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脫貧攻堅個人工作總結多篇2020

脫貧攻堅個人工作總結多篇2020

做好扶貧工作,最需要走羣衆路線,最應持之以恆踐行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的羣衆路線。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脫貧攻堅個人工作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篇一】脫貧攻堅個人工作總結

打贏扶貧攻堅戰,幹部是關鍵。幹部有擔當、有幹勁,才能當好貧困羣衆脫貧的“催化劑”“助推器”,也才能“撬動”貧困。

脫貧攻堅,眼下是擺在各級黨委政府、領導幹部面前最爲緊迫的中心任務,可以說是唯此爲大。從前期開展情況來看,各地行動迅速、組織精心、措施到位,爲脫貧攻堅的搭建起基礎紮實的平臺,扶貧攻堅呈現強勁的發展態勢。如何才能進一步將幫扶力量整合起來、下沉下去、幹出成效,更好地服務脫貧攻堅,是現下應該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爲還需從“三精”下手,抓住關鍵,用好扶貧人,才能實現脫貧攻堅平穩、紮實、有效推進。

首先要抓好精準選派。根據實際,統籌考慮脫貧難度與選派單位綜合實力、貧困村主要矛盾與選派單位職能、選派幹部個人專長等因素,擇優遴選第一書記、駐村幹部、農技員等幫扶人,做到派需結合、因村定人。及時調整縣鄉聯繫領導和聯繫點,確保領導聯繫工作不斷、接續有序。將幫扶單位“一對一”或“多對一”地分配到貧困村對口聯繫幫扶,實現部門無遺漏、村村全覆蓋。

其次要抓實精心培育。發起建立qq、微信等交流平臺,方便扶貧幹部交流經驗、靈通信息、協同攻堅。以黨校爲主要培訓陣地,定期不定期舉辦專題培訓班,重點開設脫貧攻堅政策法規、特色產業發展、農村矛盾糾紛化解等課程,提升幫扶技能水平。有條件的可以打造專用app,提供技術學習、發展交流甚至督查考覈等功能,並組織到脫貧工作先進、示範地區去參觀考察,拓寬視野,取長補短,助推扶貧工作開展。

然後要抓牢精細保障。幹得下去才能幹出成績,必須按政策要求嚴格落實駐村生活工作保障,尤其是派出單位逗硬兌現交通補貼、伙食補助和每年駐村工作經費等,有效解決幫扶幹部的駐村生活工作困難,確保他們安心駐村開展工作。不可忽視的是,單位部門在保障扶貧幹部個人的同時也要積極協助解決駐村幹部在產業發展、生產技術、基礎設施方面的問題,變單打獨鬥爲集體攻堅。

脫貧攻堅不是一次性的戰鬥,也不是局部的戰役,而是一場涉及幾千萬貧困人口的戰爭。要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需要扶貧部門狠抓責任落實、幹部選育、作用發揮和督查考覈,更需要扶貧人把“扶貧”抓在手上、記在心上、扛在肩上,爲實現如期脫貧,決勝攻堅戰提供應有的戰鬥力。

【篇二】脫貧攻堅個人工作總結

我縣牢固樹立“脫貧攻堅是第一民生工程”的政治意識和“精準扶貧、不落一人”的使命意識,認真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的要求,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現將20x年上半年脫貧攻堅工作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x年以來,全縣農村貧困人口從17.33萬人下降到x年初的5.46萬人,貧困人口減少68.5%,貧困發生率從20.8%下降到6.55%。農民人均純收入從5380元增加至7772元,年均增長10%以上。

