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網路安全管理制度【多篇】

網路安全管理制度【多篇】

網路安全的管理制度 篇一

1、建立健全計算機資訊網路電子公告系統的使用者登記和資訊管理制度;

2、組織網路管理員學習《計算機資訊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提高網路安全員的警惕性。

3、負責對本網路使用者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

4、建立電子公告系統的網路安全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加強對電子公告系統的稽核管理工作,杜絕BBS上出現違犯《計算機資訊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的內容。

資訊網路安全管理制度 篇二

學校校園網是為教學及學校管理而建立的計算機資訊網路,目的在於利用先進實用的計算機技術和網路通訊技術,實現校園內計算機互聯、資源共享,併為師生提供豐富的網上資源。為了保護校園網路系統的安全、促進學校計算機網路的應用和發展,保證校園網路的正常執行和網路使用者的使用權益,更好的為教育教學服務,特制定如下管理條例。

第一章 總則

1、本管理制度所稱的校園網路系統,是指由校園網路裝置、配套的網路線纜設施、網路伺服器、工作站所構成的,為校園網路應用而服務的硬體、軟體的整合系統。

2、校園網路的安全管理,應當保障計算機網路裝置和配套設施的安全,保障資訊的安全和執行環境的安全,保障網路系統的正常執行,保障資訊系統的安全執行。

3、我校成立了網路安全領導小組,組長由學校法人擔任,從事校園網路管理的人員要具有相應的法律意識和計算機網路管理水平,必須成立校園網路安全管理機構,負責校園內的網路安全和資訊保安工作,定期對相應的網路使用者進行有關資訊保安和網路安全教育並對上網資訊進行審查和監控。

4、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學校法人或校園網路中心同意,不得擅自安裝、拆卸或改變網路裝置。

5、所有上網使用者必須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嚴格執行安全保密制度,並對所提供的資訊負責。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聯網計算機從事危害校園網及本地區域網伺服器、工作站的活動。

6、進入校園網的全體學生、教職員工必須接受並配合國家有關部門及學校依法進行的監督檢查,必須接受學校網路中心進行的網路系統及資訊系統的安全檢查。

7、使用校園網的全體師生有義務向學校法人、網路中心和有關部門報告違法行為和有害資訊。

第二章 網路安全管理

1、校園網由學校統一管理及維護。接入校園網的各部門、處室、教室和個人使用者必須嚴格使用自己的使用者名稱和密碼上網。網路管理員對入網計算機和使用者進行登記,由網路中心負責對其進行監督和檢查。任何人不得更改IP及網路設定,不得盜用使用者帳號。

2、與校園網相連的計算機使用者建設應當符合國家的有關標準和規定,校園內從事施工、建設,不得危害計算機網路系統的安全。

3、網路管理員負責全校網路及資訊的安全工作,要及時解決突發事件和問題。校園網各伺服器發生案件、以及遭到黑客攻擊後,網路中心必須及時備案並向公安機關報告。

4、對所有聯網計算機要及時、準確登記備案。網路教室未經允許不準對社會開放。

5、校園網中對外發布資訊的Web伺服器中的內容必須經領導稽核,由負責人稽核通過後再進行釋出。新聞公佈、公文釋出許可權要經過對應部門領導的批准。對網站內容要進行定期更新、備份。

6、校園網各類伺服器中開設的帳戶和口令為個人使用者所擁有,網路中心對使用者口令保密,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這些資訊。校園網及子網的系統軟體、應用軟體及資訊資料要實施保密措施。

7、加強對師生使用者上網安全教育指導和監督:

(1)校園網內必須安裝網路版監控和防範不良資訊的過濾軟體系統,監控日誌同時上報縣教育局電教室。

(2)加強對學生開放網際網路以及全校教職工上網的監管。

(3)專用的財務工作電腦和重要管理資料的電腦最好不要接入網路工作。

8、校園網路內的每臺計算機上必須安裝防病毒軟體,各部門、教研組、辦公室要切實做好防病毒措施,隨時注意防毒軟體是否開啟,及時線上升級防毒軟體,及時向網路中心報告陌生、可疑郵件和計算機非正常執行等情況。

