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關注社會實踐報告多篇

關注社會實踐報告多篇

【第1篇】2022年8月關注弱勢羣體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近些年,隨着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而隨之而來的一些附加問題也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據調查,中國60歲的老年人已達1.44億,老齡人口問題步步逼近,成爲了全國的公共問題。在假期,我回到家鄉新疆烏魯木齊市,對當地的養老服務行業進行了相關的調研,認識到了家鄉養老服務業的現狀及暴露出的一些問題,增進了我對家鄉養老服務業的發展的認識及家鄉的老人們現今的生活水平及發展趨勢。

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在我腦海中一直好像都離我們好遠,是一些西方發達國家的現狀。直到在前不久看到了一則報道:按照國際標準,我國1999年就已經進入了老齡型社會。才發現我們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已經來到了我們身邊。而在20xx年底,60歲以上的老人就有1.4億,佔全國總人口的11%;65歲以上的老人9680萬,佔全國總人口的7.6%。進一步超過了老年型的標準,呈現了老人基數大,地區不平衡,發展速度快,“未富先老”的特點。

我的家鄉烏魯木齊也和全國一樣,現已進入了老齡化社會。全市現有60歲以上的老人20多萬,並在以年均3.34%的速度增長。一些資料顯示,約有5%的老年人有入住養老院的願望,而實際入住率只有0.86%。可見,爲保障和諧社會的健康發展,探索適合現狀的養老方式,是亟待解決的。

在爲期三十天的假期中,我先後來到了烏魯木齊市的幾所老年公寓,新疆烏魯木齊市老年病醫院,新疆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以及市和水磨溝區的相關部門。通過實地走訪,向相關負責人瞭解情況與老人進行訪談,進行資料整理等方式對家鄉養老服務業現狀及發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我的家鄉烏魯木齊位於天山中段北麓,準葛爾盆地南緣,是第二座亞歐大陸橋,中國西部的樞紐,氣候屬於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全市現轄7區1縣,擁有漢、維吾爾、哈薩克、回、蒙等49個民族。總人口208.2萬人,是個遠離內地其他城市的大城市。

它的發展與中國其他大城市不同,受到了地理位置、交通、環境、人口、宗教等因素的制約。相較於內地其他相同規模的大城市,我的家鄉還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家鄉在發展,在變化。新一代的人口開始進入老齡化。其獨立消費的能力日益增長,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不再固守“能吃飽穿暖就行”的消費觀念。他們願意爲自己的健康和娛樂支出更多的費用。老年市場的服務需求也將隨之不斷的增大,可以說這個市場的開發潛力巨大。此次回鄉調查,通過走訪及查閱相關資料,我發現家鄉的老齡產業服務與開發遠遠落後於市場的要求,基本處於空白狀態,以養老院的發現現狀來說,就有以下幾方面引起了我深深地思考。

一:養老服務機構單一,不能滿足大衆需求。

一個有着20多萬老齡人口的城市裏,只有19家養老院,且魚龍混雜。民政局公佈的對全市養老機構進行的年檢結果顯示,其中只有16家機構被認定爲養老“正規軍”。公辦企業兩家,公辦民營機構四家,其餘爲民辦機構。按照全國約有5%的老年人有入住養老院的願望計算,這些養老機構遠遠不能滿足入住的需求,有大量的老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長期護理先現今都找不到合適的住所,這樣的現象數見不鮮。

二:老年公寓分佈不合理,民營機構舉步維艱。

這個假期,我來到了新疆民政廳老年公寓,在那裏。我看到了全院近一百多張牀位幾乎全部都有人住。在這裏,我從一位姓張的老人那裏知道:張爺爺已經73歲高齡了,前幾年張爺爺的老伴離開了人世,而家裏也什麼人也沒有。所以,就入住了養老院。可是,在住之前,光是等牀位,就足足等了三個月。隨後,我向院裏的負責人瞭解情況,童主任告訴我,現在全院的136張牀位已經全部住滿。而在20xx年來報道的老人已經超過了200多人。許多老人還在不同的地方等着入住。與此相比的位於市郊安寧渠的一所民營老年公寓,在那裏的50多個牀位只住了8個老人。經過一些資料的顯示,由於歷史原因,烏魯木齊市老年公寓分佈不合理,老城區養老設施需求量大,而養老公寓少。偏遠城區需求量小,而新建老年公寓多。一些民辦公寓由於建在離市中心較偏遠的地方,社會認知度較差,交通不便,影響了老人入住。而在市裏,民辦養老機構並不能在房屋建設、用地、徵稅以及天然氣、煤氣、暖氣費等相關費用上有太多的優惠政策。其次,在和一些老人及家屬的交談過程中,可以發現,絕大多數的人還是認爲“公辦養老院比較正規,收費合理,入住放心。”對民辦公寓還有戒備的心理,所以,他們寧願在家等公辦公寓的牀位也不願意入住民辦的養老機構。加之,一些民辦公寓的收費並不合理,影響了老人們的入住積極性。由於民辦老年公寓入住條件低,投資大,大多負載累累,經營舉步維艱。

三:針對老人的醫療服務機構較少,護理條件令人憂。

在上網看相關資料的同時,這樣的一所養老院引起了我的關注。那就是位於我家所在區域的愛心老年偏癱護理中心。它主要以生活困難、無人照顧的偏癱老人爲服務對象,整個公寓都是爲老人的生活起居而精心建造,有專門的輪椅通道,由於一些原因,我沒有身臨其境去感知,通過媒體的相關報道,可以感受到這樣的一所兼有醫療服務的機構受到了公衆的青睞。與在新疆烏魯木齊市老年病醫院做護士的小姨的聊天中,我讀到了一些信息另一方面的意義。就醫難、看病貴是現在公衆多普遍反映的問題。那麼,一些需要長期護理的老人的醫療費用將成爲家庭的大包袱。一個很簡單的事例,現在,許多大的醫院都不再使用尿布,而是改用了一次性的尿片。這樣,無疑增加了看病的成本。因此,在我小姨所在的醫院,許多病人家屬都表示,對於醫院這樣的舉措,他們不能接受,特別是一些醫院裏的常駐戶更是有苦難言,唯有聯繫一些具有醫療條件的養老院。減小家庭的經濟負擔。而無奈,市裏具有醫療條件的養老院少得可憐且常年爆滿。這樣的狀況,醫院裏同樣有難言之隱。護工的常年缺失,加劇了護理的難度。而作爲公共事業及健康事業的人力資本保障,國內現今的護理人員培養還處在摸索的階段,其次,受到環境的影響,人們對於護理人員這個職位在思想認識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學歷低、薪酬少,勞動量大,所以很多人都不願意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專業護理人員的嚴重缺少也阻礙了養老院構築醫療體系的進程。就我看來。除了人力資本,設施、地理環境、資金等方面的因素也是其發展的重要條件。畢竟,具有福利性質的醫療機構不是如此容易就能發展起來的。

政府意識到了這些方面的問題,先後出臺了相關的政策,促進並保障着我市養老服務也的發展。20xx年10月,自治區人民政府下發《轉發自治區老齡委辦公室和自治區發改委等部門〈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意見〉的通知》?新政辦發〔20xx〕157號 中指出,要建立公開、平等、規範的養老服務業准入制度,積極支持公建民營、民辦公助、政府補貼、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興辦養老服務業,認真落實國家對養老服務機構的有關優惠政策。同時,要積極探索適應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新思路,鼓勵全社會力量發展養老服務業。

這些政策無疑對我市的養老服務業發展起到了促進的作用。在我回家鄉的前不久,在我們水磨溝區的人民代表大會上,就有了一項關於此方面的提案。就是將位於水磨溝區七道彎路50號的新疆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所遺留的舊址改建成爲一個大型的綜合性養老院。這裏原先是一所醫療、教學、科研、康復、預防爲一體的省級綜合醫院,也是國家衛生部首批評審認定的“三級甲等醫院”。在20xx年,該院遷址。而遺留下的原先的院址裏設置病牀600張,有較爲優越的硬件設施。而醫科大學所培養的專業護理人員成爲了未來養老服務業的後備軍。我區的人大代表在徵求了民意之後,將此作爲一個提案想上一級的部門進行了反映,爲民衆解決了一些切身的問題。

春節將至時,我在市裏的有關新聞中看到了領導們走進養老院對孤寡老人噓寒問暖的身影。大中專院校的慰問小分隊也會定期的走進老人們的身邊,爲他們帶來歌聲與歡笑。人們在關注着這個弱勢羣體,在逐漸改變着他們的生活,我的家鄉在變化,家鄉的人民在爲家鄉的建設貢獻着自己的一份力量。社會在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我衷心地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要忘記了弱勢羣體的存在,不要忘記保障他們的切身利益,不要忘記爲了祖國的和諧、昌盛而擔負的責任與使命。相信,通過社會的關懷與幫助,家鄉的老人們定會在那裏找到幸福的港灣。

【第2篇】2022年大學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關注殘疾人調查

實踐單位:聊城大學教科院****級5班

實踐地點:東營市利津縣利津街道

實踐時間:201*年7月28號

一、殘疾人現狀

殘疾人是一個特殊又困難的羣體,殘疾人佔全國人口總數5% 其中:視力殘疾人877萬,佔殘疾人總數的14.6%;聽力語言殘疾人2057萬,佔殘疾人總數的34.3%;肢體殘疾人877萬,古殘疾人總數的14.6%;智力殘疾人1182,佔殘疾人總數的19.7%;精神殘疾人225萬,佔殘疾人總數的3.8%;多重殘疾人782萬,佔殘疾人總數的13%。

二、調查意義

我國目前有殘疾人6000多萬,關聯到大約2億家庭人口。殘疾人是最需要關心、扶持和幫助的特殊困難羣體。我通過參加“關注身邊的殘疾人”暑期社會調查活動,瞭解到了我家鄉關於殘疾人的情況。通過這次活動我認識到關注殘疾人的重要意義,殘疾人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關愛殘疾人,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義務。

三、調查方式

活動中我們採用了多種調查方式:文獻調研(資料查閱)、實地調研(走村入戶)、抽樣調查、重點調查、現場採訪、個別交談。

四、東營市關於殘疾人的有關政策

1.東營市殘聯出臺的關於殘疾人的政策:

201*年11月25日,東營市以東政辦發〔****〕76號文件出臺《關於加快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詳細規劃全市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的目標、內容、推進方略,正式公佈有關領導機構人員名單,爲全市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提供堅強政策保障。

利用5-8年時間建成較爲完善的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確保殘疾人享受普惠政策,着力加強特惠保障力度。通過健全殘疾人專項救濟金制度、實施“殘疾羣衆溫馨安居工程”“扶殘助學工程”逐步健全殘疾人社會救助體系;通過政府補貼,擴大保障範圍等改善殘疾人社會保險狀況;通過免費提供輔助器具、搶救性康復服務,補助託管安養費用,改善孤殘兒童生存、發展狀況等提高殘疾人社會福利水平。

