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兒童福利院社會實踐感悟(共10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0篇《兒童福利院社會實踐感悟》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兒童福利院社會實踐感悟》相關的範文。

兒童福利院社會實踐感悟(共10篇)

篇一:兒童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

2016年兒童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

其一

實踐對象:兒童福利院

社會實踐時間:xx年1月24日

xx年1月24日我和我的幾個夥伴在家鄉的福利院進行了社會實踐社區活動,福利院的老師們向我們介紹着福利院和孩子們的概況,以及在社會實踐中關愛孤兒時的注意事項。因為小朋友大多是有先天性疾病的棄嬰,所以我們在與他們互動時要格外地小心和特別地體貼。上午9點,我們準時到達福利院,並與小朋友進行了互動。

當老師們和同學們一走進教室,小朋友就一下子興奮起來,喊着“爸爸”、“媽媽”、“抱抱”等簡單的詞語,我們也很快進入角色,與小朋友們互動。我們把事先準備好的零食拿給小朋友吃,陪他們一起看電視、搭積木,抱着他們在教室裏逛逛。小朋友們不奢望我們有什麼特長會表演什麼節目,他們只想坐在“爸爸媽媽”的腿上靜靜地看着我們。我們跟他們一起合影時,他們會擺出pose,豎起兩個手指,喊“yeah!”。他們會把照相機搶過去,從相機裏面看看自己的模樣。他們會把“媽媽”的頭繩拉下來,親自給“媽媽”扎辮子。上午10點,準時開飯了,年齡稍大一點的小朋友坐在方桌邊,自己吃飯,我們就一對一喂年齡小一點的小朋友吃飯。他們一個比一個乖,會互相督促“坐好,吃飯”,一口接一口,不一會兒一大碗蓋澆飯就已經吃完,一粒米飯也不會浪費。飯後稍做休息,便是午睡時間,孩子們認識自己的牀位,會自己脱下外褲穿好睡褲,會把襪子放到鞋子了。

下午我們向老師們瞭解了他們的情況,和春節的心情,老師們説:“他們不會感到孤單和寂寞,反而會感到快樂,因為福利院對他們來説就像家一樣。”

下午我們和孩子們玩起了國小或幼兒園才玩起的遊戲,他們都很開心。傍晚我們要走的時候,福利院的老師和孩子們都出來送我們,和我們説“再見。”

回家後,我認為這些孩子是不幸的,然而有着社會上許許多多好心人的關心和照顧,還有些好心人領養他們,他們又是幸運的。我們同學中有一些已經為人父母,有些結婚了還未育有孩子,有些還是未婚,狀態不同每個人也都有不同的感觸。為人父母的同學們覺得他們是那麼聽話那麼可愛;結婚還未育的同學們覺得孩子是愛情的結晶,但是要優生優育,要勇於承擔父母的責任。一天的社會實踐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但是留在老師們和同學們心中的回憶不會消失,同學們也覺得關愛這些小朋友也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今後可以經常開展。

作為當代大學生,在這個暑假裏我認真履行了學校要求進行暑期社會實踐的任務。積極參加了社會實踐活動,認真學習瞭解了國家大學生要求加強愛國主義精神,投身社會實踐的各項指令,深入學習結合自身專業進行了詳細而又深刻的實踐經歷,在實踐中收益良多,體會深刻。

這個假期裏,我參加了社區組織的去孤兒院當義工的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我收穫許多。回家後因為離孤兒院比較近,加上社區幹部的大力宣傳,我和許多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參加了此次公益活動。孤兒院的孩子們從四歲到十五歲不等,父母大多雙亡,只能被孤兒院收留。我所在的孤兒院是7月初才成立的一所孤兒院,也是本縣歷史上的第一所孤兒院,收官孤殘兒童共50餘人。

由於孤兒院是7月初才成立,我很有幸參與了孤兒院的籌備和入院工作。在工作中虛心向工作人員學習,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迎接來自全縣各地孤兒入院的過程中,通過與孤兒及其監護人的交談中獲益匪淺,也使自己更加懂得做人的道理。孤兒院將孩子分成兩個區,一區是六到十歲,二區是十一歲到十五歲。我帶的是二區。

有時候看着她們的快樂和滿足讓我久久不能忘記,這些尋常人家無比簡單的滿足在這些缺少愛和關懷的孩子們身上卻有着非同尋常的意義,護工門平時除了陪伴孩子們玩耍大多數時間是要照顧全部這些孩子們的生活起居和安全,所以分給每個孩子的關懷就少的又少,如何能滿足每一個孩子的成長所需要的關心和愛的滋潤,她們無疑是可憐的,沒有父母的愛在孤兒院裏生活成長。雖然衣食無憂,但是卻失去了他們最重要的感情依靠,我無言以對,只希望那些草率把孩子生下來的父母不要這麼不負責任,讓一個無辜的孩子白白承受着不公平的對待。 孩子們午休時間總是不安寧喜歡哭鬧,好不容易安撫了這個,另一個個又開始折騰,最後弄得我手足無措,通過向護工虛心的學習,自己慢慢地也能熟練而緊湊的完成安撫他們睡覺的任務,這些孩子們是她們見過的最可愛的孩子,可是卻有着這樣的遭遇和命運。

這些孩子在沒有父母之愛漸漸長大的時候都會有一個時期特別的古怪,他們懷疑自己不好,十分的敏感多疑,看着直叫人心疼,好在這些孩子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衣食無憂的生長,給孩子們提供的條件都是最好的,讓他們在沒有愛的基礎上得到一些補償,能順利安全健康平安的長大,孤兒們是可憐的,這個年紀的孩子本應嬌生慣養受盡疼寵,可是他們卻沒有這個福氣享受這些本該屬於他們的感情,我們平常不光只顧能讓他們吃飽穿暖健康長大,而是要從學習、生活、為人處事,修養等多方面進行教育,兩個月的實踐生涯過得飛快,我和這裏的孩子相處得非常愉快,比如帶着她們出去野炊,一起玩遊戲,一起上課。

看着每一個孩子開心快樂着,我作為一名大學生義工感到無比的滿足和開心,能感受到被需要,能幫到這些孩子,我覺得自己的生命變得開始有了特殊的價值,和孩子們的感情也是真實而美麗的。這些孤兒無疑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抹色彩,和他們一起度過的這五十多天,充實而充滿了意義,讓我學會了如何愛和關懷別人,如何讓身邊的人因為你而感到快樂幸福,那些最真誠最可愛的笑容就是最好的回報。

真心希望那些父母們在決定生下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慎重再慎重,畢竟這是一條生命,她來到這個世界上是無辜的,她並沒有任何錯誤。既然決定帶她來到這個世界上就一定要對她好,不要因為殘障而狠心拋棄自己的子女,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一種行為,因為,這意味着這世界上又多了一個缺愛的可憐人,她的人生將永遠不會圓滿。所以我呼籲年輕的父母們,一定要慎重,負責。不要讓他們因為你而接受不公平的一生,這是一個孩子的一生啊,多麼重要啊!同時孕婦一定要慎重服藥不要讓孩子在發育的時候因為你的一時疏忽大意而產生先天性發育殘障,我希望父母們在對待孩子的時候多一些疼愛,多一些不捨,少一些狠心和無情,既然是父母,就要負起責任,你選擇把他們生下來,就要對孩子一輩子負責,狠心拋棄他們是多麼殘忍的一個決定,他們多可愛,不該受到這樣的傷害。我們要用最真的愛關懷這些可愛的孤兒們。