(一)成立組織,精準策動脫貧攻堅

我縣以脫貧攻堅工作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嚴格落實黨委政府的主體責任。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息縣脫貧攻堅指揮部,縣委書記任政委,縣長任指揮長。指揮部下設綜合、宣傳、督查等9個專項工作組,由縣委常委單位帶頭,從全縣選調32名優秀幹部充實到脫貧攻堅指揮部,單設地點、集中辦公,充分發揮黨委政府在脫貧攻堅中的主導作用。二是積極部署落實。召開了全縣脫貧攻堅動員會,先後出臺了《息縣全力推進四年脫貧攻堅意見》《息縣創新機制紮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實施意見》《息縣打贏脫貧攻堅戰行動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並嚴格監督實施,爲全縣脫貧攻堅工作紮實開展提供理論支撐和政策遵循。三是完善推進機制。建立脫貧攻堅七人領導小組例會制度,定期研究推進脫貧攻堅工作。2016年以來,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縣四大家聯席會等各類會議共研究脫貧攻堅事項30餘次,對脫貧攻堅工作實行高位推動和全程指導。四是層層傳導壓力。我縣把脫貧攻堅工作納入縣委巡察重要內容,進一步夯實責任。各鄉鎮(辦事處)簽訂了精準脫貧攻堅軍令狀,各村簽訂責任狀,層層落實責任,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二)堅持標準,精準識別貧困人口

我們嚴格按照省市要求,認真開展精準識別工作,確保精準識別“不漏一戶,不落一人”。一是嚴格程序。按照“農戶申報、民主評議、張榜公示、鄉鎮審覈、縣級備案”的程序,緊扣省定人均純收入2855元貧困線和“兩不愁、三保障”識貧標準,通過“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公示”,對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人口進行了精準識別和建檔立卡,真正做到戶有卡、村有冊、鄉有薄,底數清、情況明。目前,全縣共建檔立卡12701戶、5.54萬人。二是認真核查。制定出臺了《關於開展貧困人口精準識別“五清”覈查工作實施方案》,採取鄉鎮自查、交叉覈查和督導抽查的方式,對全縣99個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精準識別情況進行逐戶覈查,做到“一戶一檔”底子清、“一人一策”“一戶多策”措施清、村支部書記心裏清、幫扶責任清和脫貧軌跡清。省脫貧攻堅第三督導組在督導脫貧攻堅工作時,對我縣“五清”覈查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三是落實“回頭看,再覈實”。按照省扶貧辦統一部署,對全縣農業村和農業社區,重點是對非貧困村、五保戶、低保戶和殘疾人口進行拉網式排查,對符合貧困戶條件未識別進系統的,及時識別、建檔、錄入;對部分確實不符合貧困標準的家庭,嚴格按照退出標準和程序,逐戶逐人銷號,堅決做到“應進則進、應出則出”,進一步澄清了貧困人口底數。現在正在進行的是第三階段,從6月21日到現在,對各鄉鎮(辦事處)貧困人口建檔立卡檔案進行集中核查,針對存在問題,現場進行整改,不能現場整改的,下達整改通知書,5天內整改到位。截止目前,息縣已覈查20個鄉鎮,我們下達整改通知書89份,要求鄉鎮逐條進行整改。通過集中核查和整改情況來看,息縣貧困人口嚴格遵循了識別原則、方法和程序,基礎性工作進一步增加,信息檔案進一步規範和完善。

(三)凝聚合力,精準組織幫扶力量

在精準識貧的同時,我們統籌兼顧,多措並舉,認真落實各項幫扶措施,確保到戶到人。一是組建隊伍。認真選派駐村第一書記,省市縣共選派130名第一書記對126個村(貧困村、軟弱渙散村)進行結對幫扶。深入開展“萬名幹部幫萬家”、駐村幫扶、“百企幫百村”和鄉賢結對幫扶等“四結對”活動,每位縣處級幹部聯繫幫扶1個鄉鎮5戶貧困戶,每名幹部與至少一個貧困戶結對幫扶,組建99個駐村幫扶工作隊與99個貧困村結對幫扶,105家企業與99個貧困村結對幫扶,每名鄉賢與一個或若干貧困戶結對互助幫扶。積極推動項目協同、產業協同、合作協同和培訓協同等“四協同”工作,明確18項重點任務、16個責任單位和牽頭領導,制訂涉農資金整合、宣傳等18個扶貧專項方案,凝聚脫貧攻堅工作合力。二是夯實責任。進一步強化主體責任,出臺了《息縣扶貧開發考覈評價辦法》,堅持結果導向,督促各級脫貧攻堅責任主體更好履職盡責。進一步夯實派駐責任,嚴格落實“幹部當代表,單位做後盾,領導負總責”幫扶工作機制,對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工作開展不力的,除追究當事人責任外,還要追究派駐單位責任。三是創新舉措。金融扶貧方面,縣財政注資2000萬元設立助保金,優先在貧困村開展小微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助保金貸款,已向貧困村發放貸款1.3億元。電商扶貧方面,與京東集團簽署了農村電商精準扶貧戰略合作協議,引導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種養基地與電商企業合作。如:息縣八里蓮花電子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和當地蔬菜種植戶合作,形成了微信賣菜銷售模式,解決貧困羣衆100餘人就業,且帶動當地擴大蔬菜種植面積1000餘畝。產業扶貧方面,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脫貧計劃,全縣規模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67家,農民專業合作社730家,種糧大戶1986戶,優質農產品基地11處,有效帶動貧困人口脫貧。

