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2021年全市衛生健康及中醫藥事業發展有關工作總結

【概述】

2021年全市衛生健康及中醫藥事業發展有關工作總結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本站的會員“s99”為你整理了這篇2021年全市衛生健康及中醫藥事業發展有關工作總結範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正文】

2021年全市衛生健康及中醫藥事業發展有關工作總結

現將全市衛生健康及中醫藥事業發展有關工作總結如下。

2020年,對我們來說是極不平凡、極其特殊的一年。這一年,我們經歷大戰大考、砥礪初心使命,任務之重、強度之高、挑戰之大前所未有。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全市上下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放鬆、一手抓事業發展不動搖,全心全意護佑群眾健康、用心用情服務民生髮展、外引內育推動產業升級、因勢利導促進化危為機,為我市首位度支柱產業高質量發展、經濟社會快速向好、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築牢了基石、提供了保障。在省對市綜合考評中,我市衛生健康事業獲評優秀檔次;“世界中醫藥之都”規劃年度任務110項除4項因疫情影響未完成外,其餘106項全部完成。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堅持應勢施策,慎終如始抓實抓細疫情防控。

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有力有序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全力守護好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一是迅速打響阻擊戰。迅速進入戰時狀態,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嚴格落實“四早”要求,堅持中西醫並重,創新實行“五集中”“六個一律”,在全省最早改造建成市級集中救治醫院、最早擴大核酸檢測範圍、最早成立大資料比對專班、最早建立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制度,廣大醫護工作者白衣執甲、逆行而上,全市上下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用1個月的時間控制住疫情蔓延,用43天時間實現住院患者“清零”,全市108個確診病例全部治癒康復,自去年2月15日至今未有新增確診病例。二是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堅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堅決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策略,持續鞏固疫情防控成果。全面摸排管控重點人員,對排查出的1334名入境人員和12069名中高風險地區人員,認真落實健康管控措施;嚴格進口冷鏈食品和高風險非冷鏈貨物監管,實行“批批覆蓋”核酸檢測,累計採集檢測樣品14.37萬份;加強涉疫物品管理,及時有效處置了厄瓜多南美凍蝦、4S店外包裝、山東奶棗等涉疫物品輸入事件。嚴格大型活動監管,取消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動,紮實做好醫院、學校、商場超市等重點場所防控工作。三是加強應急處置能力建設。建立“鄰長制”基層防控體系,編制《亳州市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下突發疫情應急預案》和12個操作手冊、製作實戰視訊教學片,並納入全市“一月一課一片一踐”觀看學習。健全多點觸發的監測預警體系,規範發熱門診設定,持續加強核酸檢測和流調溯源能力建設,建成城市核酸檢測基地,全市日檢測能力按10:1混檢可達110萬份,累計核酸檢測115.97萬人份。四是有序推進疫苗接種工作。按照國家“三步走”方案要求,千方百計採購疫苗,著力提升接種能力,持續加快疫苗接種工作,共到貨疫苗307480支、接種299340劑次,其中第一批重點人群除有禁忌症等不適宜接種的情形外、實現了“應接盡接”。

二、堅持加大投入,多措並舉補齊衛生資源短板。

聚焦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堅持問題導向,補短板、強弱項,不斷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一是加快重點專案建設。實施總投資63億元的醫療衛生健康事業“三年提升、兩年鞏固”行動,加快推進專案早開工、快建設。截至目前,籌建的84個專案中已開工建設77個,其中縣區級籌建79個、開工建設73個;市級專案中市婦幼保健院已投入使用,市第二人民醫院、市兒童醫院、市人民醫院急診大樓、市中醫院二期等專案已開工建設,全年新增醫療床位7060張、總數達29547張、每千人口床位數5.55張,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補短板任務。二是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建設。持續加強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全市所有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均達到省基本醫療有保障工作標準和省基本公共服務功能配置標準,其中符合國家優質服務基層行“基本標準”的12家、“推薦標準”的4家。譙城區古井鎮中心衛生院、渦陽縣石弓鎮中心衛生院、利辛縣王人鎮中心衛生院創成二級綜合醫院。三是加大衛生人員補充力度。深入推進編制週轉池使用,加大公立醫療機構招聘力度,加快醫師資格考試註冊工作,擴大本地高校醫學專業招生規模,年底全市執業(助理)醫師、中醫師、註冊護士分別有11350人、2269人、12757人,每千人口分別為2.14人、0.42人、2.39人,超額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

