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清明時節作文多篇

清明時節作文多篇

清明時節作文1

幾年前的四月,又值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在嶺南地區,我們通常都會去掃墓,吃乳豬,而在我的老家——江南地區,人們不僅會去掃墓,還會弄一種“美味”——青團,嶺南地區也叫“艾餈”。每逢過節,我們都會去到奶奶家,而那年清明節,又正趕上姑媽準備做青團,我這個吃貨自然也加入了這個行列。

首先,把製作青團的原料:糯米粉、粘米粉、豆沙餡還有最重要的艾草準備好。第一步,把艾草洗乾淨,然後把艾草放入鍋內焯,加水,用攪拌機把艾草打成艾草汁,聞着這散發出來的清香,我們開始進行最關鍵的一步。

終於開始包青團了,首先把粉和艾草汁活成碧綠的麪糰,每次截取適量大小,攤開,放入豆沙餡,再包成拳頭大小,這樣,一個碧綠誘人的青團就大功告成啦~姑媽心靈手巧,飛速地包着青團,成品一個個大小均勻;而我包的青團則“一瘦一胖”,東倒西歪,心中默嘆姑媽的手藝,心裏倏忽燃起了勝負欲,更加仔細認真地包青團,起初還是不大好看,但我越包越上手,很快掌握了門道,不知不覺包的越來越快,青團也越包越好看,不一會兒,一盤子的青團都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把青團拿去蒸,青團散發出的艾草清香,惹得一屋子的人都“口水直流”。

經過不長時間的蒸制,青團終於蒸好了,我等不到青團完全涼透,八成涼時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自己包的青團,一口下去,滿嘴都散發着“春天的味道”,青團不甜不膩,不黏牙,艾草的清香彷彿融入了豆沙餡中,散發出清淡悠長的味道,看着大家吃着我包的青團讚不絕口,我不僅享受着美味,更有一股幸福與自豪感。

長大後,我每年清明節都會吃青團,但無論是買的,還是別人送的,我再也沒有吃到過像那年那樣好吃的青團了。

清明時節作文2

踏青,掃墓,兩個詞徘徊在耳邊。這正是清明節要做的事,這也是中國的習俗。

今年清明節不再是以前那樣雨紛紛,不再是那花花綠綠的傘的海洋。這樣的好天氣,大家踏青,掃墓的興致更濃。對先人的懷念依舊不改。人們踏青,掃墓兩事不誤。

山腳下,雪白的,金黃的菊花;紫紅的,墨綠的假花。我捧着鮮花,打量它。往山上走。春色在山上更加秀氣。半山腰,那個母親,她養育着春。瞧,桃花樑一地粉紅地綠葉的淡綠、深綠分開。美術家會感嘆。春有藝術美。

“松樹,有松果。”一個小孩子叫道。我東張西望。果然,樹上滿滿一片。大人們談起昔日的趣事。妹妹卻在問我:“爲什麼沒松鼠。”

來到墓邊,雜樹雜草,似乎吞沒墳墓。他們拿起工具,忙活起來。

爺爺說,民間有種說法,清明叫做“加土”,爺爺拿起鋤頭弄點土,放在墓上。我恍然大悟。

眺望過去,馬路上的汽車川流不息,路邊的車停得整整齊齊。掃墓者來來往往。再次尋找那幅畫,更加美。突然想說:“站在山下看風景,站在山上看風景的人在看你。”這時,大人們打掃好。讓人煥然一新。

目光被一棵開白花的樹鎖定。它開得早,落得也早。白花在空中翩翩起舞。這景象正與清明節符合。香。

我相信,明年它會開得旺,松樹上會有松鼠,更有活力。我們也一樣,要有捨得精神。勇於面對那些失去的人、物,過要現在的生活。

清明時節作文3

清明前後許多人士都以不同的悼念方式,祭奠先烈英靈,寄託哀思。

每到,我們全家人就會一起到騰衝的山上掃墓,一起學習在城裏解不到的知識。

今年,我們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跋涉到騰衝的墳山腳下,我忘記暈車和疲勞,不管三七二十一,擡起一箱“金元寶”,就是往山上衝,巍峨的大山聳立在我面前,海拔有兩千多米。我跑不到一半就是已經氣喘吁吁。休息一會後,我接着向上爬。過大約二十分鐘,大家全到墳山山頂。我向山下?望一會,啊!大自然真美呀!墳山下的田野、森林連成一片,羣山環繞,就像一片綠色的汪洋,我好奇地問外公那是什麼地方,外公說:“那分別是龍陵、芒市和梁河。”呀!我們已經到三縣市交界的地方。大舅們忙得不亦樂乎,生火燒水,修墳掃墓,不一會,殺羊宰雞開始,可惜我還很小,幫不上他們的忙。我在一旁看大舅們殺羊,看見他們把羊的腸子裝在一個袋子裏,好奇地問一句:“這是什麼?它有什麼作用嗎?”“這叫苦腸,是用來做苦撒的。”“哦,原來苦撒是用羊的苦腸做的呀!”