據瞭解,****年東營市在創建“全國殘疾人工作示範城市”活動中,各級各部門累計投入資金12.5億元,殘疾人得實惠5.6億元,人均得實惠4650元,發放調查問卷1萬份,殘疾人滿意率在98%以上。在推進信息交流和公共交通無障礙建設上,配備了無障礙公交車,方便了殘疾人、老年人等弱勢羣體日常出行。併購置了電視數字手語翻譯機,已在東營新聞聯播中試運行。對516戶中心城區家庭和650名農村殘疾人家庭進行了無障礙改造,安裝了無障礙扶手、語音門鈴和閃光門鈴。註冊成立了東營市陽光導盲犬培育中心,培育幼犬18只。****年12月初,東營通過“十一五”全國無障礙建設城市國家驗收。****年,東營開展“你行,我行———愛心不找零”活動,在東營出租車、公交車、商場等共設立愛心捐款箱1617個,募集助殘資金10萬餘元。各級殘聯爲考入高校的殘疾學生報銷80%的學費。市特殊教育學校和市聾兒語訓學校實現了全免費就讀。

2.東營市出臺的關於殘疾人的就業政策

東營市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辦法:爲了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規範殘疾人勞動就業工作,根據《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辦法》和《山東省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辦法》 等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年,東營將繼續實施“百千萬殘疾人就業創業扶貧工程”,新建殘疾人扶貧基地10處以上,發展庭院經濟50戶,扶持個體從業30名,培訓殘疾人3000人以上。並積極開發公益性崗位,安排一定數量的優秀殘疾大中專畢業生到市直機關黨政事業單位工作。並且年內計劃救助殘疾人8000名以上,做好殘疾人託養“陽光家園計劃”項目,鼓勵社會力量創辦殘疾人託養機構。並建立完善未入學殘疾兒童少年教育求助政策,確保不因貧、因殘失學、綴學,力爭將東營市特殊教育學校打造成“山東省特殊藝術人才培養定點學校”。

3.東營市“助殘日”開展的活動

五、具體案例

****年7月28號,我們社會實踐小隊來到了東營市利津縣利津街道劉星昌老人的家中。帶着幾分膽怯與同情我們推開了劉大爺家的門,劉大爺帶着幾分疑惑招呼我們坐下,我們說清來歷之後老人熱情的招呼我們並與我們小隊成員聊起來。劉星昌老人今年64歲,是利津街道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民,全家人住在土胚房裏,僅僅享有農村合作醫療這一項醫療保障。五年前他患了嚴重的腦血栓致使半身癱瘓,經過療養下肢雖有所好轉但走路時仍然一瘸一拐的,如果不拄柺杖根本無法正常行走。因爲經濟原因劉大爺耽誤治療以致左手臂癱瘓。

劉星昌老人是需要我們關心的殘疾人,但他更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民。老人並不因爲身體的殘缺而垂頭喪氣,愁眉苦臉,也並不因身體的殘缺而自卑。他坦然面對生活,從容面對命運帶給他的一切。從劉大爺的身上我體會到了戰勝困難的勇氣,其實大多數人都是像劉大爺一樣的平凡人,身體殘缺的劉大爺在平凡的生活中樂觀的生活,堅強的面對挫折。從這位老人身上我們學到的是一種人生哲學。

六、實踐報告總結

在調查過程中,我的心靈無時不在受着震撼。雖然殘疾讓他們失去了自由但他們對生活的信心,對幸福的渴望讓我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殘疾人是社會中不可忽視的羣體,雖然黨和政府已經制定了相關法規來維護殘疾人的利益,但我們每個人要給與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殘疾人是弱勢羣體中的特殊羣體,他們的生活中有着諸多的困難,希望全社會都能理解殘疾人,關愛殘疾人,多一點尊重,少一點偏見,全社會每個人都能伸出自己關愛的手,奉獻自己的愛心用我們真摯的心來撫慰殘疾留給他們的傷痕,讓生活多一點奉獻多一點愛,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充滿更多愛和關懷。

【第3篇】關注殘疾人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爲了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 爲促進大學生儘快成長, 給大學生多創造施展技能和才華的條件和環境, 必須切切實實地把實踐活動納入到教學中去。

實踐單位:

實踐地點:

實踐時間:

一、殘疾人現狀

殘疾人是一個特殊又困難的羣體,殘疾人佔全國人口總數5% 其中:視力殘疾人877萬,佔殘疾人總數的14.6%;聽力語言殘疾人2057萬,佔殘疾人總數的34.3%;肢體殘疾人877萬,古殘疾人總數的14.6%;智力殘疾人1182,佔殘疾人總數的19.7%;精神殘疾人225萬,佔殘疾人總數的3.8%;多重殘疾人782萬,佔殘疾人總數的13%。

二、調查意義

我國目前有殘疾人6000多萬,關聯到大約2億家庭人口。殘疾人是最需要關心、扶持和幫助的特殊困難羣體。我通過參加“關注身邊的殘疾人”暑期社會調查活動,瞭解到了我家鄉關於殘疾人的情況。通過這次活動我認識到關注殘疾人的重要意義,殘疾人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關愛殘疾人,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義務。

三、調查方式

活動中我們採用了多種調查方式:文獻調研(資料查閱)、實地調研(走村入戶)、抽樣調查、重點調查、現場採訪、個別交談。

四、東營市關於殘疾人的有關政策

1.東營市殘聯出臺的關於殘疾人的政策:

2019年11月25日,東營市以東政辦發〔2019〕76號文件出臺《關於加快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詳細規劃全市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的目標、內容、推進方略,正式公佈有關領導機構人員名單,爲全市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提供堅強政策保障。

利用5-8年時間建成較爲完善的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確保殘疾人享受普惠政策,着力加強特惠保障力度。通過健全殘疾人專項救濟金制度、實施“殘疾羣衆溫馨安居工程”“扶殘助學工程”逐步健全殘疾人社會救助體系;通過政府補貼,擴大保障範圍等改善殘疾人社會保險狀況;通過免費提供輔助器具、搶救性康復服務,補助託管安養費用,改善孤殘兒童生存、發展狀況等提高殘疾人社會福利水平。

據瞭解,2019年東營市在創建“全國殘疾人工作示範城市”活動中,各級各部門累計投入資金12.5億元,殘疾人得實惠5.6億元,人均得實惠4650元,發放調查問卷1萬份,殘疾人滿意率在98%以上。在推進信息交流和公共交通無障礙建設上,配備了無障礙公交車,方便了殘疾人、老年人等弱勢羣體日常出行。併購置了電視數字手語翻譯機,已在東營新聞聯播中試運行。對516戶中心城區家庭和650名農村殘疾人家庭進行了無障礙改造,安裝了無障礙扶手、語音門鈴和閃光門鈴。註冊成立了東營市陽光導盲犬培育中心,培育幼犬18只。2019年12月初,東營通過“xx”全國無障礙建設城市國家驗收。2019年,東營開展“你行,我行———愛心不找零”活動,在東營出租車、公交車、商場等共設立愛心捐款箱1617個,募集助殘資金10萬餘元。各級殘聯爲考入高校的殘疾學生報銷80%的學費。市特殊教育學校和市聾兒語訓學校實現了全免費就讀。

2.東營市出臺的關於殘疾人的就業政策

東營市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辦法:爲了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規範殘疾人勞動就業工作,根據《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辦法》和《山東省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辦法》 等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2019年,東營將繼續實施“百千萬殘疾人就業創業扶貧工程”,新建殘疾人扶貧基地10處以上,發展庭院經濟50戶,扶持個體從業30名,培訓殘疾人3000人以上。並積極開發公益性崗位,安排一定數量的優秀殘疾大中專畢業生到市直機關黨政事業單位工作。並且年內計劃救助殘疾人8000名以上,做好殘疾人託養“陽光家園計劃”項目,鼓勵社會力量創辦殘疾人託養機構。並建立完善未入學殘疾兒童少年教育求助政策,確保不因貧、因殘失學、綴學,力爭將東營市特殊教育學校打造成“山東省特殊藝術人才培養定點學校”。

3.東營市“助殘日”開展的活動

五、具體案例

2019年7月28號,我們社會實踐小隊來到了東營市利津縣利津街道劉星昌老人的家中。帶着幾分膽怯與同情我們推開了劉大爺家的門,劉大爺帶着幾分疑惑招呼我們坐下,我們說清來歷之後老人熱情的招呼我們並與我們小隊成員聊起來。劉星昌老人今年64歲,是利津街道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民,全家人住在土胚房裏,僅僅享有農村合作醫療這一項醫療保障。五年前他患了嚴重的腦血栓致使半身癱瘓,經過療養下肢雖有所好轉但走路時仍然一瘸一拐的,如果不拄柺杖根本無法正常行走。因爲經濟原因劉大爺耽誤治療以致左手臂癱瘓。

劉星昌老人是需要我們關心的殘疾人,但他更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民。老人並不因爲身體的殘缺而垂頭喪氣,愁眉苦臉,也並不因身體的殘缺而自卑。他坦然面對生活,從容面對命運帶給他的一切。從劉大爺的身上我體會到了戰勝困難的勇氣,其實大多數人都是像劉大爺一樣的平凡人,身體殘缺的劉大爺在平凡的生活中樂觀的生活,堅強的面對挫折。從這位老人身上我們學到的是一種人生哲學。

六、實踐報告總結

在調查過程中,我的心靈無時不在受着震撼。雖然殘疾讓他們失去了自由但他們對生活的信心,對幸福的渴望讓我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殘疾人是社會中不可忽視的羣體,雖然黨和政府已經制定了相關法規來維護殘疾人的利益,但我們每個人要給與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殘疾人是弱勢羣體中的特殊羣體,他們的生活中有着諸多的困難,希望全社會都能理解殘疾人,關愛殘疾人,多一點尊重,少一點偏見,全社會每個人都能伸出自己關愛的手,奉獻自己的愛心用我們真摯的心來撫慰殘疾留給他們的傷痕,讓生活多一點奉獻多一點愛,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充滿更多愛和關懷。

【第4篇】暑假三下鄉實踐報告:關注留守兒童

大學第一個暑假慶幸自己能有這麼一次三下鄉的經歷,收穫滿滿,暑假的生活因此變得充實快樂。

13個人因爲這一次三下鄉聯繫在一起,一起經歷歡樂擔憂的日子,一起不顧形象的拉歌,男女對唱;一起夜傾情,暢談理想;一起燒柴煮飯,煙霧繚繞;一起到菜市場跟那些阿姨砍價,蹩腳白話;一起上課,追趕打鬧;一起玩誰是臥底,其樂無窮;一起...... 和你們在一起的感覺,簡單開心,一點都不拘束。

我不看重能夠在這一次的三下鄉中得到什麼,參加什麼比賽抑或是爲了那個實踐證明,這些都不重要,我覺得最寶貴的財富是在這麼短短的七天中能夠找到這麼多可以這麼聊得來的朋友,真心很難得,雖然開學大家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但我們感情長存,套用一句“夏日微笑,未完待續 ”。

這一次三下鄉的主角是小朋友們,老實說,如果沒有這一次去支教的經歷,我也許不會深入去了解到底什麼是留守兒童,不會去關注留守兒童這一無數人眼中的弱勢羣體,不會去走進他們、瞭解他們。上網搜了一下“留守兒童”,原來“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農村生活的孩子們 。頓時我才驚醒原來自己曾經也是個留守兒童,因爲我的國小和國中,爸爸一直都是在外地工作,只有過年纔回一次家,每一次的相聚都是很短暫,每一次的家長會都是我媽去開的。

在沒有父母陪伴在身邊的情況下,孩子們有心事找不到傾訴的對象,當看到孩子們在qq簽名上寫的東西,“殘缺的布偶,遺漏在街頭”、“無謂的等待,無期盼的等待,等待的未來只能給我一片蒼茫,要靠自己去創造自己的未來”,我清楚他們內心的感受,他們有多渴望能有自己的爸爸媽媽陪伴在自己身邊。但對於孩子們的父母外出打工,他們何嘗不想自己的孩子跟在自己身邊,但沒有把他們帶在身邊確實是一個痛苦與無奈的現實選擇,因爲承受不起城市教育和住房高支出,即使父母把他們帶在身邊,也無法很好地照顧他們,讓他們留在親戚家或由爺爺奶奶照顧,只不過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罷了。

孩子們住在親戚家裏,不僅得不到父母的關心和呵護,有時甚至受到親戚冷漠對待,小小年紀的他們不僅要安排自己的一切,還要幫忙照顧小弟弟小妹妹。

因爲我之前個人經歷,所以在社會實踐支教過程中,與孩子們接觸的時候,我知道他們內心多渴望爸爸媽媽陪在身邊。每一次與爸爸媽媽的相聚,他們內心有多麼期待,多麼珍惜;每一次與爸爸媽媽的分離,他們內心是有多麼不捨,多麼傷痛!

