影的?課文的結構是怎樣的?

以“背影”為線索組織材料,

第一次(在第1段):懷念父親惦記背影

第二次(在第6段):望父買橘刻畫背影

第三次(在第6段):父子分手惜別背影

第四次(在第7段):別後思念再現背影

全文脈絡清晰,結構嚴謹。

3、為什麼要多次描父親的背影呢?(為了突出父疼子)哪一次寫背影最具體呢?(第二次)

讓學生齊讀課文第六段

4、本段運用了哪些方法來描寫父親?為什麼寫得這樣詳細呢?

歸納:投影10—13

四、小結:

在你的生命過程中,父母的關愛一直陪伴在身旁,請你隨時留意,一定會有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個片段。

五、作業的佈置

1、完成課後習題“一1”

2、熟讀課文,找出文中你覺得寫得精彩的文段,並説説理由。

六、板書設計:

四第一次(在第1段):懷念父親惦記背影父疼子

次第二次(在第6段):望父買橘刻畫背影背

描第三次(在第6段):父子分手惜別背影影子愛父

寫第四次(在第7段):別後思念再現背影

七、教學反思

第2課時

主要內容:精讀課文第二部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開始學了朱自清的《背影》,感知了文中的內容,瞭解文中對背影的描寫,本節課我們再繼續來學習。

二、舊課複習:

請根據課文填空:(投影9)

我看見他着黑布小帽,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到鐵道邊,慢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過鐵道,要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着上面,兩腳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下來了。

歸納段意:買桔子送別

三、問題探討:(投影)

1、朗讀第六自然段。思考:本段從哪些方而來描寫父親?先勾畫出相關的詞語或句子,再想一思這樣寫有何作用?

明確(投影11—23):

(1)外貌:

○1父親的穿戴:黑、深青。作用:表明家境不好,心情憂傷

○2父親的體態:肥胖。作用:表明行動不便,艱難。

(2)動作:

○1走路的姿勢:蹣跚作用:年紀較大、腿腳不便

○2爬月台時的動作:攀、縮、傾作用:行動不便、步履艱難

(2)語言:

老師點評:這四句話都很簡短,意思也很平常。這樣簡短平常的話是否缺乏感情?不是,樸素的言語中往往含有深摯的愛意;平淡的話語裏往往隱藏着不平靜的心情。

內容包含的感情

兒子上車前“不要緊,他們去不好。”父親當時急於謀事,在生存的巨大壓力之下,憂心如焚,但是兒子在他心目中高於一切,惟恐兒子路上有什麼閃失,所以最後決定還是由自己親自送。

“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父親已經把兒子送上車,已經關照得無微不至,兒子也勸父親可以走了,而父親還覺得沒有儘夠心意,看見站上有賣橘子的,便要去給兒子買橘子。過鐵道不容易,自己受點累,能讓兒子受用,他是心甘情願的。他還生怕兒子跟着出來,忘了行李。父親的關懷真是無微不至。

兒子上車後“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兒子回到北京來信報平安,才能放心。

“進去吧,裏邊沒人。”走了幾步就回頭,可見心裏還是惦記着兒子,依依不捨。又想到兒子所帶的行李,叫兒子小心,什麼都為兒子着想。

老師贈言:真理是樸素的。

小結:同學們寫作時,要善於用樸素的語言寫出深摯的情感;選材時,也要善於選擇那些平常而又飽含深情的素材。

過渡語:

有人説過: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父母對兒女的恩情!下面我們再一同來感悟一下作者所寫的“父親送我上車”時的情形。

2、質疑:(投影24)

(1)父親在怎樣的情況下送我上車的?

(2)如何理解文中兩次“聰明”?

(3)父親穿的是用什麼做的衣服?我穿的又是用什麼做的大衣?從這穿的衣服説明了什麼?

(4)作者這樣寫父親送我上車有什麼意義?(為寫背影作鋪墊)

3、閲讀最後一段後,探討:(投影25、26)

(1)課文結尾寫父親的背影,是在“晶瑩的淚光中”,這是為什麼?

父親信上説到了“大去之期”,説明他的身體和心境都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想到父親對自己的許多好處,想到父親的背影,作者不禁淚如泉湧。

(2)“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能與他相見!”

課文最後又寫到父親的背影,有什麼作用?

■這個“背影”寄託着作者對父親的深沉的思念,

■寫思念,是為了烘托父親的愛子之情,深化文章主題。

4、文中到底寫到幾次流淚?這幾次的所流之淚有何不同?

