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班主任品德教育工作總結(精選多篇)

第一篇:第一學期國小四年級班主任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總結

國小班主任品德教育工作總結(精選多篇)

一個學期過去了,對於我來說也纔是一個開始,在這個學期中,我做了如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這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務,也是班級工作的重點。一個孩子的成長要具備德、智、體全面發展,德育放在了首位,一個品德不好的人,智和體發展的再好,對社會也沒什麼好處。所以我們老師要關心愛護學生,對他們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他們熱愛祖國,增強集體觀念,培養高尚的情操,形成一個遵守紀律、團結向上、朝氣蓬勃的集體。但是一個人的品德是從小時候在父母的教育下形成的,到現在已成了一個習慣,要把他壞品德改正是很難的。我們就必須每天都進行教育。

二、重視班委班風建設

現代教育理論告訴我們,要組織一個成功的班級,班主任首先要選擇一些品學兼優、責任心強、樂意爲同學服務的學生擔任班隊幹部,進行培養和教育,使之成爲同學的榜樣,帶動其他同學不斷進取,形成正確的集體輿論和優良的班風。

(1)、培養班幹部

班主任對班幹部,不能只是使用,還應該進行教育和培養。我經常教育他們樹立爲集體服務的光榮感和責任感,要求他們努力學習、團結同學、以身作則,鼓勵他們既要大膽工作,又要嚴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當然,選出的幹部畢竟不是完人,因此對他們不能過分苛求、指責,特別是在工作出現失誤的時候。對班委會的工作要經常檢查,而切要給予具體的指導和幫助,既不能包辦代替,也不能班上的工作全部推給班幹部自己放手不管。我還堅持定期召開班幹部會議,組織他們學會制訂計劃及具體措施,檢查落實情況,總結得失,並加以改進,教會他們如何分辨是非,及時阻止同學中的不良行爲。而對於班幹部在班級中的不良行爲,決不姑息,鼓勵他們以身作則並帶動其他同學,促進整個班級的管理工作。

(2)、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集體是在活動中產生的,大集體如此,小集體也一樣。我組織了互幫互學活動。學習中好生帶差生;紀律上互相提醒;勞動生活上互相幫助。通過活動擴大班幹部在同學中的積極影響,通過活動加強同學之間的協作精神和團體意識。這樣既能在班幹部的常規管理上起到明顯的效果,又能使同學之間養成團結友愛的習慣,在班級中形成團結友愛的風氣,使班級成爲一個大家庭。

三、教育學生努力學習,完成學習任務

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教育學生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端正的學習態度,遵守學習紀律,指導學生制定好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的自覺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成績。但班級中也存在差的學生,在學習上總是不努力,無任你怎麼教育他,他只是做他自己的。

四、關心學生身心健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要對學生全面負責,不僅要關心學生的課業學習,而且要引導他們開展有益的科技和文化活動,及社會實踐活動。以培養他們的勞動觀念和爲人民服務的思想,養成良好習慣,增加社會知識,掌握一定的生產知識和技能,增長實際才幹。

在班級工作中我有許多不足之處,也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在今後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一定總結經驗教訓,那麼同時也希望大家多給我意見,使我能在錯誤中成長,使班級管理工作更上一層樓。

第二篇:班主任品德教育教學工作總結

一、引言

根據心理學研究證明:任何一種道德品質都包含着一定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爲幾種基本心理成分。國小兒童的道德品質,主要是在家庭、學校的道德教育和社會輿論與風尚的影響薰陶下,通過與周圍的人、事、物發生交互作用逐漸形成發展起來的。

責任感是現代人的標誌,"培養國小生的責任感"抓住了德育的"核心",是較高層面的道德教育。因爲:從社會發展和祖國建設上看,需要責任感教育;從學生當前的實際狀況來看,需要責任感教育;從我國教育目標來看,培養學生的責任感是我國教育目標、愛國主義綱要,人才培養目標的落實;從我校教育工作實際看,責任感教育與我校素質教育具體目標相一致,與創造教育相互補。

