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環境保護社會實踐報告(推薦6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6篇《環境保護社會實踐報告》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環境保護社會實踐報告》相關的範文。

環境保護社會實踐報告(推薦6篇)

篇1:環境保護社會實踐報告

環境保護社會實踐報告

實踐報告實踐主題:關於改革後鄉村環境治理

實踐目的:關注社會、瞭解社會、投身社會,是我們大學生隊社會應有的態度。作爲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對社會的瞭解還太少,也不夠深入。而作爲一名知識分子,用自己所學的東西,積極回報社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這點作爲大學生的我們做的也不夠。因此本人利用這次機會深入瞭解改革後的鄉村的環境治理,以致把書本的知識運用與實踐之中。並且使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有所加強,以便今後更好的.適應社會。

實踐內容:當前,農村生態環境問題正在由風險演變爲危機。保護農村生

態環境是農村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和農業現代化的基本要求。政府公共物品供給的職能“缺位”是農村生態環境惡化的根本原因。因此,治理農村環境污染問題,需要明確界定政府職能,加大財政、政策扶持力度,同時應發揮基層各行動主體的積極性,以形成多元治理格局。

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由風險走向危機,在農村社會治理衆多的行動主體中,誰應當承擔主要責任?對此學界並沒有達成一致的認識。有人認爲,農民是農村環境保護的直接參與者和直接受益者,農民大量使用農藥、化肥等也是農村環境惡化的主要因素,因此農民應承擔更多職責;也有學者認爲,城市垃圾與工業廢氣、廢水是農村環境惡化的主要推手,而且就社會公共正義來講,過去農村爲了城市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犧牲,現在城市發展了應當“反哺”農村,帶動農業經濟發展、逐步縮小城鄉差距,而不是把污染轉嫁給農村帶來災難;還有學者認爲,鄉鎮企業的責任也不可推脫。不可否認,鄉鎮企業在轉移農村勞動力、提高農民收入、發展地方經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產業結構不合理、管理水平低下以及社會責任感淡漠等問題,進而導致重複建設、能源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

德國社會學家烏爾裏希·貝克在其風險社會理論中提出了“有組織的不負責任”概念,以說明風險責任界定的困難性。他不無憂慮地指出,公司、政策制定者和專家結成的聯盟製造了當代社會中的危險,然後又建立一套話語來推卸責任。他指出,風險往往被認爲是“燙手的山芋”,社會機構往往想方設法否認風險發生、隱藏其根源、阻止賠償或管理,從而導致了一種有組織的無人承擔責任的“總體共謀與責任缺失相伴”的奇怪現象。因此,公共組織尤其是政府部門在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應當承擔起主要責任。 新農村建設包括:推進現代農業建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發展農村社會事業,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強農村民主政治建設等諸多方面。在有着悠久歷史文化的我鄉,歷經三年艱苦建設,其新農村建設已經輪廓初現。

實踐結果:農村環境保護問題不僅是公共物品而且還是純度非常高的公共物品,對於此類公共物品,政府理應承擔生產與供給的主要職責。當前農村環境污染問題的日益惡化表明,地方政府在對環境保護公共物品屬性的界定上仍然是不明確的,有的地方政府認爲環境保護更加接近於私人物品,甚至有的地方就將其視爲純粹的私人物品,認爲環境問題是當地村民自己的事情,應該更多發揮市場的作用。問題界定的模糊性直接導致政府在此類公共物品供給責任上的模糊性,因此,政府往往不僅未能有效消除此類公共物品的外部效應問題,反而放任市場機制在其不擅長的領地“恣意”失靈,致使環境保護公共物品供給萎縮、環境污染問題

加劇。因此,政府公共物品供給責任的缺位是農村生態環境危機形成的制度根源。實踐總結:在改革開放以後,雖說伴隨工農業的發展,鄉村環境被破壞得甚重,但人們慢慢意識到環境的重要性,國家和政府也更加重視此問題。在國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生活環境得到了較大的改善。以前的污水亂排的現象也少見了,池塘裏的魚兒也重拾了往日的歡笑。