投影27:

(四次流淚:悲哀之淚;感動之淚;感傷之淚;傷心之淚)

四、小結:

從這一文我們可以感受到:

世間的愛千萬種,

惟有父母之愛最無私。

時間的長河可以帶走一切,

但帶不走父母的愛。

它已深入我們的骨髓,

溶入我們的血液。

這愛留在我們的心中,

時刻温暖我們的生命歷程。

朱自清的這篇散文處處都流露出濃濃的父子之新,難怪朱自清父親讀《背影》有言:1928年,我家已搬至揚州東關街仁豐裏一所簡陋的屋子。秋日的一天,我接到了開明書店寄贈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書本,不敢怠慢,一口氣奔上二樓父親卧室,讓他老人家先睹為快。父親已行動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鏡,一字一句誦讀着兒子的文章《背影》,只見他的手不住地顫抖,昏黃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

請同學們課後,再去認認真真地反覆閲讀,體會文中流露出的情感。

五、作業的佈置:

1、完成課後習題

2、寫你父親(或母親)送你上學的一個“背影”或一個場面。

3、課外閲讀幾篇寫父愛,母愛的好文章,寫一篇讀書筆記

六、板書設計:

背影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步驟】

一、導入,喚起親情體驗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它體現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之中,也許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並不經意,但在特定的環境中,那種對親情的感念便會湧動在我們的心田。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背影》便是作者朱自清抓住特定環境下的親情瞬間寫下的感人至深的散文。

二、初讀,尋找親情瞬間

1、作者回顧。

2、範讀課文,要求學生聽清生字讀音。

3、帶着問題自讀課文。

設問:找出文章中寫背影的文字,説説作者寫得最為動情的是哪一段,並説説你的理由。

討論、交流、明確:(四處背影略)作者寫得最為動情的是父親過鐵道買橘子時的背影,因為此時作者寫得最詳細──先寫外貌、寫衣帽,然後寫動作,用特定鏡頭精細地描寫爬月台的動作,還用自己的感情烘托這個背影。

三、品讀,體味親情湧動

1、品讀課文,準備探究下面的問題:

是什麼原因促使作者對父親爬月台買橘子時的背影印象最深,從而着力地進行描寫?

2、提示探究思路。

⑴分析父子離別時的家庭境況;

⑵品味父親送行時説的幾句話;

⑶父親的身體狀況。

3、小結:

在禍不單行的家境中,父親在謀事與送行二者之間,他將兒子的路途平安看得更重,這是何等的愛子之心!揹着沉重的精神負擔,父親還要安慰兒子,送行時又細緻入微地關照。買橘子要過鐵道,體胖的父親爬起來非常費勁,但是為了兒子,再難的事情他也心甘情願。想到這些,就在望着父親攀爬月台的背影時,“我”的良心受到觸動,頓悟父親的愛心,所以“我”哭了,父親此時的背影便定格在“我”的腦海之中……

四、朗讀,回味親情表現

1、體會其他三處寫背影的文字的作用。

第一處:點題、懸念;第三處:表現格外依戀、惆悵、悲憫、辛酸之情;第四處:再現“背影”,表達思念之情。

2、有感情的朗讀全文。

背影教學設計 篇三

【知識與能力】

1、學習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個特徵在特定的環境下進行細緻描寫的特點。

2、理解關鍵詞語在表達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

3、準確認讀課文下注詞語,並掌握它們的意思。

【過程與方法】

先由學生講述自己感受到的父母之愛,為本課的教學奠定基礎。再讓學生熟讀課文,對課文內容有了整體感知後,抽取重點段落進行詳盡地分析。在教學的最後階段對學生進行作文訓練,並引導其欣賞羅中立的名畫《父親》。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文中流露的父子情深,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教學重、難點及示教學突破】

1、重點:

⑴ 對父親背影描寫的效果與作用。

⑵ 體會文中樸實的語言中所飽含的深情。

⑶ 分析本文的剪裁,感受本文詳略得當的敍事特點。

2、難點:

作者的寫作極其“誠實”,引導學生加以體會。

【教學突破】

作者在描寫父親的背影時,用了多個動詞,這些詞將父親頹唐的老境和我對父親的憐惜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對這些詞加以分析。另外,對作者的心理作深入探討就會體會到作者是在“誠實”的寫作,這正是這篇文章感人的重要原因。

【教學準備】

1、查閲資料,掌握作者情況及作品背景。

2、對名畫《父親》的相關資料應有所瞭解。學生準備預習課文,準確認讀課文下注詞語,並掌握它們的意思。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師指導,學生活動:

1、導入課文,介紹背景資料。

2、敍述事件,進入新課學習。

3、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4、朗讀課文,熟悉文章內容。

5、引導學生深入理解。

6、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脈絡。

一、導入課文

教師活動:

1、師:同學們,一個月的寒假剛剛過 去,大家一定和父母親人們在一起 渡過了一個快樂的新年,感受到了 濃濃親情。請大家回憶一下,你父 母疼愛你的哪件事深深地感動了你呢?

