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民族社會實踐報告多篇

民族社會實踐報告多篇

【第1篇】2022有關抗戰的社會實踐報告:—覽抗戰歷史風采 思民族精神傳承

今年適逢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是多國回首歷史,緬懷先烈,共同追求和平的良好契機。我國作爲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戰勝國,以及二戰亞洲戰場的主要反法西斯陣地,更應當弘揚反法西斯精神與和平主義精神。作爲學生,我們也應當承擔起銘記與傳承歷史的責任,重視歷史,學習歷史,在追憶中紀念革命先烈,認識到戰爭的殘酷,培養追求和平的情懷。

爲此,中財紅星小隊開展了以“青年親歷歷史”爲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行走6地,歷時8天,成果飽滿,以下是中財紅星小隊社會實踐的相關內容。

第一步:“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國小宣講之行

6月10日,小隊一行七人走進昌平城北中心六街國小五年三班,開展以回顧抗戰爲主題的宣講活動。活動中小隊爲小同學們宣講抗戰歷史,提問抗戰問題,發放活動禮品。同時小隊成員就國小生抗戰教育問題對學校唐主任進行採訪。此次活動讓小隊成員彷彿也回到了童真時代,與孩子們一起學習的經歷鍛鍊着我們,提升着我們,同時也傳遞着滿滿的愛!希望孩子們能夠茁壯成長,共創美好未來!

第二步:“鞏固平西,堅持冀東,開闢平北”—戰馬嘶鳴之地

7月11日-7月14日,小隊拜訪了京西門頭溝區馬欄村,這裏也是本次小隊實踐的重點對象。馬蘭村——七十多年前,這裏血雨腥風,刀光劍影,英雄無懼,將星璀璨。實現了“鞏固平西,堅持冀東,開闢平北“的不世功勳,堪稱當時抗戰先進。在今日,這裏抗戰精神薪火相傳,形成了一條紅線穿記憶的紅色旅遊文化,建設了第一家由農民集資建立的村級陳列館,這裏古色古香,紅色盪漾,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堪稱今日紅色教育的典範。

小隊在這裏進行了將近4天的實踐活動,他們翻山越嶺,尋挺進軍紅色足跡;聆聽歷史,瞭解英雄動人往事;遊陳列館,銘記儒將蕭克將軍;探訪老兵,追憶沙場崢嶸歲月;採訪村民,小村今日生活點滴;採訪村長,紅色遺蹟緣何完整。他們在這裏也受到了充滿村長時代情懷的青年抗戰教育,觀看了聲情並茂的抗戰話劇。

真心希望馬欄村這塊紅色淨土能夠永世長存。

第三步:戲裏戲外七十載—八一外景拍攝基地

7月15日,小隊一起遊歷了八一電影製片廠外景拍攝基地,歲月無情七十年的風風雨雨早已讓一切滄海桑田,當時的一切難以再尋,但是電影拍攝基地的真實佈景給了我們一個特殊的體會歷史的機會,於是我們選擇了這裏,作爲我們實踐的一個重要環節。

斷壁殘垣,戰壕碉堡,落寞黃沙。這裏是那麼荒涼,讓人難以想象地處繁華的京都,想想也是蠻有意思的,你說那些露出泡沫茬口的斷壁殘垣,怎麼到了屏幕上,倒有了讓人身臨其境的感覺呢,電影能還原歷史,似乎也真的有點石成金的能力。我們登上了一座城牆,在城頭向遠處看,然而遠處又是更多的殘破的看不出年代的建築,似乎拍攝基地本身,就是一段逝去時光的見證。

第四步:“楊柳岸,曉風殘月“---盧溝橋文化區與宛平城

7月16日上午,中財紅星小隊來到盧溝橋文化區,並遊歷宛平城,我們很小的時候,便學了《盧溝橋的獅子》,就想一睹盧溝橋的風采了;後來,又在課文裏學到了《盧溝橋的烽火》,對它又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然而,盧溝橋依然超乎我們的意料之外。

78年前的7月,宛平城的寧靜,盧溝橋的月影,都被日軍的槍聲驚碎了,子彈、槍聲、炮火和鮮血使這裏變成了人間地獄。而此時此刻漫步在當年彈火紛飛的橋上,坑窪的橋面分明在告訴我一種屬於中國的哲學:我們也許會有落後的一天,也許會有弱小的一天,但屬於中國人的東西,我們一定會自己親手把它拿回來,無論對手多麼可怕,我們都不會膽怯,也不會放棄。

第五步:“前事不忘,八載蝦夷幾變夏;匹夫有責,千秋龜鑑在興華”——中國抗日戰爭紀念館

同日7月16日下午 我們來到中國抗日戰爭紀念館這個中國最權威最全面的大型綜合性專題紀念館,爲配合今年的閱兵,紀念館今年一直閉關整修,而在前幾日才重新開館。在參觀中,隊員們認真聆聽講解,感受學習歷史,同時仔細記錄觀察紀念館的呈現方式。館內那雕塑上不屈的面容讓我們內心更加剛毅,一幕幕日寇作惡的畫面讓我們充滿憤怒,陣亡名路上一個個樸實的名字讓我們心生崇敬,更有歷代主席的講話讓我們振奮鼓舞!

中國抗日戰爭紀念館,讓我們最全面系統的瞭解了抗戰的歷史風雲,最直觀的展示了戰士的血與義,敵人的醜與惡。教育了我們青年人,勿忘歷史,振興華夏。

第六步:“這是隻有人民才能創造的經典戰役” ----焦莊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

7月17日中財紅星小隊來到順義區的焦莊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這裏是享有盛名的電影地道戰拍攝地之一,有着較爲系統的地道戰歷史陳列,和真實的地道供遊人參觀。

都說中國人民機制英勇,今天當我們自己身臨其境時,才真正感到作爲中國人的自豪!在那樣一個敵強我弱、敵衆我寡的形勢之下,中國人民運用聰明才智與日本侵略者周旋,最終打敗了日本侵略者!

