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科研管理報告多篇

科研管理報告多篇

【第1篇】有關學校管理情況調查的科研實習報告

[調查時間與地點]xx年4月20日至5月20日為期一個月的時間內,我在西塘中學進行了有關“學校科研管理情況”調查的社會實踐活動。

[調查方法]實地調查、問卷調查、訪談

[調查過程與內容]

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學校教育科研與教育教學改革的組織、管理和指導,認識和發揮中國小教科室的性質、地位和作用,西塘中學將部分同志從教學一線提拔出來,成立了西塘中學教科室。

隨著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全面展開,廣大中國小教師和學校領導的教育思想觀念也在不斷轉變,教育科研的地位和作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教育科研已不是短期行為,不是權宜之計,更不是可有可無,它是學校一項長期、複雜、艱鉅、具有戰略意義的系統工程,必須要有專門的機構來管理,有專職領導來負責。學校教科室的建立正是填補了這個空白,使學校的教育科研和教改實驗工作真正落到了實處。

在調查中我採訪了學校科研管理的負責人教導主任褚老師,他向我詳細地介紹了學校科研管理的情況。

一、常規管理

教科室採取了科學的管理方法,建立健全了各種規章制度。如成立了教育科研領導小組、科技教育領導小組;制訂了科研領導小組成員職責、科技、教育領導小組職責、教科室工作職責、教科室主任職責、科技活動組織人職責、科技活動室工作人員職責、學生科技活動守則等十多種職責。通過幾次的清理調整、改進,建立了各種資料夾。如省上來文、市上來文、縣上來文、校內檔案及校園動態、各處室相互交流材料、本室內各種材料、室內職責守則與計劃總結、課題立項審批檔案、實驗課題基本情況、科技創新大賽檔案及相關材料、競賽檔案及競賽材料、研究性學習材料、教師發表論文、學生髮表論文、教師獲獎、學生獲獎、會議記錄、工作日誌等十八個資料夾。

二、課題管理

(一)課題檔案的建立

首先給每個課題建立檔案,檔案內容包括:

⑴課題立項審批檔案;⑵課題實驗方案;⑶階段總結報告;⑷實驗單項研究成果(論文、心得等);⑸單項成果推廣、交流、獲獎情況;⑹實驗總結報告;⑺實驗工作過程報告;⑻實驗典型教案(教研型教案);⑼現代教育媒體軟體資料(根據實驗內容自制的,包括幻燈片、投影片、錄音帶、錄影帶、vcd、cai課件、集件、電子作品集等);⑽學生的考試成績(實驗班與對照班);⑾各種型別的課外活動小組開展活動情況;⑿實驗班學生各科習作(知識競賽、小論文、文學作品、學習心得、倡議書、建議書等);⒀用觀察法和調查法所取得的資料。總之,你覺得與你的實驗有關的材料,都是資料收集的範圍。

(二)課題基本情況簡介

為方便查閱和了解課題的基本情況,基本情況的內容有:

1、實驗階段:一、二、三階段。

2、實驗物件:哪個年級哪個班或哪幾個班是實驗班,哪幾個班是對比班。

3、組織管理:①課題領導小組;②課題研究小組(a、主研人員,b、協研人員);③顧問指導小組。

4、推廣、交流、獲獎情況:①結題時間,通過專家組鑑定時間;②什麼時候在雜誌或報紙上發表;③什麼時候獲哪一級的獎勵等。

(三)編寫實驗教師培訓教材

中國小現代教育技術科研理論與應用

1、課題研究的原則

⑴整體性原則:從教育整體出發,依據教育科學研究的要求,選擇課題,實施研究。

⑵客觀性原則:正視客觀事實,反映客觀事實,一切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⑶系統性原則:把研究活動作為一個系統,全面綜合地研究要素、結構、聯絡方式、活動狀態和發展過程。

