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敬畏自然》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敬畏自然》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敬畏自然》教案 篇一

一、根據課文,在橫線上給拼音寫漢字,在括號內給漢字注拼音,並解釋底下加橫線的字詞:

蕭(sè)和(xù)幹(hé)吞(shì)張(qiān)

蕩(yàng)(luǒ)露無(yín)邊(yuán)崩(ta)

1(mián)延不絕(hǔn)然一體滄海桑田:

二、閲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一)本文是報告文學,詳細報道了羅布泊消失的過程、結果和原因。

1、看課文回答:羅布泊位於,它原本有的美譽。

2、填寫下表,瞭解羅布泊消失的過程和結果:

羅布泊的環境變遷情況和過程

變化項目從四世紀至上世紀80年代(敍説順序:順序)

原本後來

氣温變化

河流長度流量變化

牲畜種類數量變化

禽鳥種類數量變化

植物種類數量變化

胡楊長勢的變化

人類居住狀況

勞作方式變化

水域面積變化

耕地面積的變化

沙漠化的進程

3、課文在描述和説明羅布泊的今昔變化時採用了各種修辭方法和説明方法:

(1)判斷下邊的語句採用了什麼修辭方法?並且説説它們分別起什麼作用?

(過去的羅布泊)‘‘在船的不遠處幾隻野鴨在湖面上玩耍,魚鷗及其他小鳥歡娛地歌唱着……”

修辭:作用:

(現在的羅布泊)“那奇形怪狀的枯枝,那死後不願倒下的身軀,似在表明胡楊樹在生命最後時刻的掙扎與痛苦,又像是在向誰伸出求救之手!”“……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這裏已脱盡了外衣,敞出自己的肌膚筋骨。”

修辭:作用:

(2)請從文中分別找出一個採用了下列説明方法的語句:

摹狀貌

列數據

作比較

舉例子

4、課文分析造成羅布泊生態環境惡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請作出歸納。

5、請簡單歸納塔里木河兩岸動物、植物減少、死亡的情況,並説説作者用了什麼説明方法。

6、作者在報道了羅布泊乾涸的過程和原因後為什麼還專程去考察和報道當地防風林、胡楊林的退化死亡現象?

7、讀課文的最後三段,思考、回答問題:

(1)為什麼在説完羅布泊的消逝之後,還要提及青海湖、月牙泉正在上演的悲劇?

(2)這是什麼寫法?

國中八年級語文《敬畏自然》優秀教案 篇二

教學內容:敬畏自然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觀點。

2、研究本文中反問句,理解其語氣強烈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誦讀,學習作者語言。

2、努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

3、培養學生探究性閲讀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本文,讓學生轉變過去人們一致認為的征服自然的觀念,

應該敬畏自然,愛護自然。

教學重點: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觀點。

教學難點:鍛鍊學生思維能力。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鯤(kun)鵬   斥安鳥(yan)   蓬蒿(hao)   咫尺(zhi)

狼藉(ji)    相形見絀(chu)    美味佳餚(yao)

2、解釋下列詞語。

蓬蒿:飛蓬和蒿子,借指草野。     咫尺:比喻距離很近。

狼藉:亂七八糟,雜亂不堪。       吶喊:大聲喊叫助威。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對自己估計太高。

相形見絀:互相比較之下,就顯出一方的不足之處。

精巧:精細巧妙。 佳餚:精美的菜餚。 不過爾爾:不過這樣。

二、導人:

(如有可能)可展示有關大自然的優美圖片,無論是春花、夏雨,還是秋雨、冬雪,都是美好的,但是,人類的行為卻使大自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展示大自然受到破壞的圖片)面對美麗而又正遭破壞的大自然,有一個作家清醒地告訴我們:人類應該:敬畏自然!

三、解題及文體:

敬:敬重,是各種推崇之心的涵蓋,這個詞還包含一種深深的愛護、珍惜和依戀之情;畏:畏懼之意,作者鮮明地表達了這種“畏懼”是由於“敬”---“愛”—“惜”到了極點之後的“怕失去”、“怕破壞”、“怕改變”。這是從美好的濃情中析出的“畏懼”,這包含了作者對自然力量與神祕的崇拜之情,反映一種重新思索人與自然關係的謹慎謙虛的態度。

本文是一篇議論性散文。議論性的散文不同於抒情性、敍事性散文,也不同於一般議論文。這種文體主要使用議論這種表達方式,有論點(作者對所議論的問題所持的見解和主張),有論據(用來證明論點的事實和道理),有論證(用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議論性的散文有一個顯著的特色就是富有文文學色彩,講究形象的語言、文學的語言,有濃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

