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民俗作文(精品多篇)

民俗作文(精品多篇)

民俗作文 篇一

今天是端午節,陽光燦爛。“城中城”邀請我們校園記者及家長共慶端午節。我、爸爸、媽媽和弟弟都去了。

我們到了那裏已經有四十三名小記者了,我們分了三組,A組去包糉子去了,B組去玩有獎問答了,而我們C組玩起了親子游戲。規則是:先用長方形的小積木擺出‘25’的字形,然後把第一個積木推倒變成一個連續倒下的‘25’的字形。我們開始擺了,可是剛剛擺好的‘2’字就被我們碰倒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終於擺好了。我爸爸把第一個推倒‘嘩啦啦’的一個連一個得倒下了,但是5的一橫沒倒下,我們沒有獲勝,但是我們玩的非常高興。這時,A組出來了,每個人手裏都提着一個塑料袋,袋裏放着糉子。這都是他們自己包的。該我們去玩有獎問答了,我回答了一個問題,但不是很完整,所以沒有獲獎。但媽媽誇我很勇敢,獲不獲獎並不重要,重在參與。我們洗了手就開始包糉子了,一個、兩個、三個……我們包了好幾個。我們又去了建築工地,在那裏差一點把我嚇出心臟病來。我們照了幾張相才依依不捨得回家了。

家鄉風俗的作文 篇二

“日暮相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語文老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着什麼,只有這句我聽得真切,又是濃濃的鄉愁!家鄉,這個詞語,它太陌生,太遙遠……

我不到上學的年齡便離開了家鄉,在我屈指可數的記憶裏,那是個貧窮落後的地方。然而,難得的是在記憶的長河中,我還能蒐羅出一些關於“它”的美好回憶。

鋪草的房頂,是我去過最高的地方。它對我充滿了誘惑,不知怎麼,我費盡力氣找來了梯子,也爬上去,大概那時有5歲吧,正是充滿好奇的年齡!就我將要走完這勝利的腳步時,被人一把抱了下來。“這小子,夠淘!”雖說捱了罵,但我仍是樂得很。

菜園,這是我們一家人收入的唯一來源。那裏有條大黃狗,但它不欺負我,對我很好,眼睛裏總閃着堅定的光。一到灌水的時候,便是我最開心的時候,冰涼刺骨的水源源不斷地送到地面上來,在地裏迴旋着,滋潤着每一方土地。在這裏,我知道了李子是長在樹上的,西瓜是在地上爬的……

家鄉里到處都是小樹林,它們是那麼高,那麼茂。每每下完雨,奶奶總要帶我採蘑菇去,現在雨後雖然也長蘑菇,但遠沒有故鄉的大,故鄉的好吃。

一個個家鄉的片段涌現在我腦海中,我離家鄉並不遙遠,我有家鄉的記憶,我有心中那片只屬於我記憶裏的土地……

風俗的作文 篇三

我的家鄉是廣東肇慶,那裏的過年很隆重,很有氣氛,除了現在不能放鞭炮,現在的人也不包餃子和蒸餃。這些東西滿大街都可以賣,真的沒有過年的氣氛。

首先,快過年了,還有一個月。每個家庭都開始買新衣服、糖果、橘子、水仙花等。以及麪粉、花生、綠豆等。最有意思的是,家家包餃子、蒸餃(這是肇慶特產),人都是提前預定的。一般有十幾個人一起打包。就說說我吧,一個月就滿了。因爲有東西吃,自己包起來,做個記號,一會兒就能找到自己的工作吃了。因爲一羣人在包,主人會在油窩裏炸,哈~ ~。儘量吃吧。蒸餃要用磚放在路邊的大火爐裏,蒸餃要在一兩個大窩或大水箱裏煮12小時,不要熄火。

街上行人多,熱鬧非凡,尤其是農曆二、五、八是趕集日。那種場景真的很幸福。街上的燈、五顏六色的花、燈籠和紅旗都掛了。孩子們開始要求父母買鞭炮和煙花來迎接新年。有些孩子迫不及待,晚上出來放鞭炮和煙花。

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吃年夜飯,吃完飯掛了長長的鞭炮。從0:00到0:00,家家戶戶準時燃放長長的鞭炮,代表着新年的開始。當時的夜真的像打仗,整座城市震耳欲聾。大年七年級禁止掃地說不吉利的話,大人禁止罵小孩。直到新年,每個家庭都不一樣了。可以是新年的第二天,第四天,第六天。放完長長的鞭炮,家家戶戶都出去參加大運會,就是逛逛城市,不許回去,呵呵。當時人那麼多,鞭炮煙花滿大街都是,還有人往我身上扔鞭炮煙花,我往你身上扔。他們都笑了,很開心。大運會結束後,他們回家或者和朋友一起玩,孩子們甚至放鞭炮。大多數人不睡覺。大年七年級早上,一家人會煮粉絲和餃子吃。吃完後,他們會去街上和公園玩。第二天過後,他們會給親戚朋友拜年。孩子見大人,就有利可圖了。當他們收到利潤時,他們會去買鞭炮和煙花來玩。

