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爬天都峯》教案精品多篇

《爬天都峯》教案精品多篇

《爬天都峯》教案 篇一

學習目標

1、認識陡、鏈等6個生字。會寫爬、峯等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4、懂得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收集有關黃山天都峯的vcd、圖片、文字介紹等。

第一課時

創設情景,揭題導入

1、初步瞭解天都峯及鯽魚背

看天都峯的風光片或圖片,由學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峯的資料並作介紹。説説鯽魚背名稱的來歷。

2、導語激情,揭示課題

天都峯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險,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掛在陡峭的山巖上,使許多遊客望而生畏,能夠登上山頂的人,真可稱得上是勇士了!我們認真地閲讀課文,勇攀高峯,一定覺得大有收穫。讓我們一起去爬天都峯吧。(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初讀課文,認字學詞

1、自由讀課文,認讀生字。要求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詞,藉助拼音或小組內同學之間互相幫助,把字音讀準確。教師可有重點地對學生識字的難點進行指導。

2、教師用多媒體課件檢查識字。

a.出現帶有拼音的詞語:筆陡、石級、發顫、仰起臉、奮力、攀着、鯽魚、紀念、小辮子、笑呵呵、鼓舞、居然、汲取力量

b.讀準多音字:假日、似乎、白髮蒼蒼、照相、應該

c.去掉拼音讀詞語。

d.去掉詞語讀生字。

3、小組為單位,輪流認讀生字

4、推選讀得好的同學當小老師,領讀生字詞

讀通課文,初步感悟

1、指名小組開火車朗讀,每人讀一個自然段,全班評價、教師指導,重點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2、分組朗讀,要求:反覆練習,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教師巡視,相機指導。達到要求後全班齊讀。

3、仔細觀察插圖,用自己的話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要求寫的11個字,並分別組詞。

2、與熟字比較,識記字形

峯蜂:蜜蜂是昆蟲,所以蜂是蟲字旁;峯指的是山的尖頂,跟山有關,所以是山字旁。

辮辯、辨:三個字的左右兩邊都是辛,關鍵要看中間。和言語説話有關的是辯;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上眉毛和眼睛;辮和髮絲有關,中間是條絲。

3、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第二課時

鞏固生字

1、朗讀課文,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2、聽寫詞語,每個詞語讀兩遍。

朗讀感悟

1、讀讀想想。

課件展示天都峯又高又陡的景觀,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讀一讀。邊讀邊想象在雲彩上面、筆陡、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等詞句所表達的意思。

朗讀體會兩個語氣詞(啊、哩)的作用。

2、讀讀説説。

讓學生通過形體演示理解詞語。教師引導學生朗讀:我站在天都峯腳下抬頭望:啊,峯頂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讀後讓學生用動作表示出天都峯的高。

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説一説天都峯的高和陡。

3、讀讀寫寫。

讀了第二自然段,我好像看到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峯,我要把這一段抄下來。

抄寫優美的段落。

4、讀讀問問。

引導學生圍繞天都峯的高和陡質疑,如:誰爬天都峯?他們是怎麼爬天都峯的?他們爬上去了嗎?他們為什麼能爬上去?

這時教師可將學生提出的問題一一簡要地記錄在黑板上。接着教師可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

5、讀讀議議。

教師針對學生圍繞題目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答問解疑。

a.我和老爺爺的第一次對話。他們所説的話中都帶有一個也字,經過討論,讓學生體會到:天都峯這麼高,又這麼陡,你年紀這麼小(這麼大)怎麼也來爬呀,表面上是雙方都有懷疑,其實是對雙方表示敬慕,説明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難,勇於攀登的精神。弄懂句意後,教師可再讓學生討論這兩句對話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讀出來,並指名做朗讀練習。

b.我們是怎樣爬天都峯的?讀句子找出重點詞語加以體會。

課文中用奮力一會兒一會兒手腳並用爬呀爬終於等詞語,既突出了爬天都峯的艱難,又表現了他們不怕困難的勇氣。

c.我和老爺爺的第二次對話。思考討論:我和老爺爺為什麼互相道謝?在討論中應讓學生注意到兩個人的話中都有勇氣一詞。讓學生認識到一個人只要有決心,有勇氣,再大的困難也可以克服。

角色朗讀

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教師範讀這段對話。範讀時可輔以動作、姿勢,增強感染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練習過程中,可以同桌兩人為一組,模仿老師的動作邊表演邊朗讀,加深理解,體會思想感情。

拓展活動

1、教師引導:我們沿着山路往回走,一路上遇到了許多遊人。有的人望着險峻的天都峯退縮了,有的人在曲折的山路上猶豫不前,有的人看到曲折的道路不知該如何前進想一想,把你在爬天都峯中的感受介紹給大家。

