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我就是我》經典影評【新版多篇】

《我就是我》經典影評【新版多篇】

《我就是我》影評(五):青春之我就是我 篇一

去年的《致青春》的時候,趙薇的微博上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青春不會消逝,只是遷徙。我很愛這句話,是的,青春是永恆的,只是歲月從你我的生命中流過,然後再去另外的故事裡放肆揮霍。他們說,拍青春片的人都是記憶太好,又不甘心只用記憶抵抗成長之後的煩惱,於是用電影搭起一座通往過去的橋樑,仿若時光機,去回憶去沉澱去感懷曾經的歲月,每當相思成災時,就翻出來撫慰心靈。有林書宇【1976年】的《九降風》,九把刀【1978年】的《那些年》,還有趙薇【1976年】的《致青春》,那些歲月中已經淡忘的,美化的東西再一次的呈現,總是讓我們看得感同身受。九降風是青春鄉愁的淡淡解藥,不能完全治癒,但是那一片眼淚之後是心靈的淡淡回首,想起來依舊美好;那些年是得不到的撫慰,用一段段的開心打鬧讓全世界知道他的初戀的美好;致青春是慘痛的,用未來的現實去戳穿曾經的青春的無悔,只是我們終究會長大,那個玉面小飛龍也會用現實的一面去面對生活。所以,我好想問範立欣【1977年】導演,當他遠離青春,卻用鏡頭在記錄一段別人的真實的青春,所以導演在拍攝和剪接的時候心裡在想什麼?

華晨宇,你從來不是一個沒有思想的男同學,你的所有的過去成就了你今天的樣子。我一直在說,你的百種樣子,就是我的百種喜歡。其實優等的心,不必華麗,但必須堅固。雖然我知道你的強大的內心是用曾經的傷痛換來的,但是那都是你,你就是你,華晨宇,請繼續做你的自己,無論是不是你真實的內心,千面人會很累,但是在你愛的人面前,請你放肆的做你自己。笑得燦爛,哭得盡興。

寧桓宇,你還是個可愛的孩子,有時候我想你永遠是個孩子,不要讓那些成人世界裡的汙穢髒了你的眼神,可是人總是要長大,你要慢慢的成熟,慢慢的面對,或許哭一哭真的會帶走眼裡的沙,七哥~加油~

於湉,20年後,讓你覺得更失望的,不是你做過的事情,而是你沒有做過的事情。今天的電影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真正的有個性的於湉。趁你還年輕,請繼續這麼個性的直率的放肆的過你的獨一無二的絕版的青春吧~湉湉,加油~

沒有劇透的短板影評,今天笑得太開心,哭得太悽慘,但是我很感謝範立欣用他的鏡頭記錄了這一段青春,青春,原本就沒有定義,只有經過的人才會明白。我期待電影正式上映的那一天,我會繼續帶我的小夥伴一起去看~包場,走起!

秋秋

20140619

《我就是我》影評(十):為什麼《我就是我》這麼寥落? 篇二

很早從好幾個渠道聽說了《我就是我》,很理解宣傳的時候幾乎不提“紀錄片”三個字的緣由,但是懂的人,自然懂的,衝著範立欣決定去影院看。8月4日,發現竟然已經是倒數第二場了,去新天地UME,若大的場子大概也就7、8個人吧,趕到影院的時候晚了點,所以清晰的看到坐著的應該都是年輕的臉孔。這部電影會吸引粉絲,不過粉絲數量的寥落,並尤其考慮到這是一個暑假的時間段,還是讓我有點意外。看來這麼早下片,跟上座率的關係很大。

那麼,為什麼這麼一部打著“快男”題材的影片,不能吸引到快男的粉絲呢?這是我思考的第一個問題。

看完之後,我還是蠻喜歡這部片子的,從紀錄片的角度也好,從一個純粹欣賞的角度也好,製作挺用心,導演的意思表達的也挺清楚,當然,我覺得這部片子還是無法與《歸途列車》《沿江而上》相提並論的。除了結尾有點冗長和過於煽情之外(我覺得在成名後瘋狂演出的快切後,定格在空蕩蕩座位那裡即可戛然而止),我覺得這部以真人秀為題材的紀錄片除了強調青春、成長和主題外,缺少了一些批判性的角度。也就是說,看完了這部紀錄片,你可能會更喜歡幾個快男,更喜歡選秀節目,卻不會引起太多思考和反思。片子裡似乎有一些,但都淡淡劃過,未能展開。因為這個原因,再加上紀錄片的場景幾乎就是選秀本身,所以顯得比較單薄。

這個問題可能是先天性的立場決定,根據我瞭解到的資訊,範立欣應該是受到製作方的邀請去做這部紀錄片的,從某種角度而言,不太“獨立”。不過應該慶幸是範立欣去做,因為如果沒有做好,這部片子會變成一部延長版的選手VCR。