(四)綜合施策,精準幫扶到村到戶

一是逐人逐戶制定幫扶措施。“精準扶貧、不落一村、不落一戶、不落一人”爲總要求,結合貧困村實際,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制定了“一戶一策、一戶多策”的幫扶措施,爲99個貧困村21820戶貧困戶量身定製扶貧“套餐”,確保扶貧攻堅“精準到村、精準到戶”,力爭率先摘掉“貧困縣”的帽子。

二是積極謀劃,精準施策。準確把握易地脫貧搬遷有關政策,堅持羣衆自願、積極穩妥方針,因地制宜探索搬遷安置方式。縣扶貧辦、發改委、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民政局、縣政府研究室等相關職能部門,圍繞脫貧攻堅大局,結合部門實際,全局着眼、全盤謀劃,統籌脫貧資源,聚合脫貧資金,按照“5個辦法”和“5個實施方案”要求,結合實際擬定我縣實施方案。縣政府召開脫貧攻堅專題常務會,成立了息縣易地搬遷脫貧工作領導小組,審議通過了《息縣易地搬遷脫貧實施方案》。爲了紮實推進產業扶貧脫貧工作,縣政府明確由縣發改委牽頭制定《息縣產業發展脫貧實施方案》,同時由相關部門制定配套專項方案,其中縣旅遊服務中心制定《息縣旅遊扶貧專項方案》、縣商務局制定《息縣電商扶貧專項方案》、產業集聚區制定《息縣特色產業扶貧專項方案》、縣金融辦制定《息縣金融助推扶貧方案》。爲了紮實推進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工作,由縣民政局牽頭制定了《息縣貧困人口政策兜底實施方案》;爲了推進貧困人口轉移就業工作,由縣人社局牽頭制定了《息縣轉移就業脫貧實施方案》《息縣基本養老保障脫貧實施方案》;這些方案的制定和實施,在全縣形成齊心合力抓脫貧攻堅的體制機制。

三是整合涉農資金,精準實施扶貧項目。爲了整合涉農資金,息縣發改委結合息縣實際制定出臺了《息縣涉農資金整合實施意見》,縣財政整合縣級部門預算和政府性債務資金6702萬元,集中用全縣貧困村飲水安全提升工程和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現在資金計劃已下達,預計年底前可以建成並投入使用。x年,第一批專項扶貧資金已撥付2175萬元。目前,整村推進項目已開始招投標,科技扶貧、雨露計劃、產業化貼息和到戶增收項目正在按要求申報中。

(五)加大宣傳,精準營造濃厚氛圍

縣脫貧攻堅指揮部印發了《息縣脫貧攻堅宣傳工作方案》,緊盯脫貧攻堅特色亮點工作,編輯刊發《縣脫貧攻堅信息》32期。縣廣播電視臺開設《脫貧攻堅在行動》專欄,插播電子流動字幕;各鄉鎮(辦事處)在首集鎮、主幹道、鄉村結合部等位置製作懸掛脫貧攻堅工作宣傳標語、宣傳欄、標語牌,及時、全面、準確解讀脫貧攻堅政策,倡樹脫貧攻堅先進經驗和典型人物,爲全縣脫貧攻堅工作提供良好的輿論氛圍。