9、禁止私自安裝、解除安裝程式,在校園網上,禁止使用盜版軟體,不允許玩網路遊戲,不允許無關人員使用,也不允許進行與工作無關的操作,禁止任意修改和刪除計算機的系統檔案和系統設定。

10、嚴禁在校園網內使用來歷不明、引發病毒傳染的軟體或檔案;對於外來光碟、優盤上的檔案應使用合格的防毒軟體進行檢查、防毒。

11、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校園網及其連網計算機上錄閱傳送有政治問題和淫穢色情內容的資訊。

12、未經校園網路中心及各子網網管的同意,不得將有關伺服器、工作站上的系統軟體、應用軟體轉錄、傳遞到校外。

13、需在校內交流和存檔的資料,按規定地址存放,不得存放在硬碟的C盤區,私人檔案不得儲存在工作電腦中,由此造成的檔案丟失損壞等後果自負。

14、保護校園網的裝置和線路,不準擅自改動計算機的連線線,不準開啟計算機主機的機箱,不準擅自移動計算機、線路裝置及附屬裝置,不準擅自把計算機裝置外借。

15、各處室部門和教研組必須加強對計算機的管理,指定專人負責管理。管理員應經常測試計算機裝置的效能,發現故障及時通過校園辦公系統上報。

16、各處室部門和教研組應認真做好本單位計算機的維護和清潔衛生工作。

第三章 網路使用者安全守則

1、使用校園網的全體師生必須對所提供的資訊負責。嚴禁制造和輸入計算機病毒,以及其他有害資料,危害計算機資訊系統的安全,不得利用計算機聯網從事危害家安全、洩露祕密等犯罪活動,不得製作、查閱、複製和傳播有敏感資訊和有害資訊。

2、除校園網負責人員外,其他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試圖登陸進入校園網伺服器或計算機等裝置進行修改、設定、刪除等操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藉口盜竊、破壞網路設施。

3、使用者要嚴格遵守校園網路管理規定和網路使用者行為規範,不隨意把戶名借給他人使用,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經常更換口令,保護好使用者名稱和密碼。嚴禁用各種手段破解他人口令、盜使用者名稱和密碼。

4、網路使用者不得利用各種網路裝置或軟體技術從事使用者帳戶及口令的偵聽、盜用活動。

5、使用校園網的全體師生有義務向網路中心報告違法行為和有害的、不健康的資訊。

第四章 法律責任

違反本制度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學校可根據情節提出警告、停止其上網,情節嚴重者給予行政處分,或交公安機關處理。

1、查閱、複製或傳播下列資訊

(1)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推翻社會主義制度;

(2)煽動抗拒、破壞憲法和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實施;

(3)捏造或者歪曲事實,故意散佈謠言,擾亂社會秩序;

(4)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

(5)宣揚封建迷信、淫穢、色情、暴力、凶殺、恐怖等。

2、破壞、盜用計算機網路中的資訊資源和進行危害計算機網路安全的活動。

3、盜用他人帳號或私自轉借、轉讓使用者帳號造成危害者;

4、故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式者。

5、上網資訊審查不嚴,造成嚴重後果者。

6、使用任何工具破壞網路正常執行或竊取他人資訊者。

7、有盜用使用者名稱和口令、破解使用者口令等危及網路安全執行與管理的惡劣行徑者。

網路安全管理制度 篇三

總則

(一)本管理制度所稱的校園網路系統,是指由校園網路裝置、配套的網路線纜設施、網路伺服器、工作站、學校網站所構成的,為校園網路應用目標及規則服務的硬體、軟體的整合系統。

