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月作文【精品多篇】

月作文【精品多篇】

月的作文 篇一

一輪皓潔圓月,懸掛在暗黑色的幕布中。像是冒失者潑下的那靜寂的墨汁,悄悄吞蝕着那抹明亮。天空中有層層黑暗涌動的青=清雲,如煙似霧,瀰漫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明月與清雲的紅娘,牽於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奪目,卻又嬌態萬般。月上輕煙嫋嫋,隱約間一抹窈窕的身影扭動着柔嫩的腰肢,飄渺的水袖,冰冷的月宮,夢幻的桂樹,寂寞,孤獨在這之間蔓延。千百年後只剩下無盡的無奈。

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月如西子之眸。月光輕散,灑落人間,寄託着憂愁和思念。天上那可憐的人兒朝思的,已不復在。整日與孤獨相隨伴她的只是那寞然的白兔。

樹葉在低聲吟唱,四周一片靜寂,枯葉被清風驚擾下抖動着。夜,遁去了塵世的喧鬧,只留月的訴說。

清淡,淒涼的月光令人沉醉,夜下她訴說着,令人沉醉的故事。

關於月作文 篇二

初識席慕蓉是因爲那句被同學們津津樂道的“我曾踏月歸來只因你在山中。“彷彿一縷馥郁的芳香沁人心脾,苑若一縷璀璨的星光晃人眼目,更似一縷拂面的清風柔和了我的心房。這種感傷如似水年華不經意間觸及人心中最隱祕的角落拔動起靈魂深處的琴絃。

一首感傷懷舊的《山月》令我注意到了這個同樣富有詩意的名字——席慕蓉。於是又去翻閱了她其它的作品。她摯愛於世界,摯情於人生。她的詩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沒有刀光劍影的鬥爭。作爲一位畫家,詩人,散文家於一身的女子,向人們展示一幅幅色調和諧的美畫,像一條潺潺的小溪,帶着愛情的追求,年華的惆悵和沉重的鄉愁等人生意趣圖自在地流淌。

席慕蓉曾說“寫詩只是作爲累了一天之後的休息。”字裏間行都散發出一縷淡淡的紫蘭,清新朦朧如夢似幻。鄉情是這位詩意佳人生命的三分之一。與余光中稍顯沉有的《鄉愁》不同。席慕蓉作爲女性,用親切柔美婉約纏綿的語調包裹世俗的情懷,寫出了“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故鄉的面貌是一種模糊的悵惘,彷彿霧裏的揮手別離。”在她的心裏“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這種“永不老去”的情結在《七里香》中躍然紙上。“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浪卻渴望重回土地。“詩中沒有提及一句“鄉情”,卻讓我受到了這份濃濃的鄉情由魂魄攜着夜夜歸回故土,讓我油升一種思鄉情。

席慕蓉還有抒發了對人生的熱愛與感悟,讓我內心受到震撼。《曇花》:“再沒有陽光,我們都要像曇花在最深沉的黑夜,綻開最燦爛的嫣紅,哪怕只有那麼一晚,哪怕沒有人會知道。”並不算新奇的意象表達了我們無數人的心聲。化作一朵曇花去領悟生命之美。《景崖菊》裏,她謳歌懸崖菊不顧冬之將至而”蜿蜒伸展“的努力讚美了雛菊積極向上的頑強生命力。不難看出,她是一個熱愛生命的歌頌者。

海明威曾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話:“人生最大的遺憾是一個人無法同時擁有青春和對青春的感受。”席慕蓉最有名最受廣大少年喜愛的便是那青春與愛情的讚歌。“歡樂總是乍現就凋落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時光。”是啊,我們可能在青春裏都有過這樣的無奈與傷痛。在我們少年的世界裏,時間是經,空間是緯,細細密密地織出了一連串的悲歡離合,織出了極有規律的陰差陽錯。

而在每一個轉角、每一個繩結之中其實都有一個祕密的記號,當時我們茫然不知,卻在回首之時,蔓然間發現一切脈絡歷歷在目,方纔微笑地領悟了痛若和憂傷的來處。

當春春嬌豔的花朵綻開深藏紅顏的時候,總是期待有人能在此時看見最好是命中註定之人。席慕蓉《一朵開花的樹》熱烈地訴說“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愛情”。在她詩中就是這一朵開花的樹,無疑是對青春的愛的見證。哪怕一切終於雲煙,她也要問一句“難道青春必要愚昧愛必得憂傷?”