(六)強化督導,精準推動工作落實

一是建立了脫貧攻堅工作督導制度。將脫貧攻堅工作納入縣委巡查組巡查工作範圍,抽調縣紀委、督察局和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人員組成專項督導督查工作組。二是嚴督實導。採取隨機抽查、聽取彙報、查看幫扶記錄、進村入戶、詢問農戶等督導方式,對各類幫扶力量,尤其是駐村幫扶工作隊和第一書記在崗在位和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常態化督查。在督查中建立並完成督查臺賬,梳理並建立突出問題6個,責令16個單位限期整改,並積極落實問題銷號制度,實現了對問題臺賬和整改單位動態跟蹤管理,確保督查發現的突出問題都能限期得到整改落實。三是嚴厲問責。綜合進行定性定量分析,擬訂《息縣脫貧攻堅督查和問責辦法》(試行),確保督查工作質量。重點督查脫貧目標任務落實及完成情況,對落實不力的鄉鎮、辦事處和縣直責任單位嚴厲批評,目前已發督查專項通報4期,點名道姓通報駐村第一書記33人。

二、存在問題

一是貧困人口多,自我脫貧乏力。截至x年底,息縣仍有5.46萬貧困人口,佔信陽市貧困人口的14.67%。同時,貧困人口中因病因殘致貧比重大,加上文化程度、年齡等多種因素影響,貧困羣衆自我脫貧能力弱,“保”和“救”的壓力大。二是農業產業化進程慢,轉移就業有限。息縣是傳統農業大縣,特色農業、優質農業、高效農業剛剛起步,農業集約化、產業化程度低,全縣農業省級龍頭企業僅4家,轉移就業帶動力不足。同時,我縣產業集聚區還處於成長階段,入駐企業量多個小,提供就業機會和就業崗位的空間有限。三是基礎設施差,支撐作用較弱。因歷史欠賬較多,我縣路、水、電、氣等基礎設施薄弱,農村公路網絡化水平低,運輸場站建設相對滯後。如:全縣還有162個村未解決安全飲水問題,城區還沒有實現24小時供水。四是財政收入少,保障壓力較大。息縣屬於典型的“吃飯財政”,全縣人均GDP、農民人均純收入等均低於全省全市平均水平。x年全縣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只有4.2億元,而財政支出32.7億元,其中28.5億元來源於轉移支付。

三、下步打算

1.突出精準管理。

一方面,強化貧困人口信息維護,持續完善新增識別錄入貧困人口信息。另一方面,做好貧困人口進出動態管理,對最新致貧、返貧的貧困人口及時識別錄入系統,應進則進;對通過幫扶已經脫貧的貧困人口,及時組織考覈審定,應出則出。

2.落實“五條途徑”。

“轉”字方面,聚力打造“中國生態主食廚房”,培育壯大產業集羣,增加就業崗位。“扶”字方面,整合全縣涉農資金和涉農項目,重點用於貧困村基礎設施改善。“搬”字方面,積極、穩妥、有序開展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x年,計劃投入易地扶貧搬遷項目資金1.2億元,完成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72戶、1976人易地扶貧搬遷任務。“保”字方面,積極探索推進低保線和貧困線“兩線合一”,在今年年底前,優先落實對“鰥寡孤獨癡殘”六類特殊困難羣衆的政策兜底。“救”字方面,對因病、因災致貧的,通過新農合、醫療保險、大病救助、民政救災、慈善救助、社會救助等方式,幫助羣衆渡過難關。

3.積極謀劃項目。

堅持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加快推進省道S337線夏莊至陡河沿淮河大橋拓寬改建、城區供水管網改造、城區新增國小建設等“雙十”工程。強化涉農資金整合,統籌安排涉農項目向貧困村傾斜。全面實施財政扶貧資金整村推進等項目,完成農村土地整治22.8萬畝,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篇三】脫貧攻堅個人工作總結

