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可能性》教學設計(新版多篇)

《可能性》教學設計(新版多篇)

可能性教學設計 篇一

課題:

可能性

教學目標:

1、通過猜一猜,摸一摸,說一說等活動,使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情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2、會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來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

3、初步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和用數學語言交流的能力。

重難點:

1、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2、會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來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

過程:

資源

目標

“學”與“教”

課前談話:

《非常6+1》

通過談話和節目的觀看,放鬆孩子的情緒,吸引孩子關注課堂,同時瞭解砸金蛋的遊戲規則,為課堂第一個遊戲做好鋪墊。

1、師生談話:離上課還有幾分鐘,!看會兒電視休息一下吧!

2、播放《非常6+1》的片斷,和孩子一起收看

3、關掉視訊,提問:看過這個節目嗎?節目的名字叫什麼?剛剛播放的一段在幹什麼?(砸金蛋)

金蛋砸開之後金花四濺說明什麼?(中獎了)如果砸開以後什麼也沒有呢?(沒有中獎)

一、組織教學,蘊伏數學學習方法。

二、課堂活動

活動一:砸金蛋遊戲

三枚金蛋,兩枚空蛋,一枚有金花

一個“擔心”提醒孩子上課的許多注意事項;一個“玩”,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同時為引導孩子在玩中學埋下伏筆。

三枚金蛋一出,金光閃閃,十分誘人,孩子的興趣一觸即發。

砸第一枚金蛋,體會事件發生的不確定,同時,明確不確定時可以用“可能”來描述。

砸第二枚金蛋,進一步體會事件發生的確定性

砸最後一枚金蛋,感受事情發生的確定性。

同過小結讓孩子明確,只要邊玩邊想,就能學到知識

1、孩子們知道老師最擔心什麼嗎?

其實老師最擔心你們不會玩。(貼“玩”)孩子們會玩嗎?那玩數學遊戲和別的遊戲有什麼不一樣?(動腦思考,學到數學知識)

是啊,玩數學遊戲還能學到數學知識呢!

想不想試試?那我們來玩第一個遊戲:砸金蛋!

1、介紹:

點選課件出示。問:幾枚?

三枚金蛋中有兩枚都是空蛋,只有一枚裡有金花。砸出金花可是有獎品的哦!誰先來?

2、第一枚

指名上臺,採訪,你砸幾號蛋?

問全班:我想問問大家,他這一錘砸下去,會砸出金花嗎?

根據孩子的發言,讓孩子感受到“不確定”的意思,提煉出“可能”來表達。

指出:對於不確定的事情可以用“可能”來表達。(貼:“可能”)

3、第二枚

問:誰還想砸?

指名上臺,你想砸幾號蛋?

提問:這一錘砸下去,又會出現什麼情況?

4、第三枚

現在還剩一枚金蛋,

師:還砸嗎?都想砸?為什麼?

生:……

師:現在確定嗎?又用哪個詞語來描述?

引出:“一定”並貼於黑板之上。

師:要是砸出來是空的呢?

引導孩子說出:不可能並貼於黑板上。

5、小結:砸金蛋好玩嗎?其實,我們不只是在玩,而是在邊玩邊想,(貼想)在思考當中,我們發現:有沒有金花,有時是不確定的,我們就說:可能,有時是確定的,我們就說:一定,或者說不可能,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問題:可能性。(板書課題)

活動二:摸球遊戲

兩個罐子,1號罐中裝6個白色的乒乓球,2號罐中裝3個白色的乒乓球,3個黃色的乒乓球。

3副裝有乒乓球的袋子圖(一個裡全是黃球,一個裡全是白球,一個裡3個白球,3個黃球)

在摸球活動,通過兩名孩子在兩個不同罐子裡摸球,引發孩子的思考,體會:當罐中的球全是一樣,則摸出的結果是確定的,也就是一定或者是不可能,當罐中的球不一樣,那摸出的結果就是不確定的,也就是可能。

通過圖片與詞語的對應練習,讓孩子再一次體會袋中球的情況與摸出的球的可能性之間的對應關係。

過渡:還有很多遊戲也是這樣的。下面我們來玩第二個遊戲:摸球比賽!

