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徵文稿

傳承紅色基因淬鍊紅色精神徵文

徵文稿1.74W

傳承紅色基因淬鍊紅色精神徵文

傳承紅色基因淬鍊紅色精神徵文1

多少時代變遷,幾經更遙遠,在和平之鴿的庇護下,祖國不斷向前。

當人們刷屏微聊時,當青少年聽搖滾樂學着非主流時,那些紅色經典是否離我們越來越遠?那些先列事蹟是否被人們遺忘?不,當然沒有,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天空中出現那一抹紅色,是那麼鮮豔,那麼奪目,心頭莫名滋生起自豪感來。

列寧說:“忘記歷史就意味着背叛”,是的,小時候的我酷愛看戰爭片,一看便起勁,看見王二小被敵人抓去便急得哇哇大叫,一看見鬼子被炸,共產黨打勝仗又破涕爲笑,嘴裏還振振有詞,我長大也要殺鬼子,保家衛國,遙想當年的激動。我心中也泛起點點漣漪,遙想共產黨當年拋頭顱,灑熱血,爲了一切爲前線的決心,是多麼英勇的風采。

革命先烈,我敬重你們,你們的鮮血,澆灌明日的朝陽,用身軀,鋪墊遠方的路。前赴後繼,視死如歸,總是穿梭於槍林彈雨中,和敵人鬥智鬥勇。在此,便涌現出一大批保家衛國之英雄,那捨身堵槍眼的黃繼光,寧死不降的抗日英雄楊靖宇,英烈浩氣,威震敵膽的英雄魏,拯民……。太多太多。正是有這些英雄的捨生忘死,纔有今天的繁榮昌盛,俗話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對呀。”

漫漫長征路,一路艱辛坎坷誰知道?過草地,翻雪山,淌泥濘,十萬八千里,路途之遙遠,九九八十一難,克服重重難關,-在《七律。長征》中寫到,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這是多麼凜然的氣勢,窮山惡水,不怕苦、不怕累,正因爲共產黨員心中有德念,有希望,腳下才有力量。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今天,我站在長征大橋之上,望車川流不息,貢江的水流向遠方,想起一句詩,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掏盡英雄。路邊的小學生佩戴紅領巾,成了最美的風景。再向前,在廣場上,革命先烈的雕像,栩栩如生,手握槍柄,武裝起來,一種大義凜然的正氣瞬間瀰漫我。有幾個孩童正在上面拍照,稚趣橫生。黨的十九大指出:讓紅色精神光耀新時代,讓紅色基因融入時代,是的,泱泱華夏,炎黃子孫,中國人的紅色情結與俱生來,它流動在民族血脈裏,遺傳於民族基因中,我敬仰紅色,它是新時代的生命與鮮血澆灌的讚歌,唱響新時代的樂章。

如今,祖國以日新月異的面貌屹立在世界舞臺上綻放光彩,革命英魂也能含笑九泉,作爲新時代的接班人,我們必須傳承紅色基因,與時俱進,在大江南北展現紅色風采。

敬重革命先烈,我們是紅色接班人。

傳承紅色基因淬鍊紅色精神徵文2

紅色基因是忠誠,愛黨愛國,矢志不渝;紅色基因是忘我,無私奉獻,無怨無悔。我們傳承紅色基因也許不必每天掛在嘴上,但是需要我們銘記於心。

一位劇作家說:“我經常恍惚,我的腳下埋藏着曾經鮮活的生命,我就踩在他們的身體上,我們的幸福和我們的生命來自於他們勇敢的犧牲。”所以,在這個偉大的變革時代那些血與火相伴隨,與你我相聯繫的紅色基因,是我們情感的依託,精神的歸宿,前行的動力。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縷魂。我們偉大的共產黨人用寸寸鮮血換來我們片片山河,換來了供我們踩在腳下的寸寸熱土,用他們的生命成就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敬愛的-同志領導共產黨人走過了震古爍今的兩萬五千里長徵,吃了世界上最大的苦,流了一個人可能要流一生的汗水。這就是偉大的紅色基因。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長征過程中最令我感動的是馬寶玉、曹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五個人,他們在作戰時帶的子彈打光了,就用山上的石頭打擊敵人,爲了不被敵人俘虜,在最危急的時刻,他們毀掉了槍支義無反顧的縱身跳下狼牙山。曹振林和宋學義在墜落時被樹枝擋住保存了性命,而其他三人從此長眠狼牙山。這件事在他們身上表現出了崇高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被人民譽爲“狼牙山五壯士”,這也是偉大的紅色基因。

紅色基因凝聚了力量,引領了未來,典藏了歷史,穿越了時空,成爲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心中永久的嚮往和神聖的殿堂。紅色基因的產生凝聚了無數共產黨人的心血,他們依靠“鐵石相擊,必有火花,水氣相蕩,乃生長虹”堅定信念,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才爲我們留下了令人熱血沸騰的紅色基因。

