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過去的故事作文精品多篇

過去的故事作文精品多篇

過去的故事作文 篇一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新中國已經成立70年了。爺爺一直說這70年,在歷史長河裏是短短一瞬,但對我們家來說,卻是翻天覆地的70年。

曾經聽爺爺奶奶講過他們小時候的故事。也就是上世紀五十年代那時候的生活,真的是物質生活匱乏,即使生活在城市,一星期一小葷也是不錯的了。在星期天,當我們的曾祖輩把一小盆有一點點葷腥的炒菜端上來時,肯定是“引無數筷子競折腰”,用老蘇州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眼睛像閃電,筷子像雨點”,三五分鐘後,哪怕是沾了一點點肉味兒的筷子,都被抿乾淨了。更別說像奶奶那樣的農村了,不到過節,休想聞到肉味兒。

1987年以前,爺爺奶奶在青海工作,出行全靠“11路”,讀到這裏,你肯定要問了:這11路公交車怎麼這麼神奇呢?哪裏都能去呢。其實啊,這“11路”並不是公交車,而是人們對走路的兩條腿的戲稱。幸好那時候城市不太大,上班路也不太遠。可自從1987年調回蘇州了以後,距離較遠,所以託人買來了“飛鴿牌”和“永久牌”自行車各一輛。從此有了代步工具。但那時還需憑票供應,後來可以自由買賣了,爸爸又有了“阿米尼”自行車。再往後,家裏也有了汽車。

爺爺他們剛調回蘇州時,與太爺爺太奶奶住在一起,三代六人擠在一起。那景象真是“進門就上牀,下了牀就出門”。直到九十年代末爺爺奶奶纔在虹橋小區買了一套九十多平米的房子,一家四口單獨居住。過了幾年又改善住房,搬到了一處面積更大、景色秀麗宜人的房子。

即使到了爸爸媽媽小的時候,衣服上打補丁也是常事,更別說爺爺奶奶的時候了。

大家再來看看現在的生活吧!吃得飽穿得暖早已成爲了現實。季季有新衣穿。不說那些太奢侈的,但又有那個同學沒有去過肯德基、必勝客和星巴克呢?而且很多同學都住上了大房子,坐上了私家車。

哇,爺爺、爸爸和我的童年生活,差別好大啊!事實上,大家對比一下中國歷史幾千年的發展,就會發現最近幾十年的發展是真正的“高鐵速度”,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那些爲新中國建立打地基的先輩們,而我最欣賞的則是鄧小平爺爺,因爲,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發展速度更上一層樓,達到了中國發展的歷史頂峯,並且還在加速,令人自豪。

過去的故事作文 篇二

一個夏日的夜晚,坐在小區的花園裏,爸爸給我講那過去的故事。他說,我的太爺爺,也就是爸爸的爺爺,是一個鄉下的農民,太奶奶是地地道道的農家女,全家靠租種幾畝薄田爲生。那時候,,種田人家是很辛苦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黃土背朝天,汗珠落地碎八瓣。凡是上山下田勞作,穿的是清一色的草鞋,有的肩上還要挑上百斤的重擔,因此,在主要的村道上,常常會建一座亭子,叫作涼亭,供路人歇息。

這種涼亭不是政府出錢造,而是村民自己集資建造的。那時候,修橋鋪路造涼亭,是普通老百姓積德行善的一種主要形式。我太爺爺家雖然很窮,但每逢有修橋鋪路造亭的善事,總是會出錢出力,盡其所有,實在沒錢時,也會勒緊了自家的褲腰帶,捐出充作全家口糧的稻穀。農閒時,太爺爺就在家打草鞋,並常常把打好的草鞋掛到涼亭裏,供路人穿用。一到夏天,太奶奶天不亮就起牀燒水,用山上採來的“六月霜”自制成茶水,挑到涼亭裏供路人解渴。這種善舉,也不僅是我太爺爺一家所爲,村裏許多人都會像我太爺爺、太奶奶一樣,自覺自願地、默默無聞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樂此不倦,而且,祖祖輩輩就是這麼傳下來的,這大概就是一種古老的文明,傳統的美德吧。