四、閲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本文寫了什麼內容?飽含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本文談論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人不要宣稱什麼“征服自然”,應該“敬畏自然” “愛護自然”,表達一種憂患意識和情感。

2、找出文中表達作者觀點的關鍵語句。

明確:最後一自然段。(學生齊讀這一自然段)

3、梳理文章結構

第一部分:(1)否定人能征服自然的口號。

第二部分:(2—10)比較人類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

第一層:(2—4)人類的智慧與大自然相比不過爾爾。

第二層:(5—7)人類智慧與大自然智慧的關係。

第三層:(8—10)宇宙有生命,人類處處有弟兄。

第三部分:(11)人類應當敬畏自然。

五、小結

學習本文要認識“征服自然”不合理的一面,作者就是以科學理性精神比較人與自然,分析人與自然的關係,得出敬畏自然的結論,以利人類長遠發展。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課:

聽寫詞語:蓬蒿    咫尺    狼藉    吶喊    自不量力

相形見絀    精巧絕倫    美味佳餚

二、繼續學習課文:作者闡述了哪些敬畏自然的理由?

1、在大自然面前人類的智慧並不值得驕傲。

a在大宇宙中間,航天科技非常狹小。

b人類的認識史,人類認識幼稚得很。

c大自然寶藏,礦坑挖掘是自掘陷阱。

d宇宙中的高智慧生物,人類大人物不過爾爾。

2、人類的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實在是相形見絀。

a大自然創造了一切人僅有智慧是大自然賦予的

b大自然創造了人類有感情會思維的大腦

c大自然使人體眾多細胞分工合理並且相互協調

d大自然創造了人體難以形容的美

3、宇宙是一個碩大無比的,永恆的生命

人類與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實是兄弟關係

征服自然              平等的生命

不應該               而應該    宇宙智慧的創造物

美味佳餚               宇宙之美的展示者

表明觀點,得出結論: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

三、問題探究:

1、作者為什麼提出要“敬畏自然”?

明確:因為人們常常把人與自然對立,宣稱要征服自然。這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極端往往違背自然規律,破壞自然,導致自然界的懲罰。只有認識自然的偉大,愛護自然,人類才能求得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2、為什麼説“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

明確:之所以説“敬畏自然” 就是“敬畏我們自己”,是因為人類與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創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組成部分,儘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態有高低之別,但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們自己。再則,敬畏自然,就是愛護自然,愛護人類生存的家園,就是愛護我們自己。

3、“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存在不存在?“智慧”和“生命”是從什麼意義上説的?

明確:擬人手法。把宇宙比擬為人,將宇宙的一切,都設想成為造物主的創造,那麼這種創造的智慧真是太神奇了。宇宙智慧與人類智慧——相對的兩個概念,具有可比性。有生動、形象、親切的效果。

四、小結:

作者立意高遠,眼界開闊,能從長遠的眼光和大宇宙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但是也有一些説法還可以商榷。

五、佈置作業:

六、教學後記

第三課時

一、導入

在進一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我們再深一層地品味文章的語言。

二、品味語言,體會句中哲理

1、人類為自己取得的這些成就而喜形於色,然而,誰能斷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礦坑不會是人類自掘的陷阱呢?

討論明確:掉入陷阱,就有危機。人類開採各種礦物留下了無數礦坑,也就破壞了地貌和地層結構,很可能釀成嚴重後果,危及人類自身。

2、宇宙之所以創造智慧生物是為了進行自我認識,為了欣賞她自己壯麗無比的美。

討論明確:擬人,説宇宙創造了人類是有目的的創造,這等於宇宙長出了大腦,有了自我認識的工具,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即是宇宙對自己的認識。

3、人類並不孤獨,在宇宙中處處是我們的弟兄。

討論明確:宇宙的一切,包括人類,都是宇宙生命的構成部分,人類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種種存在形式,所以它們與我們是平等的生命,是我們的弟兄。

三、寫作特點

學習文中多次運用反問句,體會其作用

反問是一種用疑問句式來表達確定意思的修辭方法,用否定句來反問,表達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來反問,表達的是否定的意思。反問的作用是加強語氣,加重語言的力量,激發讀者的感情,給讀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誰説宇宙是沒有生命的?”這比用一般判斷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語氣更強烈,意思更肯定。試從課文中找出幾個反問句,並把它們變換成一般陳述句,然後比較一下,這兩種句式的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如:①我們有什麼理由和資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賣弄小聰明呢?

改為:我們沒有理由和資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賣弄小聰明。

反問句的作用:加強語氣,加重語言的力量,激發讀者思考,給讀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②然而誰能斷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礦坑不會是人類自掘的陷阱呢?

