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徵文稿

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徵程徵文【精品多篇】

徵文稿3.17W

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徵程徵文【精品多篇】

喜迎二十慶徵文 篇一

有一種堅守,是行走。

有一種鍛造,是遠征。

那一場,氣吞山河的壯舉;那一路,壯懷激烈的行走,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在紅色的歷史長卷中,激盪滾滾洪流,標註爲一個民族的精神座標。至今,那紅色的脈搏,依然在神州大地搏動。用信念,用意志,用鮮血,用生命,編織了這條舉世無雙的萬里“紅飄帶”。

腳步,丈量出勝利的征程。腳步,丈量出信仰的堅守。是怎樣嚴峻的考驗,是怎樣艱難的磨鍊,才撥雲見日涅槃重生?行經15個省份,轉戰地域超過半個中國;翻越20多座高山,其中5座位於世界屋脊之上且終年積雪;渡過30多條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洶涌險峻的峽谷大江;走過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廣袤溼地,幾乎和法國的面積相等……面對“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平均每天急行軍50公里以上,平均3天就遭遇一場激戰。湘江戰役,紅軍浴血奮戰7個晝夜,戰士馬革裹屍,湘江血可漂櫓,當地居民“三年不食湘江魚,十年不飲湘江水”。這是一條用鮮血鑄就的紅色之路,英雄壯舉,舉世悲壯,震古爍今,讓我們在心中爲先烈設一個祭壇。紅一方面軍從江西出發時有86000人,抵達陝北時只剩6000多人;平均每走1公里就有4名紅軍戰士倒下,每14人只有1人到達陝北。紅軍的鮮血,染紅了萬里江山。傾聽紛飛戰火中的嘹亮號角,閱讀用鮮血寫就的英雄史詩,傳承紅色基因,緬懷壯懷激烈的歲月。從血泊中站起來,從血泊中走出來。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血戰湘江,四渡赤水,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征服皚皚雪山,穿越茫茫草地……兩輪寒暑,縱橫十餘省,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第二十五軍,完成了一次“無與倫比的史詩般遠征”。先烈用生命鋪就的,是一條通往拯救與復興的大路。那一塊塊無名的碑,那一座座無名的墳,是鑲嵌在這條“紅飄帶”上的精神地標。

皚皚雪山、茫茫草地、滔滔江河,飢餓、寒冷、疾病、硝煙,理想、信念、意志,波瀾壯闊的紅色歷史,閃爍生命的壯烈和光華。那是一種崇高的精神圖騰。走是如此激奮昂揚,死亦如此美麗寬廣。

雄關漫道,如血殘陽。信仰的錘鍊,意志的鍛造,這一遠征,穿越時光,成爲我們聯通紅色精神的航道,引領我們前行的腳步。美國記者索爾茲伯裏驚歎道,長征“極大地改變了中國的意識,使這個國家出現了許多世紀以來所缺乏的精神與團結”。在歲月的黃河裏,長征是從高原上俯衝而下的另一條九曲黃河,在歷史中錄下最雄渾的刻盤。

將長征放入歷史的、民族的、精神的江河中,更能凸顯出它宏大深遠的精神的力量。那精神的體溫,那信念的熱量,那民族擔當的情懷,在紅色歷史的深處,不滅,不降,永遠,永遠。

長征精神,有着穿越時空的永恆力量。長征,攜帶的那種精神基因,是保持純粹黨性永不變色的遺傳密碼。提升當今黨性修養、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長征精神, 是提升當今黨性修養、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營養。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浮躁的世界裏,有沒有景緻更爲開闊的人生?有沒有令一顆心更純粹的通途?什麼是我們值得奉守的東西?我們黨是否堅強有力,要看黨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堅定不移。

平淡的生活中,總有一種情感讓我們感動並銘刻心底,總有一種付出讓我們樂於去做,總有一種精神支撐着我們的夢想,總有一種力量驅使我們追求精神所在。這是一曲人類近現代戰爭史上的壯歌,嘹亮在歷史的長空。這條“地球的紅飄帶”,飄揚在中國大地上,也飄揚在我們的精神時空中。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說,“長征是當今時代無與倫比的一次史詩般的遠征。”不忘初心,在新長征的征程中弘揚長征精神。長征精神,發出穿透霧霾濃霧的光芒,穿越時空,照亮我們的心靈,點燃我們的激情。長征精神,鑄就我們的精神航道,引領我們前行。長征精神,如火把,照耀着我們前行的腳步;如陽光,光合出甜美的果實。