認真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爲打贏脫貧攻堅戰、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偉大勝利提供堅強保證。

廣大共產黨員要積極響應黨組織的號召,團結和帶領廣大羣衆,積極投身到精準扶貧攻堅戰場,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發揮扶貧工作隊和村黨組織“第一書記”的作用,堅持高標準選派,切實履行職責,嚴格管理考覈。積極帶頭示範,帶頭髮展致富,帶頭結對幫扶,開展黨員志願服務。發揮廣大黨員先鋒模範在精準扶貧中的模範帶頭作用,精準選派批專業人才,精準引進專業人才,吸引和留住精英才。

大力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認真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爲打贏脫貧攻堅戰、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偉大勝利提供堅強保證。

根據貧困村實際需要,從機關優秀幹部中精準選配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精準選派駐村工作隊。要積極探索各類黨組織結對共建,聚合各方面力量,加快貧困村脫貧致富步伐,決不能讓困難地區和困難羣衆掉隊。要按照黨中央部署精心組織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引導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堅定理想信念、提高黨性覺悟,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爭做合格黨員、爭做合格黨員領導幹部,在決勝全面小康中積極作爲、敢於擔當、建功立業。

鄉鎮領導班子認真履行精準扶貧職責,充分發揮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示範帶動作用,同時,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重點加強對扶貧資金、扶貧項目的監管,確保扶貧資金和扶貧項目發揮應有的效益,保證精準扶貧。同時,加強農村黨員特別是村“兩委”的黨員帶頭脫貧致富,帶頭結對幫扶,帶領貧困羣衆找準發展路子,實現脫貧致富。發揮村黨組織“第一書記”的作用。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以及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篇四】脫貧攻堅個人工作總結

富源縣按照四個明確、三個創新、六個抓手“四三六”思路措施,舉全縣之力打好脫貧攻堅戰,開展了系列工作:

一、做到“四個明確”,解決“扶持誰、誰來扶”的問題

明確目標任務、明確扶貧對象、明確脫貧責任、明確考覈獎懲等措施

二、創新“三項舉措”,解決“因病返貧、因貧輟學”的難題

製作“識別卡”爲建檔立卡貧困戶免費製作識別卡,識別卡成爲貧困戶的“第二身份證”,貧困戶憑此證在縣內可享受醫療、教育等方面的優惠政策。率先減免貧困學生學雜費,率先爲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免費體檢。

三、用好“六個抓手”,解決“發展無望、致富無門”的難題

紮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抓實開展“掛包幫、轉走訪活動”,升入實施整鄉整村推進項目,紮實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認真抓好農村危房產出重建,實施產業扶貧,變“輸血”爲“造血”。

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是全縣經濟剛剛度過止跌回升的攻堅期,產業培訓尚需時日。

二是資金籌措壓力大。

三是脫貧攻堅任務重。

今後將解決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堅決完成64個易地扶貧搬遷點、60個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確保年底黃泥河鎮和21個貧困村脫貧出列。

【篇五】脫貧攻堅個人工作總結

我縣牢固樹立“脫貧攻堅是第一民生工程”的政治意識和“精準扶貧、不落一人”的使命意識,認真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的要求,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現將2017年上半年脫貧攻堅工作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x年以來,全縣農村貧困人口從17.33萬人下降到x年初的5.46萬人,貧困人口減少68.5%,貧困發生率從20.8%下降到6.55%。農民人均純收入從5380元增加至7772元,年均增長10%以上。