過年的時候,每天都有鞭炮聲響起,到處都是歡樂的場面,就像每天過年一樣,勾起了我無盡的回味。那時候,我感受不到其中的樂趣和快樂。今年,北京開始限時燃放鞭炮和煙花。不知道什麼時候全國都能玩。我覺得爲了挽回過去過年的氣氛,鞭炮煙花可以燃放的日子不長了

民風民俗作文 篇四

今天我介紹的是家鄉的春節,也是小年,更是新的一個開始。

這天,是家鄉過小年的日子,也是過春節的彩排。晚上,天一擦黑,就聽見一陣陣鞭炮聲響起,這是要吃水餃了,每一年的這天吃睡覺之前都要放鞭炮,再燒些紙錢送竈王爺上天,幹完這些才能吃水餃。這天還要把屋子整理好,準備迎接新年的到來。

臘月三十也就是家鄉人口中的大年了,這天中午十二點,家家戶戶貼對聯。晚上全家人坐在桌子上吃一頓團圓飯。春節晚會開始的時候,家家戶戶也都開始包水餃了,邊包邊看,睡覺要等到晚上十二點時才行,吃完水餃以後才能睡。

正月七年級早晨,人們穿上新衣,這時是小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刻因爲這時要收壓歲錢了,收完了壓歲錢,就一起出去拜年,到那家串串,到那家走走,拜完之後就在家裏等待別人來拜年。

過完春節後的幾天更不能閒着了,還要到別的親戚家這樣子來回走動,晚上還要請在村子裏的長輩吃飯。八年級晚上包好水餃,凌晨四五點鐘去給死去的親人上墳。

這種日子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這天必須要吃元宵,晚上一起放禮花,各種各樣的禮花在天空中呈現出來,給蔚藍的天空添上了幾筆彩色。

春節直到正月十五結束,春節過去之後,天氣逐漸變暖,孩子們開始上學,大家又開始爲新的一年忙碌起來。

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五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也是一年當中最隆重的節日,春節前全國人民都不約而同的忙碌起來。

冬天漸漸的向我們走來,我們也慢慢的在冬天裏歡天喜地的玩耍,我們可以滑冰,還可以堆雪人,打雪仗,這就是冬天的樂趣。翻看日曆,這時我們發現,原來春節已經尾隨着冬天進入了我們的視野。

在春節前,不論大人小孩,不論男女,全部都開始躁動起來,有的去準備一年的大餐,有的去準備對聯,有的去準備紅包,還有的去準備新衣服、新鞋子。.。.。.各色各樣的物品映入眼簾,每家每戶都是滿目琳琅的美食、新傢俱,彷彿這一年全爲這幾天而準備的一樣。

期待已久的除夕夜就到了,我們全家人吃着年夜飯,看着春晚,其實我們小孩子都不想在吃飯上浪費過多的時間,我們希望快點吃完飯,這樣我們就可以拿到大紅包了。在我們這裏,過年是必須發紅包的,年齡大的給年幼的發紅包,但有個習慣就是吃完發之後才能發,所以我們都希望年夜飯快快的結束。

家鄉的風俗

我出生在農村,家鄉有很多風俗習慣,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春節。

春節是一個團聚的日子,不管你在什麼地方,都會回家過春節,每家每戶都是開開心心的。在春節中的除夕夜,我家這裏有一些特別奇特的風俗習慣。我們在除夕夜必須要跪着吃飯,還必須要有青松樹的葉子,吃飯前必須要給逝去的親人磕頭,先在嘴裏默默的說:“請某某吃晚飯了”,這樣我們才能動筷子,這其中前期的準備工作也很重要,一點也不能馬虎。

在白天,爸爸會負責做飯,必須要宰雞,這一做就是一天,完全停不下來,因爲菜品實在太多。我們小孩子就要去山上尋找青松樹的葉子,傳聞越是青的越好,所以我和我的小夥伴一大早就跋山涉水,儘量尋找最青的松樹葉子,找的時候不覺得辛苦,可是到晚上回來的時候就是背不動。

春節是我國特有的節日,各個地方也有不一樣的文化傳統,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

有關民俗的作文 篇六

春節到了,舉國上下都在忙着辦年貨,準備過年的事情。我家也不例外,不過我知道每個地方的過年方式都不一樣,大家想知道我們家是怎麼過年的嗎?跟我來看看吧!

我的家鄉在安徽阜陽,這是一座北方的小城,媽媽說它沒有大都市的繁華,卻多了幾分悠閒的滋味。這裏保留着許多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我認爲最有趣的還數春節。

春節是我們家鄉最熱鬧的節日。才過臘月二十,家家戶戶就忙碌開了。首先是打掃衛生。媽媽說:“這叫‘除塵’,和‘除陳’諧音,是除舊迎新的意思,所以一定要把家裏的每個角落都打掃乾淨,好迎接新年的到來。”然後要蒸饅頭、包餃子;除夕那天要貼春聯,吃年夜飯、守歲;年七年級要給親朋好友拜年……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蒸饅頭。

大約到臘月二十八的時候,姥姥就要用酵母和麪,做成大大的麪糰。慢慢地面團就會膨脹,變得彈性十足。這時,姥姥就會把麪糰分成拳頭大小的面塊,讓我和媽媽揉這些面塊,直到把它們揉得柔軟光滑,再交給姥姥做出半圓形的饅頭。在揉麪的時候,我最喜歡聽姥姥和媽媽聊天,天南地北,真溫馨啊!