回顧這段歷史,就是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把握現在,爲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力量。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整個團隊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增強了使命感和責任感。這樣的活動也能激發人的熱情和青春活力,給隊員們提供了一次很好的相互交流和學習的機會。

8天的活動,6地的探尋,數日的奔波,讓我們收穫良多,受益匪淺,我們在重溫歷史,也是在記住歷史。

我們在追尋着那永遠不被磨滅的歷史,

也是讓後人沿着先輩的足跡永遠走下去。

【第2篇】深度調研民族文化侗戲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

我於xx年1月末至2月初在家鄉唐朝侗寨進行寒假社會實踐,組織唐朝地方文化傳承發揚侗族戲曲文化,並於1月31日舉辦唐朝xx年春節文藝晚會。後於2月1日組織帶唐朝文藝隊往唐朝寨之歸滾寨舉行“爲也”的文化交流活動。現將本人組織的“新春爲也”實踐活動總結匯報如下:

唐朝侗寨是一個地處湘黔桂三省交界侗鄉腹地之偏遠高寒山區中的古侗寨,自古是侗鄉一個重要關道,有“唐朝古道”之說,居住着1300多戶侗族、苗族人家近5000人,爲侗鄉人口密度最大的村寨之一。唐朝侗寨自古以來民族和諧,文化繁榮,侗族歌舞源遠流長,戲曲文化燦爛,並盛產文藝能人,歷史上曾揚名百里侗鄉,被史書記載“千戶唐朝”,民間流傳“千戶唐朝”之說。

唐朝侗族民歌中,有侗族大歌、侗族長歌(又稱侗族河邊情歌)、侗族山歌、侗族琵琶歌、耶歌、侗族笛子歌、禮俗歌、勞動歌、兒歌等等,另有蘆笙踩堂、蘆笙曲、侗族戲曲,可謂品種齊全,琳琅滿目,涵蓋侗族文化之精華於一體。

唐朝侗族戲曲自古有名。自從侗戲流傳入唐(光緒十年,即公元1875年)以來,唐朝侗戲班代代相傳,多出能人,每屆戲班都頗受大衆歡迎,美名響譽百里侗鄉。20世紀90年代以前,唐朝地方有7個戲班,即大寨戲班、上樓戲班、中樓戲班、下樓戲班、知了戲班、歸滾戲班、良拜戲班,90年代後,三樓戲班與大寨戲班合併爲大寨戲班,更名爲“唐朝文藝隊”。唐朝大寨80年代經歷一場火災後興修大寨戲臺(1992年新修,xx年維修),一直以來大力發展侗戲。十年間,唐朝大寨戲班走遍周邊黔桂邊境數十個侗寨進行“爲也”(侗音weex yeek)演出(黔東南黎平的中潮區黃堡wangcbuc、田壩頭gaosbianv、林掌ullemc、山蘭sanhlanc、興隆nanldongl、金田灣、湖南的大壩dalbal、gaosjeenx等寨)不下一百場,場場贏得博彩。唐朝大寨文藝隊爲侗族戲曲文化宣傳、發揚和發展作出了貢獻,也贏得了黎平東部、湖南南部、桂北三江侗族自治縣西北各寨人民的一致好評和普遍讚譽。

在唐朝大寨,侗戲的老祖宗在侗族楊家(清代的楊鳳元爲第一代侗戲師傅),隨後各樓都出現戲班,各戲班又產生幾位師傅。通過筆者社會調查,如今唐朝文藝隊侗戲師傅爲上樓的公楊念(楊定藩)、甫楊念(楊慶益)、公楊可(楊慶懷)、中樓的公仕美(楊財寶,已故)、下樓的陽甫果、陽甫求、公紹蘭(龍雲光)、甫紹蘭(龍羣升)、甫清雲(楊日光)等人。侗戲班(文藝隊)樂器隊爲甫楊婭、甫蘭利、陽甫姑、陽甫滿,男演員爲甫歲鳳、楊甫妮、甫楊氏、陽增玉、陽甫聰、楊甫念、陽甫刷、楊平山、楊甫慧、楊甫擁軍(侗戲演員兼琵琶歌大師)等,女演員爲楊奶凱、楊奶可、吳奶雨清、吳奶映利、吳奶錦洋、楊計羣、吳羣衆等人。過去三樓戲班各屆演員合起來一百多人,加上良拜、知了、歸滾戲班,總數不下200人。隊伍龐大,演藝精湛,業績輝煌。可以說,唐朝侗寨在侗戲方面一直很繁榮,發展勢頭良好。但到新世紀,伴隨着國家西部大開發,唐朝寨實現兩通(通電、通公路)以後,尤其xx年唐朝山林公路改修四級路後,唐朝地方越來越多的青年、中年選擇外出打工(多數下廣東),村裏學習傳統侗歌、侗戲的人越來越少。原來的大寨戲班演員(1998屆,即現屆戲班)也從xx年開始停練、停演、停唱,多數演員下廣東打工,成家立業,無心表演和組織,或礙於一些非議,許多文藝才子才女被困窘的顯示生活淹沒激情。

爲侗戲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保存和發揚,增強人們在現代化工業社會中的民族意識、羣族記憶和民族文化關懷意識,爲復興唐朝侗戲文化,爲加強村寨民族文化交流,促進文化的發展,恢復唐朝大寨當年情景,也爲充分發揮唐朝大寨盛產文藝能人、文化資源豐富的優勢,以帶動唐朝地方經濟發展,筆者特意利用這個珍貴的寒假時間,將唐朝文藝隊所有成員召集起來,趁新春佳節衆人打工回家過年之機,在唐朝迎春節文藝晚會之後組織唐朝文藝隊於2月1日往唐朝寨之歸滾寨舉行“爲也”的文化交流活動。

“爲也”(侗語稱weex yeek,唐朝土語稱/wε31 xhε354/)活動是侗族地區特有的文化習俗,是基於侗族社會傳統“款”文化之上的民間村寨文化、情感交流方式。在侗族地區,從形式和內容分,有民歌“爲也”、戲曲“爲也” 、蘆笙“爲也”、鬥牛“爲也”、籃球賽“爲也”等等方式。

村寨之間“爲也”既是村寨情感交流,加強村寨溝通和團結,又是地域文化差異的村寨的文化交流、互相學習,彼此增進了解,發展自己村寨傳統文化。唐朝侗寨就是因爲在“爲也”文化方面表現突出,尤其以侗戲“爲也”、民歌“爲也”繁榮爲由著稱於侗鄉。

xx年新春侗族戲曲“爲也”歸滾

寨晚會由筆者組織和主持,總共分兩部分:一部分是侗戲演出,曲目是《助郎娘妹》全劇和《毛紅與玉英》選段(從“毛紅與玉英玩山對歌、相識相戀”到“媒婆與爪半凱說媒、斂財”)。演員全部是1998屆,年齡在30——40歲之間。片段用時190分鐘;另一部分是青少年學生現代歌舞表演和民歌演唱,含文藝隊老牌經典花扇舞《採茶舞曲》和侗族大歌《五月蟬歌》《高山井水》兩首。該部分主要是爲展現唐朝文藝新人風采,讓他們多學侗族文藝文化,耳濡目染,慢慢成長爲唐朝侗戲文藝隊新一代。該部分用時30分鐘。整個晚會用時220分鐘。