(一)成立組織,精準策動脫貧攻堅

我縣以脫貧攻堅工作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嚴格落實黨委政府的主體責任。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息縣脫貧攻堅指揮部,縣委書記任政委,縣長任指揮長。指揮部下設綜合、宣傳、督查等9個專項工作組,由縣委常委單位帶頭,從全縣選調32名優秀幹部充實到脫貧攻堅指揮部,單設地點、集中辦公,充分發揮黨委政府在脫貧攻堅中的主導作用。二是積極部署落實。召開了全縣脫貧攻堅動員會,先後出臺了《息縣全力推進四年脫貧攻堅意見》《息縣創新機制紮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實施意見》《息縣打贏脫貧攻堅戰行動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並嚴格監督實施,爲全縣脫貧攻堅工作紮實開展提供理論支撐和政策遵循。三是完善推進機制。建立脫貧攻堅七人領導小組例會制度,定期研究推進脫貧攻堅工作。2016年以來,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縣四大家聯席會等各類會議共研究脫貧攻堅事項30餘次,對脫貧攻堅工作實行高位推動和全程指導。四是層層傳導壓力。我縣把脫貧攻堅工作納入縣委巡察重要內容,進一步夯實責任。各鄉鎮(辦事處)簽訂了精準脫貧攻堅軍令狀,各村簽訂責任狀,層層落實責任,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二)堅持標準,精準識別貧困人口

我們嚴格按照省市要求,認真開展精準識別工作,確保精準識別“不漏一戶,不落一人”。一是嚴格程序。按照“農戶申報、民主評議、張榜公示、鄉鎮審覈、縣級備案”的程序,緊扣省定人均純收入2855元貧困線和“兩不愁、三保障”識貧標準,通過“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公示”,對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人口進行了精準識別和建檔立卡,真正做到戶有卡、村有冊、鄉有薄,底數清、情況明。目前,全縣共建檔立卡12701戶、5.54萬人。二是認真核查。制定出臺了《關於開展貧困人口精準識別“五清”覈查工作實施方案》,採取鄉鎮自查、交叉覈查和督導抽查的方式,對全縣99個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精準識別情況進行逐戶覈查,做到“一戶一檔”底子清、“一人一策”“一戶多策”措施清、村支部書記心裏清、幫扶責任清和脫貧軌跡清。省脫貧攻堅第三督導組在督導脫貧攻堅工作時,對我縣“五清”覈查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三是落實“回頭看,再覈實”。按照省扶貧辦統一部署,對全縣農業村和農業社區,重點是對非貧困村、五保戶、低保戶和殘疾人口進行拉網式排查,對符合貧困戶條件未識別進系統的,及時識別、建檔、錄入;對部分確實不符合貧困標準的家庭,嚴格按照退出標準和程序,逐戶逐人銷號,堅決做到“應進則進、應出則出”,進一步澄清了貧困人口底數。現在正在進行的是第三階段,從6月21日到現在,對各鄉鎮(辦事處)貧困人口建檔立卡檔案進行集中核查,針對存在問題,現場進行整改,不能現場整改的,下達整改通知書,5天內整改到位。截止目前,息縣已覈查20個鄉鎮,我們下達整改通知書89份,要求鄉鎮逐條進行整改。通過集中核查和整改情況來看,息縣貧困人口嚴格遵循了識別原則、方法和程序,基礎性工作進一步增加,信息檔案進一步規範和完善。

(三)凝聚合力,精準組織幫扶力量

在精準識貧的同時,我們統籌兼顧,多措並舉,認真落實各項幫扶措施,確保到戶到人。一是組建隊伍。認真選派駐村第一書記,省市縣共選派130名第一書記對126個村(貧困村、軟弱渙散村)進行結對幫扶。深入開展“萬名幹部幫萬家”、駐村幫扶、“百企幫百村”和鄉賢結對幫扶等“四結對”活動,每位縣處級幹部聯繫幫扶1個鄉鎮5戶貧困戶,每名幹部與至少一個貧困戶結對幫扶,組建99個駐村幫扶工作隊與99個貧困村結對幫扶,105家企業與99個貧困村結對幫扶,每名鄉賢與一個或若干貧困戶結對互助幫扶。積極推動項目協同、產業協同、合作協同和培訓協同等“四協同”工作,明確18項重點任務、16個責任單位和牽頭領導,制訂涉農資金整合、宣傳等18個扶貧專項方案,凝聚脫貧攻堅工作合力。二是夯實責任。進一步強化主體責任,出臺了《息縣扶貧開發考覈評價辦法》,堅持結果導向,督促各級脫貧攻堅責任主體更好履職盡責。進一步夯實派駐責任,嚴格落實“幹部當代表,單位做後盾,領導負總責”幫扶工作機制,對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工作開展不力的,除追究當事人責任外,還要追究派駐單位責任。三是創新舉措。金融扶貧方面,縣財政注資2000萬元設立助保金,優先在貧困村開展小微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助保金貸款,已向貧困村發放貸款1.3億元。電商扶貧方面,與京東集團簽署了農村電商精準扶貧戰略合作協議,引導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種養基地與電商企業合作。如:息縣八里蓮花電子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和當地蔬菜種植戶合作,形成了微信賣菜銷售模式,解決貧困羣衆100餘人就業,且帶動當地擴大蔬菜種植面積1000餘畝。產業扶貧方面,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脫貧計劃,全縣規模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67家,農民專業合作社730家,種糧大戶1986戶,優質農產品基地11處,有效帶動貧困人口脫貧。

