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徵文稿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2021主題徵文

徵文稿2.91W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2021主題徵文

春節是我國曆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延續了千年的春節有着各種各樣的民間習俗。但最爲珍貴的便是對於過年的回憶了,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準備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2021主題徵文五篇,歡迎參閱。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徵文一

傳統文化有很多,我最喜歡春節。

傳說,從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物,它經常到村子裏危害人類,吃牛和羊。所以,人們一心想除掉它。可是,無論人們用什麼辦法,都無法趕走“年”。最後,一個小孩無意之中點燃了竹子,發出噼裏啪啦的聲音,“年”被嚇跑了。人們都很高興。後來,人們爲了紀念這格高興的日子,就在每年的這一天放鞭炮,家家戶戶張燈結綵。以後,又逐漸演變成了“春節”這個節日。

我每年都回老家過年,每年都很熱鬧。過年的前一天,就是大年三十,也叫除夕。家家戶戶都貼上了春聯,貼上了“福”字。有的人心靈手巧,把自己剪的窗花貼在窗戶上,像降落的雪花。還有的人把燈籠掛在大門上,張燈結綵,非常美麗。

這天晚上,一聲聲花炮聲,像打雷一樣,此起彼伏,接連不斷。禮花映紅了整個天空,像一朵朵美麗的花。放完了鞭炮,人們又抱起了又香又大的餃子,吃上了團圓飯。兒女們也都和父母團聚。人們一邊吃着熱騰騰的餃子,一邊看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一直持續到晚上十二點,新年的鐘聲敲響。

第二天早上,人們都起得很早,無論大人小孩都喘着新衣服挨家挨戶的拜年。每個人的臉上都帶着笑容,嘴裏說着吉祥的話。

這種歡樂的氣氛一直持續到農曆正月十五。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徵文二

不必說紅通通的燈籠、不必說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白雪、不必說香噴噴,圓鼓鼓的餃子、更不必說穿着新衣服的孩子們,這熱鬧的春節期間,正踏着濃濃的年味走來。

除夕夜來到奶奶家,原本寬敞的屋子一下變得擁擠起來;原本冰冷的氣氛一下熱鬧起來。奶奶和媽媽開始炒菜、包餃子,而爸爸和爺爺聊起了當年的陳年舊事,我們幾個孩子卻打鬧在一起。菜很快就上齊了,明亮的客廳中的桌子上擺滿了美食佳餚,讓我們這些饞嘴的孩子們的口水“飛流直下三千尺”,時光在我們的一片歡聲笑語中度過。

“守歲全家夜不眠,懷盤狼籍向燈前”。守歲可是春節期間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全家人吃完餃子,圍在一起歡聲笑語的看着春晚,當新年的鐘聲敲響時,我和爸爸在庭院裏點燃了新年的炮竹,清脆的鞭炮聲喜迎了新的一年。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大年七年級,是春節期間開始的第一天。早晨,拿起一副新對聯,開始除舊迎新,把舊對聯撕下來,可是那舊對聯好像在跟我淘氣,死死的站在門上,不願下來。最後,我出動了殺手鐗,有水潑在門上,那舊對聯像打了敗仗一樣,慢慢飄落下來。拿出那副新對聯,把膠帶貼上去,掛在門前,按壓,大功告成。

看着這紅紅的對聯,心裏美滋滋的。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敞廬”。拜年,也是春節期間春節期間重要的一個環節。親朋好友相互拜年,興的數我們這些孩子了,磕個頭,說幾句拜年話,拿着紅包,雖然數目不多,但是也是很開心的。大人們互相交談,歡聲笑語聲傳出去很遠很遠……

這就是春節期間,一個熱熱鬧鬧的春節期間。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徵文三

只要一到農曆的臘月,空氣中驟然多了些年的味道。過年的氣氛,也一日濃似一日,老少男女,都在談論着過大年的種種趣事;個性是那些常年漂在外養家過活的人們,都在計劃着回家過年的事。謀生是大事,淘金追夢也是大事,回家過年,更是大事。

這些如鳥兒一般,離開了鄉土在異地他鄉生活勞碌的男女,又要開始一年一度的遷徙,這樣的遷徙,義無反顧,跟燕雀南飛幾乎毫無差別;再累再苦,旅途再長,也擋不住回家的腳步;有雨有風,鄉關再遠,也熄不了心中企盼已久的熱烈。

回家過年,是長久的等待,是抑壓在心裏的渴望,更是一年漂泊後的心靈慰藉。行走得太久,漂泊得太遠,掙扎的太累,壓抑得太苦,回家過年,正好能夠撣去兩肩的重壓,在濃濃的家居氣息裏,安然睡一個好覺,能夠敞開情懷,說自己想說的話,做自己想做的事,把真實的生活,把日子的濃釅拿捏得恰到好處,把心中的情、心中的愛揮灑得酣暢淋漓;回家過年,就是跟家人團聚,就是天各一方的親戚朋友,又能集中在一齊,姐妹兄弟,又能夠集聚在父母的羽翼下;父母欣慰,夫妻和悅,兒女開心,閤家歡暢!