在組織老屆戲班演員往歸滾寨“爲也”過程中,筆者觀察到幾個現象:

1、聞聽大寨要到歸滾寨“爲也”唱戲,歸滾寨、知了寨、良拜寨許多文藝愛好人士紛紛自發組織侗戲“爲也”、蘆笙“爲也”、舉辦蘆笙比賽、舉行鬥牛活動,豐富鄉村文化生活,活躍民族村寨文化;

2、許多人聞聽要唱戲鬧元宵,十分興奮,十分支持組織者和老演員演出,併爲組織者提供所需的幫助;

3、老演員中多數熱心不減,興趣頗濃,自主克服種種困難、陳舊觀念束縛,前來商議、排練、預演,積極配合組織者工作;

4、通過與老演員交流調查,瞭解到演員們不僅在侗戲方面表現優秀,而且在樂器演奏、侗歌演唱等方面有所造詣。每個演員都是才華橫溢。

6、歸滾寨民看戲十分專注,人們在看戲中再次體驗了昔日侗族戲曲文化的魅力。同時,這也表明了侗族人民當年的侗戲情結並未有一絲減少。這對我們今後繼續發揚、發展侗戲文化,還有“爲也”文化的繼續非常有利。

筆者開始這項實踐活動於xx年1月27日,當天完成所有的聯繫任務;28日。侗戲班子集中於大寨戲臺,商議劇目和選段;29日晚於大寨戲臺溫習、排練;30日晚預演;31日晚正式演出。2月1日收尾。

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我從收穫、效果兩方面來歸納總結,並談談心得:

從收穫來看:

1、成功舉辦一個民族村寨的新春文化交流晚會,活躍了村寨文化,爲家鄉送上了一個美好的節日禮物,成爲家鄉人民最真的一份子和親切的朋友,得到了家鄉父老的喜愛和孩子們的擁戴;

2、侗戲的恢復讓我從中也學會了一些傳統民歌戲曲,同時也自學了侗戲的二胡曲,這些都讓我更好地理解侗戲文化的精髓和精神的內核,讓我更加生動地感受自己民族的脈搏跳動,感受民間文化的魅力,感受田間地頭文化的生動和如此的貼切人生;

3、在看戲過程中,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侗族人民的民族審美心理特點和理想追求。同時更加懂得了怎麼樣才能創造出適合侗族審美心理的文藝作品;

4、在本次社會實踐中,我搜集到了不少珍貴的第一手資料,爲將來事業發展做了相關準備。

5、在整個社會實踐中,我更加真實地反觀了自己民族的處境,更加明白了我對於我的民族該做哪些努力,我的民族的未來出路有了更多的認識。

從效果上來看:

1、最爲主要和最爲明顯的是——文化的復甦。侗戲的恢復是重要的。要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首先要有文化的存在和運轉。讓侗戲恢復起來就是最關鍵的一步。接下來的工作主要是對侗戲的發揚和發展。

2、在文化復甦的基礎上,民族主體對自我民族心理與文化的認同得到強化,文化的自覺將得到更進一步的加強,即更爲主動。

3、在文化復甦的基礎上,民衆對文藝的關注得到強化,這對抵禦現代不良風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人們可以在自己生活空間中讓文藝佔有一定位置。

4、當然,此次實踐也有一些不足,比如唐朝經濟的限制帶來晚會設備的不足,當地一些陳舊保守的落後觀念仍然存在於人們腦中,影響人們的行動,從而帶來文化復甦的可能性減小,給唐朝文化復興帶來困難。

總之,此次社會實踐非常有意義。本着對自己民族的熱愛和對文藝的熱愛,就自己專業所需,我發揮了自己優勢,即是鍛鍊自己,也是造福民族、家鄉。我將繼續努力,不斷成長爲祖國、民族需要的人。

【第3篇】寒假社會實踐報告: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文化調查

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文化調查

摘要:隨着經濟的發展,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與漢族越來越相似,不少少數民族直接摒棄本民族的一貫傳統,學習模仿漢族人的生活。雖然是先進民族文化影響、帶動了落後民族的生活,但少數民族中的風俗習慣文化,是我國文化遺產中的寶貴財富。瞭解學習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文化,有利於保護我國民俗文化遺產。

關鍵詞:回族 節日 風俗

回族的節日風俗

回族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除此之外,還有小的節日和紀念日,如法圖麥節、登霄節、阿舒拉節等。這些節日和紀念日都是以伊斯蘭教的希吉來歷計算的,也就是以伊斯蘭教歷計算的。

伊斯蘭教歷,以月亮盈虧爲準,全年爲12個月,單月30天,雙月29天,平年354天,閏年355天,30年中共有1個閏年,不置閏月,與公曆每年相差11天,平均每32.6年比公曆多出1年。伊斯蘭教歷分太陰年和太陽年兩種,現在回族多用太陰年計算。

回族的開齋節

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菲士爾”的意譯,我國甘肅、青海、雲南等地的回民亦稱爲“大爾德”,寧夏南部山區八縣回民則稱爲“小爾德”。它與古爾邦節、聖紀節並稱爲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流行在全國十個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中,但信仰伊斯蘭教的十個民族在過節時又有許多本民族的特點和習俗。

回族的齋月,是伊斯蘭教歷九月,回族羣衆習慣稱它爲“萊麥丹月”。由於回曆是純陰曆,所以開齋節出現在每年的不同時期。

回族爲什麼要封齋呢?相傳,在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40歲那年(伊斯蘭教歷九月),真主把《古蘭經》的內容傳授給了他。因此,回族視齋月爲最尊貴、最吉慶、最快樂的月份。爲了表示紀念,就在每年伊斯蘭教九月封齋一個月。齋月的起止日期主要看新月出現的日期而定。

七年級的傍晚,太陽落山後,各地的回民有的到清真寺的宣禮塔上,有的到牆頭上或房屋頂上,有的站到眼界開闊的地埂和渠壩上,盯着西方的天空,細心尋找月牙兒,見月牙兒就入齋。如果大多數人都沒有看見,有兩個以上的人確實看見了,立刻向本坊阿匐報告,大家也都公認“見新月了”,可以入齋了。如遇到霧氣茫茫、黑雲翻滾、黃沙彌天等特殊的氣候條件,不能目睹新月,可推遲到八年級、九年級的晚上。現在,絕大多數回族羣衆都是按照這個習慣辦的。

但是,由於回族中的教派不同,門宦不同,加之回族又分散在全國各地,人齋的時間也不完全都是這樣。有的地方回民主張自己親自看見月牙兒才行,別人報告的不算;有的地方主張提前入齋。還有一些地方,他們不看新月,這就是老七年級派、老八年級派和老九年級派。不論入齋和開齋的時間一樣不一樣,封齋都要夠一個月,這是一致的。