1、請兩名孩子上臺摸球,一名孩子記錄摸球結果。其餘孩子觀察思考。

將摸球的兩名孩子蒙上眼睛。老師在其餘孩子的關注下將兩個罐子的球裝好。

2、兩名摸球的孩子睜開眼睛,選擇罐子。

3、宣佈摸球規則:每輪兩名選手各摸一個球,摸得一樣就打平,摸得不一樣時黃球獲勝。

4、摸球活動。

5、思考,體會,感悟。

三輪(或是有勝負)之後,老師採訪兩位選手:今天的手氣怎麼樣?再摸一個就會獲勝嗎?兩位不知情的選手的回答定會引起全班知情孩子的嘲笑和思考。

再摸兩輪之後,向輸了的選手提問:還摸嗎?上面的選手定拿不定主意,下面的觀眾定迫不及待。當孩子說出“不摸”的時候,老師追問:為什麼?

此時,將孩子零碎的語言整理,引導孩子用完整的語言推測摸球的結果,形成三句完整的話:因為罐子裡全是白球,所以摸出的一定是白球;因為罐子裡全是白球,所以摸出的不可能是黃球;因為袋子裡既有黃球又有白球,所以摸出的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黃球。

6、整理,完成板書。

老師出示圖片:老師這裡還有三個袋子(圖片)分別裝有6個球,如果要從中摸出黃球,那麼這三個詞語(一定、可能、不可能)應該放在哪個袋子的後面?

生上臺移動詞語,再用完整的語言表達。

7、小結:摸球遊戲也很好玩,不過,我們也不只是在玩,而是邊玩邊想,還能把想到的清楚地說出來(貼“說”),讓我們對可能性的知識有了更清楚地認識。

活動三:根據要求放球

1個空袋子,4個藍球,4個紅球,4個綠球

通過放球活動,讓孩子體會只要袋子裡的球是怎樣的,摸出的結果就是怎樣的,對摸球的可能性有更深入的認識。

1、過渡:剛才袋子裡的球都是老師放好的,你想放一放嗎?但是,要按照老師的要求哦!

2、介紹材料:

課件出示放球的材料。

一個空袋子,4個藍球,4個紅球,4個綠球,

(1)任意摸一個,一定是紅球。

(2)任意摸一個,不可能是紅球。

(3)任意摸一個,可能是紅球。

請孩子們把自己的方案邊擺邊說給小組的夥伴聽一聽。

3、小組活動

4、彙報(分別彙報)

小組彙報。

在彙報中,引導孩子發現,每個要求的各個方案的共性,從而總結出:只要袋子裡全是紅球,摸出的就一定是紅球;只要袋子裡沒有紅球,摸出的就不可能是紅球,只要袋子裡既有紅球又有其他顏色的球,摸出的就有可能是紅球,也可能是其他顏色的球。

三、生活中的可能性

通過對生活中的事件進行判斷,讓孩子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同時讓孩子學會判斷生活中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小結過渡:孩子們真了不起,不僅能判斷中獎的可能性,還能根據要求設計遊戲,其實,我們生活中很多事情的發生也存在各自的可能性,有些一定發生,有些可能發生,有些不可能發生,請孩子們看螢幕,仔細思考,開啟書105頁,把你的想法在書上例2的方框裡作上符號。

一定:可能:不可能:

(1)生獨立思考,在書上填空。

(2)彙報。指名上臺將事先製作好地圖貼在黑板上三個詞語的後面,再結合圖意說話,用上“一定”、“可能”“不可能”說一句完整的話

(3)處理有分歧的情況

吃飯時,人用左手拿筷子,當孩子發生分歧,可讓孩子進行現場調查,通過調查讓孩子發現,人用哪隻手拿筷子這件事是不確定的,因此判斷,這件事是可能發生的。

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當孩子發生分歧時,引導孩子通過調查瞭解世界人口情況,可以給出小資料,從而讓孩子判斷出世界上每天出生人口是一定的。

四、總結

黑板上的板書以及本節課的所有內容

通過引導孩子總結,讓孩子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梳理,同時通過老師的總結讓孩子對學習方法有深入的體會。

孩子們,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怎麼學的?我們玩了很多遊戲,可是不只是在玩,而是邊玩邊想,再把想到的互相交流,互相溝通,這樣就能學得又輕鬆,又快樂!