如今,在現代的新農村裏,雖然簡陋的涼亭沒有了,穿草鞋的農民不見了,摩托車、拖拉機代替了沉重的扁擔,五花八門的瓶裝飲料代替了土製的六月霜茶水,但這種古老的文明,傳統的美德,在中華大地上卻似乎還處處存在。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透過一頂頂救災帳蓬、一幢幢災民新居,我似乎看到了那一個個供人遮風避雨的涼亭:從裝滿了方便麪、礦泉水的長龍般的車隊裏,我似乎看到了太爺爺挑着口糧去做好事的身影:從小山般高的一堆堆救災衣物上,我似乎看到了太爺爺掛在涼亭裏那一雙雙結實的草鞋;從女民警用自己的乳汁哺餵地震嬰童的畫面裏,我似乎聞到了那種六月霜茶水的清香。我終於清晰地看到,承載着五千年曆史古老的中華文明,傳統的道德風尚,在新的時代裏,在新的形勢下,正以一種嶄新的形式傳承下來,發揚光大。

過去的故事作文 篇三

10月1日中午,奶奶正在做飯,我忽然想起了什麼似的,慌忙跑上前去問道:“奶奶,您能不能給我講講過去的故事呀?”

聽我這麼一說,奶奶微微笑了起來:“怎麼突然想起聽這些了啊?”緊接着,奶奶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以前啊!窮的很,沒有錢,也沒有吃的,只好用草來填飽肚子,有的時候草也沒有了,就只好吃樹皮了。”聽到奶奶說吃樹皮,我大吃一驚,在心裏嘀咕着:樹皮那麼硬,那麼不好吃,怎麼能吃進去呢?現在如果讓我吃樹皮,我是怎麼也不會把樹皮吃到嘴裏的。“以前你爸爸放學回來,我在磨房幹活,沒空做飯,就隨便弄點東西讓你爸吃。有時候我實在餓的很,就讓你爸爸給我弄點水喝。俗話說:三天不吃飯,只喝水就能支撐住,我最多有過兩天只喝水不吃飯,當時感覺渾身沒有力氣,就像快不行了似的。”說着說着,奶奶的眼裏似乎泛起了淚光。是啊!光喝水不吃飯怎麼能堅持住呢?聽到這裏,我的心情漸漸沉重起來,有一種說不出的痛。

正當奶奶津津有味講解的時候,爸爸回來了,一屁股便坐在了沙發上。我覺得這是個好時機,便開始纏着爸爸,讓他給我講講以前玩過的遊戲。老爸說:“以前可沒有那麼多玩具,我們自己做槍,把一根火柴放在槍口,一開槍,就能聽到很大的聲音。”當時我就驚訝起來,天哪!老爸那槍是怎麼做的?回頭我也做個,也玩玩爸爸所說的槍。“再有就是玩泥巴了,以前我和同學們總會聚集在一起,把溼泥做成一個個碗形,然後,把露天的一面朝下,猛地扔向地面,和同學們比,看誰扔的聲音大,可有趣了。”講着講着,一向嚴肅的老爸臉上也掛滿了燦爛的笑容,彷彿也沉浸在了兒時的樂趣之中了。這時,老爸忽然起身,朝臥室走去。我緊追不捨地問爸爸:“爸,回來有空,你也帶我去地裏玩泥巴吧!教教我怎麼玩。”“現在沒有那種泥了,普通的泥玩不成,以後有那種泥,爸爸再帶你去玩,中不中?”老爸邊走邊回答。“中……”我興奮地大聲喊道。

聽了爸爸和奶奶以前的故事,和現在的生活比一比,實在不是一個概念,以前的人怎麼那麼堅強啊?看來,我一定要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了。

過去的故事作文 篇四

今年是祖**親七十歲的生日,而我的爺爺也是和祖國同歲的一位老人。

有一次回到爺爺奶奶家,爺爺便把他最珍愛的老古董———老式電唱盤機拿了出來,一個四四方方的綠色皮盒子。我對此特別的感興趣,於是就坐在小板凳上認真而好奇地聽爺爺講述他70年的幸福過往。

爺爺邊回憶往事邊娓娓道來,那時人們的物質條件並不富裕,娛樂方式也極少,因爲祖國纔剛剛成立百廢待興,一切都是那樣的艱難和不易,但自己卻有着一顆“文藝心”,於是費盡心思,花了“大價錢”從上海買來了這臺電唱盤機,這在當時是最時髦也是最流行的。

聽爺爺說50年代那會兒沒有什麼娛樂方式,最開心的就是一邊泡着熱水腳,一邊聽着動聽的旋律和家人聊天。就像你們每天都要守在電視機前看動畫片一樣,我們到點就會守在唱片機旁邊。那時候看的電視也是黑白的、與親人朋友溝通也只能通過書信的方式交流。