在這五十多天的義工生涯裏,我覺得學會的遠不止這些,我們這些九零後生長在無憂無慮的和平年代。對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疼愛總覺得理所當然,對別人的付出當做是應該的,從來就只知道索取很少付出和為別人着想,心裏大多也都只有自己一個人,天生的自私無情。但是,我們似乎忘記了,別人對你好疼你愛你並不是應該的,這是付出,這是愛,是人間難得的真情,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些看似來的容易其實來之不易的感情,感激社會政府感激黨給我們帶來的和平年代,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這一切,都是幸運的恩賜,我們要學會感恩,學會感激報答每一個對你好的人,感恩父母親人,多關心體貼他們,有的時候你不經意的關心會讓他們像個孩子似的歡心一整天。

感恩社會,多做一些有益於社會的事情,讓這個社會因為你為更美好,實現你的價值。感恩每一個人,播撒你的愛心和關懷,讓他們因為你的存在而快樂開心,讓身邊的每一個人因為你的付出而感到幸福,把自己有限的愛播撒到無限的世間中去。實現人生的價值並不在多,在於參與,我相信,只要我們當代大學生們共同行動起來,帶頭分享温暖,傳遞愛心,社會會因我們而改變,人世間一定會越來越來美好、越來越和諧。

其二

實踐時間:20xx年6月8日-----20xx年6月21日

實踐地點:xx兒童社會福利院

一、 實踐目的

社會工作專業是指社會(政府或社會團體)以物質精神和服務等方式對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結構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進入正常的社會生活的個人與羣體提供幫助,使他們回覆社會生活能力,協調社會互動關係,提高社會生活質量,增強社會福祉的專業方法。

社會工作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所以深入社會,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成為本專業的重要課程之一。本次實踐的目的有:

1. 瞭解兒童福利院的組織結構

2. 深入學齡兒童中瞭解他們的生存狀況

3. 鞏固理論知識,鍛鍊實際工作能力,增強了社會工作的興趣和熱情

二、 實踐單位介紹

xx兒童福利院20xx年建院,主要收養了一些生理殘疾、孤兒等失依兒童,並採取家庭寄養等社會化的方式,接納了許多失依兒童,給予他們生活以及教育幫助。目前,其中兒童總數:170名。殘疾兒童:80名 年齡段分別為:0-2歲,50名; 8-17歲,35名;3-7歲,80多名,其中8-17歲為學齡兒童,3個高中生,十幾個國中生,其餘的為國小生。

我的工作主要是在教育科室,針對國小和國中的學生進行學習輔導,批改作業,與他們聊天等,偶爾會接觸學前兒童,其餘時間便是整理圖書。本文的報告主要圍繞與孩子們的工作展開。

三、實踐內容與個人體會

我原本是帶着疑惑與好奇來到兒童福利院的,因為我們經歷了一系列的程序才如願以償地進入這個 神祕 的地方。體檢,門衞的質問,登記,會議室的等待,甚至是在真正開始工作時才遇見院裏的孩子,這讓我不由得對傳説中的福利院心起疑惑。我也原本以為那些兒童會有我想像中怪異。

當是,我所經歷的,卻顛覆了我的一切。

福利院工作人員給我們一些簡單的要求,不要打聽他們的身世,為院裏的工作保密。

他們之中有一些是先天殘疾的孩子。有肢殘、侏儒、皮膚病、視聽障礙、發音不請,智力發育不全等原因,幼時被父母遺棄,或者失去監護的.失依兒童,生命以這種形式出現,讓我們去了解這個非正常社會化的孩子羣體的生存狀況與精神生活。

我最先接觸了是四五左右歲的學前兒童,學前兒童分為小中大班,較多的時間還是和學齡的兒童的接觸。

在十天的實踐中,我把他們的特點主要歸納為以下三點

1. 他們大部分熱情而脆弱

學前的兒童有專門的幼兒老師,上午和下午都由那些受到專業訓練的老師帶領做活動,唱歌,跳舞,學詩等等,她們都是年輕的而有活力的女孩子,所以這個院裏的活力,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她們,這是院方的明智之處。中午由老師帶領着就餐,其餘時間由生活老師帶領,在寢室休息。遇到我們這些陌生人,他們卻一點也不怕生,就湊到你的身邊,熱情叫 阿姨 ,我最為感動是,他們都及其希望他們的擁抱,哪怕是牽手,也可以讓他們開心。往往,他們會莫名其妙地哭起來,僅僅只是引起別人的注意而已。老師的稍微的批評,他們也會放在心裏。其實,簡單地説,就是需要他人的關注,我們知道,福利院雖然編制人員眾多,甚至正式編制員工是孩子人數的一般,但是真正與孩子接觸的人,卻是極為少的。而在家庭中的孩子,卻是眾人的寶貝,一大堆人圍着他(她)。所以不難理解,他們的熱情來自於對他人關注的渴望。這也讓我認識到在兒童成長時期,來自父母等親人的肢體交流的重要性。心理學上講,那些與父母有健康肢體交流的孩子,心理上比那些缺乏身體交流的人更健康,在以後的人際交往中也會更加順利、坦然。其實,成年人又何嘗不是?有時候,一個温暖的擁抱,許多痛苦,鬱悶,委屈就可以釋懷。

2. 他們是與別的兒童一樣,是天使,卻是有點憂傷的天使

他們不是想像中那種封閉的古怪的孩子,他們也充滿這陽光與朝氣,會依依呀呀學語,遇到一個陌生人會帶着好奇心來打量着,只是會讓人心酸得看到,他們會叫食堂的叔叔為 爸爸 ,看見經常來看望他們是的好心人為 媽媽 。

我的大部分工作就輔導學齡兒童的家庭教育,他們從國小一年級到國中二年級都有,大部分只是智力正常的孩子,在附近的學校正常上學,中午有專門的員工給送飯,下午回來在院裏的教室裏複習功課,週六週日由專門的老師或者志願者監督他們學習,還有專門的家教。他們和當年的我們一樣,想盡快的完成作業,痛恨考試,責問是誰發明了諸如 語文 數學 英語 等這些令人煩惱的學科。

2016年度兒童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社會實踐報告他們也很關注社會中的流行,我清楚地記得,在一次聽寫漢字的過程中,我報出傑 ,然後組詞傑出 、 俊傑 ,他們還是等了一會兒,一個男孩問,是不是周杰倫的傑 ,這才發現,他們也是接觸社會的,對流行歌曲也很熟悉。

他們之間也是像一般孩子那樣開玩笑,聊天,講學校裏的事情,不是那種冷冰冰的關係,他們多像兄弟姐妹班的關係,大一點的孩子照顧一二年級的孩子,這讓我很感動。

只是,有時候,在學習過程中有不耐煩、不合作的傾向,會發呆,憂鬱的面孔,讓人疼惜地想,他們也會有心事呀!有一天,一個孩子突然問我, 姐姐,為什麼人會死? 我當時就震住了,那麼小的孩子,怎麼會考慮這樣深奧而沒有答案的悲觀的問題,我自己知道,人一旦考慮了生與死的問題,他似乎就成熟了,也就多了對有關自己生命的思考。我對她説了很多,記得最清楚的一句就是 有生就有死呀 ,其實這句話裏本身就包含了悲觀的意味。我該怎麼給一個十來歲的孩子講生死的問題呢?他們也有對我們的難言之隱、排斥性的冷漠,然而當他們真正把生活中的問題暴露在我們面前時,許多時候我們難以理解、難以正確分析。

3. 院裏的孤獨與夢想

因為孩子很多,院方的管理人員往往沒有能夠叫出他們各自的名字,特別是對於那些內向而不願交往的孩子。我不想他們成為無名氏,所以我見他們的第一天,在課程過後,我先告訴他們我的姓名,電話號碼,然後讓他們在一張紙上寫下自己的名字,第二天我就能夠記住他們了,我想這是對他們人格的尊重吧!也是和他們進一步接觸的方式吧!