(二)校園網路的安全管理,應當保障計算機網路裝置和配套設施的安全,保障資訊的安全,執行環境的安全。保障網路系統的正常執行,保障資訊系統的安全執行。

(三)資訊中心負責相應的網路安全工作、提供資訊保安的。技術支援工作。

(四)進入校園網的全體學生、教職員工必須接受並配合國家有關部門及學校依法進行的監督檢查;必須接受學校資訊中心進行的網路系統及資訊系統的安全檢查。

(五)使用校園網的全體師生有義務向宣傳部、資訊中心、保衛處報告違法行為和有害資訊。

網路安全管理

(一)校園網由資訊中心統一規劃、建設並負責執行、管理及維護。連入校園網的各處室、教室和個人使用者必須嚴格進行實名登記入網。

(二)校園內從事施工、建設,不得危害計算機網路系統的安全。

(三)各科室、教研組、各上網使用者要切實做好防病毒措施,在每臺計算機上安裝防病毒軟體,並定期升級。

(四)資訊中心網路執行科負責全校網路安全工作,建立網路事故報告並定期彙報,及時解決突發事件和問題。校園網主、輔節點裝置及伺服器等發生案件、以及遭到黑客攻擊後,網路執行科必須即時備案。

(五)通過校園網對外發布資訊必須由宣傳部稽核後方可進行釋出。

網路使用者安全守則

(一)使用校園網的全體師生必須對所提供的資訊負責。嚴禁制造和輸入計算機病毒以及其他有害資料危害計算機資訊系統的安全,不得利用計算機聯網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洩露祕密等犯罪活動,不得製作、查閱、複製和傳播有礙社會治安的資訊。

(二)其他部門或個人不得以任何未經允許的方式試圖登陸進入校園網主、輔節點、伺服器等裝置進行修改、設定、刪除等操作;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以任何藉口盜竊、破壞網路設施,這些行為被視為對校園網安全執行的破壞行為。

(三)使用者要嚴格遵守校園網路管理規定和網路使用者行為規範,不隨意把帳戶借給他人使用,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經常更換口令,保護好個人賬號。嚴禁用各種手段解他人口令、盜用賬號。

(四)網路使用者不得利用各種網路裝置或軟體技術從事使用者帳戶及口令的偵聽、盜用活動,該活動被認為是對網路使用者權益的侵犯。

(五)使用校園網的全體師生有義務向宣傳部和資訊中心報告違法行為和有害的、不健康的資訊。

違約責任與處罰辦法

違反本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者,學校資訊中心可向違規者提出警告,停止其網路使用。

1、查閱、複製或傳播下列資訊:

(1)煽動抗拒、破壞憲法和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

(2)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推翻社會主義制度;

(3)捏造或者歪曲事實,散佈謠言擾亂社會秩序;

(4)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5)宣揚封建迷信、淫穢、暴力、凶殺、恐怖等。

(6)損害學校形象和學校利益的;

(7)其他違反憲法和法律、行政法規的。

2、破壞、盜用計算機網路中的資訊資源和危害計算機網路安全的活動的。

3、盜用他人帳號的。

4、私自轉借、轉讓使用者帳號的。

5、故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式的。

6、不按國家和學校有關規定擅自接納網路使用者的。

7、上網資訊審查不嚴,造成嚴重後果的。

8、使用任何工具破壞網路正常執行或竊取他人資訊的。

9、任何單位或個人違反本規定,給學校校園網系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凡違反本管理規定造成學校一定損失的,由學校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及校紀校規進行處理,由此所導致的一切後果由該使用者負責。情節嚴重者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第五條:其他

(一)本管理制度由學校資訊中心負責解釋。

(二)本管理制度自公佈之日起實行。

網路安全管理制度 篇四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明確網路與資訊保安事故責任主體(以下簡稱“責任主體”),做好網路與資訊保安事故的責任認定和追究工作,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責任主體的範圍包括各部門、單位或個人等。山東科技大學網路安全和資訊化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負責追究責任主體的事故責任,稱為“責任追究主體”。

第三條網路與資訊保安事故的責任認定實行“誰主管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由領導小組組織實施。

第四條發生網路與資訊保安事故後,應根據安全事件造成的影響及相關責任主體的處置態度,作出如下處理:

(一)批評教育。包括責令責任主體檢查、誡勉談話等。

(二)通報批評。在事發部門、單位範圍內對責任主體發文通報,責令整改,並由責任主體向學校主管領導作出書面檢查。

(三)問責追責。將事故納入責任主體的年度考核,取消當年年度考核評優資格,降低或扣除責任主體的年度績效;依照發生網路與資訊保安事故的嚴重程度,對責任主體和相關責任人處以罰款、賠償事故損失、降職,直至解聘等。