過一會,我撿到一根石竹,又摘一片葉子,把葉子插進石竹的洞裏當作竹笛,表弟看見就來追我,要槍我的“竹笛”。我們跑呀跑呀,媽媽叫我們吃飯時我們已經跑得汗流浹背。

這一天,我雖然流很多汗,但是我很快樂、很開心。還看到大自然的美,看到城市裏看不到的東西。今後每年都有這麼一天讓我參與,那我該多麼的高興啊!

清明時節作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牧描寫的清明時節的景象。這不,一年一次的清明節不就來了嗎。

在這一天我們一家和二孃他們一家一起去給奶奶上墳。因爲上墳的地方在郊區的一座墓園裏,所以我們早早地就出發了,上了公共汽車後,向着目的地出發,和二孃他們在那裏的大門處匯合。一路上,春光明媚。公路兩旁的田野裏有嫩綠的麥田、蠟黃的菜花、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真是美不勝收,讓我陶醉在其中。不知不覺,就到達了南陵的大門口了。

一下車,就看見二伯、二孃正站在那裏。看樣子他們已經買好了鞭炮、鮮花和香蠟錢紙等東西了。街道兩邊賣香蠟錢紙的小販們都大聲嚷嚷着到自家這兒來看看,熱鬧極了,就像過年一樣……

走進大門,我們向奶奶的墓碑走去。不一會兒,我們來到墓前,我們首先是把白菊花和黃菊花撒在碑臺上或兩邊的小草叢裏。緊接着就要去一個類似塔頂的屋子裏放鞭炮,等鞭炮放完後,我們就要點上蠟和香插在一個專門設置的小土罐裏。最後就是燒紙錢了,在燒的途中,我們還說了一些保佑大家之類語。一想到以前奶奶對我那麼的寵愛、帶給我的快樂,想到她生前的遺囑,我不禁油然而生起了我的思念之情,頓時淚流滿面。

這一次的掃墓,真切希望奶奶在天上過得好好的!

清明時節作文5

清明節到了,天空下起了小雨,就如同我此刻的心情,我和爸爸媽媽準備好東西便去給爺爺上墳了……

我坐在後排,看見路邊的大樹都已經長出了一些葉子,花也開了,有紅的、綠的、粉的等等,真是好看極了,小草也從地裏冒出了頭,一片翠綠,和小花在一起更加漂亮,往年這些景色總能吸引我,讓我流連忘返,但是今天卻不知怎麼的,我的心早已不在這些風景上了……

過了一個多小時,終於到了地方,我們拿着鐮刀鋤頭,還有一包祭品上了山。爸爸把墓旁邊的草都拔掉,我和媽媽則一起把東西拿出來放到小桌子上,然後爸爸媽媽跪在前面,我跪在後面就開始燒紙了。看着那些紙,爺爺慈祥的面容又出現了在了我的眼前,爺爺對我的關心與疼愛又迴盪在我的心頭。

以前爺爺每次外出都給我帶吃的回來,比如說幾個雞腿,是我最愛吃的了,我每次都想讓爺爺也吃一點,可是爺爺卻說:“奇奇,我不喜歡吃雞腿,你吃吧,吃多點肉才能長高。”當時我很小,便信以爲真,以爲爺爺真的不喜歡吃雞腿,直到兩年後的一天,我看見爺爺在廚房把我吃剩下雞腿吃了個乾乾淨淨,那時我才知道,爺爺不是不愛吃雞腿,而是捨不得把它吃掉留給了我。從那以後我每次吃雞腿都只吃一個,把剩下的全部留給了爺爺。爺爺還在的時候給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可惜就在去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把爺爺的生命奪去了。

此時,我就在爺爺的面前,跪下給他磕了三個頭,淚水落了下來。爺爺,我永遠忘不了您,明年四月我一定會再來給您上墳,來看望您……

清明時節作文6

春回大地,萬物甦醒,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來了,它既是祭祖掃墓的日子,又是賞春踏青的好時光。