福利院是一種封閉式的管理,除了學校上課的時間,他們便是呆在院裏,很少出門,偶爾有大孩子去打籃球,他們很少有機會接觸外面的世界。他們在福利院,一般情況下是斷然不準出去的?我問過他們,他們説偶爾有機會帶他們出去玩,大一點的孩子對**還是很熟悉的。

我們發現他們的理想也是繽紛漂亮的,我問過他們以後想幹什麼,他們有想當老師的,翻譯家的等。有的孩子,學習很認真,我告訴他們學習之改變自己的很好的出路。當然青春期的叛逆與煩惱,來不及讓他們想太多以後的事情。

十天時間很快結束了,我想,我來到福利院之前,是帶着好奇的眼光來看待這個為外界所不知的地方的,走的時候我才發現,其實,自己一直是一個以感情介入其中的人,即使寫這個實踐報告的時候,我還是如此。對他們的關照,也讓我重新審視了一下自身的成長過程,我曾經的煩惱,他們也會有,當然,也許回會有我所沒有經歷的苦難或者傷感,但我一直相信,他們,一定會健康地成長的,也會長大,談戀愛,上大學,找工作,成家立業,成為千萬普通人中間的一位。我相信的!

篇二:兒童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

兒童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2016

社會實踐活動對我來説並不陌生,因為這已經是我高中生涯中第四次參加了。不同於原來在社區裏參加的活動,也不同於在博物館中參加的工作,這次社會實踐的工作崗位是會接觸到社會中不常接觸的羣體,所以我很期待!

這次的實踐崗位是通過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辦的招聘會上獲得的。當初在考慮這個崗位時,除了想體驗不一樣的工作崗位和社會環境外,我自己本身也十分喜歡小孩子,想在短暫的社會實踐中多接觸自己喜愛的事物,以此來鍛鍊自己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質。

應聘的實踐基地是杭州市兒童福利院,實踐時間是3月2號到3月4號,分屬於兒童福利院教育康復科實驗二班,工作崗位是教學輔導員,工作的主要內容是協助老師管理學生以及輔導小朋友學習等。

在這次社會實踐過程中,我深切體驗了當老師的感覺。初來班級時,我驚喜的發現這裏的小朋友們都非常的熱情,當得知他們平時很少見到外來人士時,也略感心酸。實踐第一天,由於要熟悉院內各個方面的情況,到達班級煩的時間稍晚,一進教室便見孩子們在認真地寫字,每個人都緊緊抓住手中的鉛筆,一筆一劃地在自己的寫字本上書寫。當他們抬頭看到我,便咧開大嘴巴露出缺口的大門牙,大大方方地衝我叫姐姐好,瞬間便感到內心有一股暖流經過。

在實踐的'幾天當中,我當然在本次的社會實踐中也是有一些困難存在。由於班級人數較多,而且教師人數較少,班級大多為九歲和十歲的小朋友,管理難度稍微有些大。在他們自由活動時間裏,常常要兼顧好幾個小朋友,有時候自己跑的氣喘吁吁也沒有辦法全部管理到,不免也為小朋友的安全擔憂,畢竟他們的年紀不算很大,正處於成長期,強烈的好奇心也許會帶來一定的危險。

為期三天的社會實踐很短,但我也收穫良多。在這裏,我學會了如何照顧小朋友,學會了如何與孩子們交流。我也成長了,真正的體會到在實踐中瞭解社會,在實踐中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接觸到平常接觸不到的事情,這是一次社會實踐的意義遠遠大過於以往的實踐活動。

篇三:兒童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

兒童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分享

兒童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範文【1】

今年暑假參加社會實踐報告活動,總覺得我應該做點有意義的事,於是我來到了兒童福利院,為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們奉獻我的一份愛心。

8月2日我們第一天去兒童福利院。去之前,我反覆的思索,在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們怎麼樣呢?他們適不適應這兒的生活?我和他們能不能很好的溝通?我能不能走進他們的世界?能不能幫助他們而不傷害他們的自尊?他們是一羣特殊的人,他們需要些什麼……

走進了兒童福利院的那一刻讓我很感觸,這裏竟有三十幾個孩子,看見他們的時候我心裏一驚,突然我感覺有點不知所措。他們中大多數的孩子都是不怎麼正常的,要麼是肢體的、要麼是心理的。他們沒有我想象當中的那麼正常,看到他們不知道怎麼的心裏生出一絲恐懼感,但所有的恐懼都被一張張微笑的臉給消除了,他們對於我們沒有恐懼感,對我們微笑。但他們的一些動作讓我感覺到了他們的一些內心對愛的渴望,他們抱着我們,牽着我們的手,他們的內心是多麼希望得到愛、得到別人關心,也許這兒的環境不錯,但他們更渴望有一個家,他們也希望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爸爸媽媽,有自己的兄弟姐妹,哪怕家裏很苦,通過與工作人員的瞭解才知道他們很多已經在這生活了很久很久,他們不能像其他正常的孩子一樣有自己的家,他們的內心需要愛,他們大多都是因為身體的殘缺而被父母拋棄,命運對他們有着太多的不公平但他們還是很堅強的活着。

工作人員安排我們負責幾個“正常”孩子的學習輔導,這不得不讓我們把大多數時間花在這幾個孩子身上,這讓我感覺到對其他孩子有一絲隱隱的愧疚。我們同時也為他們播放了預防手足口病的視頻,給他們播放喜劇《人在囧途》。我們的出發點很簡單希望通過我們所做的讓他們健康快樂。

每天中午,我們會和他們一起吃飯,通過幾天的接觸,沒有看見他們當中有一個人哭過,面對命運的不公平他們還是很快樂的活着,他們的飯菜也沒有我想象中這麼好,而他們都吃的很開心,雖然都有一些殘缺,但他們的很多事情都是自己解決的,在我們看來很簡單的事,如:洗碗、洗衣、打掃衞生,但對於他們都很不容易,他們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在內心裏我覺得他們很優秀。、

在幾天的接觸中我們發現,他們與外面的孩子其實僅一牆之隔,但他們和外面的孩子有極大的不同。智力上有點障礙的孩子他們一天無憂無慮的,他們也許不懂,他們親暱的叫着我們,我們也陪他們玩,看着他們開心的笑我們打心眼兒裏高興。最為特別的是智力不怎麼正常的那一小部分孩子,他們對陌生人極為強烈的排斥。其中有一個叫王郡紫的,她今年12歲,上四年級,她是一個瘦弱而又很漂亮的女孩,最初和她接觸她十分排斥,不願別人走進她的內心世界。無論問她什麼她都會回敬你三個字“不知道”,當我想要送她小禮物時她只給了我兩個字“幼稚”。在我看來她這樣的年齡,一些漂亮的小禮物她會喜歡的呀!可是我忽略了一個問題,她在福利院呆了4年了,她比院牆外的那些孩子們要懂事得多。幾天下來和她熟了她開始和我們聊天開玩笑等等。這讓我感到只要我們有一顆愛心用心去對待他們,就算他們是冰我們也能用愛將他們融化。在學習上她遇到什麼問題只希望我給她一點提醒不需要我的答案,她只要一個人靜靜地想幾分鐘,她的這種習慣讓我感到吃驚,很多同齡的孩子都希望別人給她答案,這樣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玩,但她的世界好像只有學習,她大多數時間都在學習中,也許她是個不認輸的人,想通過讀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吧!另外還有一個小孩叫馬小慶,今年十二歲,讀二年級,在兒童福利院住了四年,一個沒有身體缺陷的女孩,但口齒有些不清楚,話説得不怎麼清楚,但是個很開朗的人,會跟我們打招呼,她很喜歡動漫電視劇《喜羊羊和灰太狼》,她會給我説電視中的情節,她樂觀的心態讓我也感覺有點自愧不如。另外的幾個也有不同的特別之處。