聽爺爺這樣講着,我就想到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隨着時代的進步,我們的娛樂方式也隨之不斷變化:家庭影院、卡拉OK、手機、電腦、智能機器人都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充實、變得更加有趣。並且和親人朋友的溝通也變得更加順暢,直接打開手機就可以視頻聊天。

想到這裏,我覺得爺爺他們那個年代的生活真是太艱難了,更不要說還有這些娛樂方式了。我更加要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看着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神州5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5G網絡覆蓋千家萬戶、和諧號動車讓人們更快地與家人團聚、新建的港珠澳大橋爲兩岸三地的人們架起了溝通的橋樑,讓他們的出行更加便利,也帶動了兩岸三地的發展……,這一切都是我作爲一名三年級的小學生用眼睛去發現、用耳朵去聆聽、用心去感受到的`祖**親的巨大變化,我真爲祖國媽媽今天的繁榮、富強而驕傲。

祖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只用了70年的時間,而我們的生活也隨着祖國的強大而越來越美好。

我更加深深的感愛到,這都是前輩們用智慧和汗水澆灌出的現在的成果。而我們這一代絕對不能滿足現狀,更要好好學習知識和本領,用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來武裝自己,將來長大了也要爲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過去的故事作文 篇五

“什麼飯啊,餓死我了。”一回到家,我就扔下書包吆喝着,衝進廚房。爸爸在後面跟着笑着說:“你那是什麼樣啊,你要到我那會,才知道什麼叫苦呢。”我從嘴裏吐出一塊雞骨頭問道:“你能給我講講你那會兒的故事嗎?”爸爸一笑,記憶的閘門打開了,故事也隨之開始了。

“我十八歲的時候呀,沒念上什麼書,只想掙錢,當時就已經開始出煤車了。我當時走的是小路,小路上容易堵車一堵就是好幾天。如果正趕上雪天又冷又餓,買上一箱八寶粥就一直維持到車輛都疏散爲止。我到了運煤那裏,還得拿出鐵鍬卸一車箱煤。卸完後全身黑乎乎的,幾乎不成人樣。回去時,路已結冰,又得赤着手給車帶上防滑鏈。當時那種鐵鏈帶上以後,手就沒知覺了。”我握住爸爸的手,明顯有那種硬皮粗糙的感覺,發現他手關節都有些變形了。我低頭看看自己白嫩的胖嘟嘟的手,心裏有些酸楚。

“記得有一次,我開車到了半路,車爆了胎。”爸爸沉浸在他的回憶之中,我不忍打斷他,靜靜地繼續聽他講。“無奈之下,我只能鎖住車,腰上綁一根撬棍,往前走。好不容易碰到個人,趕緊和人家借個電話告訴家人送來幾個輪胎,然後再走回去。我當時一直認爲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啊!”我禁不住插嘴道:“爲什麼還要插個翹棍兒呢?”爸爸回答說:“當時那種情況,沒有燈光又是深山老林中。不怕一萬,只怕萬一……”聽着爸爸的故事,我腦海中浮出這樣的一幅畫面:一個十八歲的少年,在一個又黑又冷的雪天,一個人獨自爲生活奔波着,把自己鍛鍊得更加堅強,自立!

我嘴裏吃着香噴噴的飯菜,回想着爸爸爲了生活整天奔波的場景,不禁潸然淚下。我今天的幸福生活,難道不是爸爸的努力換來的嗎?我暗下決心:在今後學習的道路上,我不畏懼困難,面對困難決不退縮,知難而上!

過去的故事作文 篇六

今天,媽媽下班回家買了幾個窩窩頭。晚飯時,全家人邊喝粥邊吃窩窩頭,我也拿起一個,剛咬了一口便不想吃了。爸爸媽媽見了,放下筷子,給我講起過去的故事。

30年前,媽媽是個不到10歲的小女孩,由於家境貧窮,媽媽穿的衣服大都是姨媽穿過的,穿壞了,奶奶用針線補一下,只有到過年時爺爺纔會給媽媽做一件新衣服。那時買布要用布票,買了棉布後請裁縫師傅裁剪縫製,這件新衣服媽媽只在過年時穿,平時捨不得穿它。當時的確良衣服十分興時,由於價格貴,媽媽沒有一件的確良衣服,而鞋子呢,是奶奶親手做的布鞋,親手納的布底。