改為:誰也不能斷言那些那些狼藉斑斑的礦坑不會是人類自掘的陷阱。

反問句的作用:反問語氣更強烈,更發人深省。

③那永恆的運動,那演化的過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體現嗎?

改為:那永恆的運動,那演化的過程正是她生命力的體現。

反問句的作用:反問句更能激發讀者的思考,語氣也更強烈。

④難道你沒有聽到石頭裏也有生命的吶喊嗎?

改為:你應當聽到石頭裏也有生命的吶喊。

反問句的作用:語氣更強烈,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

四、小結

這是一篇以議論為主的散文。主要談論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作者運用了層層推進、水到渠成的論述方法:首先否定了人類“征服自然”的口號,認為這實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為與大自然相比,人類的智慧實在算不了什麼;接着,比較人類的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 ,作者進一步強調人類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賦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進而,從論智慧到論生命,人類與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實是兄弟關係。因此得出結論:我們應該敬畏自然。全文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展開,由引論到本論,層層推進,水到渠成。本文的語言也極有特色,富有文學色彩,有濃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灑脱峻麗,讀來爽心悦目。

五、擴展練習

請就“敬畏自然”這一主題擬幾句宣傳標語,向人們發出呼籲。

如:1.地球不是我們從父母那裏繼承的,是從子孫那裏借來的。

2.我們愛護今天的自然,自然呵護我們的明天。

3.地球是萬物之母,無論什麼降臨在地球身上,也將同樣降臨於地球的孩子的身上,我們應該知道地球不屬於人類,而是人類屬於地球。

4.但願地球上的最後一滴水,不是你的眼淚,不是我的眼淚,更希望不是地球母親落下的最後一滴帶着絕望的淚!

附:板書設計

敬畏自然

嚴春友

高科技------航天事業------相比大宇宙,空間十分狹小

人類的智慧  認識---------一部不斷糾錯的歷史

礦坑---------可能成這人類自掘的陷阱

宇宙—————存在比我們智慧高得多的生物

人類智慧是大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自我認識的工具

大自然的智慧 人類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級形態,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階段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兄弟關係-----敬畏自然=======保護、愛護自然

自然中其它事物

八年級下敬畏自然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文意,理解本文的主旨,逐步培養閲讀科學文藝作品的興趣。

2、理解本文層層推進、水到渠成的論述方法和對比手法的運用。

3、揣摩關鍵語句,體味其深刻含意,培養語感。

4、培養科學理性精神和人文關懷精神,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愛護自然,求得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作者觀點。

2、探究思考,理解關鍵語句的深刻含意。

【教學難點】

1、概括要點,理解層層推進的論述方法。

2、理解“敬畏自然”的內涵,正確領會“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的含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

教師檢查學生預習情況,督促學生積累詞語。

1、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蓬蒿()咫()尺狼藉()吶()喊

2、解釋下列詞語:

⑴不自量力:

⑵相形見絀:

⑶精巧絕倫:

⑷美味佳餚:

選五位同學回答,明確:

1、hāo zhǐ jí nà

2、⑴不能正確估量自己的力量。

⑵相比之下,顯出不足。

⑶精細巧妙獨一無二,沒有什麼可以相比。

⑷味道鮮美的食品。

二、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如下問題:

(多媒體顯示)

⑴閲讀文章第一段,思考:為什麼人類宣稱“征服自然”是不自量力的狂想?

⑵閲讀文章二至七段,思考:人類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有什麼關係?

⑶閲讀文章八至十段,思考:為什麼人類與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是兄弟關係?

⑷閲讀文章第十一段及全文,思考:為什麼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

2、小組討論、回答教師明確:

⑴ 文章第一段從三個方面闡述了這個問題:

①人與自然相比,論歷史,宇宙至少已有200億年,“人類永遠只是一個天真幼稚的孩童”;

②論關係,人類“只是大自然機體上普通的一部分”;

③論智慧,自然智慧是大海,“人類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個小水滴”。所以,人類宣稱“征服自然”,實在是自不量力的狂想。

⑵文章二至七段作者分兩步闡釋人類的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的關係:

①文章二至五段作者着重比較人類的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的關係。

指出:

在大自然面前,人類的智慧並不值得自傲,大自然的智慧則是無與倫比的。

第一,即使拿高科技來説,航天事業的空間,在大宇宙中間,還是非常狹小。

第二,人類的認識史也是一部不斷糾錯的歷史,一萬年以後看今天,我們的認識還幼稚得很。

第三,礦坑也可能成為人類自掘的陷阱。

第四,作者推斷,“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遠比我們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在太空人看來,人類的智慧就算不得什麼。