此次活動加強了我與社會的聯繫,有利於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加強和改

善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通過社會實踐,找到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思想工作的新路子會實踐通過使學生了解國情,有助於我加深對黨的基本路線的認識,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通過接觸人民羣衆,我加深對人民羣衆的瞭解,同人民羣衆建立感情,樹立爲人民羣衆服務的思想;通過了解社會對知識和人才的需求,增強勤奮學習、奮發成才的責任感;通過了解改革和建設的長期性和複雜性,克服偏激急躁情緒,增強維護社會穩定的自覺性。總之這次實踐會讓我終生受益。

篇2:環境保護社會實踐報告

一、實踐主題:

通過對白色污染進行調查,瞭解“白色污染”對地球與人類的危害,以便對環境有更深刻的認識,提高環保意識。培養不隨意丟棄垃圾的個人習慣。提高個人素質和實踐能力。走出課題,培養社會實踐能力,增加同學間的協作能力,宣傳環保概念。因此,我們對白色垃圾以及廢舊電池等對環境有極大危害垃圾進行實踐調查。

二、實踐形式:

1、對各年齡段的人羣進行詢問

2、在草坪撿拾廢舊電池

3、去快餐店進行實地訪問

4、上網查詢資料

三、實踐時間:

20xx年12月1日到20xx年12月7日

四、實踐地址:

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附近

五、實踐人:

楊建

調查時間安排

12月1日確定課題,做準備工作

12月2日在網上或圖書館搜查相關資料

12月3日明確調查目的與擬定計劃

12月4日實地考察,收集數據和拍攝

12月5日整理數據並分析

12月6日總結活動體會

12月7日撰寫調查報告及修改漏洞

六、實踐報告正文:

前言:爲了貫徹黨中央“又快又好”發展戰略目標,把我國建立成綠色節約性社會,黨中央下達了怎樣加強環境保護的諸多建議,也爲之做出了很多努力。在這股改革之風的吹動下,我校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對各級同學鼓勵,鼓勵我們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參加環境保護行動。我院更加身先士卒,因此,我對環境保護做出了初步調查。讓孩子們從小就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和形勢的嚴峻性,必將對環境保護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我們可以把有關環境的知識寫進教材,可以多在大學校園組織環保講座。這樣,從青年學生抓起,環境保護便有了後勁,便會生生不息地延續下去。

七、實踐體會與結論:

經歷這次的實踐,我們更加認識到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要保護環境,又要發展經濟,就需要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當前,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突出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大力宣傳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倫理價值觀。

2、建立健全有利於環境保護的覺策體系。

3、建立以循環經濟爲重要特徵的經濟發展模式。

4、積極宣傳環境友好的消費方式。

5、大力發展和應用環境友好的科學技術。

6、不斷培育環境友好的文化氛圍。

人類共同居住的地球和共同享有的天空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爲了地球上的生命,爲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空間,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我相信有了科學地方法,加上我們的實際行動,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將擁有一片美麗而完整的藍天。

篇3:環境保護社會實踐報告

實踐的主題:

環境保護

時間:

20XX年1月20日—-20XX年2月20日

地點:

山東省濰坊市昌邑市

現將此次實踐活動的有關情況報告於下:

人們都有這樣的經歷:一大盒禮品,拆開一看,大部分是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去商店買一支牙膏或一盒玩具,售貨員會用一個小塑料袋包裝;去快餐店吃快餐,服務員會遞給你一份用塑料盒裝的'飯菜;去農貿市場,可以收集到一大堆塑料袋,蔬菜、水果、肉類、米麪無一不用塑料袋裝給你,甚至買一頭蒜,也會用一隻小塑料袋裝起來。塑料製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許多方便,而且價錢也便宜。但是,你可曾想過,它在爲人們提供方便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一場“白色災難”。

