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數學小故事10則通用多篇

數學小故事10則通用多篇

數學小故事 篇一

戰國時期,齊威王與大將田忌賽馬,齊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馬:上馬,中馬與下馬。比賽分三次進行,每賽馬以千金作賭。由於兩者的馬力相差無幾,而齊威王的馬分別比田忌的相應等級的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為田忌必輸無疑。

但是田忌採納了門客孫臏(著名軍事家)的意見,用下馬對齊威王的上馬,用上馬對齊威王的中馬,用中馬對齊威王的下馬,結果田忌以2比1勝齊威王而得千金。這是我國古代運用對策論思想解決問題的一個範例。

趣味數學小故事 篇二

有一天,我和媽媽去超市買衣服和鞋子,現在的價格越來越貴,上次來看的一件衣服只要185,這次去卻要390,但是上面寫着這樣一件衣服打5折,買衣服的人就這樣耍了一點小把戲,就把我媽高興的非要買了這樣一件衣服不可,於是我就有一個疑問,為什麼185元的衣服漲價之後還要打5折呢?

不對,這中間肯定有他們的陰謀,於是我算了一下,390÷2=185,果然有陰謀,看起來是打了5折,實際上根本就沒有便宜,還是原來的價格。我為了給營業員阿姨一個面子,我就假裝跟正在和營業員説話的媽媽説我不想要這件衣服了。

像這樣的事例,在很多商場都有,其實是商家故意整出的噱頭,看似打了折,好像便宜了一些,其實在這之前,就已經把價格先漲了上去,然後再翻個花樣,説打幾折銷售,實際上商品的價格並沒有便宜,甚至實際價格比原價還要高一些,這就是利用了買家的貪便宜和盲目的心理。

趣味數學小故事 篇三

“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也與數學息息相關”。數學,經常在我們身邊發生,生活中的人們也是離不開數學的,它為我們的生活付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我們身邊到處都是數學,比如:去買東西的時候,結賬的時候,統計電費,水費的時候……數不勝數。

有一次,我和媽媽一起去超市買餅乾。超市裏的餅乾花樣可多了,有:芝麻餅乾9.30元一斤,香奶餅乾11.50元一斤,巧克力餅乾15.80元一斤……但也分散稱和包裝。媽媽問:“女兒,你想買什麼餅乾啊”?我看着琳琅滿目的餅乾説:“買香奶餅乾”。媽媽又問:“你是買散稱還是包裝”?我想了想:包裝的有一斤13元,散稱的一斤11.50元,13元>11.50元,所以散稱比包裝便宜。我把結果告訴了媽媽,媽媽高興的點了點頭。

生活是離不開數學的。我們的身邊到處都是數學,它為我們的生活付出了巨大的貢獻啊。

數學小故事 篇四

又到了週末,媽媽帶我去釣魚(我們是去釣假魚)。

我們來到紅石公園,釣假魚。

釣魚攤在紅石公園的東邊,釣魚池其實就是一個充氣水池,裏面有各種各樣的塑料魚、小鴨子、章魚、海豚什麼的……,魚竿也是塑料的,魚線下面掛着一個吸鐵球,魚的嘴裏砸了一個釘子,這樣,就可以引魚上鈎了。

妹妹好奇地説:“這麼一大池魚,誰能釣完呀?再説,釣了放哪兒呀?”媽媽給我們每人交了兩元五角,一共是五元,我和妹妹一人拿了一個釣魚竿,就開始釣魚了。

可是,魚都沉在水底,可氣的是,吸鐵球死活也不往下沉,怎麼辦呢?所以,我一隻手把吸鐵球摁下去,另一隻手拿着釣魚竿,就這樣,我們很快就釣到了一隻只海豚、章魚、熱帶魚、金魚等。

後來,又來了兩個小弟弟。其中一個弟弟釣得非常快,但是他一隻海豚都沒釣着。我給他了4只,這下,我只剩8只了。

請你們猜猜吧,我原來有幾隻小海豚?你們肯定猜到了吧?是12只,算式是:4+8=12(只)。

我們玩了約一個小時,就回家了。

數學小故事 篇五

關於多少隻襪子能配成對的問題,答案並非兩隻。而且這種情況並非只在我家發生。為什麼會這樣呢?那是因為我敢擔保在冬季黑濛濛的早上,如果我從裝着黑色和藍色襪子的抽屜裏拿出兩隻,它們或許始終都無法配成一對。雖然我不是太幸運,但是如果我從抽屜裏拿出3只襪子,我敢説肯定會有一雙顏色是一樣的。不管成對的那雙襪子是黑色還是藍色,最終都會有一雙顏色一樣的。如此説來,只要藉助一隻額外的襪子,數學規則就能戰勝墨菲法則。通過上述情況可以得出,“多少隻襪子能配成一對”的答案是3只。

當然只有當襪子是兩種顏色的時候,這種情況才成立。如果抽屜裏有3種顏色的襪子,例如藍色、黑色和白色襪子,你要想拿出一雙顏色一樣的,至少必須取出4只襪子。如果抽屜裏有10種不同顏色的襪子,你就必須拿出11只。根據上述的情況總結出來的數學規則是:如果你有N種類型的襪子,你必須取出N+1只,才能確保有一雙完全一樣的。

數學小故事 篇六

數學家的“健忘”

我國數學家吳文俊教授六十壽辰那天,仍如往常,黎明即起,整天沉浸在運算和公式中。

有人特地選定這一天的晚間登門拜訪,寒暄之後,説明來意:“聽您夫人説,今天是您六十大壽,特來表示祝賀。” 吳文俊彷彿聽了一則新聞,恍然大悟地説:“噢,是嗎?我倒忘了。” 來人暗暗吃驚,心想:數學家的腦子裏裝滿了數字,怎麼連自己的生日也記不住?