抽學生講述。

2、師:很好,剛才大家講了讓自己最感 動的事。本課描寫的是“背影”,是 讓作者望而淚下的父親的背影。它到底是怎樣的呢?

3、板書課題,介紹作者情況及作品背 景。

學生活動:

1、積極思考,回憶父母對自己的關愛。

踴躍發言,講述最讓自己感動的事, 注意情節的完整性。

2、聽了教師的話,均感到好奇:背影有什麼好寫的呢?看着背影就能落淚,可能嗎?對新課學習產生興趣。

3、仔細聽教師講述,作相應記錄。

二、朗讀課文,熟悉文章內容

教師活動:

1、抽幾名學生分段朗讀課文,要求讀 出感情。

2、讓學生默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⑴ 人物、事件、地點。

⑵ 不能理解的詞句。

⑶ 自己認為感人的地方。

⑷ 寫背影的語句。

學生活動:

1、分段朗讀課文,初步感受文章的感 情基調。

2、默讀課文,在文中劃出相關語句。

三、深入理解

教師活動:

1、師:文眼就是文章的字眼兒,常常出現在開頭或結尾。這篇文章的文眼 是什麼?

2、師:這篇文章主要寫什麼?我、父 親、我和父親之間還是我的家庭困難?

3、師:文章一共寫了父親幾個背影? 請試着概括一下。

4、其中寫得最詳細的背影是在什麼情 況下見到的?

5、與學生共同理清文章脈絡,將內容 板書。(見課末板書設計)

學生活動:

1、生:是課文第一句話,“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2、生:文題是背影,寫父親的愛子之 情,還有我對父親的眷戀。

3、生:一共寫了四個。

惦記背影(思念父親)

刻畫背影(望父買橘)

惜別背影(父子分手)

再現背影(別後懷念)

4、生:父親買橘子的背影。

5、討論發言,理清文章脈絡。

四、本課小結

本課由學生講述自己感受到的父母之愛導入課文,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有了感情基礎。隨後學生通過反覆閲讀知曉了文章內容,在教師指導下理清了文章脈絡,對文中滲透的濃濃愛意有了較為切實的感受,為後面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五、課末板書設計參考

背 影

朱自清

開篇破題 惦記背影(思念父親) 事情經過悲涼氣氛(別時家境)2~3

鋪墊背影(細心關照)4~5 望父買橘 刻畫背影(望父買橘)6父子分手惜別背影(父子分手)結尾抒懷再現背影(別後懷念)7

第二課時

教師指導,學生活動:

1、重點研讀第6段。

2、感受文中樸實語言所飽含的深情。

3、閲讀理解2、3、4、5段。

4、進一步感受父親對“我”體貼入微的關懷。

5、輔導學生完成隨堂練習。

6、完成隨堂練習。

一、重點研讀第6段

教師活動:

1、抽一個學生朗讀第6段。

2、師:課文哪兩個地方着重寫了父親 的背影?

3、組織學生討論:在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過程中,作者用了一些極富表現力的詞語來作細緻描寫,請把這些詞找出來加以體會,並説説這段描寫在文中有什麼效果?

4、師:我看到父親的背影,為什麼“淚很快流下來了”,又為什麼怕父親看見?

5、組織學生討論:課文中“我”總共流了幾次淚?分別是在什麼情景下流的,表明了什麼?

抽學生回答,將內容板書。(見課末板書設計)

6、師:父親為什麼“心裏感到很輕鬆似的”?

點撥:父親覺得總算儘自己的能力為兒子做了件事,因而感到輕鬆。

7、師:在送別過程中父親説了幾句話,是哪幾句,這幾句話有何意味?