清明假期第一天的早上,風和日麗,我們全家準備了祭拜的貢品,開着車出發了。過了一個多小時,我們回到老家樅陽。與大伯、二伯及姑姑全家聚集後,我和哥哥姐姐們像一隻只脫籠的小鳥蹦蹦跳跳地向前跑。放眼望去,田野裏春意盎然,到處開滿了金燦燦的油菜花,壓得油菜都彎下了腰。遊戲的蝴蝶在花叢中時來時往,翩翩飛舞。

自由自在的小鳥在樹上唱着優美動聽的歌曲。讓我想起一首詩“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走過春色宜人的田園,我們又翻過一座高山,穿過一片森林,終於到了爺爺奶奶的墓前。我們個個累得滿頭大汗。只見墓前長滿了高高的野草。二伯和爸爸捲起袖子拔草,雖然很累,但二伯和爸爸仍堅持着。可見他們是多麼牽掛着去世的爺爺奶奶啊!拔完草後,大夥們有的放鞭炮、有的插標子,有的擺碗筷……

當我還未從鞭炮聲中回過神來,爸爸的手搭在我的肩上說;“奇奇,快過來跟爺爺奶奶說出自己的心願吧。”我來到墓前跪下,爺爺奶奶那慈祥的目光立即浮現在我眼前,禁不住雙眼裏含着淚光說:“爺爺奶奶,雖然您們已去世,但我還是想念您們,經常回憶我們在一起度過的快樂時光。願您們在天之靈保佑家家幸福平安,人人身體健康,個個學習優秀。”最後我們再次向墓前叩拜,帶着思念和傷感離開了……

如果有另外一個世界,希望爺爺奶奶也能夠開心快樂。讓我們永遠記住家鄉的清明節!記住這傳統而又神聖的清明節。

清明時節作文7

每到清明,我們都要去掃墓。據說清明的由來是這樣的:春秋戰國時期,介子推救下重耳,後來重耳做了皇帝,改名晉文公。他想給介子推封官,介子推不願入官場。後來他不小心放火燒死了介子推。他後悔萬分。下令將每年的今天都要禁菸火,吃生冷食物,因此“清明節”又叫“寒食節”。

這一天,我早早地起牀了,爲的是要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掃墓。飯後,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出發了。先去我爺爺的墳墓,他已經逝世八年了,每年我們都要去給他掃墓。在途中,我們穿過一片樹林,樹梢上有幾隻小鳥在歡快地歌唱着。一陣微風拂過,花兒向我們招手;小草向我們點頭;小樹向我們彎腰。彷彿是在向我們問好。一縷陽光通過縫隙照耀在我們的臉上,小鳥笑了,小草醒了,花兒也綻放了。彷彿那掃墓時的沉痛和悲傷都已經煙消雲散了。一切全都被這美妙的畫境所吸引了。這樣好的天氣,與唐代詩人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我們經過一條小溪,溪水清澈見底,彷彿一面明鏡。在緩緩流淌着;放眼望去,湛藍的天空中白雲朵朵;山坡上、草地上一片碧綠。“清明節”又取名“踏青節”。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旅程,終於到了墓地。我們把事先準備好的酒,一些幹盤子(四川俗語,指小菜)和掃墓時必備的一些東西拿了出來,把紙錢燒給爺爺,就放鞭炮,祭拜完後,我們就到另一座墳去了。

回到家中,我不禁這樣感慨: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那些革命先烈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以及先輩的不懈努力換來的。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我們應該珍惜今天,讓他們的死變得更有意義。

清明時節作文8

鬥指乙,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掃墓的好時節,爲何不在這清明時節出去散散心?

雖然非常時期打破了新春的美好,但它阻礙不了從廣東英德青塘遺址發現的,延續了上萬年的墓葬文化。踏上一段羊腸小路,小路似乎因爲露水泥濘不堪。但這黃得有點點發黑的土地與水泥路面顯得那麼不同,眼前被一道幾乎垂直向上的陡坡阻礙,上面只有個巴掌大的凹陷提供攀爬的幫助。手腳並用地經過幾番波折,眼前忽然一亮,大地田野向四面鋪開,大片的油菜花隨着微風搖曳不定。目力所及,有三塊峭壁疊出了凹字形,回頭望去,城鎮鄉鎮早已淡出了視野,留下的只有金色和綠色的海洋。

