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民情日記

以重陽節爲話題四年級描寫日記600字

以重陽節爲話題四年級描寫日記600字

秋天來了,重陽節也即將到了。在這個節日上我們要先尊敬老人;關心父母的身體,對家人多一點關心關懷;關愛身邊的老人,因爲他們也是這個世界的一種財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以重陽節爲話題四年級描寫日記,希望你能夠喜歡!

以重陽節爲話題四年級描寫日記1

重陽節期間,和我的兩個好朋友相約一起去爬五指山。那天天氣格外好,在山上偶爾有清風襲來,涼爽極了!

很快我們來到五指山腳下,展現在眼前的是我期待已久的五指山。站在山下放眼望去,只見山頂樹木鬱鬱蔥蔥,山坡上有各種各樣的灌木叢,有的黃澄澄,有的紅豔豔,有的黑黝黝……真是五顏六色,美不勝收!

大家正興沖沖的準備往上爬的時候,媽媽喊:“停!小朋友們等一會兒,我們來比賽吧!”大家異口同聲的說:“好,那我們怎麼比呢?”媽媽說:“大家分成兩組,大人組和小朋友組,我喊開始的時候纔可以爬。”

比賽開始了,我們像離弦的箭一樣往上衝去,沒幾分鐘就滿頭大汗,累的不行了,感覺腿上像綁了大石頭似的走不動了。這時媽媽趕上來說:“爬山不能用力過猛,比的是耐力,否則很快就爬不動了。”聽了媽媽的話我們放慢腳步,勻速上山,沒過多久我們就輕鬆的爬到山頂,把大人都甩在後面。我們站在山頂高興的叫起來:“我們贏了,快點上來,上面的風景更漂亮!”大家抖擻精神繼續往山頂爬去。

在古代,每到重陽節的時候,古人都會登高望遠,插一隻茱萸在腰間,我雖然不認識茱萸草是怎樣的',但是我弄了一把你狗尾巴草別在腰間,哈哈!

重陽節去爬山,既開心,又有意義,因爲爬山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強身健體,還可以鍛鍊我們的耐力力。這真是既開心又有意義的一天那!

以重陽節爲話題四年級描寫日記2

今天是農曆九月九日,秋高氣爽,秋風習習,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也叫敬老節.每年的這一天,都有許多人拿着風車、風箏去登山,祈福。

中午,我和媽媽、姑姑一家一起來到石化山廣場,那裏已經人山人海,路邊多了很多買風車的小販。紅紅綠綠的風車,不斷地向我們招手。行人中,有三五成羣的,有一家大小的,還有獨自行走的,大家心裏只有一個目標——“爬上山頂。”

我們先來到“飛虎亭”,從山下望上去,山路又窄又陡。開始爬山時,我還連蹦帶跳的,山風迎面吹來,兩旁的樹枝搖擺着,好像在歡迎我們呢!可爬了一會兒,我已經滿頭大汗,一邊喘氣,一邊手腳並用地向上爬。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爬到山頂,我和表姐高興得大叫着。山頂上的石頭千奇百怪,首先我們看到一塊石頭上刻着“石化山”的三個大字,再走幾步,有塊叫“仙人牀”的石頭出現在我面前,表面平平的,躺在上面睡覺,我想一定很舒服。

我們一口氣爬上一塊大石頭,放飛手中的風箏,風箏飄啊飄啊,飄上了藍天白雲間,不一會兒,就不見了,我們還在山頂照了幾張照片呢!

站在山頂上往下望,一撥又一撥的人慢慢地往上爬,每個人手裏都拿着風車,有的有說有笑,有的在看風景,還有的拿着風車在山路上小跑、嬉鬧,五顏六色的風車把山路打扮得五彩繽紛。

我們在山頂上休息了一下,慢慢地下山了。今天爬山雖然很累,但我也很開心。

以重陽節爲話題四年級描寫日記3

重陽節,是一個很有趣的節日。有趣在哪呢?接着往下看吧!

重陽節在農曆九月初九那天,它被人們取了許多別稱,例如“重九節”、“茱萸”、“菊花節”……大家應該都知道在重陽節那天的風俗:插茱萸,喝菊花酒,登高。這些習俗是怎麼來的呢?它們爲什麼會在重陽節這一天舉行?這其中有一個傳說故事。

相傳東漢時期,汝南縣裏有一個叫桓景的人,他的家鄉鬧了瘟疫,自己的父母因病而死。桓景拜師學藝,每天早起晚睡、勤學苦練,終於練就了一身好本領。一天,仙人給了他一包茱萸葉,一瓶菊花酒,讓桓景去保護家鄉父老,消滅瘟魔。9月9日那天,桓景和家人登上了一座山,他們隨身佩戴着茱萸葉,喝一口菊花酒,防止自己受到瘟疫的威脅。桓景和瘟魔搏鬥了好久,最終殺死了瘟魔。重陽節還叫重九節,因爲九月初九是長長久久的寓意,所以重陽節也是爲老人們祈福、祝他們壽比南山的一天。

當我們大城市都在大擺宴席的時候,有些老人可能呆坐在輪椅上;當我們正在吃喝玩樂的時候,有些老人只能靜靜享受着只屬於他們的“孤寂時光”。

每一位老人都要被尊重,每一位老人都要被溫暖,這,就是重陽節的意義所在。

以重陽節爲話題四年級描寫日記4

每當楓葉正紅時,又是重陽節到來時。我踏上了家鄉的路,往日泥濘的小路,如今還十分親切,路旁的景物依舊,只是覺得添了一份愁緒。重陽節,難免讓人回想起過往的人,過往的事,過往的一切。我又想起了我那已故的、親愛的外公。往日外公的歡聲笑語,又在我腦海中浮現,讓我對他的思念在秋風中更加強烈。