第五,大自然的智慧則是無與倫比的。大自然創造了宇宙的一切,一切都精巧絕倫,令人不能不讚歎大自然智慧的深邃、高超;大自然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生命,人類更是大自然的傑作;大自然能運用美的規律創造宇宙的一切。所有這一切,都是人類智慧所不及的。

②文章六至七段作者進一步闡述人類智慧與大自然智慧的關係:

第一,人類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賦予的,人類智慧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自我認識的工具。

第二,人類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級形態,人類智慧與宇宙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階段。既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與自然是一體,理所當然,人類應該愛護自然。

⑶作者從自然智慧進而論述宇宙生命。宇宙是有生命的,宇宙間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構成部分,人類固然是高級的生命形態,但也只是物質的另一種存在方式,而非生命物質也是生命的一種存在形式。因此,人類和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實在是兄弟關係。

⑷通過上文的論述,結論是人類理應敬畏自然。

“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是因為人類與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創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組成部分,儘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態有高低之別,但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們自己,再則,敬畏自然,就是愛護自然,愛護人類生存的家園,就是愛護我們自己。

三、深層探究

1、提問:文中表達作者觀點的關鍵語段是哪一段?

學生明確:課文第11段。

2、提問:文章是如何一步步推出“敬畏自然”的結論的?

學生回答、教師評價、補充。

文章先從否定“征服自然”的口號開頭,比較人類的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是一層,指出人類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是進了一層。從論智慧到論生命,又進了一層。在層層推進的論述中,人類之所以應該敬畏自然的理由申述完畢,最後水到渠成,引出結論。

3、教師小結:

作為一篇科學文藝作品,本文的科學性體現在議論文這一文體的運用上。文章用了議論的表達方式,內容是議論性的,通篇有論述的思路,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展開,由引論到本論到結論,水到渠成。

四、課堂小結

人類曾那麼意氣風發地相信“人定勝天”,口口聲聲説要改造自然,可是還沒有來得及陶醉,大自然就反過來懲罰人類了。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我們今天所學的這篇文章應該給我們帶來很多啟示。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明白了科學文藝作品的一個特點,即要用科學的方法來論述文章內容。其實,科學文藝作品還有一個顯著特色:就是富有文學色彩,講究形象的語言、文學的語言,有濃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

二、問題探究

1、學生圈點勾畫,提出疑難問題,教師引導學生精讀課文,鑽研課文,對自己提出的問題,主動探求答案,並存疑。

2、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合作探究,並存疑。

3、就尚未解決的問題,全班展開討論。如有疑難,教師酌情點撥。

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可能有:

1、“敬畏自然”的含義是什麼?“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極無為的口號?

2、“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究竟存在不存在?這個“智慧”,這個“生命”是從什麼意義上説的?

3、為什麼説連蒼蠅蚊子乃至灰塵都是大自然精巧絕倫的藝術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4、為什麼説“人的智慧與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階段”?為什麼説“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我對宇宙的認識即是宇宙對自己的認識,我思維即是宇宙在思維,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歡笑即是宇宙在歡笑”?

5、“這個宇宙到處都隱藏着生命,到處都有生命的萌芽,到處都有沉默的聲音”,這些話是什麼意思?

自主學習成果展示:

1、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認識自然的偉大,充分認識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義,自然界的奧祕是無窮無盡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生成,包括人類的生成,實在太神奇了,承認人類自身也是自然的一個組成部分,人類的智慧、人類的創造是無法與大自然相比的。

2、課文所説的“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都是擬人化的説法,把宇宙比擬為人,將宇宙的一切,都設想為造物主的創造,那麼這種創造的智慧真是太神奇了。作者説,“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體現,是她最傑出的作品之一”,就是擬人的説法。

用擬人手法,有生動、形象、親切的效果,宇宙智慧與人類智慧成為相對的兩個概念,二者就具有可比性。但是,擬人手法畢竟是擬人手法,如果走火入魔,認為宇宙間存在一個創造一切、主宰一切的“上帝”,那就會走向宗教。

3、只要想想蒼蠅蚊子的身體構造和生理機制,就會覺得精巧了。生物學家研究得越精細,越覺其精巧。蒼蠅蚊子固然討厭,但是想想這樣小小的生命怎麼會長成這樣的,蒼蠅怎麼會有複眼,蚊子怎麼能夠汲血,不能不覺奇妙。灰塵也是物質,何以如此微小,假如深入地探究到它的內部結構,也會覺得精巧。