另外我也發現在這個大家庭中孩子們之間也有不同程度的排斥心理,一些正常的孩子會不願和不正常的孩子在一起。一些小一點的孩子往往會怕大點的孩子們,他們之間已有不同程度的隔閡。與此同時我們還了解到他們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姓“桃”,“桃”字取之福利院所在的桃溪寺中的“桃”。他們之中姓“桃”的孩子意味着他們到福利院時連自己姓什麼都不知道。有相當一部分是出生不久被發現有這樣或那樣的疾病而被遺棄的,他們是幸運的,因為他們的父母沒有把他們扔到其他地方而被餓死、凍死,他們被收留在福利院裏撿回了一條命。但是他們又是不幸的,因為他們要承受本不該由他們承受的東西。

我們三天的實踐活動並不能改變什麼,我們只希望通過我們能給他們一點幫助,給他們帶去一點快樂就已經足夠了。

他們承受着常人無法想象的壓力,面臨着更為嚴峻的人生挑戰,他們面對了本不該由他們面對的東西,但他們用樂觀化解着一切生活的苦難,他們開心、他們樂觀、他們勇敢的面對了一切,和他們比起來我們擁有的太多,有家、有關心自己的人、有舒適的環境,但我們還在抱怨我們沒有的太多的,我們總是怨天尤人,總是把所有的不滿推在別人身上,也許是我們得到了太多而不知道珍惜,不知道怎麼去珍惜自己現在擁有的,我們很多事總希望別人幫我們解決好,依賴思想越來越嚴重,沒有了挑戰性什麼事情都順其自然,什麼都聽天由命,我們已經丟失了很多東西。他們雖然是孤兒但他們知道努力,他們知道怎麼去面對生活,他們知道樂觀的面對每一天,他們知道自己不認輸,他們不會怨天尤人,他們不會放棄自己。

在兒童福利院只待了短短的三天,但給了我太多的感觸,很多感觸是無法用言語表達出來的,只有一個小小的心願,希望他們每天都過得開開心心的,有更多的人知道他們的存在,知道有這麼一羣可愛的孩子希望得到我們的愛,也希望更多的人能給他們一點點愛,對他們而言愛是最珍貴的,我們都幫助他們一點點他們的世界就不會是黑色的,他們就不會在他們的世界感到無助、害怕。他們也不在握着別人的手不放。

這次社會實踐活動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讓我瞭解到一顆愛心是何等的重要。我有理由相信這次經歷會讓我終身受益,我認為在畢業後的工作中面對病人與面對他們有一定的相同之處——都需要我懷着一顆愛心去對待。

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2】

今年寒假已經結束了,我又回到了校園,在寒假中,我利用業餘時間參加到了實習中,在不斷地實習中得到了更好的進步。今年寒假我實習的地方是兒童福利院,這是一個不被關注的地方,很多的`現實情況導致我們一直以來對他們的存在不實十分的關心,可是他們是需要社會的幫助的,我應該去幫助他們!以下是我的個人實習報告總結:

一、實習目的

社會工作專業是指社會(政府或社會團體)以物質精神和服務等方式對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結構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進入正常的社會生活的個人與羣體提供幫助,使他們回覆社會生活能力,協調社會互動關係,提高社會生活質量,增強社會福祉的專業方法。社會工作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所以深入社會,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成為本專業的重要課程之一。本次實習的目的有:

1.瞭解兒童福利院的組織結構

2.深入學齡兒童中瞭解他們的生存狀況

3.鞏固理論知識,鍛鍊實際工作能力,增強了社會工作的興趣和熱情

二、實習單位介紹

福利院2001年建院,主要收養了一些生理殘疾、孤兒等失依兒童,並採取家庭寄養等社會化的方式,接納了許多失依兒童,給予他們生活以及教育幫助。目前,其中兒童總數:170名。殘疾兒童:80名 年齡段分別為:0-2歲,50名; 8-17歲,35名;3-7歲,80多名,其中8-17歲為學齡兒童,3個高中生,十幾個國中生,其餘的為國小生。我的工作主要是在教育科室,針對國小和國中的學生進行學習輔導,批改作業,與他們聊天等,偶爾會接觸學前兒童,其餘時間便是整理圖書。本文的報告主要圍繞與孩子們的工作展開。

三、 實習內容

我原本是帶着疑惑與好奇來到兒童福利院的,因為我們經歷了一系列的程序才如願以償地進入這個“神祕”的地方。體檢,門衞的質問,登記,會議室的等待,甚至是在真正開始工作時才遇見院裏的孩子,這讓我不由得對傳説中的福利院心起疑惑。我也原本以為那些兒童會有我想像中怪異。

當是,我所經歷的,卻顛覆了我的一切。福利院工作人員給我們一些簡單的要求,不要打聽他們的身世,為院裏的工作保密。他們之中有一些是先天殘疾的孩子。有肢殘、侏儒、皮膚病、視聽障礙、發音不請,智力發育不全等原因,幼時被父母遺棄,或者失去監護的失依兒童,生命以這種形式出現,讓我們去了解這個非正常社會化的孩子羣體的生存狀況與精神生活。我最先接觸了是四五左右歲的學前兒童,學前兒童分為小中大班,較多的時間還是和學齡的兒童的接觸。在十天的實習中,我把他們的特點主要歸納為以下三點:

1. 院裏的孤獨與夢想

因為孩子很多,院方的管理人員往往沒有能夠叫出他們各自的名字,特別是對於那些內向而不願交往的孩子。我不想他們成為無名氏,所以我見他們的第一天,在課程過後,我先告訴他們我的姓名,電話號碼,然後讓他們在一張紙上寫下自己的名字,第二天我就能夠記住他們了,我想這是對他們人格的尊重吧!也是和他們進一步接觸的方式吧!福利院是一種封閉式的管理,除了學校上課的時間,他們便是呆在院裏,很少出門,偶爾有大孩子去打籃球,他們很少有機會接觸外面的世界。他們在福利院,一般情況下是斷然不準出去的。我問過他們,他們説偶爾有機會帶他們出去玩,大一點的孩子對城市還是很熟悉的。我們發現他們的理想也是繽紛漂亮的,我問過他們以後想幹什麼,他們有想當老師的,翻譯家的等。有的孩子,學習很認真,我告訴他們學習之改變自己的很好的出路。當然青春期的叛逆與煩惱,來不及讓他們想太多以後的事情。

2. 他們大部分熱情而脆弱

學前的兒童有專門的幼兒老師,上午和下午都由那些受到專業訓練的老師帶領做活動,唱歌,跳舞,學詩等等,她們都是年輕的而有活力的女孩子,所以這個院裏的活力,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她們,這是院方的明智之處。中午由老師帶領着就餐,其餘時間由生活老師帶領,在寢室休息。遇到我們這些陌生人,他們卻一點也不怕生,就湊到你的身邊,熱情叫“阿姨”,我最為感動是,他們都及其希望我們的擁抱,哪怕是牽手,也可以讓他們開心。往往,他們會莫名其妙地哭起來,僅僅只是引起別人的注意而已。老師的稍微的批評,他們也會放在心裏。其實,簡單地説,就是需要他人的關注,我們知道,福利院雖然編制人員眾多,甚至正式編制員工是孩子人數的一半,但是真正與孩子接觸的人,卻是極為少的。而在家庭中的孩子,卻是眾人的寶貝,一大堆人圍着他(她)。所以不難理解,他們的熱情來自於對他人關注的渴望。這也讓我認識到在兒童成長時期,來自父母等親人的肢體交流的重要性。心理學上講,那些與父母有健康肢體交流的孩子,心理上比那些缺乏身體流的人更健康,在以後的人際交往中也會更加順利、坦然。其實,成年人又何嘗不是?有時候,一個温暖的擁抱,許多痛苦,鬱悶,委屈就可以釋懷。