入了齋月,男滿十二週歲、女滿九週歲以上的回民,要求都要封齋,也叫把齋或閉齋。理智不清的、小孩兒、老弱有病的以及婦女月經期和產期都不封齋。

在入齋的當晚四點左右,各清真寺(點)的寺師傅,站到清真寺的梆克樓(宣禮塔)上打梆子。有的不辭辛勞,走街串巷,挨門逐戶地敲打,催醒人睡的人趕忙起來,洗手、洗臉、漱口,做封齋飯。

這一月,回族的生活安排得比往常要好得多。一般都備有白米、白麪、羊肉、油茶、白糖、茶葉等有營養的食品。

封齋的人,在東方發白前,要吃飽喝足。如果有的人起得晚了,來不及吃,那就不吃不喝,清封一天。東方發曉後,至太陽落山前,要禁止行房事,斷絕一切飲食,無論是在炎熱的暑夏,還是在嚴寒的冬季,不管是口乾舌燥,還是飢腸轆轆,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條件下,都不準吃一點東西,也不許喝一口水。不許在齋戒的期間,大量過分地漱口,嗆鼻子,更不許口噙水果糖之類的食物。平時抽菸的人在齋月裏也要堅決戒掉。做飯的人或搞飲食業買賣的人,可以品嚐,但不能嚥到肚子裏。若有人爲了滋補、壯陽、麻醉等在皮下注射或靜脈注射,在齋戒期間行房事、遺精(夢遺除外)等都算是破齋,這一天齋也就無效了。

據說,這樣封齋的目的,就是讓人們體驗飢餓和乾渴的痛苦,讓有錢的人真心救濟窮人。通過封齋,回族逐步養成堅忍、剛強、廉潔的美德。

當人們封了一天齋,快到開齋時,齋戒的男子大多數都要洗小淨,然後換上清潔的衣服,戴上白帽,上寺等候。聽見清真寺裏開齋的梆子聲後,在寺上和在家的,都開始吃“開齋飯”了

開齋時,若是夏天,有條件的先吃水果,沒有條件的喝一碗清水或蓋碗茶,而後再吃飯。這主要是齋戒的回民在夏天首先感到的是乾渴,而不是飢餓。若在冬天,有的人講究吃幾個棗子後再吃飯。相傳穆罕默德開齋時愛吃紅棗,所以回民現在也有這種習慣。

以上這些,只是回民狹義的齋戒。廣義的齋戒是,不僅不吃不喝,更重要的是要做到清心寡慾,表裏一致,對耳、目、身、心都要有所節制。要做到耳不聽邪,目不視邪,口不道邪,腦不思邪,身不妄邪。如果只禁飲食,挨飢餓,而兩面三刀,惡語中傷,橫行霸道,胡作非爲,是不符合齋戒真諦的,也是不全面、不完美的。

至齋月二十七,是回族羣衆很重視的“蓋德爾夜”,也有的叫“坐夜”。

“蓋德爾”是阿拉伯語,即“前定”和“高貴”之意。回族羣衆認爲,在這一夜,安拉把全部《古蘭經》通過哲卜利勒天使下降給穆罕默德。在這一夜做一件好事,勝過平時一個月所做的事。因此,在這一夜,回族羣衆一般都要做些可口的開齋飯,特意送到清真寺裏讓大夥兒吃,有的還請一些人到家裏吃開齋飯,經濟條件較好的還設宴待客。吃完飯,可以到清真寺贊聖、誦經,也可以在家砸一些核桃,炒一些瓜子和花生,或煮一些羊骨頭,邊吃邊聊天。整夜不眠,通宵達旦。

有些地區在這一夜還張燈結綵,互贈禮品,慶賀“蓋德爾夜”。

齋月結束,還未舉行節日會禮前,回族羣衆都要按照家庭人口多少計算,舍散“費士爾”錢,即交納課稅。

回族羣衆認爲,封了一個月齋,不交“費士爾”錢,便失去了帝戒的完美性,有的甚至認爲是自封了一月齋。因此,回族羣衆一般都願意履行這種義務。

齋戒期滿,就是回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節日之———開齋節。

在開齋節前夕,外面工作的、做買賣的、出差的回民都要提前趕回家中。

開齋節要過三天,第一天從拂曉開始就熱鬧起來。家家戶戶都要早早起來,打掃院內院外、巷道廁所,給人以清潔、舒適、愉快的感覺。成年回族個個都要洗大淨、沐浴淨身。男女老少都換上自己喜愛的新衣服,小孩子也都個個把臉洗得乾乾淨淨,頭髮梳得光光亮亮的。回族羣衆聚會和活動的場所——清真寺,節日前該維修的維修,節日裏也都打掃得乾乾淨淨,有的地方還專門佈置一番,懸掛“慶祝開齋節”的巨幅標語和彩燈。

早晨八點以後,回族羣衆腋下夾一個小毯子或小拜氈,從東南西北,四面八方,彙集到清真寺。有的地方因參加會禮的回民達萬人之多,清真寺容納不下,就另選擇一個地勢平坦、寬敞乾淨的場地。當阿訇宣佈會禮開始,回族羣衆鋪下毯子或小拜氈,脫下鞋子,立即面向聖地麥加古寺克爾白方向叩拜。

我們知道,禮拜後,回族羣衆齊向阿匐道安,接着全體互說“色倆目”問候。整個會禮結束後,由阿匐帶領遊祖墳,念鎖兒(《古蘭經》選讀),追悼亡人。最後恭賀節日,串親訪友。

節日中,家家戶戶炸饊子、油香、花花等富有民族風味的傳統食品。同時,還宰雞、兔、羊,做涼粉、燴菜等,互送親友鄰居,互相拜節問候。

在節日裏,除了鄰居、朋友互拜外,已婚和未婚女婿要帶上節日禮品給岳父母拜節。拜節的時間要早。回族當中流傳一句俗語,叫做“七年級、八年級拜節,九年級、初四拜鱉”。如果拜節遲了,會帶來一些不愉快的事。

隨着社會的發展,回族的開齋節也增添了不少新的內容。全國回民聚居的一些地方,除節日參加聚禮等活動外,還組織各種文娛活動。如遼寧鞍山市的回族青年,在節日裏要獅子舞,踩高蹺;河北滄州地區的回民在節日裏表演武術;西北一些青年在節日裏摔跤、扳手腕、擰指頭、打撲克;城市裏一些回民喜歡遊公園等等。