2、愉快的假日結束了,班級開展假日活動彙報活動。你可以向大家介紹一下天都峯的險峻,可以向大家講講自己的爬山過程,也可以向大家談談自己登上山頂後的感受

交流課餘生活

1、前幾天我們安排的記錄課餘生活的活動進展如何?請你把一週學做的事情記錄下來,別忘了寫上自己的收穫、感受。

2、學生展示交流,師生評議。

《爬天都峯》教案 篇二

模式特點

本模式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既強調教師“導”的作用,教學中注重以讀為基點,把“讀、思、議”緊密結合起來,又有機地把作者的思路融為一體,以求達到教與學雙方的“期待視野”的確良融合,是真正把學生當成了學習活動的主人,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喚醒了學生的創造精神。

實現條件

1、學生對象:國小中高年級學生

2、教材對象:適合用於各種類型的文章

[操作程序]

1、模式簡明圖示

教師(主導)——學生(主體)

(1)導趣——初讀感知

↓ ↓

(2)導讀——細讀理解

↓ ↓

(3)導思——精讀感悟

↓ ↓

(4)導情——賞讀內化

↓ ↓

(5)導練——遷移運用

2、操作過程説明

(1)導趣——初讀感知

興趣是樂學的先導和基礎,它可以誘發學生自主參與課堂學習的行為動機。教師在教學伊始,可以根據課文的特點,以靈活多樣的方式入手,巧妙地導入 新課,激發學生的思維和閲讀探究的興趣。

“初步感知”是放手讓學生自由、充分地閲讀課文,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在這一階段,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加強指導,除了保證讓學生初讀的數量外,還要實施檢測,以提高初讀的效果。一般來説,學生要達到以下幾個要求:①讀準、記牢生字詞;②讀通課文,不可讀破句,也不可添字、漏字;③大致弄清課文的基本內容和結構層次。

(2)導讀——細讀理解

這一環節是教師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理解性讀的階段。它是在“初讀感知”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感知課文的閲讀過程,是精讀的前奏。其主要任務是把前一階段感知的信息加以具體化、明確化。教學時,教師一定要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採取有效形式,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流利,儘量讀出感情來,讓他們在一遍又一遍的讀中加深對課文語言文字的理解,並誘導學生説出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啟發學生質疑問難,從而把閲讀引向深入。

(3)導思——精讀感悟

這一環節是閲讀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教師應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文章的重點詞句和段落,把讀、思、議有機地結合起來,努力“發掘”文章的藴含。因此,在教學過程 中,教師要善於設問,循序漸進地提出精讀的要求,啟發學生動腦、動口,反覆朗讀,仔細思考,讀思結合,培養學生在讀中思,思中讀的良好習慣,使學生通過自己的閲讀實踐,對課文有所感悟,有所收益。

(4)導情——賞讀內化

這一環節實際上是通過純熟地誦讀課文,教師運用豐富的朗讀形式(如分角色、個人或集體表演性讀、背誦、複述等)來激發學生誦讀的情趣,將學生帶入課文情境,誘導學生體驗課文的思想感情,以產生情感共鳴,達到內化、積累課文語言的目的。

(5)導練——遷移運用

這一環節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將學得的知識進行運用的實踐階段。教師設計的訓練要以加深理解課文語言為主,同時還要使學生能舉一反三,學以致用。練習包括字、詞、句、段、篇等方面的知識,或側重於記憶,或側重於消化,或側重於運用。教師要結合課文具體內容,從學生實際出發,設計形式多樣的富有啟發性的練習,以訓練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

[教學策略]

1、凸現“以讀為主”的閲讀教學觀。閲讀教學,顧名思義,就是教學生“閲”,教學生“讀”。離開了“讀”,就不是搞不好閲讀教學,要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經過不斷地“反芻”、“融合”、“互訓”、“加深”、“自悟”,最終實現由無知到有知,從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從理解膚淺到理解深刻,實現由“感”到“悟”的飛躍。

2、注重師生間的情感交流。教學中,教師要尊重、信任學生,耐心引導學生,要善於通過鼓勵性的語言和體態暗示與學生進行情感溝通,縮短與學生在心理上的距離,使雙方達到“情感融合”,相互產生一種愉快、熱情、真摯、可信的合作欲,促使學生帶着一種積極的情緒進行學習,從而優化教與學的情感氛圍。

3、注重信息的交流與反饋。該模式打破了傳統單向信息交流的教學模式,師生之之間、學生彼此之間、師生和教材之間形成多項信息聯繫,保證了信息的轉化和暢通,優化了信息結構,促進教師學生從教與學的活動中及時獲取信息,調整、充實學生的認知結構,進而提高教學效果。

附:模式教學設計實例

爬天都峯

〔學生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三年級學生提出了“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三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知識的積累,大多數學生已經能做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但要想有感情地朗讀,尤其是人物對話學生要想讀不出不同的語氣和心情,離不開教師的指導,經過分析理解課文的內容,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動,才能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第五冊教材是中年級的開始。課文是根據大綱“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精神選編的。教材安排了“多讀多想,讀通課文”、“重視語言的積累”、“理解重點詞句”三個重點訓練內容。《爬天都峯》是課本第二組教學內容,重點訓練“多讀多想”。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講暑假裏,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峯,“我”和一位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起爬上天都峯的事。選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從具體事例中懂得怎樣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二是運用多讀多想、邊讀邊想的方法,讀懂課文內容。通過人物對話反映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是本文表達上的一個特點。從對話中,可以看出“我”由開始的猶豫,不自信到受鼓舞,堅定決心再到戰勝困難,登上天都峯的心理變化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讓學生養成多讀多想、邊讀邊想的讀書習慣。