或許長大後我才能明白席慕蓉詩中不成熟的愛之憂傷。而現在我會同她那美麗的詩文、同她那柔軟如水的心,一起感悟青春,感悟愛在掙扎之後驀然回首發現痛楚也可以化作甜蜜的熱淚。

我曾踏月而來,只因你在中,山風拂發拂頸,拂裸露的肩膀,而月光衣我以華裳……

月的作文 篇三

皓月當空,我想前幾天的弦月,別有一番景緻。月兒反射的光柔情曼妙。有時細若刀裁,有時我看到兔子抱着心愛的胡蘿蔔跑,他給了我許多啓示,展示了自然的魔力,引發文人騷客的感慨。我對那月有了一種別樣的感情。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是李白的灑脫。在他仕途不順之時,他在花園中,擺香設案,與影把酒言歡,與月對影成三。他樂觀向上,積極灑脫的態度,在園中飲酒起舞的歡愉,以及遠大的抱負理想,在這月的映照下,流傳千古,生生不息。

“時時開暗室,故故滿青天。”這是杜甫的抑鬱。他生於晚唐時期,少年時胸中多少遠大抱負,但社會的發展,讓他認清了現實,安史之亂的沉重打擊,讓杜甫流離失所,然後困於瞿塘,他深夜無法入眠,心中多少抑鬱、悲傷,看烏鵲”夜久落江邊,”內心淒涼,明月當頭,淚流滿面,他的哀愁,他的淚水,隨那月的光華,保存至今。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是蘇軾的祝願。社會的**不堪,他也無力迴天,在這月圓之夜,他想起了遠在他鄉的弟弟,他想要團圓,他心有鬱結,悵恨時事,但隨即轉念,他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所以他不再傷心,向全天下人發出自己美好的祝願,他的希望,他的祝福,他的樂觀,與嬋娟相伴,跨越了千年,輝映了一片土地上的遊子。

“醉不成歡慘相別,別時茫茫江浸月。”這是樂天的感慨。在動盪的時局下,白居易與友人分離,毫無音樂助興的悲哀,在水中月光的淒涼襯托下,也有了些許深沉的意境,友人離開了悽慘,內心的悲涼,也許只是在這江水中的淡淡的月光中更添一絲朦朧,更有一絲動人吧。

對於月亮,我也有自己的領悟。弦月彎彎似柳葉,柳葉彎彎似友眉。雖然有時只是開玩笑,但朋友的眉毛真的很象柳葉,那彎彎的上弦月,也像極柳葉,所以擡頭看時,我經常想起朋友的臉,雖然不在一起,不能再瘋玩,但我們的心總是在一起,朋友一定也是這樣想的,因爲那月,我們約好的,經常看月亮。

一顆本無生機的天體,以課本無光的星球,反射陽光,有了自己的光輝,天體遮擋,有了不同的形狀,那月亮,寄託着李白的灑脫,杜甫的抑鬱,蘇軾的祝願,樂天的感慨,以及我對朋友的約定,那一輪月,讓我們的情感有了依託,讓我們的心靈得到安慰。

我對那月有了一種敬畏的感情。

月的作文800字 篇四

月是中秋分外明。

夜幕降臨在大地上。我站在窗邊仰望天空。只見那圓圓的月亮裏,一片亮,一片暗。月亮周圍緊緊地繞着一個黃色暈圈。目光離開明月,才發現在遠離明月的天空上還有數不盡的星星。它們象熠熠放光的鑽石,有的放射着耀眼的金輝,有的發出微微的白光。它們有的疏散在各方,有的密集做一簇,天空被它們裝飾得多麼美麗、壯觀啊!

“噼裏啪啦”一聲炮響,腦海中便清楚地意識到,那個時刻到了。於是,搬上東西狂奔下樓梯,果不其然,大街小巷的桌子上都已經擺滿了供品,鱗次櫛比。五顏六色的煙花開滿了天。手腳迅速地收拾好,把供品都擺上了桌,極其虔誠地插了三根香,磕了三個頭,就拿了(本站☆)瓶可樂坐在椅子上。恭恭敬敬地敬了明月一杯,然後大口大口地自個喝了下去,大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之境界。低頭瞥了一眼隔壁,冷冷清清,只有三嬸一人坐在那賞月,不見昔日堂姐妹的身影。擡頭,明亮的燈光刺痛了我的眼,敲擊鍵盤的聲音震痛了耳膜。