每個人都有着來自父母給予我們的的不同基因,而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給予我們每個中國人共同的、永不消失、永不變異的基因。這個時代的我們在向前奔跑的過程中會面臨數不盡的機遇和挑戰,我們更應該珍惜共產黨留給我們的這無比豐厚的精神財富,用紅色的激情去擁抱時代、擁抱事業、擁抱人生,讓紅色的基因傳承萬代千秋。

傳承紅色基因淬鍊紅色精神徵文3

每當那莊嚴的五星紅旗在我們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雄壯的旋律中徐徐升起時,我總是感到無比的激奮與自豪。然而在如今幸福,繁榮的背後,又有多少人付出生命,逝於戰爭。

“砰,砰,砰”隨着聲聲炮響,又是一場戰爭的開始:在1936年12月底,紅西路軍第五軍軍長董振堂率領着二千多名紅軍戰士,被數倍於紅軍的馬家軍包圍。由於沒有帶電臺,與西路軍總部聯繫不上,加上缺少彈藥,紅五軍戰士雖英勇奮戰,打退了敵人一次次的進攻,最終寡不敵衆,全軍覆滅。

翻閱歷史的長河,是他們在中華民族面臨危難時,用自己的身軀築造了長城,與侵略者殊死搏鬥;是他們把對祖國,對人民的熱愛化爲戰鬥中的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是他們在社會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拋頭顱,灑熱血,把寶貴的一切獻給了祖國。正是因爲有了他們,有了他們的崇高,有了他們的無私纔有了我們今天生活的幸福,才造就了今天祖國的昌盛。

作爲中國人,我們要知道,愛國是一種使命,一種偉大的使命。因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而作爲學生的我們,祖國新一代的接班人,更應該對這片偉大的土地懷着一種特殊的感情。國家需要人才,國家需要棟樑,等我們將來長大了,能爲國家效力了,能爲國家貢獻了,這纔是一種最偉大,最光榮的成就。

現在的我們,正處在和平的年代,祖國又正日益強盛,所以我們更應該努力,把愛國精神落實到身邊的每一件小事中。在校我們應該尊敬師長,團結同學,講文明,守紀律,負責任,做一個好學生;在家我們應該孝敬父母,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學會理解他們的苦心,珍惜他們的付出,做一個好孩子;在社會,遵紀守法,遵守公民道德。

同學們,讓我們將革命先烈們那高尚的基因傳承下去,珍惜所有,好好學習,爲家鄉的美好,爲祖國的富強打下堅實的基礎,貢獻更大的力量!

傳承紅色基因淬鍊紅色精神徵文4

“共和國的旗幟上有父親的血、母親的淚。”一位烈士子女談起紅色家風如是說。“不是春風勝春風,浩然家風濟世長。”一代代共產黨人,在長期的革命實踐和改革歷史中堅持正風齊家、率先垂範,讓紅色基因穿越時空的血脈,依然永葆赤誠。

有一心爲民的溫情。共產黨員與羣衆之間是魚水深情,這份感情就像“鸕鶿沉到水底”,具象在家書往來中,體現在日常相處裏。習仲勳時常鼓勵妻子要深入羣衆,他在信上寫到:“農村是一個大學校,是學之不盡的知識寶庫,用之不竭的知識源泉。”人民好比土地,黨員好比種子。共產黨員在羣衆中成長,羣衆對黨有“生身”之恩。徐特立教育子女,每天不能只爲自己着想,上半晚若想自己的困難,下半晚一定要想想羣衆的困難。“爲民作勤務,勞怨均不辭”,一心爲民是黨員幹部溶於血的誓言,是黨員家風的永恆底色。黨員幹部要把對人民的無限深情和感念融入到家庭教育中,既言家情也論民情。

有儉樸清正的風骨。勤儉節約是持家立業的根本,是廉潔的開端。在老一輩革命家的身上,這種質樸純粹的共產主義精神熠熠閃光。住進中南海20多年,朱德同志除了出訪所用的兩套好一點的衣服,其他的衣服都有補丁,始終克勤克儉、一身清風,他對家人反覆強調:“粗茶淡飯,吃飽就行了,衣服乾乾淨淨,穿暖就行了。”當焦裕祿得知自己的孩子“看白戲”時,非常生氣,當即把一家人“訓”了一頓,緊接着就起草了《幹部十不準》,不準幹部搞特殊化。正人先正己,家風連政風。家風如雷霆萬鈞、似春雨潤土,黨員幹部要敢於亮家規、定家訓、正家風,育好“小家”才能興旺“大家”。