3. 他們是與別的兒童一樣,是天使。

他們不是想像中那種封閉的古怪的孩子,他們也充滿這陽光與朝氣,會依依呀呀學語,遇到一個陌生人會帶着好奇心來打量着,只是會讓人心酸得看到,他們會叫食堂的叔叔為“爸爸”,看見經常來看望他們是的好心人為“媽媽”。我的大部分工作就輔導學齡兒童的家庭教育,他們從國小一年級到國中二年級都有,大部分只是智力正常的孩子,在附近的學校正常上學,中午有專門的員工給送飯,下午回來在院裏的教室裏複習功課,週六週日由專門的老師或者志願者監督他們學習,還有專門的家教。他們和當年的我們一樣,想盡快的完成作業,痛恨考試,責問是誰發明了諸如“語文”“數學”“英語”等這些令人煩惱的學科。

他們也很關注社會中的流行,我清楚地記得,在一次聽寫漢字的過程中,我報出“傑”,然後組詞“傑出”、“俊傑”,他們還是等了一會兒,一個男孩問,是不是“周杰倫”的“傑”,這才發現,他們也是接觸社會的,對流行歌曲也很熟悉。他們之間也是像一般孩子那樣開玩笑,聊天,講學校裏的事情,不是那種冷冰冰的關係,他們多像兄弟姐妹班的關係,大一點的孩子照顧一二年級的孩子,這讓我很感動。

只是,有時候,在學習過程中有不耐煩、不合作的傾向,會發呆,憂鬱的面孔,讓人疼惜地想,他們也會有心事啊。有一天,一個孩子突然問我,“姐姐,為什麼人會死?”我當時就震住了,那麼小的孩子,怎麼會考慮這樣深奧而沒有答案的悲觀的問題,我自己知道,人一旦考慮了生與死的問題,他似乎就成熟了,也就多了對有關自己生命的思考。我對她説了很多,記得最清楚的一句就是“有生就有死呀”,其實這句話裏本身就包含了悲觀的意味。我該怎麼給一個十來歲的孩子講生死的問題呢?他們也有對我們的難言之隱、排斥性的冷漠,然而當他們真正把生活中的問題暴露在我們面前時,許多時候我們難以理解、難以正確分析。

四、實習體會

十天時間很快結束了,我想,我來到福利院之前,是帶着好奇的眼光來看待這個為外界所不知的地方的,走的時候我才發現,其實,自己一直是一個以感情介入其中的人,即使寫這個實習報告的時候,我還是如此。對他們的關照,也讓我重新審視了一下自身的成長過程,我曾經的煩惱,他們也會有,當然,也許回會有我所沒有經歷的苦難或者傷感,但我一直相信,他們,一定會健康地成長的,也會長大,談戀愛,上大學,找工作,成家立業,成為千萬普通人中間的一位。

以上是我的實習工作總結,通過這次實習,我明白了,我們的兒童需要更多的關懷和幫助,我們不能夠這樣下去了,即使是殘疾兒童,也是需要更多的關愛才能夠讓他們快樂的生活下去。我已經是這樣了,我可以自己做的更好了,在不斷的發展中得到更好的進步。這次實習給我的觸動很大,我相信我會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記住這一次實習,在我畢業後為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篇四:兒童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

一、實踐的目的

讀書能讓萬里外之美景立於眼前,讀書能跨越時空,讓古今中外人的思想訴之於腦海;讀書而有益,多讀而博知。是一個萬古不變的真理。但我們不能讀死書和死讀書,“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同樣重要!因為社會工作的實踐性很強,所以我們要深入社會、向社會學習。本次活動目的有:

1、瞭解兒童福利院的組織結構

2、深入學齡兒童中瞭解他們的生存狀況

3、向社會學習,鞏固知識,鍛鍊能力。

二、實踐單位介紹

鄭州市兒童福利院位於中原區西流湖辦事處常莊,北靠南水北調主幹渠、西臨植物園,整體佔地92畝,集家庭養育、集中養育、醫療、康復、教育、技能培訓等功能於一體,投入使用的一期工程佔地35.7畝,建築面積9600m2,牀位400張,總投資3300萬元,即將竣工的二期工程佔地28.2畝,建築面積19740m2,牀位430張,總投資5600萬元。

2006年11月,沐浴着“藍天計劃”的春風,“藍天計劃”第一批資助項目、鄭州市“十件大事”之一——新建鄭州市兒童福利院項目正式開工建設,2008年5月,正式開園。

單位規格為副縣級,內設辦公室、宣教科、後勤科、社工科、收養科、特教科、醫療康復科、養護科、家庭寄養科共九個科室。兒童數量在起初接收社會福利院150名基礎上,淨增四倍,至今在院兒童已突破750名,98%以上為殘疾兒童。主要收養了一些生理殘疾、孤兒等失去父母和家庭的兒童,給予他們生活以及教育幫助。

三、實踐內容與個人體會

我原本是帶着疑惑與好奇來到兒童福利院的,因為我們經歷了一系列的程序才如願以償地進入這個“神祕”的地方。門衞的質問、登記、會議室裏的等待,這讓我不由得對傳説中的福利院心起疑惑。

當是,我所經歷的,卻顛覆了我的一切。福利院工作人員給我們一些簡單的要求,不要打聽他們的身世,為院裏的工作保密。他們之中有一些是先天殘疾的孩子。有癲癇病、肢殘、智力發育不全等原因,幼時被父母遺棄,或者失去監護的失依兒童,生命以這種形式出現,讓我們去了解這個非正常社會化的孩子羣體的生存狀況與精神生活。我把他們的特點主要歸納為以下三點:

1、他們大部分熱情而脆弱

我最為感動是,他們都及其希望擁抱,哪怕是牽手,也可以讓他們開心。往往,他們會莫名其妙地哭起來,僅僅只是引起別人的注意而已。老師的稍微的批評,他們也會放在心裏。其實,簡單地説,就是需要他人的關注。而在家庭中的我們,是眾人的寶貝,一大堆人圍着他(她)。我們多麼需要珍惜我們的幸福生活。

2、他們是與我們的天使,卻又是多了點憂傷的天使

他們之間也是像一般孩子那樣開玩笑,聊天,講學校裏的事情,不是那種冷冰冰的關係,他們多像兄弟姐妹班的關係,大一點的孩子照顧小一點的孩子,年齡大一點的還想學點“語文”“數學”“英語”——這讓我很感動。

他們中的一些不是想像中那種封閉的`古怪的孩子,也充滿這陽光與朝氣,會依依呀呀學語,遇到一個陌生人會帶着好奇心來打量着,只是會讓人心酸得看到,他們會叫食堂的叔叔為“爸爸”,看見經常來看望他們是的好心人為“媽媽”——這讓我憂傷。

3、福利院裏的孤獨與夢想

福利院是一種封閉式的管理,除了學校上課的時間,他們便是呆在院裏,很少出門,偶爾有大孩子去打籃球,他們很少有機會接觸外面的世界。他們在福利院,一般情況下是斷然不準出去的?我問過他們,他們説偶爾有機會帶他們出去玩,大一點的孩子對附近還是很熟悉的。

我們發現他們的理想也是繽紛漂亮的,我問過他們以後想幹什麼,他們有想當老師、醫生的等。有的孩子,學習很認真,我告訴他們學習之改變自己的很好的出路。

時間很快結束了,我想,我來到福利院之前,是帶着好奇的眼光來看待這個為外界所不知的地方的,走的時候我才發現,我還是如此對他們的關照,也讓我重新審視了一下自身的成長過程,我曾經的煩惱,他們也會有,當然,也許回會有我所沒有經歷的苦難或者傷感,但我一直相信社會,我相信他們,一定會健康地成長的,也會長大,成家立業,成為千萬普通人中間的一位。我相信的!