回族的古爾邦節

“古爾邦”,阿拉伯語音譯“爾德·古爾邦”、“爾德·阿祖哈”,意爲“犧牲”、“獻身”,故亦稱“宰牲節”、“獻牲節”、“忠孝節”、“爾德節”。寧夏南部山區等地的回族稱爲“大爾德”,雲南等地的回族稱爲“小爾德”,是伊斯蘭教三大節日之一,一般在開齋節過後七十天舉行。這個節日屬於穆斯林朝覲功課的儀式範圍。伊斯蘭教規定,教歷每年12月上旬,穆斯林去麥加朝聖,朝覲的最後一天,開始舉行慶祝活動。

回族爲什麼要宰牲過古爾邦節呢?相傳,伊斯蘭教的古代先知之———易卜拉欣夜間夢見安拉命他宰殺愛子伊斯瑪儀獻祭,考驗他對安拉的虔誠。

易卜拉欣把刀磨得閃閃發光,非常鋒利。當伊斯瑪儀側臥後,他把刀架在兒子的喉頭上。這時他傷心痛哭,淚如溪流。第一刀下去只在兒子的脖子上留下了一個白印印,第二刀下去刮破了一點皮。

伊斯瑪儀說:“我的父啊,你把我翻個身,讓我匍匐而臥,這樣你就下決心吧,順從真主的命令。”

易卜拉欣聽了兒子的勸言,把他翻了個身,然後解下刀子使勁宰時,真主受感動,派天仙吉卜熱依勒背來一隻黑頭羚羊作爲祭獻,代替了伊斯瑪儀。這時易卜拉欣拿起刀子,按住羊的喉頭一宰,羊便倒了。從那以後,穆罕默德就把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規定爲宰牲節,這就是傳說的“古爾邦”的來歷。

我國回族人民的古爾邦節,就是根據這一宗教來歷內容,長期發展演變的一種傳統的民族節日:有多重複合的內容,已與單純的宗教節日有了很大的區別,而且主要內容已不再是宗教內容。現在我國回族人民不論信教與不信教,都按照各地不同的習慣,歡度古爾邦節。規模一般較大,多以村、鄉、鎮、巷等爲單位進行,有的地方按照傳統習慣要過三天,有的地方只過一天。

節前打掃室內外衛生。家庭院落、大街小巷都打掃得乾乾淨淨,東西堆放得井然有序。家家戶戶在節前都要炸油香、饊子、花花等。孩子們換上節日的服裝,歡樂地奔跳。

節日拂曉,沐浴淨身,燃香,換上整潔的衣服赴清真寺參加會禮。

回族當中流傳着一句俗語叫做:“當不了月回回,總得當個年回回。”這話的意思是,無論多忙,這一年一度的會禮和慶祝活動要參加。即使你不懂回族的風俗習慣,那麼,你也得隨俗。

古爾邦節的會禮和開齋節一樣,非常隆重。大家歡聚一堂,由阿匐帶領全體回民向西鞠躬、叩拜。如果在一個大的鄉鎮舉行,可謂人山人海,多而不亂。在聚禮中,大家要回憶這一年當中做過哪些錯事,犯過哪些罪行,阿匐要宣講“瓦爾茲”,即教義和需要大家遵守的事等,最後大家互道“色倆目”問好。

會禮結束後,還要舉行一個隆重的典禮,這就是節日裏,除了炸油香、饊子、會禮外,還要宰牛、羊、駱駝。一般經濟條件較好的,每人要宰一隻羊,七人合宰一頭牛或一峯駱駝。宰牲時還有許多講究,不允許宰不滿兩歲的小羊羔和不滿三歲的小牛犢、駱駝,不宰眼瞎、腿瘸、缺耳、少尾的牲畜,要挑選體壯健美的宰。所宰的肉要分成三份:一份自食,一份送親友鄰居,一份濟貧施捨。

我國穆斯林在齋月吃肉、在古爾邦節宰牲的這種習俗,過去是普通中國人所詫異的,而對伊斯蘭教義有正確認識的唐人杜環在《經行記》中,特別點出這兩件事,說是“食肉作齋,以殺牲爲功德”。

宰牲典禮舉行後,家家戶戶又開始熱鬧起來,老人們一邊煮肉,一邊給孩子吩咐:吃完肉,骨頭不能扔給狗嚼,要用黃土覆蓋。這在古爾邦節是一種講究。肉煮熟後,要削成片子,搭成份子;羊下水要燴成菜。而後訪親問友,饋贈油香、菜,相互登門賀節。有的還要請阿匐到家唸經,吃油香,同時,還要去遊墳,緬懷先人。這種慶賀節日的形式多種多樣,各地互有異同。有些地方除了參加聚禮和訪親問友外,還組織各種文娛體育活動。新疆地區的回民在古爾邦節,無論男女,喜歡組織各種遊藝活動,歡天喜地,格外熱鬧。新疆農村一般還舉行叼羊、對唱等活動,對唱時,觸景生情,即興創作,特別愛唱《花兒與少年》等歌曲。甘肅、寧夏、青海等地的回族青年,在節日裏唱“花兒”。各地伊斯蘭教協會在古爾邦節,一般都要舉行招待會,邀請回族知名人士、阿匐等人蔘加。我國人民政府還明文規定,古爾邦節給回民放假一天,並給城鎮戶增供羊肉、香油、優粉等,予以特殊照顧。黨和政府的各級領導人還和回族羣衆一起參加節日慶祝活動,暢敘情誼,祝賀回族節日幸福、快樂,增進了民族團結,給回族的傳統節日增添了新的內容,賦予了新的意義。

回族的聖紀節

聖紀節,是伊斯蘭教三大節日之一,是紀念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的誕辰和逝世的紀念日。

相傳穆罕默德於伊斯蘭教曆紀元前五十一年三月十二日(公元571年4月21日)誕生於阿拉伯麥加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取名穆罕默德(意爲“受到高度讚美的人”)。

伊斯蘭教歷第十一年三月十二日(公元632年6月8日)穆罕默德因病歸真,終年63歲,葬於麥地那。

由於穆罕默德的誕辰與逝世恰巧都在伊斯蘭教歷三月十二日,因此,回民一般合稱“聖紀”。國外的伊斯蘭教徒一般都過“聖紀節”,爲紀念穆罕默德的誕生而舉行。我國新疆有些回民也過聖紀節。節日這天首先到清真寺誦經、贊聖、講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蹟,而後吃喝遊玩一天。重慶市的一些回民過去每到聖紀節前夕,先請教民在晚拜後來清真寺贊聖,清真寺門口、大殿以及周圍張燈結綵,教民們“饗以盛饌而散”。這天晚上的菜以炒牛肝爲最味美。第二天爲正式紀念日,由衆教民正式舉行。