4、作者把宇宙智慧分為低級形態與高級形態。宇宙智慧就分化成兩個概念。一個是大概念,既包括低級形態,又包括高級形態的概念;一個是小概念,單指低級形態。所謂“人的智慧與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階段”,這裏所説“宇宙智慧”是指低級形態的宇宙智慧,宇宙智慧的高級形態和宇宙智慧的低級形態當然是宇宙智慧的不同階段。

照作者的説法,人之於宇宙,有如頭腦之於全身,這就容易理解人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了。頭腦的認識、頭腦的思維當然就是一個人的認識、一個人的思維,這就容易理解這一串話語了。再則,也説明人與宇宙是休慼與共的,例如,公害,破壞宇宙機體是宇宙的痛苦,也令人痛苦,所以説“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反之亦然。

5、作者用擬人手法,説宇宙是一個碩大無比的、永恆的生命,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構成部分,都是生命的一種存在形式,區別只在於高級生命形態與低級生命形態之分,而高級生命形態正是從低級生命形態中產生的,所以低級生命形態,即看起來死氣沉沉的物質也“隱藏着生命”,也有“生命的萌芽”。諸如山崩之前是寂然無聲的,山體在不斷破壞,石頭裏有“生命的吶喊”,卻暫無聲息,那就是一種“沉默的聲音”。

三、揣摩品味

1、請同學們品讀課文,勾畫出文章中你最喜歡的句子,並在空白處作批註。

學生回答、教師評價。

2、師生共同總結文章中語言的優美之處。

⑴文章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使該事物生動形象。

例如:宇宙創造智慧生物是為了進行自我認識,為了欣賞她自己壯麗無比的美。

⑵文章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使該句子生動形象。

例如:人類並不孤獨,在宇宙中處處是我們的弟兄。

⑶文章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對某一事物起突出、強調作用。

例如:人類的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實在是相形見絀。

⑷文章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起增強語勢作用。

例如: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我對宇宙的認識即是宇宙對自己的認識,我思維即是宇宙在思維,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歡笑即是宇宙在歡笑。

⑸本文多次運用反問句。反問是一種用疑問句式來表達確定意思的修辭方法。用否定句來反問,表達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來反問,表達的是否定的意思。反問的作用是加強語氣,加重語言的力量,激發讀者的'感情,給讀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例如:誰説宇宙是沒有生命的?

3、教師小結:文章美,美在語言,美在情感。

四、課堂小結

作為一篇科學文藝作品,本文達到了科學理性與人文關懷的統一。文章不僅讓我們學到了層層推進的論述方法、優美的語言,還喚起了我們對環境的憂患與思考。

五、拓展提升

文章中説“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對這句話,你有何看法?

學生展開熱烈的討論,各抒己見,踴躍發言。

教師一方面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一方面引導學生課後蒐集資料,根據事實來思考問題。

六、佈置作業

1、完成《語文評價手冊》第11課。

2、仔細觀察周遭的環境,思考:

保護身邊的環境,你有哪些建議?

《敬畏自然》公開課教案 篇四

教學目的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觀點。

2.通過誦讀,學習作者語言。

3.研究本文中反問句,理解其語氣強烈的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觀點。

2.鍛鍊學生思維能力。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鯤(kun1)鵬斥安鳥(yan4)蓬蒿(hao1)咫尺(zhi3)

狼藉(ji2)相形見絀(chu4)美味佳餚(yao2。)

2.解釋下列詞語。

蓬蒿:(方)茼蒿。飛蓬和蒿子,借指草野。

咫尺:(書)比喻距離很近。

狼藉:亂七八糟,雜亂不堪。

吶喊:大聲喊叫助威。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對自己估計太高。

相形見絀:互相比較之下,就顯出一方的不足之處。

精巧:精細巧妙。

佳餚:精美的菜餚。

二、導人

當你為宇宙的神祕而驚異,為人類的智慧而自豪時,你是否想到,正是大自然那無與倫比的智慧創造了這一切,你的心靈是否因此而受到深深的震撼呢?

三、閲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反覆閲讀課文,找出文中表達作者觀點的關鍵語句。思考一下,作者為什麼提出要“敬畏自然”,為什麼説“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

學生交流感受和見解,同學問互相補充。

四、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一、二段。

學生閲讀第一、二段,概括大意。

明確:

第一段段意:提出“征服自然”説法錯誤,認為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類的智慧就是大海的一滴。

第二段段意:大自然竊笑人。(理由:1.打開的空間只不過咫尺之間。2.今人也會變成古人。3.科學史也是犯錯誤的歷史。)

(二)學習第三至第五段。

1.學生閲讀第三至五段,概括大意。

明確:

第三段:人類發明的工具可能是人類的陷阱。

第四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級的生物。

第五段:大自然的智慧也遠勝於人。

2·學生髮表自己看法,對本文作者的觀點進行質疑。

小組合作,共同解決問題。

如:

(1)説説人類變化的歷史。

(舊石器、新石器……)

(2)人類從被動狀態變為主動了嗎?…。(.人類先是不能或難以生存,在其他動物的威脅下偷生。後來工具逐漸進步,能夠征服其他動物,是已經變為主動。)。一

(3)人類成為大自然的主人了嗎?