〔教學目標 〕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2、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句的意思,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3、懂得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戰勝困難。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邊讀邊想,理解重點句的意思。

教學媒體:多媒體、風光片、幻燈片。

〔教學預測〕

教學後,學生能夠理解課文內容,學會一邊讀一邊想的讀書方法,能夠懂得要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戰勝困難。教學中學生讀人物對話時,有可能把握不準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教學時結合人物對話,引導學生認真體會認為人物的心理活動,把握好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流程〕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一、情境激趣

1、同學們,課前老師佈置了一個預習,讓你們用不同的途徑蒐集有關黃山的資料,你們拿出來給大家展示一下。

2、放課件:天都峯的介紹及人們爬天都峯的導遊片。

3、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課文,講的就是天都峯上的故事。

4、出示自讀要求:

二、引導閲讀

1、課文讀完了,誰能説説文章中哪些內容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為什麼?

2、再看看文章中的哪些地方你讀不懂?

三、指導分析理解

1、怎樣才能對同學們喜歡的天都峯這段有更深刻的認識呢?我教給大家一個新方法,就是一邊讀一邊想,把你的感受再用畫表現出來。

2、同學們,你認為誰畫的好?為什麼?

3、天都峯這麼高,這麼陡,你們能不能試着把它讀出來呢?

4、指名讀,讀後引導學生評價。

5、提問:這段裏有個“似乎”一詞,似乎是什麼意思?比較有沒有“似乎”有什麼不同?

6、再讀課文。現在你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這段,可以站起來讀,也可以做動作讀。

四、指導感情朗讀

1、請幾人一組先分好角色,進行分角色朗讀。注意一邊讀一邊想。

2、請同學們看清楚有誰在對話?他們説話時心裏會想些什麼?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指名兩組分角色進行朗讀。

4、引導學生想象。問:“我”和老爺爺爬天都峯時能有什麼不同?

5、討論:

(1)“汲取”是什麼意思?“我”和老爺爺是怎樣相互汲取力量的?

(2)你從爸爸的話中讀懂了什麼道理?

6、評點:在人與人相處中,要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共同進步,不管多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五、制導聯繫實際

1、誰説一説自己生活中,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戰勝困難的事例。

2、今天我們每位同學蒐集了不少有關黃山的資料,課後我們合作出一期壁報怎麼樣?

一、初讀感知

1、學生紛紛展示蒐集來的各種資料進性彙報。有幾人到屏台上展示。

2、觀賞、體會。

3、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詞、讀通課文。

二、細讀理解

1、幾名學生彙報自己喜歡的內容並説明原因。

2、質疑。

三、精讀感悟

1、開始一邊讀一邊想,然後畫天都峯。畫後幾人到屏台上展示、交流自己畫這幅畫的意圖。

2、相互評議。

3、練習讀。

4、兩個人被指明讀後,其他同學進行評價。

5、小組合作學習,討論問題,然後進行彙報。

6、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有感情地進行朗讀。

四、賞讀內化。

1、前後桌几人一組分角色,開始進行分角色朗讀練習。

2、同學們相互討論問題,然後進行交流,探討每句話該用什麼樣的語氣讀,表達怎樣的心情。

3、兩組分角色朗讀,其餘組聽後評價。

4、學生想象老爺爺爬天都峯時的樣子,與小朋友山的樣進行比較。

5、學生分組討論,接着每組派代表彙報。

五、遷移運用

1、學生自由發言,説實例,談體會。

2、好,同意。課後出壁報。

六、總結

同學們,老師相信你們會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面對困難,面對挫折時,會從他人身上汲取量鼓足勇氣,戰勝困難的。同學們,你們有勇氣和信心嗎?

《爬天都峯》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12個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相互鼓舞、堅定信心,戰勝困難。

3、抄寫課文第二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我”爬天都峯的過程。

【教學難點】

讀懂課文最後一段中爸爸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教學準備】

1、蒐集有關黃山的文字、圖片資料。

2、想辦法學會課後生字,會讀,會組詞會記。

3、會讀課文,會思考課文後問題。

【教學過程】

步驟過程教學預設設計意圖一、介紹黃山 請説説你瞭解的黃山美景。 創設平台讓學生彙報自己的課外所得。二、檢查識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認讀生字。

2、考一考字形:

魚+即 口+可 爪+巴 屍+古

大+田 口+自

3、猜一猜:

大手抓住雙木樹杈(攀)

一點一回頭,一日一日一頁樹(顫)

4、比較組詞

陡──徒 蓮──鏈 峯──鋒 辮──瓣

釣──鈎 耍──要 裝──粧 冒──昌

攏──擾

6、注意區別多音字:似

形式多樣對字詞進行檢測。三、檢查初讀 初讀課文後,你知道了什麼?