同時這些“白色污染”也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一種不良現象——浪費。現如今國家大力提倡節約,反對鋪張浪費,掀起的一潮潮的“光盤計劃”讓我們廣大百姓感受到正能量的存在。爲了響應社會節約要求,我們必須要反對浪費,節儉生活,做到這樣我們的“白色污染”方能解決。想想新聞上那些由於“浪費和白色污染”引起的災難和那些觸目驚心的數字,無疑讓我們感覺生存和環境息息相關!我進行了多方面的調查研究,查閱各種資料,並進行分析總結。

一、我的調查研究:

1、我在昌邑市的一條小街道上,一小吃店門前的一個垃圾箱口統計了一下,半小時扔大大小小的包裝袋、快餐盒與塑料製品的次數:早上總共扔了210次;中午扔了105次;而晚上則扔了95次,這僅僅是一個垃圾箱,一天之內廢棄的塑料如此多,並且大部分還沒有扔進箱裏。不難想象全國乃至整個地球上廢棄的塑料,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2、我在天水路的一家小快餐店裏打聽到:“他們一天中能賣掉快餐250份左右,每份快餐至少需要塑料快餐盒2個,也就是一天至少用掉塑料快餐盒500個。”這還不是旺季的數據!

3、延續第二項調查,我又走訪了昌邑市工商所。工商所的陳叔叔熱情地接待了我。我瞭解到:昌邑市共有大大小小的快餐店1000家左右。照這樣計算,僅昌邑市,一天所產生的廢棄塑料快餐盒就多達5萬個左右。當然,那些地方已經實現了工業化,可能要嚴重一些,但是,總體情況也不容樂觀。

4、我去了市區的新華書店,以及附近學校的圖書室查閱資料,但關於“白色污染”這方面的資料非常少,看來,我得找另外的辦法。網絡會是我的得力助手,我在QQ空間裏發起了問卷調查,雖然僅僅侷限於我的好友,但也是不可忽視的力量。

5、我又去了昌邑市環衛所。環衛所的李叔叔告訴我,在他們昌邑市,每天有300多名環衛工人爲昌邑的環境衛生辛勤地工作着。在那裏,我還了解到了“白色污染”的真正組成,並初步瞭解了“白色污染”危害。

6、爲了擺脫困難,在學長和同學的幫助下,我利用網絡進行研究。網絡會是我的得力助手,我在QQ空間裏發起了問卷調查,雖然僅僅侷限於我的好友,但也是不可忽視的力量。在網上我尋找到了一片廣闊的空間,使我對“白色污染”有了更爲深刻的認識。這對我撰寫文章有很大的幫助。

二、什麼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已成爲一個衆所周知的新型名詞。那麼,到底什麼是“白色污染”呢?“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發泡塑料飯盒,各種塑料袋,農用地膜等給環境造成的污染。“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爲: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樹脂(ps)。在這些污染物中,還加入了增塑劑,發泡劑,熱穩定劑,抗氧化劑等。

三、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沒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處置,垃圾沒有實行分類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許多企業對於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白色垃圾沒有科學地處理,放任自流。

3、我國現有的法律沒有對塑料包裝廢棄物的處理,制定出過硬的相關法規。(幸好國家新出臺了“禁塑令”,但效果還不顯著。希望能有大的作爲。)

4、儘管在創建省級文明衛生城鎮的口號下,我們的縣城變得整潔得多,但是總的來講,人們的環保意識比較淡薄,濫用和隨意亂倒塑料製品現象相當普遍。

四、“白色污染”的危害:

(一)視覺危害:

散落在環境中的塑料廢棄物對破壞了市容景觀。如散落在自然環境、街頭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飛舞或懸掛枝頭的超薄塑料袋,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

(二)潛在危害:

1、塑料地膜廢棄物在土壤中大面積殘留,長期積累,造成土壤板結,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

2、拋棄在陸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廢棄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食後,會導致動物死亡。

3、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廢棄物質量輕、體積大,很難處理。如果將它們填埋,會佔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裝的材料,這樣對人體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層變薄。