篇五:兒童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

社會實踐活動對我來説並不陌生,因為這已經是我高中生涯中第四次參加了。不同於原來在社區裏參加的活動,也不同於在博物館中參加的工作,這次社會實踐的工作崗位是會接觸到社會中不常接觸的羣體,所以我很期待!

這次的實踐崗位是通過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辦的招聘會上獲得的。當初在考慮這個崗位時,除了想體驗不一樣的工作崗位和社會環境外,我自己本身也十分喜歡小孩子,想在短暫的社會實踐中多接觸自己喜愛的事物,以此來鍛鍊自己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質。

應聘的實踐基地是杭州市兒童福利院,實踐時間是3月2號到3月4號,分屬於兒童福利院教育康復科實驗二班,工作崗位是教學輔導員,工作的主要內容是協助老師管理學生以及輔導小朋友學習等。

在這次社會實踐過程中,我深切體驗了當老師的感覺。初來班級時,我驚喜的發現這裏的小朋友們都非常的熱情,當得知他們平時很少見到外來人士時,也略感心酸。實踐第一天,由於要熟悉院內各個方面的情況,到達班級煩的時間稍晚,一進教室便見孩子們在認真地寫字,每個人都緊緊抓住手中的鉛筆,一筆一劃地在自己的寫字本上書寫。當他們抬頭看到我,便咧開大嘴巴露出缺口的大門牙,大大方方地衝我叫姐姐好,瞬間便感到內心有一股暖流經過。

在實踐的幾天當中,我當然在本次的社會實踐中也是有一些困難存在。由於班級人數較多,而且教師人數較少,班級大多為九歲和十歲的小朋友,管理難度稍微有些大。在他們自由活動時間裏,常常要兼顧好幾個小朋友,有時候自己跑的氣喘吁吁也沒有辦法全部管理到,不免也為小朋友的安全擔憂,畢竟他們的年紀不算很大,正處於成長期,強烈的好奇心也許會帶來一定的危險。

為期三天的社會實踐很短,但我也收穫良多。在這裏,我學會了如何照顧小朋友,學會了如何與孩子們交流。我也成長了,真正的體會到在實踐中瞭解社會,在實踐中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接觸到平常接觸不到的事情,這是一次社會實踐的意義遠遠大過於以往的實踐活動。

篇六:兒童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

實踐時間:xx年x月x日-xx年x月x日

實踐地點:xx兒童社會福利院

一、 實踐目的

社會工作專業是指社會(政府或社會團體)以物質精神和服務等方式對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結構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進入正常的社會生活的個人與羣體提供幫助,使他們回覆社會生活能力,協調社會互動關係,提高社會生活質量,增強社會福祉的專業方法。

社會工作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所以深入社會,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成為本專業的重要課程之一。本次實踐的目的有:

1. 瞭解兒童福利院的組織結構

2. 深入學齡兒童中瞭解他們的生存狀況

3. 鞏固理論知識,鍛鍊實際工作能力,增強了社會工作的興趣和熱情

二、 實踐單位介紹

xx兒童福利院XX年建院,主要收養了一些生理殘疾、孤兒等失依兒童,並採取家庭寄養等社會化的方式,接納了許多失依兒童,給予他們生活以及教育幫助。目前,其中兒童總數:170名。殘疾兒童:80名 年齡段分別為:0-2歲,50名; 8-17歲,35名;3-7歲,80多名,其中8-17歲為學齡兒童,3個高中生,十幾個國中生,其餘的為國小生。

我的工作主要是在教育科室,針對國小和國中的學生進行學習輔導,批改作業,與他們聊天等,偶爾會接觸學前兒童,其餘時間便是整理圖書。本文的報告主要圍繞與孩子們的工作展開。

三、實踐內容與個人體會

我原本是帶着疑惑與好奇來到兒童福利院的,因為我們經歷了一系列的程序才如願以償地進入這個“神祕”的地方。體檢,門衞的質問,登記,會議室的等待,甚至是在真正開始工作時才遇見院裏的孩子,這讓我不由得對傳説中的福利院心起疑惑。我也原本以為那些兒童會有我想像中怪異。

但是,我所經歷的,卻顛覆了我的一切。

福利院工作人員給我們一些簡單的要求,不要打聽他們的身世,為院裏的工作保密。

他們之中有一些是先天殘疾的孩子。有肢殘、侏儒、皮膚病、視聽障礙、發音不請,智力發育不全等原因,幼時被父母遺棄,或者失去監護的失依兒童,生命以這種形式出現,讓我們去了解這個非正常社會化的孩子羣體的生存狀況與精神生活。

我最先接觸了是四五左右歲的學前兒童,學前兒童分為小中大班,較多的時間還是和學齡的兒童的接觸。

在十天的實踐中,我把他們的特點主要歸納為以下三點

1. 他們大部分熱情而脆弱

學前的兒童有專門的.幼兒老師,上午和下午都由那些受到專業訓練的老師帶領做活動,唱歌,跳舞,學詩等等,她們都是年輕的而有活力的女孩子,所以這個院裏的活力,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她們,這是院方的明智之處。中午由老師帶領着就餐,其餘時間由生活老師帶領,在寢室休息。遇到我們這些陌生人,他們卻一點也不怕生,就湊到你的身邊,熱情叫“阿姨”,我最為感動是,他們都及其希望他們的擁抱,哪怕是牽手,也可以讓他們開心。往往,他們會莫名其妙地哭起來,僅僅只是引起別人的注意而已。老師的稍微的批評,他們也會放在心裏。其實,簡單地説,就是需要他人的關注,我們知道,福利院雖然編制人員眾多,甚至正式編制員工是孩子人數的一般,但是真正與孩子接觸的人,卻是極為少的。而在家庭中的孩子,卻是眾人的寶貝,一大堆人圍着他(她)。所以不難理解,他們的熱情來自於對他人關注的渴望。這也讓我認識到在兒童成長時期,來自父母等親人的肢體交流的重要性。心理學上講,那些與父母有健康肢體交流的孩子,心理上比那些缺乏身體交流的人更健康,在以後的人際交往中也會更加順利、坦然。其實,成年人又何嘗不是?有時候,一個温暖的擁抱,許多痛苦,鬱悶,委屈就可以釋懷。

2. 他們是與別的兒童一樣,是天使,卻是有點憂傷的天使

他們不是想像中那種封閉的古怪的孩子,他們也充滿這陽光與朝氣,會依依呀呀學語,遇到一個陌生人會帶着好奇心來打量着,只是會讓人心酸得看到,他們會叫食堂的叔叔為“爸爸”,看見經常來看望他們是的好心人為“媽媽”。

我的大部分工作就輔導學齡兒童的家庭教育,他們從國小一年級到國中二年級都有,大部分只是智力正常的孩子,在附近的學校正常上學,中午有專門的員工給送飯,下午回來在院裏的教室裏複習功課,週六週日由專門的老師或者志願者監督他們學習,還有專門的家教。他們和當年的我們一樣,想盡快的完成作業,痛恨考試,責問是誰發明了諸如“語文”“數學”“英語”等這些令人煩惱的學科。

篇七:兒童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

回家後,我認為這些孩子是不幸的,然而有着社會上許許多多好心人的關心和照顧,還有些好心人領養他們,他們又是幸運的。我們同學中有一些已經為人父母,有些結婚了還未育有孩子,有些還是未婚,狀態不同每個人也都有不同的感觸。為人父母的同學們覺得他們是那麼聽話那麼可愛;結婚還未育的同學們覺得孩子是愛情的結晶,但是要優生優育,要勇於承擔父母的責任。一天的社會實踐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但是留在老師們和同學們心中的回憶不會消失,同學們也覺得關愛這些小朋友也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今後可以經常開展。

