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就業創業工作總結

根據市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要求,我委高度重視就業創業工作,抓緊、抓實、抓細保就業工作,現總結如下:

就業創業工作總結

一、大力發展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就業創業工作的開展

(一)全力爭取國家、省級政策資金支援,助力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促進保就業、推動大眾創業工作的開展。

國家發改委批覆設立張家口市再生能源示範區產業創新發展專項三年來,我市積極爭取專項資金,支援創新發展專項的實施,有效地帶動了示範區裝備製造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從而也助推保就業、推動大眾創業工作的開展。積極與省發展改革委溝通,爭取2022年度專案資金3400萬元,其中中央資金2000萬元,建設蔚縣公共實訓基地專案,專案建成後可極大提升本地培訓人員就業能力和收入。

(二)積極為困難行業出謀劃策,使其儘快恢復運營。根據市領導批示我委印發了《張家口市關於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實施辦法》,每月1日收集各縣區及相關單位臺賬,並做好相關排程工作。

(三)實施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促進就業創業。

聚焦大資料與物聯網、高階裝備製造、新能源與智慧電網、先進環保等重點領域,大力實施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專案和重大科技專項,著力推動創新要素向新興產業集中,重大科技成果向新興產業轉化,科技服務向新興產業覆蓋,形成新興產業發展良好態勢,為大眾創業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數字經濟:圍繞大資料儲存、裝備製造、技術創新應用等環節,以“資料河北、服務京津、儲存中國”為目標,著力構建特色突出、集約高效的“一帶三區多園”空間佈局,形成功能錯位、特色鮮明、協同聯動的大資料發展格局,打造“中國數壩”。以張北雲端計算產業基地、懷來大資料產業基地為依託,以阿里和秦淮資料中心專案為引領,大力推進阿里廟灘資料中心、秦淮新媒體大資料產業基地、億安天下資料中心等已運營專案擴容建設。加快推進了騰訊華北資訊科技產業總部基地、會昌金融資料科技產業園專案等在建專案建設。

高階裝備製造:充分利用大資料、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推動工程機械、煤礦機械等優勢傳統裝備製造業加快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老產業煥發新生機。以領克汽車、沃爾沃發動機為龍頭,全力推動建成以汽車整車及關鍵零部件製造為核心、兼顧全產業鏈發展的汽車研發製造基地。

新型能源:圍繞“發、儲、輸、用”四大環節,著力實施可再生能源規模化開發、大容量儲能應用、智慧化輸電通道建設和多元化應用四大工程,新型能源產業已成為京津冀區域內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的產業。按照“一城一區多點”的新型能源產業發展佈局,加快推進風電、光伏等重點專案建設和輸電通道建設,積極完善可再生能源裝備產業鏈。積極打造可再生能源高階裝備製造產業叢集、氫能產業叢集和協同創新支撐體系,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金風科技、天津中環、億華通為龍頭的智慧風機、高效光伏元件、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產業鏈條。

氫能產業:一是綠色氫源生產基地初具規模。發揮示範區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推動綠色氫源生產基地建設,目前建成制氫專案5個,產能達17噸/天。同時,海珀爾技改、國華赤城、國電電力尚義、中智天工等一批制氫專案正在有序推進,加快打造國家級可再生能源制氫基地。二是全產業鏈集聚效應逐步顯現。先後培育和引進億華通、海珀爾、廈門金龍等氫能產業鏈企業18家,涉及氫能制儲運加、燃料電池系統、整車和產業平臺等,初步形成氫能全產業鏈發展格局。三是氫能示範應用全國領先。持續加強多元化示範應用,省科技廳支援的天然氣摻氫關鍵技術研發及示範應用專案正在有序推進,河鋼宣鋼氫冶金專案已完成可研報告,正在跑辦立項手續。不斷加大加氫站等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已建成創壩站、緯三路站、東望山站、太子城站及太子城撬裝站、崇禮南站及崇禮南撬裝站、崇禮北站、西山產業園等加氫站9座,加氫能力7.9噸/12小時。

二、實施重點創新平臺建設工程

大力支援我市企業、科研院所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以產學研結合等形式,建設各類創新平臺,提高技術開發和工程化整合能力。

區分雙創示範基地、戰略性新興產業示範基地、創新百強企業主題,篩選推薦博創智造雙創基地、宣化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傑星電子有限公司參加2022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河北分會場展示活動。推薦寶德數壩數字產業(河北)有限公司寶德數壩伺服器製造基地專案等8個專案參加我市由人社局、發改委、科技局等部門聯合舉辦的創業創新大賽,“寶德數壩伺服器製造基地專案”榮獲創新組二等獎。

三、出臺穩定經濟執行措施,改善就業創業環境

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解放思想,真抓實幹,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2022年7月由我委牽頭出臺了《關於紮實穩定全市經濟執行的一攬子措施》,出臺了27個措施,切實穩住經濟發展大盤,努力使下半年發展有好的基礎,保持經濟執行在合理區間,進一步為就業創業營造良好的環境。

下一步繼續大力發展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重點創新平臺建設工程,進一步促進就業創業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