1、課文大意:課文描寫了在暑假裏“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峯,路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大爺,我們互相鼓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終於一起爬上了天都峯。

板書:爬天都峯

2、課文敍述順序:

爬天都峯前──爬天都峯──爬天都峯之後

瞭解大意

理清順序

四、理解最後一句話 “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説説:“你們”指的是誰?一“老”一“小”各指誰?“汲取”什麼意思?從別人身上,從誰的身上?學着爸爸笑着説説這句話。

引發思考:

1、天都峯是怎麼樣的?他們一老一小為什麼要爬上去?

2、他們一老一小怎麼樣從對方的身上汲取力量的?

先領悟結果,再回頭再探原因。五、學習第一段至最後一段 1、探究為什麼爬?

⑴ 假日遊覽黃山。

⑵ 無限風光在險峯,為了能看到大自然更奇妙的美景,領略無限風光。

2、探究天都峯的“高”“陡”。

⑴ 高:啊,峯頂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

⑵ 陡:筆陡的石級,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

讀一讀想一想天都峯的“險”。

3、探究“我”與老爺爺的心理。(分角色朗讀體會描寫的句子)

4、想像老爺爺怎麼樣攀登的,用“一會兒……一會兒……”“使勁”“竭盡全力”“像……似的……”説話。

5、想像一老一小怎麼樣用語言互相鼓勵。 讀出險峻、峭拔,難以攀登,難以上青天的感覺。

為什麼互相詢問?為什麼做出這樣的決定?

理解“居然”,爬天都峯對老人和小朋友是難以掌握的事情,但是他們做到了。

六、引導思考 對話朗讀。説説爬天都峯對在這一老一小是很難的事。他們為什麼能做到呢?討論後明白:一是他們個人努力奮鬥;二是能從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於向他人學習。(讀一讀他們相互道謝的話) 讓學生明白他們能做到的原因和互相道謝的原因。七、總結收穫 1、對話描寫精彩;從對話中可以看出“我”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再到戰勝困難,登上天都峯的心理變化過程。

2、描寫天都峯險峻寫得好。寫出了天都峯的高,高得如上青天。陡得直上直下。“掛”字用得妙,形象地把天都峯的陡體現出來了。為下文爬天都峯準備,突出作者表達的思想:在困難面前,善於與人合作,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學習學好對話,讓學生明白描寫的作用。

【板書設計】

爬天都峯

我 老爺爺

爬?發顫! 下不了決心

“您也來爬?” “你也來爬?”

“我看您……才” “要不是你,我還”

謝謝您 謝謝你

汲取

終於 居然

力量

《爬天都峯》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正確讀寫觀潮、據説、籠罩、薄霧、悶雷、水天相接、沸騰、猶如、浩浩蕩蕩、山崩地裂、霎時、餘波、風號浪吼、恢復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3、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學習作者按照觀潮順序記敍景物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能認讀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積累文中出現的四個字的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3、4自然段。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觀察能力以及對語言的感悟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感受錢塘江大潮來時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風光秀麗,你一定去過許多旅遊勝地、大山名川,今天,老師將帶大家一起去欣賞一下自古以來被譽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

板書:

觀潮

(齊讀課題)

二、預習入手,瞭解學情

1、昨天回家都預習了嗎?讀課文了嗎?老師把檢查的權力交給大家:

⑴ 同桌互讀互查:

同桌互相讀課文,每人讀一段,合作將這篇文章讀完,看是否讀正確、流利了;如果你的同桌讀得好,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揚他,如果你的同桌在朗讀時遇到了困難,也請你幫幫他,好嗎?

(反饋情況:獲得表揚的同學請舉手。)

⑵ 檢查生字讀音情況:

課文讀過了,生字詞語一定難不倒大家。

課件依次出示詞語:

據説 籠罩 薄霧 猶如 霎時 餘波 恢復 漲高

悶雷滾動 人聲鼎沸 踮着腳 浩浩蕩蕩 山崩地裂 風號浪吼

(開火車讀,齊讀。)

⑶ 通過預習,你知道課文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嗎?

《爬天都峯》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認識陡、鏈等6個生字。會寫爬、峯等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峯頂、似乎、忽然等12個詞語。

2.瞭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3.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4.讀懂課文最後一段中爸爸的話,懂得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對詞句的理解,弄清我爬天都峯的過程以及爬上天都峯後的思想變化。

2.讀懂課文最後一段中爸爸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蒐集有關黃山天都峯的VCD、圖片、文字介紹等。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揭題導入

1.初步瞭解天都峯及鯽魚背。

看天都峯的風光片或圖片,由學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峯的資料並作介紹。説説鯽魚背名稱的來歷。

2.導語激情,揭示課題。

天都峯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險,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掛在陡峭的山巖上,使許多遊客望而生畏,能夠登上山頂的人,真可稱得上是勇士了!我們認真地閲讀課文,勇攀高峯,一定覺得大有收穫。讓我們一起去爬天都峯吧。(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介紹、展示有關天都峯資料,讓學生從中感受天都峯的高與險,為後面理解課文作好鋪墊。】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如:自由朗讀、圈點生字,同桌互聽互讀等。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