(四)綜合施策,精準幫扶到村到戶

一是逐人逐戶制定幫扶措施。“精準扶貧、不落一村、不落一戶、不落一人”爲總要求,結合貧困村實際,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制定了“一戶一策、一戶多策”的幫扶措施,爲99個貧困村21820戶貧困戶量身定製扶貧“套餐”,確保扶貧攻堅“精準到村、精準到戶”,力爭率先摘掉“貧困縣”的帽子。

二是積極謀劃,精準施策。準確把握易地脫貧搬遷有關政策,堅持羣衆自願、積極穩妥方針,因地制宜探索搬遷安置方式。縣扶貧辦、發改委、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民政局、縣政府研究室等相關職能部門,圍繞脫貧攻堅大局,結合部門實際,全局着眼、全盤謀劃,統籌脫貧資源,聚合脫貧資金,按照“5個辦法”和“5個實施方案”要求,結合實際擬定我縣實施方案。縣政府召開脫貧攻堅專題常務會,成立了息縣易地搬遷脫貧工作領導小組,審議通過了《息縣易地搬遷脫貧實施方案》。爲了紮實推進產業扶貧脫貧工作,縣政府明確由縣發改委牽頭制定《息縣產業發展脫貧實施方案》,同時由相關部門制定配套專項方案,其中縣旅遊服務中心制定《息縣旅遊扶貧專項方案》、縣商務局制定《息縣電商扶貧專項方案》、產業集聚區制定《息縣特色產業扶貧專項方案》、縣金融辦制定《息縣金融助推扶貧方案》。爲了紮實推進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工作,由縣民政局牽頭制定了《息縣貧困人口政策兜底實施方案》;爲了推進貧困人口轉移就業工作,由縣人社局牽頭制定了《息縣轉移就業脫貧實施方案》《息縣基本養老保障脫貧實施方案》;這些方案的制定和實施,在全縣形成齊心合力抓脫貧攻堅的體制機制。

三是整合涉農資金,精準實施扶貧項目。爲了整合涉農資金,息縣發改委結合息縣實際制定出臺了《息縣涉農資金整合實施意見》,縣財政整合縣級部門預算和政府性債務資金6702萬元,集中用全縣貧困村飲水安全提升工程和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現在資金計劃已下達,預計年底前可以建成並投入使用。x年,第一批專項扶貧資金已撥付2175萬元。目前,整村推進項目已開始招投標,科技扶貧、雨露計劃、產業化貼息和到戶增收項目正在按要求申報中。

(五)加大宣傳,精準營造濃厚氛圍

縣脫貧攻堅指揮部印發了《息縣脫貧攻堅宣傳工作方案》,緊盯脫貧攻堅特色亮點工作,編輯刊發《縣脫貧攻堅信息》32期。縣廣播電視臺開設《脫貧攻堅在行動》專欄,插播電子流動字幕;各鄉鎮(辦事處)在首集鎮、主幹道、鄉村結合部等位置製作懸掛脫貧攻堅工作宣傳標語、宣傳欄、標語牌,及時、全面、準確解讀脫貧攻堅政策,倡樹脫貧攻堅先進經驗和典型人物,爲全縣脫貧攻堅工作提供良好的輿論氛圍。