其實,吳文俊對日期的記憶力是很強的。他在將近花甲之年的時候,攻克了一個難題——機器證明。這是為了改變數學家“一支筆、一張紙、一個腦袋”的勞動方式,運用電子計算機來實現數學證明,以便數學家能騰出更多的時間來進行創造性的工作,他在進行這項課題的研究過程中,對於電子計算機安裝的日期、為計算機最後編成三百多道“指令”程序的日期,都記得一清二楚。

數學小故事 篇七

一隻蝸牛不留意掉進了一隻枯井裏,它趴在井底上哭起來,一隻癩蛤蟆過來,翁聲翁氣的對蝸牛説:“別哭了,小兄弟,哭也沒用,這井壁又高又滑,掉到那裏只能在那裏生活了。我已經在那裏生活了許多年了。”

蝸牛望着又老又醜的癩蛤蟆,心裏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決不能像它那樣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裏。”蝸牛對癩蛤蟆説:“癩大叔,我不能生活在那裏,我必須要爬出去,請問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話,這井有10米深,你小小年紀。又揹負着這麼重的殼,怎樣能爬出去呢?”

“我不怕苦不怕累,每一天爬一段,總能爬出去!”第二天,蝸牛吃得飽飽的,開始順着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爬,到了傍晚,最後爬了5米,蝸牛個性高興,心想:“照這樣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能夠爬出去了。”

想着想着不知不覺睡着了,早上,蝸牛被一陣呼嚕聲吵醒了,一看,原先是癩大叔還以睡覺,他心裏一驚:“我怎樣離井底這麼近?”

原先,蝸牛睡着以後,從井壁上滑下來4米,蝸牛歎了一口氣,咬咬牙,又開始往上爬,到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晚上,蝸牛又滑下來4米,就這樣,爬呀爬,滑呀滑,最後堅強的蝸牛最後爬上了井台。聰明的小朋友你能猜出來蝸牛用了多少天才爬上井台的嗎?

數學小故事 篇八

春節裏,養雞專業户小粗心站在院子裏,數了一遍雞的總數,決定留下 ,1/2外,把1/4慰問解放軍,1/3送給養老院。他把雞送走後,聽到房內有雞叫,才知道少數了10只雞。於是把房內房外的雞重數一遍,沒有錯,不多不少,正是留下1/2的數。小粗心奇怪了。問題出在哪裏呢?你知道小粗心在院裏數的雞是多少隻嗎?

來了多少客人一天,小林正在家裏洗碗,小強看見了問道:“怎麼洗那麼多的碗 ?”“

家裏來了客人了。”“來了多少人?”小林説:“我沒有數,只知道他們每人用一個飯碗,二人合用一個湯碗,三人合用一個菜碗,四人合用一個大酒碗,一共用了15個碗。”你知道來了多少客人嗎?

數學小故事 篇九

“悖論”這個詞的意義比較豐富,它包括一切與人的直覺和日常經驗相矛盾的數學結論。那些結論會使我們驚訝無比。悖論主要有三種形式:1.一種論斷看起來好象肯定錯了,實際上卻是對的(佯謬);2.一種論斷看起來好象肯定對了,實際上卻錯了(似是而非);3.一系列理論看起來好象無懈可擊,卻導致了邏輯上自相矛盾。

悖論有點象變戲法,人們看完以後,幾乎沒有一個不驚訝得馬上就想知道:“這套戲法是怎麼搞成的?”當把技巧告訴他後,他便不知不覺地被引進深奧而有趣的數學世界中。

著名的《科學美國人》雜誌社編的《數學悖論奇景》中,有不少生動而奇妙的題目,下面幾則便選自其中。有的題目作了簡略的分析,有的只提出問題,留侍讀者去思索。

數學的小故事 篇十

會數學的白老鼠

“哇!肚子真餓!有沒有東西吃啊?”白老鼠彼特喃喃自語道。

突然間陣飯香飄來,彼特不由自主地跟隨着香味來到一家飯店,看到店門口掛着一條橫幅,上方寫着“免費吃喝”四個大字。彼特二話不説,走進店裏。

“好香的牛排啊!”彼特説完這句話就要張口吃起來。

“嘿!等等,先生。請您先回答我們的問題。”服務員叫道。

“你們不是寫了‘免費吃喝’嗎?”

“先生,請您看看右邊。”彼特一看,條幅右邊還貼着一張説明,上方寫着要正確回答店家提出的問題以後才能免費吃喝。彼特無奈地説:“好,你出題吧!”

“好,請聽題:我們飯館這天總共洗了51個碗,每1個人用1個飯碗,每4個人用1個菜碗,每6個人用1個湯碗,請問這天有多少人來我們飯館吃飯呢?”

彼特心想:被4和6整除的數務必是12的倍數,如果是12個人的話總共用碗12+3+2=17個,不對;如果是24個人的話那就用碗24+6+4=34個,也不對:算算如果36個人的話,總共用碗36+9+6=51個。找到答案啦!

“有36人來飯館吃飯!”彼特高興滴説道。

“先生,恭喜您,您能夠用餐了。”服務員説道。於是彼特大吃了一頓。

數學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只要你用心去學,就必須會有所收穫。

標籤:多篇 數學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