五、拓展與延伸

課件出示故事畫面。三個老闆的抽獎箱內都裝有1個紅球,但白球的個數卻各不相同。

通過故事和直觀的形象,讓孩子對可能性的大小建立初步的映象。

孩子們今天學得非常棒!最後,老師向送給孩子們一個故事,想聽嗎?聖誕節到了,各大商家都開始了聖誕大促銷活動,小象一家聽說了這個訊息,也急急忙忙去購物,來到商場一看,熊老闆,猴老闆和鼠老闆家都開展了購物就抽獎活動,瞧!這是熊老闆的抽獎箱,這是猴老闆的,這是鼠老闆的。小象頓時傻眼了,他該去哪家呢?

教學具準備:

裝乒乓球的袋子圖片,生活中的6個事件圖片,乒乓球(黃白兩種顏色),裝乒乓球的罐子。

板書設計:

生活中的6個事件圖片

裝有不同乒乓球的三張圖片

《可能性》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104~111頁。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會結合已有的經驗對一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進行判斷並能簡單地說出原因。

2.學會列舉記錄簡單事件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3.學生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不同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進行比較。

4.能由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逆推比較事件多少。

5.培養學生簡單的邏輯推理、逆向思考和與人交流思考過程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學生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不同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進行比較。

2.培養學生簡單的邏輯推理和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的能力。

主要措施:

教師引導學生採用動手操作、實驗研究的學習方法。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課本第105頁例1、例2,練習二十四1~3題。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2.能結合已有的經驗對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做出判斷敘述出來,並能簡單地說明理由。

3.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

能對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確判斷。

教學準備:

學具:(學生6人為小組)每組準備例1中裝有八顆紅棋子的紙盒1、裝有紅、藍、黃、綠三種顏色棋子各兩顆的紙盒2。

教具:撲克牌、視訊展示臺等。

教學過程:

一、遊戲激趣,匯入新知

1、猜牌遊戲

展示紅桃a、黑桃a、方塊a、梅花a各一張,然後洗牌,抽出一張,讓學生猜這一張是什麼a。

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意見。

師:你們有不同的意見,但誰有充分的理由說明自己是對的嗎?(沒有)因此,咱們應該在回答時加上一個什麼詞?(板書:可能)這張牌有哪幾種可能?讓學生加上“可能”再回答一遍。

它可能是紅桃k嗎?(板書:不可能)

展示四張紅桃a,然後洗牌,抽出一張,讓學生猜這一張是什麼a。

能說得肯定一些嗎?為什麼這麼肯定?(板書:一定)

它可能是黑桃a嗎?

2.小結展題

可能、不可能、一定是判斷事件發生可能性的三種情況,這節課我們來研究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板書:可能性)。我們要學會結合實際和自己的經驗進行正確地判斷,並能回答一些問題。

二、自主探索

1.初步感知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

(1)展臺出示主題圖引入:元旦節快到了,我們班要籌備開一個元旦慶祝會,會上每人表演一個節目,有唱歌、跳舞、朗誦、相聲、小品、其它六種節目型別,怎樣確定出誰表演那種節目呢?請觀察圖後說一說方法。

(2)小組討論:如果讓你抽一次,可能有什麼結果?

(3)全班交流,小組派代表彙報。

(4)小結:每位同學表演節目型別是一件不確定的事件,有六種可能的結果。

2.確定性事件

(1)操作學具盒一

小組長組織同學們依次從紙盒中取出一顆棋子,記錄它的顏色,再放回去,重複10次。

(2)你得出什麼結果?從1號盒子裡一定能取出紅棋子嗎?為什麼一定能?還會取出其它顏色棋子嗎?為什麼?

3.不確定性事件

(1)操作學具盒二

小組長組織同學們依次從紙盒中取出一顆棋子,記錄它的顏色,再放回去,重複10次。

(2)你能確定每次取出什麼顏色的棋子嗎?

(3)指導自學例1主題圖,回答書上問題。

4.初步運用

(1)練習二十四第2題

②小題只要不塗藍色都正確,③小題只要塗黃色數量不超過4個都正確。

(2)師:在生活中判斷可能性,我們可以用“√”表示“一定”,用“×” 表示“不可能”,用“○”表示“可能”。(配合手勢)

①“地球每天都在轉”,請你對這句話的做出判斷。師說明理時介紹課外知識。

②小組討論學習。

③全班統一訂正,說說理由。

三、綜合運用

1.遊戲:你說我判斷

①師生遊戲。師出題,生用手勢判斷。

②生生遊戲。

指導:兩人一組,像課本108頁3題圖中兩人那樣。

2.教育學生豐富自己的知識面

師:通過剛才的遊戲我們發現,判斷得正確與否與自己的經驗、知識聯絡得非常緊密,因此,同學們要多看書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在生活中積累經驗,做個有心人。