繼續深入,我們鑽入了濃密的樹林深處,雖不及熱帶雨林的濃密,但地面的陰暗無疑說明了樹冠的綿延不絕。這時,地面早已沒了路,枯枝敗葉和不知名的植物混雜在了一起。走在這林間小道上,樹枝踩斷的劈啪聲與不時唱起的悅耳鳥鳴聲夾雜着昆蟲的伴奏,令人一切的煩躁消失不見了。只屬於自然的芬芳撲鼻而來,混合着樹木的清香另人無法忘懷。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體現得淋漓盡致,本應山重水複疑無路的一處地方,卻總有辦法讓人柳暗花明又一村。隨着腳下的泥土越發鬆軟,潺潺的`流水聲令人心中多了一份堅定,少了一份迷茫。順着悅耳的提示,一汪大湖映入眼簾,它是那樣綠,完美地融入樹林的綠色海洋;可它又是那樣清,深幾米的水底清楚可見。不久,我們到了終點。與其說終點,不如說是起點,祖輩們安詳地融入了自然,迴歸了土地。在這裏,自然會守護他們,而我們更應努力向前,保護這獨一無二的聖地。

這裏,景美,人也美。

清明時節作文9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家家戶戶都要包青團,我家也不例外。

那天下午放學回家,我來到廚房,看見盆裏有一大團看上去發黴了似的綠東西,覺得很奇怪,便去問外婆:“這是什麼呀?”外婆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回答說:“這是用麪粉搓合一種草,再加上一點水做成的麪糰。別看它這麼難看,其實是用來製作青團的。”聽到包青團,我就來勁了,一定要幫外婆一起包。

我和外婆每人各取出一半的麪糰來反覆搓揉,使麪糰變軟。搓着搓着,我的手都要沒力氣了,想停下來休息一會兒,但看到外婆還是那麼用力地搓,我也就堅持了下來。

我看見外婆把包好的青團貼上幾片葉子,再把葉尖剪掉,覺得很好奇,就問:“爲什麼要貼上葉子呢?”“這樣蒸起來纔不會黏着鍋,方便拿出來。”外婆邊貼着葉子邊說。我見外婆這麼忙,也過來幫忙。

最後,是把青團放入鍋裏蒸。我又想起了一個問題,就問:“外婆,清明節爲什麼要吃青團?”外公聽見了,搶着回答:“吃青團是我們這個地方的傳統習俗。就拿我們這些農民來講,青團又稱苦團,吃了青團後,就要開始耕田、插秧了,苦日子就要開始了。”聽了外公的話,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青團蒸好後,揭開鍋蓋,一陣清香撲鼻而來。湊近一看,個個青團晶瑩剔透,就像一塊塊碧玉,我看得直流口水。外婆說:“青團要涼一會兒吃才香。”我只好耐心地等待着。涼了一會兒,我們全家人就聚在一起吃青團。我嚐了一口,真是又軟又香,有一種吃了還想吃的感覺。

這次包青團,不僅讓我嚐到了自己做的香甜的青團,還了解到了關於青團的知識和傳統,真是令人難忘啊!

清明時節作文10

清明節是中國古往今來一直用來紀念祖先和親人或者是英雄烈士的一個美好的傳統節日。因爲它是祭奠祖先,所以很多地方稱爲“鬼節”,也有少數地方又稱“寒食節”,全國各地的清明節都有很多豐富的習俗活動,比如:掃墓、踏青、放風箏、插柳……其中最重要的就屬掃墓了。

"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唐朝杜牧描寫清明的詩句。仔細想來每年清明給人的印象還真的總是一片溼雨,在煙雨瀰漫的山野中,在泥濘難行的小路上,總有頂風冒雨,三五成羣,扶老攜幼的掃墓人,更有一二個孤影,姍姍獨行,而我們一家人總會結伴以踏青的形式去掃墓,帶上郊遊的食物和水,開開心心的一路遊玩一翻。

我的太爺爺和太奶奶的墳在農村老家的一座很高很高的“夢湖”山上,每次都要爬很久,所以外公總會給我們準備好登山用的柺杖。我們一大家子總是一路欣賞油菜花和野外特有的風景,一路嬉鬧着上山去掃墓。我問母親爲什麼清明要掃墓?母親回答說:“因爲冬去春來,草木萌生。後人想到祖先的墳墓,是否被狐兔穿了穴打了洞,是否因經常下雨而塌陷,所以後人要去親臨察看下。”我們在祭掃時,外公會給墳墓剷除雜草,添加新土,外婆會供上祭品,燃香什麼酒,燒些紙錢。父親會在周圍的小竹林裏砍些竹枝掛上白紙條插在墳墓上面,表示有人祭拜過了。然後大家各自拿着三支香祭拜,外婆還會念到保佑全家人身體健康,保佑我學習進步……