喜迎二十大主題徵文 篇二

是“鵝鵝鵝,曲項向天歌”喚醒了嬉戲的我沉睡的詩情,還是“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從此了打開了心中化愛爲歌的大門?也許是從一字一頓背出第一句詩始,那份骨子裏的愛呀,就如決堤之水勢不可擋了。

幼稚的時候,我讀四季。“兩個黃鸝鳴翠柳”,是春的活潑;“小荷才露尖尖角”是夏的倩影;“霜葉紅於二月花”是秋的氣度;“千樹萬樹梨花開”是冬的贈禮。祖國啊,你可知,你的無限風光就在這幾句詩中呈給我了,在隨後的多少年裏,對四季的尋找與嚮往都未曾改變。

成長的時候,我讀情懷。“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一提愛國,必然想到那把酒欲飲的大將,臨危不懼的豪爽英姿。貪生怕死的我第一次遇到如此豁達的人,那詩下小小的插圖至今仍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祖國啊,你可知,愛四季在先,可愛你願爲你奉上血軀卻是從這一句詩開始的。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訴說着戰場的空曠與寂寞;悠悠千古,將軍白髮,戰爭給人無盡的傷痛,可那又怎樣?“只解沙場爲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的壯志依然蕩氣迴腸。祖國啊,你看,這句話教我爲護你而戰,我怎能不戰?

“樓船也學瓜州度,鐵馬秋風大散關”是陸游的戰場;“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是岳飛的戰場;“鐵血遠征氣昂揚,征戰沙場懾倭魂”是戴安瀾的除寇之旅;“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祖國啊,你看,文武雙全的先輩留下的詩詞讓我喜愛不已,又怎能不激勵着我頑強奮鬥呢?

長大的時候我是一句詩。記得小時候背詩,自己不知不覺整理了兩個小本子,閒暇時拿來翻看,便是忙碌之日的休息。還記得更小的時候不懂事,撕了所有的口袋書,唯獨留了那本《唐詩三百首》,如今,讀詩多了,慢慢理解也多了,便想將自己也化爲一句詩,去描繪祖國的大好河山,去爲祖國的事業盡一份力。

在一句句詩中,我成長;在一句句詩中,我挖掘自己對祖國的愛,如今生在新時代,我願將滿腔熱忱化作一句詩,將祖國的壯美史詩點綴。

喜迎二十慶徵文 篇三

毛主席在《七律·長征》中寫到:“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長征,是人類歷史上偉大奇蹟。縱觀整個長征的過程,無不體現出中國工農紅軍將士們不怕艱難險阻的偉大長征精神。《飛奪瀘定橋》便是能體現出其精神的事件之一。

1935年5月24日,紅軍向大渡河挺近。28日早上,紅四團接到上級命令,要求在29日清晨奪下大渡河上唯一一座鐵索橋——瀘定橋。紅四團翻山越嶺,戰勝敵人的決心使他們忘記了飢餓與疲勞,終於在25日清晨趕到了瀘定橋。守城的敵人早已在城牆和山坡上築好工事,並把橋上的木板全部抽走,只留下了13根鐵鏈。但紅軍並沒有因此而心驚膽寒。二連的22位英雄拿着馬刀,揹着短刀,帶着手榴彈,冒着敵人密集的槍彈,攀着鐵鏈衝向對岸。他們剛衝到對岸,橋頭立刻被敵人放的大火包圍了。在千鈞一髮之際,英雄們聽到了黨的號召,更奮不顧身,個個都如箭一般穿過熊熊大火,和城裏的敵人展開激烈搏鬥,最終取得了長征中又一次決定性的勝利。

看完這篇紅色經典文章,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冒出了許多個問號:當時的瀘定橋如此危險,是什麼精神使紅軍奮不顧身?那這種精神的意義又是什麼呢?後來,在查閱相關資料與在老師的講解下,我解答了些許疑團。這種精神難道不就是偉大的長征精神嗎?是的,偉大的長征精神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革命風範的生動寫照,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體現。

2020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人民同舟共濟、風雨兼程、衆志成城,構築起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有多少醫護人員、防疫工作者、社區志願者夜以繼日地堅守在前線呢?他們的無私奉獻,他們這種“舍小家爲大家”的精神,他們這種“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不就是長征精神永放光芒的體現嗎?司馬遷曾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們的抗疫勇士就猶如飛奪瀘定橋那些勇士們般,在生死麪前,臨危不懼,視死如歸!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作爲新時代的一名小學生,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之際,我時刻銘記着長征精神,腳踏實地,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用偉大的中國夢激揚青春夢,努力成爲“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優秀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