在支教過程中,我們發現,因爲得不到父母情感上的鼓勵和關心,孩子們的心理會有點異常,有的孩子們性格有點孤僻,不喜歡開口,下課也只是跟自己比較熟悉的夥伴呆在座位,不願接觸其他小朋友。

孩子們平常接觸最多的能給他們引導就是老師,所以老師們要多關心、多鼓勵、多引導他們,通過支教的形式,讓更多的大學生可以走進他們,給他們帶去正能量,鼓勵他們努力學習,考上大學,不要去重複他們父母的道路,靠知識改變命運。孩子們的發展不僅牽涉到他們個人的命運,也牽涉着整個社會的發展,需要社會各界共同的努力,爲他們撐起一片藍天!

【第5篇】關注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實踐報告

外出打工成了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近20多年來,流動人口不斷增加,流動人口主要是從農村流動到城市的青壯年勞動力,青壯年勞動力佔全部流動人口的70%左右。由此,在很多流動人口比較集中的地區,普遍出現了留守家庭問題。目前,在與留守家庭有關的諸多問題中,留守老人、留守妻子,特別是留守兒童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這些留守兒童的父母一旦外出以後,他們整日忙於打工,大多沒有時間與精力過問孩子的學習,對孩子內心的困惑、需求、興趣更無法關注。有的即使想關心,限於經濟等條件,他們也無法更多地給孩子打電話或者經常返家看孩子。此外,由於夫妻一方長期外出打工,也造成了不少農村家庭的破裂,影響了孩子的健康發展。留守孩子由於家庭生活和父母教育的缺失,勢必會形成下面一些問題:

1.學習上缺人輔導。留守學生多發生不完成家庭作業、逃學、輟學等現象。成績中等偏下和較差的佔大多數。尤其值得重視的是,一些留守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形成惡性循環。

2.生活上缺人照應。留守兒童的生活主要靠在外務工的父母寄錢回家或者在家的臨時監護人提供。大多農村留守兒童的生活比較貧困,有的甚至失去依靠,生活極其艱辛。更有部分留守兒童的營養嚴重不足,身體健康受到很大的損害。

3.親情上缺少溫暖。留守兒童父母(或一方)不在孩子身邊,缺少應有的關愛。父母在外務工,大部分身心疲憊,與家人聯繫較少,骨肉分離,與子女缺乏交流和溝通,親情失落。在調查中,90%以上的留守學生普遍感到父母不在身邊的親情失落和孤獨感。有的父母外出時間長達多年,從未回家,也無電無信,無從談上親情的存在。

4.心理上缺少幫助。留守兒童由於親情的缺陷,與外界不願接觸或接觸太少,大部分表現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行爲孤僻,缺乏愛心和交流的主動性,對集體漠不關心。大多數農村留守兒童存在或輕或重的心理障礙,生活、衛生習慣差,自卑感重,自理能力差。

5.道德上缺少教育。留守兒童多生長在放任自流、情感缺失的環境中,道德和品格教育得不到正確調教。調查顯示,許多孩子沾染上不良習慣,缺乏道德約束,經不起外界不良事物的引誘,有的脾氣暴躁、衝動易怒,常常將小事升級,打架鬥毆。

6.行爲上缺少自控。未成年人正處在成長髮育的關鍵時期,父母外出,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和價值觀念上的正確引導和幫助。一些不良的文化、越軌的行爲很容易被缺乏正確判斷的他們接受。他們逐漸養成許多不良行爲,有的沉迷上網無法自拔;有的好吃懶做、小偷小摸;有的時常不回家,打架鬥毆。

7.安全上缺少保障。留守兒童面臨玩耍、勞動、生活中的安全問題,因其監護人不力或無臨時監護人常發生安全事故。

所以,我認爲,爲構建和諧社會,緩解留守兒童的教育和成長問題併爲解決問題奠定基礎,應該採取如下一些措施:

(一)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特點,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在家長的教育素養普遍較低的情況下,學校要主動負起指導親職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任,正如馬卡連柯所說的:學校應當領導家庭。農村學校必須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特點,低起點,高效率,靈活機動地開展家校合作。一是利用家長愛子心切的心理提高他們對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更新教育觀念;二是幫助家長正確理解家庭教育的本質屬性,弄清家庭教育不等同於文化輔導;三是幫助家長全面瞭解孩子的身心特點,理性地去開展家庭教育;四是幫助家長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指導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加強情感交融,扭轉留守兒童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劣勢。

(二)遵循孩子身心特點,引導同輩羣體的交往和活動

同輩羣體雖是孩子自發的組織,但只要引導得當,它會成爲不可忽視的教育力量。班主任首先要以持久而真誠的關心贏得孩子的信賴,掌握同輩羣體交往的小祕密,尤其要與羣體的小首領交上朋友。其次通過交談、遊戲、討論等形式引導孩子們妥善處理羣體內的矛盾,正確看待各種社會現象,增強孩子對不良社會誘因的免疫力。最後通過開展各種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進行閒暇教育,吸引羣體成員投身於集體生活,彌補孩子的親情缺憾,創建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羣體文化。

(三)發揮農村優勢,充實孩子的課餘生活

學校的社會職能決定了學校在教育網絡中的主渠道作用,除對家庭和同輩羣體加強指導外,還應從自身入手,利用本地區的優勢,開發活動課程,愉悅留守兒童的身心,填補他們生活中的空白。

(四)以手拉手活動爲平臺,構建留守兒童手拉手體驗教育互動模式

手拉手模式是少先隊組織的經典項目,已有衆多少年兒童從中受惠。農村留守兒童的思想道德建設同樣可以利用這種平臺,構建起兩種手拉手的少年兒童體驗教育互動模式。一是在農村學校內部,構建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手拉手活動。利用同輩羣體在少年兒童社會化中的重要功能,班主任或少先隊輔導員帶領和倡導非留守學生與留守學生交朋友,儘量打破原來留守學生一般只和留守學生交朋友的現象,讓留守學生積極融入到班級、少先隊或校團委這樣的大集體中來。二是構建城市少年兒童與農村留守兒童的手拉手活動模式。把深刻的教育內容融人到生動有趣的手拉手活動之中,用祖國大好風光、民族悠久歷史、優良革命傳統和現代化建設的成就,教育城鄉不同生活環境中成長的未成年人,培養他們相互理解、相互認同和共同的情感。

(五)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優化社區育人環境

社區環境對兒童少年乃至成人來說,是最直接、最具體可感、生動形象的社會氛圍。一般農村人包括一部分農村教育工作者都沒有充分認識到社會環境的教育功能,因而優化農村社區育人環境,首要的是轉變人們的思想觀念,強化大教育觀。要提高社區領導(在農村一般是村級領導)對教育的關心程度和參與意識。由學校、村委、家長代表組成聯合教育委員會,校長定期或不定期召集開會,關心留守兒童家庭中出現的問題,在教育力量的整合中起協調作用。通過有線廣播、文藝宣傳等形式,向廣大農村家長宣傳科學的教育知識。爭取人人都成爲教育的有生力量。其次是要把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作爲抓手,形成科學文明的育人氛圍。結合農村稅費改革,在不增加農民負擔的前提下建好村級圖書室、文化室,用豐富的書籍和科教影片、娛樂活動吸引農民,爲留守兒童開闢活動園地。

(六)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構建和諧農村生活

促進農村勞動力就地消化或就近轉移。將農村勞動力就業作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改善小城鎮的投資環境,千方百計增加農村就業機會,使部分農民能在本鄉或本縣打工,縮短務工農民回家週期。加強農村吸引外資力度,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儘量減少留守兒童。

【第6篇】關於政府關注民生的實踐調查報告

在放寒假期間我參加了xx縣xx鄉政府部門關於民生的調查情況, 在調查期間讓我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艱辛,收穫的喜悅, 農民的幸勞,在實踐期間我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

我們調查了整個xx鄉受教育狀況 村民中有70%受過初等教育、50%受到過高等教育。經調查多數家庭都有高中生。如今兒童的上學年齡限制到6歲,但有50%的孩子八歲纔開始上學。

我們還調查了農民的生活狀況,據調查村民的糧食、蔬菜,肉製品都自給,只買一些油鹽、因此大部分家庭每月生活費在100元以下。

經過這一段時間與鄉親們的接觸,我深深地感到:農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比起城市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越是貧窮地區的人們對教育的渴望越強烈。教育滯後的根源不在於觀念的落後而在於經濟的落後.