2016兒童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篇3

作為當代大學生,在這個暑假裏我認真履行了學校要求進(2016年度法學社會實踐報告)行暑期社會實踐的任務。積極參加了社會實踐活動,認真學習瞭解了國家大學生要求加強愛國主義精神,投身社會實踐的各項指令,深入學習結合自身專業進行了詳細而又深刻的實踐經歷,在實踐中收益良多,體會深刻。

這個假期裏,我參加了社區組織的去孤兒院當義工的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我收穫許多。回家後因為離孤兒院比較近,加上社區幹部的大力宣傳,我和許多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參加了此次公益活動。孤兒院的孩子們從四歲到十五歲不等,父母大多雙亡,只能被孤兒院收留。我所在的孤兒院是7月初才成立的一所孤兒院,也是本縣歷史上的第一所孤兒院,收官孤殘兒童共50餘人。

由於孤兒院是7月初才成立,我很有幸參與了孤兒院的籌備和入院工作。在工作中虛心向工作人員學習,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迎接來自全縣各地孤兒入院的過程中,通過與孤兒及其監護人的交談中獲益匪淺,也使自己更加懂得做人的道理。孤兒院將孩子分成兩個區,一區是六到十歲,二區是十一歲到十五歲。我帶的是二區。

有時候看着她們的快樂和滿足讓我久久不能忘記,這些尋常人家無比簡單的滿足在這些缺少愛和關懷的孩子們身上卻有着非同尋常的意義,護工門平時除了陪伴孩子們玩耍大多數時間是要照顧全部這些孩子們的生活起居和安全,所以分給每個孩子的關懷就少的又少,如何能滿足每一個孩子的成長所需要的關心和愛的滋潤,她們無疑是可憐的,沒有父母的愛在孤兒院裏生活成長。雖然衣食無憂,但是卻失去了他們最重要的感情依靠,我無言以對,只希望那些草率把孩子生下來的父母不要這麼不負責任,讓一個無辜的孩子白白承受着不公平的對待。 孩子們午休時間總是不安寧喜歡哭鬧,好不容易安撫了這個,另一個個又開始折騰,最後弄得我手足無措,通過向護工虛心的學習,自己慢慢地也能熟練而緊湊的完成安撫他們睡覺的任務,這些孩子們是她們見過的最可愛的孩子,可是卻有着這樣的遭遇和命運。

這些孩子在沒有父母之愛漸漸長大的時候都會有一個時期特別的古怪,他們懷疑自己不好,十分的敏感多疑,看着直叫人心疼,好在這些孩子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衣食無憂的生長,給孩子們提供的條件都是最好的,讓他們在沒有愛的基礎上得到一些補償,能順利安全健康平安的長大,孤兒們是可憐的,這個年紀的孩子本應嬌生慣養受盡疼寵,可是他們卻沒有這個福氣享受這些本該屬於他們的感情,我們平常不光只顧能讓他們吃飽穿暖健康長大,而是要從學習、生活、為人處事,修養等多方面進行教育,兩個月的實踐生涯過得飛快,我和這裏的孩子相處得非常愉快,比如帶着她們出去野炊,一起玩遊戲,一起上課。

看着每一個孩子開心快樂着,我作為一名大學生義工感到無比的滿足和開心,能感受到被需要,能幫到這些孩子,我覺得自己的生命變得開始有了特殊的價值,和孩子們的感情也是真實而美麗的。這些孤兒無疑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抹色彩,和他們一起度過的這五十多天,充實而充滿了意義,讓我學會了如何愛和關懷別人,如何讓身邊的人因為你而感到快樂幸福,那些最真誠最可愛的笑容就是最好的回報。

真心希望那些父母們在決定生下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慎重再慎重,畢竟這是一條生命,她來到這個世界上是無辜的,她並沒有任何錯誤。既然決定帶她來到這個世界上就一定要對她好,不要因為殘障而狠心拋棄自己的子女,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一種行為,因為,這意味着這世界上又多了一個缺愛的可憐人,她的人生將永遠不會圓滿。所以我呼籲年輕的父母們,一定要慎重,負責。不要讓他們因為你而接受不公平的一生,這是一個孩子的一生啊,多麼重要啊!同時孕婦一定要慎重服藥不要讓孩子在發育的時候因為你的一時疏忽大意而產生先天性發育殘障,我希望父母們在對待孩子的時候多一些疼愛,多一些不捨,少一些狠心和無情,既然是父母,就要負起責任,你選擇把他們生下來,就要對孩子一輩子負責,狠心拋棄他們是多麼殘忍的一個決定,他們多可愛,不該受到這樣的傷害。我們要用最真的愛關懷這些可愛的孤兒們。

在這五十多天的義工生涯裏,我覺得學會的遠不止這些,我們這些九零後生長在無憂無慮的和平年代。對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疼愛總覺得理所當然,對別人的付出當做是應該的,從來就只知道索取很少付出和為別人着想,心裏大多也都只有自己一個人,天生的自私無情。但是,我們似乎忘記了,別人對你好疼你愛你並不是應該的,這是付出,這是愛,是人間難得的真情,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些看似來的容易其實來之不易的感情,感激社會政府感激黨給我們帶來的和平年代,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這一切,都是幸運的恩賜,我們要學會感恩,學會感激報答每一個對你好的人,感恩父母親人,多關心體貼他們,有的時候你不經意的關心會讓他們像個孩子似的歡心一整天。

感恩社會,多做一些有益於社會的事情,讓這個社會因為你為更美好,實現你的價值。感恩每一個人,播撒你的愛心和關懷,讓他們因為你的存在而快樂開心,讓身邊的每一個人因為你的付出而感到幸福,把自己有限的愛播撒到無限的世間中去。實現人生的價值並不在多,在於參與,我相信,只要我們當代大學生們共同行動起來,帶頭分享温暖,傳遞愛心,社會會因我們而改變,人世間一定會越來越來美好、越來越和諧。

篇八:兒童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

1. 他們大部分熱情而脆弱

學前的兒童有專門的幼兒老師,上午和下午都由那些受到專業訓練的老師帶領做活動,唱歌,跳舞,學詩等等,她們都是年輕的而有活力的女孩子,所以這個院裏的活力,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她們,這是院方的明智之處。中午由老師帶領着就餐,其餘時間由生活老師帶領,在寢室休息。遇到我們這些陌生人,他們卻一點也不怕生,就湊到你的身邊,熱情叫 阿姨 ,我最為感動是,他們都及其希望他們的擁抱,哪怕是牽手,也可以讓他們開心。往往,他們會莫名其妙地哭起來,僅僅只是引起別人的注意而已。老師的稍微的批評,他們也會放在心裏。其實,簡單地説,就是需要他人的關注,我們知道,福利院雖然編制人員眾多,甚至正式編制員工是孩子人數的一般,但是真正與孩子接觸的人,卻是極為少的。而在家庭中的孩子,卻是眾人的寶貝,一大堆人圍着他(她)。所以不難理解,他們的熱情來自於對他人關注的渴望。這也讓我認識到在兒童成長時期,來自父母等親人的肢體交流的重要性。心理學上講,那些與父母有健康肢體交流的孩子,心理上比那些缺乏身體交流的人更健康,在以後的人際交往中也會更加順利、坦然。其實,成年人又何嘗不是?有時候,一個温暖的擁抱,許多痛苦,鬱悶,委屈就可以釋懷。2. 他們是與別的兒童一樣,是天使,卻是有點憂傷的天使他們不是想像中那種封閉的古怪的孩子,他們也充滿這陽光與朝氣,會依依呀呀學語,遇到一個陌生人會帶着好奇心來打量着,只是會讓人心酸得看到,他們會叫食堂的叔叔為 爸爸 ,看見經常來看望他們是的好心人為 媽媽 。