3.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說說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四、課堂小結:

說說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知道了判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幾種情況:可能、不可能、一定。並且能結合實際情況對一些事件進行判斷。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夠在完全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而“可能”是在不能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它通常包含經常、偶爾兩種情況。

板書設計:

《可能性》教學設計 篇三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高度社會化,大量的資訊資料需要處理,出現許多決策問題需要人們去分析、評價,統計知識及其方法已滲透到了人類活動的每個領域裡的策略分析方面,已成為現代數學方法的一個重要部分和應用數學的重要領域。統計知識已作為數學教育基礎知識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途經。北京市21世紀數學實驗教材從一年級開始,就結合生活例項、通過例題的教學對學生滲透有關統計的初步知識,以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感受統計的意義,瞭解統計的基本方法,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可能性》一課是數學教材第四冊第十單元的內容,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讓學生初步感受、體會概率知識存在於日常生活中。對國小生來說,他們學習的概率知識主要是以直觀為主的。在教學時,要讓學生多觀察多實驗,親自實踐、體驗,在遊戲中獲得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直觀感受。從而獲得有用的概率基礎知識,用來解釋生活現象,更為全面地分析問題,作出一些簡單的判斷和推理奠定基礎。

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就如何體現課改新理念進行了積極的嘗試。具體做法如下:

一、遊戲激趣,談話匯入

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什麼?今天這幾隻小螃蟹要進行一場跑步比賽,它們都雄心勃勃,想取得勝利,不信你聽!(課件)你們說說誰能得第一?(個別發言)要是再來一場比賽呢?

是呀,在不同場次的比賽中,每一隻螃蟹都有可能取勝,這就是可能性。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動手動腦來體會可能性。

二、活動體驗,自主探究

(一)師生共同體驗“一定”,“不可能”

1、我們先來做個摸球的遊戲:(出示一個口盒都是粉色球)

師:我這有一個神祕的盒子,裡面裝著一些綵球,都有可能是什麼顏色的呢?,誰來摸一個給大家看看?(指名到前面)

(1)你們猜猜他摸出的可能是什麼顏色的球?

(2)你說說你有可能摸出什麼顏色的?(搖一搖,不能偷看)

(3)我也想猜猜,你摸出的一定是粉色的。(生拿球)給我點鼓勵

(4)誰還想摸?你摸出的可能是什麼顏色的?

(5)我猜一定還是粉色的。

(6)誰還想來試試?

(7)你知道這個盒裡的小祕密了嗎?(指名)想不想驗證一下(一個一個拿)

小結:正像你們所說的,這個盒子裡都是粉色的球,任意摸一個,摸出的一定是粉色球。(板書:一定)

2、師:在這個都是粉球的盒子裡,有可能摸出你們剛才所說的黃色……的球嗎?為什麼?

小結:是呀,正因為這個盒子裡沒有黃色……的球,任意摸一個就不可能是黃色的。(板書:不可能)

(二)小組合作,體驗“可能”

師:在我們摸球的同時,有幾個小朋友也在摸球,看看他們是怎麼摸的?(錄象)

師:看明白了嗎?做這個遊戲時應該注意什麼?

不能偷看(一會兒在做遊戲時,大家都來做監督員,互相監督,不能偷看。)

結果怎麼辦?組長要做好記錄。摸到紅球就在紅球那做個標記……

你們都等不急了吧,在組長的位子裡也有這樣的一個盒子,請靜靜的快把它拿出來,在組長的帶領下按順序摸球,請把結果填在表一中。(小組活動)

師:我們統計一下,你們組摸到粉球幾次,黃球幾次(按組說)

師:觀察每組摸到粉球和黃球的次數,你發現了什麼?

全班同學一共摸到粉球幾次,黃球幾次,我們一起算一算。

師:我們全班同學一共摸到粉球……次,摸到黃球才……次,你想到了什麼?

師:盒子裡兩種顏色的球到底有幾個,你想知道嗎?請組長把球拿出來,數一數。(3粉1黃)把球收到盒子裡

總結:剛才我們同學真了不起,盒子裡粉色球的個數多,我們摸到粉色球的次數就多,所以就說,摸到粉球的可能性大(板書)

相反:黃色球的個數少,摸到的次數就少,所以說,摸到黃球的可能性小。(板書)

師:請你想一想,盒子裡有10個粉色的球,1個黃色的球,摸到粉球的次數會怎樣,摸到粉球的可能性呢?