2.自學生字,讀準字音,想辦法記住字形。

3.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

4.小組內拿出生字詞語卡片,互相認讀、正音。

5.全班開火車賽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既響亮又準確。

6.小組交流各自學習生字、巧記字形的方法。

7.推選讀得好的同學當小老師,領讀生字詞。

三、再讀課文,瞭解大意

邊讀邊想,簡要回答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暑假裏,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峯,我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起登上天都峯。)

四、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要求寫的11個字,並分別組詞。

2.與熟字比較,識記字形

峯──蜂:蜜蜂是昆蟲,所以蜂是蟲字旁;峯指的是山的尖頂,跟山有關,所以是山字旁。

辮──辯、辨:三個字的左右兩邊都是辛,關鍵要看中間。和言語説話有關的是辯;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上眉毛和眼睛;辮和髮絲有關,中間是條絲。

2、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五、作業超市

1、抄寫生字詞。

2、感情朗讀課文。

3、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在理解、討論的基礎上懂得: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不管多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教學流程

一、複習引入

1.生朗讀課文。

2.師引導:作者寫爬天都峯,為什麼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討論後使學生明白:因為天都峯高而陡,用爬更能準確反映出登山的費力、艱難。

3.(出示天都峯畫面)讀第2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把文中的話變成自己腦中的畫。

學生練讀後指名交流、教師評議,引導學生感受天都峯的險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二、深入議讀,領悟課文

1.默讀課文,圈點思考。

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峯,我心裏是怎麼想的?默讀課文,圈點勾畫,想想從哪些詞語、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懼的心理。

2.指名交流,指導朗讀。

出示並指導讀好問句我爬得上去嗎?、感歎句真叫人發顫!以及語氣詞啊哩等,讀中體會我缺乏自信、畏懼退縮的心理。

3.自由讀文。

結果我爬上峯頂了嗎?

4.生根據課文內容質疑。

師篩選出問題:作者看到了什麼從而下定決心爬上峯頂呢?他們是怎樣爬的?他們爬上去了嗎?他們為什麼能爬上去呢?

5.讀讀議議,釋疑。

(1)我和老爺爺的第一次對話。

A、討論句意:他們所説的話中都帶有一個也字,經過討論,讓學生體會到:天都峯這麼高,又這麼陡,你年紀這麼小(這麼大)怎麼也來爬呀,表面上是雙方都有懷疑,其實是對雙方表示敬慕,説明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難,勇於攀登的精神。

B、指導朗讀:討論句意後,教師可再讓學生討論這兩句對話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讀出來,並指名做朗讀練習。

C、出示第4段重點句,引導學生深入討論交流,從中感受到我受老爺爺鼓勵從而下定決心爬上峯頂的內心活動。

(2)我們是怎樣爬天都峯的?

A、讀句子找出重點詞語加以體會。自由讀6.7自然段,畫出描寫爬山動作的詞語。學生讀書圈劃。

B、課文中用奮力一會兒一會兒手腳並用爬呀爬終於等詞語,既突出了爬天都峯的艱難,又表現了他們不怕困難的勇氣。

C、引讀第7段,從終於二字上體會爬得辛苦以及上山後的喜悦,明白他倆始終相互鼓勵,老爺爺也是受到我的勇氣鼓勵爬上峯頂的。

D、指導朗讀。

(3)我和老爺爺的第二次對話。

思考討論:我和老爺爺為什麼互相道謝?在討論中應讓學生注意到兩個人的話中都有勇氣一詞。讓學生認識到一個人只要有決心,有勇氣,再大的困難也可以克服。

三、分角色朗讀

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教師範讀這段對話。範讀時可輔以動作、姿勢,增強感染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練習過程中,可以同桌兩人為一組,模仿老師的動作邊表演邊朗讀,加深理解,體會思想感情。

【在分析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動,分角色朗讀課文,更能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總結課文,聯繫生活實際談感受

1.讀爸爸的話,討論:汲取是什麼意思,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從爸爸所説的話中懂得了什麼道理?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聯繫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收穫。

【在朗讀中理解互相汲取力量的真正含義,並在談生活感受中加深理解。】

五、提示綜合性學習

最近你們把自己的課餘生活記下來了嗎?記了哪一些,和同學交流交流,要把這項活動堅持下去,還要注意及時地整理自己記錄的材料。

六、作業超市

1、抄寫課文第2自然段。

2、繼續完成綜合性學習。

《爬天都峯》教案 篇六

學習目標

1.認識“陡、鏈”等6個生字。會寫“爬、峯”等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峯頂、似乎、忽然”等12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4.懂得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收集有關黃山天都峯的VCD、圖片、文字介紹等。

第一課時

以舊引新,扣題導入

1.記得二年級時我們學過一篇課文《黃山奇石》,瞭解了黃山的雄奇秀美,誰願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歡的課文來背給大家聽?

