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大學生職業道德論文【多篇】

大學生職業道德論文【多篇】

學生職業道德論文 篇一

一、加強職業道德修養的意義

職業道德修養對於個人的健康成長和事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1.加強職業道德修養有利於提高人才的綜合素質。人才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勞動者素質的競爭,只有高素質的勞動者,才能產出高質量的產品,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在職業道德行為養成過程中,培養正確的職業觀、服務思想、質量意識、職業責任感、遵紀守法等職業道德素質,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習慣,可以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2.加強職業道德修養有利於促進事業的發展。職業道德修養具有凝聚人心、提高素質、促進事業發展的巨大作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給事業活動帶來的效應是雙重的,一方面激發了人們在職業活動中的智慧和才能,另一方面帶來了負面影響,致使一些人鼠目寸光,唯利是圖,損人利己。在這種情況下,加強從業人員的道德修養,提高大學生的職業素質十分重要。3.加強職業道德修養有利於個人職業道德理想的實現。自我塑造,是實現職業理想的一個重要部分,職業理想的實現程度,固然要受到一定客觀條件的限制,但一般來説,受主觀因素的影響更大。個人的條件、能力、意志、志向及主觀努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職業理想的實現水平。同時,職業理想的實現,也要憑藉職業生活這一舞台,職業活動是人們奉獻社會和個人謀生的根本途徑,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加強職業道德的途徑

1.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是職業道德修養的前提。人生觀是對人生目的、人生價值和人生意義的根本看法和態度。在現實生活中,每一個理智健全的人對人生問題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態度。人生觀有正確的、進步的,也有錯誤的、落後的。一個人只有樹立正確的、進步的人生觀,才會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才會在職業活動中自覺地內化職業道德修養,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2.職業道德修養要從培養自己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着手。職業道德修養是一個長期改造自己、完善自己的過程,這個過程要從良好的行為習慣做起。如果一個人連一件有利於社會和他人的小事都做不到,那麼就不會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無私的奉獻精神,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就無從談起。3.學習先進人物的優秀品質,不斷激勵自己。在現實生活中,各行各業都湧現出許多先進人物,我們要學習他們對社會無私的奉獻精神,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4.不斷同舊思想、舊意識及社會上的不良作風作鬥爭。在我們周圍,經常有落後的觀念和意識,以及社會上的不良現象影響我們,我們既要認識到這些錯誤觀念、意識和不良現象對社會的影響,又要積極同它們作鬥爭。

作者:雷俊傑單位: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

大學生職業道德論文 篇二

(一)重視程度有待提高

雖然高等院校也把職業道德教育列入了教學計劃,相應地開設了一些相關的課程,但都是以選修課或考查課的形式出現在學生面前,此外教學時間與考試課或必修課相比幾乎減少了一半。另外,在畢業生就業壓力與日俱增的情況下,在高等院校師生羣體中普遍存在着看重知識技能教育,忽略道德教育的現象,他們普遍認為:“修行道德不如苦練本領”、“薄技在身一生無憂”;最後,社會中評判院校辦學成功與否的標準,很大程度上是考察畢業生就業狀況。可見,以出口為導向的高等教育對德育教育尤其是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視程度仍然需要很大程度的提高。

(二)給予與需求脱節

近觀新時期德育教育,不難發現學校課堂上的給予教育與學生實際需求二者之間存在着脱節的現象。首先,講授內容明顯滯後。當今,具有思維活躍喜新獵奇特徵的大學生自然會對新事物趨之若鶩。然而,課堂上老師卻繼續發揚傳統重複着陳舊的教學內容,其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其次,教材過於寬泛。高等院校所採用的教材大都是過於追求通用,反而人為抹殺行業道德的個性化差異,學校所實施職業道德教育對“行業職業道德”特殊要求不多,既使有些許教材涉及到行業職業道德,但也大都沒有做到充分兼顧行業特點,未能充分體現崗位特殊要求。面對眾多帶有需求差異的學生羣體,學校教育在沒有有效銜接給予需求時,很難達到具有差異化的道德教育的預期目的。