幾年前的一個重陽節,那時外公還在我們身邊,他的笑是那麼爽朗、清澈又慈祥。

生老病死——這不可逆轉的自然規律,終究讓外公只給我們留下似楓葉般的回憶,徐徐地落下,沉甸甸地壓在心頭,那爽朗的笑容從此定格。那一刻,我似乎長大了,明白了人世的悲歡離合,明白何謂親情,明白在世的我們應該好好珍惜這一切。

如今重陽節,我站在往日的小路上,習習秋風,夾雜着思念,吹亂了我的思緒。又值重陽,我終於明白這“悲”從何而來。“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此時此刻,我反覆咀嚼着這句詩的韻味,嚐到“少一人”中包含的那份沉甸甸的思念,其中有對現實的無奈和對過往的追憶。我於這迷離的秋色中,試圖尋找昨日一幕幕珍貴的畫面,不知不覺,太陽已滑到了山間,像一隻泛黃的大石榴。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心裏默唸着,踏向了歸途……

以重陽節爲話題四年級描寫日記5

每當秋高氣爽、菊花飄香的時節,我們又一次迎來了一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

重陽節是在每年農曆的九月初九舉辦,那時候,許多老奶奶們跳舞、唱歌爲自己過重陽。九九重陽正趕“九”,又代表着中華人民的喜悅、興奮。重陽節的種種風俗習慣,不辜負這大好光景,增添了這個秋天的快樂,有多少人畫上了這個秋天的快樂,爲多少人畫上了一絲微笑,它看不見,摸不着,要發自內心去感受。秋天是野遊的好季節,可到郊外去“採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對身體有益的活動,這是對身體非常好的哦。我國已經把九九重陽節定爲老年人的節日。同學們,九月初九時,你爲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麼,怎樣讓他們過得難忘,快樂呢?聽聽我的親身經歷吧。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頂上……

到處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層厚而蓬鬆的金沙,金燦燦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曆,原來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陽節呀,是長輩們的節日,我怎麼會忘了呢,應該向她送什麼禮物呀。我想了好一會兒,想不好呀。正當我心情煩躁時,我隨手拿了一張報紙,看見了“重陽節”這三個字,喜出望外,認真地閱讀起報紙來,報上清楚地寫着每當重陽節時,做子孫的應該陪自己的長輩出去到郊外。散散心,吃吃糕點,看看菊花,這就是的禮物,體驗這個秋天帶來的幸福。看了這張報紙,我的心裏有了小算盤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外婆的記性就笑着說:“外婆,你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外婆疑惑地說:“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過了好幾個月了。”外婆又思索起來,“難道今天是你媽媽的生日?”“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陽節,是你們的節日。”外婆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繼續說:“我陪您出去玩玩吧!”我和外婆出發了。我和外婆一邊說,一邊走,走得更遠了。我們看着清澈的池水,飽覽壯麗的山色,頓時感覺神清氣爽。我和外婆不知不覺度過了一天可愛的重陽節天暗下來了,媽媽爸爸回來了,還帶了一袋糕點,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正準備給外婆過重陽節。上面綴着各種花紋,有的是嵌着幾棵小草……

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嘗起了糕點,可好吃了。外婆笑了,像年輕了幾歲……

以重陽節爲話題四年級描寫日記6

重陽節有佩茱萸的風俗,因此又被稱爲“茱萸節”.茱萸是重陽節的重要標誌。重陽節時人們還喜歡佩戴菊花。茱萸雅號“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壽客”.

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藥的果實,因爲出產於吳地(今江浙一帶)的茱萸質量,因而又叫吳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種常綠小喬木,樹幾乎可以長到一丈多高,葉爲羽狀複葉,初夏開綠白色的小花,結實似椒子;秋後成熟。果實嫩時呈黃色,成熟後變成紫紅色,有溫中、止痛、理氣等功效。茱萸葉還可治霍亂,根可以殺蟲。《本草綱目》說它氣味辛辣芳香,性溫熱,可以治寒驅毒。古人認爲佩帶茱萸,可以辟邪去災。

重陽佩茱萸的習俗在唐代很盛行,人們認爲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稱爲茱萸囊,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綵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重陽茱萸其實也和端午節的雄黃和菖蒲的作用差不多,目的在於除蟲防蛀。因爲過了重陽節,就是十月小陽春,天氣有一段時間回暖;而在重陽以前的一段時間內,秋雨潮溼,秋熱也尚未退盡,衣物容易黴變。這段時間又是桂花盛開之時,所以民間稱之爲“桂花蒸”,這時必須防蟲。茱萸有小毒,有除蟲作用,制茱萸囊的風俗正是這樣來的。

但是在宋元之後,佩茱萸的習俗逐漸稀見了。其變化的因由大概要從重陽節俗的重心的潛移中去理。重陽在早期民衆的時間生活中強調的是避邪消災,隨着人們生活狀態的改善,人們不僅關注目前的現實生活,而且對未來生活給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長生與延壽。所以“延壽客”(菊花)的地位最終蓋過了“避邪甕”(茱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