我對“使臭氧層變薄”這一危害尤其感興趣。因爲塑料廢棄物一般存在於地面,而臭氧層存在於天空中,兩者相隔那麼遙遠,怎麼會有關係呢?經過翻閱資料,查閱書籍並問了高中時的老得出:白色污染經過太陽的發照射而把塑料中大量的毒物排入大氣層,大氣層上面是臭氧層,這樣使臭氧層的氣體逐漸變薄。我們大家都知道太陽是一種溫度可達到上萬度的天然發光和發熱的“大火球”。當鋼鐵還未靠進它幾千米,就已經化爲氣體。這麼高的溫度怎能不破壞地球?爲了地球不受到大幅度破壞,臭氧層可真是立了大功了。當太陽輔射時,它便挺身而出,擋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攻擊。可由於“白色污染”確實破壞了臭氧層,使它變薄,這將會是地球巨大的危機。

五、行動起來治理“白色污染”:

1、將“白色污染”防治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目前,國家對此末專門立法,廣大羣衆希望有關法規儘快出臺。

2、制定中長期治理規劃。非降解塑料製品從城市生活中“退位”已是必然趨勢。這就要求人們應當有個緊迫觀念,爲其做兩種準備,一是找出路;二是制定時間表。有關部門要在根治污染、減經污染、預防污染三個層次上規定任務、明確責任,使“白色污染”的治理有步驟、有目標、有期限地穩妥展開。

3、重視“白色污染”防治;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大力;支持可降解型“綠色”替代產品的研製、生產、銷售和使用。

4、增強全民環境衛生意識,把“白色污染”防治作爲“兩個文明”建設和綜合整治城市環境的重點內容來抓。

5、狠抓污染源頭治理,實行減量化、無害:化和省資源化、再資源化原則。一方面要抑制:“白色污染”量,另一方面強調“白色垃圾”。

篇4:環境保護問題社會實踐報告

一、實踐主題:

通過對白色污染進行調查,瞭解“白色污染”對地球與人類的危害,以便對環境有更深刻的認識,提高環保意識。培養不隨意丟棄垃圾的個人習慣。提高個人素質和實踐能力。走出課題,培養社會實踐能力,增加同學間的協作能力,宣傳環保概念。因此,我們對白色垃圾以及廢舊電池等對環境有極大危害垃圾進行實踐調查。

二、實踐形式:

1、對各年齡段的人羣進行詢問

2、在草坪撿拾廢舊電池

3、去快餐店進行實地訪問

4、上網查詢資料

三、實踐時間:

20xx年12月1日到20xx年12月7日

四、實踐地址:

xx現代職業技術學院附近

五、實踐人:

xx

調查時間安排

12月1日確定課題,做準備工作

12月2日在網上或圖書館搜查相關資料

12月3日明確調查目的與擬定計劃

12月4日實地考察,收集數據和拍攝

12月5日整理數據並分析

12月6日總結活動體會

12月7日撰寫調查報告及修改漏洞

六、正文:

前言:爲了貫徹黨中央“又快又好”發展戰略目標,把我國建立成綠色節約性社會,黨中央下達了怎樣加強環境保護的諸多建議,也爲之做出了很多努力。在這股改革之風的吹動下,我校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對各級同學鼓勵,鼓勵我們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參加環境保護行動。我院更加身先士卒,因此,我對環境保護做出了初步調查。讓孩子們從小就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和形勢的嚴峻性,必將對環境保護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我們可以把有關環境的知識寫進教材,可以多在大學校園組織環保講座。這樣,從青年學生抓起,環境保護便有了後勁,便會生生不息地延續下去。

七、實踐體會與結論:

經歷這次的實踐,我們更加認識到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要保護環境,又要發展經濟,就需要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當前,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突出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大力宣傳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倫理價值觀。

2、建立健全有利於環境保護的覺策體系。

3、建立以循環經濟爲重要特徵的經濟發展模式。

4、積極宣傳環境友好的消費方式。

5、大力發展和應用環境友好的科學技術。

6、不斷培育環境友好的文化氛圍。

人類共同居住的地球和共同享有的天空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爲了地球上的生命,爲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空間,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我相信有了科學地方法,加上我們的實際行動,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將擁有一片美麗而完整的藍天。