二、家庭原因

(一)被污染家庭的影響

“人類至今還沒有發明比家庭更完善的教育機構”。健康家庭環境對大學生職業道德素養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響,“橘生淮南則為橘”講的就是這個道理。職業萌生期的大學生,其職業心理逐步洞開,有強烈職業選擇衝動,但自身職業意志依然脆,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特別是家庭環境的影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被銅臭,甚至唯利是圖所污染的家庭環境,只能會給正處於職業道德形成期的大學生帶來重利、逐利不良影響。長期生活在該家庭環境中的學生在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之前,其思想早已被污染的家庭環境所污染,而且其負面影響在遇到適宜條件會持續發酵,最終將成為妨礙從這個家庭中走出的大學生擁有高尚職業道德的不利因素。

(二)家庭道德較低的負面影響

魯迅在《我怎樣做父親》一文中寫到:“父母的缺點便是子孫滅亡的伏線,生命的危機”。事實證明,家雀巢中永遠也飛不出翱翔藍天的雄鷹。一個家庭的共同道德素養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從這個家庭走出的大學生的道德素養。這是因為大學生在沒有走進大學之前就會在成長中經常學習和模仿家庭成員,無論是待人處事亦或是價值判斷及取捨等方面,都將會映射到孩子成長的心靈之中。每一個家庭成員的道德水平表面上獨立,實則像連通器一樣相互根連。家庭成員的道德素養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便會促進家庭道德的形成。如果家庭道德水平偏低,終將會成為從這個家庭走出的大學生提高職業道德的羈絆。

三、學生原因

(一)自我提升意識淡薄

無論是社會引導、家庭影響還是學校教育,對於提升大學生職業道德素養來説,都是外因,而真正的內因則是自身的努力提升道德認知並在反覆實踐中穩定為道德自覺。正如科爾伯格所説的那樣,道德教育決不是背記道德條例或強迫紀律,而是促進道德認知水平的發展,即一切德育的中心就是要堅持發展道德認知力。同樣,高尚職業道德的形成也不是背記“某些良訓箴言,而是反覆經歷道德衝突而表現出的穩定積極地道德判斷,進而將道德判斷上升到道德自覺。”再看當下大學生由於自身提升意識淡薄等因素的影響,致使院校的課程教育幾乎流於形式,再加上自身存有濃厚的功利學習目的,使其很難自覺研習能夠提升自身職業道德知識。思想深處沒有規範的道德認知,在道德衝突實踐中也很難做出正確的道德判斷,缺少正確道德判斷的支撐自覺高尚的道德行為也不可能無意識的處處綻放。

(二)主動內化還需加強

道德內化是指對道德素養較低的對象通過進行科學的道德教育,使其對道德規範、要求等具有一定認知,進而培育道德情感,樹立道德信念,增強道德意志,塑造道德人格,並最終固化為道德自覺的過程。可見,道德的內化是提升職業道德素養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階段。現今的大學生雖然有了一定的道德認知,但是道德情感尚不濃厚,道德信念遠未樹立,道德意志依然脆弱和道德人格遠未真-本站§ 正形成,以至於他們在職業行為中一旦遇到道德衝突,其職業道德選擇依然是盲從亦或是趨利,甚至出現為逐利而突破脆弱的道德底線。

大學生職業道德論文 篇三

論文摘要:本文針對目前我國職業院校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現狀、問題分析入手,提出了職業院校加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建議。

我國高校職業道德教育主要以具體的職業道德知識為切入點,以職業道德的傳授乃至灌輸為主,甚至許多學校還停留在黑板加粉筆的程度,把狹義上的知識當做職業道德的全部,忽略了對職業道德情感、職業道德行為的培養,沒有讓學生在生產中實踐職業道德的原則與規範,進而把職業道德規範轉化為自身的為人處世的能力。

1高職院校學生職業道德的現狀與問題

職業道德是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們在職業活動中必須遵循的行為規範的總稱。通常包括以下一些基本規範:愛崗敬業、忠於職守;刻苦學習、提高技能;勤儉節約;遵紀守法、廉潔奉公;熱誠服務、文明生產;講求質量、注重信譽;團結協作、互助友愛等。

不同職業會有不同職業道德的具體要求,但以上基本規範是各行各業都必須遵循的,是各種職業道德中具有共性的東西。因此各院校在大力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職業能力鑑定的同時必須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的培養,把學生塑造成有“魂”的高技能人才。

經濟全球化、知識化、信息化使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社會對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不僅對專業技能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對人的道德素質的要求尤其是職業道德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大量事實表明,一個合格的從業人員不僅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更要有較強的事業心和工作責任感,遵守規章制度,遵循操作規程,不怕吃苦,有敬業精神和奉獻精神,只有這樣才能把工作做好”,但目前,我國高校大學生的職業道德狀況不太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情況令人擔憂。

2高職院校學生職業道德存在問題的原因

為什麼現在的大學生在職業道德上會存在如此多的問題呢?