那時,買大米要用糧票,按計劃供應,這就是計劃經濟。爺爺年輕時在西安上學,學校裏每人只供應大米六斤,其餘便是高粱、玉米等雜糧了。食油特別緊張,只有菜油,憑油票限量供應,豆製品、豬肉也要憑票供應。每天清晨,人們便排起長隊在市場買肉、豆製品。要買到豬肝、豬肚就相當困難了。

爸爸的老家在西亭,住的是兩間平房,屋頂是用小瓦蓋的,沒有衛生間,沒有自來水,也沒有煤氣,用煤球爐燒飯煮菜,家裏有兩隻大水缸用來盛水。太奶奶經常從小河裏用桶拎水,把水存放在缸裏。爲了節約,衣服洗好了都拿到河裏去“散”,到小河裏去淘米、洗菜。後來院子裏打了一口井,便用井水了。

爸爸媽媽小時候上學都是步行的,沒有自行車,更談不上接送。當時新娘新郎結婚,家中有“三轉一響”:三五牌鬧鐘、腳踏車、縫紉機和收音機就相當了不起了……

聽了爸爸媽媽的這番話,我低下了頭,我想:我的衣服可多了,的確良衣服不用談了,睡衣、睡褲,襯衣、外褲,毛衣、羽絨服等應有盡有,拖鞋、雨鞋、運動鞋大部分都是名牌的,住在三室一廳的樓房裏,有彩電、冰箱、空調、電腦,禮拜天和節假日還常去光顧一下肯德基,每天上學都有人接送……和爸爸媽媽小時候相比,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想到這兒,我擡起頭,拿起放在桌上的窩窩頭,一口又一口地吃着,回味着。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活在改革開放新時代的我感到十分欣慰,無比自豪,但我們不要忘記過去,要牢記過去的苦,要腳踏實地,從我做起,努力學習,刻苦鑽研,爲祖國的強大,家鄉的繁榮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過去的故事作文 篇七

“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裏穿行,晚風吹來一陣陣快樂的歌聲……”我哼着這經典的老歌,坐在陽臺的椅子上,望着夜幕下的霓虹燈,閃爍着耀眼的光芒,聽爺爺講那過去的事情……

華燈初上,一座座挺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在夜光的映照下,越發的高大雄偉。疾馳而過的汽車,留下一抹抹燈影,照着這座不夜城恍如白晝。而正是這般美麗的景色,讓爺爺眼色迷離,勾起了他那無限的回憶……

只聽,一個親切而又深沉的聲音,穿越了四十年的歷史長河,悠悠飄來,“孩子,爺爺小的時候,天一黑,就是伸手不見五指。那黑漆漆的街道上,哪裏有半個人影吶!”

是啊,四十年前的廈門,正如爺爺所說的那樣,一片荒涼。房子破爛不堪,街道又髒又亂,一盞明燈在夜裏綻放,都顯得格外奢侈。

爺爺望着樓下的路燈出了神,忽而想起什麼似的,摸着我的頭,“孩子啊,我小的時候,科技並不是很發達。那個年代,並沒有多少人家中有電燈,只要看到有一戶人家又有了新電燈,整個村子都會轟動起來。”我的思緒不覺隨着爺爺的描述,回到了那遙遠而又陌生的年代。

爺爺上國中那會兒,有一天,曾祖父在家裏安了盞小小的電燈。那電燈如同螢火蟲般發出來十分微弱的光。儘管如此,爺爺還是興奮了好幾天,似乎家裏鑲嵌了顆海底明珠,到處炫耀,走街串巷,忙得不亦樂乎,幾乎把所有親戚好友的家都走了一趟,就因爲這盞昏暗的小電燈。

自從家裏安上電燈後,一到夜裏,爺爺就會湊到那小燈電下,藉着那微弱的光,寫着作業,臉上不自覺地漾起幸福的光。而我,似乎也看見淡黃色的燈光下,那個滿是笑容的少年,在低頭努力着……

四十多年前,還未改革開放。爺爺就是因爲家裏有了一盞燈,而高興了老半天。現在呢,隨着改革開放的步伐,科技發達了,廈門的夜晚,在七彩的霓虹燈下宛如光的世界,燈的海洋。

我在再次擡起頭,欣賞着這燦爛的夜景。各式各樣的燈光,交織在一起,五彩斑斕,十分耀眼。再回憶起爺爺以前的事情,我不禁爲祖國四十年來的變化感到自豪!

我繼續聽着爺爺那四十多年前的回憶,那親切的話語,更讓我感受到了祖國幾十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