在我們調查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用於孩子的教育,絕大部分的家長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學.我依然清楚地記得鄉親們樸實的話語,搞調查時,當問及孩子們的學習情況時,他們總說:我的孩子能像你們一樣就好了.其實我們這麼辛苦,啥也不圖,就希望他們多學點東西,找一條好的出路.還記得有個老漢對我們說: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鍋賣鐵也得上. 由此,我們轉過頭來想一想,一個地區是否重視教育能單憑入學率或人口文化水平來衡量嗎?答案是否定的。對於農村來說,判斷人們重視教育程度的標準應是他們用於教育的開支所佔家庭收入的比重。雖然農村地區經濟落後,但也正因爲落後,他們比城裏人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個個都能考上大學!當你看到周家村的鄉親省吃儉用供孩子們上學的時候;當你聽到老漢說砸鍋賣鐵也得上的時候,你還會說他們不重視教育、還在扳着指頭數有幾個失學兒童嗎?!那麼,盲目地給老少邊窮地區扣上不重視教育、教育意識薄之類的帽子是不是過於武斷、是否含有某些歧視成份呢?不是因爲我是一個農村的學生我才說這樣的話,而這是我們調查的真實情況,而且在這一方面我以過親身的體驗。

從開始調查到調查結束,我的心情經歷過一次次的萬千感慨、一遍遍的心潮澎湃。在與鄉親們從接觸到磨合再到打成一片,鄉親們對我們關懷備至,待我們如親生兒女,我們體會到鄉親們淳樸的情懷,也感受到了農村對知識的渴求,對富裕的渴望。面對這份深重的情誼,我們都想盡自己的最大努力爲xx的父老鄉親們做出貢獻。但是對於有一些想法我只是想得到卻無能爲力幫助他們,然而現今我們只能在宣傳成功的經驗的同時,提一些不夠成熟的建議。

以前該村是連鄉村公路都沒有通,目前,村民們的收入主要是靠養豬和種土豆,公路以到了村公所,這樣就爲他們提供了更多的賺錢機會,比如,他們可以種很多的土豆,還可以養豬,養牛銷售出去。 當然,這取得的一切成績離不開村領導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廣大村民的辛勤勞動。

通過幾天的實踐,我們發現該地農民的經商意識非常薄弱,或許是受傳統觀念影響太深,其時,逐步使他們轉變觀念對經濟發展是有重要意義的。

在我們調查完了以上的項目後我還參加了建設新農村對政府的要求調查報告。 縣鄉政府最貼近農民,更容易獲得和把握農民對公共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信息,由縣鄉政府分析利用這些信息,可以避免信息在政府間傳遞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信息不對稱乃至信息失真,從而可以使公共支出的安排更有效。與中央和省級政府相比,由縣鄉政府負責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具有信息搜尋費用低、安排的項目針對性強和更便於引導農民參與等優勢。

從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角度看,縣鄉政府在新農村建設中的職責範圍包括三個層面。一是爲新農村建設提供基本的公共管理服務,包括爲國家機器正常運轉所提供的管理服務,以確保縣域社會經濟運行的協調有序。這是縣鄉政府的基本職能,也是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必要條件。二是落實中央提出的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範圍的目標,促進縣域範圍內的公共事業的發展。一方面,爲轄區內農民提供教育、衛生、環保等公共產品和服務;另一方面,完善農村優撫、救濟、救災等社會保障體系,在有條件的地方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和養老、失業保障制度,創建和諧有序的社會氛圍。三是把握轄區的社會經濟走向,特別是區域的比較優勢及其變化,並通過制訂新農村建設規劃和提供政策指導,爲區域比較優勢的發揮做出應有的貢獻。

開展新農村建設,一方面各級政府要加大對“三農”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另一方面要轉變縣鄉政府職能。縣鄉政府要通過職能轉變,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基層組織保障,促進政策的合理調整和資金的優化配置,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

我們通過大學學習後,要想盡快的成爲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適應社會的需要,就要在學習期間,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社會位置,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鍛鍊意志和毅力,爲適應以後的工作做一定準備.這是我參加這次社會實踐的目的之一。

社會上的很多東西單從課堂上是難以得到的.因此我們必須走向社會,深入農村,農民的現狀,瞭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在實踐中增長我們的才幹。

還有淳厚民情和樸素民風中的情感滋養,難以盡得於書本;貧困母親臉上的愁容和失學兒童眼中的渴望所激發的力量,難以取之於校園。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堅實的土地,貼近農民的心,纔會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艱辛,收穫的喜悅,纔會真正把成長的根深深植入祖國的沃土。

實踐以充分證明,社會實踐促進了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從與人民羣衆的廣泛接觸、瞭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體驗,從無數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啓發和教育,使思想得到昇華,社會責任感增強。在實踐中 ,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得到進一步的強化,提高了認識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

最後我在這裏表示真心的感謝在實踐活動過程中幫助過我的朋友和領導,謝謝你們讓我實踐給予我的信任,使我明白更多人生的意義。

【第7篇】2022年假期關注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報告

20xx年x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麥子支教隊來到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皮林國小開展支教活動,調研當地留守兒童教育問題,體會山區孩子們的苦與樂。

從江縣地處山區,鬱鬱蔥蔥的羣山給這片天空不僅帶來了如詩如畫的美景,也帶來了艱難的交通和隨之而來的貧窮。爲了孩子的未來,懷着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村子裏的大多數中、青年都選擇了外出打工,這就不可避免導致了留守兒童問題。

儘管留守兒童已經成爲社會熱點話題,但沒有切身瞭解過這個羣體的人不會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支教過程中,我們接觸到很多當地的孩子,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山區孩子的樸實和真誠,還有處於“放養”狀態下所導致的一系列不良習慣:打耳釘,刺青,隨意罵人,抽菸喝酒,不服管教……這些在我們眼中只有處於叛逆期纔會出現的行爲在這些孩子的身上過早地體現出來了。難道是這裏的孩子真的天性如此嗎?可是當我們看到孩子們成功畫出一副圖畫或學會一首歌曲時那種純真的笑容,又覺得他們與我們沒什麼不同。支教隊員們深入探討,聯繫當地實際情況,得出了一些結論。

當地孩子由於沒有父母管教,從小就沒有學習和教育的概念,大多數孩子學習成績很差,在國小或者是七年級八年級就輟學。同時,由於缺少父母引導,一些小孩子缺少夢想,從小就只知道長大後像父母一樣外出打工。此外,當地一些輟學少年又影響了更多小孩子,當一些看起來很“炫酷”的惡習襲來時,他們又會無可避免得沉溺其中。

經過幾天的相處,我們也觀察到了孩子們純真的一面。當支教隊員們以足夠的耐心來容忍孩子們的惡作劇並且關心他們的生活時,孩子們也會對支教隊員們放開自己的心靈。“胳膊上的東西怎麼弄得?”一個支教隊員指着孩子的刺青問道。“一個大哥哥給我弄的”。“爲什麼要弄這個呢?”“當時覺得很酷,現在後悔了,不過怎麼也弄不下來了”……交談中,我們看到了他們故作成熟的外表下那顆依然稚嫩的心,他們渴望被關注,因而會故意打架來讓支教隊員們去和他們呆在一起,他們也會努力完成支教隊員們佈置的任務來爭取棒棒糖等小小的獎勵。他們和外面孩子一樣,依然需要大人們的指導和關懷。

希望社會給予這些山區的留守兒童們更多的關懷,不僅僅是從江縣,而是所有被置之家中缺乏父母的關愛和管教的孩子們。他們需要的不只是社會的物資,更需要的是來自人心正面的力量,我們真心的希望他們能夠遠離孤獨,遠離惡習,健康成長!

1.大學暑假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2.關愛留守兒童暑假社會實踐報告

3.關於關注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報告

4.關愛留守兒童暑假社會實踐報告

5.1000字關心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報告

6.大學生留守兒童問題社會實踐報告

7.有關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心得1500字範文

8.大學生2022年暑假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9.大學暑假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10.義務支教社會實踐總結報告

【第8篇】2022年關注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報告

20xx年x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麥子支教隊來到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皮林國小開展支教活動,調研當地留守兒童教育問題,體會山區孩子們的苦與樂。

從江縣地處山區,鬱鬱蔥蔥的羣山給這片天空不僅帶來了如詩如畫的美景,也帶來了艱難的交通和隨之而來的貧窮。爲了孩子的未來,懷着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村子裏的大多數中、青年都選擇了外出打工,這就不可避免導致了留守兒童問題。

儘管留守兒童已經成爲社會熱點話題,但沒有切身瞭解過這個羣體的人不會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支教過程中,我們接觸到很多當地的孩子,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山區孩子的樸實和真誠,還有處於“放養”狀態下所導致的一系列不良習慣:打耳釘,刺青,隨意罵人,抽菸喝酒,不服管教……這些在我們眼中只有處於叛逆期纔會出現的行爲在這些孩子的身上過早地體現出來了。難道是這裏的孩子真的天性如此嗎?可是當我們看到孩子們成功畫出一副圖畫或學會一首歌曲時那種純真的笑容,又覺得他們與我們沒什麼不同。支教隊員們深入探討,聯繫當地實際情況,得出了一些結論。

當地孩子由於沒有父母管教,從小就沒有學習和教育的概念,大多數孩子學習成績很差,在國小或者是七年級八年級就輟學。同時,由於缺少父母引導,一些小孩子缺少夢想,從小就只知道長大後像父母一樣外出打工。此外,當地一些輟學少年又影響了更多小孩子,當一些看起來很“炫酷”的惡習襲來時,他們又會無可避免得沉溺其中。

經過幾天的相處,我們也觀察到了孩子們純真的一面。當支教隊員們以足夠的耐心來容忍孩子們的惡作劇並且關心他們的生活時,孩子們也會對支教隊員們放開自己的心靈。“胳膊上的東西怎麼弄得?”一個支教隊員指着孩子的刺青問道。“一個大哥哥給我弄的”。“爲什麼要弄這個呢?”“當時覺得很酷,現在後悔了,不過怎麼也弄不下來了”……交談中,我們看到了他們故作成熟的外表下那顆依然稚嫩的心,他們渴望被關注,因而會故意打架來讓支教隊員們去和他們呆在一起,他們也會努力完成支教隊員們佈置的任務來爭取棒棒糖等小小的獎勵。他們和外面孩子一樣,依然需要大人們的指導和關懷。

希望社會給予這些山區的留守兒童們更多的關懷,不僅僅是從江縣,而是所有被置之家中缺乏父母的關愛和管教的孩子們。他們需要的不只是社會的物資,更需要的是來自人心正面的力量,我們真心的希望他們能夠遠離孤獨,遠離惡習,健康成長!

【第9篇】關注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報告

“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並因此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週歲及以下的兒童。爲了掌握這些狀況的現狀,尋求更多關愛留守兒童的建議,利用暑假在臨近的各鄉村對部分留守兒童進行了調查實踐。本文是,歡迎閱讀。

關注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報告一:

學院:

系別:

專業班級:

姓名:

學號:

一、活動目的

爲了更多的瞭解留守兒童的心理道德素質等方面,加強與留守兒童的交流,促進留守兒童的健康全面發展,以及增加我們的責任心,鍛鍊我們的能力。

二、活動前期準備

其實小時候我也曾和姥姥一起生活過2年,父母上班不能照顧我,當然那時候還沒聽說過留守兒童這個詞,只是現在回想起來,仍覺得是種隱隱的傷痛,這種灰色的經歷有時真的會影響整個成長過程,幸運的我在國中以後就和父母在一起了,而且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才讓自己走出那灰色的童年。

我上網查了很多關於留守兒童的信息,現在社會隨着經濟的發展,外出務工人員越來越多,這導致了留守兒童數量的增加。而父母在外出打工中,與孩子聚少離多,溝通少,由於沒有父母的關心和監督,大部分留守兒童的心理及性格上出現偏差,學習成績也受到影響。留守兒童,他們過早的承受了他們不該承受的東西,承受沒有父母陪伴的孤單,心理上的孤單等等。試想如果長期這樣下去,他們會變成什麼樣子?真的很令人擔憂。

於是我便開始了自己的頭腦風暴,想該怎麼辦,在哪裏進行,如何進行。當然也從網上面借鑑了一些經驗,於是在準備的差不多時,屬於我的關愛留守兒童的社會實踐之旅也要開始了!