如果有20個粉球黃球還是1個,這時怎麼樣?

如果盒子了全是粉色的球,怎樣呢?

師:大膽的想像如果盒子裡粉球黃球的個數同樣多,那摸到粉球、黃球的次數會怎樣?

師:你們猜的對嗎?我們來驗證驗證

請組長在盒子裡放上同樣多的粉色、黃色的球,可以是2粉2黃,也可以是1粉1黃。多餘的球怎麼辦?把摸球的結果記錄在表2(小組活動)

師:觀察每組摸球的次數,哪個組摸到球的次數比較相近,看著結果,你想說些什麼?一起算出全班摸球的次數,全班摸出粉球……次,黃球……次,你想說什麼?是不是像剛才記錄的那樣相差的很多?

總結:當粉球、黃球個數同樣多時,我們摸到兩種顏色球的次數非常相近,可能性也是相近的。

三、聯絡生活,學以治用

1、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存在著許多可能性的問題,有些事情是一定會發生的,有些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還有些事情是不能確定的。下面我們來做個小練習。

2、像這樣的例子有很多,你能說說嗎?

3、這節課每名同學都能開動腦筋,學到了新知識,那誰最聰明,誰的反映最快呢?我想利用旗子做個小測試,誰願意參加這個測試?請你快速快速的拿出旗子。

小結:看來你們的反映的都很快,反映能力都很強。

四、總結全課

這節課,我們通過摸球遊戲研究了可能性的問題,其實生活中好多事物具有可能性,希望你們在學習上勤動腦勤思考在生活中發現更多的數學問題。

課後反思: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創設了“聯絡、發展的遊戲情境”,使全體學生在好奇、有趣的情感體驗中有序、有效地完成了試驗探究、嘗試應用的學習任務。課後將成敗進行了反思:

1、我認為實踐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到的知識往往會記憶深刻。因此,我在這節課中創設小螃蟹賽跑、神祕的盒子等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多種的活動形式,讓學生親身參與到摸球的實踐活動中來,只有這樣,學生的思維才能展開,問題也才會自然地被學生髮現,解決。

2、課堂上時間分配比較合理,學生參與面廣,遊戲的廣度深度符合學生的特點,整堂課氣氛活躍,能夠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3、雖然是一節實踐活動課,數學的思維方法還是要滲透的。在計算全班共摸到兩種顏色的球各幾次時,滲透了怎樣計算更簡便。

在第一次師生共同摸球時,就滲透了一些摸球的方法:搖一搖,不能偷看。為後面的小組實踐打下了基礎。

4、尊重相信每位學生,給他們充足的探索空間。

當然在活動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1、在傾聽學生髮言時,還不夠耐心,有時有搶話的現象。

2、板書可採用圖文結合,貼近學生的理解水平,更具體形象地做到表達的有效性、條理性。充分讓學生有意識地獲取和讀懂板書,形成合理的質疑。

3、課上有些問題的思考價值不高,如“我這有一個神祕的盒子,裡面裝著一些綵球,都有可能是什麼顏色的呢?”這樣的問題使學生沒有依據的猜測,在提問時應少叫幾個學生回答。有些問題沒有什麼思考的價值發,如:“拿出來的球怎麼辦?”

4、應該增強個別環節的實效性。第二次合作摸球,應該在第一次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小組內充分的思考,討論,甚至在摸球的次數上也可增加,從而使學生在合作探索中更深刻的體驗到當兩種球的數量同樣多時,摸到兩種球的可能性是相近的。這樣能使知識自然的有所昇華。

5、“偶然性”提出的時機不夠準確。可以在分析完全班總體情況之後,再回到個別有問題的組,提出“偶然性”的問題,這樣學生會更明白。

《可能性》教案 篇四

教學內容:

教材P110—111

教學目的:

1、通過練習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可能性,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鞏固本單元知識。

教學過程:

練習二十四

第8題,擲骰子游戲,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

進行方法同第6題。

第9題,[1]通過有趣的抽籤遊戲,讓學生體會不確定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讓學生用“最不可能”和“最有可能”說一說其他兩個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第10題,猜一猜