(六)強化督導,精準推動工作落實

一是建立了脫貧攻堅工作督導制度。將脫貧攻堅工作納入縣委巡查組巡查工作範圍,抽調縣紀委、督察局和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人員組成專項督導督查工作組。二是嚴督實導。採取隨機抽查、聽取彙報、查看幫扶記錄、進村入戶、詢問農戶等督導方式,對各類幫扶力量,尤其是駐村幫扶工作隊和第一書記在崗在位和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常態化督查。在督查中建立並完成督查臺賬,梳理並建立突出問題6個,責令16個單位限期整改,並積極落實問題銷號制度,實現了對問題臺賬和整改單位動態跟蹤管理,確保督查發現的突出問題都能限期得到整改落實。三是嚴厲問責。綜合進行定性定量分析,擬訂《息縣脫貧攻堅督查和問責辦法》(試行),確保督查工作質量。重點督查脫貧目標任務落實及完成情況,對落實不力的鄉鎮、辦事處和縣直責任單位嚴厲批評,目前已發督查專項通報4期,點名道姓通報駐村第一書記33人。

二、存在問題

一是貧困人口多,自我脫貧乏力。截至x年底,息縣仍有5.46萬貧困人口,佔信陽市貧困人口的14.67%。同時,貧困人口中因病因殘致貧比重大,加上文化程度、年齡等多種因素影響,貧困羣衆自我脫貧能力弱,“保”和“救”的壓力大。二是農業產業化進程慢,轉移就業有限。息縣是傳統農業大縣,特色農業、優質農業、高效農業剛剛起步,農業集約化、產業化程度低,全縣農業省級龍頭企業僅4家,轉移就業帶動力不足。同時,我縣產業集聚區還處於成長階段,入駐企業量多個小,提供就業機會和就業崗位的空間有限。三是基礎設施差,支撐作用較弱。因歷史欠賬較多,我縣路、水、電、氣等基礎設施薄弱,農村公路網絡化水平低,運輸場站建設相對滯後。如:全縣還有162個村未解決安全飲水問題,城區還沒有實現24小時供水。四是財政收入少,保障壓力較大。息縣屬於典型的“吃飯財政”,全縣人均GDP、農民人均純收入等均低於全省全市平均水平。x年全縣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只有4.2億元,而財政支出32.7億元,其中28.5億元來源於轉移支付。

三、下步打算

1.突出精準管理。

一方面,強化貧困人口信息維護,持續完善新增識別錄入貧困人口信息。另一方面,做好貧困人口進出動態管理,對最新致貧、返貧的貧困人口及時識別錄入系統,應進則進;對通過幫扶已經脫貧的貧困人口,及時組織考覈審定,應出則出。

2.落實“五條途徑”。

“轉”字方面,聚力打造“中國生態主食廚房”,培育壯大產業集羣,增加就業崗位。“扶”字方面,整合全縣涉農資金和涉農項目,重點用於貧困村基礎設施改善。“搬”字方面,積極、穩妥、有序開展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x年,計劃投入易地扶貧搬遷項目資金1.2億元,完成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72戶、1976人易地扶貧搬遷任務。“保”字方面,積極探索推進低保線和貧困線“兩線合一”,在今年年底前,優先落實對“鰥寡孤獨癡殘”六類特殊困難羣衆的政策兜底。“救”字方面,對因病、因災致貧的,通過新農合、醫療保險、大病救助、民政救災、慈善救助、社會救助等方式,幫助羣衆渡過難關。

3.積極謀劃項目。

堅持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加快推進省道S337線夏莊至陡河沿淮河大橋拓寬改建、城區供水管網改造、城區新增國小建設等“雙十”工程。強化涉農資金整合,統籌安排涉農項目向貧困村傾斜。全面實施財政扶貧資金整村推進等項目,完成農村土地整治22.8萬畝,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標籤:脫貧 攻堅 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