有存道爲剛的信仰。回顧-,一封封壯懷激烈的家書,用至純至性的真情向親人傳遞着將革命進行到底的信念。趙一曼就義前留給孩子一封家書:“在你長大成人之後,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爲國而犧牲的!”吉鴻昌赴刑場前留給其妻的遺書上寫到:“夫今死矣!是爲時代而犧牲。”曾被家人誤解的“紅色特工”冷少農,在收到稚子來信時,既有作爲父親的激動,更殷切期許着孩子成長爲一個在新光照耀下“顧及到社會人類”的後繼者。穿過歷史的硝煙,走向危險與機遇並存的新時代,這種以生命和熱血鑄就而成的家風依然在延續。面臨疫情大考,無數“黨員之家”在危機時刻挺身而出。這是共產黨人的剛性,是革命者的“基因”,是始終不渝跟黨走的理想傳承,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力量。

“忠厚傳家久,初心繼世長”。歷經歲月洗禮和沉澱的紅色家風,雖然無形,卻擲地有聲。個體是時代裏不起眼的微塵,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能夠捲起向着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颶風,奔向新徵程的光輝彼岸。

傳承紅色基因淬鍊紅色精神徵文5

那是1921年的一天,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顯得多麼渺小短暫,卻發生了一件開天闢地的大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浙江嘉興南湖的一條遊船(後稱"紅船")上勝利召開,莊嚴宣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抗日戰爭中,他們堅定信念,百折不撓地驅逐帝國主義勢力出中國;兩萬五千里長徵中,他們,翻雪山,過草地,歷經千辛萬苦,失去了多少親朋好友,但是他們不輕言放棄,咬緊牙關終於在會寧會師;解放戰爭中,他們又雄赳赳氣昂昂,百萬雄師過大江,建立了新中國。過去,黨用他們的鮮血換回來中國的獨立,給予了我們和平幸福的生活。

記得我上國小時,每天都要經過一塊“三北抗日第一槍”的紀念碑,那時的我並不懂得其背後的真正含義,只是懷着一種好奇心,偶爾會仔細打量一番。直到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知道了關於這塊碑的故事。

那天,老師說要去抗日第一槍紀念碑參觀,教室裏瞬間喧鬧起來,我的心也像小鹿般砰砰地跳着,十分激動。

來到紀念館,大家細細地打量那被保存在櫥櫃中的文物。那些文物經過歷史的風吹雨打,已經鏽跡斑斑了,但是卻仍舊熠熠生輝,綻放着屬於他的光芒。長矛尖槍依舊令人看了毛骨悚然。

向我們介紹的人是一位已經80多歲的抗日老兵,他精神矍鑠,臉上洋溢着自豪的微笑,他的聲音洪亮、繪聲繪色的爲我們講述了這碑的來歷——爲了紀念打響了浙東敵後抗日第一槍。那次鬥爭爲三北敵後根據地的開闢和浦東抗日武裝的陸續挺進創造了有利條件。

從那時起,每次再路過那塊紀念碑,一種敬佩之情總會油然而生,心中也會更加緬懷那些革命先烈。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一直傳承着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各行各業的楷模像雨後春筍般涌現,前赴後繼。如“兩彈一星元勳”鄧稼先、“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等。而在我們慈溪、就在我們身邊就有這麼一位紅色傳承者,他就是錢海軍和錢海軍服務隊。

1999年5月,錢海軍開始當社區志願者,免費幫居民排除電力故障。這一做就是18年。他還自學電磁爐等常用家電維修,只爲了更好服務居民。因此"用電有困難,請找錢海軍",是居民們常掛嘴邊的一句話,也成爲錢海軍的服務品牌。

錢海軍在爲一些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提供電力維修服務的同時,還把他們當作自己的父母一樣關愛。2008年,他發現了一位年過七旬還要照顧40多歲患有智力障礙的兒子的老人,就把老人當作重點服務對象。此後,他定期幫老人檢查家裏的電器、線路,陪老人話家常。對於錢海軍的付出,老人覺得過意不去,一再感謝他。錢海軍卻說:"我就是您的兒子,這是我的分內事。爲更好地幫助孤困老人,他做了500張名片,利用在社區排查電力隱患、提供維修服務的機會,把名片送到老人們手中。而錢海軍所在公司爲更好地發揮他的示範帶動作用,支持他成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共產黨員服務隊,組織志願者開展"千戶萬燈"扶貧幫困等志願服務活動。

在慈溪,還有很多像錢海軍這樣的紅色傳承者,而在我們中國更是有千千萬萬的紅色傳承者,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不求回報,爲建設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奉獻出自己的力量。

那作爲高中生的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我們應該永遠銘記那些爲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烈,並且向各行各業優秀的紅色傳承者學習。因爲,就如梁啓超曾說的那樣“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

所以我們應該刻苦學習,掌握知識,學好本領,做一個新時代合格的紅色基因傳承者,爲祖國富強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