二、思路。

1、提高認識--培養責任感的目標意識。

道德認識指個人對社會行爲規範及行動效果,理解,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個人的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的觀點、觀念和相應的判斷能力,它既是人們道德情感、道德意識、道德信念形成的必要條件,也是道德行爲的先導。要培養國小生的責任感,非常重要的就是國小生責任感的意識,強化其對責任感的認識。

2、誘發情感--解決責任感的內化問題。

道德情感是作爲品德發展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逐步形成發展起來的。兒童有了正確的道德認識並不意味着會立即接受它,且自然而然地付諸行動,還存在着一個他們願不願意認同並付諸行動的問題。只有認識與積極的情感相結合,纔會形成正確的行爲態度,使道德認識得以內化。要培養學生具有高度的責任感,非常重要的就是要解決其內化在問題,以誘發情感作爲媒介,如認識和行爲架設一座橋樑。

3、指導行爲--形成責任感的關鍵問題。

道德行爲習慣是逐漸養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與外在監督而能自動實現的行爲方式,它的養成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標誌之一,俗話說:"習與性成"、"美德大多存在於良好的習慣之中"。許多教育家也強調,教育就是要養成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所以,

培養國小生責任感的關鍵,還是要在提高認識、誘發情感的基礎上指導行爲,使學生將責任感內化爲自己的要求之後,再外化爲自己的道德行爲。

4、以上三者是循環往復的一個整體。

正如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觀點,在兒童品德發展的過程中,隨着兒童年齡的增長,知識經驗的豐富、智力的發展和道德認識水平不斷提高,我們在培養國小生責任感特別是高段教育的過程中,要重視從這樣的整體性角度去考慮。(如前圖)

三、做法。

遵循知情意行統一性原則,按認識--情感--行爲的教育實踐模式,我們在教育過程中把教育學生"凡事考慮後果"作爲實驗的突破口,側重研究"以教育實踐活動爲基礎"的方法,力求把責任感教育真正落腳到"導行"之上。本學期是實驗的第一階段,側重從"提高對責任感的認識和激發情感共鳴"抓起。

1、血的事實,讓孩子們猛醒。

當今的國小生生在新社會,長在改革中,朝氣逢勃,開拓進取,他們經歷的是一帆風順,幸福的生活不易讓他們產生深層次的思考。實驗之初,通過摸底,我們深感學生對責任感問題缺乏熱情,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於是,我利用少先隊活動時間精心設計了這樣一次討論。首先,我向同學們推薦了《是誰把他引向不歸路?》這樣一個故事。故事講述了潘金海從小仗勢欺人,胡作非爲,雖然多次被抓,但有父母保駕,最後被判死刑,臨刑前咬掉生母耳朵。這個血的教訓。那麼,究竟是誰把他引向不歸路呢?激烈的討論開始了,同學們不約而同地指責父母對他的嬌寵,指責公安機關的徇私舞弊。最後,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學生認識到了他自己從小對自己的行爲不負責纔是造成今天慘痛結局的根本,可見,一個人的責任感是與其生命緊密相連的。這血的教訓,使孩子們猛醒,深思,並進而認識到對日常學習的重視和平時對集體、對親人的關心是國小生最起碼的一種責任。通過討論,學生積累了道德經驗,促進了道德認識的內化,提高了道德分析能力,達到了德育活動的認識功能。

2、書海漫步,進行責任感的薰陶。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啓迪學生"責任感"的良師益友。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他們的精神氣節令人讚歎不已,歸結起來,都源於高度的責任,在書海中漫步,不失爲提高學生對責任感的認識、激發責任感在內心升騰的有效途徑。爲此,