篇5:生態環境保護社會實踐報告

20xx年暑假我到山西太原旅遊兼探親,欣喜之餘卻發現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我國城市環境污染現象仍舊比較嚴峻。

幾年前,走在太原大街上很看見車輛過出揚塵一片,回來也不會覺得鼻咽乾燥腫痛。然而現在走在大街上不出半個小時皮膚上就會沾上不少黑色灰塵,清晰可見;出門半日回來,喉幹鼻癢並不少見;現在平均每分鐘車流量比原來幾乎增加了兩倍,這原本是城市發展的一個標誌,但實際上其後附帶着環境保護等等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在網上,我查到了如下信息:

2003年,47個重點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和危險廢物集中處理率平均分別達到45.36%,87.45%和74.15%,與2002年相比分別提高了10.68%,1.78%和12.06%;國家重點城市大氣可吸入顆粒物濃度年日均值爲0.108毫克每立方米,二氧化硫年日均植爲8毫克每立方米,二氧化氮年日均植爲0.039毫克每立方米,與2002年相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濃度均略有上升。以上數據均出自國家環保總局公佈的2003年度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城市管理和綜合整治年度報告。

說到這城市空氣污染的元兇,汽車尾氣首當其衝,城市居民的健康正遭受着日益嚴重的污染損害。汽車尾氣中所含的污染物多達幾十種,除了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CO等有毒氣體外,還有鉛,鎘,鉻,等有害金屬和致癌有機物。汽車廢氣含有上千種化學物質,可分爲氣體和顆粒物兩大類。國外專家的研究表明,由於汽車廢氣的排放主要是在0.3米至2米之間,正好是人體的呼吸範圍,對人體健康的損害非常嚴重:刺激人體呼吸道,使呼吸系統的免疫力下降,導致暴露人羣慢性氣管炎、支氣管炎及呼吸道困難的發病率升高、肺功能下降等一系列症狀;尾氣中的苯類物質是強致癌物,會引發肺癌、甲狀腺癌、ruxianai等。近年來,我國城市居民中成人的肺癌發病率年年攀升,患有鉛中毒和白血病的兒童有增無減,汽車尾氣難辭其咎!

如今,經過有識之士的大聲呼籲,尤其是受到非典侵襲之後,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然而這僅僅是滄海一粟,面對仍舊嚴峻的污染現狀,人們在感嘆的同時更增添了幾分無奈和悔過。幾十年甚至百年以來的忽視帶給今天的不僅是隱患與威脅。好在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不斷出臺。僅在2003年就有四部:

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清潔生產促進法》實現了我國的污染防止方式由末端治理走向源頭治理的跨越,將企業的經濟行爲與環境資源保護緊密的連接起來,改變了過去環保、生產兩張皮的狀況;

7月1日起實施的《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實現了從超標收費到排污即收費、從收支一條線到收支兩條線、徵收對象擴大到所有單位和個體共商戶等諸多新突破,使經濟手段在環境保護上的作用日益凸顯;

9月1日起實施的《環境影響評價法》使我國的環境評價範圍由單個建設項目擴大到區域發展規劃,爲從源頭預防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提供了法律保障;

10月1日起實施的《放射性污染防止法》填補了我國在環境污染方面的法律空白。環境保護在更加強調法律手段的同時,經濟手段的作用也越來越受到重視。越來越多的城市通過提高污水處理費用、強化垃圾處理費收取等措施,吸引更多的企業參與到城市污水處理廠等環境基礎建設中來;在二氧化硫的防治中,“排污權交易”在山東、山西、江蘇等地開花結果,顯示出市場機制的巨大作用。

從這些法律法規中我們可以看到政府的決心,也看到了環保的希望。然而在現在這個時代裏,畢竟是一切都以經濟爲中心的,所以要環保同時也要發展經濟才能適應這個社會的需求。當今城市經濟發展中一個新名詞備受關注------循環經濟。與其說這是一個新的經濟理念不如說是一個新的生態文化概念。因爲它所提倡的由“資源---產品---廢物”爲特徵的傳統經濟發展模式向以“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爲特徵的新發展模式轉變,包含了人類發展觀的變革。可以說將來的環保事業將溶入更多高科技的手段和更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未來的前景還是十分讓人振奮的。