三、堅持縱深推進,蹄疾步穩深化醫療體制改革。

緊盯醫改各項重點任務,深化綜合改革,不斷釋放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動能,14項重點任務全面完成,全市基層診療量佔比71.82%、縣域內就診率87.11%,均居全省前列。一是持續健全分級診療制度。利辛縣和譙城區啟動實施了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實現了縣區建設全覆蓋,全市共有縣域醫共體12個。縣級以上公立醫院均與省屬公立醫院建立了醫聯體,全市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與省內外三級醫院共建立鬆散型醫聯體41個、緊密型醫聯體2個、專科聯盟30個。二是深入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改革。持續加強黨對衛生健康事業的領導,全市12家公立醫院全部完成黨組織書記、院長分設,並將民營醫院黨建工作納入管理指導範圍。主動將政治監督談話向基層延伸,實現政治監督談話全覆蓋。依託市人民醫院,與安徽醫科大學合作共建安徽醫科大學附屬亳州醫院,著力提高綜合醫療服務能力水平;依託市中醫院,與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合作打造省級中醫區域醫療中心。三是加快智慧醫療資訊化建設。在全省率先出臺《亳州市促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實施方案》,接入醫療衛生機構1564家,日均抽取資料230萬條,電子病歷資料庫彙集就診資料15.92億條,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健康檔案向群眾開放、開展精準扶貧和醫保智慧稽核試點等提供資料支援。2020年共為基層提供遠端影像診斷服務11.59萬例,發放使用電子健康卡100.58萬次,智醫助理建設並列全省第一。

四、堅持繡花功夫,精準發力決勝脫貧攻堅。

圍繞讓貧困人口有地方看病、有醫生看病、少生病,持續深入推進健康脫貧工程,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貢獻了衛健力量。一是深入開展基本醫療有保障專項行動。組織近6000名基層工作人員聚焦八個方面對貧困戶逐一核查,共排查問題15011條並全部整改到位;出臺《關於進一步做好在崗村醫養老保險工作的通知》,嚴格落實在崗村醫養老保險待遇。2020年市衛生健康委被評為亳州市“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爭當十大工程先鋒”先進集體。二是積極開展慢病、大病分類救治。加大貧困戶慢病證辦理鑑定力度,做到有病辦證、無病結論。在全省率先開展貧困人口慢性病用藥“長處方”、行動不便慢病患者送藥上門、嚴重精神障礙關鎖患者解鎖救治等工作,2020年共救治34種大病46903人。5年來,亳州市因病致貧返貧人員核准率、全部建檔立卡貧困戶和四種重點慢病患者應籤盡籤率、大病專項救治率均為100%,均在全省排名第一。三是深入推進鄉鎮敬老院醫養結合。出臺《農村敬老院改革基本規範》,推動醫療護理與養老服務連通、特困養老與社會養老連通,提升特困老人供養標準,保障醫護人員收入待遇和敬老院經費投入,實現137家公辦敬老院與鄉鎮衛生院融合發展。目前全市集中供養五保老人6671人,其中全失能868人、半失能844人、全自理4959人,有意願入住率和滿意率均為100%,集中供養率位居皖北和皖中第一。