(四)報警處理。嚴重損壞社會或國家利益的,上報當地公安部門處理。

第五條責任追究應當堅持公平公正、有責必究、過罰相當、教育與懲戒相結合的。原則。

第二章責任追究範圍和適用

第六條責任主體未按規定落實相關網路與資訊保安管理制度及技術規範,導致一般安全事件發生的,應對其進行批評教育。

第七條責任主體未按規定落實相關網路與資訊保安管理制度及技術規範,導致較大安全事件發生的,應對其進行通報批評。

第八條責任主體未按規定落實相關網路與資訊保安管理制度及技術規範,導致重大或特別重大安全事件發生的,應當予以問責追責,情況十分嚴重的應報警處理。

第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減輕或不追究責任主體的責任:

(一)因不可抗力導致發生的網路與資訊保安事故。

(二)有充分證據證明完全落實了相關安全要求,由未知原因導致網路與資訊保安事故發生的。

第十條責任主體主動承認過錯並及時修補管理或技術漏洞,視減少損失、挽回影響程度,予以從輕或減輕責任追究。

第三章責任追究程式和實施

第十一條責任追究程式包括調查、對調查報告稽核、作出責任追究決定等。

第十二條網路安全和資訊化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對網路與資訊保安事故的調查和對事故責任的初步定性,並對調查報告進行稽核。

第十三條調查報告的稽核重點:

(一)事故的事實是否清楚;

(二)證據是否確實、充分;

(三)性質認定是否準確;

(四)責任劃分是否明確。

第十四條對責任主體的追究決定由領導小組作出,相關部門實施。

第四章附則

第十五條本制度由網路安全和資訊化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十六條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機關網路安全管理制度 篇五

一、充分認識加強機關網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隨著資訊科技的廣泛深入應用,特別是電子政務的不斷髮展,黨政機關網站作用日益突出,已經成為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公開政務資訊的重要視窗,成為各級黨政機關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為民辦事和了解掌握社情民意的重要平臺。隨著黨政機關網站承載的業務不斷增加,涉及政務資訊、商業祕密和個人資訊的內容越來越多,黨政機關網站及電子郵件系統日益成為不法分子和各種犯罪組織的重點攻擊物件,安全管理面臨極大挑戰。各辦公室要充分認識加強黨政機關網站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保持清醒頭腦,克服麻痺思想,採取有效措施,確保機關網站安全執行、健康發展。

二、切實加強機關網路安全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

(一)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執行誰負責的原則,進一步明確和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加強對辦事處機關網際網路、內部專網及外宣網站安全的領導,成立辦事處網路安全和資訊化領導小組。

組 長:郜志彬 黨委書記

第一副組長:陳建平黨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

常務副組長:張志權 黨委副書記

副 組 長:何清樹 黨委宣傳統戰委員、辦事處副主任

周 亮 黨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

楊雪熙 綜治辦專職副主任

成 員:譚 斌 黨政綜合辦公室主任

李詔書 社會事務辦公室主任、村鎮建設管理辦公室主任

王樹平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

朱亞莉 便民服務大廳管理辦公室主任

李紅平黨政綜合辦公室副主任

周 洵 宣傳幹事

(二)職責:

1、負責網路安全的綜合協調、指導、培訓和督辦檢查;負責組建機構、落實人員和保障經費;負責相關資訊稽核、保密審查、執行維護、應用管理;負責對網際網路、內部專網及外宣網站、電子郵件系統等每半年進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檢查和風險評估,對違反制度規定、有章不循、有禁不止,造成洩密和安全事件的,依法依紀追究責任。