我們開展了紅領巾"讀書月"活動。活動中,大家瞭解了富蘭克林等無數科學家爲人類崇高的事業而執著追求的精神。爲現代學子魏高原爲祖國之崛起而刻苦攻讀所感動;受外國人士士白求恩堅守陣地、救死扶傷的精神所陶冶,被無數關於責任感的名人名言所鼓舞……"紅巖精神"是重慶地方特有的教育資源之一。針對摸底調查中學生對"紅巖"知之之甚少的現狀,我們在"讀書月"活動中開展了紅巖系列教育"五個一"活動:讀一本紅巖的書,記一篇讀書筆記,作一次參觀尋訪,講一個紅巖故事,寫一篇紅巖日記。在讀書活動小組內,中心組成員創立了以獎優爲序、輪流閱讀、互相交流的激勵機制;尋訪活動中同學們駐足聆聽,對小蘿蔔頭等紅巖先烈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故事會上大家慷慨激昂,聲情並茂;紅巖日記中,孩子們的真情流露,足以反映出他們的思考已進入了深的層次……蘇霍姆林斯基說:"世界是通過形象進入人心和意識的,兒童年齡小,他們的生活經驗越有限,那麼生活中鮮明形象對於他們思想上的影響就越強烈。書海漫步,促進和提高學生對責任感的理解和掌握,達成了德育活動對道德情感的陶冶功能。

3、社會調查,明確責任感之重要。

責任感在現實生活中到底有什麼重要意義呢?學生在前面的活動中有一定的感悟,但如何讓他們迫切地感受責任感的重要,不容半點忽視,從而產生強烈的內驅力,在大小鉅細的事情中表現出強烈的責任感呢?同學們通過討論,決定開展"社會調查"大行動。孩子們走向街頭巷尾,來到企事業、機關單位,調查了各行各業中有關責任感的典型事例。其中,公安人員冒着生命危險爲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駕護航,張傑欣同學的母親作爲水文勘測人員的精益求精,個體戶張司機幾十年如一日安全駕駛等事例令同學們嘖嘖稱道,而設計人員錯寫了三千瓦爲三瓦的事例、電力安裝工人粗心少寫了一個"不能合閘"的警示牌而造成四十萬元的損失等慘痛教訓都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天災無情人有情,抗洪精神駐我心!九八抗洪精神是戰士們崇高責任感的濃縮,戰士們奏響了高度責任感的最強音。通過抗洪故事的講述,畫面、詩文的賞析,同學們被深深地感動了。責任感對於各行各業顯得多麼的重要啊!這是大家的心聲,也是同學們從小抓起,培養高度責任感的強大動力。這次活動是促使道德知識轉化爲道德信念的動力,是促使學生從知到行轉化的動力。

4、生活聚焦,深感責任感並非高不可及。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偉人的可貴,令人敬佩,身邊的榜樣,最讓人鼓舞。我認爲,重視對學生身邊榜樣力量的挖掘既是很好的行爲的導向,又能消除學生認爲責任感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的偏見。於是,我重視把各種日常教育及常規活動作爲契機,活動前重視指導,闡明如何盡到自己責任的目標;活動中重視點評,利用及時激勵方式強化學生良好的具有責任感的行爲; 活動後重視總結,倡導具有責任感的良好風氣。半年來,班風班貌得以很大改觀。"捐資捐物獻愛心"活動中、教師節主題隊會上、創衛活動月中、"快樂星期天" 活動、象徵性長跑、運動會中的"翻身仗"及每週的爭章創優評比上,都留下了同學具有高度責任感的烙印。特別是王小艾及家人對社會和他人盡責、鄭橋同學文明守紀、童欣的無私奉獻、謝涅淄對家長的體貼、趙金同學刻苦訓練多次爲校爲班添光彩等典型事例令同學們有口皆碑,成了大家擁戴和學習的榜樣。爲了進一步地鞏固學生正確的道德認識、積極的道德情緒和良好的道德行爲,臨近期末,我們又對全期活動進行了回顧和總結,