我從表弟那兒得知,他有個同學就是留守兒童,只跟着爺爺和奶奶生活,父母在外地打工,爺爺奶奶年紀大了,只能幹些撿破爛的瑣事。

三、活動過程

第二天我就去了她家裏,當時我剛看到她家我就感慨了,好久沒見到那樣的房子了,用破磚壘的,也沒看見門,估計這樣的房子連小偷也不會有所企圖吧!進去後裏面又髒又亂還那麼小,當時感覺到有點窒息的感覺,再看那個小女孩,沒有同齡人的青春洋溢,有的只是苦哈哈的表情,又黑又矮,看着讓人很是心疼,唉,真的難以想象。在小縣城裏還有這樣的生活,那要是在鄉下,真的是可想而知啊。想到這裏,我的鼻頭酸酸的。

當時我沒看到她的爺爺奶奶,估計是出去幹活去了,那個小孩子就那樣呆呆的坐在地上,傻傻的看着我們,顯的很是害羞、膽怯。我主動走上去和她說話,她好像沒聽到似的,臉上滿是小心翼翼,好像生怕我欺負她似的,後來表弟和我說由於她又瘦又小,所以在班裏經常被人欺負,看着她,我越發的心疼了。萬事開頭難,我暗下決心,只要我可以做到的,我一定要讓她變得開朗活潑起來,要讓她的小臉上洋溢着小孩子應該擁有的可愛笑臉。

還好我事先有準備,我遞給她一個可愛的小悠嘻猴,看着她一下子歡喜的眼神,又黯淡下去,終是沒有接下,唉,我好像只有感嘆,後來我摁了一個按鈕,那裏面開始哎呀呀哼起音樂來,我開始清清嗓子跟着唱起歌來,她剛開始不搭理我,繼續玩弄着手指,再後來她慢慢的向我靠近了,看來我已經成功了第一步了。後來我故意裝作唱不上去在那兒瞎哼哼,還故意撇嘴,終於把她給逗笑了,雖然我一臉的委屈相,其實我心裏真的是樂開了花。她的眼神告訴我她很喜歡那個可愛的小洋娃娃,於是我又遞給了她,她終於接受了,慢慢地才從嘴裏吐出了兩個字“謝謝”。後來我順勢問了她的名字,其實事先我已經知道了,只是爲了促進她對我的好感度,我又問了下,等了好久,她都沒回答我,後來我又問了兩遍,她才告訴我她叫周夢婷,我當時就這樣告訴她,這是個很好聽的名字,聽着很讓人很舒服·她的眼神顯得好無助,好迷茫

坑着後來我讓她坐在我身邊,她的身子明顯的很是僵硬,後來我和她聊起天來。我問了她的年齡,她在哪裏上學,以及關於她父母的一些問題。她的回答很是被動,讓我不禁想到他平時肯定很少與別人溝通吧。後來我問她想不想她爸爸媽媽時,她的聲音梗嚥了,明顯的帶着哭腔,只看她向屋外望去,她一定是很想念她的父母,應該很久沒見他們了吧!唉!沒有父母陪在身邊的孩子,她的心裏一定很苦吧!後來我又問了好多關於她的學習上的一些瑣碎小事,並且談心地和她說了一些我的成長中的故事,告訴她我也曾經歷過類似的事情,告訴她要堅強,沒有父母陪在身邊的我們要更堅強,看着她那帶點迷茫的眼神,我很高興,因爲我還在她的眼神裏看到了明亮的色彩,那是屬於孩子的真誠,屬於對幸福的渴望。我拿出了自己事先準備好的日記本送給她,我告訴她:“這是我們最好的朋友,我們可以把自己的任何心情所有想法寫到裏面,這樣就可以有個人和我們分享那曾經的感情”。

當聽到這裏時她的眼神裏滿是興奮和激動的,真的是沒什麼朋友吧,我再次感嘆。我後來又讓她把想對父母說的話,也可以寫在裏面。

我還告訴她父母在外地打工掙錢,是爲了讓你更好的生活,學習,要學會理解父母,對父母感恩。因爲如果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他們是這個世界上對我們最好的人,雖然他們現在不在你的身邊,但是他們的心一直陪着你,所以你要堅強勇敢點,讓你的父母以你爲榮!看着她那微張的小嘴,我知道我應該說她的心裏去了!我希望她可以記得我說的話!

因爲我剛從世博回來,於是我和她說了我的世博之旅,看着她那渴望的眼神,我又和她說了好多關於世博會的信息,以增加她的見識,我還對她說只要她現在好好學習,以後也可以去大城市,會過着很幸福的生活,看着她那嚮往的眼神,我知道她以後一定會努力學習的,我相信她會的!

不知不覺,到中午了,可是她的爺爺奶奶還沒回來,我就問她要怎麼吃飯,她指了指泡麪,告訴我奶奶出去時告訴她如果中午不回來的話就吃泡麪。

唉,天天吃泡麪怎麼能長身體呢?也不得她那麼瘦小。基於我不怎麼會做飯,附近也沒什麼賣飯的,於是在附近小店裏買了點東西,後來我就給她下了方便麪,加上在雜貨店裏買的麪包,就成了我們的午飯,看着她吃的那麼開心,我笑了,我也暗暗下決心要學做飯!

吃完飯後我們小小的散了下步,後來就玩了起來,我們在小小的院子裏打鬧着,看着她笑的那麼開心,我感覺好幸福,希望她能一直笑下去,因爲她的笑容是那麼的美麗。

後來我又看了她的課本,給她講了下學習上的事情,看着她那渴求知識的眼神,我講的很是認真,心裏真的感覺好滿足。

我們一起來看書

大概到傍晚的時候,她的奶奶回來了,看到我後滿是驚訝,我向她介紹了一下我自己,看着她那警惕的眼神我感覺很不安,她奶奶大概有60多歲了,臉上佈滿了歲月的痕跡,看着她我腦海裏好像浮現了一幅幅周夢婷家裏的畫面,而這些畫面有一個共同的主題,留守兒童生活的痛苦,很心酸的感覺·

後來我走的時候周夢婷很是不捨,希望我可以再陪她一會,希望我可以以後常來看她,我向她保證,以後有機會的話,一定會來看她的,希望她好好學習,開開心心的等着父母回來!!!我們二個人拉了手鉤,不可以說話不算話!!她的奶奶看到她笑的那麼燦爛,也說着希望我下次有機會再來,她說因爲我的到來,她變得開朗多了,笑容多了。聽到這裏,我心裏很有成就感,並且暗暗的告誡自己,一定還會再來找她,幫助她的!!!臨走時我也告訴了他奶奶,多弄點有營養的東西給孩子吃,不要老是吃泡麪,沒營養,看着她那略帶思索的眼神,我相信奶奶以後應該會多照顧婷婷吧!!!

後來我又去了她家一次,看到我她很開心,少了初次見面的害羞,臉上滿是笑容,最近她應該生活的不錯吧,最主要的是當我把她抱起來時我感覺她變胖了,這真是好事情!

四、調查結果(以小鈞大)

1、留守兒童的總體現狀

(1)當代社會隨着經濟的發展,外出務工人員越來越多,這導致了留守兒童數量的大量增加;

(2) 絕大多數留守兒童是單親監護或是隔代監護;

(3) 留守兒童行爲習慣欠佳。

2、存在的問題

由於家長長期在外務工,留在家中的單親也忙於家務與農活,與孩子溝通、交流較少,疏於對孩子的關愛,更談不上對子女進行應有的家庭教育。因此,留守兒童在生活、學習、行爲乃至心理等方面的問題較同齡兒童要多,這些孩子中大多數不同程度存在生活無助、學業失控、道德失範、心裏失衡、生病得不到及時照顧等困難和問題。

五、建議與思考

農村孩子是未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其中“留守兒童”佔了相當大比重,關注“留守兒童”就是關注農村的未來,解決好“留守兒童”問題,爲他們創造良好教育和健康成長的環境和空間,有利於促進學校教育和農村社會的良性發展。爲了保證屬於“留守兒童”的學生的健康成長,我們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1、加大支持力度,優化留守兒童學習成長環境。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強農村基礎卡設,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留守兒童監護體系;

2、加大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力度,儘量從各種渠道對農村貧困家庭的經濟上給予幫助,使一些家長多有些時間來照顧自己的子女;

3、學校加強教學管理,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學校各科老師,主要行政人員和班主任對學生加強心理教育,及時對“留守兒童”進行談心、疏導教育,進行家訪等達到減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目的。

4、大力開展校園活動,豐富孩子們的課餘生活。

5、留守兒童的監護人要增強責任感,在孩子上國小和國中階段,家長儘量不外出,或留一方在家照看孩子,給予孩子親情關懷。

六、活動總結

這次的社會實踐雖然只有我一個人,但是對我的觸動真的很深,從一開始準備調查留守兒童情況後,到準備進行,再到現在整理資料和分析實踐的成果,感覺每一個階段,都在收穫一些東西,即使被一些問題所困擾着,卻又一直充滿熱忱地想要進行下去。其實感覺自己算不上真正的社會實踐分析調查,只是自己一個人的一次和一個留守兒童的相處而已,畢竟我一個人的力量,真的太薄弱。

但是,有一點讓我們很欣慰,從互聯網、報刊、電視等媒體上,我們看到了整個社會,整個中國,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解決,正在投入越來越多的精力!我知道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時間,還有好多社會上的人士及大學生正在爲這些留守兒童的幸福努力着,想到這裏我就會很開心,心裏滿懷希望。

七、暢想未來

留守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是未來的希望,關注留守兒童不只是小事家事,更是國事,是關係民族未來發展的大事,需要全社會廣泛關注。爲了幫助農村留守兒童彌補感情缺失、家庭教育缺位,爲了這些處在人生成長關鍵時期的孩子們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社會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愛心支教活動,希望用我們大學生的熱情和愛心牽手留守兒童。呼籲每個社會人都能夠伸出溫暖的雙手,送上我們對特困留守兒童的一點關愛,讓他們張開夢想的翅膀向寬闊的藍天勇敢的飛翔的。

希望用我們的努力,讓留守兒童不再是個問題,加油吧!相信在我們大家的不斷努力下,那一天會很快的的到來!