我國其他地方的回民一般都將“聖誕”和“聖忌”合併紀念,俗稱“聖會”。特別是西北地區過聖紀節時,側重紀念逝世日,就像給先人過週年一樣,誦經念“爾麥裏”,以示懷念。

節前,由清真寺裏的主持阿匐講一下過節的重要性和需要做的準備工作;之後,穆斯林自願捐贈糧、油、肉和錢物,並邀約若干人具體負責磨面、採購東西、炸油香、煮肉、做菜等,勤雜活都是回族羣衆自願來乾的。回民把聖紀節這一天義務勞動視爲是行善做好事,因此,爭先恐後,不亦樂乎。

節日裏,清真寺張燈結綵,掛起橫幅,橫幅上一般都用阿拉伯文書寫紀念穆罕默德的字樣,有的還寫聖紀大會標語。1990年筆者在四川省成都市皇城清真寺參加聖紀節,寺院裏張貼着醒目的標語:學習穆聖高風亮節的偉大情操,學習穆聖偉大謙遜的品德,學習穆聖大公無私的優良作風,學習穆聖堅忍不拔的精神,學習穆聖廉潔儉樸的美德等。

這一天,回族羣衆聚集在清真寺誦經、贊聖、禮拜,並由阿匐宣講穆罕默德的生平簡歷,功績品德,以及在傳教中所受種種磨難和許多智勇、善辯、善戰的生動歷史故事,教育回族羣衆不忘至聖的教誨,做一個真正的穆斯林。

這一天穆斯林還要做討白(意即仟悔)。回民認爲:“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做討白的要痛改前非,求主饒恕,有過就改,誓不再犯,決心立功,矢志不移。

儀式結束後,開始會餐。有的地方經濟條件較好,地方也寬敞,擺上十幾桌乃至幾十桌飯菜,大家歡歡喜喜,一起進餐;有的地方是吃份兒飯,回族羣衆叫“份碗子”,即每人一份。對於節前散了“乜貼”,捐散了東西,而沒來進餐的,要託親友、鄰居給帶一份“油香”去品嚐。

總之,回族過聖紀節的特點是衆人贊聖,衆人捐散,衆人一起來吃飯,表現了回族人民團結、友愛的精神和喜悅的心情。

回族的其他節日

回族除了過三大節日外,回族聚居區的穆斯林還過法圖麥節、阿舒拉節、登霄節等。

(一)法圖麥節

回族的法圖麥節在每年的齋月十四,即伊斯蘭教歷九月十四日。爲紀念穆罕默德的女兒、阿里的妻子法圖麥,由回族婦女親自出動,收斂錢糧,選擇一個住宅寬敞的回民家裏,架幾個特大鐵鍋,熬幾大鍋雜豆粥,烙一些油香或炸油香,請阿匐唸經祈禱並讚頌聖女的事蹟,回民也叫“女聖紀”,之後,讓全“坊”的男女老少一起來吃。這雜豆粥是用黃米小米、大米、扁豆、豌豆、綠豆、大豆等十幾種豆類加肉了和蔥、姜、鹽等各種調料熬成的一種稀粥。

回民吃這種雜豆粥是有來歷的。傳說很早以前,法圖麥的丈夫阿里帶兵打仗已三天三夜沒東西吃了,兵荒馬亂,爲安撫人心,法圖麥到河邊揀了一衣襟各式各樣的小花石頭,拿回來淘洗了兩遍就下到鍋裏煮,在人們正鬧着要吃飯時,法圖麥說米已下鍋,正在這時鍋裏噴出豆味。法圖麥打開鍋一看,那各樣石頭變成了小花豆,香味撲鼻。阿里高興地說,今天弟兄們放開肚皮吃吧。士兵們每人吃四五碗,邊吃邊讚揚法圖麥的功績。有的吃飽了還撐着吃,結果一個穆斯林弟兄因吃得太多“無常”了,阿里當衆宣佈,今天吃飯“無常”的真主不降罪。

爲了紀念法圖麥的這一傳奇行動,表示對她的尊敬,至今回民當中仍保留着吃雜豆粥的習俗。到了這一天,家家戶戶晚上不在家吃飯,專門去吃雜豆粥,吃時湊錢湊糧一起做着吃,請人、送人吃,大家盡情地吃,直到把肚皮撐圓。所以,現在回回把這一天叫媽媽會,也叫法圖麥節或姑太節。

(二)阿舒拉節

在伊斯蘭教歷正月十日舉行。阿舒拉源出希伯來文,意爲“第十天”,一般指希吉來歷一月十日。相傳該日是阿丹、怒哈、易卜拉欣、穆薩等先知得救的日子。還傳說這一天安拉創造了人、天堂和火獄等,因此,把這一天看做神聖的日子。680年阿里之子侯賽因因在該日被倭馬亞王朝所殺,所以這一天又成爲什葉派紀念侯賽因的哀悼日,後來發展爲阿舒拉節。

我國回族伊斯蘭教的格迪目派的穆斯林過阿舒拉節。節日這天,用各種豆類熬粥,回民把這種飯叫阿舒拉飯。

爲什麼要吃阿舒拉飯呢?傳說在遠古時期,真主派了一位能言善辯,處事穩重,胸懷坦蕩,有能力、有耐性的先知怒哈去勸說崇拜偶像的人。怒哈和顏悅色,千方百計地宣傳真主的信條,一部分人被說服接受了他宣傳的信條,而另一部分地位較高的人不但不聽他的勸說,還譏笑他。怒哈在毫無辦法的情況下,祈求真主不要在人世間留這些人。真主聽了怒哈的話,向他默示,儘快製造方舟,怒哈就到一個偏僻安靜的地方自己製造了船,帶着那些歸信安拉的人登舟,並在世界上各種動物和禽類中各選一對載在船上。怒哈一行剛駛船離岸,天上的水門便大開,飛流直下,地下的泉水噴涌,一時間洪水漫世,那些不信真主的人全都喪命。最後天上的水門漸漸閉合了,大地吸收了洪水,怒哈的方舟落到了朱迪山上。

船上的人在山上等了三天三夜,找不到吃的,人們忍不住飢餓,亂喊亂叫。怒哈到山下揀了各種各樣的豆子下鍋煮着吃,結果幾把雜豆煮了一大鍋,救了不少人的命,也救了怒哈聖人的命。