我的大部分工作就輔導學齡兒童的家庭教育,他們從國小一年級到國中二年級都有,大部分只是智力正常的孩子,在附近的學校正常上學,中午有專門的員工給送飯,下午回來在院裏的教室裏複習功課,週六週日由專門的老師或者志願者監督他們學習,還有專門的家教。他們和當年的我們一樣,想盡快的完成作業,痛恨考試,責問是誰發明了諸如 語文 數學 英語 等這些令人煩惱的學科。

2016兒童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範文篇3

實踐對象:兒童福利院

社會實踐時間:xx年1月24日

xx年1月24日我和我的幾個夥伴在家鄉的福利院進行了社會實踐社區活動,福利院的老師們向我們介紹着福利院和孩子們的概況,以及在社會實踐中關愛孤兒時的注意事項。因為小朋友大多是有先天性疾病的棄嬰,所以我們在與他們互動時要格外地小心和特別地體貼。上午9點,我們準時到達福利院,並與小朋友進行了互動。

當老師們和同學們一走進教室,小朋友就一下子興奮起來,喊着“爸爸”、“媽媽”、“抱抱”等簡單的詞語,我們也很快進入角色,與小朋友們互動。我們把事先準備好的零食拿給小朋友吃,陪他們一起看電視、搭積木,抱着他們在教室裏逛逛。小朋友們不奢望我們有什麼特長會表演什麼節目,他們只想坐在“爸爸媽媽”的腿上靜靜地看着我們。我們跟他們一起合影時,他們會擺出pose,豎起兩個手指,喊“yeah!”。他們會把照相機搶過去,從相機裏面看看自己的模樣。他們會把“媽媽”的頭繩拉下來,親自給“媽媽”扎辮子。上午10點,準時開飯了,年齡稍大一點的小朋友坐在方桌邊,自己吃飯,我們就一對一喂年齡小一點的小朋友吃飯。他們一個比一個乖,會互相督促“坐好,吃飯”,一口接一口,不一會兒一大碗蓋澆飯就已經吃完,一粒米飯也不會浪費。飯後稍做休息,便是午睡時間,孩子們認識自己的牀位,會自己脱下外褲穿好睡褲,會把襪子放到鞋子了。

下午我們向老師們瞭解了他們的情況,和春節的心情,老師們説:“他們不會感到孤單和寂寞,反而會感到快樂,因為福利院對他們來説就像家一樣。”

下午我們和孩子們玩起了國小或幼兒園才玩起的遊戲,他們都很開心。傍晚我們要走的時候,福利院的老師和孩子們都出來送我們,和我們説“再見。”

回家後,我認為這些孩子是不幸的,然而有着社會上許許多多好心人的關心和照顧,還有些好心人領養他們,他們又是幸運的。我們同學中有一些已經為人父母,有些結婚了還未育有孩子,有些還是未婚,狀態不同每個人也都有不同的感觸。為人父母的同學們覺得他們是那麼聽話那麼可愛;結婚還未育的同學們覺得孩子是愛情的結晶,但是要優生優育,要勇於承擔父母的責任。一天的社會實踐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但是留在老師們和同學們心中的回憶不會消失,同學們也覺得關愛這些小朋友也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今後可以經常開展。

篇九:兒童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

實踐對象:兒童福利院

社會實踐時間:xx年1月24日

xx年1月24日我和我的幾個夥伴在家鄉的福利院進行了社會實踐社區活動,福利院的老師們向我們介紹着福利院和孩子們的概況,以及在社會實踐中關愛孤兒時的注意事項。因為小朋友大多是有先天性疾病的棄嬰,所以我們在與他們互動時要格外地小心和特別地體貼。上午9點,我們準時到達福利院,並與小朋友進行了互動。

當老師們和同學們一走進教室,小朋友就一下子興奮起來,喊着“爸爸”、“媽媽”、“抱抱”等簡單的詞語,我們也很快進入角色,與小朋友們互動。我們把事先準備好的零食拿給小朋友吃,陪他們一起看電視、搭積木,抱着他們在教室裏逛逛。小朋友們不奢望我們有什麼特長會表演什麼節目,他們只想坐在“爸爸媽媽”的腿上靜靜地看着我們。我們跟他們一起合影時,他們會擺出pose,豎起兩個手指,喊“yeah!”。他們會把照相機搶過去,從相機裏面看看自己的模樣。他們會把“媽媽”的頭繩拉下來,親自給“媽媽”扎辮子。上午10點,準時開飯了,年齡稍大一點的小朋友坐在方桌邊,自己吃飯,我們就一對一喂年齡小一點的小朋友吃飯。他們一個比一個乖,會互相督促“坐好,吃飯”,一口接一口,不一會兒一大碗蓋澆飯就已經吃完,一粒米飯也不會浪費。飯後稍做休息,便是午睡時間,孩子們認識自己的牀位,會自己脱下外褲穿好睡褲,會把襪子放到鞋子了。

下午我們向老師們瞭解了他們的情況,和春節的心情,老師們説:“他們不會感到孤單和寂寞,反而會感到快樂,因為福利院對他們來説就像家一樣。”

下午我們和孩子們玩起了國小或幼兒園才玩起的遊戲,他們都很開心。傍晚我們要走的時候,福利院的老師和孩子們都出來送我們,和我們説“再見。”

篇十:兒童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

實踐時間:20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日

實踐地點:xx兒童社會福利院

一、 實踐目的

社會工作專業是指社會(政府或社會團體)以物質精神和服務等方式對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結構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進入正常的社會生活的個人與羣體提供幫助,使他們回覆社會生活能力,協調社會互動關係,提高社會生活質量,增強社會福祉的專業方法。

社會工作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所以深入社會,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成為本專業的重要課程之一。本次實踐的目的有:

1. 瞭解兒童福利院的組織結構

2. 深入學齡兒童中瞭解他們的生存狀況

3. 鞏固理論知識,鍛鍊實際工作能力,增強了社會工作的興趣和熱情

二、 實踐單位介紹

xx兒童福利院XX年建院,主要收養了一些生理殘疾、孤兒等失依兒童,並採取家庭寄養等社會化的方式,接納了許多失依兒童,給予他們生活以及教育幫助。目前,其中兒童總數:170名。殘疾兒童:80名 年齡段分別為:0-2歲,50名; 8-17歲,35名;3-7歲,80多名,其中8-17歲為學齡兒童,3個高中生,十幾個國中生,其餘的為國小生。

我的工作主要是在教育科室,針對國小和國中的學生進行學習輔導,批改作業,與他們聊天等,偶爾會接觸學前兒童,其餘時間便是整理圖書。本文的報告主要圍繞與孩子們的工作展開。

三、實踐內容與個人體會

我原本是帶着疑惑與好奇來到兒童福利院的,因為我們經歷了一系列的程序才如願以償地進入這個 神祕 的地方。體檢,門衞的質問,登記,會議室的等待,甚至是在真正開始工作時才遇見院裏的孩子,這讓我不由得對傳説中的福利院心起疑惑。我也原本以為那些兒童會有我想像中怪異。

當是,我所經歷的,卻顛覆了我的一切。

福利院工作人員給我們一些簡單的要求,不要打聽他們的身世,為院裏的工作保密。

他們之中有一些是先天殘疾的孩子。有肢殘、侏儒、皮膚病、視聽障礙、發音不請,智力發育不全等原因,幼時被父母遺棄,或者失去監護的失依兒童,生命以這種形式出現,讓我們去了解這個非正常社會化的孩子羣體的生存狀況與精神生活。

我最先接觸了是四五左右歲的學前兒童,學前兒童分為小中大班,較多的時間還是和學齡的兒童的接觸。

在十天的實踐中,我把他們的特點主要歸納為以下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