⑷可行性原則:是否真實可靠,是否有科學價值以及能否推廣應用。

2、課題研究的方法

⑴實驗法:根據研究目的,人為地控制研究因素,通過觀察、測量受試驗者作為或心理變化的過程,以取得科學事實和規律的方法。

⑵調查法:通過對研究物件的歷史和現狀進行考察,從中獲得大量資料的方法。

⑶觀察法:有目的、有計劃地對自然發生的條件下所出現的現象進行考察的一種方法。

⑷測量法:對一些物件或事件賦予某種特徵符號或數學的一種方法。教育測量的物件包括智力、能力傾向、學業成就、創造力、興趣、態度或人格等。

⑸統計法:通過觀察、調查實驗對所蒐集的資料資料進行整理、計算、分析解釋和統計檢驗的原理和方法。

三、調查問卷的設計與問卷調查

(一)設計問卷

在開展調查之前,要介紹關於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調查法的有關知識,並確定了調查物件、內容等。調查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學校科研的現狀;(2)教師對科研的評價、意見和建議。

為了出好調查問卷,我認真研究分析了一些蒐集到的調查問卷。調查問卷設計是分兩次完成的,第一次,擬就了關於學校科研的現狀的調查問卷。在實施調查收回問卷之後,又討論設計了一份關於教師對科研的評價、意見和建議的問卷。

在問卷設計過程中開始感受到課題研究的嚴肅性和操作過程對個人素質的要求,認識到科研之外有許多知識需要學習。

(二)問卷調查

選擇了兩部分群體(基層教師、科研負責領導)作為調查點,分別開展問卷調查。調查分兩次完成。主要採取隨機抽樣的方式,兩次共發放並回收問卷約50份,第一次15份,第二次約35份。這樣的調查對他們來說也是第一次嘗試。

四、出現的問題

的確,生活在基層的教師們,真切地感受著中國小教育科研活動中的重重阻礙或隔閡,他們對教育科研活動,有畏懼,有吶喊,也有彷徨。

第一,教師教科研活動與外部的行政部門和社會的評價尺度之間存在隔閡和衝突

具體來說,教科研活動是求真、求善的活動,而社會、教育行政部門在考核評價學校工作時,往往以學生成績作為評價尺度。教育科研活動要求獨立自主,不畏權威,而教育科研的評價卻無視這些,把功利目標放在第一位。面對這種衝突,學校校長、教師感受到:儘管教師教科研活動受到提倡,但是受勸利主義的評價導向,它可以是不急之需或裝飾門面的手段。於是,為研究而研究,為職稱而研究,為評比而研究都成了司空見慣的事。

第二,教師個體的教科研活動與教師群體的教學行為之間存在隔閡和衝突

對教師而言,教科研活動不僅僅是一種新的行為方式,而且是一種新的文化價值。它要求在教師群體當中形成一種合作探究、共問發展的教師文化。而長期以來,在質量.效率的主導價值取向下,在學科、班級、教室、年級、教學單元、任務的活動方式下,教師群體所形成的是一種以工作任務為導向的個人主義與競爭的教師文化。這樣,儘管一些學校有教研活動,但是這種研究活動往往變成了領導和同行之間相互檢查、評比、監督的手段和閒聊的方式,並進而加劇了教師群體的個人主義文化。因此,教師教科研活動需要在教師群體中形成新的教師文化。

第三,教師的教科研活動與教學活動之間存在隔閡和衝突

一些教師認為,教科研活動與日常的教學活動之間存在兩張皮的現象,而且這種現象在中國小中具有相當的普遍性。教師教科研存在“三費一無’的問題:即“費時、費力、費錢”’與“無效”。之所以如此,這裡面有教師的觀念和認識的原因:即一些教師把教科研看成是專業的科研人員的事,沒有看到教師教科研是新的社會歷史時期對教師素質提出的新的要求;或把教科研看成是脫離教學實際工作的事,沒有看到教科研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的可能。也有政策導向的原因:行政部門和學校對教師教科研活動的評價往往以參與重大課題和發表文章的數量為依據,而由於課題的數量和適合教師發表文章的期刊數量的限制,這種評價標準對於廣大教師而言,無疑是不太現實的要求。還有現實條件的制約,具體表現為:教師的工作負擔沉重。儘管教科研活動在教學實踐活動中進行,但教師教科研畢竟不同於教學實踐,對教學實踐的反思和理論的提升以及撰寫論文都需要專門的時間。