並通過"責任感--在我們的心中升騰"的主題隊會進行了昇華。回顧過去,看到現在,展望未來,同學們喜出望外,信心倍增。隊會上,大家齊聲道出了自己的心聲--只要我們胸懷理想,腳踏實地,我們一樣能成爲有責任感的人!"我是巴蜀人,我自豪,我是巴蜀人,我能行!"多麼動人的話語,多麼激動人心的場面。這些活動不僅對道德行爲起着強化訓練作用,使之鞏固,而形成習慣,而且還會使"外顯"於行爲中的道德規範得到強化,並進一步內化爲道德認識,然後又外化爲道德行爲,直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四、效果。

短短半年時間,實驗按實施計劃有序較理想地進行着,取得出較明顯的效果,班級學生班風班貌改觀大,班級有正確的輿論導向,全班學生個個有其職,有責可盡,大多數同學責任心強,能力強,優生髮展快,差生轉變好,深受師生、家長的一致好評。在獻愛心活動月中,王小艾等10名同學受到張榜表揚,本班"獻愛心"活動和教師節活動情況在全校交流彙報,獲好評。班級文明守紀好,涌現出了周少陽等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個人工作總結加餐、路隊、衛生、兩操流動紅旗獲得次數領先,獲"創衛"先進集體,特別是運動會上班級學生一改過去的狀況,大打了一個"翻身仗",囊括所有集體項目的一、二名,個人成績也取得了較理想的成績,因而獲團體總分第一名和精神文明獎。班級主題隊會獲校一等獎,且代表學校二次接待市區領導同行,深受好評。期末,本班以領先成績獲校"巴蜀好集體"。

實驗纔剛起步,取得如此成績,的確令人可喜。但改革探索之路將會充滿艱辛。願責任感之樹在我們大家包括孩子們心中常綠常青!

第三篇:班主任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總結

班主任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總結

德育過程作爲一個動態系統來考察,是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是教育者用社會所要求的品德規範影響受教育者,啓發他們自覺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過程,筆者認爲,德育過程只有做到知、情、行的統一,才能收到預期的德育效果。

知、情、行是彼此聯繫,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相互轉化的。一般地說,“知”的培養是基礎;“行”的實現是關鍵和標誌;“情”起中介和“催化劑”的作用。因此,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必須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恆”,促進四要素統一和諧地發展。

思想品德教育只考慮認識過程是遠遠不夠的,通過班會或團隊活動向同學們正面宣傳提倡什麼,限制什麼,禁止什麼是需要的,但抓住時機,創設自然融洽環境,努力激發學生自身的“內應力”與道德情感則是另一回事。在校內、教室是學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場所。教師在這兒,有的通過別開生面的班隊活動,有的挖掘學科自身的教育因素,有的則根據學生個性與心理特徵,因勢利導,達到各種教育預期目的。但也應看到,由於對學生“主體需求是內化的原動力”這一點認識不足,在如何把社會首先規範內化爲學生自己的品質方面研究得不夠,我們的某些方面教育就顯得脆弱與生硬。學生在那種正面教育場合,有時很難放開自己,他們經常只是首先意識的被動接受者,即使安排有學生在活動中發言,所說的也常是此刻我應該說此什麼,而非內心真實所感,不能期望這種形成會達到很好的效果。其實,真能觸到學生靈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跡。它不僅發生在操場上,發生在課間十分鐘,而且發生在事先無所準備的最自然的生活與情境中。因此,進行情(轉載需註明來源)感教育,是德育工作者打開學生心靈的啓動器,是“知”與“行”的中介和“催化劑”。

以情育情,以情動人

情感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說,情能動情。即在一定的時間和範圍內,情感可以感染到其他的人,使之發生同樣的或與之相聯繫的情緒。新組建的98級公關班,有兩位女同學因小事發生口角,繼而惡言相向,在班上掀起軒然大波。事後,我不是武斷地各挨五十板,而是找當事人心平氣各地瞭解情況,並打算抓住這個時機,召開一個主題班會。班會以小組爲競賽單位,安排了學生喜聞樂道的歌曲、典故、諺語、名人名言等項目,圍繞着“團結、友情、親情”進行了緊張的比賽,學生們情緒高漲,竟相參與。當活動進行到高潮時,我在黑板上寫了“大家庭中的你、我、他”幾個大字,緊着錄音機裏傳出了《相親相愛》的歌曲,再一次引起了全班同學的情感共鳴。隨着如潮般的掌聲,那兩個同學不約而同地走上講臺,四隻手緊緊地握在一起??