2.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黃山三大奇峯之一的天都峯,誰願意來介紹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峯圖片資料?板書:天都峯

3.這篇課文寫誰爬上了這陡峭的天都峯了?他們又是怎樣爬上去的呢?板書:爬

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帶着問題聽教師範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如:自由朗讀、圈點生字,同桌互聽互讀等。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

3.自學生字,讀準字音,想辦法記住字形。

4.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

a。小組內拿出生字、詞語卡片,互相認讀、正音。

b。全班開火車賽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既響亮又準確。

c。小組交流各自學習生字、巧記字形的方法。

通讀課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讀課文,聯繫上下文疏理字詞含義。

石級:石頭台階。

仰望:抬頭望。

攀着:(抓着鐵鏈)向上爬。

心顫:心在顫抖,説明心裏很害怕。

鯽魚背:結合看圖理解,天都峯最險處。它是一道長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2.按“爬山前—爬山時—爬山後”的順序把文章分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話説説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疏通課文大意。

指導寫字,掌握筆順

1.教師範寫“辮”字,提示書寫時左中右三部分要寫得緊湊,學生描一遍、臨一遍。

2.指導學生觀察、書寫其餘生字。

佈置作業

1.正確、較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抄寫本課的生字和詞語。

3.把課文第2段描寫天都峯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來,讀一讀、背一背。

第二課時

緊扣課題,承前啟後

1.作者寫爬天都峯,為什麼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討論後使學生明白:因為天都峯高而陡,用“爬”更能準確反映出登山的費力、艱難。

2.(出示天都峯的多媒體畫面)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把文中的話變成自己腦中的“畫”。

學生練讀後指名交流、教師評議,引導學生感受天都峯的險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深入讀議,體會“我”受鼓舞爬上峯頂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峯,“我”心裏是怎麼想的?默讀課文,圈點勾畫,想想從哪些詞語、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懼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並指導讀好問句“我爬得上去嗎?”、感歎句“真叫人發顫!”以及語氣詞“啊”“哩”等,讀中體會“我”缺乏自信、畏懼退縮的心理。

2.結果“我”爬上峯頂了嗎?自由讀課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説的話,指名朗讀。

3.“我”看到了什麼從而下定決心爬上峯頂呢?自由讀課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髮生了怎樣的變化。

a。出示第4段重點句,引導學生深入討論交流,從中感受到“我”受老爺爺爬山鼓勵而下定決心爬上峯頂的內心活動。

b。體會“我”的心理,指導朗讀3、4自然段。

4.“我”是怎麼爬的?自由讀6、7自然段,畫出描寫爬山動作的詞語。

a。學生讀書圈劃。

b。學生交流。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體會“奮力”是拼盡全身力氣的意思。

從“攀着鐵鏈”、“手腳並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艱難。

c。引讀第7段,從“終於”二字上體會爬得辛苦、上山後的喜悦。

d。體會爬山的艱難、上山後的喜悦,指導朗讀6、7兩段。

啟發想象,明白“老爺爺”也是受鼓勵爬上峯頂的

1.老爺爺為什麼也能爬上峯頂呢?帶着這些問題一邊讀,一邊想。

多媒體出示思考題:

a。老爺爺來到天都峯腳下,心裏怎麼想

b。他看見了小妹妹,心裏又怎麼想呢

c。後來,他是怎樣爬上天都峯的?

2、小組討論、交流,讓學生明白他倆始終相互鼓勵,老爺爺也是受到“我”的勇氣鼓勵爬上峯頂的。指導朗讀。

總結課文,明白道理

1.讀爸爸的話,討論:“汲取”是什麼意思,“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汲取”力量的?

課外延伸,培養能力

1.這幾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課餘生活記錄下來了呢?請你把一週學做的事情記錄下來,別忘了寫上自己的收穫、感受。

《爬天都峯》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1、認識“陡、鏈”等6個生字。會寫“爬、峯”等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過程與方法:利用課件學習生字,並鞏固。 3、懂得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教學重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教學過程

一、以舊引新,扣題導入

1、記得二年級時我們學過一篇課文《黃山奇石》,瞭解了黃山的雄奇秀美,誰願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歡的課文來背給大家聽?

2、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黃山三大奇峯之一的天都峯,誰願意來介紹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峯圖片資料?

板書:天都峯

3、這篇課文寫誰爬上了這陡峭的天都峯了?他們又是怎樣爬上去的呢?板書:爬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帶着問題聽教師範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如:自由朗讀、圈點生字,同桌互聽互讀等。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

3、自學生字,讀準字音,想辦法記住字形。

4、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 a. 小組內拿出生字、詞語卡片,互相認讀、正音。 b. 全班開火車賽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既響亮又準確。 c. 小組交流各自學習生字、巧記字形的方法。

三、通讀課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讀課文,聯繫上下文疏理字詞含義。 石級:石頭台階。 仰望:抬頭望。 攀着:(抓着鐵鏈)向上爬。 心顫:心在顫抖,説明心裏很害怕。 鯽魚背:結合看圖理解,天都峯最險處。它是一道長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2、按“爬山前-爬山時-爬山後”的順序把文章分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話説説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疏通課文大意。

四、品讀感悟

1、作者寫爬天都峯,為什麼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討論後使學生明白:因為天都峯高而陡,用“爬”更能準確反映出登山的費力、艱難。