[1]猜硬幣在哪個盒子裡。

[2]簡單統計猜測情況。

[3]揭示結果

[4]說說為什麼猜錯的比猜對的多。

第11題

開放題,學生會有多種塗法,只要塗色後正方體的紅面比藍面多就可。

小組合作,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和實驗情況,在全班交流。

第12題

讓學生設計一個,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可能性》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運用有序搭配列舉出事件發生的所有可能的結果。

2、會判斷事件的可能性的大小,體驗遊戲規則的公平性。

過程與方法:經歷事件可能性結果的探究分析過程,體驗列舉分析問題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遊戲的公平性,培養學生的公平、公正意識,促進學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教學重難點:會判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引出新知。

1、出示單元主題圖:回顧擊鼓傳花遊戲中的公平性。

說明:要判斷遊戲是否公平,關鍵是看男女生獲得表演節目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2、匯入新課,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1、出示圖,提出問題:

(1)圖中的小朋友在玩什麼遊戲呢?(跳房子)

(2)他們用什麼遊戲來決定誰先跳?(玩石頭、剪子、布)

2、通過遊戲方式理解遊戲規則。

兩名學生玩“剪子、石頭、布”的遊戲感受這種遊戲的多種情形。

3、判斷遊戲是否公平:

(1)你認為用“石頭、剪子、布”決定誰先跳公平嗎?

(2)怎樣判斷這個遊戲是否公平呢?

(3)在例2的學習中,我們看圖就能發現男、女生表演節目的可能性是十八分之九,那在這幅圖中你能直接看出他們獲勝的可能性嗎?

4、自主探究,驗證規則公平性。

(1)小組討論:一共有多少種可能的結果?

討論之後,完成表格。

(2)彙報交流。

你羅列出了幾種可能的結果?(多生彙報)

哪9種?

指名彙報。(根據學生填表情況彙報交流)

預設:

A無序排列的所有可能的結果

B有序排列出所有可能的結果

結合課堂生成,靈活處理。

(3)說明:像這樣有序思考,能很快列舉出所有可能的結果,並能做到既不重複、不遺漏。

(4)觀察表格,一共有多少種可能的結果?小麗獲勝的結果是幾種?小麗獲勝的可能性是多少?小強呢?這個遊戲規則公平嗎?

5、對比例2與例3,今天學習的可能性與例2有什麼不同?

小結判斷遊戲公平性的方法和步驟。

三、應用、拓展。

1、教材第103頁“做一做”

(1)引導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學生獨立解答,交流、訂正。

預設:

1、列舉法

2、直覺判斷。

2、拓展:練習二十二第1題。

四、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有什麼收穫?

《可能性》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經歷猜測、實驗、資料整理和描述的過程,體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2、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預測,並闡述自己的理由。

3、積極參加摸棋子活動,在用可能性描述事件的過程中,發展合情推理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生談話,由圍棋子是什麼顏色的引出把6個黑棋子,4個白棋子放在盒子中和“說一說”的問題,讓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

(設計意圖:由圍棋子是什麼顏色的問題引入學習活動,既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是摸棋子活動的準備。)

二、摸棋子實驗A

1、教師提出摸棋子的活動和用“正”字記錄黑白棋子的出現次數的要求,全班同學輪流摸棋子。

(設計意圖:學生猜並摸出棋子,親身感受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

2、交流學生統計的情況,把結果記錄在表(一)合計欄。

(設計意圖:使學生經歷收集整理的過程,為下面的交流作鋪墊。)

3、提出:觀察全班摸棋子的結果,你發現了什麼?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設計意圖:從全班統計結果的描述中,感受統計的意義,為體驗可能性的大小積累直觀經驗和素材。)

三、摸棋子實驗B

1、提出:如果把盒子中的棋子換成9個黑的,1個白的,會出現什麼結果?學生髮表意見後,全班進行摸棋子實驗。然後整理統計記錄。(設計意圖:改變事物的條件,讓學生猜測,再摸,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合理推理能力,獲得愉快的學習體驗。)

2、讓學生觀察描述統計結果。

然後提出:誰能解釋一下,為什麼這次摸出黑色棋子多呢?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

(設計意圖:在觀察描述摸棋子結果的過程中,感受摸棋子實驗的意義,初步體驗摸出什麼顏色的棋子的次數和盒子中放的這種顏色的棋子個數有關係。)