五、堅持強基固本,揚亳所長鍛造產業優勢長板。

依託道地藥材主產區、飲片加工核心區和藥材交易集散地的優勢,加強中醫藥產業的戰略性佈局和整體性推進,不斷提升中醫藥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全市現代中醫藥產業規模達1450億元。一是規範中藥材種植。建成中藥材藥用植物組培繁育中心、中藥材初加工產業園,探索“公司+基地”“公司+合作社+農戶”等模式,推動中藥材種植規模化、集約化、綠色化發展。2020年,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121.3萬畝、約佔全省的60%,標準化種植面積38.2萬畝;現有中藥材種植專業村800餘個、種植大戶和合作社等433家。二是做精中醫藥製造。以省級現代中藥產業集聚發展基地為主陣地,推進醫藥製造集聚發展,持續做大產業叢集、提高集聚度。2020年,基地產值348億元、增長14.2%,稅收7.3億元、增長20.8%,總投資20億元的太陽升國際醫藥產業園等25個億元以上重大藥業專案開工建設,竣工專案37個,新增規模以上藥業企業24家。鞏固提升全國最大中藥飲片產業集聚區的影響力,積極發展精製飲片、配方顆粒等,現有中藥飲片生產企業170家、年產能100萬噸;6家企業進入省級配方顆粒試點,已完成1602個標準制定,992箇中藥配方顆粒品種進入省醫保目錄。積極引進優勢藥品品種,113個品種簽訂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合作協議、3個品種正在辦理上市許可持有人變更;引進創新藥品種3個,22個藥品品種成功轉入我市生產。支援飲片加工企業轉型升級,現有藥品生產許可企業203家,成藥生產企業21家,在建、續建成藥生產線企業39家,中成藥、提取物、保健食品等生產企業佔比50%以上。三是壯大中醫藥貿易。搶抓首批國家級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城市機遇,持續壯大有形市場,積極培育無形市場,加快建設國家中醫藥外貿轉型升級示範基地和中醫藥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2020年,我市線上線下中藥材交易額達1060億元,線下市場約787.4億元,外貿進出口實現3億美元;“N+50”交割倉佈局已在20多個主要藥材產區開展交割交易服務;中藥材大宗交易平臺年成交總量30.2萬批、成交總額7.3億元。2020年藥博會取得圓滿成功,共簽約專案95個,總簽約金額達657.6億元。

六、堅持協同聯動,千方百計補齊產業發展短板。

聚焦我市中醫藥產業在科技創新、健康服務、文化傳播等方面的短板不足,深入挖掘中醫藥獨特的衛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優秀的文化資源潛力,推進創新、協調、融合發展。一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加強平臺建設,完成檢驗檢測機構改革並加快市場化程序,啟動建設亳州高新醫藥公共研發平臺,新增備案省級院士工作站1家,現有涉藥類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省級27家,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2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和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9個、CNAS認證檢測中心2家,高新技術企業61家、院士和博士後工作站6家,離岸孵化中心4家。著力加強產學研合作,建成亳州市網上技術大市場,推介10項科研成果在“抓創新、抗疫情、促發展”科技成果展示釋出暨專案轉化交易會上釋出。著力加強人才體系建設,與上海中醫藥大學合作共建的亳州學院中醫藥學院正式啟動籌建。二是努力補齊“藥強醫弱”短板。強力推進中醫藥“三名”工程建設,組建市中醫院並獲“三甲”稱號,4家縣級公立中醫院新院建成投用。目前,全市有中醫或中西醫結合醫院16家,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工作室3個,省級中醫重點專科11個。加強基層中醫服務能力建設,創成8個標準化中醫館,全市所有鄉鎮衛生院(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社群衛生服務站)均具有中醫藥服務能力。疫情期間,我市堅持中西醫結合救治,108名確診病例100%應用中成藥並治癒出院,人均住院10天、治療費用6227元,大幅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我市中藥配方顆粒被10多個國家、地區選作抗疫藥物,疏風解毒膠囊被列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中醫治療推薦用藥。三是推進中醫藥+文化旅遊融合發展。以建立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為引領,編制《亳州市中醫藥健康旅遊發展規劃》,加快林擁城、亳藥花海、湯王溫泉等康養旅遊專案內涵提升、業態完善,建成運營華佗百草園併成為皖北網紅景區,林擁城藥都林海景區獲評國家4A級旅遊景區,華佗故里中醫藥文化感悟之旅、世界藥都中醫藥康養之旅獲評2020年全國優質健康旅遊產品,我市榮獲中國最佳康養休閒旅遊城市。成功主辦2020中國國際健康旅遊高峰論壇,向世界發出亳州“最強音”。

