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怎麼教會幼兒識字【通用多篇】

怎麼教會幼兒識字【通用多篇】

應該要注意的誤區有哪些? 篇一

其一,貪多求快。

不少人認為,孩子識字越早、越多就表示孩子越聰明,就是“神童”。於是,他們每天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教孩子識字,盲目地追求識字的數量和速度;還有的為了製造轟動效應,讓一兩歲的孩子就認識四五千字。這兩種做法都是不可取的。雖然孩子的潛能很大,但過分追求識字的“量”,必然會有強化的成分,必然要佔用大量的時間,這就違背了早期識字教育的初衷和原則。識字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識字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早期閱讀。教育不是速成的,應該注重潛在效應、積累效應和長期效應。

正確的識字態度應該是,在耳濡目染、日積月累、沒有壓力和負擔的情況下,讓孩子自然地識字閱讀。首先教孩子認識一些眼睛能看到的、生活中能接觸到的、自身能感受到的常用漢字比較合適。對於那些距離孩子的現實生活環境很遙遠或很難理解的偏字、難字及一些沒有實際意義的虛詞、連詞等,都不宜過早教孩子認識。

另外,教育者還應該以正確的`心態對待孩子之間的差異。由於生活環境和教育環境的不同,有的孩子識字敏感建立得比較快,有的則慢些,這是正常的,教育者切不可攀比,不要著急,更沒有必要去追求幾個月脫盲、一年認識幾千字的速成法。早期識字最重要的是培養興趣。因為中國漢字最常用的只有560個,常用的有802個,次常用的有1033個,總計才不到2400個,而它們卻佔了一般報刊用字的90%。所以,從孩子的興趣出發,只要教育者堅持不懈、日積月累,每個四五歲的學齡前幼兒都能輕鬆掌握這些常用漢字,都能夠毫不費力地脫盲閱讀,實在沒有必要刻意追求識字的數量和速度。

怎麼教會幼兒識字 篇二

1 開展各種形式新穎的活動

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選取他們最喜歡的描述各種小動物的兒歌,作為小班識字閱讀教育研究的主要內容。在組織幼兒識字閱讀過程中,綜合利用音樂、遊戲、美術、表演等多種方法激發幼兒興趣,培養幼兒的綜合素質。

1.1 手偶表演

幼兒最喜歡聽故事,教師就將兒歌以故事的形式運用手偶表演出來,在表演的過程中,教師引出兒歌內容,幼兒在愉陝的情緒中自然地掌握了兒歌內容,為下面的閱讀奠定了基礎。

1.2 實物觀察

活動中實物的出現能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通過視覺、觸覺,在發展幼兒觀察能力的同時,幼兒很容易地理解和掌握了字詞的含義。

1.3 動手操作

通過整個的活動創造操作的條件,鼓勵幼兒積極動手、動口,在手口並用的同時,發展腦力。瑞吉歐“百種語言”的教育理念就指出:把文字、動作、影象、繪畫、建築、構造、雕像、皮影、戲劇、音樂……等都作為兒童語言。因此,每一次集體閱讀後,我們都提供時間和材料,讓幼兒自由選擇操作內容,讓幼兒將閱讀中接收到的語言資訊再現到相應的活動中。鼓勵幼兒自己繪製頭飾尋找合作伙伴一起扮演角色,戴上自制的手指木偶或布偶在桌面上或木偶臺上表演。

1.4 音樂遊戲

在識字閱讀活動中,教師將音樂遊戲作為教學輔助手段穿插在活動中,發揮遊戲在活動中的“潤滑”功能,起一個調節情緒、活躍氣氛、提高學習效果的作用。如:在新授課《小烏龜》中,教師指導幼兒閱讀後,為了加深幼兒對所學漢字(烏龜、山坡、麵包、糖果)的印象,將這些漢字大量複製後,打亂順序貼在黑板上,請幼兒帶上頭飾扮演小烏龜,從起點爬過障礙物(山坡),到黑板上認拿教師要求取回的漢字。幼兒在遊戲中不僅體能得到了發展,更重要的是在遊戲中加深了對所學漢字的理解。

2 造有文字的環境

幼兒對文字的敏感性,是他們通過閱讀之路的最重要的一步。教師應非常重視創設有文字的環境,讓幼兒感受到文字無所不在地環繞在周圍世界。教師在活動室提供幼兒隨手可取的圖文並茂的書籍和繪畫材料;在幼兒的口杯架、毛巾架、作業欄、床上用品等貼上幼兒的名字;在區角、盥洗室、臥室、玩具櫃等幼兒周圍的重要物品上貼一些文字標籤。使幼兒在與環境的對話中,在教師的指導下,初步建立基本的文字概念。

2.1 利用牆面

幼兒認知活動的特點,是以無意性為主,而幼兒的好奇心特別強,利用牆面環境,可以引導幼兒走進圖書世界。傳統觀念的閱讀是,首先要開啟書本,才能看書,閱讀的人是主動的,書是被動的,看書人必須翻頁閱讀。小班幼兒一般還沒養成看書習慣,不會主動去看書。教師將所學兒歌配以生動有趣的形象,製成圖畫掛圖張表在牆面上,讓幼兒抬頭就能看見圖畫和文字,不用去翻書本,這很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2.2 設定圖書角