那能不能說,教育科研困難很多且一時難以解決,教師就不需要搞教育科研了呢?不,教師搞教育科研有其自身的特點和方法。

五、結論與體會

制定計劃

在教師教育研究活動中,制定計劃是至關重要的環節,它既是教師提出研究問題後採取進一步行動的前奏,同時又是進行行動前對自身行為所做的系統審視和反思。這些計劃並不要求像專業研究者制定計劃那樣,內容詳盡,面面俱到,可能體現為教師課前的教學設計,可能體現為教師與學生交往中的某些設想和打算;也不像專業研究者制定計劃那樣,一成不變,亦步亦趨,可能隨著活動場景而動,依研究狀態而移,體現出較強的變通性和靈活性。

在很多惰況下,教師教育科研活動的計劃主要表現為自己對活動的有意識的設計、設想或打算,它與日常的教育教學實踐不同的是教師有意識地將行為納人了研究的框架,將持續不斷的反思貫穿於教育教學活動的始終。它不是在行動之外另外製定一份研究計劃,而是在行動之中融入研究,通過研究提高行動的自覺水平。

撰寫教育日誌

教育日誌(也稱為“教學日誌”、“研究日誌”、“教師日誌”)作為表述教師研究成果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近年來才引起大家關注的。在以往的印象中,人們常有意無意地將這種方式排斥在研究之外,覺得寫寫日記、做做記錄稱不上研究。假如我們同意教師的研究是對自身實踐所做的持續不斷的反思,從根本上不同於專業研究者的研究的話,那麼我們就沒有理由不把教育日誌這種形式納人研究範圍之中。因為在日誌中,展現的是教師對教育生活事件的定期記錄,在他把真實的生活場景轉化為文字、語言符號加以記載的時候,他也就在梳理著自己的行為,有意識地表達著自已的見解。國外的一箇中學教師,曾經如此來描述日誌是怎樣與自我成長結合在一起的:“(日誌)是一種有價值的工具。我經常回來讀一讀在過去的一週發生了些什麼。我能夠注意到一些關於我教學的事情,例如有用的無用的教訓。我每星期至少做四次記錄。這看起來能使我專注於教學實踐中的關鍵問題。”通過撰寫研究日誌這種方式,教師可以定期回顧和反思日常的教育教學情景,在不斷回顧和反思的過程中,教師也會不斷增強對教育教學事件、問題的認知方式與情感的洞察力。具體而言,教師將更加深人理解學生的問題,從多個維度來認識教育中的特殊現象;教師將更加了解自己是如何組織教學的,瞭解最適合於自己的教學方式,瞭解如何獲得那些支援教學的各種教學資源.等等。與其它形式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相比,教育日誌的撰寫最為簡單和熟悉。當然,撰寫教育日誌要持之以恆,在一段時間內可以緊緊圍繞某個主題,也就是說,可以結合某個研究的重點來寫。日常撰寫,還要將事件記錄與事件分析結合起來,並要在形式上保證有一定量的分析,這樣才能積累材料,抓住偶爾閃現的靈感。

從小處入手,能克服教育科研的“神祕化”,從發展著眼,能克服教育科研的“功利化”,從實際出發,克服教育科研的 “簡單化”,唯有如此,教師進行教育科研時,才會有研究不完的課題,永遠不重複的專案,才會出現教育科研真正的繁榮景象。

【第2篇】有關學校管理情況調查的科研實習報告

[調查方法]實地調查、問卷調查、訪談

[調查過程與內容]

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學校教育科研與教育教學改革的組織、管理和指導,認識和發揮中國小教科室的性質、地位和作用,西塘中學將部分同志從教學一線提拔出來,成立了西塘中學教科室。