2、(出示天都峯的多媒體畫面)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把文中的話變成自己腦中的“畫”。 學生練讀後指名交流、教師評議,引導學生感受天都峯的險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3、深入讀議,體會“我”受鼓舞爬上峯頂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峯,“我”心裏是怎麼想的?默讀課文,圈點勾畫,想想從哪些詞語、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懼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並指導讀好問句“我爬得上去嗎?”、感歎句“真叫人發顫!”以及語氣詞“啊”“哩”等,讀中體會“我”缺乏自信、畏懼退縮的心理。

(2)、結果“我”爬上峯頂了嗎?自由讀課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説的話,指名朗讀。

(3)、“我”看到了什麼從而下定決心爬上峯頂呢?自由讀課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髮生了怎樣的變化。 a. 出示第4段重點句,引導學生深入討論交流,從中感受到“我”受老爺爺爬山鼓勵而下定決心爬上峯頂的內心活動。 b. 體會“我”的心理,指導朗讀3、4自然段。

4、“我”是怎麼爬的?自由讀6、7自然段,畫出描寫爬山動作的詞語。 a. 學生讀書圈劃。 b. 學生交流。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體會“奮力”是拼盡全身力氣的意思。 從“攀着鐵鏈”、“手腳並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艱難。 c. 引讀第7段,從“終於”二字上體會爬得辛苦、上山後的喜悦。 d. 體會爬山的艱難、上山後的喜悦,指導朗讀6、7兩段。

5、啟發想象,明白“老爺爺”也是受鼓勵爬上峯頂的

(1)、老爺爺為什麼也能爬上峯頂呢?帶着這些問題一邊讀,一邊想。 多媒體出示思考題: a. 老爺爺來到天都峯腳下,心裏怎麼想 b. 他看見了小妹妹,心裏又怎麼想呢、c. 後來,他是怎樣爬上天都峯的?

(2)、小組討論、交流,讓學生明白他倆始終相互鼓勵,老爺爺也是受到“我”的勇氣鼓勵爬上峯頂的。指導朗讀。

五 總結課文,明白道理

1、讀爸爸的話,討論:“汲取”是什麼意思,“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從“爸爸”所説的話中懂得了什麼道理?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師評點: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不管多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爬天都峯》教案 篇八

一、學習目標:

1、認識“陡、鏈”等6個生字。會寫“爬、峯”等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4、懂得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二、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收集有關黃山天都峯的VCD、圖片、文字介紹等。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以舊引新,扣題導入

1、記得二年級時我們學過一篇課文《黃山奇石》,瞭解了黃山的雄奇秀美,誰願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歡的課文來背給大家聽?

2、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黃山三大奇峯之一的天都峯,誰願意來介紹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峯圖片資料?板書:天都峯

3、這篇課文寫誰爬上了這陡峭的天都峯了?他們又是怎樣爬上去的呢?板書:爬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帶着問題聽教師範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如:自由朗讀、圈點生字,同桌互聽互讀等。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

3、自學生字,讀準字音,想辦法記住字形。

4、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

a. 小組內拿出生字、詞語卡片,互相認讀、正音。

b. 全班開火車賽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既響亮又準確。

c. 小組交流各自學習生字、巧記字形的方法。

(三)通讀課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讀課文,聯繫上下文疏理字詞含義。

石級:石頭台階。

仰望:抬頭望。

攀着:(抓着鐵鏈)向上爬。

心顫:心在顫抖,説明心裏很害怕。

鯽魚背:結合看圖理解,天都峯最險處。它是一道長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2、按“爬山前-爬山時-爬山後”的順序把文章分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話説説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疏通課文大意。

(四)指導寫字,掌握筆順

1、教師範寫“辮”字,提示書寫時左中右三部分要寫得緊湊,學生描一遍、臨一遍。

2、指導學生觀察、書寫其餘生字。

(五)佈置作業

1、正確、較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抄寫本課生字、詞。

3、把課文第2段描寫天都峯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來,讀一讀、背一背。

第二課時

(一)緊扣課題,承前啟後

1、作者寫爬天都峯,為什麼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討論後使學生明白:因為天都峯高而陡,用“爬”更能準確反映出登山的費力、艱難。

2、(出示天都峯的多媒體畫面)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把文中的話變成自己腦中的“畫”。

學生練讀後指名交流、教師評議,引導學生感受天都峯的險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二)深入讀議,體會“我”受鼓舞爬上峯頂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峯,“我”心裏是怎麼想的?默讀課文,圈點勾畫,想想從哪些詞語、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懼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並指導讀好問句“我爬得上去嗎?”、感歎句“真叫人發顫!”以及語氣詞“啊”“哩”等,讀中體會“我”缺乏自信、畏懼退縮的心理。