點撥:這些話藴含着許多憐惜、體貼和依依不捨之隋。

學生活動:

1、充滿感情的朗讀。

2、思考回答。

生:一是父親買橘子爬月台的時候;另一個是父親送我時下車往回走,混入人羣的時候。

3、在討論過程中注意感受文中關鍵詞的作用及樸實語言所飽含的深情。

注意文中動詞和形容詞的表意作用,重點體會“攀”、“縮”、“傾”等詞的表達效果。

4、生:作者領會到父親的愛,禁不住淚流滿面,卻又怕父親看見擔心。

5、積極參與討論,在教師指導明確 答案。

6、用心體會。

7、生:“不要緊,他們去不好!”“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我走了,到那邊來信!”“進去吧,裏邊沒人。”

二、閲讀理解2、3、4、5段

教師活動:

1、讓學生細讀第2、3、4、5段。

2、師:“我”與父親見面的背景如何?

抽學生回答,將內容板書。(見課末板書設計)

3、師:4、5段中的哪些事情體現了父親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懷?我當時感受到這種關懷了嗎?

讓學生找出文中心理描寫的語句,重點探討“我”前後心理的變化。

4、師:“其實我那時已20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這句話有何作用?

學生活動:

1、細讀相關段落,感受父親對兒子體貼入微的關懷。

2、生: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

3、生:父親本打算讓茶房陪我上車,後來終究不放心,決定自己去。送我上車時特地選了一個靠近車門的位置,又囑咐茶房照顧我,並再三叮囑我路上要小心,這些都表現了父親對我的關懷。

4、研討這句話的作用。

三、完成隨堂練習

教師活動:

1、抽學生完成隨堂練習一,瞭解學生對本課字詞的掌握情況。

2、導人隨堂練習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説出自己的看法,然後加以明確。

學生活動:

1、藉助工具書或查閲相關資料完成字詞練習。

2、獨立思考重點字詞在文中的含義,在教師指導下深入體會。

四、本課小結

本節課着重對課文第6段進行了分析,引導學生感受到了作者樸實、細膩的描寫中所藴含的深情,分析了一些動詞、形容詞等在描寫中的表達效果。另外,本節課還對課文的前半部分進行了分析,使學生對文中的父子之情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五、課末板書設計參考

背 影

朱自清

三次流淚:

悲哀之淚(見父親睹家境想祖母)

感動之淚(望父買橘 父子離別)

傷心之淚(再現背影 淚光瑩瑩)

見面背景:

祖母死了

父親失業

第三課時

教師指導

1、指導學生寫作。

2、引領學生品析名畫。

〖學生活動

1、用樸實細膩的描寫來刻畫人物

2、品析《父親》,培養藝術鑑賞力,得到美的薰陶

一、小作文

教師活動:

1、導人課後思。考與練習二,指導學生進行寫作。

2、鼓勵學生髮言,朗讀自己的作品。

3、當場點評。

學生活動:

1、嘗試用樸實的語言來描寫某個人做某件事的過程和情景。

2、舉手朗讀自已的作品。

3、聽教師點評,找出不足點加以完善。

二、名畫賞析

教師活動:

1、對油畫《父親》的創作背影作相應介紹。

2、讓學生細細品味,結合課文內容和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自己的感受。

3、加以點評,對學生進行情願教育,將內容板書。(見課末板書設計)、

學生活動:

1、聽教師講述,思考作者的創作意圖。

2、品析。

3、在教師引領下用心體會。

三、本課小結

學以致用,本課的小作文就是針對作者在這篇課文中的寫作手法對學生進行的訓練。而名畫賞析除了培養學生的藝術鑑賞力外,還應根據其創作背景及作者的創作意圖作一些更深層次的探討。

四、課末板書設計參考

父 親

羅中立

背景:經過辛勤勞動換朱的一片金色的豐收景象

古銅色的老臉

車轍似的皺紋

犁耙似的手

破舊的茶碗

缺了牙的嘴

我們精神上的父親

五、問題探究與拓展活動

《背影》是篇傳統課文,有報道説某出版社在編選教科書時打算將這篇課文刪去,其理由有二:一是父親的形象不夠瀟灑;二是父親攀爬月台是違章行為,且很危險,會給學生造成不良影響。可就這個問題組織學生討論。

【教學探討與反思】

1、整體把握內容最好從理清全文脈絡人手,全文的脈絡舒以列表板書。

2、文中所流露的真摯感人的父子之情很容易感知,不用在上面花太多時間。應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心理的變化。課文寫得十分坦誠,作者在文中前後的心理是不同的,起初認為父親説話不漂亮,暗笑他的迂,後來看到父親爬月台的背影,才良心發現,感受到父親的愛。深入體會“我”的心理,才能更好地理解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