(人類不能完全使大自然聽命,所以尚未成為大自然的主人。)

(4)如果説至今人類的作品(一萬年後)還是可笑,那麼本文是不是也是可笑的?

(或者本文不可笑,那麼人類的作品有的一萬年後不可笑。)

(5)作者有沒有否定現今人類科學的成就?

(對人類的理智有一點否定。)

(6)我們的正確看法應當是怎樣?….(要尊重人類的科學研究,人類的命運變好。例如人的壽命從二三十歲進為七十幾,不管是一萬年後,人類壽命的延長,對人類來説不會是“可笑的”。)

五、小結

學習本文要認識“征服自然”不合理的一面,作者就是以科學理性精神比較人與自然,分析人與自然的關係,得出敬畏自然的結豁,i莉人類長遠發展。

六、佈置作業

1.研討與練習一。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課

聽寫詞語。

蓬蒿咫尺狼藉吶喊自不量力

相形見絀精巧絕倫美味佳餚

二、繼續學習課文

學生閲讀課文第六至十段,概括段意。

質疑,討論問題。

①人類是不是自然的智慧的產物?

②作者認為自然創造人類的目的是什麼?

③自然界有目的嗎?

④人類也有好有壞,大自然也是一樣?

⑤本文是否也有好壞?

⑥人類的科學是人類需要的產物,本文是否也是某種需要的產物。

三、學習文中多次運用反問句。體會其作用

反問是一種用疑問句式來表達確定意思的修辭方法,用否定句來反問,表達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來反問,表達的是否定的意思。反問的作用是加強語氣,加重語言的力量,激發讀者的感情,給讀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誰説宇宙是沒有生命的?’’這比用一般判斷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語氣更強烈,意思更肯定。試從課文中找出幾個反問句,並把它們變換成一般陳述句,然後比較一下,這兩種句式的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如:①我們有什麼理由和資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賣弄小聰明呢?

②然而誰能斷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礦坑不會是人類自掘的陷阱呢?

③誰説大自然是沒有生命的?……那永恆的運動,那演化的過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體現嗎?如果宇宙沒有生命,怎麼會從中開出燦爛的生命之花?

④難道你沒有聽到石頭裏也有生命的吶喊嗎?

⑤你難道沒有用心靈聽到從那遙遠的星系裏傳來的友好問候嗎?

四、探究活動

長期以來,人類宣稱自己是“萬物之靈”,這篇課文的作者卻提出人類“只是大自然機體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與人類平等的生命。對這個問題,你有什麼看法,根據是什麼?

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組成小組,蒐集資料,並出一期“人與宇宙之謎”的專刊。

五、小結

這是一篇以議論為主的散文。主要談論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作者對觀點的闡釋是層層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類“征服自然”的口號,認為這實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為與大自然相比,人類的智慧實在算不了什麼,人類的許多認識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卻是無與倫比的。接下來作者進一步強調人類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賦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類與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實是兄弟關係。因此,我們應該敬畏自然。雖然作者的某些説法不無偏激之處,但對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也許不是一件壞事,至少可以使人們對自然存有幾分小心,不敢妄動胡來。科學的發展使得人們解除了對自然的畏俱,也使人類過高估計了自己的力量,解除了對自然的敬畏之心的人類,總是為着自己的私利由着自己的性子胡來,最終損害的還是我們人類自己。

這篇課文教師可以從兩個方面引導學生學習。一是思考作者的觀點,並參照自己對待自然的態度作一番檢討。作者立意高遠,眼界開闊。能從長遠的眼光和大宇宙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但是也有一些説法還可以商榷,可以引導學生思辨、質疑。二是作者的語言。課文中的許多句子有着豐富的哲理性和思辨色彩,應該認真揣摩。另外,作者通過擬人、比喻、反問等修辭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説得通俗易懂,也值得認真學習。,

六、佈置作業

1.研討與練習四。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國中八年級語文《敬畏自然》優秀教案 篇五

《敬畏自然》教案

設計:林凡

一、學習目標   讓學習之舟朝正確的方向前行!

知識目標:認識生字詞;瞭解反問句的作用。

情感目標:培養親近、敬畏、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思想目標: 瞭解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道理,樹立環保意識。

能力目標:理清層層推進的論述思路;揣摩課文中富有哲理的語言的含義。

二、走進課堂   課堂是學習知識的天堂!