通過這次班會,同學們認識到同學間要互相“包容”,只有團結一心,班級這條“大船”才能順利到達成功的彼岸。而且,增強了集體的凝聚力,形成團結向上的班風。

第四篇:國小低年級班主任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方法初探

國小低年級班主任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方法初探

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工程,它貫穿於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之中,與其它各育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保證人才培養的正確方向起着主導作用。爲加強班級德育工作,班級德育工作需認真按計劃進行。開學初,利用班會,隊會對學生進行安全宣傳教育,認真貫徹《國小生德育綱要》,《國小生日常行爲規範》,《國小生守則》,《禮儀常規》及“國小生十不準”對學生進行安全,紀律,法制,思想品德,環境文明禮貌等教育,使學生從開學起就有一個良好的開端。除了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行爲規範教育,還需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教育如:

一、 抓常規訓練

學校生活,要求孩子們樹立嚴格的集體和時間觀念,遵守學校紀律。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小,僅懂得了道理,如果不經過反覆訓練,也不一定做到。因此從開學起,便對他們進行常規教育,對怎樣上課、下課、回答問題、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等等,都做了明確的要求,然後,進行反覆訓練,對做得好的同學給予表揚,並讓他示範給大家看。有的同學做錯了,就讓他們重做一次,兩次、、、、、不厭其煩,多次反覆,直到做好爲止,不能因爲錯了一次而批評,應真誠地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去做好。

二、堅持正面教育,寓教育於講故事之中

對一、二年級的國小生進行教育,僅憑單純的講道理是不行的,孩子們都喜歡聽故事,哪怕是最頑皮好動的孩子一聽講故事,馬上就會安靜下來。我就抓住了的這一好奇心理特徵,常常通過講故事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爲了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我給他們講“聞雞起舞”的故事,使他們懂得學習應該認真、刻苦。孩子在一起學習,難免有打鬧、吵架的現象發生。爲了培養孩子們團結友愛的精神,我常

根據班內發生的具體事例編成小故事,對學生進行教育。

三、聯繫實際,寓教育於活動之中

聯繫班內學生的思想實際,通過有意義的活動進行思想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個別學生對別人的東西(彩筆、鉛筆等)較感興趣,趁別人不注意時,就順手牽羊。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就先找些拾物交公的例子給他們講講,然後說,有的同學可能錯裝了別人的東西,在自己的書包中找一下,如果真的裝錯了,就勇敢的交到老師這兒來,結果有個同學紅着臉交上來了,不好意思地說:“我不是故意的,請老師和同學們原諒!”頓時,掌聲齊起,最後讓大家討論,都說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並且拾到東西要交公。通過這一事例,學生們辨明瞭是非,自這次班會活動之後,班內拾物交公的學生多了。

四、耐心教育,以表揚爲主

愛聽表揚是兒童心理特點,表揚運用得恰當,學生的積極因素就會像原子裂變一樣發生連鎖反應。例如:上課了,大部分同學在吵嚷,沒有做好上課準備,如果泛泛批評,收效甚微,如果點名批評,別人往往幸災樂禍;倘若從亂哄哄中找個坐得好,不說話,書本都準備好的同學進行表揚,其他學生便會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揚有批評的作用,是不傷害學生自尊心的批評。我常用表揚某個學生道德品質、思想行爲上的積極因素去影響和克服後進學生中存在的消極因素,寓批評於表揚之中。這樣有利於學生之間互相學習,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