關注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報告二:

題 目___________

學 院___________

班 級___________

負責人____________

聯繫電話_____________

指導老師___________

關注農村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報告

“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並因此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週歲及以下的兒童。留守兒童人數衆多,已經形成一個需要予以高度重視的羣體。半數以上的留守兒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留守兒童主要分佈在農村地區,農村留守兒童是關注的重點對象。在全部留守兒童中,農村留守兒童所佔比例高達86.5%,數量達到1980多萬人。農村留守兒童應該成爲關注的重點。爲了掌握這些狀況的現狀,尋求更多關愛留守兒童的建議,我利用暑假在臨近的各鄉村對部分留守兒童進行了調查實踐。

關鍵詞 :現狀、問題、建議

一、留守兒童的現狀

(一)生活狀況

在調查中發現有近68%的留守兒童與其祖父母住在一起, 11%與其親戚住在一起,還有21%的留守兒童與其他人住在一起。由於父母不在身邊,43%的留守兒童與自己的監護人之間存在着矛盾,其中54%的留守兒童在處理矛盾時採取悶不吭聲的態度,只有22%選擇向父母訴苦。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只有43%的留守兒童對自己的父母外出打工持擔心態度的,有49%的留守兒童覺得父母不在身邊自己缺少安全感的。在調查中,只有不到70%的留守兒童覺得社會對自己是關心的,超過1%的留守兒童覺得這個社會對自己一點都不關心。

(二)學習狀況留和心理狀況

在調問卷查中,49%的留守兒童遇到學習問題時,採取向老師求助,自己解決的人數只佔到25%。只有46%的留守兒童在週末學習,玩的人數達到14%。在學校學習態度好的留守兒童只有48%,35%的同學寫作業是出於老師的要求。在被調查的100名留守兒童中,有77%的留守兒童除了在學校學習外,沒有其他的學習途徑了。

(三)家庭教育狀況

由於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出現漏洞,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不能實現有效對接,再加上當前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問題還沒能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導致留守兒童學習成績普遍低於其他學生,健康成長狀況也令人堪憂。

大多數教師也認爲留守兒童大都是“雙差生”、“問題兒”。他們的學習狀況令人擔憂,他們對學習和生活缺乏熱情,進取心、自覺性不強,有厭學傾向。還有的留守兒童的行爲習慣較差,說謊打架,小偷小摸,花錢大手大腳,沉迷於錄像、遊戲,具有破壞性。

二、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

(一)親情缺乏、心態失衡

由於父母不在身邊,留守兒童長期間缺乏親情的撫慰與關懷。這些留守的孩子往往焦慮緊張,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能力差。90%的留守兒童希望得到同學們的關心,與同學們一起學習,玩耍。他們在生活中有時候不能得到滿足,就會在某個特別時期心態異常,出現失常的情況,嚴重的兒童也出現了偏激的舉動。

(二)習慣不良、學習較差。教育單調、安全難保

處在義務教育階段的留守兒童,其行爲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還處於他律階段,自律能力很差。由於父母不在身邊,兒童和監護人之間關係特殊,缺乏及時有效的約束管教,導致部分留守兒童紀律散漫、行爲偏激。調查中發現34%的留守兒童行爲習慣較差,他們不聽監護人的教導,目無學校規章制度,常有遲到、曠課、逃學、撒謊和欺負同學等行爲發生。

(三)道德滑坡、價值扭曲

部分父母長期在外,因無暇照顧子女而產生負疚感,於是採取給孩子物質和對孩子放任的方式來進行補償,使得一些留守孩子擁有過多零花錢,極易形成功利主義價值觀、享樂主義人生觀和好逸惡勞、奢侈浪費等陋習,甚至導致了一些“讀書無用”的錯誤思想的產生。調查中,不想讀書,想自己去賺錢的留守兒童佔12%,他們並把人生髮展方向定位爲打工掙錢。

三、關愛留守兒童的建議

(一)家庭應給予農村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

作爲家庭,在關愛留守兒童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做法:

1、強化父母作爲法定監護人的責任,進一步完善委託監護制度;

2、家庭要給留守兒童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3、要強化家庭教育觀念及其重要性,家長、特別是外出打工的; 留守兒童的父母,要學會與孩子溝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發揮家庭教育對孩子的獨特的教育功能,引導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二)要加強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建設

政府應加大對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建設的投入,並不斷完善其基礎設施和各種文體投入,要儘量爲不能有效地提供有利成長環境的農村留守兒童提供住宿便利,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羣體中成長,以對缺失的家庭教育進行補償。

(三)社會要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懷

兒童的教育歷來是家庭、學校與社會共同的責任,建立留守兒童教育和監護體系迫在眉睫。要構建留守兒童健康發展的教育和監護體系。有條件的行政村和自然村,都應設立圖書室和活動室,讓留守兒童有個活動的場所。要充分發揮老教師在農村的作用,關心督促留守兒童的成長,讓全社會關心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全社會的關心對於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培育他們健全人格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通過此次的社會實踐,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作爲一個農村出生的學生,我深有體會,小時候我就跟着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所以現在就算跟父母在一起生活,也沒有什麼話講,更別說親情了。但我覺得其實最重要的是要學會自控,控制好了自己,就什麼都好了。

關注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報告三:

在我們身邊,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比比皆是。關注留守兒童,事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關注留守兒童,要靠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留守兒童面臨的主要問題有那些?爲了解決留守兒童的問題,我們社團在20xx年寒假期間深入農村進行社會實踐,爲 農村留守兒童在身心各方面的健康發展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市場逐漸成爲勞動力資源的配置機制,出現了大規模的人口流動。據有關部門估算,我國目前的年流動人口已逾1.2億,且呈繼續增長的趨勢。在流動人口大軍中,隨同父母一起流動且處於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齡兒童、少年約有300萬人數,“留守兒童”則遠遠超出這個數字。據福建省的一項調查,部分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一些學校中,“留守兒童”的比例已達到在校生的1/3,而且有着擴大化和低齡化的趨勢。另有報道,中部地區的一所農村學校有842名學生,其中“留守兒童”爲455名,佔學生總數的54.5%。可見,在我國廣大農村,留守兒童佔有不小比例,且在不斷增長。由於“留守兒童”特殊的生活和教育環境,由此引發的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問題日益凸顯。

1.缺乏父母的關愛,性格孤僻,學習壓力大、自卑。

2.缺乏安全保障(家庭照官不力,容易犯錯誤甚至犯罪)。

3.對孩子本身,由於長期被託養或寄養,缺少父母之愛容易導致心理缺陷,由於老人溺愛或親友疏於管教而缺少正確的價值引導; 4導致文化的斷層和全民素質的下降; 5導致的經濟建設生產力的低素質;

6的城鄉貧富差距繼續變大和社會的不穩定,如我國的青少年犯罪率明顯提高,並呈逐步上升態勢。

具體來看:

1監護現狀堪憂

目前“留守兒童”的監護情況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隔代監護,即由祖輩撫養的監護方式。只要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健在,對“留守兒童”採用這種監護的方式比較多。對於這種監護的方式,外出的父母比較放心。但這種監護方式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卻有着難以克服的問題。一是由於天然的血緣、親緣關係,監護者多采用溺愛的管教方式。較多地給予物質、生活上的滿足和過多的寬容放任,而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導。二是祖孫輩年齡差距大,觀念不一樣,對待許多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異,“代溝”明顯,難以相互溝通。一般來說,祖輩們往往以他們自己成長的經歷來教育要求孫子輩,思想觀念保守,教育方法簡單。而現在的孩子見識廣,喜歡趕新潮,尋求刺激和創新,做事不拘一格等,老人的觀念和教育方法很難爲孫輩接受。另外,老人年歲大,精力不濟,健康狀況欠佳,再加上有的老人監護的遠不止一兩個“留守小孩”,真是力不從心。以上情況說明祖輩難以承擔監護教育之責。二是上代監護,即“留守兒童”由父母的同輩人,如叔、伯、姑、姨、舅等親戚或他人撫養的監護方式。由於監護對象並非己子,監護人在教養過程中難免有所顧慮,不敢嚴格管教。這樣,上代監護也大多屬於物質型和放任型的管教的方式,容易養成兒童任性的心理行爲。而對於較爲敏感的兒童來說,又容易產生寄人籬下的感覺,從而形成怕事、孤僻、內向的性格。上代監護還容易出現轉託情況,即小孩被父母託付給親戚後,沒多久因親戚打工等原因外出,就轉託給另一個親戚,幾經託付的小孩幾乎無所適從。

2.父母“關愛缺失”引起嚴重的“情感飢餓”

20世紀世界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在她的名作《有吸收力的心理》中指出,對於兒童來說最好的環境就是父母本身。她說:“母親必須餵養子女,當她出門時不應單獨將他們留在家中。兒童需要‘營養’與聯結母子間的‘愛’,因爲她們可解決兒童適應上的困難。”由於長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得不到父母的關愛,“留守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了“情感飢餓”。情感的缺失會使他們在人格發展上出現很大的扭曲和變形。例如,這些孩子由於“情感飢餓”很容易對父母產生怨恨,成年後會滋生怨恨社會甚至報復社會的不良心態,等等。由於這些影響是潛在的,平時一般不易察覺,不覺中埋下了很多無法預知的“雷區”。“留守兒童”由於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關愛和溝通的環節,容易產生心理障礙。長期與父母分離,導致留守兒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關懷,遇到困難不能從父母那裏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學習、生活過程中出現一些差錯得不到及時的引導、糾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顯的心理行爲問題。如普遍的自卑心理,人際交往能力較差,內心壓力較大,害怕被別人欺負,尋求保護或自我保護的意識特別強,在自我保護行爲上出現過激行爲等。

3.打工父母的一些觀念和不良職業活動存在負面影響

儘管“留守兒童”家庭這種親子之間的交往在時間上的長期間斷,但父母“打工”對留守兒童的影響則是顯而易見的。有些父母在外打工掙了錢,增長了見識,深刻體會到“知識的重要性”,他們對子女的要求一般較高,隨時關心着子女健康成長和學業成績,會經常與教師或監護人取得聯繫。他們的思想和情緒也會引起其“留守孩子”積極要求進步,勤奮學習,這種影響是良性互動的。另一種情況卻是,因機遇掙了錢,或者認爲自己下苦力掙的錢比文化較高的人掙錢還多的“打工”父母,在他們心目中滋長着新的“讀書無用論”思想,於是對子女沒有明確的要求,順其自然,從而“能讀書就讀,讀不好去打工也能賺錢”的觀念在農村兒童思想中普遍存在。而一些沒有掙得什麼錢的打工父母,認爲是命運不好,整天怨天尤人,對子女的一切不聞不問,不負責任。使“留守兒童”幼小的心靈上背上了父母沉重的情緒包袱,承擔着很大精神壓力,嚴重影響他們的正常學習和健康成長。

一些打工父母的不良“職業”對自己的孩子發展的負面影響更大。有一個被稱爲“假證之鄉”的小鎮,外出務工者的職業是“做證件生意”,實爲造假證件。務工者心裏非常清楚這種職業違法,但他們不但沒有對孩子作任何矯飾,而是認爲這是一條生財的捷徑。更有甚者,寒暑假期間,有些父母把孩子接到城市去,利用孩子還未成年,法律不便追究這一特點,要孩子散發做假證傳單,教孩子逃避檢查和被抓後的方法和技巧,孩子直接成爲生意的幫手,做着觸犯法律的事情。對於這種害人害己的違法活動,一些父母卻是積重難返,執迷不悟。可悲的是,耳濡目染,更加上親身經歷,對於還不諳世事的孩子來說,這將嚴重影響其今後的人生道路。

4.監督弱化,學校教育獨立難支

由於一些鄉村學校的教育質量較差,校風不好,加之新的“讀書無用論”思想的影響,大部分“留守兒童”到了中學,覺得升學無望而產生厭學情緒。繼續學習者只是其中少數。據調查顯示,在“留守兒童”中,只有20%考入普通高中,10%的就讀職業技術高中和中專,多達70%的孩子則在會考後便走上打工之路。雖然完成了國家規定的九年義務教育要求,但由於缺少進一步學習深造,帶來的將是不適應社會迅猛發展的要求,影響全民族整體素質的提高。大部分監護人往往對“留守兒童”要求不嚴,或缺乏文化知識,無法對孩子的學習進行監督。父母在家的檢查作業、參加家長會等對孩子最基本的學習監督職責都無人擔當。處於童年時期的孩子學習自覺性、主動性、自我控制能力本來較差,在缺乏必要的鼓勵和督導,甚至失去監督後,就沒有學習壓力和動力,學習處於放任自流狀態,自然難以上進。另外,“留守兒童”雖然在學習條件上有所好轉,能獲得更多的書籍,更多的學習用品等,但校外的學習時間變少了。

二、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基本策略

庫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基本策略主要應從民工輸出地即農村入手。 1.家長:努力承擔起教子之責