2、由譚斌同志任網路安全員,負責網路安全管理和技術防範;李紅平同志為印章管理員和收、發文管理員,負責電子印章管理和收、發文管理。

三、建立健全網路安全管理制度,加強機關網站技術防護體系建設

(一)嚴格機關網站資訊釋出、轉載和連結管理和應用安全管理

1、釋出政務資訊要嚴格執行有關規定,資訊釋出審查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各種資訊之間的關聯性,防止由於資料匯聚洩露國家祕密或內部敏感資訊。機關網站原則上不承擔與本地區本部門本系統無關的新聞資訊採集和釋出義務,不得釋出廣告等經營性資訊,嚴禁釋出違反國家規定的資訊以及低俗、庸俗、媚俗資訊內容。加強機關網站中留言評論等互動欄目管理,按照資訊釋出稽核和保密審查的要求,對擬釋出內容進行稽核審查。嚴格對部落格、微博等服務的管理,部落格、微博申請註冊人員原則上應限於本單位工作人員,資訊釋出要署實名,內容應與所從事的工作相關。黨政機關網站原則上不開辦對社會開放的論壇等服務,確需開辦的要嚴格報批並加強管理。

2、機關網站轉載的資訊應與政務履職活動相關,並評估內容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加強網站連結管理,定期檢查連結的有效性和適用性。需要連結非黨政機關網站的,須經本單位分管網站安全工作的負責同志批准,連結的資源應與政務履職活動相關,或者屬於便民服務的範圍。採取技術措施,做到在使用者點選連結離開黨政機關網站時予以明確提示。

3、網站開通前要進行安全測評,新增欄目、功能要進行安全評估。加強對網站系統軟體、管理軟體、應用軟體的安全配置管理,積極利用新技術提升黨政機關網站服務能力和水平,充分考慮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和隱患,有針對性地採取防範措施,消除安全隱患。

4、嚴格遵守相關規定、標準和協議要求,加強機關網站中重要政務資訊、商業祕密和個人資訊的保護,防止未經授權使用、修改和洩露。加強機關網站移動應用安全管理,提高網站防篡改、防病毒、防攻擊、防癱瘓、防洩密能力。

(二)加強機關電子郵件安全管理

1、機關工作人員要利用本單位網站郵箱等專用電子郵件系統處理業務工作。嚴格機關專用電子郵件系統註冊審批與登記,網站郵箱原則上只限於本單位工作人員註冊使用,人員離職後應登出電子郵件賬號。

2、加強電子郵件系統安全防護,綜合運用管理和技術措施保障郵件安全。嚴格電子郵件使用管理,明確電子郵件賬號、密碼管理要求,不得使用簡單密碼或長期不更換密碼,可使用數字證書等手段提高郵件賬戶安全性,防止電子郵件賬號被攻擊盜用。嚴禁通過網際網路電子郵箱辦理涉密業務,儲存、處理、轉發國家祕密資訊和重要敏感資訊。

(三)制定完善機關網路安全應急預案。

有針對性的做好機關網路安全應急預案,明確應急處置流程、處置許可權,落實應急技術支撐隊伍,強化技能訓練,開展網站應急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合理建設或利用社會專業災備設施,做好機關網站災備工作。採取有效措施提高機關網站域名解析安全保障能力,統籌組織專業技術力量對網路開展日常安全監測。

四、落實經費預算和安全技術措施

(一)對本單位的外宣網站、網際網路、內部專網的網路安全工作落實經費預算。對接入網際網路服務的固網和公共WIFI落實安全技術措施要提供預算方案,並於2016年上半年予以落實統一接入公安後臺。

(二)參照國家有關標準規定,建立以網頁防篡改、域名防劫持、網站防攻擊以及密碼技術、身份認證、訪問控制、安全審計等為主要措施的網站安全防護體系。切實落實資訊保安等級保護等制度要求,做好機關網站定級、備案、建設、整改和管理工作。

網路安全管理制度 篇六

對於網路公司而言,做好網路安全管理工作非常重要,這時候,需要制訂一套完善的網路安全管理制度。以下是關於安全管理規章制度範文,供各位參考。

1、建立健全計算機資訊網路電子公告系統的使用者登記和資訊管理制度;

2、組織網路管理員學習《計算機資訊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提高網路安全員的警惕性。

3、負責對本網路使用者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

4、建立電子公告系統的網路安全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加強對電子公告系統的稽核管理工作,杜絕BBS上出現違犯《計算機資訊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的內容。