隨著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全面展開,廣大中國小教師和學校領導的教育思想觀念也在不斷轉變,教育科研的地位和作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教育科研已不是短期行為,不是權宜之計,更不是可有可無,它是學校一項長期、複雜、艱鉅、具有戰略意義的系統工程,必須要有專門的機構來管理,有專職領導來負責。學校教科室的建立正是填補了這個空白,使學校的教育科研和教改實驗工作真正落到了實處。

在調查中我採訪了學校科研管理的負責人教導主任褚老師,他向我詳細地介紹了學校科研管理的情況。

一、常規管理

教科室採取了科學的管理方法,建立健全了各種規章制度。如成立了教育科研領導小組、科技教育領導小組;制訂了科研領導小組成員職責、科技、教育領導小組職責、教科室工作職責、教科室主任職責、科技活動組織人職責、科技活動室工作人員職責、學生科技活動守則等十多種職責。通過幾次的清理調整、改進,建立了各種資料夾。如省上來文、市上來文、縣上來文、校內檔案及校園動態、各處室相互交流材料、本室內各種材料、室內職責守則與計劃總結、課題立項審批檔案、實驗課題基本情況、科技創新大賽檔案及相關材料、競賽檔案及競賽材料、研究性學習材料、教師發表論文、學生髮表論文、教師獲獎、學生獲獎、會議記錄、工作日誌等十八個資料夾。

二、課題管理

(一)課題檔案的建立

首先給每個課題建立檔案,檔案內容包括:

⑴課題立項審批檔案;⑵課題實驗方案;⑶階段總結報告;⑷實驗單項研究成果(論文、心得等);⑸單項成果推廣、交流、獲獎情況;⑹實驗總結報告;⑺實驗工作過程報告;⑻實驗典型教案(教研型教案);⑼現代教育媒體軟體資料(根據實驗內容自制的,包括幻燈片、投影片、錄音帶、錄影帶、vcd、cai課件、集件、電子作品集等);⑽學生的考試成績(實驗班與對照班);⑾各種型別的課外活動小組開展活動情況;⑿實驗班學生各科習作(知識競賽、小論文、文學作品、學習心得、倡議書、建議書等);⒀用觀察法和調查法所取得的資料。總之,你覺得與你的實驗有關的材料,都是資料收集的範圍。

(二)課題基本情況簡介

為方便查閱和了解課題的基本情況,基本情況的內容有:

1、實驗階段:一、二、三階段。

2、實驗物件:哪個年級哪個班或哪幾個班是實驗班,哪幾個班是對比班。

3、組織管理:①課題領導小組;②課題研究小組(a、主研人員,b、協研人員);③顧問指導小組。

4、推廣、交流、獲獎情況:①結題時間,通過專家組鑑定時間;②什麼時候在雜誌或報紙上發表;③什麼時候獲哪一級的獎勵等。

(三)編寫實驗教師培訓教材

中國小現代教育技術科研理論與應用

1、課題研究的原則

⑴整體性原則:從教育整體出發,依據教育科學研究的要求,選擇課題,實施研究。

⑵客觀性原則:正視客觀事實,反映客觀事實,一切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⑶系統性原則:把研究活動作為一個系統,全面綜合地研究要素、結構、聯絡方式、活動狀態和發展過程。

⑷可行性原則:是否真實可靠,是否有科學價值以及能否推廣應用。

2、課題研究的方法

⑴實驗法:根據研究目的,人為地控制研究因素,通過觀察、測量受試驗者作為或心理變化的過程,以取得科學事實和規律的方法。

⑵調查法:通過對研究物件的歷史和現狀進行考察,從中獲得大量資料的方法。

⑶觀察法:有目的、有計劃地對自然發生的條件下所出現的現象進行考察的一種方法。

⑷測量法:對一些物件或事件賦予某種特徵符號或數學的一種方法。教育測量的物件包括智力、能力傾向、學業成就、創造力、興趣、態度或人格等。

⑸統計法:通過觀察、調查實驗對所蒐集的資料資料進行整理、計算、分析解釋和統計檢驗的原理和方法。

三、調查問卷的設計與問卷調查

(一)設計問卷

在開展調查之前,要介紹關於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調查法的有關知識,並確定了調查物件、內容等。調查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學校科研的現狀;(2)教師對科研的評價、意見和建議。