請大家欣賞一幅獲得XX年度公益廣告國際大獎的宣傳畫。並猜猜宣傳畫的空白處會配上哪些文字?(圖片略)

三、走進文本   對文章的基本內容作大概瞭解

什麼是“自然”,什麼叫“敬畏”?

一句話概括本文作者的主要觀點。

自然是萬事萬物的統稱。敬畏是既敬重又畏懼之意。

人與自然應和諧相處,敬畏自然就是敬畏人類自己!

四、解構文本   畫出文章結構圖,理清寫作思路。

結構圖(略)

五、品味文本   好文章是一杯香茗,值得好好品味。

請自找一句喜歡的話,與同學一起分享。

請品味以下既形象,又富有哲理的語句。

1、人類為自己取得的這些成就而喜形於色,然而,誰能斷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礦坑,不會是人類自掘的陷阱呢?

賞析:這句話使用了反問與比喻的修辭,既加強了語氣,發人深省,又生動形象説明了人類破壞自然其實就是自取滅亡的道理。

2、宇宙之所以創造智慧生物是為了進行自我認識,為了欣賞她自己壯麗無比的美。

賞析:這句話是把宇宙擬人化,把人類的出現,説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創造。生動形象地説明了人類智慧不過是自然智慧的一個傑作,我們依然是自然之子這個道理。

3、人類並不孤獨,在宇宙中處處是我們的弟兄。

賞析:這句話運用了擬人修辭,把宇宙視為人類的弟兄,生動形象地説明了宇宙萬物都是與我們平等的生命,我們必須與他們和諧相處的道理。

六、精讀文本    閲讀第5自然段,回答下列問題:

1、請概括這段文字的主要內容:

明確:人類的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實在是相形見絀。

2、為什麼説“令人厭惡的蒼蠅蚊子”也是大自然的“藝術品”?

明確:蒼蠅蚊子對於我們人類來説,固然討厭,但是它們的身體構造和生理機制十分奇妙,體現了大自然創造的精妙絕倫。

3、作者從哪兩個方面具體比較了“相形見絀”?

明確:1、大自然用“死”的物質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生命,而人類卻不能製造出一個哪怕是最簡單的生物;2、大自然“懂得”用美學原則創造各種事物以至人體,我們人類的智慧卻不能。

七、走出文本    拓展延伸,學以致用。

請就“敬畏自然”這一主題,擬寫一句宣傳標語。

保護碧水藍天,營造綠色家園。      處處鳥語花香,生活充滿陽光。

保護一片綠地,撐起一片藍天。      既要金山銀山,更要青山綠水。

別讓眼淚成為地球上的最後一滴水。  追求綠色時尚,走向綠色文明

八、能力提高    精英辯論    舌戰羣雄

正方:我們是“自然之子”。

反方:我們是“自然之主”。

正方:我們是“自然之子”。

自然無語,孕育萬物。自然有萬子,我們只是其中一子。高山無語,詮釋“穩健”;蒼天無語,詮釋“高遠”;大海無語,詮釋“博大”。當我們站在高山,仰望蒼天,俯瞰大海的時候,我們怎能不發出“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感歎呢?

所以承認我們是“自然之子”,不是自卑,而是謙卑;不是懦弱,而是勇敢;不是無奈,而是明智。只有人類勇敢地承認我們是“自然之子”,我們才能細心地呵護我們的“自然之母”,和諧地與自然萬物相處,因為它們是我們的弟兄。

反方:我們是“自然之主”。

我們説我們是“自然之主”,並不是説我們應該像一位驕橫粗暴的暴君,任意屠殺無辜。我們既然是自然的主人,就應該好好地愛護自然,就像爸爸是一家之主,他會好好地愛護家人。

任何一個“主人”都是從“孩子”子成長而來的。我們説我們是“自然之主”,並不否認我們是自然母親的一個愛子。而是説自然之母會生老病死,我們作為自然之主,應該好好地照顧自然之母,讓自然之母萬壽無疆。

我們説我們“自然之主”,更多是説我們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因為“自然之主”,不僅僅是一種榮譽,而是一種責任。

九、作業佈置   適當練習是鞏固課堂知識的必要手段

1、睡前回顧本節課講述的重要知識點。2、完成《學習輔導》。3、將你剛才的發言內容整理成200字左右的小文章。

十、結束語   畫蛇添足?畫龍點睛?