回到那個讓我不解的問題,為什麼這部片子沒有成為粉絲電影?想想《爸爸去哪兒》的電影版,假如它也做成一個“幕後版”,觀眾還會如此擁躉嗎?粉絲迷醉的,應該是那個被舞臺注入魔力的星光璀璨的面孔,以及臺下那些貌似真實其實也是另一種演出的人生,他們對真正的真實,不會有什麼興趣。歐豪來自一個漁村,試問會有情到深處的粉絲跑到他的家鄉,只為更多瞭解他的人生嗎?粉絲們在演出的現場流淚、在後場痴心的等待、在機場瘋狂的尖叫,他們始終被自己的痴狂感動,而這一切皆與現實無關。

所以,一部關注“現實”的偶像電影,註定不會有市場。

《我就是我》影評(八):論喜歡別人不喜歡的人 篇三

同一部電影在不同人眼裡的差異顯而易見,所以首先我需要表明自己的身份,一個二十出頭平淡的像水,有心無膽的姑娘,去看這部電影的原因毫無疑問,我是華晨宇的粉,非腦殘,非顏飯。客觀地說,極少會有路人自發看這個片子,因為當“快男”已經成為那些所謂“高大上”鄙夷的物件,讓人降低逼格還真是難呢。但是,電影本身畫面有意境,透露出的感情青澀迷茫,又帶著淡淡的憂傷,年輕的弱弱的反抗,夾雜在熱愛與厭惡間的無所適從,讓我有了很多感觸。

就像網上說的那個段子“在電影院看小時代碰到熟人,有種被捉姦的感覺”,在電影院看我就是我碰到熟人,還不如被捉姦。。。每個知道我看這部電影的人,首先投來鄙夷的眼光,“怎麼上個大學品位下滑這麼快,虧你學的高大上的建築學!”我笑笑,“是啊,就是很喜歡怎麼辦”。那人無言。我覺著華晨宇帶給我的不僅僅是音樂,還有一種找到同類的快感,不卑不亢,不吵不鬧,卻始終堅持自己,即使自己喜歡的是別人不理解的,即使自己熱愛的是別人鄙視的,即使自己堅持的是會引來嘲笑的。但是既然喜歡,為什麼不敢面對自己?敢於面對自己的優點、缺點,敢於直視自己的錯誤,敢於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不逃避,只努力,怎能不讓人動容?

如果你喜歡上一個別人不喜歡的人,別懷疑,別退縮,因為你就是你,無人替代。

《我就是我》影評(六):沒有被設計過的感動 篇四

如果這是青春電影,它只值一顆星,可這是紀錄片。

從13屆快男以後也看了許多選秀節目,包括17屆的快男。發現再也找不到13屆快男這麼真實的一群男孩了。

粉絲們叫13快男為 小13

相比於現在輾轉於各個節目尋找機會爆紅的“小鮮肉”,小13都是最最普通的人。酒吧歌手,鞋店老闆,警官,大學學生……看海選的時候被來自各地,在路邊商販那種大傘下聚在一起彈吉他,唱歌,聊天的場景感動到了。

也許夢想已經是很多人不屑一顧的字眼了,可是你一定記得自己也真真實實的被自己的夢想感動過。當時你的眼神裡的希望和憧憬和他們一樣。

如果你也缺少家人的陪伴,你就能看出來華晨宇告別其他家長時的笑真是世界上最假的笑,你就能從這個害怕與人交往,一有朋友被淘汰就哭的男孩身上看到自己

《我就是我》影評(三):沒看過選秀的人,更值得去看! 篇五

我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看電影之前總會關注太多,近乎被劇透之後進影院,情緒就會一直在糾結之中,不能特別入戲。

《我就是我》本身是去年快樂男聲的紀錄片,對於全程關注的我來說,真的是被劇透太多了。所以,在看電影的時候,我努力的在將自己當做一個局外人,一個從未看過選秀的人,我想從這個角度去感受,才能發現這部電影真正的價值。

十年選秀,每一個夏天其實都上演著大同小異的故事。就像有句話說“誰沒年輕過”,那些幸運兒,其實在海選的時候,也都是芸芸大眾中一人,跟你我他或許也有某些相似之處。就像開場部分一個個放大的面孔,他們在做鬼臉在笑,其實我們有時候都分不清誰是誰,但是你能夠感受到那種自由自在的放肆。其實,做一個普通人才是最自由的。當他們真正開始淘汰開始晉級的時候,自由與放肆都是被限制的。導演馬浩說“這個舞臺有所得就要有所失”,歐豪勸慰兄弟們也說“要麼你退賽,那你就真牛B,如果不願意離開,那隻能調整自己的心態,適應環境。”