現在,我國回族人民爲了紀念這一天,仍保留着吃雜豆粥的習俗,回民管它叫憶苦思甜飯。

(三)登霄節

登霄節不是所有的回民都過,主要是一些篤信伊斯蘭教的回族穆斯林參加。登霄,是阿拉伯語“米爾拉吉”的意譯,原意爲“階梯”。

登霄節這天晚上,回族穆斯林聚集到本坊清真寺舉行禮拜、祈禱,以示紀念。這天晚上睡覺比較遲,一般都要聽開學阿匐講“瓦爾茲”。

相傳,穆罕默德聖人在52歲時,伊斯蘭教曆紀元前一年(公元621年)七月二十七日夜晚, 爲了躲避一些反對派的攻擊和謀害,而到他妹妹溫母哈尼家中暫時隱蔽。就在這天晚上,真主命令折不裏勒天仙牽上仙馬來接穆罕默德。穆聖在折不裏勒的陪伴下,乘天馬從麥加到耶路撒冷,雖然路途遙遠,可一剎那就到達了。穆聖從耶路撒冷登霄,登到第六層時,會見了穆撒聖人,穆撒讓穆罕默德向真主禮一拜,而他禮了三拜,現在回族穆斯林遵聖行,把這三拜作爲‘副天命”。穆聖又邀游到第七層時,見到了“天堂”、“火獄”等,返回到第六層時,又遇見了穆撒,穆罕默德告知真主說今後日禮五十次拜作爲天命。穆撒聽後說,這樣穆斯林沒那麼多時間,可能承受不了,穆罕默德也感到這樣做確實受不了,就連續九次求真主減少拜數,直至減.到一日五次禮拜,黎明穆罕默德重返麥加。這就是一日五次禮拜的由來。據回族學者講,這五次禮拜都是有一定的時間規定的,都必須是中心拜,過早過遲都不合適。一般說晨禮是晚夕與白晝之中心,晌禮是一日之中心,晡禮是一日五次禮拜之中心,昏禮是白晝與夜晚之中心,宵禮是夜晚之中心。

現在回族紀念登霄節,除了禮拜、祈禱外,阿匐還要着重宣講穆罕默德登霄的意義、情景,講述真主對穆聖的特別恩賜,講述穆斯林都要以穆聖的言行爲鏡子,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真正的穆斯林。

回族節日民俗的特點

第一,回族過節不過年。回族人民習慣於歡度一年一度的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等傳統節日和阿舒拉節、法圖麥節、登霄節等節日,不過回曆年,也不過陰曆年——春節。

伊斯蘭教把公元622年9月穆罕默德由麥加遷至麥地那,稱爲“希吉來”。穆罕默德逝世後,爲了紀念這一具有意義的歷史事件,就把“希吉來”定爲伊斯蘭教紀元,並以該年教歷一月一日(穆罕默德入麥地那的第二天)爲歲首,即元年元旦。現在一般回民只記本民族的節日時間,不大注意伊斯蘭教的元旦時間,也不過元旦節。回族人民始終不講究過年,即使是中國全民性的傳統節日——春節,回族一般也不過。城市裏跟隨過春節的人,春節期間,家門上不貼對聯,晚上不放鞭炮,不給孩子壓歲錢,也不讓孩子叩頭拜年。

回民也不過漢族及其他民族的節日,如祭祀屈原的端午節,以拜月爲主的中秋節,以及清明節、臘八節等;居住在彝族地區的回民不過“火把節”;居住在廣西、桂林、柳州、南寧、靈川、永福、平羅等地的回民均不過壯族的“三月三”、苗族的苗年、瑤族的盤五節等等。但是,新中國成立後,隨着社會的發展和變化,居住在城市裏的一些回民或回漢雜居區的回民,因受漢族的影響,有的也過春節、中秋節等。春節雖沒有什麼講究,但也在大年七年級早上吃餃子,也給一些漢族同志拜年,有的在端午節也吃清真糉子。中秋節,雖然不拿月餅作爲供品去拜月,但也購買清真月餅自己吃,送親戚朋友,祝福全家團圓。

第二,回族的三大傳統節日,具有全民性、穩定性、紀念性等特點。如回族的開齋節和古爾邦節,無論信教不信教,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大人還是小孩都過自己的節日。如開齋節,雖然現在有許多年輕人不封齋,但照樣過開齋節,而且過這兩個節日規模都很大,聚禮時有的地方多達幾萬人,它已深深地紮根於廣大的回族羣衆當中。從回族形成到現在基本上一直是穩定的,有變化也是緩慢的。如過去回族節日裏不玩不鬧,現在節日裏,年輕回民有的參加一些武術、體育等文娛活動。其他形式不變,始終保持傳統節日的穩定性。回族的三大節日和其他節日還有紀念性的特點。如聖紀節是爲了紀念穆罕默德,法圖麥節是爲了紀念聖人的女兒、阿里的妻子法圖麥等等。

第三,回族傳統節日還具有交流學習、貿易等文化特點。回民在節日期間,一般以清真寺爲中心,在會禮前後,四面八方的穆斯林老小彙集在一起相互交流感情,暢敘情懷,加深親朋好友的往來,一些平日有過誤會、矛盾的,節日期間通過長者牽線搭橋,相互致“色倆目”問候,並表示道歉。近幾年來,隨着商品經濟的發展,穆斯林兄弟還互相交流經濟信息等。另外,回民每過一次節日,使大家接受一次教育,通過阿匐宣講“瓦爾茲”,掌握伊斯蘭教的歷史知識和教義、教律的基本知識,一些在機關、廠礦、學校工作的人還可以學習到穆斯林日常生活習慣中應注意和掌握的知識。

近幾年來,回族在過節時越來越注意商業貿易。根據回族節日的消費特點,買賣牛、羊肉及其他飲食和蔬菜,買賣民族用品,如湯瓶、吊罐、白帽、蓋頭、衣服等,還有的買賣各種伊斯蘭經典書刊、衛生香等。

【第4篇】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挖掘物質遺產價值,展示民族文化魅力

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挖掘物質遺產價值,展示民族文化魅力

近年來,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各省各地的申報熱情也是持續高漲。這種現象進一步表明我們國家現在更加重視民族文化的保護及傳承,廣大人民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也有更深切的認識。這對於提升人民的文化品位與科學文化素質都有很積極的作用,同時也有利於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爲中華民族的崛起提供精神支撐。

這次學校暑期開展的實踐活動有關於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課題,我想這也是一次好的機會來深入瞭解人類的這份精神財富。

崑曲木卡姆多浪剪紙等藝術精品以不同的形式展現了我國多民族的文化遺產,這些璀璨的藝術珍寶耀眼奪目,始終吸引着人民熱愛的目光。國家也注重財力物力的投資,重視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