我們以這簡單的祭祀儀式,以表示對親人的倦倦思念。清明節不但是中國傳統思念親人的方式,它也讓我們活着的人聚在一起,增加了感情。

清明時節作文1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趁着清明小假,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踏青。

4月2日,我們加入堵車的大軍,繁忙的道路、衆多的車流、浮躁的行人構成了城市裏尋常的景觀。一個多小時,我們的汽車進入了京承高速,告別了擁堵的路段,我盡情地欣賞了春天神奇。遠處羣山連綿起伏、近處花紅柳綠。不知不覺中,我們的汽車鑽進了大山,告別了城市的喧鬧,還真的有點不適應。山路崎嶇不平,山腳下稀稀疏疏地坐落着幾戶人家。路旁的牛羊給我帶來幾分驚喜。隨着嘩嘩的流水聲,我們到達了目的地,北京最美的鄉村——張家臺。

張家臺位於平谷的北部,四周環山,旁邊有水庫。我們找了一個農家院,在熱情的女店主的招待下,我們美美地吃一頓農家飯。村不遠處有個明長城,和過去見過的長城不太一樣,這裏的長城沒有城牆。山上彩色處有一烽火臺,我們順着這條道爬到山根下路也是戛然而止,無法到達烽火臺。難不成這裏就是這個風格。日落時很美。山下的水域就是楊家臺水庫。和烽火臺一步之遙卻不能到達,心中不免留下幾分遺憾。太陽馬上要落下山了,我們也沒有再尋找通烽火臺的山路往下撤了。聽說,村子裏的人們天天走上長城,進行加固。

我們順着崎嶇不平的山路回到了農家別墅,坐在露臺上欣賞着夕陽下的楊家臺水庫,煙波浩森,天水茫茫的湖面夜幕下是那麼的靜,靜得有些出奇。生活在城市裏的我第一次來到大山裏踏青,卻被這裏幽靜所吸引,彷彿大山、湖水也沉睡一般。

在這裏,我忘記了城市的嘈雜和喧囂;在這裏,我嗅到了新鄉的空氣;在這裏,我感受到了山裏人的淳厚與真誠。更讓我多了一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心境。

清明時節作文1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的詩句講述着這個陰雨綿綿的節日裏人們對已故親人的思念。清明無疑是悲痛的,但爺爺提起我的一位已故親人時,哀傷的臉上總會泛出淡淡的自豪,他,就是我的二爺爺。

又是一年清明節,一個緬懷先烈、紀念已故親人的日子,也就在這一天,爺爺給我講起了我二爺爺的故事。

二爺爺名叫張德壽,一九三二年出生。那時的中國正遭受日本帝國際主義的侵略,國內有錢的人巴結侵略者欺壓窮人,普通百姓只能給地主幹活,受人百般凌辱。二爺爺他解放前給地主當過長工,趕過大車,受盡了苦,但這也造就了他堅強的性格。一九五零年美國侵略朝鮮,將戰火燒到了我國邊境。爲了保家衛國,二爺爺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和很多中華兒女一起,“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赴朝參戰,成爲了一軍七師一連的一名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不幸的是在一九五三年的一場戰鬥中,他犧牲了,年僅二十一歲。

如果二爺爺現在還活着,那麼他已是一位八十多歲老人了,他留下的三張黑白照是他存活過的唯一印證。從照片上他那張稚氣未消的臉上,我看出了戰爭的殘酷及陰陽兩隔的親人沉痛的思念。我雖然沒見過二爺爺,但他的革命精神卻永遠定格在我的腦海裏。只可惜他犧牲後被埋在曾經的戰場上,離自己的家鄉那麼遙遠,遠到六十多年後的我們,依然不知道他埋骨何處,在異國是否能收到來自家鄉的消息……

二爺爺,你在那片熟悉而陌生的地方過得好嗎?你能看見我們今天的幸福嗎?在這個清明節裏,爺爺說起了你,我也思念着你。儘管我們爺孫未曾謀面,但你永遠是我的爺爺,永遠是我親愛的二爺爺,我祝願您在遙遠的天國裏永遠過得和平、幸福、安寧。

標籤:多篇 清明 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