電影裡有許多舞臺之外的內容,離開比賽之後他們去雪山、沙漠、海邊,還有山上“免費午餐”的國小 校,每一個場景都那麼空曠,他們在那裡不管是歡笑奔跑,還是靜靜放空,都不由自主的把人帶入一種境界裡,那是我們每個人都向往的自由天地。鏡頭在自然的巨集大與舞臺的喧囂之間轉換,就像我們年輕時的夢想與現實的矛盾對立,導演插入的這些鏡頭不僅沒有破壞比賽的節奏,反而讓人更好的瞭解選手的內心,感受到電影所表述的意向。

除了選手,電影讓我們第一次真正瞭解幕後工作人員,他們其實不僅是選秀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加是我們瞭解青春成長後的真面目。芒果選秀至今已經十年,在現在的媒體時代,一個成功的節目挺立十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也許選手們回憶裡只有一個夏天,而他們則是一個個夏天,或許很多人已經從青年走到了中年。導演、樂隊老師、聲樂老師,他們面對選手板起面孔、聲色俱厲,可是仍然能從他們的言語和眼神中感受到溫情的一刻。女導演李潔婷哭著說大家都不睡覺,就是為了你們,你們表現不好對得起大家嗎?後來我們知道她那時候已經得了白血病,直到現在仍然在醫院治療。

這是一部真實的電影,沒有一個專業的演員,也沒有人在演。導演範立欣敏感的撲捉到許多感人的鏡頭,那都是人本身真實的反應。那些高興的、痛苦的、強顏歡笑的、忍淚沉默的鏡頭裡,每一個人的表現真的比專業演員更吸引人。

其實除了感動,這部電影也有不少笑點。從一開場小夥伴們的打鬧,到後面男孩子們青春無忌的玩笑葷話,都是點綴電影的亮色。這不是一個光鮮亮麗的夢幻電影,反而是造夢工廠的幕後故事。沒有看過選秀的人,或許更應該推薦你去看一看,如果你還擁有一顆年輕的敏感的心。

《我就是我》影評(七):我就是我的誠信和技術問題 篇六

這部片子本可以打4-5分。從影片人物而言,角色太多,無法聚焦,辨識度極低,從情節而言,劇情單一,缺乏衝突,就畫面而言,範立欣導演有他的美學口味,但是一些空間環境作為承載角色內心感情挖掘的背景設計和角色本身缺乏內在的邏輯聯絡(例如雪山),於是畫面再美麗,也僅僅成為畫皮,也就作為海報還行。整體而言,電影製作表面功夫比較足,攝影本身的技巧沒有拉分,但故事太次,感情太弱,作為電影基本不能成立。粉絲感動本來和電影無關,影像只是再度營造一個宣洩空間而已,這是公道話,不算黑粉。

但這個片子有問題,不誠實。

創作者的誠實是非常重要的品格,無論是什麼作品,再商業也罷,導演在創作和發行時的態度、目標和自己的真實思想應相對統一。如果邁克爾貝總有王家衛的情懷,我們勢必失去了變形金剛酷到極致的特級鬥打,因為擎天柱大哥看著威震天就用右腳點個地,左手畫個圓,引而不發,眉目傳情。即使這可以算一種創作的突破,卻是真心對不住投資者的。這裡說的不誠實,就是因為此片明明是一個商業行動的副產品,是衝著圈錢來著,為什麼不大大方方說這是就是個商業電影呢?這個時代,即便你很作,只要誠實,敢說大實話,一樣有人喜歡,說不定票房實際更好。卻非要帶套,說是真實電影。真實電影是個啥?Factual Cinema,一切真實內容的內容能放到電影院都可以把這個套帶上。稱自己是真實電影,其實就是找退路,即想討著商業操作的好,又要賺大家對紀錄片的同情和資助,這個和路邊要錢的差不多,裝可憐,一轉身開寶馬走了。

歸途列車是我最喜歡的片子之一,我相信範導的功力不止於快男。他會看不出來不能十幾個人都當主角?他會不知道男生宿舍那種拍法也就是個真人秀?這個片子如果是真的關於快男的真實電影,就應該好好選2-3個人,好好跟跟他們的生活,看看他們的家庭,看看他們的朋友,看看他們的過去,再耐心等等,看看他們的未來。不要這兒何炅突然說一句,那兒汪涵突然蹦出類,他們不是角色,這些個孩子們的初戀女友,爸爸媽媽們才是角色。他們在哪兒呢?難道粉兒們不願意看看偶像們這些從來不知道的情感故事?

所以說白了,這就是天娛投資的軟廣告,一連串現場幕後花絮拼接和MV背景級別採訪獨白綜合影像集錦,哪個導演也不能把它變成真實電影,何必把這個東西扭把成紀錄片進院線的開疆闢土之舉呢?還找些玩紀錄片的人熱忱推薦,這根本就是扯淡,應該好好學學郭敬明,愛誰誰,是掙錢的東西就好好掙錢。別玩理想,在商言商才是真正的負責任。

這個片子當年據說投資500萬,營銷發行免不了再花點錢,如果票房到不了1500萬估計平手都打不到。如果賠了錢,應該好好想想不誠實的售賣策略佔了多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