柳宗元曾經寫了一首絕句讓我印象深刻: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詩原本表達了詩人在改革失敗被貶後,在寂寞處境中悲苦淒涼的心境。但在今天學習了《敬畏自然》這一課後,我對這首詩卻有了新的解讀:我覺得不僅是偉大詩人,更是一個偉大的預言家。他在預言:人類的將來或許有一天“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到時候我們人類將會變成“孤舟蓑笠翁”,孤苦伶仃地一個人在“獨釣寒江雪”。但願他的預言永遠只是一個危言聳聽的“預言”,而不會成為我們人類的一個悲痛欲絕的“絕句”!

《敬畏自然》教案 篇六

一、檢查預習

教師檢查學生預習情況,督促學生積累詞語。

1、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蓬蒿( ) 咫( )尺 狼藉( ) 吶( )喊

2、解釋下列詞語:

⑴ 不自量力:

⑵ 相形見絀:

⑶ 精巧絕倫:

⑷ 美味佳餚:

選五位同學回答,明確:

1、hāo zhǐ jí nà

2、⑴ 不能正確估量自己的力量。

⑵ 相比之下,顯出不足。

⑶ 精細巧妙獨一無二,沒有什麼可以相比。

⑷ 味道鮮美的食品。

二、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如下問題:

(多媒體顯示)

⑴ 閲讀文章第一段,思考:為什麼人類宣稱“征服自然”是不自量力的狂想?

⑵ 閲讀文章二至七段,思考:人類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有什麼關係?

⑶ 閲讀文章八至十段,思考:為什麼人類與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是兄弟關係?

⑷ 閲讀文章第十一段及全文,思考:為什麼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

2、小組討論、回答教師明確:

⑴ 文章第一段從三個方面闡述了這個問題:

① 人與自然相比,論歷史,宇宙至少已有200億年,“人類永遠只是一個天真幼稚的孩童”;

② 論關係,人類“只是大自然機體上普通的一部分”;

③ 論智慧,自然智慧是大海,“人類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個小水滴”。所以,人類宣稱“征服自然”,實在是自不量力的狂想。

⑵ 文章二至七段作者分兩步闡釋人類的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的關係:

① 文章二至五段作者着重比較人類的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的關係。

指出:

在大自然面前,人類的智慧並不值得自傲,大自然的智慧則是無與倫比的。

第一,即使拿高科技來説,航天事業的空間,在大宇宙中間,還是非常狹小。

第二,人類的認識史也是一部不斷糾錯的歷史,一萬年以後看今天,我們的認識還幼稚得很。

第三,礦坑也可能成為人類自掘的陷阱。

第四,作者推斷,“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遠比我們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在太空人看來,人類的智慧就算不得什麼。

第五,大自然的智慧則是無與倫比的。大自然創造了宇宙的一切,一切都精巧絕倫,令人不能不讚歎大自然智慧的深邃、高超;大自然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生命,人類更是大自然的傑作;大自然能運用美的規律創造宇宙的一切。所有這一切,都是人類智慧所不及的。

② 文章六至七段作者進一步闡述人類智慧與大自然智慧的關係:

第一,人類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賦予的,人類智慧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自我認識的工具。

第二,人類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級形態,人類智慧與宇宙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階段。既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與自然是一體,理所當然,人類應該愛護自然。

⑶ 作者從自然智慧進而論述宇宙生命。宇宙是有生命的,宇宙間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構成部分,人類固然是高級的生命形態,但也只是物質的另一種存在方式,而非生命物質也是生命的一種存在形式。因此,人類和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實在是兄弟關係。

⑷ 通過上文的論述,結論是人類理應敬畏自然。

“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是因為人類與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創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組成部分,儘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態有高低之別,但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們自己,再則,敬畏自然,就是愛護自然,愛護人類生存的家園,就是愛護我們自己。

三、深層探究

1、提問:文中表達作者觀點的關鍵語段是哪一段?

學生明確:課文第11段。

2、提問:文章是如何一步步推出“敬畏自然”的結論的?

學生回答、教師評價、補充。

文章先從否定“征服自然”的口號開頭,比較人類的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是一層,指出人類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是進了一層。從論智慧到論生命,又進了一層。在層層推進的論述中,人類之所以應該敬畏自然的理由申述完畢,最後水到渠成,引出結論。

3、教師小結:

作為一篇科學文藝作品,本文的科學性體現在議論文這一文體的運用上。文章用了議論的表達方式,內容是議論性的,通篇有論述的思路,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展開,由引論到本論到結論,水到渠成。

四、課堂小結

人類曾那麼意氣風發地相信“人定勝天”,口口聲聲説要改造自然,可是還沒有來得及陶醉,大自然就反過來懲罰人類了。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我們今天所學的這篇文章應該給我們帶來很多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