傳統的中國年,賦予人們很多難以言表的光陰韻味。聚居在一齊時,有時候真的少了些天各一方的刻骨和企盼,甚至是按捺不住。過年成了向心力,活躍於每個人的心頭,隨着時刻的流淌,又會產生不可抗拒的凝聚力。是故,在每一次過年的團聚中,人們都把親情,友情,感情,夫妻情,兒女情,演繹得迴腸蕩氣、洶涌跌宕,正因聚的背後就是再一次的分別,再一次的離開,又是再一次的守候和期盼。過年,無形當中成了一種紐帶,成了一種媒介,或者說,一種不遠千里萬里奔向一處的契機和動力。正是正因有一次一次的分開,纔有了一次又一次相聚時的滿心歡喜,也正因一次次守望已久的團聚,更讓人們對生活、對光陰,有着太多的銘心刻骨和念念不忘。株組詞

每年的春運都會正因人滿爲患、被不一樣的聲音質疑和詬病,即便如此,每年的春運中,都會有那麼多的人不顧擁擠,不顧一票難求,不顧路途遙遠,毅然決然踏上返鄉的路。質疑和詬病的聲音,只關注了人流滾滾對客運所造成的莫大壓力,卻忽視或者說起碼不夠關心,過年對許許多多謀生在外的人們對鄉情的眷戀,對故土的魂牽夢縈,對家園的念念不忘,對親情的依靠和嚮往。如今的城市,離不開這些羣體,但是這些羣體未必真正融入到城市的生活中來。在他們的心裏,城市依然是別人的城市,他們骨子裏的鄉音鄉情,民情風俗,還完整保留着鄉土的印記,回家過年,就理所當然,天經地義;似乎也只有回到了那一方天地,才能真正的自在,才能真正的坦然;財富,不必須就是首要的因素,更重要的、更在乎的,是身心的放鬆,是俚語村言裏的稔熟和隨意。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是一句俗語,更是遊歷在外的人們心裏邊的某種自我安慰。許許多多的人心裏,都有這樣的觀念,家在哪裏,根就在哪裏,回家過年,也是對自身根本的一種認同和重溫。做人,斷斷不能忘了自己的根本。所謂水有源,樹有根,人定然有自己的根本。回家過年,從某種好處上,也是這種根本認識的形象表述。

現如今,也有許多人由於種種原因,留在工作和學習的地方,不能回家過年,這並不是說,他們沒有回家的願望,少了這樣的念頭,確是由於條件限制,不得不做出這樣的決定,在他們的心裏,怎樣能少卻過年回家的想法,他們何嘗不想同絕大多數人一樣,帶着滿身年的氣息,走上那一條縈繞於懷的回鄉路,無論是誰,無論是哪一年,回家過年的念想都會讓人心潮難平,迫於現實,取取捨舍罷了。齊的組詞

回家過年,是一種民俗,更是一種文化情結,家和親人,是永恆不變的主題,也會在每一年,衍生出新的風味,新的意境。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徵文四

春節,是農曆正月“七年級”,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最快樂、最熱鬧的一個節日。

每年從臘二月十三起到年三十,祖國把這段時間叫“迎春節”,也叫“掃塵日”。我們家在春節前要把家打掃乾淨,這也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習慣。

家家戶戶貼春聯、備年貨,雞、鴨、魚、肉、茶、酒、油、糖果、糕點等等……家長們要爲小孩子準備新衣服,過年時穿新衣,祝福孩子快高長大。

春節期間,大家走親訪友,聯絡感情,叫做“拜年”。拜年時,長輩們會給孩子壓歲錢,用紅包包着,很喜慶,速成“利是”。壓歲錢數額不在乎多少,而是各位長輩給我們的期待和祝福!

除夕晚上,孩子們急急忙忙吃完年夜飯,就三五成羣地去放煙花,節日的天空早已是五彩繽紛,彷彿天女散花。各式煙花好美,我最喜歡魔術彈。你們看:魔術彈帶着笑聲飛向天空,噴出冒出五顏六色的花朵,紅的、藍的、綠的紫的……鐘敲十二點,電視裏的春節晚會上,傳來乒乒乓乓的鞭炮聲,接着千家萬戶的煙花交錯升起,點燃了天空!整個中國沸騰了,新的一年終於到來了!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徵文五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彙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爲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在這個少雪且日漸溫暖的季節裏,春節不知不覺掩埋了平淡的日子,迎面撲來。看着牆上新買的掛曆,數着本世紀最後一個春節臨近的日子,不禁感嘆歲月匆匆,流逝的又是一個平靜而忙碌的一年。

每到春節,街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大家穿着漂亮的新衣服,一家人一起吃餃子。我們小朋友還可以收到許多壓歲錢呢。知道爲什麼叫“壓歲錢”嗎?這裏還有一個小故事呢!

從前,有個叫“祟”的怪獸,每到小孩睡覺的時候,它就會在孩子的頭上一點,那小孩第二天就會變傻。有一次,有個孩子把包着紅紙的錢,放在枕頭邊,把“祟”給嚇跑了。因“祟”與“歲”是同音字,因此就有了“壓歲錢”的說法。這就是“壓歲錢”的來歷。

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戶戶掛起了彩燈,準備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爸爸還給我買了許多禮花,吃了年夜飯,我就會和爸爸一起去玩。開始點菸花了,只見爸爸把它小心翼翼地點燃,“撲”的一聲,煙花飛上了天空。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一顆顆流星雨從天而降,有的好像一朵含苞欲放的小花……真是奼紫嫣紅,絢爛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