疽長應加強與“監護人”聯繫及親子間的溝通。一方面,加強與“監護人”的聯繫,及時掌握孩子的學業、品行及身體健康狀況,並通過各種方式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進行指導。

另一方面,應採取多種方式,注意與孩子的溝通交流。溝通的時間間隔越短越好,保證動態的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況以及孩子的心理變化;溝通內容力求全面、細緻,溝通中父母要明示他們對孩子的愛與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們的家境與現狀,通過溝通以瞭解孩子的生活、學習、情感變化;溝通方式可以多樣化上,除電話外,可採用書信等進行交流。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塊無暇的“璞”,只要心裏裝有父母和親人的愛,他們就有積極向上的原動力,就會學得更棒,做得更好。

2.學校:加強管理,傾注關愛

學校應把“留守兒童”的教育作爲專項工作,常抓不懈。各班級應建立起“留守兒童”個人檔案,學校統一部署管理。檔案資料應全面反映“留守兒童”的各方面情況,包括“留守兒童”姓名、年齡、道德品質、行爲習慣、興趣愛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徵、學習動機和態度、學習能力和方法,與代管人的融洽程度,與打工父母的溝通情況等;監護人的基本情況,包括姓名、年齡、文化程度、性格特徵,重點是監護人如何對孩子進行管教等;“留守兒童”父母的基本情況,包括姓名、年齡、文化程度、工作單位及工種、經濟收入情況、對子女的希望要求、與子女聯繫溝通情況等。 3.地方政府: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卡立並完善農村教育和監護體系,使之成爲農村教育保障機制。成立關心“留守兒童”教育指導機構,建立農村社區教育和監護體系。可由鄉鎮政府牽頭,學校組織,村民委員會、派出所及熱心的退休教師等參加。建立對“留守兒童”家庭定期訪問制度、與在外務工父母聯繫制度,瞭解“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健康、安全和心理狀況,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留守兒童”這個特殊羣體承擔起更多的教育、關心和保護責任。湖南省新寧縣婦聯倡議的要求各級婦女組織、婦女幹部擔任“代管媽媽”行動就是爲“留守兒童”營造親情、加強管理方面的一個典範。

比較欣慰的是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現在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這些孩子正處於成長髮育的關鍵時期,他們也是祖國的未來,我堅信,在全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關愛和共同努力下,沐浴着祖國燦爛陽光,感受着社會大家庭溫暖的“留守兒童”,都將會健康茁壯地成長,我們偉大祖國的明天也將會更加輝煌美好!

【第10篇】2022年10月關注弱勢羣體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近些年,隨着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而隨之而來的一些附加問題也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據調查,中國60歲的老年人已達1.44億,老齡人口問題步步逼近,成爲了全國的公共問題。在假期,我回到家鄉新疆烏魯木齊市,對當地的養老服務行業進行了相關的調研,認識到了家鄉養老服務業的現狀及暴露出的一些問題,增進了我對家鄉養老服務業的發展的認識及家鄉的老人們現今的生活水平及發展趨勢。

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在我腦海中一直好像都離我們好遠,是一些西方發達國家的現狀。直到在前不久看到了一則報道:按照國際標準,我國1999年就已經進入了老齡型社會。才發現我們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已經來到了我們身邊。而在20xx年底,60歲以上的老人就有1.4億,佔全國總人口的11%;65歲以上的老人9680萬,佔全國總人口的7.6%。進一步超過了老年型的標準,呈現了老人基數大,地區不平衡,發展速度快,“未富先老”的特點。

我的家鄉烏魯木齊也和全國一樣,現已進入了老齡化社會。全市現有60歲以上的老人20多萬,並在以年均3.34%的速度增長。一些資料顯示,約有5%的老年人有入住養老院的願望,而實際入住率只有0.86%。可見,爲保障和諧社會的健康發展,探索適合現狀的養老方式,是亟待解決的。

在爲期三十天的假期中,我先後來到了烏魯木齊市的幾所老年公寓,新疆烏魯木齊市老年病醫院,新疆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以及市和水磨溝區的相關部門。通過實地走訪,向相關負責人瞭解情況與老人進行訪談,進行資料整理等方式對家鄉養老服務業現狀及發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我的家鄉烏魯木齊位於天山中段北麓,準葛爾盆地南緣,是第二座亞歐大陸橋,中國西部的樞紐,氣候屬於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全市現轄7區1縣,擁有漢、維吾爾、哈薩克、回、蒙等49個民族。總人口208.2萬人,是個遠離內地其他城市的大城市。

它的發展與中國其他大城市不同,受到了地理位置、交通、環境、人口、宗教等因素的制約。相較於內地其他相同規模的大城市,我的家鄉還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家鄉在發展,在變化。新一代的人口開始進入老齡化。其獨立消費的能力日益增長,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不再固守“能吃飽穿暖就行”的消費觀念。他們願意爲自己的健康和娛樂支出更多的費用。老年市場的服務需求也將隨之不斷的增大,可以說這個市場的開發潛力巨大。此次回鄉調查,通過走訪及查閱相關資料,我發現家鄉的老齡產業服務與開發遠遠落後於市場的要求,基本處於空白狀態,以養老院的發現現狀來說,就有以下幾方面引起了我深深地思考。

一:養老服務機構單一,不能滿足大衆需求。

一個有着20多萬老齡人口的城市裏,只有19家養老院,且魚龍混雜。民政局公佈的對全市養老機構進行的年檢結果顯示,其中只有16家機構被認定爲養老“正規軍”。公辦企業兩家,公辦民營機構四家,其餘爲民辦機構。按照全國約有5%的老年人有入住養老院的願望計算,這些養老機構遠遠不能滿足入住的需求,有大量的老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長期護理先現今都找不到合適的住所,這樣的現象數見不鮮。

二:老年公寓分佈不合理,民營機構舉步維艱。

這個假期,我來到了新疆民政廳老年公寓,在那裏。我看到了全院近一百多張牀位幾乎全部都有人住。在這裏,我從一位姓張的老人那裏知道:張爺爺已經73歲高齡了,前幾年張爺爺的老伴離開了人世,而家裏也什麼人也沒有。所以,就入住了養老院。可是,在住之前,光是等牀位,就足足等了三個月。隨後,我向院裏的負責人瞭解情況,童主任告訴我,現在全院的136張牀位已經全部住滿。而在20xx年來報道的老人已經超過了200多人。許多老人還在不同的地方等着入住。與此相比的位於市郊安寧渠的一所民營老年公寓,在那裏的50多個牀位只住了8個老人。經過一些資料的顯示,由於歷史原因,烏魯木齊市老年公寓分佈不合理,老城區養老設施需求量大,而養老公寓少。偏遠城區需求量小,而新建老年公寓多。一些民辦公寓由於建在離市中心較偏遠的地方,社會認知度較差,交通不便,影響了老人入住。而在市裏,民辦養老機構並不能在房屋建設、用地、徵稅以及天然氣、煤氣、暖氣費等相關費用上有太多的優惠政策。其次,在和一些老人及家屬的交談過程中,可以發現,絕大多數的人還是認爲“公辦養老院比較正規,收費合理,入住放心。”對民辦公寓還有戒備的心理,所以,他們寧願在家等公辦公寓的牀位也不願意入住民辦的養老機構。加之,一些民辦公寓的收費並不合理,影響了老人們的入住積極性。由於民辦老年公寓入住條件低,投資大,大多負載累累,經營舉步維艱。

三:針對老人的醫療服務機構較少,護理條件令人憂。

【第11篇】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關注留守兒童

大學第一個暑假慶幸自己能有這麼一次三下鄉的經歷,收穫滿滿,暑假的生活因此變得充實快樂。

13個人因爲這一次三下鄉聯繫在一起,一起經歷歡樂擔憂的日子,一起不顧形象的拉歌,男女對唱;一起夜傾情,暢談理想;一起燒柴煮飯,煙霧繚繞;一起到菜市場跟那些阿姨砍價,蹩腳白話;一起上課,追趕打鬧;一起玩誰是臥底,其樂無窮;一起...... 和你們在一起的感覺,簡單開心,一點都不拘束。

我不看重能夠在這一次的三下鄉中得到什麼,參加什麼比賽抑或是爲了那個實踐證明,這些都不重要,我覺得最寶貴的財富是在這麼短短的七天中能夠找到這麼多可以這麼聊得來的朋友,真心很難得,雖然開學大家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但我們感情長存,套用一句“夏日微笑,未完待續 ”。

這一次三下鄉的主角是小朋友們,老實說,如果沒有這一次去支教的經歷,我也許不會深入去了解到底什麼是留守兒童,不會去關注留守兒童這一無數人眼中的弱勢羣體,不會去走進他們、瞭解他們。上網搜了一下“留守兒童”,原來“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農村生活的孩子們 。頓時我才驚醒原來自己曾經也是個留守兒童,因爲我的國小和國中,爸爸一直都是在外地工作,只有過年纔回一次家,每一次的相聚都是很短暫,每一次的家長會都是我媽去開的。

在沒有父母陪伴在身邊的情況下,孩子們有心事找不到傾訴的對象,當看到孩子們在qq簽名上寫的東西,“殘缺的布偶,遺漏在街頭”、“無謂的等待,無期盼的等待,等待的未來只能給我一片蒼茫,要靠自己去創造自己的未來”,我清楚他們內心的感受,他們有多渴望能有自己的爸爸媽媽陪伴在自己身邊。但對於孩子們的父母外出打工,他們何嘗不想自己的孩子跟在自己身邊,但沒有把他們帶在身邊確實是一個痛苦與無奈的現實選擇,因爲承受不起城市教育和住房高支出,即使父母把他們帶在身邊,也無法很好地照顧他們,讓他們留在親戚家或由爺爺奶奶照顧,只不過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罷了。

孩子們住在親戚家裏,不僅得不到父母的關心和呵護,有時甚至受到親戚冷漠對待,小小年紀的他們不僅要安排自己的一切,還要幫忙照顧小弟弟小妹妹。

因爲我之前個人經歷,所以在社會實踐支教過程中,與孩子們接觸的時候,我知道他們內心多渴望爸爸媽媽陪在身邊。每一次與爸爸媽媽的相聚,他們內心有多麼期待,多麼珍惜;每一次與爸爸媽媽的分離,他們內心是有多麼不捨,多麼傷痛!

在支教過程中,我們發現,因爲得不到父母情感上的鼓勵和關心,孩子們的心理會有點異常,有的孩子們性格有點孤僻,不喜歡開口,下課也只是跟自己比較熟悉的夥伴呆在座位,不願接觸其他小朋友。

孩子們平常接觸最多的能給他們引導就是老師,所以老師們要多關心、多鼓勵、多引導他們,通過支教的形式,讓更多的大學生可以走進他們,給他們帶去正能量,鼓勵他們努力學習,考上大學,不要去重複他們父母的道路,靠知識改變命運。孩子們的發展不僅牽涉到他們個人的命運,也牽涉着整個社會的發展,需要社會各界共同的努力,爲他們撐起一片藍天!