首先,許多高職院校教師和學生不重視對職業道德的培養。據調查,26%左右的大學生認為職業道德在工作以後再培養也不遲。許多學校領導、德育人員尤其是輔導員也認為:“職業道德只有同人們的職業內容和職業生活實踐相聯繫,甚至認為職業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職業習慣的養成要在職業實踐中慢慢實現。”有一部分教師和行政人員對開展職業道德教育持否定態度,認為學生課很多,考試很多,職業道德教育會加重負擔,等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再學習可以節省教育資源。

其次,很多高職院校的職業道德教育沒有落到實處。到目前為止,專門開設職業道德教育課程的高校很少,大部分高校還是把職業道德教育放在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課或就業指導課上,在思想政治教育課上,涉及職業道德教育的只有“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課程,而在我們考察了不同版本的《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教科書後,發現職業道德教育幾乎是其共同的盲點。儘管其中某些章節對職業道德有所涉及,然而內容都很少且不具有系統性,更沒有專業性與實踐性。

再次,職業道德教育方法過於簡單、流於形式。大學德育的詬病之一是重知輕行,言傳與身教脱離,學校教育與社會導向脱節。學者楊志君對我國高校職業道德教育的教育方法問題進行了分析,指出在教學方法上多以灌輸理論條款為主,學生處於被動接受的地位,缺乏主動學習的精神。我國職業道德教育存在一定的問題:“職業道德課多是通過課堂教學實現,比較注重職業道德知識的灌輸,重視榜樣的作用,要求言傳身教。

3高職院校開展職業道德教育的建議

3.1就業指導、思想道德與法律課

把職業道德教育貫穿于思想道德與法律課、就業指導活動之中,培養學生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

高職院校應非常重視對學生即將畢業前的就業指導,通過開設就業指導課程,培養學生正確的職業觀、靈活的擇業觀(先就業後擇業)、良好的應聘技巧;通過建立比較牢固的就業渠道和龐大的就業網絡,形成一個值得信賴的就業指導系統,對畢業生的就業、擇業產生了定位和引導的靈活作用;通過對已畢業學生進行跟蹤調查、反饋信息,使學院及時瞭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和企業對人才知識技能結構的新需求,從而不斷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調整實習實訓內容,使學生到企業能夠零距離上崗。

在就業指導課程教學中,我們應強調對職業意義的認識,使學生懂得職業並非僅僅是個人謀生的手段,它更是奉獻社會,實現人生價值,施展個人聰明智慧的場所。只有懂得了職業的崇高、偉大和必不可少,才能對職業由衷地產生敬仰、摯愛、忠貞之情。這些積極的思想感情是學生形成正確職業觀的基礎。尤為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糾正學生中的種種不切實際的擇業觀,培養學生基本的應聘技巧,畢業班在就業指導課上開展了“虛擬應聘通過這種形式對各種擇業行業和觀念進行展示。這種形式的課程可以生動地實現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職業道德評價,主動地探索和學習求職技巧,完善自我,提升了職業道德理想和追求。

3.2職業道德培養需通過實踐活動

職業道德教育也可以通過技能大比武活動,培養學生的職業資格意識和職業創新能力。開展技能競賽,應根據人才需求情況,各項職業資格證書的情況,通過各類比賽既使學生在專業學習上學有專攻、學有所長、學有所用,又促進了教師科研水平及指導能力的提高,是培養師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

另一方面,應切實重視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大力推進職業技能鑑定工作,使各專業學生畢業時都具有職業資格證,能迅速適應我國正大力發展的“職業資格准入制度”的需求,以動手能力強、適應能力快、綜合素質高而受到社會和用人單位的歡迎和認可。職業資格證書的推行,使原本模糊的職業技能問題有了明確清晰的標準,從而增強了學生的職業資格意識。學生知道如果沒有職業資格證書,就將喪失在本專業上崗或優先上崗的資格,這種緊迫感、責任感的形成對職業生涯是十分必要的。

3.3學生校外活動

把職業道德教育貫穿於各項學生活動之中,培養其創新能力和責任感,養成艱苦奮鬥的職業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