四、摸棋子實驗C

1、提出:如果把盒子中的棋子換成1個黑的,9個白的,讓學生猜一猜摸中哪種顏色棋子的次數多,再摸。然後整理統計結果,填在表(三)合計欄中,並和大家猜的結果進行比較。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活動經驗的背景下,進行猜測、實驗,發展學生的合理推理能力,激發參與活動的興趣。)

2、提出:誰能解釋一下,為什麼這次摸出白色棋子多呢?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

(設計意圖:在兩次實驗結果的分析比較中,再次體驗到,摸中哪種顏色的棋子的可能性和放入盒子裡這種顏色棋子的個數有關係。)

五、可能性大小

1、提出“議一議”的問題,讓學生討論:摸中哪種顏色的棋子的次數跟盒子中棋子個數有關係嗎?得出盒子中哪種顏色的棋子多,摸中的次數就多,反之就少。

(設計意圖:在親身實驗的基礎上,認識盒子中放棋子的情況和摸棋子結果的關係。)

2、教師介紹可能性大小的含義。鼓勵學生用可能性大小描述實驗的結果。

(設計意圖:理解可能性大小的部分意義,學會用可能性大小描述實驗結果。)

六、課堂練習與問題討論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

《可能性》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猜想、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不確定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對可能發生的結果和可能性的大小作出判斷,並正確使用恰當的詞語描述發生可能性的大小,與同學進行交流。

2、在活動交流中,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及能力,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教學難點:幫助學生正確建立對“等可能性”的理解;讓學生能夠利用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每組用的同型不同色的小球;轉盤原材料;記錄表等。

教學實錄:

一、複習匯入

介紹兩種顏色的乒乓球。

師:你喜歡什麼顏色的球?如果我把一隻黃球與一隻白球放在這個口袋裡,讓你來摸一摸,你能摸到你喜歡的顏色嗎?

生:大概,可能摸到。

二、初步認識可能性大小

1、猜一猜。

師:老師帶來的口袋裡放了放5個黃球和1個白球,如果讓你來摸一摸,你估計情況會怎麼樣呢?

生1:很容易摸到黃球。

生2:也可能摸到白球。

生3:我認為摸到黃球的次數會多一些。

師:情況真是這樣的嗎?有什麼辦法能讓我們知道自己猜得對不對?

生:動手摸一下就知道了。

2、試一試。

師:那我們就來親自動手試一試吧。

教師呈現活動要求:“每人每次任意摸出1個球,記錄員記錄摸得的結果,把球放回口袋搖一搖,換下一位繼續摸。每組一共摸20次。”

師:按照要求,摸球時我們要注意些什麼呢?

生1:不能搶。

生2:不能偷看。

生3:是任意摸、隨便摸的意思。

……

小組活動,教師巡迴指導。

3、說一說。

師:請按小組彙報一下,並說一說你們是怎樣統計的。

生1:我們是用打勾的方法統計的;

生2:我們是用畫橫線的方法統計的;

生3:我們是數正字的;

師:能介紹一下你們小組是如何用數正字的方法進行統計的嗎?

學生介紹方法。

師:你們覺得數正字的方法怎麼樣?

生1:簡潔,一目瞭然。

生2:一個正字五畫,數起來很方便。

師生根據統計表共同分析結果。

4、議一議。

師:通過摸球活動,你覺得能驗證你剛才的猜想嗎?

生:能。

師:你能得出什麼結論嗎?

生:摸到黃球的可能性大。

師:為什麼會這樣呢?

生:黃球多比白球多,摸到黃球的可能性就比白球的可能性大。

師:也可以怎麼說?

生: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黃球小。

教師板書:可能性大小

三、理解等可能性

1、變式思考,明晰概念。

教師出示圖並提問:口袋裡裝著5個黃球和一個白球,任意摸,情況會怎樣呢?

生:摸到白球

師:一定是白球嗎?

生:不一定,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黃球。

師: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會怎麼樣呢?

生: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黃球大。

2、實驗比較,加深感悟。

教師出示圖並提問:如果把口袋裡的球換成4個白球、2個黃球呢?

生1: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黃球大一些。

生2:黃球摸到的次數可能比白球少。

師:讓我們來繼續通過試驗驗證我們的想法吧。

學生動手實驗,教師針對各小組的不同情況,分別給予指導。

統計各小組摸到不同顏色球的情況,記錄並分析。

師:同樣是可能性有大有小,你有什麼新的發現嗎?