五、以身作則,做學生的表率

一、二年級的學生模仿性很強,教師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對學生都起着潛移默化的影響。工作中我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做學生的表率。凡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我首先做到。如要求學生對人講話要有禮貌,我就帶頭運用禮貌語言;要求學生要愛護環境,我就帶頭做好環保工作。

六、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

轉化後進生是班主任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我認爲對後進生要

給予特別的關愛。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視,感情上不厭倦,態度上不粗暴。要用自己對差生的一片真誠的愛心,去叩響他們的心靈之門。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比如:在課堂上不要緊緊盯着優等生,應多給後進生創造條件,鼓勵他們舉手發言,及時給予肯定、獎勵,使他們也能自信地面對學習。課外積極輔導,多與家長聯繫,爭取家校聯合爲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也促進班級的整體發展。總而言之,作爲國小低年級的班主任,在平時的工作中一定要用心去發現、去了解每個孩子,然後用有效的教育方法管理班級,班級纔能有良好的班風,你也就成爲了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國小低年級班主任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方法初探

單位:奇臺縣三個莊子鄉學校

學段:國小

姓名:趙豔梅

郵編:831800

電話:15001692678

第五篇:淺談國小班主任思想品德工作

我對國小班主任思想品德工作的認識

白果國小肖俊芳

班級是一個小的集體,班主任就是這個集體的領頭人。特別是在日常班級管理中如何滲透思想品德教育,開展好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因爲目前不僅是強調學校智育的發展和高升學率,在素質教育和新課標的要求下,還更加要求學校和班級管理中重視思想品德教育。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小班主任如何抓住國小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開展思想品牌教育,主要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

一、當好“心理醫生”,因人施教

“教師應當是心理醫生。”這是現代教育對教師的新要求。現代教育的發展要求教師“不僅僅是人類文化的傳遞者,也應當是學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者”。因勢利導地促進各種類型學生的健康成長,將對教育下作成敗有決定性的作用。如何做好國小生的思想品德工作。如何正確地進行心理上的輔導與疏導,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呢?我的做法是:

1.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每個學生的素質、才能、知識、個性和興趣等都是有差異的。由於受不同因素的影響,對某一具體問題、具體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這就要求班主任要深入學生中間,與學生交朋友,熟悉每一個學生的情況。

2.循循善誘

班主任幫助學困生不能急於求成,對暫時學困生要注意尊重和愛

護他們,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誘。教育學生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既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又達到教育目的。對學困生,不僅要指出他們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尋找和發現他們的閃光點,鼓勵其進步。

3.重視心理健康,做學生的心理“醫生”

由於部分學生心理素質脆弱,導致各種心理障礙的存在。具體表現在學習上的緊張、焦慮乃至恐懼;人際關係上的懷疑、孤僻、嫉妒;社會關係上的自卑、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樂趣,學習、生活等遇到挫折時,就心灰意冷、苦悶不安甚至態度消極等。針對這些現象,我在平時就開展一些有於培養學生心理素質的活動,如“學雷鋒、獻愛心”社區服務、勤工儉學等社會實踐活動,讓他們在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中理論聯繫實際,促進學生個性心理的健康發展。

二、班主任管理工作要以人爲本,以愛爲基礎

1.要尊重信任學生。國小學生的心理調查表明,受學生歡迎和尊敬的班主任都是尊重和信任學生的。對學生過分管柬、不信任和疾言厲色。動輒訓斥的班主任最不受學生的歡迎。所以班主任要患得到學生的尊敬。就必須先尊重學生。

2.要用“寬容”的心去包容他們。要把學生

當成孩子看待,他們所犯的有些錯誤是成長中的必然,作爲班主任應寬容地看待他們,在通情達理中暫時地容忍寬恕他們的錯誤,採用靈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鼓勵。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促進了師生的情感交流。

總之,國小生還處於心智發展不成熟階段,有很多東西他們都不

太瞭解,因此心懷寬廣,以一顆仁愛、寬厚的心去對待成長中的國小生,在平時的學科教學、主題班會、日常實踐中均可採取有利的形式,開展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利用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便利滲透思想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