等饅頭做好以後,姥姥就把大鍋拿出來,開始準備蒸饅頭。等大鍋裏的水響了以後,姥姥就把饅頭一個個整齊地放在大鍋裏。等過了大約二十分鐘,饅頭蒸好了,打開鍋蓋,一陣誘人的饃香撲鼻而來,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大饅頭就要出鍋了。姥姥突然說:“別急,在它們出鍋前,咱們給它們打扮打扮吧!”說着,姥姥拿出了一瓶紅墨水,用筷子蘸了一點點,給每個饅頭都點了一個漂亮的紅點點,這樣饅頭纔算大功告成。你看,點上紅點點的饅頭多喜慶啊!

我喜歡家鄉的節日,不僅因爲有許多吃的玩的,更重要的是在節日裏我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和家庭的幸福!

這就是我們這邊過年的習俗了,真是有趣。

民風民俗作文 篇七

中國的版圖上有56個少數民族,而每個民族的特色都是與衆不同且別具特色。而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維吾爾族。因爲維吾爾族是中國北方的古老民族,並擁有悠久的。維吾爾族目前有800多萬人口,在我國少數民族中僅次於壯族、滿族、回族,已經接近,甚至超越了苗族,位居於少數民族人口總量的前五名。

維吾爾族擁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藝術,例如家喻戶曉的“新疆舞”,那婀娜的舞姿使人着迷,還有集《阿凡提的故事》、音樂舞蹈史詩《十二木卡姆》等,這些都是聞名中外的。還有維吾爾族位於我們“三山夾兩盆”的新疆,新疆盛產葡萄,且新疆的葡萄汁多味甜,使葡萄成爲維吾爾族最具代表性的水果。

維吾爾族的人很喜歡跳舞,所以他們的舞蹈也分好幾種,最常見的就是:頂碗舞、大鼓舞、鐵環舞、普塔舞,而伴舞的,當然也不下數十種。

以上關於維吾爾族的介紹都是耳熟能詳的,但可是有一樣可能很少會提起,那就是維吾爾的民族醫術是祖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原來維吾爾族的人不單隻舞跳得精美絕倫,並且醫術也是如此高明。

雖然維吾爾族的文化傳統遠遠不止這些,但僅僅是這些也足以讓人不禁感嘆:中國56個民族,果真與衆不同、別具特色啊!

關於民風民俗作文 篇八

記得去年除夕快要來到時,我們響應號召,留在餘姚過年。所以,準備年夜飯的重任就落在了媽媽頭上。

今天,媽媽要爲年夜飯準備炸丸子。媽媽取出了一些豬肉剁碎,加入一些醬料拌勻,丸子料就做好了。接下來起鍋燒熱油,當油溫可以時,媽媽用左手握了一把肉泥,輕輕一握拳,肉泥就從大拇指和食指搭成的圓圈中鑽了出來,形成了一個圓乎乎的小球。媽媽右手拿勺子刮下小球放入鍋中炸制,等到丸子變得金黃就可以出鍋了。

今天媽媽炸了滿滿一碗炸丸子,滿屋子都飄着濃濃的肉香味,看着堆成小土包似的丸子,媽媽跟我聊起她小時候的年。

她告訴我,以前過年,要囤積一大堆的年貨。光是我們今天做的炸丸子,就要準備滿滿一臉盆那麼多。每家每戶要準備豐盛的食物從正月七年級吃到正月十五。以前的年貨很多都是自家做的,不僅要炸丸子,還要磨豆腐、打年糕、做饊子……每當這些重大事件發生時,街坊鄰居都會來幫忙。以前做饊子的時候,還要把門板拆下來架着呢。做饊子那天,街坊鄰居十幾個人圍坐在大門板旁邊:揉麪、擀麪、切面餅、疊饊子,各司其職。一大堆人有說有笑:聊一聊誰家今年的生意火;聊一聊誰家的老人身體健;聊一聊誰家的孩子出息大;聊一聊誰家的豬養得肥……孩子們也不甘於觀看,紛紛捲起袖子躍躍欲試,直到在大人批准下,捏了幾個奇異的饊子後才下了桌,去油鍋旁侯着了。一大批小饞貓流着口水望着鍋裏,就等着咬上一口那酥脆的第一鍋饊子。今天幫東家,明天幫西家,一個年就在這熱熱鬧鬧的聚集中過了一大半,日子也在熱熱鬧鬧中顯得紅火起來。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想吃什麼東西隨時都買得到,再也不需要囤積那麼多年貨從正月七年級吃到正月十五了,所以街坊鄰居再也不用聚在一起忙活了,過年的味道也就越來越淡了。

什麼時候我也能過一回媽媽小時候的那種熱鬧年呢?我也想捏幾個怪異的饊子,等一等第一個饊子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