為了出好調查問卷,我認真研究分析了一些蒐集到的調查問卷。調查問卷設計是分兩次完成的,第一次,擬就了關於學校科研的現狀的調查問卷。在實施調查收回問卷之後,又討論設計了一份關於教師對科研的評價、意見和建議的問卷。

在問卷設計過程中開始感受到課題研究的嚴肅性和操作過程對個人素質的要求,認識到科研之外有許多知識需要學習。

(二)問卷調查

選擇了兩部分群體(基層教師、科研負責領導)作為調查點,分別開展問卷調查。調查分兩次完成。主要採取隨機抽樣的方式,兩次共發放並回收問卷約50份,第一次15份,第二次約35份。這樣的調查對他們來說也是第一次嘗試。

四、出現的問題

的確,生活在基層的教師們,真切地感受著中國小教育科研活動中的重重阻礙或隔閡,他們對教育科研活動,有畏懼,有吶喊,也有彷徨。

第一,教師教科研活動與外部的行政部門和社會的評價尺度之間存在隔閡和衝突

具體來說,教科研活動是求真、求善的活動,而社會、教育行政部門在考核評價學校工作時,往往以學生成績作為評價尺度。教育科研活動要求獨立自主,不畏權威,而教育科研的評價卻無視這些,把功利目標放在第一位。面對這種衝突,學校校長、教師感受到:儘管教師教科研活動受到提倡,但是受勸利主義的評價導向,它可以是不急之需或裝飾門面的手段。於是,為研究而研究,為職稱而研究,為評比而研究都成了司空見慣的事。

第二,教師個體的教科研活動與教師群體的教學行為之間存在隔閡和衝突

對教師而言,教科研活動不僅僅是一種新的行為方式,而且是一種新的文化價值。它要求在教師群體當中形成一種合作探究、共問發展的教師文化。而長期以來,在質量.效率的主導價值取向下,在學科、班級、教室、年級、教學單元、任務的活動方式下,教師群體所形成的是一種以工作任務為導向的個人主義與競爭的教師文化。這樣,儘管一些學校有教研活動,但是這種研究活動往往變成了領導和同行之間相互檢查、評比、監督的手段和閒聊的方式,並進而加劇了教師群體的個人主義文化。因此,教師教科研活動需要在教師群體中形成新的教師文化。

第三,教師的教科研活動與教學活動之間存在隔閡和衝突

一些教師認為,教科研活動與日常的教學活動之間存在兩張皮的現象,而且這種現象在中國小中具有相當的普遍性。教師教科研存在“三費一無’的問題:即“費時、費力、費錢”’與“無效”。之所以如此,這裡面有教師的觀念和認識的原因:即一些教師把教科研看成是專業的科研人員的事,沒有看到教師教科研是新的社會歷史時期對教師素質提出的新的要求;或把教科研看成是脫離教學實際工作的事,沒有看到教科研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的可能。也有政策導向的原因:行政部門和學校對教師教科研活動的評價往往以參與重大課題和發表文章的數量為依據,而由於課題的數量和適合教師發表文章的期刊數量的限制,這種評價標準對於廣大教師而言,無疑是不太現實的要求。還有現實條件的制約,具體表現為:教師的工作負擔沉重。儘管教科研活動在教學實踐活動中進行,但教師教科研畢竟不同於教學實踐,對教學實踐的反思和理論的提升以及撰寫論文都需要專門的時間。