多浪文化是維吾爾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主要分佈於葉爾羌河流域,新疆阿瓦提縣是“多浪人”的主要聚集地之一。

多浪文化的形成是基於原始土著,兼具維吾爾族文化與蒙古文化的秉性,是草原牧獵與綠洲農耕融合的“活化石”。歌舞是多浪文化主要載體之一,具體體現在“聚”、“豪”、“勁”、“醉”四個方面。 “聚”,維語中的“多浪”即是“成堆地聚集在一起”的意思,同時,多浪文化也因聚合而產生;“豪”,多浪人的心胸像戈壁一樣寬廣,性格豪放,歌聲高亢悠長;“勁”,多浪人粗獷拙樸,舞姿恣意縱橫,剛勁有力;“醉”,多浪人的穆塞勒斯原汁原味,讓品嚐的人情醉心也醉。國家近年來投入很大的力度來保護這種文化遺產的傳承,確立遺產傳承人,建設藝術展廳,使得這種藝術珍品走出閉塞的鄉野農家,接受人民大衆藝術眼光的檢閱,同時也昇華了人民的藝術追求,達到雙贏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讓多浪文化確立藝術定位,成功傳承,進一步綻放屬於自己獨特的藝術價值。

在校期間我曾經不止一次的走進了荊州古玩城,因爲那裏離學校確實近,很方便。每一次去都有不同的感受,悲涼滄桑肅穆這些已經不再是我們所能感受得到了,歷史長河盪滌舊跡,沉澱下的斷壁殘垣裝點着現代人怪異另類的審美眼光。在那裏很少有人懂得呵護,當胸中日益被銅臭之氣所污蝕,擁有的物質文化遺產就等同是赤裸裸的財富。我看到有人把精美的剪紙當成涼蓆鋪地,理由是沒人光顧,浪費可惜,豈不知他的行爲不僅是浪費,更是糟蹋玷污褻瀆!走出古玩城,外面的世界依舊光鮮瑰麗,人的心靈卻有種可笑的光怪陸離。那一剎那感覺到沉重,不想說太多的話,胸中充塞的是無奈與痛惜。可能社會的大環境已經有了顛覆性的改變,死水的味道很少再有人嗅到。我突然想起宋代大儒朱熹的一句話:古之人猶抱美玉而深藏不市,今之人以石爲玉而又炫之也!或許很多的物質文化遺產可以在商品經濟的今天繼續綻放光彩,但是不能忽視還有太多的人文珍寶被赤裸裸的俗鄙的劊子手所扼殺!我期盼着那些沉睡的人們能睜開惺忪的雙眸,認識到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並保護好傳承好它們!

基於同樣的原因,我頻繁的出沒於荊州博物館。這座承載荊楚瑰寶的文化宮殿,在向世人展示絢爛荊楚文物的同時,也讓文化荊州蜚聲海內外。青銅絲織漆木玉器陶瓷石器等精美珍貴的文物是荊楚遠古先民的勞動成果與智慧結晶,在中華文物殿堂上熠熠生輝。其中的絲織品讓我一次次發出由衷的驚歎,因爲這些絲織品的做工細膩精緻到現在都沒有辦法破解。隔着玻璃,看着這些珍品,內心怎不油然而生一份自豪與驕傲呢!自豪的是祖先的聰明與才智,驕傲的是今天我們傳承與保護的決心。去年元旦的時候,我和一個朋友坐車去荊州城東門觀看煙火表演,那晚東門主幹道實行了交通管制,因爲有太多的人來參與那場盛大的狂歡。我們去的時候,已經有很多人回程了,路上游人如織,用摩肩接踵毫不爲過,移動很慢。我和朋友只能小心而行,害怕在人羣中走散。煙火表演在護城河的河岸上上演,我們就拼盡全身力氣往過擠,。這時候,頭頂上漂浮的火光深深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通過當地人的介紹,我知道了那是孔明燈。天上有很多的孔明燈,地面上還不斷有人放,那種朦朧的火光,搖曳出沉醉的回味,我一直在留意着它們的行動軌跡,努力想洞察它們的歸處,就像燃燒的生命,最終會把灰燼撒向哪座歸冢。後來瞭解到,孔明燈上寫滿了祝福,是人們的一種精神寄託。對遙遠的未來的牽盼,對未知的生命的祈禱,更有他們發自心靈的虔誠的自省。護城河的流水滌盪幾千年的歲月沉澱,孔明燈的燭影祈照荊楚兒女的前進道路,這是上輩薪火相傳的文化遺產,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衷心的希望我們能接好這一棒!

暑假回到家鄉,我也不忘自己的使命,那就是挖掘物質遺產價值,展示民族文化魅力,爲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奉獻一份微薄的力量。我的家鄉在黃岡浠水,在這片人傑地靈英才輩出的熱土上,家鄉人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與聰明才智也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獨特的文化藝術形式。浠水民歌是巴楚文化完美結合的產物,浠水民歌不僅是鄂東民歌的代表,而且是巴楚文化完美結合的代表,鄂東的民歌所有的基調都可以從浠水民歌裏找到,而且浠水的旋律都可以從四川民歌中找到出處,因爲浠水民歌是活着的歷史。浠水是古時巴人的流放之地。鄂東民歌不管怎樣的發展,但基調仍是巴人精神的基調。兩個多年來流放的巴人在鄂東這塊土地上創造了生命的原始歌謠。這些歌謠有着向命運不屈的抗爭,迸濺的熱血和熊熊的大火變成了號子,男女的愛情,豐收的喜悅,幸福的痛苦的眼淚化作了旋律。毫不誇張的說,浠水民歌之於浠水人民,就像《馬賽曲》之於法蘭西人民,《星條旗永不落》之於美利堅人民,因爲它不僅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支前進奮鬥的號角!並不僅是浠水,我們黃岡有11個縣(市),每一個縣市都有自己的文化藝術形式:紅安的蕩腔鑼鼓,馳名中外的黃梅戲,黃梅挑花,羅田東腔戲,蘄春布貼與李時珍中草藥文化,團風剪紙,英山纏花與畢昇活字印刷術等等 ,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藝術瑰寶,更值得驕傲的是它們都已經申報成功了,是世人翹首膜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現在的我們,不再全副心思用在物質享受上了,因爲我們創造的物質財富早已經能夠滿足口腹之娛,今天當我們回過頭來審視腳下的路,仰觀天際變幻的星雲,驀然發現還有一些東西值得我們不遺餘力去追求。它們孕育了燦爛與智慧,它們見證了滄桑與輝煌,它們啓迪了現在,更昭示了未來:我們要傳承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民族文化的光芒更加綻放,屹立於世界文化最高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