【第12篇】假期關注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20xx年x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麥子支教隊來到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皮林國小開展支教活動,調研當地留守兒童教育問題,體會山區孩子們的苦與樂。

從江縣地處山區,鬱鬱蔥蔥的羣山給這片天空不僅帶來了如詩如畫的美景,也帶來了艱難的交通和隨之而來的貧窮。爲了孩子的未來,懷着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村子裏的大多數中、青年都選擇了外出打工,這就不可避免導致了留守兒童問題。

儘管留守兒童已經成爲社會熱點話題,但沒有切身瞭解過這個羣體的人不會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支教過程中,我們接觸到很多當地的孩子,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山區孩子的樸實和真誠,還有處於“放養”狀態下所導致的一系列不良習慣:打耳釘,刺青,隨意罵人,抽菸喝酒,不服管教……這些在我們眼中只有處於叛逆期纔會出現的行爲在這些孩子的身上過早地體現出來了。難道是這裏的孩子真的天性如此嗎?可是當我們看到孩子們成功畫出一副圖畫或學會一首歌曲時那種純真的笑容,又覺得他們與我們沒什麼不同。支教隊員們深入探討,聯繫當地實際情況,得出了一些結論。

當地孩子由於沒有父母管教,從小就沒有學習和教育的概念,大多數孩子學習成績很差,在國小或者是七年級八年級就輟學。同時,由於缺少父母引導,一些小孩子缺少夢想,從小就只知道長大後像父母一樣外出打工。此外,當地一些輟學少年又影響了更多小孩子,當一些看起來很“炫酷”的惡習襲來時,他們又會無可避免得沉溺其中。

經過幾天的相處,我們也觀察到了孩子們純真的一面。當支教隊員們以足夠的耐心來容忍孩子們的惡作劇並且關心他們的生活時,孩子們也會對支教隊員們放開自己的心靈。“胳膊上的東西怎麼弄得?”一個支教隊員指着孩子的刺青問道。“一個大哥哥給我弄的”。“爲什麼要弄這個呢?”“當時覺得很酷,現在後悔了,不過怎麼也弄不下來了”……交談中,我們看到了他們故作成熟的外表下那顆依然稚嫩的心,他們渴望被關注,因而會故意打架來讓支教隊員們去和他們呆在一起,他們也會努力完成支教隊員們佈置的任務來爭取棒棒糖等小小的獎勵。他們和外面孩子一樣,依然需要大人們的指導和關懷。

希望社會給予這些山區的留守兒童們更多的關懷,不僅僅是從江縣,而是所有被置之家中缺乏父母的關愛和管教的孩子們。他們需要的不只是社會的物資,更需要的是來自人心正面的力量,我們真心的希望他們能夠遠離孤獨,遠離惡習,健康成長!

【第13篇】2022關注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報告

20xx年8月,中國xx大學(華東)麥子支教隊來到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皮林國小開展支教活動,調研當地留守兒童教育問題,體會山區孩子們的苦與樂。

從江縣地處山區,鬱鬱蔥蔥的羣山給這片天空不僅帶來了如詩如畫的美景,也帶來了艱難的交通和隨之而來的貧窮。爲了孩子的未來,懷着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村子裏的大多數中、青年都選擇了外出打工,這就不可避免導致了留守兒童問題。

儘管留守兒童已經成爲社會熱點話題,但沒有切身瞭解過這個羣體的人不會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支教過程中,我們接觸到很多當地的孩子,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山區孩子的樸實和真誠,還有處於“放養”狀態下所導致的一系列不良習慣:打耳釘,刺青,隨意罵人,抽菸喝酒,不服管教……這些在我們眼中只有處於叛逆期纔會出現的行爲在這些孩子的身上過早地體現出來了。難道是這裏的孩子真的天性如此嗎?可是當我們看到孩子們成功畫出一副圖畫或學會一首歌曲時那種純真的笑容,又覺得他們與我們沒什麼不同。支教隊員們深入探討,聯繫當地實際情況,得出了一些結論。

當地孩子由於沒有父母管教,從小就沒有學習和教育的概念,大多數孩子學習成績很差,在國小或者是七年級八年級就輟學。同時,由於缺少父母引導,一些小孩子缺少夢想,從小就只知道長大後像父母一樣外出打工。此外,當地一些輟學少年又影響了更多小孩子,當一些看起來很“炫酷”的惡習襲來時,他們又會無可避免得沉溺其中。

經過幾天的相處,我們也觀察到了孩子們純真的一面。當支教隊員們以足夠的耐心來容忍孩子們的惡作劇並且關心他們的生活時,孩子們也會對支教隊員們放開自己的心靈。“胳膊上的東西怎麼弄得?”一個支教隊員指着孩子的刺青問道。“一個大哥哥給我弄的”。“爲什麼要弄這個呢?”“當時覺得很酷,現在後悔了,不過怎麼也弄不下來了”……交談中,我們看到了他們故作成熟的外表下那顆依然稚嫩的心,他們渴望被關注,因而會故意打架來讓支教隊員們去和他們呆在一起,他們也會努力完成支教隊員們佈置的任務來爭取棒棒糖等小小的獎勵。他們和外面孩子一樣,依然需要大人們的指導和關懷。

希望社會給予這些山區的留守兒童們更多的關懷,不僅僅是從江縣,而是所有被置之家中缺乏父母的關愛和管教的孩子們。他們需要的不只是社會的物資,更需要的是來自人心正面的力量,我們真心的希望他們能夠遠離孤獨,遠離惡習,健康成長!

【第14篇】關注2022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20xx年x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麥子支教隊來到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皮林國小開展支教活動,調研當地留守兒童教育問題,體會山區孩子們的苦與樂。

從江縣地處山區,鬱鬱蔥蔥的羣山給這片天空不僅帶來了如詩如畫的美景,也帶來了艱難的交通和隨之而來的貧窮。爲了孩子的未來,懷着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村子裏的大多數中、青年都選擇了外出打工,這就不可避免導致了留守兒童問題。

儘管留守兒童已經成爲社會熱點話題,但沒有切身瞭解過這個羣體的人不會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支教過程中,我們接觸到很多當地的孩子,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山區孩子的樸實和真誠,還有處於“放養”狀態下所導致的一系列不良習慣:打耳釘,刺青,隨意罵人,抽菸喝酒,不服管教……這些在我們眼中只有處於叛逆期纔會出現的行爲在這些孩子的身上過早地體現出來了。難道是這裏的孩子真的天性如此嗎?可是當我們看到孩子們成功畫出一副圖畫或學會一首歌曲時那種純真的笑容,又覺得他們與我們沒什麼不同。支教隊員們深入探討,聯繫當地實際情況,得出了一些結論。

當地孩子由於沒有父母管教,從小就沒有學習和教育的概念,大多數孩子學習成績很差,在國小或者是七年級八年級就輟學。同時,由於缺少父母引導,一些小孩子缺少夢想,從小就只知道長大後像父母一樣外出打工。此外,當地一些輟學少年又影響了更多小孩子,當一些看起來很“炫酷”的惡習襲來時,他們又會無可避免得沉溺其中。

經過幾天的相處,我們也觀察到了孩子們純真的一面。當支教隊員們以足夠的耐心來容忍孩子們的惡作劇並且關心他們的生活時,孩子們也會對支教隊員們放開自己的心靈。“胳膊上的東西怎麼弄得?”一個支教隊員指着孩子的刺青問道。“一個大哥哥給我弄的”。“爲什麼要弄這個呢?”“當時覺得很酷,現在後悔了,不過怎麼也弄不下來了”……交談中,我們看到了他們故作成熟的外表下那顆依然稚嫩的心,他們渴望被關注,因而會故意打架來讓支教隊員們去和他們呆在一起,他們也會努力完成支教隊員們佈置的任務來爭取棒棒糖等小小的獎勵。他們和外面孩子一樣,依然需要大人們的指導和關懷。

希望社會給予這些山區的留守兒童們更多的關懷,不僅僅是從江縣,而是所有被置之家中缺乏父母的關愛和管教的孩子們。他們需要的不只是社會的物資,更需要的是來自人心正面的力量,我們真心的希望他們能夠遠離孤獨,遠離惡習,健康成長!

【第15篇】2022年暑期關注外來工子女成長社會實踐報告

今年是學校實行三學期制的第一年,所以我的服務實踐被迫推遲到8月份,然後7月份要呆在學校,整個暑期就被耗掉了,只有可憐的幾天假期。

因爲只選了一門課,我在第三學期有大把空閒的時間,爲了不讓自己在空閒的時間裏腐爛(我經常這樣),我就加入了舍友組織的暑期社會實踐小組活動。也許是一種緣分,在這個過程中,我收穫很多,感悟不少。

我們的活動主題是關注外來務工子女健康成長的,爲此我們還專門跑到臨近中山那邊的地方,如上柵和下柵這兩個地方去尋找目標人羣。烈日當空,我們行走在混亂的小道上,尋找居委會,尋找學校,期間有碰壁,使我們停留,然後又繼續尋找,終於獲得上柵居委會的支持,借得活動場地和聯繫小朋友,於是活動正式開始了!

兩個星期,五次活動。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有遇到天氣原因而擱淺計劃;有開會討論長達兩個多小時而焦頭爛耳;有連續沒有睡午覺早早到達活動場地等待小朋友;有爲小朋友的調皮而苦笑無奈……

萬事開頭難,是沒有錯。但是當我結束了這個活動,回過頭來看這一路走過來的歷程,那些快樂而美好的回憶,恰恰比那些艱辛更璀璨,熠熠發光。

跟國小生和國中生一起做遊戲的快樂;

看着小朋友從初來的靦腆到後來的活潑,從沉默寡言到開心說笑。只要用心跟他們溝通交通,他們也會爲我們敞開心扉。

俊丞和金健組成的香蕉採購團,震驚了賣香蕉的阿姨和我們;

一輛麪包車坐10個人,顛顛簸簸、顫顫悠悠地去官塘吃茶果,一路嘰嘰喳喳吵個不停;

我們爲小朋友準備了紀念的小卡片,結果到活動結束後,兩位國中女生也爲我們每一個“老師”製作了紀念小卡片,意外之餘更多的是感動。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一天,我輔導那幾個國小生,已經能跟他們自在地聊天了,當時那個答百科知識題很快的小男生問我多少點,我說沒有帶表,不知道,還早着呢。心想他一定是盼望着遊戲時間的到來。出乎意料的是他說要幫我畫一個手錶,我大方地把手伸過去,然後他用圓珠筆在我的左手手腕畫了一個手錶,標上時間,大功告成,然後嘻嘻笑了起來。這也是我小時候經常玩的小遊戲之一,童年的記憶一下子撲面而來,讓我覺得異常溫暖。

小倩說通過這次活動,她感悟到家長看着我們一天天長大是多麼地不容易。

確實如此,雖然他們是90後、00後,受網絡影響太大,天天玩上網玩遊戲,連一個6歲的小孩子都有qq號……但是,屬於小孩本身的原真還是沒有改變的,做遊戲時還是會很開心很孩子氣,拿到獎狀時眉目間仍瞞不住笑意。

依舊是那一天,在最後放學,要說再見的時候,我在門口揚起左手跟小朋友們說再見的時候,那個國中的小夥子,我很努力地教他英語音標的小夥子,輕輕地跟我擊了一下掌,然後笑容燦爛地跟我說再見。突然心中悸動,無以名狀的感動油然而生,當時我有一種感覺,讓我們這個活動繼續下去吧,不要分別。

左手的溫度,將使我在以後的日子,心生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