那能不能說,教育科研困難很多且一時難以解決,教師就不需要搞教育科研了呢?不,教師搞教育科研有其自身的特點和方法。

五、結論與體會

制定計劃

在教師教育研究活動中,制定計劃是至關重要的環節,它既是教師提出研究問題後採取進一步行動的前奏,同時又是進行行動前對自身行為所做的系統審視和反思。這些計劃並不要求像專業研究者制定計劃那樣,內容詳盡,面面俱到,可能體現為教師課前的教學設計,可能體現為教師與學生交往中的某些設想和打算;也不像專業研究者制定計劃那樣,一成不變,亦步亦趨,可能隨著活動場景而動,依研究狀態而移,體現出較強的變通性和靈活性。

在很多惰況下,教師教育科研活動的計劃主要表現為自己對活動的有意識的設計、設想或打算,它與日常的教育教學實踐不同的是教師有意識地將行為納人了研究的框架,將持續不斷的反思貫穿於教育教學活動的始終。它不是在行動之外另外製定一份研究計劃,而是在行動之中融入研究,通過研究提高行動的自覺水平。

撰寫教育日誌

教育日誌(也稱為“教學日誌”、“研究日誌”、“教師日誌”)作為表述教師研究成果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近年來才引起大家關注的。在以往的印象中,人們常有意無意地將這種方式排斥在研究之外,覺得寫寫日記、做做記錄稱不上研究。假如我們同意教師的研究是對自身實踐所做的持續不斷的反思,從根本上不同於專業研究者的研究的話,那麼我們就沒有理由不把教育日誌這種形式納人研究範圍之中。因為在日誌中,展現的是教師對教育生活事件的定期記錄,在他把真實的生活場景轉化為文字、語言符號加以記載的時候,他也就在梳理著自己的行為,有意識地表達著自已的見解。國外的一箇中學教師,曾經如此來描述日誌是怎樣與自我成長結合在一起的:“(日誌)是一種有價值的工具。我經常回來讀一讀在過去的一週發生了些什麼。我能夠注意到一些關於我教學的事情,例如有用的無用的教訓。我每星期至少做四次記錄。這看起來能使我專注於教學實踐中的關鍵問題。”通過撰寫研究日誌這種方式,教師可以定期回顧和反思日常的教育教學情景,在不斷回顧和反思的過程中,教師也會不斷增強對教育教學事件、問題的認知方式與情感的洞察力。具體而言,教師將更加深人理解學生的問題,從多個維度來認識教育中的特殊現象;教師將更加了解自己是如何組織教學的,瞭解最適合於自己的教學方式,瞭解如何獲得那些支援教學的各種教學資源.等等。與其它形式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相比,教育日誌的撰寫最為簡單和熟悉。當然,撰寫教育日誌要持之以恆,在一段時間內可以緊緊圍繞某個主題,也就是說,可以結合某個研究的重點來寫。日常撰寫,還要將事件記錄與事件分析結合起來,並要在形式上保證有一定量的分析,這樣才能積累材料,抓住偶爾閃現的靈感。

【第3篇】高校科研管理系統開題報告

1. 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本課題研究的目的,

高校科研管理的目的是優化科研環境和資源配置,使科研成本 最小而效益化,從而提高科研實力和競爭力,培養高層次人 才,服務社會經濟發展,追求科研效率和效益是科研管理目的。 本系統是用計算機操作來實現對高校科研的管理,為了減少高校 更好的維護各項科研管理業務處理工作而開發的管理軟體。高校 科研管理系統實現系統性、關聯性、即時性、針對性等特點,用 新的管理模式去替代原有的管理模式,使使用者通過計算機來實現 對各專案進行操作管理,從而使工作人員從繁雜的事務處理中解 放出來,提高管理水平,提供及時、準確的服,並提高了資訊檢 索的效率,實現靈活的查詢;減輕管理人員手工製作報表、統計 分析的負擔;提高了高校管理科研管理的效率。它將有助於管理 人員從煩瑣的管理工作中解脫出來,使管理系統化、條理化,能 迅速獲得感興趣的資訊。管理資訊系統是一個一體化的系統或集 成系統, 通常包括業務資訊系統、知識工作系統、決策支援系統。