記得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這雖然是1970年由美國民衆發起的一次大規模的社會活動,但它的意義已經在全世界深入人心。地球是我們共有的家園,她孕育了生命,也孕育了人類。現在每年“地球日”的活動影響遍及世界各地,並且敦促聯合國到各國政府對環境保護的重視,使全球的環保工作全面啓動。只要地球的沉痾仍然存在,“地球日”就不會壽終,我們每個“覺悟人”就有着責無旁貸的責任。

真希望明年的再次旅行能夠感受到另一番景象!

篇6:生態環境保護社會實踐報告

一、全球10大環境問題

1、氣候變暖

2、臭氧層破壞

3、生物多樣性減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銳減

6、土地荒漠化

7、大氣污染

8、水體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體廢物污染

二、我國環境狀況

1、大氣污染屬煤煙型污染,以塵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劇。

2、酸雨主要分佈在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及四川盆地。華中地區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庫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內陸河流和大型水庫外,污染成加重趨勢,工業發達城鎮附近的水域污染尤爲突出。

4、七大水系(珠江、長江、黃河、淮河、海灤河、遼河、松花江)中,黃河流域、松花江、遼河流域水污染嚴重。

5、大淡水湖泊總磷、總氮污染面廣,富營養化嚴重。

6、四大海區以渤海和東海污染較重,南海較輕。

7、漁業水域生態環境惡化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並呈加重趨勢。

8、城市環境污染呈加重趨勢。

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嚴重,呈惡化趨勢。絕大多數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10、全國2/3的河流和1000多萬公頃農田被污染。

三、歷年環境日主題

1974年:只有一個 地球

1975年:人類居住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資源

1977年:關注臭氧層破壞、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濫伐

1978年:沒有破壞的發展

1979年:爲了兒童和未來――沒有破壞的發展

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戰――沒有破壞的發展

1981年:保護地下水和人類和人類食物鏈

1982年:紀念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會議10年,提高環境意識

1983年:管理和處理有害廢棄物,防止酸雨

1996年:我們的地球、家園、居住地

1997年:爲了地球上的生命

四、環境污染概述

由於人們對工業高度發達的負面影響預料不夠,預防不利,導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機: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人類不斷的向環境排放污染物質。但由於大氣、水、土壤等的擴散、稀釋、氧化還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質的濃度和毒性會自然降低,這種現象叫做環境自淨。如果排放的物質超過了環境的自淨能力,環境質量就會發生不良變化,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存,這就發生了環境污染。

環境污染有各種分類:

按環境要素分: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類活動分:工業環境污染、城市環境污染、農業環境污染。

按造成環境污染的性質、來源分:化學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聲污染、放射性、電磁波)固體廢物污染、能源污染。

環境污染會給生態系統造成直接的破壞和影響,如沙漠化、森林破壞、也會給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造成間接的危害,有時這種間接的環境效應的危害比當時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難消除。例如,溫室效應、酸雨、和臭氧層破壞就是由大氣污染衍生出的環境效應。這 種由環境污染衍生的環境效應具有滯後性,往往在污染髮生的當時不易被察覺或預料到,然而一旦發生就表示環境污染已經發展到相當嚴重的地步。當然,環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後果是使人類環境的質量下降,影響人類的生活質量、身體健康和生產活動。例如城市的空氣污染造成空氣污濁,人們的發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環境質量惡化,飲用水源的質量普遍下降,威脅人的身體健康,引起胎兒早產或畸形等等。嚴重的污染事件不僅帶來健康問題,也造成社會問題。隨着污染的加劇和人們環境意識的提高,由於污染引起 的人羣糾紛和衝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範圍內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具有全球影響的方面有大氣環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環境問題等。隨着經濟和貿易的全球化,環境污染也日益呈現國際化趨勢,近年來出現的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問題就是這方面的突出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