同志們,在2020年這個特殊年份裡,我市衛生健康和中醫藥事業發展收穫滿滿,為“十三五”順利收官畫上了圓滿句號。“十三五”期間,全市上下奮發進取、積極有為,用苦幹實幹拼出了衛生健康和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驕人的成績,在“健康亳州”和“世界中醫藥之都”建設的征程上取得了長足進步。這五年,是衛生資源加速擴充,醫療服務體系不斷健全的五年。全市醫療衛生事業累計投入234.2億元,建成各類衛生健康專案279個,引進民營醫院42家,醫療機構、衛生技術人員分別增長41.8%和142.4%,醫療衛生資源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正在加速解決。這五年,是民生工程全面實施,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顯著提升的五年。在全省率先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融入“兩卡制”試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等一批專案覆蓋人群逐年擴大,蒙城縣創成全國慢病防控示範縣和省級衛生城市,衛生健康民生工程連續居全省第一方陣。這五年,是醫療改革持續深化,群眾就醫負擔逐漸減輕的五年。藥品、醫用裝置、高值醫用耗材網上帶量採購和藥品零差率銷售全面實施,醫院收入結構進一步優化,藥品費用佔比逐年下降,費用報銷比例逐年增長,極大減輕了群眾就醫負擔。這五年,是綜合監管不斷強化,醫療服務水平大幅提高的五年。臨床路徑、優質服務、卒中和胸痛等“五大中心”建設初具成效,建成市級質控中心39個,20所鄉鎮衛生院創成全國群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12所鄉鎮衛生院通過省級一級甲等醫院評審,7所中心衛生院創成二級綜合醫院,人民群眾就醫看病更加有保障。這五年,是中醫藥產業蓬勃發展,首位度支柱地位不斷鞏固的五年。中醫藥產值總規模由“十二五”末的約480億元發展到“十三五”末的1450億元,珍寶島、上海寶龍、四川新綠色、金湖藥業等一大批百強或知名企業落戶亳州,亳州中藥材商品交易中心建成投用,配方顆粒、破壁飲片、仿製藥、創新藥等全面突破,現代中醫藥產業發展集聚基地集聚度不斷提升,在從數量擴張到質量提高的戰略性轉變上邁出了堅實一步。這五年,是中醫藥資源深入挖潛,健康服務更加惠民的五年。全市中醫院由“十二五”末的6家增加到“十三五”末的16家,中醫師由“十二五”末的810人增加到“十三五”末的2236人,市中醫院建成投用、華佗國醫館建成運營;中醫藥文化旅遊全面發展、高開高走,連續5年舉辦文化旅遊年活動,建成運營林擁城、亳藥花海、華佗百草園、湯王溫泉等精品康養景區,我市榮獲“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等稱號。

成績來之不易、汗水鑄就輝煌。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得益於各部門、各方面的大力支援,更得益於全市衛生健康系統和從事中醫藥管理髮展的廣大幹部職工的辛勤付出和無私奉獻。在此,我謹向支援全市衛生健康和中醫藥事業改革發展的各級領導、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全體衛生健康和藥業發展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比較突出,在構建支撐有力的公共衛生體系、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上仍然任重道遠;中醫藥產業大而不強的問題仍不同程度存在,距離產業化、國際化、現代化的要求仍有不少差距。常態化疫情防控任務艱鉅,國內外各類疫情風險交織並存,疫苗接種推進較慢,新冠疫情短期內仍難以完全消除;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短板較多,醫療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員、床位等指標在全省相對落戶,醫療資源匱乏的局面仍未有根本性改觀;基層衛生網底兜得不“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服務能力弱,“網底”作用急需加強;綜合醫改任務艱鉅,醫改已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利益導向有待進一步強化,協同性有待進一步提高,分級診療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中醫藥產業發展結構不優,缺少跨區域、跨領域的大型龍頭企業和市場佔有率高的大品種、拳頭產品,線上線下融合不充分,創新驅動能力不足,“小散弱”的狀況仍不同程度存在;中醫事業發展滯後,華佗醫學的整理開發有待加強,區域性中醫醫療服務中心建設仍任重而道遠。對於這些,我們要高度重視,創新工作思路、拿出務實舉措,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