往事的錄象被時光倒帶,清晰地放映在眼前……

清楚地記得,每年的中秋夜,我們八個孩子總是早早吃完晚飯,然後不管父母的一再叮嚀,把餅乾、麪包、飲料等拼命地往口袋裏塞,接着便一溜煙跑出了家門,在一片小樹林下集合後,就開始了我們的“中秋夜之旅”。我們穿越大街小巷,觀賞其他人家的供品,爭着說自己家的好看,下次要父母買這個之類的話,吵得不可開交,引得行人打量得體無完膚。就這樣深一腳淺一腳地走了老遠老遠,終於找到了一處草坪,便一屁股坐了下來。尚未等呼吸便得均勻下來,一場大戰又開始了。大夥紛紛掏出乾糧,放在草地上,未等大姐一聲令下,所有的人已經一擁而上,渾然不顧得形象,惹得回頭率飆升。解決完了乾糧,大夥都躺在草地上,仰望星空……

當我們都意識到很晚了,才屁顛屁顛地走回家。回到家,父母已經等得心急火燎,看到我們瘋成這個樣子,又好氣又好笑,只是指着我們的腦勺說:“下次要早點回啊!”便不說了。

如今,大家都長大了。

物是人非。

天還是那麼藍,月還是那麼圓,但,人卻變了。

猛地想起蘇東坡的一句詩;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月的作文 篇五

在中原地區,有着更唯美的中秋團圓方式,名曰:祭月。

《禮記》載:“天子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裏的“夕月”指得正是夜晚祭祀月亮。後來,仿照古代帝王的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興起了中秋祭月之風。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月的身影在名家詩篇處處可見。

兒時到了中秋節,照例和往年一樣準備,大傢伙都盼着祭月。我們這兒的祭月是月上樹梢後開始的,晚飯後,一家人把平時擱置小圓桌搬到屋外。最好是那種大片麥田前的空地,月光不着餘力地撒在鄉間的泥士小道上,使勁一嗅,麥子的味兒裏透着月的清冷。整片的霜

似的月影鋪滿了戶戶人家的空地,鄉人勞碌的剪影悉如收盡眼底。圓桌上擺上四盆月餅,兩盆水果,瓜子和點心一小鵬盆堆在桌上,不久,倒是滿滿一小桌了。

幾個小孩捧着一個大而舊的鐵鍋,慢慢悠悠地放在麥地上。裏面盛滿了木屑,香升正正地擺放在鐵鍋的中間,香升上還插着三根天香,所謂天香是那種很粗很長的香,這最重要的,點燃後上天便會知曉。當然少不了清香點燃了插滿鐵,這叫滿天星,叫象徵大團圓。香燭兩邊各放一支,這香燭點燃後纔是祭月開始。

我和幾個孩子聚在一起,全副武裝,向各家的麥地涌去。“快點,跟上,我們討吃的去嘍!”遠處一縷炊煙升騰而起,這就祭月遊行的起點。這遊行,可是重頭戲呢!哪家門前的孩童越多,證明這戶人的祭品越豐盛,場面越隆重。主人笑盈盈迎進孩子們,我們也毫不客氣,一哄而上,三下五去二,像餓狼一般將美食吞嚥下肚。盤裏很快就只剩下油漬,在月光下亮晶晶的,似乎拂了月色的塵輝。我的手指頭也亮亮的,把它放到嘴邊,輕輕吮吸,肚子裏的饞蟲又被逗起來了,趕忙加快去下一家的腳步。

夜完全深了,各家的父母呼喚孩子回家,他們卻不盡聽話,聚起來躲到偏僻的麥田中,枕着麥穗,沐浴着月光,共眠一宿……

我站在麥田上,看月光照射麥田,想着“舉杯邀明月”恐怕是鄉人難以享受的境界,如此佳節,他們也只想着祭祀月神,望下一年的好收成。麥殘的時候,他們又要下種了。鄉人家那匱乏的糧食,也只有在今天才會如此豐盛,脹滿孩子們平日干癟的肚皮。田中的麥子疊成一片,與月光一起,在田地糾纏不清。我們用一些空虛清靈的詩歌歌頌蓮葉的美,永遠不及鄉人用他們的歲月和血汗在蓮葉上寫詩吧!

一宿起來,月收起了它在地上虔誠的身影,火熱的光明普照麥田之上。