2、結果“我”爬上峯頂了嗎?自由讀課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説的話,指名朗讀。

3、“我”看到了什麼從而下定決心爬上峯頂呢?自由讀課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髮生了怎樣的變化。

a. 出示第4段重點句,引導學生深入討論交流,從中感受到“我”受老爺爺爬山鼓勵而下定決心爬上峯頂的內心活動。

b. 體會“我”的心理,指導朗讀3、4自然段。

4、“我”是怎麼爬的?自由讀6、7自然段,畫出描寫爬山動作的詞語。

a. 學生讀書圈劃。

b. 學生交流。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體會“奮力”是拼盡全身力氣的意思。

從“攀着鐵鏈”、“手腳並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艱難。

c. 引讀第7段,從“終於”二字上體會爬得辛苦、上山後的喜悦。

d. 體會爬山的艱難、上山後的喜悦,指導朗讀6、7兩段。

(三)啟發想象,明白“老爺爺”也是受鼓勵爬上峯頂的

1、老爺爺為什麼也能爬上峯頂呢?帶着這些問題一邊讀,一邊想。

多媒體出示思考題:

a. 老爺爺來到天都峯腳下,心裏怎麼想

b. 他看見了小妹妹,心裏又怎麼想呢

c. 後來,他是怎樣爬上天都峯的?

2、小組討論、交流,讓學生明白他倆始終相互鼓勵,老爺爺也是受到“我”的勇氣鼓勵爬上峯頂的。指導朗讀。

(四)總結課文,明白道理

1、讀爸爸的話,討論:“汲取”是什麼意思,“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從“爸爸”所説的話中懂得了什麼道理?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師評點: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不管多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五)課外延伸,交流課餘生活

1、這幾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課餘生活記錄下來了呢?請你把一週學做的事情記錄下來,別忘了寫上自己的收穫、感受。

2、指名交流,師生評議。

《爬天都峯》教案 篇九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學會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語句中的正確讀音;理解“猶豫、奮力、終於、居然、汲取”等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會用“終於”寫一段話。

3、讓學生懂得只要有勇氣、奮發努力,舊能不怕困難;知道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舞自己,是一種可貴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 、難點:

1、通過對詞句的理解,弄清“我”爬天都峯的過程以及爬上天都峯後的思想變化。

2、讀懂課文最後一段中爸爸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課前準備:

1、自制詞語卡片

2、蒐集有關天都峯的資料。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揭題導入

1.初步瞭解天都峯及“鯽魚背”。

欣賞天都峯的風光片或圖片,由學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峯的資料並作介紹。説説“鯽魚背”名稱的來歷。

2.導語激情,揭示課題。

天都峯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險,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掛在陡峭的山巖上,使許多遊客望而生畏,能夠登上山頂的人,真可稱得上是“勇士”了!我們認真地閲讀課文,勇攀高峯,一定覺得大有收穫。讓我們一起去“爬天都峯”吧。(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感知文本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如:自由朗讀、圈點生字,同桌互聽互讀等。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

2.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小組內生字詞語卡片互相認讀、正音。

3、交流收穫和問題

三、細讀文本,解決問題

整合問題:爸爸説:“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一老一小如何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主要交流討論三個問題

第一:爸爸為什麼説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第二:想想他們是怎樣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第三:你從爸爸的話中體會出什麼?

1、邊讀邊想,簡要回答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暑假裏,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峯,“我”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起登上天都峯。)

2、師引導:作者寫爬天都峯,為什麼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3、説説課文中是怎麼寫大郡峯的“高”和“陡”的?

(1)高:“抬頭望”、“啊,峯頂這麼高。在雲彩上畫哩!我爬得上去嗎?”

“我爬得上去嗎?”這一句是不是懷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峯?

(更進一步地表現了天都峯的高。)

(2)陡:“筆陡”“石階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

教師用一根線繩作為“石階邊上鐵鏈”,使學生體會什麼叫似乎從天上掛下來的。

什麼叫“發顫”?真的害怕嗎? (烘托了天都峯的陡。)

(3)、指導讀出天都峯“高”和“陡”的特點。

學生練讀,評讀。

4、“我”和老爺爺的第二次對話。

出示句子:

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峯?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峯?

思考:他們所説的話中都有一個“也”字,這個“也”是什麼意思?他們是互相懷疑嗎?表現了他們什麼精神?

出示句子:

我奮力向峯頂爬去,一會兒攀着鐵鏈上,一會兒手腳並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樣……

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終於都爬上了天都峯頂。

提問:“我”怎麼爬天都峯?畫出動作的詞語。

交流:

“攀着鐵鏈上”、“手腳並用向上爬”。

用上“奮力’’突出了爬山過程的艱難,要充分鼓起勁來不怕困難、向上攀登。

“終於’’是經過“奮力”的結果。使我們感受到要攀登高峯,必須奮力向上、勇於攀登,才能達到目的。

思考討論:“我”和老爺爺為什麼互相道謝? 老爺爺為什麼説是“你的勇氣鼓舞我”?“居然”在這裏説明什麼?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其實也可以説是意料之中,因為老爺爺有那種勇於攀登的精神,就一定能爬上天都峯的。

6、分角色朗讀

四、總結提高,拓展延伸

1、你從“爸爸”所説的話中懂得了什麼道理?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聯繫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收穫。

2、結合5、12大地震中湧現的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學習這篇課文後,你有什麼感受?

3、最後送給同學們兩句話: 取長補短,相得益彰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