生1:摸到黃球和摸到白球的次數相差沒那麼大了;

生2:因為白球和黃球相差沒那麼多了,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也就沒那麼大了。

3、促進遷移,深化理解。

教師出示圖並提問:如果是3個黃球和3個白球,任意摸球,又會怎麼樣呢?

生:可能摸到白球,也可以摸到黃球。

師:現在摸到這兩種球的可能性是……?

生:一樣的,相等的。

師:為什麼?

生1:因為它們的個數一樣的。

生2:球的個數相等,被摸到的可能性相同。

……

教師板書:相等

4、引發探究,鼓勵創新。

教師出示口袋,裡面放著5個白球。

師:要使摸到黃球的可能性比白球大一些,怎麼放黃球?

生1:擺6個。

生2:擺6-9個。

師:這幾種擺法中,哪一種只多那麼一點點?

生:應該擺6個。

師:要使摸到黃球的可能性比白球大得多,怎麼放呢?

生:擺1個,2個,3個都可以。

師:你們也能利用今天所學的知識提出類似的問題嗎?

生:摸到的黃球的可能性和摸到的白球的可能性差不多。

生1:6-7個。

生2:摸4-5個也行。

生3:摸到黃球的可能性和摸到白球的可能性相等,要擺幾個黃球?

生4:5個。

四、體會等可能性的公平性

1、感受等可能性在實際生活的運用

播放錄影:足球比賽拋硬幣選擇場地的情境。

師:誰知道裁判在幹什麼?

生:用拋硬幣的方法選場地,還可以確定誰先發球。

師:你覺得用拋硬幣的辦法決定場地和誰先發球,是不是公平合理呢?

生1:因為硬幣有兩個面,只要兩個隊長選擇一個面就可以了,很方便。

生2:拋到正面與反面的可能性一樣的,就比較公平。

師:類似於這樣的公平競爭的方法還有哪些呢?

生1:鐵錘、剪刀、布。

生2:擲骰子。

……

2、設計等可能性。

多媒體播放兩學生下棋場景,兩小朋友正用擲骰子的方法決定誰先走棋。

畫外音:“擲到六點朝上就你走,擲不到六點就我走。”

師:如果是你,你願意按這個規則與他下棋嗎?

生1:不願意。因為六點只有一面,甩不到六的有好幾面,不公平。

生2:六點很難拋到,1、2、3、4、5很容易拋到。

師:如果你來下棋,同樣用擲骰子的方法,你能設計一個公平的規則嗎?

生1:如果擲到單數就你走,扔到雙數就我走。

生2:如果擲的點數大,你大你就走。

生3:如果擲到1,2,3面,你走,如果擲到4,5,6我走。

生4:如果擲到單數,或是雙數也可以的。

師:為什麼這些規則你願意接受呢?

生:因為它們的可能性相等。

五、綜合應用可能性大小的知識。

師:老師前兩天我去逛商場,看到商場里正用轉盤搞一場“轉、轉、轉,轉出幸運星”的有獎促銷活動,我們來看一看。

電腦出示轉盤

教師先指導學生觀察轉盤,並說一說轉動這個轉盤,結果有幾種可能。

師:如果你是商場的經理,你會制定怎樣的中獎規則?

生1:綠色沒有獎,紅色一等獎。

生2:綠色三等獎,紫色二等獎,紅色一等獎……

師:我注意到,你們都是把紅色定為一等獎,為什麼呢?

生1:因為轉到紅色的可能性比較少。

生2:一等獎獎品貴,應該由少數人得,不然老闆就虧了。

……

師:其它幾個商場的老闆看到這個轉盤,也都想用轉盤搞一場有獎促銷的活動,不過每個商場老闆的想法不太相同。你能不能根據老總的要求來設計一個轉盤?

分小組按要求製作轉盤。

交流各組製作的轉盤。

師:如果你是消費者,你最希望去轉哪個轉盤?為什麼?

生1:我最希望轉我們自己的轉盤。

生2:我最希望轉這個,因為獲獎的可能性很大。

生3:是,要求中獎的可能性很大,不中獎的可能性很小。

師:如果你是老闆,你希望設計哪個轉盤?

生:當然希望是得大獎的人數少的了。

師:想想這幾個轉盤都是按哪個要求製作的?

生:中獎和不中獎的可能性相等。

師:在生活中,象這樣的事例是隨處可見,關鍵是要靠我們用明亮的雙眼去尋找、去發現,用你智慧的大腦去分析、去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