2. 國內外研究現狀

當今時代的兩個顯著特點就是世界經濟一體化和以計算機為代表 的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一個組織要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優勢和 不斷髮展,必須對迅速變化的環境靈敏地做出有效地反應。管理 資訊系統的應用能夠提供這種有效的決策支援。 管理資訊系統是一個以人為主導,利用計算機硬體、軟體、

網路通訊裝置以及其他辦公裝置, 進行資訊的收集、傳輸、加工、儲存、更新和維護,支援組織高層決策、中層控制、基層運作的 整合化的人機系統。 管理資訊系統學科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理 論研究指導管理資訊系統的開發和應用;反過來在開發和應用的 實踐中形成理論。其學科內容隨著管理資訊系統的應用而進步和 完善。 管理資訊系統是個社會系統,推進管理資訊系統猶如推進社會變 革,它本質上具有社會變革的性質.尤其應用資訊科技引起系統 功能巨大提高和管理模式巨大改變時,對企業來說確是一場革命, 現在國外把它納入“資訊革命”的範疇。如果說工業革命是機器 代替人的笨重的體力勞動的話,那麼資訊革命就是用資訊科技代 替人的瑣碎的腦力勞動。 管理資訊系統是一個人機系統,機器包含計算機硬體及軟體,各 個辦公裝置及通訊裝置;人員包括高層決策人員,中層職能人員 和基層業務人員,由這些人和機器組成一個和諧的配合默契的人 機系統。管理資訊系統是一個一體化系統或整合系統,這就是說 管理資訊系統進行企業的資訊管理是從總體出發,全面考慮,保 證各種職能部門共享資料,減少資料的冗餘度保證資料的相容性 和一致性。 隨著計算機技術與網路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各單位部門都在開 始建立自己的管理資訊系統(mis) ,高校也不例外。

在現在這個計算機得到普遍應用的時代,很多過去依靠人工進行 的管理都由計算機所取代。尤其在資訊的儲存、加工和維護上計 算機能取得人所不能比擬的作用。通過計算機進行管理的主要方 法是建立管理資訊系統(management infmation system mis) 。 對管理資訊系統有許多種解釋,按照管理資訊系統的創始人明尼 蘇達大學的 gdon s 教授給出的定義,mis 是一個利用計 算機硬體和軟體,手工作業,分析、計劃、控制和決策模型,以 及資料庫的使用者—機器系統。它能提供資訊,支援企業或組織的 執行、管理和決策功能。我國學者薛華成則將其定義為:管理信 息系統是一個以人為主導,利用計算機硬體、軟體、網路通訊設 備以及其他辦公裝置,進行資訊的收集、傳輸、加工、儲存、更 新和維護,以企業戰略競優、提高效率和效益為目的,支援企業 高層決策、中層控制、基層運作的整合化的人機系統。儘管定義 不同, 但總的說來, 管理資訊系統終究要起到一個提高管理效率、減輕管理人員負擔的作用。無論對於企業或其他組織,建立一個 管理資訊系統都是實現其先進管理所必須的。 有鑑於此,開發一個高校科研系統是很有必要的。它將有助於將 管理人員從煩瑣的管理工作中解脫出來, 使管理系統化、條理化, 能迅速獲得感興趣的資訊。管理資訊系統是一個一體化的系統或 整合系統,通常包括業務資訊系統、知識工作系統、決策支援系 統等。根據現有人力和時間限制條件以及專案和論文管理的特點, 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建立一個完整的、具有所有功能的管理資訊系統。我們選擇開發一個相對較小的實用的資料處理系統。資料處 理系統(data processing system dps)又稱為電子資料處理系 統(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system edps)或業務處理系 統(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 tps) ,它屬於管理資訊系 統的範疇,但不是管理資訊系統的全部。其主要特點是簡單、精 確和標準化。業務範圍主要是業務資料的登入,資料的新增、刪 除等,將資料資訊以檔案形式存入軟盤、磁帶或硬碟,通過存取 這些資料資訊打印出報表,主要的操作是排序、列表、更新、查 詢等,主要使用的運算是簡單的加減乘除,其輸入一般是原始的 單據或表單,輸出一般是分類或彙總的報表,主要使用的人員是 執行人員。這一類系統由於處理的問題處於較低的管理層,因而 問題比較結構化,即處理步驟較固定,系統結構相對比較簡單, 無須很複雜的實現技術。 我國高校科研工作已經取得了豐碩成果,但同時也面臨不少困難, 尤其是面對社會對科技創新無止境的需要和創新週期的不斷縮短, 以及全球範圍的科技和智慧財產權的競爭日趨激烈,我國高校能否 適應並有所作為, 成為衡量科研工作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 為此, 加強科研管理是必要的。 高校科研管理就是力求通過投入、產出、評價等方法手段,配置 科研資源,調動積極因素,體現責權利,以成果產出為導向,以 人為本,強化績效,建立高校的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科研管理 體系則是對科研工作由單項、分工、區域性的管理擴充套件到全域性和整體管理,強調整合而構成一個相互聯絡依存和影響促進的管理體 系,包括執行機制、管理體制、成本效益和重點聯絡管理等。科 研人員、專案和評價是最重要的科研要素和階段工作,是投入、產出和績效的主要體現,對三者的管理體現了管理學中的目標管 理和成果評價兩種最重要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從而構成了最基本 的科研管理體系。