為了培養幼兒閱讀習慣,教師在幼兒活動室內開設了圖書角,方便幼兒隨時閱讀。在幼兒園原有書籍的基礎上,發動幼兒將家裡自己喜歡的圖書帶到幼兒園,與同伴共同分享。利用晨間活動、午飯後或兩點後積極鼓勵幼兒自己翻閱圖書。

2.3 製作圖書

帶領幼兒製作圖書,是培養幼兒愛書、愛看書的一種好方法。製作圖書的活動,是動手操作的活動。教師將幼兒園各班,還有幼兒家中的廢舊書刊製成各種連環畫、故事書、背景貼上等,這樣既豐富知識,又培養了幼兒對閱讀的興趣。

3 家園合作,共同促進幼兒發展

家庭是幼兒接受教育的重要場所,幼兒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家中度過的,從幼兒一出生,家長就不停地用語言與幼兒交流,拿圖畫書講故事給幼兒聽,幼兒就會受到家長的薰陶,所以說家長是不容忽視的教育資源。

學期初,本班教師召開家長會,明確培養幼兒早期識字閱讀的。重要性,要求家長與幼兒園密切配合,步調一致。通過家長園地的宣傳、與家長面對面的交流、向家長髮放資料;請家長來園觀摩識字閱讀活動等方式,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和指導幼兒識字閱讀的經驗。要求家長每天抽出一定時間,尤其是晚飯後將幼兒在園學習的兒歌內容幫助幼兒複習,然後指導幼兒在廢舊報紙和書籍上查詢兒歌中的漢字,邊認讀,邊剪貼成一首完整的兒歌。另外,利用節假日外出散步、遊玩,去激發幼兒認讀漢字的積極性。

總之,通過對小班幼兒識字閱讀教學的探索和研究發現,本研究促進了幼兒的語言、思維、個性的發展及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通過研究,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了。他們能成功地進行圖畫符號的轉換,能在不同的場景運用恰當的語言與人交往。

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實施識字閱讀後,幼兒思維能力明顯提高。幼兒對圖書中給予的資訊能主動的接受,並依靠思維合理加工,較好體現了思維過程的邏輯性。促進幼兒良好個性的形成。

識字閱讀中,受作品的影響,幼兒總結了一些生活經驗,幼兒在調動閱讀經驗,遷移閱讀經驗的過程中,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和成功,萌發了較強的自尊心、自信心及競爭意識,培養了幼兒大膽、活潑、開朗的性格。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幼兒在識字閱讀活動中能始終保持積極的學習熱情,神情專注、不受干擾,有良好的聽、說、讀的習慣。為其今後的生活、終身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怎樣教小孩識字方法 篇三

第一,要有平常心,不要非識多少字不行,更不要和鄰居或幼兒園同齡小朋友比,比不上,就羞辱孩子,傷及他的自尊心;

第二,把識字當作遊戲,不當作任務,不設定額,能認多少算多少;

第三,先從聽大人講有字的圖畫書入手。家長和孩子一起看圖畫書,逐漸過渡到一起讀每一頁上的句子,這時只要他跟 著看、跟著說,不一定一個字一個字地教。

第四,待他有一點“字”的概念以後,再用識字卡片。一般來說識字卡片最好有同樣的兩套,正面是字,反面是圖,以圖帶字,從圖過渡到字,比較容易。先識的是常見物的名稱,然後是動詞,再是其他詞類的字。

第五,字學到200個左右時,可以拼成詞,再合成句子。比如:西、瓜、西瓜、吃西瓜、我吃西瓜。

第六,在他有興趣時來教,不要勉強,一勉強反而適得其反。

第七,家裡最好有人愛讀書,這對他很重要。如有人愛看報也好,可以在書上、報上找他認識的字讓他看,他會很感興趣,這對加強他的識字意識很有好處。

其三,把早期識字等同於早期教育。 篇四

早期教育應該是全素質教育,是高素質人才的搖籃,是人生的奠基工程。早期識字閱讀是早期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和手段之一,但絕不是全部。但是現實中有相當一部分施教者,把早期識字當做早期教育的全部內容,認為教孩子識字了,就是進行科學的早期教育了,孩子將來就一定能成功。這種觀念是非常片面的。

多年來,早期識字一直存有爭議,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早期教育的實施者教育不全面。很多所謂的“早慧兒”小時候就能閱讀許多書,掌握不少同齡人很難掌握的知識,表現很突出,所以大家對這種孩子期望值非常高。但是上學後,由於施教者教育的不全面,必將導致一系列問題的出現。隨著時間的推移,早期的優勢慢慢失去,孩子的表現不像人們期望的那樣優秀,人們必然會質疑早期識字教育的必要性。

據調查,少年大學生退學一般都不是智力問題而是性格問題。很多早慧兒智力非常出色,但性格卻沒有培養好,孤僻、高傲、自我意識過強、合作意識差、經不起失敗等等,這都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教育者的問題。所以,孩子身體的茁壯成長、心理的健康發展、優良性格的養成比早期識字閱讀更為重要,不能顧此失彼,因為身體健康是生存的根本,心理健康是幸福的根本,良好的性格是成功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