1、對版主的聘用本著認真慎重的態度、認真核實版主身份,做好版主聘用記錄。

2、對各版聘用版主實行有針對性的網路安全教育,落實版主職責,提高版主的責任感。

3、版主負責檢查各版資訊內容,如發現違反《計算機資訊網路國際網際網路安全保護管理辦法》即時予以刪除,情節嚴重者,做好原始記錄,絡管理員解決,由管理員向公安機關計算機管理監察機構報告。

4、網路管理員負責對各版版主進行績效管理考核,如發現不能正常履行版主職責者,將予以警告,嚴重者予以解聘。

5、在版主負責欄目中發現重大問題未得到及時解決者,即時對版主予以解聘。

6、加強網路管理員職責,配合各版版主的工作,共同維護電子公告板的資訊保安。

1、檢查時嚴格按照《計算機資訊網路國際網際網路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網路安全管理制度》及《資訊稽核管理制度》(見附頁)的標準執行。

2、如發現違犯《計算機資訊網路國際網際網路安全保護管理辦法》(見附頁)的言論及資訊,即時予以刪除,情節嚴重者保留有關原始記錄,並在二十四小時內向當地公安機關報告。

3、負責對本網路使用者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網路管理員加強對《計算機資訊網路國際網際網路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的學習,進一步提高對網路資訊保安維護的警惕性。

網路安全管理制度 篇七

為了加強領導,完善管理,建立嚴密的網路安全人員組織機制,我校特成立網路安全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日常基本工作要求如下:

1、提高認識,從講政治的高度認識網路安全的重要性。

2、積極採取措施杜絕他人利用校園網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洩露國家機密、違法犯罪等活動。

3、制定、落實計算機系統安全操作規程,並定期檢討和更新,保證適應新時期的要求、可執行性強。

4、組織相關規章制度、法律法規知識的學習,加強計算機法制宣傳活動。

5、設立專門人員對計算機網路、裝置統一規劃和管理,做到裝置不亂用、專職專人專責,落實各級責任人、工作任務清晰、責任到位。

6、每天必須進行系統巡查,包括檢查網站、論壇、留言板(BBS)等欄目內容,落實資訊先審後發制度,及時發現問題。

7、每次系統變更(新增、減少、更改配置等)應做好備案登記,每週進行一次系統清點,對新變動的系統部分及時跟蹤。

8、每週對作業系統、防病毒系統進行升級、打補丁。

9、加強密碼設定和保護,設定複雜密碼,經常修改密碼。經常進行資料備份。

10、積極配合上級部門的計算機系統安全保障工作,積極瞭解最新的安全技術發展動態和規定。

11、發現網路異常、系統遭到惡意攻擊和破壞、內容被刪改、或者出現不良、反動等資訊跡象,不得馬上修復系統資料和資料,應先立即保護好現場,備份案件記錄和歷史資料,同時及時上報區教育網路中心。

網路安全管理制度 篇八

1.檢查時嚴格按照《計算機資訊網路國際網際網路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網路安全管理制度》及《資訊稽核管理制度》(見附頁)的標準執行。

2.如發現違犯《計算機資訊網路國際網際網路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的言論及資訊,即時予以刪除,情節嚴重者保留有關原始記錄,並在二十四小時內向當地公安機關報告。

3.負責對本網路使用者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網路管理員加強對《計算機資訊網路國際網際網路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的學習,進一步提高對網路資訊保安維護的'警惕性。

網路安全管理制度 篇九

為保證我公司網的正常執行,防止各類病毒、黑客軟體對公司內網主機構成的威脅,最大限度地減少此類損失,特制定本制度:

1、各接入部門計算機內應安裝防病毒軟體、防黑客軟體及垃圾郵件消除軟體,並對軟體定期升級。

2、各接入單位計算機內嚴禁安裝病毒軟體、黑客軟體,嚴禁攻擊其它聯網主機,嚴禁散佈黑客軟體和病毒。

3、資訊中心應定期檢測公司網內病毒和安全漏洞,並採取必要措施加以防治。

4、公司網內主要伺服器應當安裝防火牆系統,加強網路安全管理。

5、資訊中心定期對網路安全和病毒檢測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