3. 擬採取的研究路線

設計高校科研管理系統,首先必須確定採用哪一種網路體系結構 來實現它。就目前的技術而言,建立網站資訊系統一般有兩種體 系 結 構 , 即 c/s(client/server 客 戶 機 / 服 務 器 ) 結 構 和 b/s(brower/server 瀏覽器/伺服器)結構。在本系統中,我採用了目 前比較流行也是比較適合高校科研管理系統實際情況的 b/s 結構。 在這裡我們可以簡要對比一下這兩種結構的優劣,並說明本系統 為什麼要採用 b/s 結構。 c/s 結構是典型的兩層體系結構,它由客戶機和伺服器組成。服務 器上執行的系統所需的資料庫等系統軟體,客戶機則執行相應的 客戶端應用軟體。c/s 結構雖然具有穩定性強等優點,但是缺點是 需要為每臺客戶機都安裝相應的應用軟體。 b/s 結構是目前資訊系統建設的重要發展方向, 本系統採用的就是 這種結構。它屬於三層體系結構,由瀏覽器,web 伺服器和資料 庫伺服器組成。 經過調查分析,b/s 結構適合本系統,它具有以下優點:(1)b/s 技術所基於的標準是開放的、非專有的,是經標準化組 織指定而非單一廠商指定的。 (2)b/s 技術成本較低,一般只需安裝、配置在伺服器上。在客 戶機上的工作較少,從而降低了開發和管理成本。而 c/s 的應用 無論是安裝、配置還是升級,都需要在所有的客戶機上實施。 (3)b/s 技術維護工作主要集中在伺服器端,客戶端的維護工作 量十分少。 c/s 結構中客戶機和伺服器的維護工作量都比較大。 而 瀏覽器技術簡明易用,一旦使用者掌握了瀏覽器的用法,也就可以 很好的獲取所需資源。 本系統是用於電子商務網站,一個基本要求就是讓購買者能夠輕 鬆的購買產品,採用 c/s 顯然會讓他們存在一些不方便,因為客 戶端的某些應用程式會讓他們煩惱,另外考慮到電子商務網站的 安全性,要將盡可能多的資料處理都放在伺服器端,以免公司機 密洩漏。

4. 進度安排

第 1 周~第 4 周 查閱資料, 瞭解本系統的意義、應用和基本功能, 學習相關程式設計語言,完成開題報告。 第 5 周~第 6 周 程式總體設計,模組功能劃分 第 7 周~第 11 周 詳細設計及程式碼編寫。 第 12 周 程式除錯及修改第 13 周~第 14 周 完成畢業論文 第 15 周~第 16 周 修改論文,畢業論文答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